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9715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输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墨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这样的输墨装置上存在的问题是导致非期望的振荡运动的传墨冲击。为了解决该问题在EP 1235685B1中提出完全舍弃传墨辊。然而传墨辊是用于精确的油墨配量的有效装置,在实践中替代这些传墨辊几乎是 不可能的。DE-OS 1918987不能有助于解决所述问题。其中描述了一种具有螺旋线形的槽的 墨斗辊,通过该槽使脏物运走。同样不能通过DE 2951649C2解决该问题,其中,描述了一种用于将墨斗从墨斗辊 离压的装置。在每一转和凸轮盘的每个高点处,通过该装置导致离压,以便扩大墨斗和墨刀 之间的缝隙。这里,该扩大也用于运走脏物。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传墨辊的输墨装置,在该输墨装置上传墨 冲击不再如此干扰地作用。根据本发明提出一种印刷机的输墨装置,包括墨斗辊、以确定的节拍与该墨斗辊 接触的传墨辊,以及具有一列配量元件的墨斗,这些配量元件与所述墨斗辊一起形成相应 于分区的油墨型廓延伸的配量缝隙,其中,存在一装置,通过该装置以所述传墨辊接触的节 拍这样地扩大该配量缝隙,使得由此足够地抵抗否则通过传墨接触造成的配量缝隙减小。借助该装置,由于传墨冲击造成的配量缝隙减小被至少这样大地补偿,使得避免 由此造成的在印刷图像中的干扰或者不超过可接受的限度。该装置的不同变型是可行的。在一变型中这些配量元件以传墨辊运动的节拍从墨斗辊退回或者移开。在此,这 些配量元件也相对于墨斗运动,该墨斗保持其相对于墨斗辊的位置。这可借助配置给这些 配量元件的呈压电元件形式的伺服驱动装置非常反应迅速地进行。在DE 9112926 Ul中描 述了 一种适合于此的配量元件构型,在本说明书中与此有关地包含该构型。根据另一变型,墨斗连同配量元件以传墨辊节拍从墨斗辊移开或退回。在此,配量 元件保持其相对于墨斗的位置。DE 2951649 C2中的凸轮传动装置是适合用于节拍式地或 周期性地离压墨斗的机构,该凸轮传动装置通过引用被包含在本说明书中。在此,凸轮传动 装置的凸轮盘必须与传墨运动相应协调地旋转。另一变型包括,墨斗辊以传墨辊运动的节拍从墨斗和安放在墨斗中的配量元件上 移开或退回。这可以通过墨斗辊支承在一以传墨节拍移动的偏心轴承中实现。在一优选变型中,该装置通过墨斗辊圆周面中的一个或多个槽构成,这些槽以传 墨节拍被带到与配量元件对置的位置中并且由此扩大配量缝隙。该槽或者这些槽与墨斗辊的旋转轴线并且与配量元件的列平行地延伸。


本发明其它的、结构和功能上有利的扩展构造从一优选实施例和所属附图的下面 的说明中得出。附图示出图1和2不同观察方向的墨斗辊和传墨辊以及用于这些辊的驱动机构,图3凸轮传动装置和驱动机构离合器,以及图4驱动机构的锁止元件。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局部地示出用于在印张上的平版胶印印刷的印刷机1。在该局部图中示出印 刷机1的输墨装置5的墨斗2、墨斗辊3和传墨辊4。该墨斗2是所谓的楔形墨斗并且配备 有带有一列配量元件7的配量装置6,这些配量元件用于印刷油墨的墨区到墨区不同的配 量。这些配量元件7可以是配量舌或配量滑板或配量杠杆并且分别具有与墨斗辊3的旋转 轴线平行地延伸的配量棱8,该配量棱与墨斗辊3 —起限界一配量缝隙9。该传墨辊4交替 地与墨斗辊3以及输墨辊(没有在图中示出的串墨辊)接触,以便将印刷油墨从墨斗辊传 递到输墨辊。该墨斗辊3以比串墨辊小的圆周表面速度并且相对于串墨辊以相反的旋转方 向旋转。图2和图3以改变的视角示出图1的输墨装置元件。示出用于驱动墨斗辊3的旋 转和传墨辊4的摆转运动的传动装置。该传动装置包括第一齿轮10,该第一齿轮被印刷机 1的没有在图中示出的主马达驱动。该第一齿轮10与一第二齿轮11啮合,该第二齿轮可通 过离合器12与一第三齿轮13耦合并且与其又脱耦。该离合器12是空程离合器并且这样构造,使得它的两个离合器半体仅在一个唯 一的彼此相对角度位置中允许一个离合器半体被另一离合器半体携动。该两个离合器半体 构造为一外环和一内环。该外环与第二齿轮11抗扭地连接或一体地构成并且该内环与第 三齿轮13抗扭地连接或一体地构成。板簧25以其一端部安置在外环上。在耦合时该板簧25的另一自由端部沿着内环的圆周滑动直至它在所述角度位置 中止挡在或者卡入在内环的携动凸起沈上。在该耦合时,该外环在板簧25的自由端部的 方向上即参考图2和图3在顺时针方向上相对于内环旋转。通过携动凸起沈确定卡锁位 置。本实施例基于这样的假定该传墨辊4是单速地工作。对于多速工作的传墨辊4可以 相应地设有多个用于卡锁的角度位置(例如通过多个携动凸起26或者多个板簧25实现)。在脱耦时或者在空程时,具有携动凸起沈的内环参考图2和3在顺时针上旋转。 在此,该板簧25也沿着内环的圆周滑动,然而由于该板簧的定向每次当携动凸起经过板簧 时板簧都被携动凸起26向一边挤压,使得该外环没有被内环携动并且离合器因此工作在 空程。该第三齿轮13与第四齿轮14啮合,该第四齿轮与一第五齿轮15啮合,该第五齿 轮与墨斗辊3同轴并且抗扭地连接。可以是电马达的单独的马达16用于在印刷运行期间驱动传墨辊4的来回运动的、 朝向墨斗辊3进行的运动阶段并且用于在印刷中断期间驱动墨斗辊3的旋转。马达16的
4马达轴17与第一控制凸轮18抗扭地连接。该马达轴17或者接在其上的轴延长部分作为内轴延伸穿过空心轴19,在该空心 轴19上抗扭地安置第二控制凸轮20。所述内轴通过轮辐承载该第一控制凸轮18。该第三 齿轮13也抗扭地安置在该空心轴19上。通过如已提及的一样离合器12的一个离合器半 体(即内环)与第三齿轮13抗扭地连接或者一体地构造,该离合器半体与空心轴19抗扭 地连接。但所述离合器半体也可以在替代的构型中与该第三齿轮13分开地构造并且在此 与空心轴19抗扭地连接或者一体地构造。在空心轴19中设置了在圆周方向上延伸的缝槽或长孔21,所述轮辐径向延伸穿 过这些缝槽或长孔,这些轮辐使第一控制凸轮18与马达轴17或马达轴的延长部分抗扭地 连接。这些长孔21通过它们的无效孔程允许第一控制凸轮18相对于第二控制凸轮20调 节旋转角度位置。第一和第二控制凸轮18、20相互成对地组合,其中,为了相互同步地操作 这些凸轮对,为两个凸轮对中的每一个分别配置了杠杆22。该传墨辊4支承在杠杆22中并 且通过其被凸轮控制的振荡运动被交替地合压到墨斗辊3和提及的串墨辊上。图4示出,一锁止元件23配备给杠杆22中的一个;可以给另一杠杆配备一同样的 锁止元件23。锁止元件23可以构造为可摆动的锁闩并且用于与印张输送节拍或者机器节 拍相关地、周期地中断传墨振荡运动,其中,在该中断期间该传墨辊4保持在一位置中,在 该位置中,传墨辊4贴靠在串墨辊上。如果一确定的主题需要减少的油墨量,通过该借助锁 止元件23在印刷运行期间进行的传墨运动周期停止可以将所输送的油墨量以超过通过第 一控制凸轮18相对于第二控制凸轮20的相应相位调节所能达到的程度节流。与在印刷运行时借助该锁止元件23使传墨辊4不连续地或者周期地与串墨辊保 持接触的印刷运行相比,该传墨辊4可以在印刷中断期间借助锁止元件23与串墨辊保持持 久接触,例如以便通过该串墨辊清洗传墨辊4连同其余的输墨装置。在墨斗辊3的圆周表面中设置朝外敞开的槽M,这些槽分别在全部墨区上以及因 此在最大印刷宽度上纵向延伸。这些槽M沿着辊圆周均勻分布并且例如在总共四个槽M 的情况下每90°设置一槽M。每个位于两个相继跟随的槽M之间的圆周角对于传墨辊4 在墨斗辊3上部分地或者优选完全地展开是足够的。在墨斗辊上的油墨层厚度大的情况下 对于传墨辊4允许其在传墨辊与墨斗辊3接触期间滚过这些槽M中的一个或多个。由此 在传墨辊4上引起的带状油墨干扰通过传墨辊随后的与串墨辊的接触基于传墨辊4和串墨 辊之间的最初旋转滑差来消除。这些槽M具有十分之几毫米(即一定小于一毫米并且优选小于半毫米)的槽深 并且在槽底和槽侧壁之间具有带有半径的倒圆的内角,由此在内角中没有油墨残留物可以 附着并且确保好的可清洁性。这些槽M的外棱也可被倒圆。这些槽可以具有例如余弦形 的横截面。这些槽M在其纵向上与墨斗辊3的旋转轴线25并且因此也与配量元件7的配 量棱平行地走向。该示出的输墨装置5如下作用在印刷运行时,通过主马达经过齿轮10、11、13、14、15驱动墨斗辊3旋转。在此, 离合器12闭合并且它将转矩传递到空心轴19和第二控制凸轮20上。第一控制凸轮18与 第二控制凸轮20同步地被马达16驱动,其中,通过相应地控制马达16,第一控制凸轮能够 相对于第二控制凸轮调节相位,以便调整传墨辊4和墨斗辊3之间每次接触的时间(所谓的传墨棍贴靠时间)。由此能够调节被传墨辊4从墨斗辊3上取下的油墨带的长度。传墨贴靠时间通过 延长这样的时间来缩短,在该时间中传墨辊4位于墨斗辊3和串墨辊之间的中间位置中、而 没有与墨斗辊和串墨辊接触。通过缩短传墨辊4位于无接触的中间位置中的时间来延长传 墨贴靠时间。延长或缩短的程度由第一控制凸轮18和第二控制凸轮20之间的转动角的大 小得出。在该运行方式中,第一控制凸轮18的轮辐没有贴靠在长孔21的内端面上,使得没 有通过马达轴17对空心轴19进行携动并且在轮辐和空心轴19之间存在足够的空隙或者 无效行程。在印刷运行时主马达通过离合器12旋转地驱动墨斗辊3,其中,马达16被这样 地控制和随动,使得第一控制凸轮18的轮辐不参与啮合。即第二凸轮20被主马达并且同 时第一凸轮18被单独的马达16驱动。该第一控制凸轮18在需要时提前将传墨辊4从墨 斗辊3上抬起,使得传墨辊4较长时间地保持在中立的中间位置中并且所传递的油墨带缩 短。在印刷中断时,主马达以及因此第一齿轮10处于静止,该第一齿轮在印刷中断期 间不能驱动墨斗辊3。为了在印刷中断期间防止在墨斗辊3上的印刷油墨变干并且保持在 墨斗2中的摇溶的印刷油墨的必要的粘度,墨斗辊3在印刷中断期间以相对于印刷运行减 小的速度被马达16旋转。在此,第一控制凸轮18的轮辐止挡在空心轴19的长孔21的端 部边缘上并且离合器12空程运行。附图标记1印刷机2 墨斗3墨斗辊4传墨辊5输墨装置6配量装置7配量元件8配量棱9配量缝隙10第一齿轮11第二齿轮12离合器13第三齿轮14第四齿轮15第五齿轮16 马达17马达轴18第一控制凸轮19空心轴20第二控制凸轮
6
21长孔
22杠杆
23锁止元件
挝槽
25板簧
26携动凸起
权利要求
1.印刷机⑴的输墨装置(5),包括墨斗辊(3)、以确定的节拍与该墨斗辊(3)接触的 传墨辊G),以及具有一列配量元件(7)的墨斗O),这些配量元件与所述墨斗辊(3) —起 形成相应于分区的油墨型廓延伸的配量缝隙(9),其特征在于,存在一装置(M),通过该装 置以所述传墨辊(4)的所述接触的节拍这样地扩大该配量缝隙(9),使得由此足够地反作 用于否则由于传墨接触而造成的配量缝隙(9)的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输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04)通过墨斗辊(3)的圆周面 中的一个或多个槽04)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的输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槽或这些槽(24)与配量元件(7)的列 平行地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的输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槽或这些槽04)以传墨辊(4)与 所述墨斗辊(3)的所述接触的节拍被带到与所述配量元件(7)对置的位置中。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的输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印刷运行时,所述传墨辊(4) 的来回运动借助第一控制凸轮(18)和第二控制凸轮OO)驱动,其中,该第二控制凸轮OO) 被印刷机的主马达驱动并且同时该第一控制凸轮(18)被一单独的马达(16)驱动。
6.根据权利要求5的输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印刷运行时,所述第一控制凸轮(18)被 与第二控制凸轮OO)同步地驱动并且能够通过相应控制所述单独的马达(16)相对于所述 第二控制凸轮OO)调节相位。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的输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独的马达(16)通过一构造为 空程离合器的离合器(12)驱动所述第一控制凸轮(18)。
8.根据权利要求7的输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印刷运行时,所述主马达通过所述离合 器(1 旋转地驱动所述墨斗辊(3)。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的输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印刷中断期间,所述单独的马达 (16)旋转地驱动所述墨斗辊(3)并且在此所述离合器(12)空程运行。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之一的输墨装置,其特征在于,存在一锁止元件(23),用于与 印张输送节拍或者机器节拍相关联地、周期地中断传墨辊的振荡运动。
全文摘要
印刷机(1)的输墨装置(5),包括墨斗辊(3)、以确定的节拍与该墨斗辊(3)接触的传墨辊(4),以及具有一列配量元件(7)的墨斗(2),这些配量元件与所述墨斗辊(3)一起形成相应于分区的油墨型廓延伸的配量缝隙(9)。存在一装置(24),通过该装置以所述传墨辊(4)的所述接触的节拍这样地扩大该配量缝隙(9),使得由此足够地反作用于否则由于传墨接触而造成的配量缝隙(9)的减小。该装置(24)可例如由设置在墨斗辊(3)的圆周面中的槽(24)构成。
文档编号B41F33/10GK102092187SQ201010588809
公开日2011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11日
发明者B·罗斯科施, S·克吕格尔 申请人: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