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自动丝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2134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半自动丝印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面料印染的机器,具体地说是一种半自动丝印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伞面一般是由多片三角形面料通过相邻长边两两对接的方式沿圆周方向依次拚接至首尾闭合而成,由于整个伞面展开后不在同一平面上,无法对整个伞面进行一次性印染,因此,通常先将裁剪好的面料逐片进行印染,而后再拚接成伞面。
传统的伞面逐片印染都是纯手工的,所采用的印染机是一条固定的工作台。一般由机架以及铺设于机架上面工作台面组成,所述机架上面两边均匀设有两排定位块。所述工作台面上标有刻度线。印刷时,印刷工先把待印伞面料按刻度线逐片平摊,直至放满整个工作台面,然后将丝网印框靠置在定位块上对铺设在该处的面料进行印刷,印完后走到下一个工位继续印刷下一片伞面料,直至将放置好的面料全部印完,再换一种颜色丝网印框重复前面过程进行第二色的印刷。这种方法,一方面由于需要操作工不停地走动,既耗时又耗力,且其中大多为无用功,因而效率很低。另一方面,工作台上虽然设有定位块,但是丝网印框的定位主要还是靠操作工手动来完成的,很难保证一致性,很容易造成几次套色印刷的位置相互偏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设计图案的外观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是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改进型的半自动丝印机。
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半自动丝印机,包括机架,所述的机架上设有一个工作台面、一条套装在主辊筒和尾辊筒之间的“O”型输送带以及一组沿长度方向均匀设置的丝印框架,所述输送带表面设有粘胶,上层带体紧帖在所述的工作台面上;所述的主辊筒一侧轴肩上依次套装被动盘、内置有轴承的主动盘、推力弹簧和弹簧座,所述的主动盘由电机驱动,所述的被动盘和/或主动盘相向的一侧设有磨擦片;所述的被动盘上还设有一个使其与所述的主动盘处在连动或断开状态的止动机构。
本发明的半自动丝印机,由被动盘、主动盘、推力弹簧、电机和止动机构构成一个间歇驱动装置。开启电源,电机带动主动盘转动。当止动机构与被动盘脱开时,在推力弹簧作用下,所述的主动盘被顶推至与被动盘紧密接触,加上磨擦片的磨擦力作用,使被动盘跟随主动盘一起转动,带动输送带走带送料。当止动机构与被动盘联接时,被动盘被止动,此时,输送带停止传送,操作工可以对面料进行印刷。使用本发明印染伞面面料时,只需第一工位的操作工于机架尾端将待染面料粘贴在输送带表面的设计位置,然后起动输送带将面料送到第二工位,即第一个丝印框架对应位置。第二工位的操作工进行第一色印刷后,再起动输送带将面料传送至第三个工位,第三个工位操作工完成后继续后传,直到该面料的所有预定颜色全部印刷完毕,再由输送带传送至下面料工位。上述过程依次循环便实现了连续批量生产。
由此可见本发明通过传送带传送的方式将传统伞面面料印染中的“人走动”转变为本发明中的“面料传动”,每个操作工只需在自己的工位重复完成同一操作,而无需沿工作台来回走动。这样既节省时间,又降低了操作工的劳动强度。
所述的止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的被动盘外圆周上的撞块和设置在机架一侧的导轨内的挡块,所述挡块的底部设有一个牵引电磁铁。牵引电磁铁的电磁线圈断电时,其衔铁张开,与该衔铁固定的挡块处于相对较高的位置,当被动盘旋转至其外圆周上的撞块碰到挡块时,被动盘被限定在该位置。接通电磁线圈电源,衔铁被吸合,接动挡块沿导轨下滑至低点,使撞块与挡块脱开,这样被动盘又开始随主动盘旋转。断开电磁线圈,牵引电磁铁的衔铁被复位弹簧顶开,挡块又回到起始位置等待下一次止动。
所述的牵引电磁铁也可以采用简易的线圈加铁芯结构,此时,挡块便直接成了该牵引电磁铁的衔铁,在所述的挡块与导轨之间设置复位弹簧使挡块在电磁线圈断电后回复到起始位置。为了使挡块具有衔铁的作用,所述的挡块采用铁磁性材料制成,或者仅在挡块的底部设置一个铁块。
所述的撞块的数量可以根据被动盘的转动速度和实际的操作速度来确定,一般来说,以对称设置两块较为适宜。
所述的电磁线圈可以手动通断,也可以通过延时电路自动通断。
所述的止动机构还可以采用刹车制动的方式来实现,如刹车片或刹车抱箍等。
所述的工作台面可以是玻璃台面、不锈钢台面、陶瓷台面或者其他任何一种硬质材料制成的台面,所述丝印框架以为4-7个为宜,每一个丝印框架对应一种颜色的印刷。
所述尾辊筒两侧轴肩通过轴承连接在位于机架两侧的两个尾辊座上,所述尾辊座由尾辊板和固定在尾辊板上的尾辊套组成,所述两侧的尾辊板上各设有一个直线轴承座,所述直线轴承座与设置在机架尾端两侧的两条直线轴承导轨配合安装;所述尾辊座上连接有一个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带螺纹孔的螺杆支架、配合穿过螺杆支架螺纹孔的传动螺杆、两端分别与所述传动螺杆和所述尾套座相连的调节顶杆,所述传动螺杆的另一端设有手轮。使用时,顺时针旋转传动螺杆手轮,传动螺杆相对螺杆支架向后旋动,传动螺杆的旋动通过调节顶杆转化为对尾辊座的向后推动,进而尾辊座带动尾辊筒后移,输送带被涨紧;相反,逆时针旋转传动螺杆手轮,输送带将会放松。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可以在所述机架二端及中间分别增设两端涨紧辊筒和中间涨紧辊筒,以控制输送带的松紧度,保证输送带的走带平稳。
所述两端涨紧辊筒的二端轴肩安装在位于机架两侧的可调支承座上。所述可调支承座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固定套、旋顶六角头螺杆、辊座和推杆,所述的旋顶六角头螺杆通过螺纹连接到在固定套的上部;所述推杆的底部与辊座固定,上端穿入固定套内,并顶靠在所述的旋顶六角头螺杆的底部,所述推杆上还开设有一个定位平面,与设置在固定套上的定位螺栓配合用于对推杆进行定位;所述的涨紧辊筒的二端轴肩套装在辊座内,在辊座与涨紧辊筒之间还设有垫圈,该垫圈用来调整所述的涨紧辊筒的轴向位置。转动旋顶六角头螺杆,其术端顶推推杆向下运动,带动辊座和涨紧辊筒向下运动,至合适的涨紧度后,将定位螺栓旋紧直至顶住推杆上的定位平面后涨紧辊筒即被限定在该位置。
所述中间涨紧辊简的两端轴肩分别安装在位于机架两侧的安装板上设置的坚直滑道内,所述安装板下端沿坚直滑道方向设有调节丝杆,所述调节丝杆上段位于坚直滑道内中间涨紧辊筒轴肩的下方。当输送带变松时,输送带的涨紧拉力变小,涨紧辊筒在自身重力做用沿道向下滑移,直至输送带涨紧拉力达到辊筒重力大小,辊筒停止滑动,过程中输送带始终保持一定的涨紧度。相反,当输送带变紧时,输送带对辊筒的向上涨紧拉力会克服辊筒重力将辊筒提升,进而输送带涨紧度得以缓解。采用这种安装结构,可以实现涨紧辊筒对输送带的小范围自动调节。一方面节省了人工调节过程,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这种自动调节的即时性,很好的解决了人工调整不能时时监控的技术难题,也保证了输送带走带的精解度,以达到更好印刷效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再进一步改进,在所述输送带的回程部分设有一组回程托轮机构。所述每个回程托轮机构包括一根两端固定在机架两侧的长轮轴和一组套装在所述长轮轴上的支撑滚轮,所述支撑滚轮顶托在所述输送带的回程部分带体的底面上。所述支撑滚轮数量至少为两个,优选三个,分别设置在输送带的两侧和中部。回程托轮机构可以承担输送带回程部分的重力,避免输送带在自重作用下垂幅过大而影响走带精确度。在此基础上,在输送带回程部分上表面再设置一组压挡滚轮,可使输送带走带更为平稳。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再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工作台面上设两组输送带导轨。所述导轨可以是在工作台面上,输送带两边沿线设置的两排挡块或挡条。或者是在输送带两边沿线上安装的若干导轮,所述导轨可以防止输送带在走带时发尘轴向窜动,可保证多套色多次重复精确定位。
所述的丝网印框包括悬臂、网架芯轴、网架组件、网架控制装置,所述悬臂一端固定于机架一侧的上沿,另一端通过所述网架芯轴与网架组件的支脚轴接;所述网架控制装置设置在机架另一侧,包括坚直固定在机架上的脚踏板壳、穿过踏脚板壳并可做上下滑动的脚踏板,所述踏脚板侧面下端与踏脚板壳之间设有拉伸弹簧,所述踏脚板上端与网架组件自由边连接,下端固定踏杆。不使用时,由于拉伸弹簧的作用,踏脚板向上顶起网架组件。当输送带将面料传送到丝网印框下面停止后,操作工踏下踏杆,使丝网印框上的丝网面与面料接触并进行印刷,印刷完毕放开踏杆,网架组回至原位,一个颜色的印刷便结束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可以在所述踏脚板壳下端设一个控制电动机电源的微动开关,所述踏脚板上设一个上升后可触动所述微动开关的定位螺钉。这可以保证在踏下踏杆进行印刷时,输送带不会因为意外原因而走动。别外,若串联每个工位上的微动开关,则只有在所有工位均完成操作,需要走带时,电动机才会起动。而其它不需要走带的时间内电动机停止不动。这样可以节约电能及减少电动机的磨损。
作为上述技术的再进一步改进,可以在踏脚板上端镶上磁钢,正常情况下,由于磁钢的磁力,网架组件自由边被吸靠在踏脚上端,并跟随踏脚板运动。而在维护等特别情况下,可以用力搬起网架组件,以便于操作。
所述基座尾端工作台面之上架设有一个面料冲压机构,该机构通过对工作台面上的面料施加压力使面料劳固的粘贴在输送带上。所述面料冲压机构由牵引电磁铁驱动,通过传动杠杆将位移量放大后带动冲压组件完成对面料的冲压定位。所述的电磁铁通过底板安装在方管门架上,其电磁铁耳连接到传动杠杆上。所述的传动杠杆一端轴接在杠杆脚上,两者的连接处形成一个转动支点A。所述的冲压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发泡塑料冲压条、木横梁、导轨和导轨推杆,所述导轨推杆的上端位于传动杠杆的自由端B下方。在所述的方管门架上还设有一个滑块底板,其上固定一个滑块,所述的导轨套装在滑块上并可沿滑块作上下运动。在导轨下端与滑块底板上端之间设有拉伸弹簧。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机架尾端的工作台面上设有一个的面料定位板,所述面料定位板固定在机架上,下表面与输送带保持微小间隙,其上设有与待印面料形状吻合的面料定位缺口。使用时,将多片待印面料放置在定位缺口内,最下面一片面料与输送带接触并被胶带粘贴在输送带预计位置,起动输送带,最下面一片被粘贴的面料由输送带带走送至面料冲压机构下面以进行冲压过程。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工作台面上设有与丝网印框架数量相同的排风扇和挡风板。所述排风扇设置于丝网印框架前上方,用于吹干面料上的染料。所述挡风板挡在丝网印框架的后面。用以防止后面的排风吹干网架组件里的染料。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改进,所述机架的两侧上边设置有工作台面支撑梁,所述支撑梁的支撑面上设有毛毡垫,所述工作台面铺设在所述毛毡垫上。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自动印染机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主辊筒传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A向结构视图。
图5是图6的左视图。
图6是本发明尾辊筒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仰视图。
图8是本发明丝印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丝印框架安装、控制原理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右视图。
图11是本发明冲压机构中的冲压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冲压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两端涨紧辊筒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的右视图。
图15是本发明中间涨紧辊筒安装滑道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中间涨紧辊筒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回程托轮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毛毡垫安装位置及输送带导轨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输送带导轨采用导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照图1、图2,本发明半自动印染机包括机架5、铺设于机架上面的工作台面17、丝印框架10,所述机架5的首尾两端分别设有主辊筒1和尾辊筒12,所述主1和尾辊筒12上套装一条由主辊筒带动的输送带18,所述输送带18从机架5尾端起向上绕过尾辊筒12,然后紧贴工作台面17延伸至机架5的首端,再绕过主辊筒1,最后从工作台面17下面先后经过三个涨紧辊筒2、14、13和十三个回程带托轮机构7后回到机架5的尾端闭合,所述输送带18上还均匀设有用于粘贴待染面料19的粘贴带,所述丝印框架10等距离设置在工作台面17上方,其前方设有排风扇8,靠近后边框设有挡风板6。在所述机架5的尾端还设置一个面料定位装置20和一个面料冲压装置11,所述主辊筒1由一个安装于机架5首端下部的电机15驱动。
图3、图4是本发明半自动印染机的主辊筒传动机构示意图。所述主辊筒1的左侧轴肩为短轴肩,其上套装一个左轴承21。右侧轴肩为长轴肩,其上依次套装右轴承22和外侧铆有摩擦片24的被动盘23主动盘轮毂肩部固定链轮28,内孔安装三只16006深沟球轴承套入主辊筒外伸轴肩,然后依次套入圆柱形压簧29、弹簧座30,最后用圆螺母旋紧并压缩弹簧29使主动盘26紧压被动盘23,依托摩擦片24的摩擦阻力将两者连成一片。所述左轴承21和右轴承22设置在主辊轴座板31两侧的轴承座内,所述的主辊轴座板31固定所述机架5上。所述从动链轮28通过传动链32与固定于机架5上的减速器41的输出链轮42联动,所述减速器41与所述电机15之间通过传送带44传动。在推力弹簧29的作用下,所述主动盘26与被动盘23靠紧。电机15的动力通过减速器41、输出链轮42、从动链轮28传递给主动盘26,主动盘26通过磨擦片24的摩擦力带动被动盘23,主辊筒1与被动盘23同步转动。主辊筒1的转动最终实现了输送带18的传送。
为实现输送带的间歇传动,本发明还设有一个被动盘止动机构,止动机构是这样实现的在所述被动盘23外圆周上对称设置两个撞块25,其下面设一个挡块34和套在挡块34外面的导轨35。所述的导轨35固定在机架5上,所述挡块34下端长出导轨35的部分的侧面上设有固定柱37,所述固定柱37上装有拉伸弹簧36,所述拉伸弹簧36另一端装在导轨35上。正对所述导轨34下端设置一个牵引电磁铁38,所述牵引电磁铁38安装在电磁铁安装座33上,所述电磁铁安装座33与牵引电磁铁38之间设有一个缓冲橡胶垫39。
参照图5、图6、图7,所述尾辊筒12两侧轴肩通过轴承49连接在位于机架两侧的两个尾辊座51上,两个尾辊座之间连有连杆56。所述的每个尾辊座51由尾辊板50和尾辊套52通过螺栓连接构成,在所述的尾辊板50上固定一个直线轴承座54,所述的直线轴承座54套装在机架5尾端相应一侧的直线轴承导轨55内。所述每个尾辊座51上各连接有一个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带螺纹孔的螺杆支架47、与螺纹孔配合的传动螺杆46、两端分别与所述传动螺杆46和所述尾套座51相连的调节顶杆48,所述传动螺杆46的另一端设有手轮45,所述的螺杆支架47固定在机架5上。当顺时针旋转传动螺杆46的手轮45时,传动螺杆46相对螺杆支架47向后旋动,传动螺杆46的旋动通过调节顶杆48转化为对尾辊座51的向后推动,进而尾辊座51带动尾辊筒12后移,输送带18被涨紧;相反,逆时针旋转传动螺杆46的手轮45,输送带18将会放松。由于直线轴承座54和直线轴承导轨55的配合,使得尾辊筒12可以在设定的轨道内调整。
参照图8、图9、图10,所述的丝网框架10包括悬臂59、网架芯轴57、网架组件58、网架控制装置68。所述悬臂59一端固定于机架5的一侧的上沿,另一端通过所述网架芯轴50与网架组件58的转动支脚60轴接;所述网架控制装置68设置在机架5的另一侧,包括坚直固定在机架5上的脚踏板壳63、穿过踏脚板壳63并可做上下滑动的踏脚板62,所述踏脚板62侧面的下端与踏脚板壳63之间设有拉伸弹簧64,所述踏脚板62上端镶有磁钢61,下端固定踏杆67,所述踏脚板壳63下端设有微动开关65,所述踏脚板62上设有上升后可触动所述微动开关65的定位螺钉66。
参照图11、图12,所述面料冲压机构11由牵引电磁铁77驱动,通过传动杠杆76将位移量放大后带动冲压组件82完成对面料的冲压定位。所述的电磁铁77通过底板80安装在方管门架81上,其电磁铁耳78连接到传动杠杆76上。所述的传动杠杆76一端轴接在杠杆脚75上,两者的连接处形成一个转动支点A。所述的冲压组件82包括依次连接的发泡塑料冲压条74、木横梁79、导轨73和导轨推杆69,所述导轨推杆69的上端位于传动杠杆76的自由端B下方。在所述的方管门架81上还设有一个滑块底板70,其上固定一个滑块71,所述的导轨73套装在滑块71上并可沿滑块71作上下运动。在导轨73下端与滑块底板70上端之间设有拉伸弹簧72。
所述面料冲压机构11的工作原理如下在初始状态,电磁铁77不通电,导轨73受拉伸弹簧72牵引上升40毫米顶起传动杠杆的自由端B待用。当牵引电磁铁77瞬时通电,电磁铁舌拉动电磁铁耳78把传动杠杆迅速向下拉,传动杠杆的自由端B产生瞬时加速度,冲击导轨推杆69顶部,使发泡塑条74冲击玻璃台面上的伞面,实现压实伞面与输送带面的粘合。
参照图13、图14,所述两端涨紧辊筒2、13的二端轴肩108安装在位于机架5两侧的可调支承座97上。所述可调支承座97包括固定在机架5上的固定套85、旋顶六角头螺杆84、辊座89和推杆86,所述的旋顶六角头螺杆84通过螺纹连接到在固定套85的上部;所述推杆86的底部与辊座89固定,上端穿入固定套85内,并顶靠在所述的旋顶六角头螺杆84的底部,所述推杆86上还开设有一个定位平面88,与设置在固定套85上的定位螺栓106配合用于对推杆86进行定位;所述的涨紧辊筒2、13的二端轴肩108套装在辊座89内,在辊座89与涨紧辊筒2、13之间还设有垫圈107,该垫圈107用来调整所述的涨紧辊筒2、13的轴向位置。转动旋顶六角头螺杆84,其末端顶推推杆86向下运动,带动辊座89和涨紧辊筒2、13向下运动,至合适的涨紧度后,将定位螺栓106旋紧直至顶住推杆86上的定位平面88后涨紧辊筒2、13即被限定在该位置。
参照图15、图16,所述机架5两侧分别设有一安装板92,所述安装板92上设有竖直滑道91,下端设有调节丝杆93,所述中间涨紧辊筒14的轴肩94装配在所述的竖直滑道91内。所述调节丝杆93上段位于竖直滑道91内,顶端支承住中间涨紧辊筒14的轴肩94,尾部设有一个调节手轮95。当输送带18变松时,输送带18的涨紧拉力变小,中间涨紧辊筒14在自身重力做用下竖直沿道91向下滑移,直至输送带18涨紧力达到中间涨紧辊筒14重力大小,中间涨紧辊筒停止向下滑动,过程中输送带18始终保持一定的涨紧度。相反,当输送带18变紧时,输送带18对中间涨紧辊筒14的向上涨紧拉力会克服中间涨紧辊筒14重力将其提升,进而输送带18的涨紧度得以缓解。转动调节手轮95可以调节中间涨紧辊筒的涨紧力。
参照图17,所述每个回程托轮机构7包括三个支撑滚轮98和两个压挡滚轮97。所述的支撑滚轮98套装在一根长轮轴99上,且分布在输送带18的两侧和中间;所述的长轮轴99两端固定在机架5两侧。所述的两个压挡滚轮97分别套装在位于机架两侧的两个短轮轴96上。所述输送带18的回程部分从支撑滚轮98和压挡滚轮97之间穿过。
参照图18,所述机架5的两侧上边设置有工作台面支撑梁105,所述支撑梁105的支撑面上设有毛毡垫100,所述工作台面17铺设在所述毛毡垫100上。在所述工作台面17上输送带18的两侧设有由两条挡条101、102组成输送带导轨。参照图19,所述工作台面17上位于输送带18两侧边上设有两排导轮103。所述导轮103外圆周与输送带侧边靠近。
应该理解到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对本发明的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发明实质精神范围内的发明创造,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半自动丝印机,包括机架(5),所述的机架(5)上设有一个工作台面(17)、一条套装在主辊筒(1)和尾辊筒(12)之间的“O”型输送带(18)以及一组沿长度方向均匀设置的丝印框架(10),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18)表面设有粘胶,上层带体紧帖在所述的工作台面(17)上;所述的主辊筒(1)一侧轴肩上依次套装被动盘(23)、内置有轴承的主动盘(26)、推力弹簧(29)和弹簧座(30),所述的主动盘(26)由电机(15)驱动,所述的被动盘(23)和/或主动盘(26)相向的一侧设有磨擦片(24);所述的被动盘(23)上还设有一个使其与所述的主动盘(26)处在连动或断开状态的止动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自动丝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止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的被动盘(23)外圆周上的撞块(25)和设置在机架(5)一侧的导轨(35)内的挡块(34),所述挡块(34)的底部设有一个牵引电磁铁(38)。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自动丝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尾辊筒(12)的两侧尾辊座(51)上各设有一个螺杆调节装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半自动丝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固定在机架(5)上的螺杆支架(47)、传动螺杆(46)、两端分别与所述传动螺杆(46)和所述尾辊座(51)相连的调节顶杆(48),所述传动螺杆(46)的另一端设有手轮(45);所述尾辊座(51)通过直线轴承组件导向。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自动丝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5)两端及中间分别设有可调端部涨紧辊筒(2、13)和中间涨紧辊筒(14)。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半自动丝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18)回程部分均匀设置有一组回程托轮(7)机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自动丝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丝印框架(10)包括悬臂(59)、网架芯轴(57)、网架组件(58)和网架控制装置(68),所述悬臂(59)一端固定于所述机架(5)一侧的上沿,另一端通过所述网架芯轴(57)与网架组件(58)的支脚(60)轴接;所述网架控制装置(68)设置在所述机架(5)另一侧,包括竖直固定在机架(5)上的踏脚板壳(63)、穿过踏脚板壳(63)并可做上下滑动的踏脚板(62),所述踏脚板(62)侧面下端与踏脚板壳(63)之间设有拉伸弹簧(64),所述踏脚板(62)上端通过磁钢(61)与网架组件(58)自由边连接,下端固定踏杆(67);所述踏脚板壳(63)下端设一个控制电动机(15)电源的微动开关(65),所述踏脚板(62)上设有一个上升后可触动所述微动开关(65)的定位螺钉(66)。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自动丝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面(17)上设有输送带导轨,所述输送带导轨是靠近所述输送带(18)两边设置的两排挡块或挡条(101、102),或者两排导轮(103)。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自动丝印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架(5)尾端的工作台面(17)上设有一个的伞面定位板(20),所述伞面定位板(20)固定在机架(5)上,下表面与输送带(18)保持微小间隙,其上设有与待印伞面(19)形状吻合的伞面定位缺口(104)。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自动丝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台面(17)上设有与丝印框架(10)数量相同的排风扇(8)和挡风板(6),所述排风扇(8)设置于丝印框架(10)前方,所述挡风板(6)设置在丝印框架的后面。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自动伞面印刷机。包括机架、铺设于机架上的玻璃台面、一组丝印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设有一条紧贴玻璃台面做间歇传动的输送带。所述一组丝印框架设置在机架上,且均匀的排列在玻璃台面的上方。所述输送带上设有一组伞面固定装置。本发明通过输送带传送的方式将传统伞面印染中的“人走动”转变为本发明中的“伞面传动”。这样,每个操作工只需在自己的工位重复完成同一操作,而无需沿工作台来回走动。这样既节省时间,又降低了操作工的劳动强度。也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进一步实现生产的动化。
文档编号B41F15/16GK1919601SQ2006100533
公开日2007年2月28日 申请日期2006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2006年9月12日
发明者王小英 申请人:王小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