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9871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胶印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如利用印刷在基板上形成电极图案的情况那样,在印刷对象上以高印刷精度印刷微细的印刷图案用的胶印(Offset printing)装置。本申请基于2009年6月9日在日本提出的专利申请特愿2009-138698号主张优先权,在这里援用其内容。
背景技术
作为印刷技术之一有胶印。在使用凹版的胶印中,从上了墨液的凹版将墨液暂时转印(接受)到转动的橡皮辊筒(blanket roll)后,进行从橡皮辊筒将墨液向印刷对象的再转印(印刷)。借助于此,能够在印刷对象的表面上再现性良好地印刷上述凹版的印刷图 案。近年来,作为将液晶显示器等的电极图案(导电图案)形成于基板的方法,取代利用金属蒸镀膜的蚀刻等技术进行的微细加工,提出了将导电膏作为印刷墨液使用的印刷技术,例如,采用凹版胶印技术,在作为印刷对象的基板上印刷形成电极图案的方法(参照例如专利文献I、专利文献2)。在基板上形成液晶显示器等的电极图案的情况下,有时候要求IOiim左右的微细的电极宽度。而且,在基板上将多个电极图案重叠形成的情况下,不使用印版而进行电极图案的重叠印刷。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印刷位置有偏差,电极图案就会崩溃,因此虽然要求的精度会因对象而或多或少不同,但是电极宽度为10 y m左右那样的微细电极图案的情况下,需要重叠偏差抑制于数U m那样的非常高的位置精度。但是,作为在印刷对象上以高印刷精度进行胶印用的胶印装置,采用作为印版使用与印刷对象同样的平板状的印版的平板印刷装置。再者,作为用于在进行胶印时减小橡皮辊筒与印版和印刷对象之间的位置误差以谋求提高印刷精度的方法之一,提出有图4所示的印刷装置。该印刷装置中,在支持载置平坦的印版I的印版平台(未图示)的印版台车(印版台)2、以及支持载置作为印刷对象(被印刷物)的玻璃基板3的印刷平台(未图示)的印刷台车(印刷对象台)4的下侧,设置滑块5和6。滑块5和6分别具有相同的尺寸,以相同的配置紧固于印版台车2以及印刷台车4的下部。印版台车2与印刷台车4被设置为在同一轨道(导轨)7上分别借助于滑块5和6移动(往复运动)。而且跨越轨道7地设置橡皮滚筒(橡皮辊筒)8。如果采用这样的结构,则即使是在橡皮滚筒8的正下方轨道7的平直度(也称为直线性,下同)低,在该位置上印版台车2及印刷台车4的姿势发生倾斜,台车2与4两者也为相同的倾斜。从而,印版I与玻璃基板3的姿势误差得到抑制,印版I与橡皮滚筒8之间的转印(树脂转移)与从橡皮滚筒8到玻璃基板3的再转印(图样转印)在同一位置进行,因此能够提高印刷精度(参照例如专利文献3)。又,专利文献4公开了图5及图6所示的树脂涂布基板制造装置。该树脂涂布基板制造装置中,在固定框架9的两侧部,分别设置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左右一对的导轨10,各导轨10上可滑动地安装左右一对的滑块11。在一对滑块11上,分别安装旋转自如地支持转印滚筒13的左右的旋转轴的左右一对的可动框架12,以便能够随着沿着各导轨10的各滑块11的移动,与左右的可动框架12 —起,使转印滚筒13相对于固定框架9在前后方向上相对移动。从在固定框架9上固定的未图示的凸版,通过转印滚筒13,对支持于固定框架9上的作为未图示的印刷对象的基板,进行凸版反转印刷,制造树脂涂布基板。又,在固定框架9的两侧部,分别利用使得直线性变高而进行的磨削加工,设置在垂直方向与水平方向上支持导轨10用的成对的水平面14和成对的垂直面15。利用作为水平面按压手段的多个固定螺栓16及作为垂直面按压手段的楔形固定板17及其固定螺栓18,将左右一对的导轨10以各自抵接的状态分别组装并固定于固定框架9的左右设置的水平面14及垂直面15。借助于此,减少各导轨10的直线性、平行性的混乱(参照例如专利文献4)。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专利第2797567号公报 专利文献2 :日本专利第3904433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2008-129362号公报专利文献4 :日本专利第4108012号公报但是,专利文献3所示的方法虽然能够确保印版I与印刷对象3相对于橡皮滚筒8的位置的再现性,但是不能够保证绝对的平直精度。因此印版I和印刷对象3在与橡皮滚筒8接触的状态下,向相对于与橡皮滚筒8的轴心成直角的方向倾斜的方向行进时,从印版I向橡皮滚筒8转印之际、以及从橡皮滚筒8向印刷对象3再转印之际,印刷图案有可能发生混乱。从而,即使是能够满足以往要求的印刷精度,也难以达成要求将电极图案的形成等的微细的印刷图案位置偏差抑制在数Pm的情况下的非常高的位置精度。又,在专利文献4所示的实施凸版反转印刷的装置中,由于转印滚筒13的移动,要减少转印滚筒13与固定框架9上支持的未图示的凸版和作为印刷对象的基板接触时的位置的偏差是困难的。还有,专利文献4所示的装置可以减小各导轨10的直线性、平行性的混乱。但是,沿着各导轨10滑动的各滑块11上安装的左右的可动框架12相互之间通过旋转的转印滚筒13连结。因此,左右的可动框架12相互之间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置即使很小也还是会发生,于是就不能够使转印滚筒13正对固定框架9上固定的未图示的凸版和作为印刷对象的基板。因此,即使是能够满足以往要求的印刷精度,也难以达成电极图案形成等的要求将微细印刷图案的位置偏差抑制于数U m的情况下的非常高的位置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在进行从印版向橡皮辊筒的转印和从橡皮辊筒向印刷对象的再转印之时,能够得到高精度的位置再现性,在电极图案形成等的要求将微细印刷图案的位置偏差抑制于数Pm的情况下能够达成非常高的位置精度的胶印装置。本发明的一形态的胶印装置具备架台;设置于所述架台上的导轨;设置于所述导轨上的多个引导块;借助于所述多个引导块中的一部分的引导块移动的印版台;借助于所述多个引导块中的另一部分的引导块移动的印刷对象台;以及设置于所述架台上的橡皮辊筒,通过使所述橡皮辊筒从上方开始依序接触支持于所述印版台的印版和支持于所述印刷对象台的印刷对象,进行从所述印版往所述橡皮辊筒上的转印和从所述橡皮辊筒往所述印刷对象上的再转印,在所述架台的上表面部的所述导轨的设置位置,设置以利用机械加工使直线性变高的方式形成的垂直面和水平面构成的定位用的台阶部,分别使所述导轨的一侧面和底面与所述台阶部的所述垂直面和所述水平面抵接并进行固定。又,本发明的另一形态的胶印装置具备架台;设置于所述架台上的导轨;设置于所述导轨上的多个引导块;借助于所述多个引导块中的一部分的引导块移动的印版台;借助于所述多个引导块中的另一部分的引导块移动的印刷对象台;以及设置于所述架台上的橡皮辊筒,通过使所述橡皮辊筒从上方开始依序接触支持于所述印版台的印版和支持于所述印刷对象台的印刷对象,进行从所述印版往所述橡皮辊筒上的转印和从所述橡皮辊筒往所述印刷对象上的再转印,在所述架台的上表面部的所述导轨的设置位置,设置以利用机械加工使直线性变高的方式形成的垂直面和水平面构成的定位用的台阶部,使所述导轨的一侧面和底面与所述台阶部的所述垂直面和所述水平面抵接并进行固定,在所述印版台与所述印刷对象台的底面部的配置于所述导轨的上方的位置,设置以利用机械加工直线性变 高的方式形成的垂直面和水平面构成的台阶部,使所述引导块的一侧面和上表面分别与所述台阶部的所述垂直面和所述水平面抵接并进行固定。还可以在本发明的胶印装置中,将所述架台的所述上表面部的所述导轨的设置位置选定为在宽度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的两个位置,在所述导轨的所述设置位置的各个位置上设置所述台阶部,使其都为宽度方向向外或都为宽度方向向内。还有,在本发明的胶印装置中,也可以在所述架台的宽度方向中央部,与所述架台的所述上表面部的所述导轨的设置位置上设置的所述台阶部平行地设置以利用机械加工直线性变高的方式形成的垂直面和水平面构成的台阶部,以使线性马达的定子的一侧面和下表面与所述架台的宽度方向中央部的所述台阶部的所述垂直面和所述水平面抵接的状态进行安装,在所述印版台和所述印刷对象台的所述底面部宽度方向中央部,设置以利用机械加工直线性变高的方式形成的垂直面和水平面构成的台阶部,以所述线性马达的动子的一侧面和上表面抵接于所述印版台与所述印刷对象台的宽度方向中央部的所述台阶部的所述垂直面和所述水平面的状态进行安装。还有,在本发明的胶印装置中,也可以在所述架台的所述上表面部的规定位置,与所述架台的所述上表面部的所述导轨的设置位置上设置的所述台阶部平行地设置以利用机械加工直线性变高的方式形成的垂直面和水平面构成的台阶部,将线性标尺(scale)的一侧面和底面抵接于所述架台的所述上表面部的所述规定位置上设置的所述台阶部的所述垂直面与所述水平面地进行安装。根据本发明的胶印装置,则能够发挥如下所述的优异效果。(I)在本发明的胶印装置中,在设置于架台上的导轨上,具有借助于各引导块移动的印版台和印刷对象台,通过使橡皮辊筒从上方开始依序接触支持于印版台的印版和支持于印刷对象台的印刷对象,进行从印版往橡皮辊筒上的转印和从橡皮辊筒往印刷对象上的再转印。在架台的上表面部的左右的导轨设置位置,设置以利用机械加工直线性变高的方式形成的垂直面和相互水平地对齐的水平面构成的定位用的台阶部。在该台阶部的垂直面和水平面,分别使导轨的作为基准面的一侧面和底面与其抵接并进行固定,沿着导轨而移动的印版台上的印版以及印刷对象台上的印刷对象,在提高了平直性的状态下与橡皮辊筒接触,其中,所述导轨沿着直线性高的台阶部而固定。从而,能够提高印版台上的印版与橡皮辊筒接触时的位置和印刷对象台上的印刷对象与橡皮辊筒接触时的位置的再现性。因而,能够通过橡皮辊筒以高位置精度、高再现性地将印版的印刷图案印刷在印刷对象上。因此,能够达成在形成电极图案等的要求将微细印刷图案的位置偏差抑制于数Pm的情况下的非常高的位置精度。(2)而且也可以在印版台与印刷对象台的底面部的配置于导轨上方的位置,设置以利用机械加工使直线性变高的方式形成的垂直面和水平面构成的台阶部,在该台阶部的垂直面和水平面,分别使与导轨对应的引导块的作为基准面的一侧面和上表面与其抵接并进行固定,沿着导轨与引导块成一体地移动的印版台上的印版及印刷对象台上的印刷对象在提高了平直度的状态与橡皮辊筒接触,其中,该导轨沿着直线性高的台阶部固定。利用这种结构,能够容易地将印版台和印刷对象台相对于橡皮辊筒的姿势设定为所希望的姿势,能够以使印版台上的印版和印刷对象台上的印刷对象正对橡皮辊筒的配置方式使其接触。(3)而且也可以将架台的上表面部的导轨的设置位置选定为在宽度方向上隔开规 定间隔的2个位置,在导轨的设置位置上,将垂直面和水平面构成的台阶部设置为都为宽度方向向外或都为宽度方向向内。利用这样的结构,能够提高沿导轨移动的印版台和印刷对象台相对于横向外力的刚性,其中,该导轨在各导轨的设置位置沿着各台阶部安装。因而即使在印版台和印刷对象台上有横方向的外力作用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印刷精度的精度劣化。(4)而且也可以在架台的宽度方向中央部,与在架台的上表面部的导轨设置位置上设置的台阶部平行地设置以利用机械加工直线性变高的方式形成的垂直面和水平面构成的台阶部,在架台的宽度方向中央部的台阶部的垂直面和水平面上,以使线性马达的定子的一侧面和下表面与其抵接的状态进行安装,在印版台与印刷对象台的底面部的宽度方向中央部,设置以利用机械加工直线性变高的方式形成的垂直面和水平面构成的台阶部,以使线性马达的动子的一侧面和上表面与台阶部的垂直面和水平面抵接的状态进行安装。利用这种结构,可以使利用线性马达驱动印版台和印刷对象台的驱动方向与沿着导轨移动的印版台和印刷对象台的移动方向准确地一致。因而,能够高精度控制利用线性马达实现的印版台上的印版和印刷对象台上的印刷对象的移动量。(5)而且也可以在架台的上表面部的规定位置,与在架台的上表面部的导轨设置位置上设置的台阶部平行地设置以利用机械加工直线性变高的方式形成的垂直面和水平面构成的台阶部,以使线性标尺的一侧面和底面与在架台的上表面部的需要的位置上设置的台阶部的垂直面和水平面抵接地进行安装。利用这种结构,能够利用与沿着导轨移动的印版台和印刷对象台的移动方向准确平行配置的线性标尺检测印版台和印刷对象台的移动。因而,能够谋求对印版台上的印版和印刷对象台上的印刷对象的移动量的更高精度的控制。


图I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胶印装置的概要侧视图。图2是图I的胶印装置的A-A方向向视图。
图3是放大表示图I的胶印装置的要部的切断正视图。图4是表示已有的胶印装置的概要俯视图。图5是表示已有的树脂涂布基板制造装置的概要正视图。图6是放大表示图5的树脂涂布基板制造装置中固定框架的单方的侧部的导轨的设置结构的正视图。19 架台20a、20b 导轨21a、21b 引导块
22 印版23印版台24印刷对象25 印刷对象台26线性马达27 固子28 动子30 橡皮棍筒(blanket roll)35台阶部36 垂直面37水平面41台阶部42 垂直面43水平面48台阶部49 垂直面50水平面53台阶部54垂直面55水平面56台阶部57垂直面58水平面59线性标尺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图I 图3表不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胶印装置。首先,对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胶印装置的全体结构进行概要说明。胶印装置具备水平的架台19 ;设置于水平的架台19的上侧,在一方向(X轴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的导轨20a、20b ;设置于各导轨20a、20b的上侧,能够支持平板状的印版22的印版台23 ;设置于各导轨20a、20b的上侧,能够支持基板等平板状印刷对象24的印刷对象台25 ;以及设置于各导轨20a、20b上的左右各2个,总共4个的引导块21a、21b。印版台23以及印刷对象台25通过引导块21a、21b分别可滑动地安装于导轨20a、20b。而且,在架台19上,沿着X轴方向设置线性马达26的定子27。在印版台23与印刷对象台25上分别设置线性马达26的动子28。印版台23及印刷对象台25能够借助于线性马达26的驱动沿着各导轨20a、20b独立地往复运动(移动)。在架台19上,在与各导轨20a、20b的长度方向(X轴方向)上的中间部对应的位置,设置转印机构29,该转印机构29具备沿着各导轨20a、20b的长度方向的正交方向(Y轴方向)配置的橡皮辊筒30 ;使橡皮辊筒30升降用的圆头螺钉(*'一> ti I;)机构等升降驱动机构31 ;以及旋转驱动橡皮辊筒30用的旋转用驱动马达32。又,在架台19上,在各导轨20a、20b的长度方向上,在印版台23能够移动的范围中不同于转印机构部29的中途位置、例如比转印机构部29更靠各导轨20a、20b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侧并仅离开规定距离的位置上,设置用于对支持于印版台23的印版22进行上墨的上墨装置33。
下面参照图3对本发明的胶印装置的要部进行详细说明。在作为左右的各导轨20a、20b的设置位置的左右宽度方向的两处,将分别固定各导轨20a、20b用的基体构件34a、34b固定于架台19的上表面。基体构件34a、34b在X轴方向上延伸。在固定于架台19上的各基体构件34a、34b的上表面部,以各垂直面36沿X轴方向的直线性变高的方式利用磨削加工等的机械加工设置由垂直面36与水平面37构成的宽度方向向外的台阶部(定位用的肩部)35。基体构件34a、34b的垂直面36相互平行。基体构件34a、34b的水平面37相互平行且处于同一高度水平。而且在各基体构件34a、34b上配置左右的各导轨20a、20b。固定左右的各导轨20a、20b时,使各导轨20a、20b的作为基准面的一个侧面和底面分别与各基体构件34a、34b上设置的各台阶部35的垂直面36和水平面37抵接。在该状态下,将各导轨20a、20b的长度方向上的隔开规定间隔的多处利用作为水平面按压手段的多个固定螺栓38和作为垂直面按压手段的楔形导向按压件39及其固定螺栓40,分别固定于对应的基体构件34a、34b。这样,利用各楔形导向按压件39,在各导轨20a、20b的长度方向上的每规定间隔,可将各导轨20a、20b的作为基准面的一个侧面和底面正确地固定于各基体构件34a、34b上设置的各台阶部35的垂直面36与水平面37。又,各导轨20a、20b的X轴方向的直线性可相应于在基体构件34a、34b上设置各台阶部35时的机械加工精度得以确保。而且由于利用各楔形导向按压件39进行固定,能够提高各导轨20a、20b的横向的刚性。在印版台23及印刷对象台25的底面上,以使垂直面42沿X轴方向的直线性变高的方式利用磨削加工等的机械加工设置由垂直面42与水平面43构成的台阶部(定位用的肩部)41。台阶部41设置于左右的导轨20a、20b上配置的左右的各引导块21a、21b的安装位置中的一个引导块的安装位置、例如图3中的左侧导轨20a上配置的引导块的安装位置。又,在印版台23及印刷对象台25的底面上,在图3中右侧导轨20b上配置的另一引导块的安装位置,利用磨削加工等机械加工设置与台阶部41的水平面43平行且为同一高度水平的水平面44。而且,在印版台23及印刷对象台25的底面的设置台阶部41的一引导块的安装位置,配置将印版台23及印刷对象台25可滑动地安装于对应的导轨20a用的引导块21a。将引导块21a固定时,使引导块21a的作为基准面的一个侧面和上表面分别与各台23、25的底面上设置的台阶部41的垂直面42和水平面43抵接。在该状态下,利用作为水平面按压手段的多个固定螺栓45和作为垂直面按压手段的楔形导向按压件46及其固定螺栓47,将引导块21a分别固定于对应的各台23、25的底面。借助于此,可利用各楔形导向按压件46,将引导块21a的作为基准面的一个侧面和上表面分别准确地固定于各台23、25的底面上设置的各台阶部41的垂直面42和水平面43。又,能够在印版台23及印刷对象台25的底面以确保与设置台阶部41时的机械加工精度相应的X轴方向的直线性的状态安装引导块21a,其中该引导块21a是安装到图3左侧的导轨20a上用的。而且,利用楔形导向按压件46进行固定,能够提高引导块21a的横向的刚性。在印版台23及印刷对象台25底面的另一引导块安装位置上设置的水平面44上,配置可滑动地将印版台23及印刷对象台25安装于另一导轨20b用的引导块21b。引导块21b在利用台阶部41被定位以使X轴方向的直线性得到确保的引导块21a沿着以确保X轴方向的直线性的状态设置于架台19上的一个导轨20a滑动时,模仿以确保X轴方向的直线 性的状态设置于架台19上的另一个导轨20b而配置。与一个导轨20a的固定螺栓45—样,利用固定螺栓45将引导块21b固定于对应的各台23、25的底面。通过采取以上所述结构,导轨20a、20b以确保X轴方向的直线性的状态设置于架台19上,与各导轨20a、20b对应的左右的各引导块21a、21b中的一个引导块21a沿着导轨20a、20b以确保X轴方向的直线性的状态安装于印版台23及印刷对象台25。因此,印版台23及印刷对象台25移动时能够保证与架台19上的基体构件34a、34b上设置的台阶部35及各台23、25的底面上设置的台阶部41的机械加工精度相应的X轴方向的平直度。而且,架台19上安装的各基体构件34a、34b中的一个基体构件、例如图3左侧的基体构件34a作成达到架台19的宽度方向中央部的大宽度构件。又,在基体构件34a,在与架台19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对应的位置,以使垂直面49沿X轴方向直线性变高的方式利用磨削加工等的机械加工,设置由与各导轨20a、20b安装用的台阶部35的垂直面36平行的垂直面49和水平面50构成的台阶部(定位用的肩部)48。在将线性马达26的定子27的作为基准面的单侧的侧面和底面抵接地配置于台阶部48的垂直面49和水平面50的状态下,用固定螺栓51将定子27固定于基体构件34a。另一方面,在印版台23及印刷对象台25的底面的左右宽度方向的中间部,安装具有所需要的上下尺寸的块状的安装构件52。在安装构件52的下端部,以使得台阶部53的垂直面54沿X轴方向的直线性变高的方式利用磨削加工等的机械加工,设置与各台23、25的底面的一个引导块安装位置上设置的台阶部41的垂直面42平行的垂直面54、和水平面55构成的台阶部(定位用的肩部)53。在使线性马达26的动子28的作为基准面的单侧的侧面和上表面抵接于台阶部53的垂直面54和水平面55的状态下,利用未图示的固定手段将动子28固定于安装构件52。这样,对于使印版台23及印刷对象台25沿着各导轨20a、20b移动用的线性马达26,也能够确保相应于设置于基体构件34a的定子27定位用的台阶部48、以及设置于安装构件52的动子28定位用的台阶部53的机械加工精度的X轴方向的平直度。而且,在一个基体构件34a的上表面的一个导轨20a的设置位置与线性马达26的定子27的设置位置之间,以使垂直面57沿着X轴方向的直线性变高的方式利用磨削加工等的机械加工,设置与各导轨20a、20b安装用的台阶部35的垂直面36平行的垂直面57和水平面58构成的台阶部(定位用的肩部)56。以台阶部56的垂直面57和水平面58为基准,设置线性标尺59。借助于此,在线性标尺59,与台阶部56的机械加工精度相应的X轴方向的直线性得以确保。因而,利用线性标尺59能够以高精度检测出沿着导轨20a、20b移动的印版台23及印刷对象台25沿X轴方向的位置。还有,架台19上的左右的导轨20a、20b的设置位置,如图2所示,最好作成为在印版台23和印刷对象台25上支持的印版22和印刷对象24的左右宽度更内侧的配置。如果采用这样的结构,则如下所述,在转印机构部29,使橡皮辊筒30从上方以所要求的接触压力作用于印版台23上支持的印版22和印刷对象台25上支持的印刷对象24时,印版22和印刷对象24从橡皮辊筒30受到的负荷可通过各台23、25及各引导块21a、21b传递到位于印版22和印刷对象24的正下方的各导轨20a、20b。又,为了覆盖架台19上的印版台23和印刷对象台25的移动范围的全部长度,有必要将左右的导轨20a、20b在长度方向上继续加长的情况下,如图2所示,使各导轨20a、 20b的任何接缝60都不处于转印机构部29的设置位置。又,左右的导轨20a和20b的接缝60相互之间,在X轴方向上相互偏离规定尺寸地配置。借助于此,能够抑制印版台23和印刷对象台25同时通过左右的导轨20a、20b的接缝60引起的各台23、25的移动的混乱。又,通过转印机构部29时,能够使各台23、25的移动不发生混乱。使用具有如上所述结构的本发明的胶版印刷装置的情况下,将印版22支持于印版台23上,将印刷对象24支持于印刷对象台25上。在这样的状态下,利用线性马达26,使支持印版22的印版台23向上墨装直33移动进彳丁上墨。接着,使支持上了墨的印版22的印版台23和支持印刷对象24的印刷对象台25移动到比转印机构部29更靠转印时台移动方向的上游侧的位置并待机。接着,在印版台23通过转印机构部29的橡皮辊筒30正下方时,使以与印版台23上的印版22的移动量同步的圆周移动量旋转的橡皮辊筒30以规定的接触压力从上方对触印版台23上的印版22进行按压,进行从印版22向橡皮辊筒30的油墨的转印。这时,印版台23由X轴方向的直线性得以确保且横向刚性提高的各导轨20a、20b在确保其平直度的状态下引导移动方向。又,印版台23由X轴方向的平直度得以确保的线性马达26驱动。而且印版台23的移动量的检测由X轴方向的直线性得以确保的线性标尺59进行。从而,能够高精度地进行印版台23上的印版22进行的位置制御,能够以高精度的再现性将印版22的印刷图案转印到橡皮辊筒30表面。此后,印刷对象台25通过转印机构部29的橡皮辊筒30的正下方时,使以与印刷对象台25上的印刷对象24的移动量同步的圆周移动量旋转的橡皮辊筒30从上方以规定的接触压力对印刷对象台25上的印刷对象24进行按压,进行从橡皮辊筒30向印刷对象24的油墨的再转印。这时,与印版台23 —样,印刷对象台25由X轴方向的直线性得以确保且横向刚性提高的各导轨20a、20b在确保平直度的状态下引导移动方向。又,印刷对象台25由X轴方向的平直度得到保证的线性马达26驱动。而且,印刷对象台25的移动量的检测利用X轴方向的平直度得到保证的线性标尺59进行。从而,能够高精度地进行印刷对象台25上的印刷对象24的位置控制,能够将由印版22转印到橡皮辊筒30表面的印刷图案以高精度的再现性转印到印刷对象24的表面。这样,如果采用本发明的胶版印刷装置,则能够在转印机构部29的橡皮辊筒30下方,利用相同的导轨20a、20b引导支持印版22的印版台23及支持印刷对象24的印刷对象台25。又,导轨20a、20b确保与设置对应的台阶部35时的机械加工精度相应的X轴方向的直线性。从而,在转印机构部29的橡皮辊筒30下方,能够保证支持印版22的印版台23及支持印刷对象24的印刷对象台25的平直度,能够将印版22的印刷图案高位置精度、高再现性地印刷于印刷对象24。因而,能够达成在要求将形成电极图案等的细微的印刷图案的位置偏差抑制于数Um的情况下的非常高的位置精度。又,沿着架台19上固定的各基体构件34a、34b的上表面部设置的宽度方向向外的台阶部35的垂直面36固定各导轨20a、20b。而且,导轨20a、20b的固定手段采用楔形的导向按压件39。从而,能够提高导轨20a、20b对横向外力的刚性。因而,即使对导轨20a、20b有横向外力作用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印刷精度的精度劣化。 还有,本发明不是只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设置于架台19的基体构件34a、34b上,在架台19的上面部设置具有决定各导轨20a、20b的安装位置用的垂直面36和水平面37的台阶部35,但是也可以将台阶部35直接设置于架台19上表面。又,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各基体构件34a、34b,将按压各导轨20a、20b的作为基准面的侧面和底面用的垂直面36和水平面37构成的台阶部35设置在宽度方向向外,但是也可以将各台阶部35作为宽度方向向内。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提高各导轨20a、20b对横向外力的刚性,即使是导轨20a、20b上有横向外力作用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印刷精度的精度劣化。作为将导轨20a、20b抵接于设置于架台19上的基体构件34a、34b的对应的台阶部35的垂直面36用的垂直面按压手段、以及将引导块21a抵接于各台23、25的底面上设置的台阶部41的垂直面42用的垂直面按压手段,对导轨20a、20b和引导块21a从台阶部35,41的垂直面36、42的相反侧施加按压力以准确地固定于各台阶部35、41,并且从提高横向刚性的观点出发,最好是使用楔形的导向按压件39、46及其固定螺栓40、47。但是,如果能够对导轨20a、20b和引导块21a从台阶部35、41的垂直面36、42的相反侧施加按压力,则也可以使用具备偏心的螺栓插通孔的圆筒状的导向按压件及其固定螺栓等、楔形的导向按压件39、46及其固定螺栓40、47以外的垂直面按压手段。转印机构部29只要是能够使橡皮辊筒30从上方与沿着导轨20a、20b移动的印版台23上支持的印版22和印刷对象台25上支持的印刷对象24接触,可以采用任何形式的转印机构部29。上墨装置33只要是能够将适量的墨液上到印版台23上支持的印版22的装置,可以采用任意形式的上墨装置33。本发明的胶版印刷装置也可以适用于在基板以外的印刷对象24上进行印刷的情况。以上对本发明的理想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趣旨的范围内,结构上可以有增加、减少、置换、以及其他变更。本发明不受上述说明所限定,只由附加的权利要求书限定。
工业应用性如果采用本发明的胶版印刷装置,则能够提高印版台上的印版与橡皮辊筒接触时的位置与印刷对象台上的印刷对象与橡皮辊筒接触时的位置的再现性。因而,能够通过橡皮辊筒高位置精度、高再现性地将印版的印刷图案印刷到印刷对象。因而,能够达成要求将 形成电极图案等微细的印刷图案的位置偏差抑制于数U m的情况下的非常高的位置精度。
权利要求
1.一种胶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架台; 设置于所述架台上的导轨; 设置于所述导轨上的多个引导块; 借助于所述多个引导块中的一部分的引导块移动的印版台; 借助于所述多个引导块中的另一部分的引导块移动的印刷对象台;以及 设置于所述架台上的橡皮辊筒, 通过使所述橡皮辊筒从上方开始依序接触支持于所述印版台的印版和支持于所述印刷对象台的印刷对象,进行从所述印版往所述橡皮辊筒上的转印和从所述橡皮辊筒往所述印刷对象上的再转印, 在所述架台的上表面部的所述导轨的设置位置,设置以利用机械加工使直线性变高的方式形成的垂直面、和水平面构成的定位用的台阶部, 使所述导轨的一侧面和底面分别抵接于所述台阶部的所述垂直面和所述水平面并进行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胶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印版台与所述印刷对象台的底面部的配置于所述导轨的上方的位置上,设置以利用机械加工使直线性变高的方式形成的垂直面、和水平面构成的台阶部, 使所述引导块的一侧面和上表面分别抵接于所述台阶部的所述垂直面和所述水平面并进行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胶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架台的所述上表面部的所述导轨的设置位置选定为在宽度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的两个位置,在所述导轨的所述设置位置的各个位置,设置所述台阶部以使得都为宽度方向向外。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胶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架台的所述上表面部的所述导轨的设置位置选定为在宽度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的两个位置,在所述导轨的所述设置位置的各个位置,设置所述台阶部以使得都为宽度方向向内。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胶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架台的宽度方向中央部,与所述架台的所述上表面部的所述导轨的设置位置上设置的所述台阶部平行地设置以利用机械加工使直线性变高的方式形成的垂直面和水平面构成的台阶部, 在使线性马达的定子的一侧面和下表面抵接于所述架台的宽度方向中央部的所述台阶部的所述垂直面和所述水平面的状态下进行安装, 在所述印版台与所述印刷对象台的所述底面部的宽度方向中央部,设置以利用机械加工使直线性变高的方式形成的的垂直面和水平面构成的台阶部, 在使所述线性马达的动子的一侧面和上表面抵接于所述印版台与所述印刷对象台的宽度方向中央部的所述台阶部的所述垂直面和所述水平面的状态下进行安装。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胶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架台的所述上表面部的规定位置,与所述架台的所述上表面部的所述导轨的设置位置上设置的所述台阶部平行地设置以利用机械加工使直线性变高的方式形成的垂直面和水平面构成的台阶部, 使 线性标尺的一侧面和底面抵接于所述架台的所述上表面部的所述规定位置上设置的所述台阶部的所述垂直面和所述水平面地进行安装。
全文摘要
一种胶印装置,它具备架台;设置于所述架台上的导轨;设置于所述导轨上的多个引导块;借助于所述多个引导块中的一部分的引导块移动的印版台;借助于所述多个引导块中的另一部分的引导块移动的印刷对象台;以及设置于所述架台上的橡皮辊筒,通过使所述橡皮辊筒从上方开始依序接触支持于所述印版台的印版和支持于所述印刷对象台的印刷对象,进行从所述印版往所述橡皮辊筒上的转印和从所述橡皮辊筒往所述印刷对象上的再转印,在所述架台的上表面部的所述导轨的设置位置,设置以利用机械加工直线性变高的方式形成的垂直面和水平面构成的定位用的台阶部,将所述导轨的一侧面和底面与所述台阶部的所述垂直面和所述水平面分别抵接并进行固定。
文档编号B41F3/36GK102802949SQ2010800349
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7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9日
发明者斎藤浩 申请人:株式会社Ihi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