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扫描器和成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7047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学扫描器和成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应用于激光束印刷机(laser beam printer)、激光传真机、数字复印机等中的光学扫描器和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在激光束印刷机等中使用的大多数类型的光学扫描器的结构包括作为光源的半导体激光器;将来自光源的光束线性地聚焦到光学反射器上,以补偿该光学反射器反射面的倾斜的第一成像光学系统;作为光学反射器的多面镜;能够在被扫描面上以固定速度形成均匀点的第二成像光学系统;探测由光学反射器扫描的光束的扫描起始信号探测器;以及将从光源发出的光束会聚到扫描起始信号探测器上的探测光学系统。
在常规的光学扫描器中的第二成像光学系统装配有由多个大尺寸玻璃透镜组成的所谓的f-θ透镜,这已经成为尺寸难以缩小和造价高昂的一个原因。关于这个问题,近年来,如JP8(1996)-94953 A和JP11(1999)-30710 A所公开的,已经提出了采用曲面镜作为第二成像光学系统以减小尺寸、减少造价的光学扫描器。
然而,对于以上提出的每一种光学扫描器,虽然可以理想地解释为,来自曲面镜的光束直接指向成像面,但是由于从曲面镜反射的光束反射角较小,实际上,为了将光束导向构成被扫描面的感光鼓上,需要以下的结构。即,需提供增长的光路,并设置多面镜、曲面镜、和感光鼓,使得多面镜和曲面镜之间的距离以及曲面镜和感光鼓之间的距离增大。因此,需要特殊的方案以减小扫描器的尺寸。

发明内容
考虑到上述的问题,本发明的第一个目标是提供一种光学扫描器,它具有简单的结构并能够有效地利用其空间以减小该扫描器的尺寸,以及一种成像装置。此外,本发明的第二个目标是提供一种光学扫描器,包括具有相对易于加工和测量的形状的曲面镜,以及一种成像装置。此外,本发明的第三个目标是提供一种光学扫描器,它具有与波长无关的良好光学性能,以及一种成像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光学扫描器包括第一和第二反射光学元件。在该光学扫描器中,设置第二反射光学元件,使将要入射到第一反射光学元件的入射光和来自第一反射光学元件的反射光反射。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成像装置使用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光学扫描器。
附图简述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光学扫描器的剖视图,该图沿包括扫描中心轴并平行于副扫描(sub-scanning)方向的平面剖开;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光学扫描器的示意性平面图;图3为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光学扫描器内配置的图示;图4为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光学扫描器中的曲面镜结构和它附近区域的剖视图,该图沿包括扫描中心轴并平行于副扫描方向的平面剖开;图5为根据实施例2的成像装置的示意性剖视图,根据本发明的光学扫描器应用于其中;图6为示出作为代表性例子的光电二极管光谱灵敏度的特征图;图7为示出作为代表性例子的三种树脂透镜的材料的光谱透射率的特征图。
发明详述根据本发明的光学扫描器,提供了第一和第二反射光学元件,并设置第二反射光学元件,以反射将要入射到第一反射光学元件的入射光以及来自第一反射光学元件的反射光,从而能够得到小尺寸的光学扫描器。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成像装置包括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光学扫描器,从而能够得到小尺寸的成像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光学扫描器最好还包括光源部分,扫描来自光源部分的光束的光偏转器,以及置于光源部分和光偏转器之间的第一成像光学系统,其使得在光偏转器的偏转面上能够形成线状像(linearimage),并且具有下述结构。即,该第一光学反射元件由曲面镜构成,并位于光偏转器与待扫描表面之间,并构成第二光学成像系统。而且,第一成像光学系统、光偏转器、以及第二成像光学系统在副扫描方向上分别设置在不同的位置,使得来自第一成像光学系统的光束相对于包含光偏转器的偏转面法线并平行于主扫描方向的平面倾斜入射,并使得来自光偏转器的光束相对于包含曲面镜顶点处法线并平行于主扫描方向的平面(以下,称为“YZ平面”)倾斜入射。
该第一反射光学元件最好由曲面镜构成,并且该曲面镜的形状关于包含曲面镜顶点处法线并垂直于主扫描方向的平面(以下称为“XZ平面”)对称。
第二反射光学元件最好反射将要入射第一反射光学元件的入射光,并且利用第二反射光学元件的公共面反射来自第一反射光学元件的反射光。
在这里,第一反射光学元件最好由曲面镜构成,并且如果第一反射光学元件和第二反射光学元件之间沿着曲面镜顶点处法线方向的距离为l,由将要入射到第一反射光学元件上的入射光的中心轴和YZ平面形成的角度为θM,第一反射光学元件上的入射光在副扫描方向的宽度为dm,在第二反射光学元件上由将要入射到第一反射光学元件上的入射光在副扫描方向的宽度为di,以及在第二反射光学元件上来自第一反射光学元件的反射光在副扫描方向上的宽度为do,则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dm2+1≤2ltanθM≤di2+do2+2...(1)]]>
或者,第一反射光学元件最好由曲面镜构成,并且当第一反射光学元件和第二反射光学元件之间在沿着曲面镜顶点处法线方向的距离表示为l,第一反射光学元件和第二反射元件之间沿着将要入射到第一反射光学元件上的入射光的中心轴的距离为Lmi,第一反射光学元件和第二反射光学元件之间沿着来自第一反射光学元件的反射光中心轴的距离为Lmo,由将要入射到第一反射光学元件上的入射光的中心轴和YZ平面形成的角度为θM,第一反射光学元件上的入射光在副扫描方向的宽度为dm,从光偏转器的偏转面到第一反射光学元件顶点的距离为L,以及从第一反射光学元件的顶点到被扫描表面的距离为D,则满足下面的条件式(1)dm2+1≤2ltanθM≤di2+do2+2...(1)]]>其中di和do分别由下面的表达式(2)和(3)近似表示di=dm×L-LmiL...(2)]]>do=dm×D-LmoD...(3)]]>第一反射光学元件最好置于将要入射到第二反射光学元件上的入射光和来自第二反射光学元件的反射光之间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光学扫描器最好还包括第三反射光学元件,其反射来自第二反射光学元件的反射光,并且将第一反射光学元件置于将要入射到第二反射光学元件的入射光、来自第二反射光学元件的反射光、以及来自第三反射光学元件的反射光之间的位置。
第一反射光学元件具有的形状最好能够补偿由于光倾斜入射造成的扫描线弯曲。
曲面镜最好具有非对称的形状,其中,在由YZ平面与曲面镜表面相交得到的为曲线的母线上,除去在该母线的顶点外每个点的法线不包含在YZ平面内。
下文中,参考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实施例1)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光学扫描器实施例的剖视图,该图沿包括扫描中心轴并平行于副扫描方向的平面剖开。此外,图2是表示如图1所示的光学扫描器实施例的示意性平面图。出于简化的原因,在图2中,诸如平面镜等的光学元件都由其反射面代表,反射面由长短交替的虚线表示。
在图1和2中,标号1均代表作为光源部分的半导体激光器。并且,标号2和3分别代表仅仅在副扫描方向有偏折能力的轴对称透镜和柱透镜,并且该轴对称透镜2和该柱透镜3组成了第一成像光学系统。标号5和6分别代表作为光偏转器的多面镜和多面镜5的旋转中心轴。围绕着旋转中心轴6,多面镜5包括多个形状相同的偏转表面(反射面)。标号7和8分别代表作为第一反射光学元件的曲面镜和作为被扫描面的感光鼓。该曲面镜7构成了第二成像光学系统。标号51和52分别代表作为第二反射光学元件的平面镜和作为第三反射光学元件的平面镜。设置平面镜51,从而将来自多面镜5的光束向曲面镜7反射,并且将来自曲面镜7的反射光束向平面镜52反射。此外,设置平面镜52,从而将来自平面镜51的光束导向感光鼓8。
如图1所示,相对于副扫描方向,将各组成部件设置在不同的位置,以便来自半导体激光器1的光束穿过轴对称透镜2和柱透镜3,入射到多面镜5的某一偏转面上,该光束相对于包含该偏转面之一的法线并平行于主扫描方向的平面倾斜入射,同时以便来自多面镜5的光束相对于YZ平面倾斜入射到曲面镜7上。
曲面镜7置于来自多面镜5将要入射到平面镜51的入射光L3和从平面镜51到平面镜52的反射光L4之间的位置。此外,曲面镜7置于将要入射到平面镜51的入射光L3、来自平面镜51的反射光L4、以及从平面镜52到感光鼓8的反射光L5之间的位置。
下面的说明针对具体数值的例子。
首先,参数的定义如下。如图3所示,参考标记r代表多面镜5的内切圆半径。此外,如果不使用平面镜51,曲面镜7位于图中所示在来自多面镜5的光束上曲面镜7’相应的位置,参考标记L代表多面镜5上的偏转反射点与由一连串双虚线表示的曲面镜7’之间的距离。类似地,如果不使用平面镜51和52,曲面镜7和感光鼓8分别位于曲面镜7’和感光鼓8’在图中所示相应的位置,参考标记D代表曲面镜7’与感光鼓8’之间的距离。参考标记θP代表由来自柱透镜3的光束的中心轴和某一偏转面的法线形成的角度,而参考标记θM代表由来自某一偏转面的光束中心轴和YZ平面形成的角度。
此外,在这个例子中,当以曲面镜表面的一个顶点作为原点,在某一位置相对该顶点的下垂量(sag amount)用z(mm)表示,该位置在副扫描方向坐标定义为x(mm),主扫描方向坐标定义为y(mm),入射光束的传播方向作为正方向,该表面的形状可以由表达式(4)表示Z=f(y)+x2g(y)-2xsin{θ(y)}cos{θ(y)}+cos2{θ(y)}-(xg(y))2+2xsin{θ(y)}g(y)...(4)]]>在表达式(4)中,f(y),g(y),和θ(y)分别由表达式(5),(6)和(7)表示f(y)=(y2RDy)1+1-(1+k)(yRDy)2+AD·y4+AE·y6+AF·y8+AG·y10...(5)]]>g(y)=RDx(1+BC·y2+BD·y4+BE·y6+BF·y8+BG·y10)...(6)θ(y)=EC·y2+ED·y4+EE·y6...(7)在这里,f(y)是代表作为母线形状的非圆弧形的表达式,g(y)是代表在副扫描方向上(x方向)y位置的曲率半径的表达式,以及θ(y)是代表在y点的非对称量。并且,RDy(mm)代表在顶点处主扫描方向上的曲率半径,RDx(mm)代表在副扫描方向上的曲率半径,以及k代表表示母线形状的圆锥常数(cone constant)。并且,AD、AE、AF、以及AG代表表示母线形状的高阶常数,BC、BD、BE、BF、以及BG代表决定在副扫描方向y位置的曲率半径的常数,以及EC、ED、和EE代表决定在y位置的非对称量(skew amount)的非对称常数。
在这里,y的幂次全部是偶数,这表明在曲面镜7具有关于XZ平面对称的形状。并且,曲面镜7具有非对称的形状,其中,在由YZ平面相交曲面镜7得到的为曲线的母线上,除去顶点外的每个点的法线不包含在YZ平面内。
下面表1到4示出了具体数值的例子。在表中,用Ymax表示最大图像高度,以及用αmax表示与该最大图像高度相对应的多边形旋转角(polygon rotation angle)。
(数值例子1)表1

(数值例子2)表2

(数值例子3)表3

(数值例子4)表4

下面是参考图1至3,针对具有上述结构的每个光学扫描器的操作的说明。
利用轴对称透镜2将来自半导体激光器1的光束变成会聚光。然后,利用柱透镜3仅仅在副扫描方向上会聚该光束,并在多面镜5的某个偏转面上聚焦成线状像。多面镜5绕着旋转中心轴6按照箭头B表示的方向旋转,从而扫描光束。然后,由平面镜51、曲面镜7、平面镜51、以及平面镜52依次将该光束反射,以在被扫描面8上形成图像。关于曲面镜7的形状,对应于每个图像高度,确定在主扫描方向横截面的非圆形弧状和副扫描方向的曲率半径,从而补偿在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的像场弯曲和f-θ误差,并且,相对应于每个图像高度,确定曲面镜7的表面在某点的非对称量,从而补偿扫描线的弯曲。并且,已经被偏折向预定方向的光束有一部分在一侧略微超出了被扫描面8上的光束扫描区域,这部分光束被曲面镜7聚焦到没有示出的光电二极管上。利用来自该光电二极管的探测信号作为同步信号,没有示出的控制器控制半导体激光器1。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设置平面镜51以反射将要入射到曲面镜7上的入射光以及来自曲面镜7的反射光。因此,即使在光束以小反射角被曲面镜7反射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实现缩小扫描器的尺寸。
此外,第二成像光学系统只设置了单独一个曲面镜7,并在副扫描方向上分别将第一成像光学系统、多面镜5、和第二成像光学系统7设置在不同的位置。因此,小尺寸的光学扫描器具有简单的构造,并能够获得与波长无关的优良光学性能。
此外,曲面镜7形成的形状关于XZ平面对称。这使得曲面镜7具有相对易于加工和测量的形状。并且,能够保持与图3中示出由一连串双虚线表示的配置的完全兼容性。即,在平面镜51放置在从多面镜5延伸到由一连串双虚线表示的曲面镜7’的光路和从由一连串双虚线表示的曲面镜7’延伸到平面镜52的光路中的情况下,只要通过将曲面镜7放置在由一连串双虚线所表示的曲面镜7’的镜像位置上,就能利用与曲面镜7’形状相同的曲面镜7,在不改变其他任何部件的情况下,获得如图1所示的配置。因此,可以实现减小光学扫描器的尺寸。
此外,平面镜51反射将要入射到曲面镜7上的入射光并且利用其公共面反射来自曲面镜7的反射光,从而可以使用最少量的元件或的小尺寸的光学扫描器。
在这里,如图4所示,优选地,当曲面镜7和平面镜51之间在沿着曲面镜7顶点处法线方向的距离表示为l,由将要入射到曲面镜7上的光的中心轴和YZ平面形成的角度为θM,曲面镜7上的入射光在副扫描方向的宽度为dm(mm),在平面镜51上将要入射到曲面镜7的光在副扫描方向上的宽度为di(mm),以及来自曲面镜7的反射光在平面镜51的副扫描方向上的宽度为do(mm),则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dm2+1≤2ltanθM≤di2+do2+2...(1)]]>或者,当曲面镜7和平面镜51之间在沿着将要入射到曲面镜7上的光的中心轴的距离为Lmi(mm),曲面镜7和平面镜51之间沿着来自曲面镜7的反射光的中心轴的距离为Lmo(mm),从多面镜5的某个偏转面到曲面镜7的顶点的距离为L(mm),以及从曲面镜7的顶点到感光鼓8的距离为D(mm),则上述表达式(1)中的di和do分别由下面的表达式(2)和(3)近似表示di=dm×L-LmiL...(2)]]>do=dm×D-LmoD...(3)]]>如果2l tanθM的值低于由表达式(1)给出的下限值,曲面镜7会阻碍入射光L3或者反射光L4,这并非所期望的。并且,如果2l tanθM的值高于由表达式(1)给出的上限值,平面镜51在副扫描方向的宽度会增加,这也并非所期望的。换句话说,如果2l tanθM的值不高于由表达式(1)给出的上限值,就能够获得平面镜51由小尺寸面镜构成带来的显著优点。结果,可以减少部件的数目,并便于调整光学系统。
此外,曲面镜7置于来自多面镜5将要入射到平面镜51的入射光L3和来自平面镜51的反射光L4之间的位置。因此,可以更有效地利用空间,而这些空间在图3中由双虚线表示的配置中认为是没有用的,并能够由此获得小尺寸的光学扫描器。
此外,曲面镜7置于将要入射到平面镜51的入射光L3、来自平面镜51的反射光L4、以及来自平面镜52的反射光L5之间的位置。因此,可以更有效地利用空间,并能够获得小尺寸的光学扫描器。
并且,利用上述结构,多面镜5、曲面镜7、平面镜51、以及平面镜52互相之间可以安排的更近。因此,在光学扫描器尺寸缩小的同时,上述光学元件固定部分可以获得更高的稳固性,从而能够得到对于振动和温度变化表现出高度稳定性的光学扫描器。
此外,曲面镜7具有的形状能够补偿由于光倾斜入射造成的扫描线弯曲。因此,能够构造光学系统,使其具有简单结构,并且同时能够补偿由于光束的倾斜入射引起的光线像差,扫描线弯曲也能够得到补偿。
此外,曲面镜7具有非对称的形状,其中,在由YZ平面相交曲面镜7得到的为曲线的母线上,除去顶点外的每个点的法线不包含在YZ平面内。因此,能够构造光学系统,使其具有简单结构,并且同时能够补偿由于光束的倾斜入射引起的光线像差,扫描线弯曲也能够得到补偿。
此外,本实施例使用由表达式(4)表示的曲面镜7。因此,即使在平面镜51振动的时候,由于振动导致的影响更小,由此得到极好的图像。
在本实施例中,表达式(4)用于表示曲面镜7的形状。然而,只要该表达式可以表示相同的形状,也可以采用其它表达式。
并且,在曲面镜7中,母线上每个点的法线和YZ平面形成的角度应该朝曲面镜7的外围增加。并且,母线上每个点的法线相对YZ平面形成的角度应该为正方向,其中,将从曲面镜7反射的光束相对来自多面镜5的入射光束形成的角度的方向定义为正方向。
此外,本实施例中,发射光束的光源可以使用500nm或者更短的波长。作为有代表性的例子,图6为表明光电二极管的光谱灵敏度的特征图。作为有代表性的例子,图7为表明三种类型树脂透镜的材料的光谱透射率特征图。如图6所示,对于在波长500nm或者更短区域的光束,该光电二极管的光谱灵敏度值相对于通常使用的780nm波长时的值下降了大约一半。并且,这种情况下,如图7所示,当使用多个树脂透镜,由于多种透镜各自的光谱透过率,使得光束能量衰减,并且因此光束难以被光电二极管探测到。根据本发明的光学扫描器,由单独一块曲面镜7构成的探测光学系统引导并聚集光束到光电二极管上。因此,镜7能够获得高达95%甚至更高的反射率,由此即使在使用发射短波长光的光源的情况下,也能够促进探测到参考信号。
(实施例2)图5为示出应用实施例1说明的光学扫描器成像装置的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在图5中,标号26代表包含有被扫描面、涂有在光照下电荷会发生变化的感光物质的感光鼓,标号27代表使得静电离子能够附着在感光物质表面从而使表面带电的主充电器。并且,标号28代表使得带电墨粉能够有选择地附着到感光物质上的显影器,以及标号29代表将已经附着在感光物质上面的墨粉转移到纸张上的转移充电器(transferring charger)。标号30、31、以及32分别代表去除残留墨粉的清理器、固着被转移到纸张上的墨粉的固着单元、以及供纸盒。标号33代表包括作为光源部分的半导体激光器和设置有轴对称透镜和柱透镜的第一成像光学系统的光源模块。标号34、35、36、以及37分别代表作为光偏转器的多面镜、如实施例1所描述作为第一反射光学元件的曲面镜、作为第二反射光学元件的平面镜、以及作为第三反射光学元件的平面镜。
如上所述,根据实施例2,使用了根据实施例1的上述光学扫描器,因而,即使在使用曲面镜作为光学元件的情况下,也能实现小尺寸的成像装置。
此外,如果采用的结构为其中来自光源模块33的光束在折转透镜(没有示出)处折转然后入射到多面镜34上,则可能进一步减小尺寸。
在本应用中公开的实施例试图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且本发明不局限于此。本发明可以在不背离所附的权利要求所说明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以其它形式实施,并且可以被广泛结合。
权利要求
1.一种光学扫描器,包括第一和第二反射光学元件,其中设置该第二反射元件以反射将要入射到第一反射光学元件上的入射光并反射来自第一反射光学元件的反射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扫描器,还包括光源部分;光偏转器,扫描来自所述光源部分的光束;以及第一成像光学系统,置于该光源部分和该光偏转器之间,并且能够在该光偏转器的偏转面上形成线状像,其中该第一反射光学元件由曲面镜形成,并置于该光偏转器和被扫描面之间,并形成第二成像光学系统,以及该第一成像光学系统、该光偏转器、和该第二光学成像系统在副扫描方向上分别设置在不同的位置,使得来自第一成像光学系统的光束相对于包含光偏转器的偏转面法线并平行于主扫描方向的平面倾斜入射,并使得来自光偏转器的光束相对于包含曲面镜顶点处法线并平行于主扫描方向的平面(以下,称为“YZ平面”)倾斜入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扫描器,其中所述第一反射光学元件由曲面镜构成,并且该曲面镜的形状关于包含曲面镜顶点处法线并垂直于主扫描方向的平面(以下称为“XZ平面”)对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扫描器,其中所述第二反射光学元件反射将要入射所述第一反射光学元件的入射光,并且利用该第二反射光学元件的公共面反射来自该第一反射光学元件的反射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扫描器,其中所述第一反射光学元件由曲面镜构成,并且如果该第一反射光学元件和该第二反射光学元件之间沿着曲面镜顶点处法线方向的距离表示为l,由将要入射到该第一反射光学元件上的入射光的中心轴和包含曲面镜顶点处法线并平行于主扫描方向的平面形成的角度为θM,该第一反射光学元件上的入射光在副扫描方向的宽度为dm,在该第二反射光学元件上将要入射到该第一反射光学元件上的入射光在副扫描方向的宽度为di,以及来自该第一反射光学元件的反射光在该第二反射光学元件上副扫描方向上的宽度为do,则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dm2+1≤2ltanθM≤di2+do2+2---(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扫描器,其中所述第一反射光学元件由曲面镜构成,并且如果该第一反射光学元件和所述第二反射光学元件之间在沿着曲面镜顶点处法线方向的距离表示为l,该第一反射光学元件和该第二反射光学元件之间沿着将要入射到该第一反射光学元件上的入射光的中心轴的距离为Lmi,该第一反射光学元件和该第二反射光学元件之间沿着来自该第一反射光学元件的反射光的中心轴的距离为Lmo,由将要入射到该第一反射光学元件上的入射光的中心轴和包含曲面镜顶点处法线并平行于主扫描方向的平面形成的角度为θM,该第一反射光学元件上的入射光在副扫描方向的宽度为dm,从光偏转器的偏转面到该第一反射光学元件的顶点的距离为L,以及从该第一反射光学元件的顶点到被扫描平面的距离为D,则满足下面的条件式(1)dm2+1≤2ltanθM≤di2+do2+2---(1)]]>其中di和do分别由下面的表达式(2)和(3)近似表示di=dm×L-LmiL---(2)]]>do=dm×D-LmoD---(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扫描器,其中所述第一反射光学元件设置在将要入射到所述第二反射光学元件的入射光和来自该第二反射光学元件的反射光之间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扫描器,还包括第三反射光学元件,反射来自所述第二反射光学元件的反射光,其中所述第一反射光学元件置于将要入射到该第二反射光学元件的入射光、来自该第二反射光学元件的反射光、以及来自该第三反射光学元件的反射光之间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扫描器,其中所述第一反射光学元件具有的形状能够补偿由于光倾斜入射造成的扫描线弯曲。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扫描器,其中所述曲面镜具有非对称的形状,其中,在由YZ平面相交曲面镜表面得到的为曲线的母线上,除去顶点外每个点的法线不包含在YZ平面内。
11.一种成像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要求的光扫描器。
全文摘要
提供了第一反射光学元件(7)和第二反射光学元件(51),并且设置该第二反射光学元件(51),以反射将要入射到该第一反射光学元件(7)上的入射光和来自该第一反射光学元件的反射光,因而可以获得小尺寸的光学扫描器。
文档编号B41J2/435GK1656409SQ03810
公开日2005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2003年5月2日 优先权日2002年5月15日
发明者吉川正纪, 广瀬秀雄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