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文档序号:2497226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记录媒体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JP-A) No. 04-338575中描述了ー种喷墨记录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在被记录部件(记录媒体)上形成图像之后立即进行的加热干燥处理期间,对被记录部件施加朝向排纸方向的张力,以维持被记录部件的直线形式。然而,在常规配置中,对于施加至记录媒体的张カ没有规定,而且,加热干燥エ序中记录媒体的干燥程度也没有規定。所以,这种配置有时无法抑制在记录媒体中出现起伏 lwavmess)o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用于抑制在记录媒体中出现起伏。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图像形成部件,其将液滴喷射至记录媒体并且在记录媒体的正面形成图像;张力施加部件,其在由图像形成部件于记录媒体正面形成有图像的记录媒体中产生100N/m至1000N/m的张カ;以及干燥部件,在张カ施加部件对记录媒体施加张カ时,干燥部件对记录媒体的正面所形成的图像进行干燥处理,使记录媒体中的残余水量小于或等于3g/m2。根据上述结构,张カ施加部件在记录媒体中产生100N/m至1000N/m的张カ。此外,在张カ施加部件对记录媒体施加张カ时,干燥部件对记录媒体的正面所形成的图像进行干燥处理,使记录媒体中的残余水量小于或等于3g/m2。由此,可以抑制记录媒体中出现起伏。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将本发明第一方面构造成,使得张カ施加部件产生沿记录媒体传送方向的张力。根据上述结构,用于图像形成的记录媒体的机器方向朝向与记录媒体传送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地抑制记录媒体中产生起伏。本发明第三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将本发明第二方面构造成,使得张カ施加部件包括传送部件,其以保持件对已由图像形成部件形成有图像的记录媒体的前端部进行保持,并且传送该记录媒体;以及吸附板,在记录媒体的前端部由该保持件保持吋,吸附板吸附正在由传送部件传送的记录媒体的背面。根据上述结构,在记录媒体的前端部由保持件保持、其背面吸附于吸附板的情况下,由传送部件传送记录媒体。从而,在记录媒体中可以产生沿记录媒体传送方向的张力。本发明第四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将本发明第三方面构造成进ー步包括移动部件,其朝记录媒体传送方向下游侧移动吸附板时,由传送部件正在传送的记录媒体则处于被吸附的状态。由移动部件导致的吸附板移动速度小于由传送部件导致的记录媒体移动速度,从而,在记录媒体中产生张力。
根据上述结构,被传送记录媒体的背面吸附于吸附板,由移动部件将吸附板朝记录媒体传送方向下游侧移动,可以抑制对记录媒体背面的损害。本发明第五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将本发明第一方面构造成,在与记录媒体传送方向正交的方向,张カ施加部件在记录媒体中产生张力。根据上述结构,在用于图像形成的记录媒体的机器方向朝向记录媒体传送方向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地抑制在记录媒体中出现起伏。本发明第六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将本发明第五方面构造成,使得张カ施加部件包括第一传送带,其在记录媒体的背面吸附于第一传送带的情况下环路回转,以传送记录媒体;以及第二传送带,其与第一传送带并排布置,在记录媒体的背面吸附于第二传送带的情况下环路回转,以传送记录媒体,以及,第二传送带布置成,与在传送方向上游侧处相比,在记录媒体传送方向下游侧处第二传送带更为远离第一传送帯。根据上述结构,在记录媒体的背面吸附于环路回转的第一传送带以及环路回转的·第二传送带的情况下,传送记录媒体。第二传送带布置成在朝记录媒体传送方向下游侧行进过程中更为远离第一传送带。据此,在与记录媒体传送方向正交的方向,可以在第一传送带与第二传送带之间产生张力。本发明第七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将本发明第一方面构造成进ー步包括控制部,其基于记录媒体机器方向所在方向控制张力施加部件,以选择沿记录媒体传送方向在记录媒体中产生张力、或者沿与记录媒体传送方向正交的方向在记录媒体中产生张力。根据上述结构,控制部基于记录媒体机器方向所在方向控制张力施加部件,以沿记录媒体传送方向在记录媒体中产生张力,或者沿与记录媒体传送方向正交的方向在记录媒体中产生张力。据此,可以有效地抑制在记录媒体中出现起伏。本发明第八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将本发明第一方面构造成,记录媒体是单张纸,以及,张カ施加部件在单张纸中产生张力。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张カ施加部件在单张纸中产生张力,可以抑制在单张纸中出现起伏。本发明第九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将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构造成,记录媒体是连续纸,以及,张カ施加部件在连续纸中产生张力。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张カ施加部件在连续纸中产生张力,可以抑制在连续纸中出现起伏。本发明第十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将本发明第一方面构造成进ー步包括处理液涂布部件,其设置于图像形成部件的记录媒体传送方向上游侧,用处理液涂布记录媒体,处理液使从图像形成部件喷出的液滴中的着色剂发生凝聚。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处理液涂布部件用促使液滴中着色剂凝聚的凝聚处理液涂布记录媒体,可以抑制液滴(墨水)渗透进记录媒体。据此,可以有效地抑制在记录媒体中出现起伏。本发明第十一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将本发明第十方面构造成进ー步包括处理液干燥部件,其对由处理液涂布部件涂布于记录媒体上的处理液进行干燥。根据上述构成,处理液干燥部件对由处理液涂布部件涂布在记录媒体上的处理液进行干燥。通过对因处理液引入的水分进行这种干燥处理,可以减轻记录媒体的软化,并且,据此,可以有效地抑制在记录媒体中出现起伏。本发明第十二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包括图像形成エ序,其将液滴喷射至记录媒体并且在记录媒体的正面形成图像;以及,液滴干燥エ序,在张カ施加于记录媒体时,对产生有100N/m至1000N/m张カ的记录媒体的正面所形成的图像进行干燥,使记录媒体中的残余水量小于或等于3g/m2。根据上述构成,在液滴干燥 エ序中,在张カ施加于记录媒体时,对产生有100N/m至1000N/m张カ的记录媒体上所形成的图像进行干燥处理,使记录媒体中的残余水量小于或等于3g/m2。从而,可以抑制在记录媒体中出现起伏。本发明第十三方面的图像形成方法中,将本发明第十二方面构造成进ー步包括处理液涂布エ序,其先于图像形成エ序进行,用于以处理液涂布记录媒体,处理液使在图像形成エ序中喷射至记录媒体的液滴中的着色剂凝聚。根据上述构成,由于在处理液涂布エ序中用促使液滴中着色剂凝聚的处理液涂布记录媒体,可以抑制液滴(墨水)渗透进记录媒体。据此,可以有效地抑制在记录媒体中出现起伏。 本发明第十四方面的图像形成方法中,将本发明第十三方面构造成进ー步包括处理液干燥エ序,该エ序中对处理液涂布エ序中涂布至记录媒体上的处理液进行干燥。根据上述构成,由处理液干燥エ序对处理液涂布エ序中涂布至记录媒体的处理液进行干燥。通过对因处理液引入的水分进行这种干燥处理,可以减轻记录媒体的软化,并且,据此可以有效地抑制在记录媒体中出现起伏。


下面,參照附图,具体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附图中图I是侧视图,图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所采用的吸附板和链条叼纸牙;图2是配置图,图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所采用的吸附板、链条叼纸牙、以及红外加热器;图3是轴测图,图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所采用的链条叼纸牙和红外加热器;图4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示意性配置图;图5A是图示评价装置的配置图,其用于评价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图5B是图示评价装置的配置图,其用于评价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图5C是图示评价装置的配置图,其用于评价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图6是图示用于评价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所采用片材的图;图7是图示有关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起伏评价的评价结果曲线;图8是图示有关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形精度评价的评价结果表;图9是侧视图,图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所采用的吸附板和链条叼纸牙;图10是侧视图,图示根 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所采用的传送带和链条叼纸牙;图11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所采用传送带的俯视图;图12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所采用传送带的俯视图;图13是方块图,图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所采用控制部的控制路径;图14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示意性配置图;以及图15是图示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中所采用的传送带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參照图I至图8,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的示例。在图中,向上的箭头表示竖直向上方向。总体构成如图4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是这样的装置,其利用水基UV墨水(使用水性介质并用紫外线(UV)照射而固化的墨水),通过喷墨方法在作为记录媒体的片材P上形成图像。图像形成装置10构造成主要包括供纸部12,用于供给各片材P ;处理液涂布部14,用于将特定处理液涂布至从供纸部12供入的片材P的正面(图像记录面);处理液干燥部16,用于对经由处理液涂布部14涂布过处理液的片材P进行干燥处理;图像记录部18,用于在经由处理液干燥部16干燥处理后的片材P的正面形成图像;墨水干燥部20,用于对经由图像记录部18形成有图像的片材P进行干燥处理;UV照射部22,用于对由墨水干燥部20干燥处理后的片材P进行UV照射(定影处理),以使图像定影于片材P ;以及排纸部24,用于排出由UV照射部22用UV照射后的片材P。供纸部供纸部12构造成主要包括供纸台30,片材P叠置于其上;吸拾装置32,其送出各片材P ;供纸辊34,其传送所供的片材P ;传送带36,其传送片材P ;前止挡部38,其使片材P的前端部对齐;以及供纸鼓40,其在旋转时传送片材P。供纸台30装有供纸台升降装置(图中未示出),用于升降供纸台30,使得叠置于供纸台30最上面的片材P位于一定高度。吸拾装置32装有吸脚32A,吸脚32A设置成能升降、以及摆动。吸脚32A对片材P的上面进行吸附和保持,从而,使得片材P从供纸台30向供纸辊34送出。具体而言,吸脚32A对叠置于供纸台30最上面的片材P的前缘侧上面进行吸附和保持,拾取该片材P,并且将所拾取片材P的前缘朝供纸辊34送出。传送带36布置成沿片材传送方向朝下游侧(下文简称为传送方向下游侧)行进时向下傾斜。然后,将载置于传送带36传送面上的片材P沿传送面引导至前止挡部38。
将多个単独的板状保持部36B固定于传送带36传送面上方,在正由传送带36传送的片材P中抑制发生上浮以及波动。于片材P宽度方向(与传送片材P所沿传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保持部36B布置为沿片材P传送方向彼此并排。在沿片材P传送方向并列的ー个保持部36B与另一保持部36B之间设置辊件36C,用于将所传送的片材P压附于传送带36的传送面。沿片材P宽度方向(下文简称为片材宽度方向)设置多个单独的前止挡部38。前止挡部38设置成,使得片材P的前缘部与沿片材宽度方向布置成一排的前止挡部38接触(使其压接),从而校正片材P的取向(歪斜)。前止挡部38还设置有枢轴转动装置(图中未示出),以枢轴转动前止挡部38,以使经过校正歪斜的片材P越过前止挡部38到达旋转的供纸鼓40。供纸鼓40形成为圆筒形状,并且设置有用于使供纸鼓40旋转的驱动源(图中未示出)。在供纸鼓40的外周面上还设置有叼纸牙40A,用于保持被传送片材P的前缘部。这样构成的供纸鼓40,通过在叼纸牙40A保持片材P前端部的状态下旋转,并且将片材P卷绕于供纸鼓40周面,从而朝处理液涂布部14传送各片材P。处理液涂布部处理液涂布部14构造成主要包括处理液涂布鼓42,用于传送片材P ;以及处理液涂布单元44,其作为处理液涂布部件的示例,用于向正由处理液涂布鼓42传送的片材P的正面涂布(施加)处理液,处理液的作用是使液滴(墨水)中的着色剂(顔料颗粒)凝聚。处理液涂布鼓42形成为圆筒形状,并且设置有用于使处理液涂布鼓42旋转的驱动源(图中未示出)。在处理液涂布鼓42的外周面上还设置有叼纸牙42A,用于保持被传送片材P的前缘部。这样构成的处理液涂布鼓42,通过在叼纸牙42A对已从供纸鼓40通过的片材P的前缘部进行保持的状态下旋转,并且将片材P卷绕于处理液涂布鼓42的周面,从而朝处理液干燥部16传送各片材P。处理液涂布单元44构造成主要包括涂布辊44A,用于向片材P涂布处理液;处理液槽44B,其中贮存处理液;以及汲取辊44C,用于汲取贮存在处理液槽44B中的处理液并将其供至涂布辊44A。从而,这样构成的处理液涂布单元44通过辊向正由处理液涂布鼓42传送的片材P的正面涂布处理液。处理液含有凝聚剂,其用于凝聚墨水组成物中的组分。凝聚剂可以是能改变墨水组成物pH值的化合物,可以是多价金属盐,或者可以是聚烯丙基胺化合物(polyallylamine compound)。考虑各自凝聚墨水组成物的能力,本实施方式中适宜采用能改变墨水组成物PH值的化合物,更适宜采用降低墨水组成物pH值的化合物。作为降低墨水组成物PH的化合物,适合采用的化合物示例是高水溶性酸性物质(诸如磷酸、こニ酸、丙ニ酸、柠檬酸、或者这些化合物的衍生物或盐)。因此,高水溶性酸性物质适宜作为凝聚剂,以及,出于提高凝聚能力和使墨水全体固化的考虑,有机酸是适宜的,而ニ价或ニ价以上的有机酸更为适宜。ニ价至三价的酸性物质特别适宜。在这种ニ价或ニ价以上的有机酸之中,第一 PKa小于或等于3. 5的有机酸是适宜的,而第一 PKa小于或等于3. 0的有机酸更为适宜。其具体的适宜实施例包括磷酸、乙
ニ酸、丙ニ酸、以及柠檬酸。
可以单独采用单一种类的酸性物质作为凝聚剂,或者,可以组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酸性物质作为凝聚剂。从而,可以提高凝聚能力,并且墨水可以全体固化。处理液中凝聚墨水组成物用的凝聚剂的含量适宜设定在I 50重量%的范围中,更适宜在3 45重量%的范围中,最适宜在5 40重量%的范围中。墨水组成物的pH值(25°C)适宜为大于或等于8. 0,而处理液的pH值(25°C)适宜在0. 5 4的范围中。从而,可以连同快速进行喷墨记录一起实现图像浓度和解析度。处理液可以含有其他添加剤。可以采用的公知添加剂的实施例包括干燥抑制剂(润湿剂)、防褪色剂、乳化稳定剂、渗透促进剂(penetration promoters)、紫外光吸收剂、防腐剂、杀菌剂、PH调节剂、表面张カ调节剂、消泡剂、粘度调节剂、分散剂、分散稳定剂、防锈剂、以及螯合剤。处理液干燥部处理液干燥部16构造成主要包括处理液干燥鼓46,用于传送片材P ;传送引导件48,其沿处理液干燥鼓46外周面弯曲;以及处理液干燥単元50,其作为处理液干燥部件·的实施例,通过将热风吹送至正由处理液干燥鼓46传送的片材P的正面,使处理液干燥。处理液干燥鼓46形成为圆筒形状,并且设置有用于使处理液干燥鼓46旋转的驱动源(图中未示出)。在处理液干燥鼓46的外周面上还设置有叼纸牙46A,用于保持被传送片材P的前缘部。这样构成处理液干燥鼓46,从处理液涂布鼓42传送过来的片材P的前缘部由叼纸牙46A保持,通过旋转处理液干燥鼓46以及使片材P卷绕于处理液干燥鼓46的周面,朝图像记录部18传送各片材P。在处理液干燥鼓46内部设置有两个分开的处理液干燥単元50,各处理液干燥单元50内部装有加热器50A和风机50B,风机50B用于对片材P的正面吹送通过加热器50A变暖的空气。图像记录部图像记录部18构造成主要包括图像记录鼓52,用于传送各片材P ;压棍54,用于压迫由图像记录鼓52传送的片材P,以使片材P与图像记录鼓52的周面紧密接触;记录头56C、56M、56Y、56K,其作为图像记录部件的实施例,用于分别喷射C、M、Y、K的各色液滴(墨水滴)到片材P上;在线传感器(inline sensor)58,用于读取片材P上所形成的图像数据;滤雾器60,用于捕获墨雾;以及鼓冷却単元62,用于冷却图像记录鼓52。下文说明中,当无需区别Y、M、C、K时,将省略标注Y、M、C、K。图像记录鼓52形成为圆筒形状,并且设置有用于使图像记录鼓52旋转的驱动源(图中未示出)。在图像记录鼓52的外周面上还设置有叼纸牙52A,用于保持被传送片材P的前缘部。这样构成的图像记录鼓52,通过在叼纸牙52A对从处理液干燥鼓46传送来的片材P的前缘部进行保持的状态下旋转,并且将片材P卷绕于图像记录鼓52的周面,从而朝墨水干燥部20传送各片材P。本实施方式的图像记录鼓52和处理液干燥鼓46在外周面的两个部位处布置有叼纸牙52A (46A),成为以一次旋转能传送两张片材P的结构。在图像记录鼓52的外周面中形成多个吸引孔(图中未示出)。通过吸引孔进行吸弓I,由此,使卷绕于图像记录鼓52周面的片材P在保持吸附于图像记录鼓52周面时传送。压辊54布置在图像记录鼓52的片材接纳(接收)位置(从处理液干燥鼓46接纳片材P的位置)附近。压辊54由橡胶辊构成,并且布置成压迫图像记录鼓52的周面。由于通过压辊54与图像记录鼓52之间的咬合部,由此,片材P与图像记录鼓52的周面紧密接触。记录头56构造为与片材宽度对应的整行打印头(full line head),并且在压棍54的传送方向下游侧以固定间隔布置。各记录头56设置有由喷射液滴的管嘴所形成的管嘴面(图中未示出),以面对图像记录鼓52的周面。采用水基UV墨水作为从各记录头56喷射的墨水。在微滴打点之后,通过用紫外线(UV)照射,可以使水基UV墨水固化。本实施方式的各墨水组成物含有顔料,根据需要可配制成含有分散剂、表面活性 剂和/或其他这类成分。墨水组成物含有至少ー种顔料作为着色剂组分。对于这些颜料没有特别限制,并且,顔料可以根据应用目的进行选择。例如,顔料可以是有机顔料或无机颜料。出于对墨水着色能力的考虑,所采用的顔料适宜是基本不溶于水或者难溶于水的顔料。顔料还适宜是至少一部分顔料表面被聚合物分散剂所覆盖的水分散性顔料。本实施方式的墨水组成物可以含有ー种或多种分散剂。用于颜料的分散剂可以是聚合物分散剂或低分子量表面活性剂分散剂。这种聚合物分散剂可以是水溶性分散剂或水不溶性分散剂。这种聚合物分散剂的重均分子量适宜为3000 100,000,较适宜为5000 50,000,更适宜为 5000 40,000,最适宜为 10,000 40,000。出于与处理液进行接触时表现出良好凝聚性的考虑,聚合物分散剂的酸值适宜为小于或等于100K0Hmg/g。酸值较适宜为25 100K0Hmg/g,更适宜为25 80K0Hmg/g,最适宜为30 65K0Hmg/g。当聚合物分散剂的酸值大于或等于25吋,达到良好的自分散性稳定性。出于自分散性以及与处理液接触时凝聚速度的考虑,聚合物分散剂适宜含有带羧基的聚合物,更适宜包括带羧基且酸值为25 80K0Hmg/g的聚合物。出于对图像的耐光性和品质的考虑,本实施方式适宜含有顔料和分散剂,更适宜包括有机顔料和聚合物分散剂,最适宜包括含有有机顔料的聚合物分散剂以及含有羧基的聚合物分散剂。出于对凝聚能力的考虑,顔料适宜由含有羧基的聚合物分散剂覆盖,并且适宜是水不溶性的。出于凝聚能力的考虑,后述自分散性聚合物颗粒的酸值适宜低于聚合物分散剂的酸值。颜料的平均粒径适宜为10 200nm,较适宜为10 150nm,更适宜为10 100nm。当平均粒径小于或等于200nm时,使用喷墨方法打点微滴时获得良好的色彩再现性和良好的微滴打点特性,以及,当平均粒径小于或等于IOOnm时,有良好的耐光性。对于着色剂的粒径分布没有特别限制,并且,宽范围的粒径分布和单分散性的粒径分布二者都可以采用。也可以配置成将具有单分散性特性粒径分布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着色剂混合使用。通过使用Nanotrack UPA-EX150粒径分析仪(由Nikkiso有限责任公司制造)以动态光散射法測量体积平均粒径,可以确定着色剂(顔料颗粒)的平均粒径和粒径分布。颜料可以是ー种颜料单用,或者,可以是两种或两种以上颜料组合使用。出于对图像浓度的考虑,墨水组成物中颜料的含量适宜为墨水组成物的I 25重量%,较适宜为2 20重量%,更适宜为5 20重量%,最适宜为5 15重量%。本实施方式的墨水组成物可以构造为含有ー种或ー种以上聚合物颗粒。当聚合物颗粒与后述处理液或者处理液已被干燥的区域进行接触时使分散不稳定,从而凝聚并且使墨水更粘桐,聚合物颗粒具有使墨水组成物固化的功能。聚合物颗粒能相应地提闻墨水组成物对记录媒体的附着性,并且也能增强图像的耐擦性。采用了具有阴离子表面电荷的聚合物颗粒,以与凝聚剂反应,并且,在能获得充分反应能力和喷射稳定性二者的范围内,采用了周知的胶乳。然而,具有自分散特性的聚合物颗粒特别适宜采用。 作为聚合物颗粒,本实施方式的墨水组成物适宜包括至少ー种自分散性聚合物颗粒。通过当自分散性聚合物颗粒与后述处理液或者处理液已被干燥的区域接触时使分散不稳定,从而凝聚并且使墨水更粘稠,这种自分散性聚合物颗粒具有使墨水组成物固化的功能。因此,自分散性聚合物颗粒能提高墨水组成物对记录媒体的附着性,并且也能增加图像的耐擦性。出于对喷射稳定性以及颜料包含系统的液态稳定性(特别是分散稳定性)的考虑,自分散性聚合物颗粒适宜是树脂颗粒。这种自分散性聚合物颗粒是水不溶性聚合物,其在不存在其它表面活性剂的条件下,即,在水不溶性聚合物颗粒不含有游离乳化剂的条件下,由该聚合物自身带有的官能团(特别是其酸基或盐)获得在水性介质中的分散状态。出于与处理液进行接触时表现出良好凝聚性的考虑,本实施方式中自分散性聚合物的酸值适宜为小于或等于50K0Hmg/g。其酸值较适宜为25 50K0Hmg/g,更适宜为30 50K0Hmg/g。当自分散性聚合物的酸值大于或等于25时,获得良好的自分散稳定性。出于自分散能力以及与处理液接触时的凝聚速度的考虑,本实施方式的自分散性聚合物的颗粒适宜包括带有羧基的聚合物,较适宜包括具有羧基并且酸值为25 50K0Hmg/g的聚合物,更适宜该颗粒包括带有羧基且酸值为30 50K0Hmg/g的聚合物。形成自分散性聚合物颗粒的水不溶性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适宜为3000 200,000,较适宜为5000 150,000,更适宜为10,000 100,000。当重均分子量大于或等于3000时,可以有效抑制水溶性成分的含量。当重均分子量小于或等于200,000时,可以使自分散稳定性提高。重均分子量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进行测量。这里GPC使用了 HLC-8220GPC(Tosoh 公司制造),其采用三柱 TSKgeL Super HZM-H、TSKgeL Super HZ4000、以及 TSKgeLSuper HZ2000 (Tosoh公司制造,尺寸为4. 6mm IDX 15cm),并且使用THF (四氢呋喃)作为洗脱液。測量条件是试样浓缩0. 35/分钟、流速0. 35mL/分钟、样本注入量10 u L、以及测量温度40°C。测量还使用了红外线(IR)检测器。由八个样本,标准样本TSK标准聚苯こ烯F-40、F-20、F_4、F_l、A-5000、A-2500、A-1000 (由Tosoh公司制造)以及正丙苯,也获得了标准曲线。自分散性聚合物颗粒的体积平均粒径适宜在10 400nm的范围内,较适宜在10 200nm的范围内,更适宜在10 IOOnm的范围内。当体积平均粒径大于或等于IOnm时,使制造适用性提闻,以及,当体积平均粒径小于或等于Iym时,使存稳定性提闻。采用NANOTRAC UPA EX150粒径分布测量仪(由Nikkiso有限责任公司制造),用动态光散射測量体积平均粒径,由此导出自分散性聚合物颗粒的平均粒径以及粒径分布。
可以单独采用ー种自分散性聚合物颗粒,或者,也可以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自分散性聚合物颗粒的混合物。出于对凝聚速度以及图像光泽度的考虑,墨水组成物中自分散性聚合物颗粒相对于墨水组 成物的含量适宜为I 30重量%,更适宜为5 15重量%。出于对图像耐擦性的考虑,墨水组成物中顔料与自分散性聚合物颗粒的相对含量(例如水不溶性颜料颗粒/自分散性聚合物颗粒)适宜在1/0. 5 1/10的范围内,更适宜在1/1 1/4的范围内。本实施方式的墨水组成物可以包括ー种或ー种以上用光化辐射能量可聚合的水溶性可聚合化合物。出于不干扰凝聚剂与颜料以及聚合物颗粒之间反应的考虑,可聚合化合物适宜是非离子或阳离子聚合化合物。提及水溶性指在水中可以溶解至一定浓度或较高浓度的化合物,或者可溶解(适宜为均匀溶解)在水基墨水中的化合物。该化合物可以是由于添加水混溶性有机溶剂而溶解度増加的在墨水中溶解(适宜为均匀溶解)的化合物。具体而言,水中溶解度适宜为大于或等于10重量%,更适宜为大于或等于15重量%。出于不干扰凝聚剂与颜料以及聚合物颗粒之间反应的考虑,适宜采用非离子或阳离子聚合化合物作为可聚合化合物,以及,适宜采用水中溶解度大于或等于10重量%的可聚合化合物,更适宜采用水中溶解度大于或等于15重量%的可聚合化合物。出于获得高耐擦性的考虑,本实施方式的可聚合化合物适宜是多官能团单体,更适宜是2官能团 6官能团单体。出于获得溶解性和耐擦性二者的考虑,可聚合化合物适宜是2官能团 4官能团单体。可以单独包括一种可聚合化合物,或者可以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可聚合化合物的组合。墨水组成物中,可聚合化合物相对于颜料和自分散性聚合物颗粒之总固体成分的含量适宜为30 300重量%,更适宜为50 200重量%。当可聚合化合物的含量大于或等于30重量%时,获得极佳的图像耐擦性,而出于对堆积高度(pile height)的考虑,含量小于或等于300重量%是适宜的。墨水组成物和/或处理液中的至少ー个还包括引发剂,用于引发光化辐射能量可聚合化合物的聚合。本实施方式的墨水组成物可以是含有ー种或ー种以上引发剂(用于引发光化辐射能量可聚合化合物聚合)的墨水组成物,并且引发剂也可以包含在处理液中,或者可以不包含在处理液中。可以单独采用单一种类的光致聚合引发剂,或者,可以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光致聚合引发剂的混合物,并且,也可以与敏化剂组合使用。引发剂可以含有能以光化辐射能量引发聚合反应的适当选择化合物。例如,可以采用这样ー种引发剂(例如,光致聚合引发剂),其在以放射线、光或电子束照射时产生活性种类物质(诸如自由基、酸或盐)。当含有引发剂时,墨水组成物中引发剂相对可聚合化合物的含量适宜为I 40重量%,更适宜为5 30重量%。当引发剂的含量大于或等于I重量%时使耐擦性提高,并且这种含量也有利于高速记录。出于喷射稳定性的考虑,引发剂的含量小于或等于40重量%是有利的。本实施方式的墨水组成物中可以含有ー种或ー种以上的水混溶性有机溶剤。水混溶性有机溶剂可以获得干燥抑制、润湿和/或促进渗透的有益效果。适宜的是,采用水混溶性有机溶剂作为干燥抑制剂,以防止墨水在喷嘴的喷墨ロ处附着及干燥,并且防止形成会阻塞该喷墨ロ的凝聚体,以及,汽化压力低于水的水混溶性有机溶剂适宜采用作为干燥抑制剂以及润湿剂。水混溶性有机溶剂也可以采用作为渗透促进剂,以提高墨水对纸张的渗透性。汽化压力低于水的水混溶性有机溶剂适宜采用作为干燥抑制剂。可以单独采用单一种类的干燥抑制剂,或者,可以组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干燥抑制剂。墨水中干燥抑制剂的含量适宜在10 50重量%的范围内。为了赋予墨水组成物进入记录媒体(诸如打印纸)的良好滲透性,适当采用滲透促进齐U。可以单独采用单一种类的滲透促进剂,或者,可以组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滲透促进剂。墨水组成物中渗透促进剂的含量适宜在5 30重量%的范围内。渗透促进剂的适宜使用量应在不会导致图像洇色或印透的范围内。墨水组成物含有水,然而,对于水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制。水的含量适宜为10 99
重量%,较适宜为30 80重量%,更适宜为50 70重量%。除上述成分之外,本实施方式的墨水组成物还可以包含其他添加剤。这些其他添加剂的示例包括周知的添加剤,诸如干燥抑制剂(润湿剂)、防褪色剂、乳化稳定剂、滲透促进剂、紫外光吸收剂、防腐剤、杀菌剂、PH调节剂、表面张カ调节剂、消泡剂、粘度调节剂、分散剂、分散稳定剂、防锈剂和/或螯合剤。在线传感器58布置在记录头56的传送方向下游侧的固定间隔处。在线传感器58读取由各记录头56形成在片材P上的图像数据。防接触板59布置于在线传感器58的传送方向下游侧,以防止片材P与在线传感器58接触。防接触板59构造成,在由于例如不良传送致使片材P浮起时防止片材P与在线传感器58接触。滤雾器60布置在记录头56与在线传感器58之间,以抽吸图像记录鼓52周边的空气并且捕获墨雾。从而,抑制墨雾进入在线传感器58,从而防止出现读取问题。鼓冷却単元62设置成对着图像记录鼓52下部周面的一部分,并且构造成主要包括空气调节器(图中未示出)和输送管62A,以将供自空气调节器的冷空气吹送至图像记录鼓52的周面。墨水干燥部墨水干燥部20构造成主要包括链条叼纸牙64,其作为传送部件的实施例,用于传送其上已形成有图像的片材P ;吸附板72,用于对正在由链条叼纸牙64传送的片材P施加张カ;以及墨水干燥単元68,用于对正在由链条叼纸牙64传送的片材P进行干燥处理。链条叼纸牙64装有链条本体64A,链条本体64A各自构造有第一链轮63A,其布置于图像记录鼓52附近;第ニ链轮63B,可旋转方式设置于排纸部24 ;环形链63C,环绕于第一链轮63A和第二链轮63B曳行;以及多个链条引导件(图中未示出),用于引导环形链63C行迸。第一链轮63A设置有用于使第一链轮63A旋转的驱动源(图中未示出)。两个链条本体64A沿片材P宽度方向彼此分开设置。作为保持部件的实施例,多个独立叼纸牙64B横跨设置在一对链条本体64A之间,以对正在传送的片材P的前缘部进行保持。换而言之,链条叼纸牙64构造成包括一对链条本体64A和多个独立叼纸牙64B。链条引导件布置于特定位置,以沿特定路径引导各环形链63C的行迸。在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中,第二链轮63B布置在高于第一链轮63A的位置。所以,环形链63C在形成有途中倾斜的行进路径。具体而言,环形链63C的路径构造有位于第一链轮63A接近高度的第一水平传送路径70A,倾斜传送路径70B,以及位于第二链轮63B接近高度的第二水平传送路径70C。链条引导件相应地设置于这些路径各自行进方向改变的交点处。吸附板72沿着用链条叼纸牙64传送片材P的传送路径布置。具体而言,吸附板72在第一水平传送路径70A和倾斜传送路径70B的行进段沿环形链63C布置。在各吸附板72内侧设置风机82,以产生吸附力,从而将各片材P的背面吸附于吸附板72的吸附面72A (面朝链条叼纸牙64侧的面)。从而,在沿吸附板72的吸附面72A滑动时,传送由链条叼纸牙64于前缘部进行保持的各片材P,使得在片材P中产生张力。相对布置于第一水平传送路径70A的吸附板72侧,墨水干燥单元68布置在被传送片材P的相反侧。墨水干燥単元68装有多个单独的红外加热器78,用于对被传送片材P·的正面吹送热风,以加热并干燥片材P。下文详细描述关于墨水干燥部20的构成。UV照射部UV照射部22装有UV照射単元74,ー种实施例是紫外线灯,用于对由链条叼纸牙64传送的片材P照射紫外线。从而,UV照射単元74用紫外线(UV)照射形成于片材P上的图像,以使图像在片材P上定影。排纸部排纸部24装有排纸台76,用于积存从叼纸牙64B释放的经UV照射的片材P,将ー张叠置于另ー张的顶部。排纸台76装有升降装置(图中未示出),其将叠置于排纸台76最上部的片材P始終定位于一定高度处。通过将片材P叠置在排纸台76上,使排纸部24积存经一系列图像记录处理的片材P。由于上述构成,对于叠置于供纸部12中供纸台30上用于在片材P正面形成图像的片材P,由吸拾装置32按一次ー张的方式拾取并供入供纸辊34。然后,将供入供纸辊34的各片材P朝传送带36送出,并置于传送带36上。通过旋转的传送带36,传送载置于传送带36上的各片材P。在传送过程中,由保持部36B将片材P压贴传送带36的传送面,以校正片材P中的起伏。由传送带36传送的片材P的前缘部与前止挡部38接触,从而校正歪斜。然后,使片材P行进通过供纸鼓40。然后,由供纸鼓40朝处理液涂布部14传送片材P。在处理液涂布部14中,由处理液涂布鼓42接纳已从供纸鼓40通过的片材P。通过在叼纸牙42A保持片材P前缘部的状态下旋转,处理液涂布鼓42将片材P卷绕至处理液涂布鼓42的周面,并且传送片材P。在传送过程中,使涂布辊44A压贴片材P的正面,并且用处理液涂布片材P的正面(处理液涂布エ序)。在处理液干燥部16中,由处理液干燥鼓46接纳已从处理液涂布鼓42通过的片材Po通过在叼纸牙46A保持片材P前缘部的状态下旋转,处理液干燥鼓46传送片材P。当此过程进行时,处理液干燥鼓46以片材P的正面(处理液涂布过的面)朝向内侧传送片材P。在由处理液干燥鼓46传送的过程中,从布置于处理液干燥鼓46内侧的处理液干燥単元50,对片材P吹送热风,并且使片材P干燥(处理液干燥エ序)。在图像记录部18中,由图像记录鼓52接纳已从处理液干燥鼓46通过的片材P。通过在叼纸牙52A保持片材P前缘部的状态下旋转,图像记录鼓52传送片材P。通过使由图像记录鼓52接纳的片材P在图像记录鼓52与压棍54之间经过,使该片材P与图像记录鼓52的周面紧密接触。同时,通过图像记录鼓52中的吸引孔施加抽吸,使得片材P吸附于图像记录鼓52的外周面。在这种状态下传送片材P,以使其面朝各色的记录头56通过相应位置。来自各色记录头56的液滴(墨水)作为微滴打点至正在通过的片材P正面,以在该正面形成彩色图像(图像形成エ序)。然后,由记录头56形成有各色图像的片材P通过面朝在线传感器58的位置。随着片材P通过在线传感器58,对形成于片材P正面的图像数据进行读取。必要时执行这种图像数据读取,以便在所读取的图像中对诸如不良喷射等问题进行检查。据此,可以立即检查出诸如不良喷射之类的异常,从而,能快速地执行应对措施。 在墨水干燥部20中,由链条叼纸牙64接纳已从图像记录鼓52通过的片材P。在片材P的前缘部由叼纸牙64B保持的情况下,链条叼纸牙64沿吸附板72传送片材P。传送到链条叼纸牙64的片材P沿第一水平传送路径70A传送。在沿第一水平传送路径70A传送的过程中,由红外加热器78对片材P进行加热干燥处理(液滴干燥エ序)。在UV照射部22中,将来自UV照射単元74的紫外线照射至正由链条叼纸牙64沿倾斜传送路径70B传送的片材P的正面。从而,对形成于片材P上的图像进行UV照射处理,以便使图像定影于片材P (光照射エ序)。在排纸部24中,已经过UV照射并从叼纸牙64B释放的片材P叠置在排纸台76上并积存。从而,在排纸台76上,将经过一系列图像记录处理的片材P收集到一起,一张叠置于另ー张上面。要部构成下面,详细说明关于墨水干燥部20的构成。如图2所示,吸附板72装有箱状壳体80和风机82,在壳体80的外周面中形成有多个吸入孔和排出孔,风机82产生朝壳体80的吸附面72A (面向链条叼纸牙64侧的表面)的吸附力。这种结构导致,各片材P的前端部被链条叼纸牙64的叼纸牙64B保持,在此状态下,正在传送的各片材P的背面吸附于吸附面72A。从而,在沿吸附板72的吸附面72A滑动的同时传送片材P,使得在片材P中产生张力,沿片材P传送方向牵拉片材P。也就是,由链条叼纸牙64和吸附板72构成张力施加装置86,并且作为张カ施加部件的示例,用于在片材P中产生沿片材P传送方向作用的张力。确定吸附面72A的吸附カ以及链条叼纸牙64的传送力,以在片材P中产生100N/nTlOOON/m 的张力。如图I所示,设置于墨水干燥単元68的多个独立红外加热器78布置在被传送片材P的与吸附板72侧相反的ー侧,如上所述,以便沿片材P传送方向形成ー排。确定各红外加热器78的输出,从而,在张カ施加于片材P时,通过用所有红外加热器78对片材P进行加热干燥处理,使片材P的残余水量为3g/m2。这里,残余水量指墨水组成物的残余水量,并不考虑片材P中原有的水分。例如,当墨水打点液滴的墨水水含量是10g/m2时,那么,这样构造,使得通过对片材P进行干燥,使这种墨水水含量为小于或等于3g/m2。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中所采用的片材P的机器方向是例如与片材P的传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也就是,将张力在与机器方向正交的方向施加至片材P。这里所称的机器方向是纸张纤维排列所沿方向。要部的作用及效果下面,说明要部的作用及效果。如图I和图2所示,在墨水干燥部20中,由链条叼纸牙64接纳已从图像记录鼓52通过的片材P。链条叼纸牙64中,叼纸牙64B对片材P的前缘部进行保持,并且链条叼纸牙64沿吸附板72传送片材P。
具体而言,如图I所示,在上述液滴干燥处理中,片材P的前缘部由链条叼纸牙64的叼纸牙64B保持,并且在前缘部处于保持状态下,片材P由链条叼纸牙64朝传送方向下游侧传送。被传送片材P的背面也吸附于吸附板72的吸附面72A。相应地,在沿吸附板72的吸附面72A滑动的同时,传送片材P,因而,在片材P中产生沿传送方向牵拉片材P的lOON/nTlOOON/m的张力。在张カ施加于片材P时,通过对被传送片材P进行加热干燥,红外加热器78也用于将片材P的残余水量減少至小于或等于3g/m2。当利用水基喷墨方法在片材P上形成图像时,由于墨水中存在水分致使在片材P出现润胀。有吋,由于沿片材P的平面,取决于图像浓度出现的润胀不均匀性,造成在片材P中出现起伏。在用水基墨水形成图像之后,当通过加热并干燥片材P可以使施加于片材P的水分蒸发,会看到起伏有些减少,然而,起伏不会减至没有。关于这种起伏的原因,认为首先因为墨水渗透进入片材P快于墨水水分的干燥,其次因为由于低图像浓度区域尤其是无图像区域中的水分通过加热和干燥处理得以蒸发,片材P出现皱縮。尽管可能认为在片材P中产生强张カ以校正片材P中出现的起伏是有效的,但是,当在这种拉伸状态(处于产生张力的状态)下使片材P干燥时,认为会导致图形精度(所要求原始描绘尺寸的图形尺寸的精度)降低。评价装置所以,对片材P中出现的起伏以及图形精度(所要求原始描绘尺寸的图形尺寸精度)进行评价。评价装置以及评价部件评价中所采用的片材P是铜版纸,OK TOPCOAT PLUS (商品名),由Oj i PaperCo. , Ltd.制造,纸张定量104. 7gsm,宽向尺寸150mm,传送方向尺寸150mm。评价片材P预
先涂布有处理液。图5A、图5B和图5C示出评价所采用的评价装置。如图5A和图5B所示,片材P放置于基座90上,基座90的前端侧和后端侧附近弯曲。叼纸牙92设置于基座90的前端侧,用于保持片材P的前缘部,而用于在片材P中产生张力的弹簧件94设置于基座90的后端侦牝用于牵拉片材P的后端部。从而,在放置于基座90的片材P中产生特定张力。与图像形成装置10中类似,本评价测定在与机器方向正交的方向施加张力。
如图5C所示,在评价装置中,设置了传送装置(图中未示出),用于以500mm/s的速度于箭头D方向传送放置在基座90上的片材P。评价装置还设置有记录头96,用于朝被传送的片材P喷墨(黑墨水)。还设置有热风加热器102和红外线加热器104,布置成与被传送片材P间隔30mm。具体而言,设置有四个单元的热风加热器102,并且设置有三个单元的红外线加热器104,热风加热器102和红外线加热器104布置成彼此交替。热风加热器102构造成以I Om/s的速度对片材P的正面吹送30°C 80°C的热风 。红外线加热器104各自具有IOW/cm"60ff/cm 的输出。如图6所示,采用评价装置从记录头96对片材P喷墨,以在片材P的中央侧形成密集打印区100,从片材P前端部到后端部打印区100延伸宽度为50mm。通过弹簧件94将张力施加于片材P。具体而言,通过以1200dpi打点6pL墨滴到片材P上(墨滴打点量13. Og/m2),记录头96形成密集打印区100。在形成于片材P的图案中,密集打印区100和页边空
白组合在一起,容易产生起伏。在通过弹簧件94将张カ施加于片材P吋,以500mm/s的速度传送形成有密集打印区100的片材P,使片材P通过面朝热风加热器102和红外线加热器104的位置,使得形成于片材P正面的图像得以干燥。改变施加于片材P的张力,并且,改变片材P在以热风加热器102和红外线加热器104进行干燥之后的残余水量,同时,利用评价装置进行评价。评价中所采用的处理液配方以及墨水配方如下所列。处理液配方丙ニ酸10重量份数ニ甘醇单丁醚20重量份数Olfine E1010 (Nisshin Chemical Co. , Ltd.制造)I 重量份数离子交换水余量墨水配方颜料4重量份数分散剂聚合物2重量份数树脂乳剤8重量份数水混溶性有机溶剤15重量份数Olfine E1010 (Nisshin Chemical Co. , Ltd.制造)I 重量份数离子交换水余量颜料汽巴精化有限公司制造Cromophtal Jet Magenta DMQ (PR-122)分散剂聚合物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质量比60/30/10树脂乳剂甲基丙烯酸甲酯/苯氧基丙烯酸酯/丙烯酸共聚物质量比66/29/5玻璃化转变温度65°C评价方法I残余水量评价方法用重量法进行评价
起伏评价方法在利用上述评价装置使片材P的图像干燥并释放片材P中所产生的张カ之后,对照分级样本(grading sample)进行目视检查并进行评价。起伏评价准则大于或等于3. I D :超出容许品质之外的低劣起伏2. r3. 0C :可见起伏但在容许品质范围内I. r2. 0B :稍稍可见起伏但不影响品质
0. (Tl.OA:没有可见起伏图形精度评价方法对于所要求原始描绘尺寸的图形尺寸,计算并且评价图形精
度误差。图形精度评价准则图形精度误差小于0.05%: A (容许品质)图形精度误差0. 05% 0. 10% B (容许品质)图形精度误差0. 109T0. 15% C (容许品质)图形精度误差大于0. 15%: D (不容许品质)评价结果I图7示出起伏评价结果的曲线。图7中的纵轴表示起伏等级,而横轴表示片材P中所产生的张力。从曲线可以看出,当残余水量小于或等于3g/m2且张カ大于或等于IOON/m时,起伏等级为小于或等于3的容许品质。图8示出图形精度评价结果的表格。从表中可以看出,当张カ小于或等于1000N/m吋,对于图形精度的容许品质评价结果是C。从上述评价结果中可以看出,由于在片材P中产生的张カ为lOON/nTlOOON/m,而且,形成有图像并在张カ施加于片材P时经干燥处理的片材P中,片材P的残余水量少于或等于3g/m2,所以,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抑制出现起伏,并且也可以保证图形精度品质。当用于形成图像的片材P的机器方向定位成与片材P的传送方向正交、并且沿片材P传送方向在片材P中产生张カ时,可以有效地抑制起伏出现。链条叼纸牙64的叼纸牙64B保持片材P的前端部而传送片材,这时,使片材P的背面吸附至吸附板72的吸附面72A。据此,易于沿片材P传送方向在片材P中产生张力。处理液涂布单元44用凝聚处理液涂布片材P,用以促使液滴中(墨水中)的着色剂(顔料颗粒)凝聚。由此,可以抑制液滴(墨滴)滲透进片材P,并且可以有效地抑制在片材P中出现起伏。由处理液涂布单元44涂布在片材P上的处理液还会由处理液干燥単元50进行干燥。通过对处理液引入的水分进行这种干燥处理,能减轻片材P的软化量,从而,从而能有效地抑制在片材P中出现起伏。第二实施方式下面,參照图9,说明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与第一实施方式类似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进ー步的说明。如图9所示,第二实施方式设置有吸附板72,其可相对于装置本体移动。具体而言,作为于片材P传送方向延伸的移动部件示例,滚珠丝杠110旋进形成于吸附板72的螺帽(图中未示出)。还设置有步进电机(图中未示出),用于在周向旋转滚珠丝杠110。通过步进电机旋转,在片材P被吸附的状态下,以速度Vl朝传送方向下游侧传送吸附板72。吸附板72的速度Vl设定为小于链条叼纸牙64的速度V2,片材P的前端部保持于链条叼纸牙64。从而,通过使吸附板72的速度Vl小于链条叼纸牙64的速度V2,沿片材P传送方向在片材P中产生张力。由于移动吸附板72减小了在片材P的背面与吸附面72A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可以相应地抑制在片材P中产生张カ时对片材P背面的损害。通过这样移动吸附板72,也可以使由于链条叼纸牙64所致的片材P传送速度加速。其他的有益效果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类似。 第三实施方式下面,參照图10至图13,说明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类似的部件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进ー步的说明。如图10和图11所示,在第三实施方式中,没有设置吸附板,而是设置第一传送带120和第二传送带122,用于在对链条叼纸牙64所传送片材P的背面进行吸附的同时通过环路回转传送片材P。这样构造,使得布置在第一传送带120和第二传送带122之间的片材P,其ー个宽度方向缘侧吸附于第一传送带120,而片材P的另ー宽度方向缘侧吸附于第二传送带122。具体而言,在第一传送带120中,包括环形带件120A,其在正面形成有多个单独的孔;ー对辊120B,带件120A围绕该对辊曳引行进;以及多个单独的风机120C,设置在带件120A内侧,用于在吸附面处产生吸附力。还设置了驱动源(图中未示出),用于对辊120B施加旋转カ。类似地,在第二传送带122中,包括环形带件122A,其在正面形成有多个单独的孔;ー对辊122B,带件122A围绕该对辊曳引行进;以及多个单独的风机122C,设置在带件122A内侧,用于在吸附面处产生吸引力。还设置了驱动源(图中未示出),用于对辊122B施加旋转力。如图11和图12所示,还设置有轴部120D、122D,以支撑第一传送带120和第二传送带122,从而,在平面图中可观察到枢轴转动。第一传送带120和第二传送带122相应地构造成能在平行位置与分离位置之间枢轴转动,在平行位置中第一传送带120和第二传送带122彼此平行(參见图11),在分离位置中第一传送带120和第二传送带122在朝传送方向下游侧行进过程中彼此逐渐远离(參见图12)。还设置有第一齿条件126,其基端部固定于第一传送带120的框架件(图中未示出),而其前端部朝第二传送带122伸出。类似地,还设置有第二齿条件128,其基端部固定于第二传送带122的框架件(图中未示出),而其前端部朝第一传送带120伸出。第二齿条件128的齿条齿面朝第一齿条件126的齿条齿。还将小齿轮130设置在第一齿条件126与第二齿条件128之间,以与第一齿条件126和第二齿条件128的齿条齿啮合。还设置有步进电机(图中未示出),用于对小齿轮130施加旋转カ。这样ー种结构允许通过旋转小齿轮130,使第一传送带120和第二传送带122在平行位置与分离位置之间移动。
如图13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0设置有机器方向输入部132,用于输入所要使用的片材P的机器方向。还设置有控制部134,用于根据给机器方向输入部132的输入结果,控制第一传送带120的传送速度、第二传送带122的传送速度、链条问纸牙64的传送速度、以及小齿轮130的转动角度。根据上述结构,如图12和图13所示,当给机器方向输入部132输入片材P的机器方向作为片材P传送方向时,控制部134控制小齿轮130的转动角度,以将第一传送带120和第二传送带122布置处于分离位置。控制部134还控制第一传送带120的传送速度、第ニ传送带122的传送速度、以及链条叼纸牙64的传送速度,使得由链条叼纸牙64传送片材P的速度与由第一传送带120和第二传送带122传送片材P的速度是彼此相同的速度。通过将第一传送带120和第二传送带122布置处于分离位置,从而,在与片材P传送方向正交的方向在片材P中产生张力。然而,如图11和图13所示,当给机器方向输入部132输入片材P的机器方向作为与片材P传送方向正交的方向时,控制部134控制小齿轮130的转动角度,以将第一传送带120和第二传送带122布置处于平行位置。控制部134控制第一传送带120的传送速度、第ニ传送带122的传送速度、以及链条叼纸牙64的传送速度,使得由链条叼纸牙64传送片材P的速度快于由第一传送带120和第二传送带122传送片材P的速度。由于使链条叼纸牙64传送片材P的速度快于第一传送带120和第二传送带122传送片材P的速度,相应地,于片材P的传送方向在片材P中产生张力。如上所述,根据片材P机器方向,控制部134选择在片材P中产生沿片材P传送方向的张力,或者产生沿与片材P传送方向正交方向的张力。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中,在与机器方向正交的方向产生张力。从而,可以有效地抑制在片材P中出现起伏。其他的有益效果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类似。第四实施方式下面,參照图14和图15,说明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与第三实施例类似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进ー步的说明。如图14和图15所示,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向其喷射液滴的片材P是连续纸而非单张纸。图像形成装置140设置有馈出辊142,用于供出连续纸片材P ;以及卷纸辊144,用于卷起由馈出辊142供出的片材P。用于绕挂片材P的ー对绕挂辊146彼此分开设置,并且布置在馈出辊142与卷纸辊144之间。在ー对绕挂辊146之间片材P传送方向上游侧处,还设置有各色记录头56,用于将液滴喷射至片材P的正面。在记录头56的传送方向下游侧还设置有多个单独的红外加热器78,使其面朝片材P的正面。在片材P相对红外加热器78所在侧的相反侧上,于隔开的位置处还设置有第一传送带120和第二传送带122。由这样ー种结构使连续纸片材P的机器方向与片材P传送方向一致,使得在与片材P传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产生张力。虽然通过特定的实施方式详细描述了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发明范围内还可以有多种其他实施方式。例如,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没有特别言及,但是,当产生张力的方向不是正交于机器方向时,例如当 在平行于机器方向的方向产生张カ时,起伏减小效果将有所减低。所以,优选的是根据机器方向改变产生张カ的方向。
权利要求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图像形成部件,其将液滴喷射至记录媒体并且在所述记录媒体的正面形成图像; 张力施加部件,其在由所述图像形成部件于所述记录媒体正面形成有图像的所述记录媒体中产生ΙΟΟΝ/m至ΙΟΟΟΝ/m的张力;以及 干燥部件,在所述张力施加部件将张力施加于所述记录媒体时,所述干燥部件对所述记录媒体的正面所形成的图像进行干燥处理,使所述记录媒体中的残余水量小于或等于3g/m2。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张力施加部件产生沿记录媒体传送方向的张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张力施加部件包括 传送部件,其以保持件对已由所述图像形成部件形成有图像的所述记录媒体的前端部进行保持,并且传送所述记录媒体;以及 吸附板,在所述记录媒体前端部由所述保持件保持时,所述吸附板吸附正在由所述传送部件传送的所述记录媒体的背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进一步包括移动部件,正在由所述传送部件传送的记录媒体处于被吸附状态时,该移动部件朝记录媒体传送方向下游侧移动所述吸附板;以及 由所述移动部件导致的所述吸附板移动速度小于由所述传送部件导致的所述记录媒体移动速度,从而,在所述记录媒体中产生张力。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在与记录媒体传送方向正交的方向,所述张力施加部件在所述记录媒体中产生张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张力施加部件包括 第一传送带,其在所述记录媒体的背面吸附于所述第一传送带的情况下环路回转,以传送所述记录媒体;以及 第二传送带,其与所述第一传送带并排布置,在所述记录媒体的背面吸附于所述第二传送带的情况下环路回转,以传送所述记录媒体,以及,所述第二传送带布置成,与所述传送方向上游侧处相比,在所述记录媒体传送方向下游侧处所述第二传送带远离所述第一传送带。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进一步包括控制部,其基于所述记录媒体的机器方向所在方向,控制所述张力施加部件,以选择沿记录媒体传送方向在所述记录媒体中产生张力、或者沿正交于所述记录媒体传送方向的方向在所述记录媒体中产生张力。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记录媒体是单张纸,以及,所述张力施加部件在所述单张纸中产生张力。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记录媒体是连续纸,以及,所述张力施加部件在所述连续纸中产生张力。
10.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进一步包括处理液涂布部件,其设置于所述图像形成部件的记录媒体传送方向上游侧,用处理液涂布所述记录媒体,所述处理液使从所述图像形成部件喷出的液滴中的着色剂发生凝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进一步包括处理液干燥部件,其对由所述处理液涂布部件涂布于所述记录媒体上的处理液进行干燥。
12.—种图像形成方法,包括 图像形成工序,该工序中将液滴喷射至记录媒体并且在所述记录媒体的正面形成图像;以及 液滴干燥工序,在张力施加于所述记录媒体时,对产生有ΙΟΟΝ/m至ΙΟΟΟΝ/m张力的所述记录媒体的正面所形成的图像进行干燥,使所述记录媒体中的残余水量小于或等于3g/m2o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进一步包括处理液涂布工序,其先于所述图像形成工序进行,用于以处理液涂布所述记录媒体,所述处理液使所述图像形成工序中喷射至所述记录媒体的液滴中的着色剂发生凝聚。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进一步包括处理液干燥工序,该工序中对所述处理液涂布工序中涂布至所述记录媒体上的所述处理液进行干燥。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形成部件,其喷射液滴至记录媒体并在记录媒体的正面形成图像;张力施加部件,其在由图像形成部件于记录媒体正面形成有图像的记录媒体中产生100N/m至1000N/m的张力;以及干燥部件,在张力施加部件将张力施加于记录媒体时,干燥部件对形成在记录媒体的正面的图像进行干燥处理,使记录媒体中的残余水量小于或等于3g/m2。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图像形成方法。
文档编号B41M5/00GK102950886SQ20121027019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9日
发明者千绵祐平 申请人: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