一种纺丝甬道均压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344966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一种纺丝甬道均压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纺丝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纺丝甬道均压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化学纤维纺丝生产中,纺丝侧吹风的冷却风进入纺丝甬道对纺丝进行冷却。由于纺丝间和卷绕间压差的不同,纺丝甬道内的风向也不同,当卷绕间压力小时,冷却风进入纺丝甬道的量会加大,严重的还会出现纺丝间的风倒流到纺丝甬道内,导致纺丝甬道内的平行风量减少,冷却风穿透丝束的能力变差,造成内外丝冷却不一致。此外,由于纺丝甬道的风流不匀,丝束在纺丝甬道内摆动,降低了初生纤维的质量,丝束牵伸性能下降。当纺丝间压力小时,纺丝甬道内的风向上,容易引起纤维弯曲交叉和并丝的现象。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纺丝甬道均压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纺丝甬道内的平行风量减少,冷却风穿透丝束的能力变差,以及丝束在纺丝甬道内摆动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纺丝甬道内的平行风的稳定流动,保证了内外丝冷却均匀,避免了纤维弯曲交叉和并丝现象的产生。
[000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纺丝甬道均压装置,包括:前杆、限位板、导杆、后固定块、重力杆及均风板。所述限位板固定在所述纺丝甬道内的侧吹风侧板上,所述前杆设置在所述限位板内,所述限位板用于对所述前杆进行限位固定。所述后固定块固定在所述纺丝甬道内的侧吹风侧板上,所述导杆固定在所述后固定块上,所述导杆与所述前杆平行设置。所述均风板为柔性板材,所述均风板的一端与所述前杆连接,所述均风板的另一端与所述重力杆连接,所述均风板绕过所述导杆后向下垂直;所述均风板上开设有多个均压口。
[0005]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板设置有第一定位槽、第二定位槽及第三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分布在所述第二定位槽的左侧,所述第二定位槽分布在所述第三定位槽的左侧。所述前杆固定在所述第一定位槽、第二定位槽或第三定位槽内。
[0006]进一步地,所述均压口均匀分布。
[0007]进一步地,所述均压口的孔径为10mm。
[0008]进一步地,所述前杆与所述导杆之间的所述均风板与所述纺丝甬道的流通方向垂直。
[0009]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或优点:
[0010]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纺丝甬道均压装置,通过在纺丝甬道内设置均风板,均风板上的均压口限制了纺丝侧吹风的冷却风进入纺丝甬道的风量,提高了平行风风量,增强了冷却风穿透丝束的能力,改善了纤维冷却的条件,使得内外丝冷却均匀,以及避免了纤维弯曲交叉和并丝现象的产生。此外,均风板还保证了纺丝甬道的风流均匀,减小了纺丝甬道内丝条的摆动,保证了丝束纤度、结晶度与取向度的均匀性,提高了纤维的拉伸性能,降低了纤维强力和伸长不匀率。
[0011]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纺丝甬道均压装置,限位板设置有第一定位槽、第二定位槽及第三定位槽,可将前杆设置在第一定位槽、第二定位槽或第三定位槽内调节纺丝甬道内水平设置的均风板的长度,得到所需的平行风风量。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纺丝甬道均压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限位板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后固定块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图1的右视图;
[0016]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均风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纺丝甬道均压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纺丝甬道内的平行风量减少,冷却风穿透丝束的能力变差,以及丝束在纺丝甬道内摆动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纺丝甬道内的平行风的稳定流动,保证了内外丝冷却均匀,避免了纤维弯曲交叉和并丝现象的产生。
[001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纺丝甬道均压装置,参见图1-图5,包括:前杆1、限位板2、导杆5、后固定块4、重力杆6及均风板3。限位板2 (厚度为15mm)通过螺钉固定在纺丝甬道7内的侧吹风侧板上,前杆I设置在限位板2内,限位板2用于对前杆I进行限位固定。具体的,参见图1和图2,限位板2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槽21、第二定位槽22及第三定位槽23。第一定位槽21分布在第二定位槽22的左侧,第二定位槽22分布在第三定位槽23的左侧,前杆I固定在第一定位槽21、第二定位槽22或第三定位槽23内。参见图1和图3,后固定块4 (厚度为15mm)固定在纺丝甬道7内的侧吹风侧板上,导杆5固定在后固定块4上,导杆5与前杆I平行设置。其中,前杆I和导杆5采用直径为25_的不锈钢管,重力杆6采用直径为25_的不锈钢棒。
[0019]参见图1、图4和图5,均风板3为柔性板材(如采用耐高温PVC软板),均风板3上开设有多个均压口 9,均压口 9的孔径为10mm,且均压口 9均匀分布。均风板3的一端与前杆I连接(连接处首先采用软质聚乙烯专用胶与前杆I粘接,然后采用涤纶线10将连接处缝合),均风板3的另一端与重力杆6连接(连接处首先采用软质聚乙烯专用胶与重力杆6粘接,然后采用涤纶线10将连接处缝合),重力杆6用于对均风板3施加垂直向下的拉力,使均风板3保持平整。均风板3绕过导杆5后向下垂直,即均风板3以导杆5为分界线,两侧呈直角分布。前杆I与导杆5之间的均风板3与纺丝甬道7的流通方向垂直设置,用于增强对纺丝甬道7内大气流的阻碍作用。
[0020]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纺丝甬道均压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参见图1-图5,纺丝8从纺丝间经过纺丝甬道7进入卷绕间,前杆I与导杆5之间的均风板3与纺丝甬道7的流通方向垂直设置,当卷绕间压力小时,冷却风进入纺丝甬道7时受到均风板3的阻力作用,仅一部分穿过均风板3上的均压口 9,可有效阻止冷却风进入纺丝甬道7,避免纺丝间的风倒流到纺丝甬道7内,使纺丝甬道7内的平行风量维持在正常的标准。
[002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纺丝甬道均压装置,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纺丝甬道均压装置,通过在纺丝甬道内设置均风板,均风板上的均压口限制了纺丝侧吹风的冷却风进入纺丝甬道的风量,提高了平行风风量,增强了冷却风穿透丝束的能力,改善了纤维冷却的条件,使得内外丝冷却均匀,以及避免了纤维弯曲交叉和并丝现象的产生。此外,均风板还保证了纺丝甬道的风流均匀,减小了纺丝甬道内丝条的摆动,保证了丝束纤度、结晶度与取向度的均匀性,提高了纤维的拉伸性能,降低了纤维强力和伸长不匀率。
[002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纺丝甬道均压装置,限位板设置有第一定位槽、第二定位槽及第三定位槽,可将前杆设置在第一定位槽、第二定位槽或第三定位槽内调节纺丝甫道内水平设置的均风板的长度,得到所需的平行风风量。
[0024]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主权项】
1.一种纺丝甬道均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杆、限位板、导杆、后固定块、重力杆及均风板; 所述限位板固定在所述纺丝甬道内的侧吹风侧板上,所述前杆设置在所述限位板内,所述限位板用于对所述前杆进行限位固定; 所述后固定块固定在所述纺丝甬道内的侧吹风侧板上,所述导杆固定在所述后固定块上,所述导杆与所述前杆平行设置; 所述均风板为柔性板材,所述均风板的一端与所述前杆连接,所述均风板的另一端与所述重力杆连接,所述均风板绕过所述导杆后向下垂直; 所述均风板上开设有多个均压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丝甬道均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设置有第一定位槽、第二定位槽及第三定位槽; 所述第一定位槽分布在所述第二定位槽的左侧,所述第二定位槽分布在所述第三定位槽的左侧; 所述前杆固定在所述第一定位槽、第二定位槽或第三定位槽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纺丝甬道均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均压口均匀分布。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纺丝甬道均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均压口的孔径为10mm。5.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纺丝甬道均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杆与所述导杆之间的所述均风板与所述纺丝甬道的流通方向垂直。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纺丝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纺丝甬道均压装置,包括前杆、限位板、导杆、后固定块、重力杆及均风板。限位板固定在纺丝甬道内的侧吹风侧板上,前杆设置在限位板内。后固定块固定在纺丝甬道内的侧吹风侧板上,导杆固定在后固定块上,导杆与前杆平行设置。均风板为柔性板材,均风板的一端与前杆连接,均风板的另一端与重力杆连接,均风板绕过导杆后向下垂直,均风板上开设有多个均压口。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纺丝甬道均压装置,提高了纺丝甬道内的平行风风量,增强了冷却风穿透丝束的能力,改善了纤维冷却的条件,使得内外丝冷却均匀。
【IPC分类】D01D5/092
【公开号】CN105063776
【申请号】CN201510423023
【发明人】张明成, 陈立军, 姜军
【申请人】北京中丽制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18日
【申请日】2015年7月1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