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杯纺纱机的纺杯轴承机构及润滑系统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8938384阅读:来源:国知局
3e内部,且不与轴杆4接触;油嘴接头二 6e的进油端通过锁母卡扣20连接螺旋软管7 ;定量注油器43注出的润滑油在螺旋软管7内流动,穿过轴承座二 Ie上的上盖14的通孔10a、上开口 27、仿形橡胶密封垫圈22和注油孔11,通过油嘴接头二 6e将油滴入到位于丝孔轴承外圈3e内部的轴杆4表面,并最终依靠重力流入直通储油槽9 ;油嘴接头的外螺纹与直通润滑丝孔13c的内螺纹旋紧配合并与仿形橡胶密封垫圈22压紧后形成软密封,软、硬密封可以有效的保证轴承高速运转时不会出现直通润滑丝孔13c渗油污染减震套弹性体35的情况。可卸压的润滑油栗42在时间程序控制装置41的控制下,完成加压、保持压力、卸压的过程,定量注油器43用于在可卸压的润滑油栗42加压、保持压力、卸压的过程中完成一次定量储油、定量注油的循环,所述定量注油器43为加压式定量注油器或卸压式定量注油器。
[0078]同时,油嘴接头二 6e的外螺纹与直通润滑丝孔13c的内螺纹旋紧配合后具有纺杯轴承机构定位和密封的功能,油嘴接头6e与仿形橡胶密封垫圈22压紧后形成辅助密封,两处密封保证轴承高速运转时不会出现直通润滑丝孔13c渗油污染减震套2e和环状弹性体35的情况。
[0079]实施例3
本实施例转杯纺纱机的纺杯轴承机构及润滑系统,
所述纺杯轴承机构包括轴承座、减震套、轴承外圈、轴杆4和转杯5,所述减震套、轴承外圈和轴杆4均设置在轴承座内部,转杯5固定在轴杆4端部,轴杆4插入到轴承外圈内,在轴承外圈的内表面和轴杆4的外表面各开两个沟槽,沟槽内由两列保持架和滚珠进行支撑,减震套套置在轴承外圈外部。
[0080]所述减震套为螺纹减震套一 2b,螺纹减震套一 2b为中空圆筒形,在螺纹减震套一2b两端外部设置有环状弹性体35,在环状弹性体35外部套置有钢环套圈31,在螺纹减震套一 2b上开有注油孔11,在注油孔上方固定设置有螺母12。所述轴承座为轴承座三lb,轴承座三Ib套置在螺纹减震套一 2b外部,并与两个钢环套圈31相接触,在轴承座上部设置有凸台17,凸台17上开有上开口 27,在上开口 27上面盖有上盖14,通过上开口 27可以进行与油嘴接头有关的操作,所述凸台17延伸形成两个平行的锁紧板18,在两个锁紧板18之间夹有锁紧缝19,在锁紧板18上设置有锁紧孔15,锁紧孔15内穿入有螺栓16,旋松或旋紧螺栓16就可以控制轴承座与减震套上的钢环套圈31配合的松紧状态。所述轴承外圈为光孔轴承外圈3b,光孔轴承外圈3b为中空圆筒形,在光孔轴承外圈3b上开有带有倒角的直通润滑光孔13b,光孔轴承外圈3b的外壁为光滑圆柱形,在光孔轴承外圈3b的内壁上开有直通储油槽9。
[0081]所述集中润滑系统包括可卸压的润滑油栗42、时间程序控制装置41、螺旋油管7、油嘴接头和定量注油器43,油嘴接头通过螺旋油管7与定量注油器43相连接,且油嘴接头穿过轴承座和减震套与轴承外圈内部连通,同时油嘴接头的前端不与轴杆4接触。
[0082]所述油嘴接头为过渡倒角式油嘴接头6b,过渡倒角式油嘴接头6b的出油端由紧固螺纹管39和导流头48组成,紧固螺纹管39和导流头48之间设置有过渡倒角24,紧固螺纹管39带有与螺纹减震套一 2b的螺母12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紧固螺纹管39通过螺纹与螺纹减震套一 2b上的螺母12固定并与光孔轴承外圈3b内部连通,且导流头48前端不与轴杆4接触;在过渡倒角式油嘴接头6b与螺母12之间设置有橡胶密封垫圈23,在过渡倒角式油嘴接头6b中部设置有压环,压环压在橡胶密封垫圈23上部,过渡倒角式油嘴接头6b的进油端通过锁母卡扣20方式与螺旋油管7连通,所述螺旋油管7为可弯曲的柔性管,在柔性管中部设置有螺旋伸缩部8。
[0083]过渡倒角式油嘴接头6b的导流头48伸入光孔轴承外圈3b内部且不与轴杆4接触,紧固螺纹管39与螺纹减震套b上的螺母12螺纹连接,并通过压环将橡胶密封垫圈23压在压环与螺母之间形成软密封,过渡倒角式油嘴接头6b的进油端通过锁母卡扣20连接螺旋软管7 ;定量注油器43注出的润滑油在螺旋软管7内流动,穿过轴承座三上的上盖14的通孔10a、上开口 27、橡胶密封垫圈23、螺母12和注油孔11,通过过渡倒角式油嘴接头6b将油滴入到位于光孔轴承外圈3b内部的轴杆4表面,并最终依靠重力流入直通储油槽9。
[0084]可卸压的润滑油栗42在时间程序控制装置41的控制下,完成加压、保持压力、卸压的过程,定量注油器43用于在可卸压的润滑油栗42加压、保持压力、卸压的过程中完成一次定量储油、定量注油的循环,所述定量注油器43为加压式定量注油器或卸压式定量注油器。
[0085]同时,过渡倒角式油嘴接头6b出油端的紧固螺纹管39和导流头48之间的过渡倒角24紧压直通润滑光孔13b的倒角,具有纺杯轴承机构定位及硬密封的功能,加上过渡倒角式油嘴接头6b与橡胶密封垫圈23压紧后形成软密封,保证轴承高速运转时不会出现直通润滑光孔13b渗油污染的情况。
[0086]实施例4
本实施例转杯纺纱机的纺杯轴承机构及润滑系统,
所述纺杯轴承机构包括轴承座、减震套、轴承外圈、轴杆4和转杯5,所述减震套、轴承外圈和轴杆4均设置在轴承座内部,转杯5固定在轴杆4端部,轴杆4插入到轴承外圈内,在轴承外圈的内表面和轴杆4的外表面各开两个沟槽,沟槽内由两列保持架和滚珠进行支撑,减震2套置在轴承外圈外部。
[0087]所述减震套为减震套四2c,减震套四2c为中空圆筒形,在减震套四2c两端外部设置有环状弹性体35,在环状弹性体35外部套置有钢环套圈31,在减震套四2c开有注油孔11。所述轴承座为丝孔轴承座lc,丝孔轴承座Ic套置在减震套四2c外部,并与钢环套圈31直接接触,在丝孔轴承座Ic上部设置有凸台17,在凸台17上设置有具有内螺纹的丝孔10b,凸台17向后延伸形成两个平行的锁紧板18,两个锁紧板18之间夹有锁紧缝19,在锁紧板18设置有锁紧孔15,锁紧孔15内穿入有螺栓16,旋松或旋紧螺栓16就可以控制丝孔轴承座Ic与减震套上的钢环套圈31配合的松紧状态。所述轴承外圈为轴承外圈四3c,轴承外圈四3c为中空圆筒形,在轴承外圈四3c上开有锥形润滑孔13a,轴承外圈四3c的外壁为光滑圆柱形,在轴承外圈四3c的内壁上开有直通储油槽9。
[0088]所述集中润滑系统包括可卸压的润滑油栗42、时间程序控制装置41、螺旋油管7、油嘴接头和定量注油器43,油嘴接头通过螺旋油管7与定量注油器43相连接,且油嘴接头穿过轴承座和减震套与轴承外圈内部连通,同时油嘴接头的前端不与轴杆4接触。
[0089]所述油嘴接头为缓震油嘴接头6c,在缓震油嘴接头6c的出油端设置有空心外螺纹管,在空心外螺纹管上部设置有卡台,在空心外螺纹管下部设置有硬质芯管,在硬质芯管外部包裹有弹性体缓震头38,弹性体缓震头38的形状与锥形润滑孔13a的形状相配合,空心外螺纹管的外螺纹与凸台17上的丝孔1b内螺纹相配合。
[0090]所述缓震油嘴接头6c的出油端旋入丝孔轴承座Ic上的丝孔1b中,穿过减震套四2c上的注油孔11并顶在轴承外圈四3c上的锥形润滑孔13a内,缓震油嘴接头6c的进油端通过锁母卡扣20连接螺旋软管7 ;定量注油器43注出的润滑油在螺旋软管7内流动,穿过丝孔1b和注油孔11,通过缓震油嘴接头6c将油滴入到位于轴承外圈四3c内部的轴杆4表面,并最终依靠重力流入直通储油槽9。
[0091]可卸压的润滑油栗42在时间程序控制装置41的控制下,完成加压、保持压力、卸压的过程,定量注油器43用于在可卸压的润滑油栗42加压、保持压力、卸压的过程中完成一次定量储油、定量注油的循环,所述定量注油器43为加压式定量注油器或卸压式定量注油器。
[0092]同时,在硬质芯管外部包裹的弹性体缓震头38的形状与锥形润滑孔13a相配合,旋紧后起到密封的作用并使纺杯轴承机构定位,保证轴承高速运转时不会出现锥形润滑孔13a渗油污染的情况。
[0093]实施例5
本实施例转杯纺纱机的纺杯轴承机构及润滑系统,
所述纺杯轴承机构包括轴承座、减震套、轴承外圈、轴杆4和转杯5,所述减震套、轴承外圈和轴杆4均设置在轴承座内部,转杯5固定在轴杆4端部,轴杆4插入到轴承外圈内,在轴承外圈的内表面和轴杆的外表面各开两个沟槽,沟槽内由两列保持架和滚珠进行支撑,减震套套置在轴承外圈外部。
[0094]所述减震套为螺纹减震套二 2d,螺纹减震套二 2d为中空圆筒形,在螺纹减震套二2d两端外部设置有环状弹性体35,在弹性体35外部套置有钢环套圈31,在螺纹减震套二2d上开有注油孔11,在注油孔上方焊接有螺母12。所述轴承座为轴承座五ld,轴承座五Id套置在螺纹减震套二 2d外部,并与两个钢环套圈31相接触,在轴承座上部设置有凸台17,在凸台17上开有上开口 27,上开口 27上面盖有上盖14,所述凸台17向后延伸形成两个平行的锁紧板18,两个锁紧板18之间夹有锁紧缝19,在锁紧板18设置有锁紧孔15,锁紧孔15内穿入有螺栓16,旋松或旋紧螺栓16就可以控制轴承座与螺纹减震套二 2d上的钢环套圈31配合的松紧状态。所述轴承外圈为轴承外圈五3d,轴承外圈五3d为中空圆筒形,在轴承外圈五3d上开有锥形润滑孔13a,轴承外圈五3d的外壁为光滑圆柱形,在轴承外圈五3d的内壁上开有直通储油槽9。
[0095]所述集中润滑系统包括可卸压的润滑油栗42、时间程序控制装置41、螺旋油管7、油嘴接头和定量注油器43,油嘴接头通过螺旋油管7与定量注油器43相连接,且油嘴接头穿过轴承座和减震套与轴承外圈内部连通,同时油嘴接头的前端不与轴杆4接触。
[0096]所述油嘴接头为油嘴接头五6d,油嘴接头五6d的出油端带有与螺纹减震套二 2d的螺母12相对应的外螺纹,油嘴接头五6d的进油端通过各种锁母卡扣20方式与螺旋油管7连通,在油嘴接头的端面上设置有弧形倒角21,弧形倒角21的形状与锥形润滑孔13a相配合,在油嘴接头五6d与螺母12之间设置有橡胶密封垫圈23,在油嘴接头五6d上部设置有压环,压环压在橡胶密封垫圈23上,所述螺旋油管7为可弯曲的柔性管,在柔性管中部设置有螺旋伸缩部8。
[0097]油嘴接头五6d的出油端穿过上盖上的通孔10a、上开口和橡胶密封垫圈2
当前第4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