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9723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打印装置的制作方法
打印装置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打印装置,尤指一种可与可携式电子装置直接连结并进行打印的打印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大幅进步,现今办公室中所有的庶务工作几乎都与事务机息息相关,例如影印机及打印机等,事务机由于具有操作容易且可打印于多种喷墨媒体等优点, 广受消费大众欢迎,因此事务机可说是办公室不可或缺的信息设备,通常,一般事务机的运作方式为接收到指令启动之后,利用导纸机构将纸张依序送入事务机内部的一预定位置, 待进行完影印、传真或是扫描等工作后,送纸机构会将已处理完毕的纸张传送至事务机出纸盘的堆纸槽上。
随着行动通讯的发展,很多工作都可随时随地于可携式电子装置,例如手机、掌上型电脑或笔记型电脑,上进行处理;或是相机、电子书或其他图像储存装置,需要随时随地的打印。然而,目前若欲将可携式电子装置,例如手机中存取的资料或影像图片打印出来的话,通常需要通过一电脑系统,将手机存储卡中的资料或影像图片存入电脑系统,再连线至事务机或是打印装置进行相关打印动作,此打印过程不仅需通过电脑系统做为操控媒介,且其存取、打印的程序亦较为繁复,因此对于使用者而言,要对手机中的资料或影像图片进行即时打印动作,实具有一定程度的复杂度及困难性。
因此,如何发展一种可与可携式电子装置直接连接,而可即时将可携式电子装置中的资料及影像图片等进行打印,同时亦能对可携式电子装置进行充电的打印装置,实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打印装置,以解决可携式电子装置无法随时随地将其中的资料及影像图片等进行打印作业的缺点。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打印装置,俾使可携式电子装置组接设置于打印装置上时,除可进行打印运作外,更可同时进行充电。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较广义实施态样为提供一种打印装置,至少包含机壳本体、承载模块、介质传送装置、喷印墨头模块、控制装置以及电源模块;承载模块设置于机壳本体上,用以承载及连接可携式电子装置;介质传送装置用以传送一介质,将该介质分页成单页并导送入机壳本体内部的预定位置,同时移动以进行扫描、影印、传真或是打印作业,待作业完成后导出机壳本体外;喷印墨头模块嵌设于机壳本体内,具有多个喷墨头;控制装置用以控制介质传送装置、扫描装置、喷印墨头模块驱动、驱动指令或执行命令运作; 电源模块提供整个装置运作时所需要的电源。


4
图IA 其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打印装置的结构不意图。图IB 其为图I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IC 其为图IA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2A 其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B:其为图2A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3A 其为图2A所示的可携式电子装置与图IA所示的打印装置的组装示意图。图;3B 其为图3A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C 其为图加的折叠结构示意图。打印装置1机壳本体11上表面110侧面111容置空间112 出纸盘113容收部114介质传送装置12承载盘121取纸机构122进纸导引机构123出纸输送机构1 扫描装置13玻璃隔板131扫描接收器132 喷印墨头模块14控制装置15触控式面板151维护装置16可拆式清洁刮板161可拆式封盖件162承载模块17第一连接端ロ171 横向定位组件172卡掣槽172a、173a挡板172b、173b凹部172c纵向定位组件173可携式电子装置2 本体20底面22插座221套接座21第一表面210承载空间211插头212第二表面213第二连接端ロ具体实施例方式体现本发明特征与优点的ー些典型实施例将在后段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 是本发明能够在不同的态样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 及图示在本质上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请求范围。请參阅图1A、B及C,图IA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打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IB为 图I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IC则为图IA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发明的打印装 置1可与一可携式电子装置2 (如图2A所示),例如I-phone等智能型手机,或是掌上型电 子装置、电子书、个人数字助理等装置,且不以此为限,直接连结,并进行通讯,借此可将储 存于可携式电子装置内部的资料传送至打印装置1中进行打印、扫描、传真等作业。本发明的打印装置1至少包含机壳本体11、介质传送装置12、喷印墨头模块14、 控制装置15、承载模块17以及电源模块(未图示)。其中,介质传送装置12主要用以传送一介质,将该介质分页成单页并导送入机壳本体11内部的预定位置,同时移动以进行扫描、影印、传真或是打印作业,待作业完成后再将该介质导出机壳本体11外;喷印墨头模块 14嵌设于机壳本体11内,并具有多个喷墨头(未图示);控制装置15主要用以控制介质传送装置12、喷印墨头模块14驱动、驱动指令或执行命令运作;承载模块17设置于机壳本体 11上,用以承载及连接可携式电子装置2,以及电源模块(未图示)提供整个装置运作时所需要的电源。
以本实施例为例,机壳本体11具有上表面110及侧面111,在上表面110上更具有一凹陷的容置空间112以及一容收部114,容置空间112用以容置承载模块117,容收部114 则用以容收折叠后的承载盘121,以使折叠后的承载盘121可切齐于机壳本体11的上表面 110。以及,在侧面111上具有一可折收的出纸盘113,当该出纸盘113以水平方向设置时, 则可供一介质输出,当打印装置1未进行打印、扫描、传真等事务作业时,则可将出纸盘113 垂直设置,并切齐于机壳本体11的侧面111,以节省空间。
请参阅图1B,本发明的介质传送装置12主要用以传送一介质,例如纸张、塑胶片或其他材料,且介质传送装置12可包含承载盘121、取纸机构122、进纸导引机构123以及出纸输送机构124,承载盘121用以承载介质,取纸机构122用以将介质分页成单页并送入可携式打印装置1内部的一预定位置,介质并在进纸导引机构123的引导下而于机壳本体 11的内部移动,可进行扫描、影印、传真或是打印等作业,待进行完扫描、影印、传真或是打印后,出纸输送机构1 会将已处理完毕的介质传送至机壳本体11外,即出纸盘113上。于一些实施例中,打印装置1更可包括一扫描装置13,且不以此为限。扫描装置13包含一玻璃隔板131以及一扫描接收器132,玻璃隔板131用以架构该扫描接收器132,促使该扫描接收器132得以通过光学照射而接收该介质通过玻璃隔板131所反射的光线,以取得关于该介质的影像资料,后续可借由控制装置15将影像资料传送至可携式电子装置2中。
请再参阅图IA及B,本发明的控制装置15主要用以控制介质传送装置12、扫描装置13及喷印墨头模块14等装置驱动、驱动指令或执行命令运作,于本实施例中,控制装置 15包含一触控式面板151,供使用者选择进行例如影印、传真或是扫描等指令或执行命令运作方式,并可显示指令或执行命令运作的相关信息,于另一些实施例中,控制装置15亦可包括显示屏幕及操控面板等装置,并不以此为限。
以及,于另一些实施例中,打印装置1更包括一维护装置16,但不以此为限。该维护装置16可拆卸地设置于机壳本体11内部,且可包含一可拆式清洁刮板161以及一可拆式封盖件162,其运作方式为于打印喷头模块14不运作时,先将可拆式封盖件162拆除并利用可拆式清洁刮板161刮除清洁打印喷头模块14的该多个喷墨头(未图示),待清洁完成后则拆除清可拆式洁刮板161,并利用多个可拆式封盖件162以顶触包覆的方式来封盖多个喷墨头。另外,本发明的可携式打印装置1所包含的电源模块具有一可插接电源或储存电能的电池模块(未图示),用以提供整个可携式打印装置1运作时所需要的电源。
请续参阅图IA及图1C,于本实施例中,承载模块17包括第一连接端口 171、横向定位组件172及纵向定位组件173,且该一连接端口 171、横向定位组件172及纵向定位组件173均设置于机壳本体11的上表面110的容置空间112中。其中,横向定位组件172主要由卡掣槽17 及挡板172b所共同形成,但不以此为限,其中卡掣槽17 具有多个凹部 172c,其借由将挡板172b调整设置于不同的凹部172c处,以调整挡板172b的位置,俾可进一步限定可携式电子装置2设置于容置空间112内时的横向位置;同样地,纵向定位组件 173亦可由卡掣槽173a及挡板17 所共同形成,但不以此为限,且其限定纵向位置的定位方式与前述横向定位组件172相仿,于此不再赘述。借此,通过容置空间112中的横向定位组件172以及纵向定位组件173的定位卡合,则可分别对可携式电子装置2进行横向以及纵向定位,并使可携式电子装置2可平稳的置放于容置空间112中,而不会产生晃动或是不平稳的情况。
以及,承载模块17的第一连接端口 171亦设置于容置空间112中,用以与可携式电子装置2对应连接,用以使可携式电子装置2可与打印装置1相互沟通并传输资料,此外,更可通过该连结进一步对可携式电子装置2进行充电作业。
请同时参阅图2A及图2B,其中图2A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B为图2A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可携式电子装置2可为智能型手机、 掌上型电子装置、电子书、个人数字助理等装置,且不以此为限。以本实施例为例,可携式电子装置2为一智能型手机,且其具有本体20,本体20具有一底面22,在底面22上具有一插座 221。
于一些实施例中,可携式电子装置2更可包括一套接座21,但不以此为限。套接座 21具有第一表面210及第二表面213,在第一表面210上具有一凹陷的承载空间211,用以容置可携式电子装置2的本体20,以及,在承载空间211中更具有插头212,用以与相对应的可携式电子装置2的本体20上的插座221对应插接。当可携式电子装置2的本体20与套接座21相互对接时,则如图2A所示,将本体20对应于套接座21的承载空间211,并使本体20的插座221对应于套接座21的承载空间211中的插头212,并进行对应插接,以使本体20固定设置于套接座21的承载空间211中,且由于该承载空间211的大小对应于本体 20的尺寸,并可随本体20的尺寸而任施变化,并不以此为限,因而本体20可如图2B所示而稳固容设于套接座21的承载空间211中。此外,于一些实施例中,插座221及插头212可为相互对应的mini-USB连接端口,但不以此为限,用以传输一般信号及电压信号
请同时参阅图3A、B,其分别为图2A所示的可携式电子装置与图IA所示的打印装置的组装示意图以及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当可携式电子装置2欲对应设置于打印装置1的容置空间112内时,先如图2A、B所示的方式将可携式电子装置2组装完成, 再将可携式电子装置2对应于打印装置1的容置空间112,并使可携式电子装置2的套接座 21的第二表面213上的第二连接端口 214对应于打印装置1的容置空间112内的第一连接端口 171而设置,俾使可携式电子装置2与打印装置1对应连接,其后再通过横向定位组件 172以及纵向定位组件173的调整,以固定可携式电子装置2的横向位置及纵向位置,借此以使可携式电子装置2可如图:3B所示而稳固地卡合设置于打印装置1的容置空间112内。
如此一来,当使用者随时随地欲将可携式电子装置2中的资料进行打印、传真或扫描等作业时,均可如图3B所示,将打印装置的承载盘221及出纸盘113开启,并将可携式电子装置2对应组接设置于打印装置1的上表面110的容置空间112中,如此即可通过可携式电子装置2的第二连接端口 214与打印装置1的第一连接端口 171的电连接,以相互传输资料,其后再于打印装置1的承载盘221上设置所欲进行打印或扫描、传真的介质,则可便利地将可携式电子装置2中的资料进行打印、扫描、传真等相关事务作业,增添使用上的便利性。
此外,于此作业过程中,亦可通过可携式电子装置2的第二连接端口 214与打印装置1的第一连接端口 171之间的电连接,俾对可携式电子装置2同时进行充电作业。因此, 通过本发明的打印装置1不仅可随时随地将可携式电子装置2的资料、影像图档等进行打印、传真或扫描,更可于进行打印作业时同时对可携式电子装置2进行充电的电源连接作业,俾可达成随时将可携式电子装置2的资料、影像图档进行打印、扫描、传真等作业的目的,以达到能真正可携式行动处理的便利性。
请续参阅图3C,其为图;3B的折叠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当打印装置1结束打印、 扫描、传真等事务作业后,则可如图3C所示的方式,先将打印装置1的承载盘121依序向下折叠,其后并将折叠后的承载盘121容收于机壳本体11的上表面110的容收部114中,借此以使折叠后的承载盘121切齐于机壳本体11的上表面110,同时,更可将出纸盘113垂直设置,以封闭出纸输送机构124,并使出纸盘113切齐于机壳本体11的侧面111,以节省空间。如此一来,折叠后的打印装置1则如图3C所示,为一工整的方形盒体结构,此时,可携式电子装置2仍可设置于打印装置1的上表面110的容置空间112中,并可通过可携式电子装置2的第二连接端口 214与打印装置1的第一连接端口 171之间的电连接,持续地对可携式电子装置2进行充电作业。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打印装置主要包括机壳本体、承载模块、介质传送装置、喷印墨头模块、控制装置以及电源模块,借由承载模块将可携式电子装置设置于机壳本体的容置空间中,并通过设置于容置空间的第一连接端口与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第二连接端口对应连接,再以承载模块的横向定位组件以及纵向定位组件对可携式电子装置进行横向及纵向的定位,俾使可携式电子装置可平稳地设置于打印装置中,以随时随地进行可携式电子装制的影印、传真或是扫描等工作,并可同时对可携式电子装置进行充电作业,以提高可携式行动处理的便利性并满足行动通讯族群的需求,极具产业上利用价值。
本发明得由熟知此技术的人士任施匠思而为诸般修饰,然皆不脱如附申请专利范围所欲保护者。
权利要求
1.一种打印装置,至少包含一机壳本体;一承载模块,设置于该机壳本体上,用以承载及连接一可携式电子装置;一介质传送装置,用以传送一介质,将该介质分页成单页并导送入该机壳本体内部的一预定位置,同时移动以进行扫描、影印、传真或是打印作业,待作业完成后导出该机壳本体外;一喷印墨头模块,嵌设于该机壳本体内,具有多个喷墨头;一控制装置,以控制该介质传送装置、该扫描装置、该喷印墨头模块驱动、驱动指令或执行命令运作;以及一电源模块,提供整个装置运作时所需要的电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机壳本体的一上表面更包括一容置空间,用以容置该承载模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承载模块包含一横向定位组件及一纵向定位组件,且该横向定位组件及该纵向定位组件设置于该容置空间中,以使该可携式电子装置可借由该横向定位组件及该纵向定位组件的横向定位及纵向定位而设置于该容置空间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承载模块包含一第一连接端口,且该第一连接端口设置于该容置空间中,用以与该可携式电子装置对应连接,以使该可携式电子装置可与该打印装置相互传输资料或进行充电作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可携式电子装置包括一本体及一套接座,且该本体具有一插座,该套接座具有一插头及一第二连接端口,其中该可携式电子装置的该插座与该套接座的该插头对应连接,且该套接座的该第二连接端口与该承载模块的该第一连接端口对应连接,以使该可携式电子装置的该本体设置于该套接座上,并通过该套接座而与该打印装置相互传输资料或进行充电作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套接座更具有一承载空间,用以容设该可携式电子装置的该本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介质传送装置包含一承载盘、一取纸机构、一进纸导引机构以及一出纸输送机构,该承载盘用以承载该介质,以该取纸机构将该介质分页成单页并送入该机壳本体内部的一预定位置,并在该进纸导引机构的引导下移动以进行扫描、影印、传真或是打印作业,待作业完成后,由该出纸输送机构导于该机壳本体外。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打印装置更包括一扫描装置,用以扫描该介质以取得关于该介质的影像资料,且该扫描装置包含一玻璃隔板以及一扫描接收器,该玻璃隔板用以架构该扫描接收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打印装置更包括一维护装置,该维护装置包括设置于该机壳本体内部的一可拆式清洁刮板及一可拆式封盖件,其中该可拆式清洁刮板用以刮除清洁该打印喷头模块的该多个喷墨头,该可拆式封盖件于该打印喷头模块不运作时以顶触包覆封盖该多个喷墨头。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可携式电子装置为智能型手机、掌上型电子装置、电子书或是个人数字助理。
全文摘要
本发明为一种打印装置,至少包含机壳本体、承载模块、介质传送装置、喷印墨头模块、控制装置以及电源模块;承载模块设置于机壳本体上,用以承载及连接可携式电子装置;介质传送装置用以传送一介质,将该介质分页成单页并导送入机壳本体内部的预定位置,同时移动以进行扫描、影印、传真或是打印作业,待作业完成后导出机壳本体外;喷印墨头模块嵌设于机壳本体内,具有多个喷墨头;控制装置用以控制介质传送装置、扫描装置、喷印墨头模块驱动、驱动指令或执行命令运作;电源模块提供整个装置运作时所需要的电源。
文档编号B41J3/44GK102529423SQ201010590578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7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7日
发明者张英伦, 莫皓然, 薛达伟, 韩永隆, 黄启峰 申请人: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