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振动和恒温装置集中供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76824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具有振动和恒温装置集中供墨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打印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喷墨打印机的具有自动振动功能的集中供墨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喷墨打印机或数码喷绘机会用到外置型供墨系统,通常外置型供墨系统包括装墨水的容器和输送墨水的吸墨管,吸墨管一端与打印机的喷头相连。墨水在长时间放置的情况下,容易产生沉淀物或聚合成细小颗粒物,在墨水中产生的这些沉淀物或聚合的]细小颗粒物,容易对喷绘机或喷墨打印机的喷头造成堵塞或损坏,同时也对喷印出的画面质量造成不良影响,现有技术只是针对当个墨盒具有振动装置,同时使用单过墨盒的情况下,一方面大大增加了墨盒成本,同时由于缺乏统一安装墨盒的容器,使得打印机台面杂乱不堪,同时,外置型供墨系统缺乏加热装置,这样如果环境温度较低,墨水瓶中的墨水的粘度增加,从而也影响打印的质量和打印喷头的使用寿命。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改进的集中供墨装置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具有振动和恒温装置功能的集中供墨系统,这样一方面避免了各个墨水瓶都要单独设计一套振动装置和恒温装置,大大节约了成本,使得整套供墨装置结构更简单,同时也使得各个墨水瓶摆放整齐美观。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一种具有振动和恒温装置集中供墨系统,其包括若干个墨水瓶,用于收容所述墨水瓶的收容座,振动装置和恒温装置,所述收容座分为上、下两层,所述收容座上层设有若干个收容所述墨水瓶的收容槽,下层用于存放振动装置和恒温装置。

进一步地,由于本发明具有振动功能的集中供墨装置由不锈钢材料制成。不锈钢材料通过折叠成型、焊接等方式就可制作成瓶体,因而不需另外开设模具。

1. 进一步地,本发明具有振动和恒温功能的集中供墨系统,所述收容座下层安装有振动装置,所述振动装置包括振动发生元件和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振动产生元件。

2. 进一步地,本发明具有振动和恒温功能的集中供墨系统,所述收容座下层安装有自动加热装置,所述自动加热装置包括加热元件、温度传感器和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分别电连接所述加热元件和温度传感器。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其作为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通过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原理,本发明的其他方面、特征及其优点通过该详细说明将会变得一目了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有振动和恒温功能的集中供墨系统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整体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具有振动和恒温功能的集中供墨系统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为本发明具有振动和恒温装置的集中供墨装置的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具有振动和恒温功能的集中供墨装置包括其包括若干个墨水瓶1,用于收容所述墨水瓶的收容座2、自动加热恒温装置和振动装置,所述收容座分为上、下两层,所述收容座上层设有若干个收容所述墨水瓶的收容槽2-1,下层用于存放振动装置,振动装置包括振动发生元件3-1和控制电路板3-2,若干个墨水瓶1瓶底紧贴收容座2的上下分隔层上表面,振动发生元件3-1紧贴收容座2的上下分隔层的下表面,控制电路板3-2可根据需要设定振动发生元件3-1振动持续时间和振动频率,这样可避免墨水在长时间放置的情况下,容易产生沉淀物或聚合成细小颗粒物,在墨水中产生的这些沉淀物或聚合的]细小颗粒物,容易对喷绘机或喷墨打印机的喷头造成堵塞或损坏,同时也对喷印出的画面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所述自动加热恒温装置包括包括加热元件4-1、温度传感器4-2和控制电路板3-2,所述控制电路板3-2分别电连接所述加热元件4-1和温度传感器4-2,本实施例振动控制电路板和自动加热恒温装置控制电路板集成与一体为3-2,当集中供墨系统某个墨水瓶中的温度低于设定值或超出温度变化范围之外时,温度传感器4-2将温度信号实时反馈给控制电路板3-2,控制电路板3-2启动加热元件4-1对需要加热的墨水瓶中的墨水进行加热,直到达到指定的温度范围,这样确保集中供墨系统中各个墨盒墨水的温度和粘度在最佳范围内,从而保证最佳打印质量,也大大延长打印喷头的使用寿命。

所述若干个储存墨水的瓶体1还包括插在瓶体1上的吸墨管、所述瓶体1及收容座2都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作为其中的一个实施例,瓶体1是用不锈钢材料制成的密封式圆柱体。瓶体1的上表面上开有注墨口和吸墨管插入口,注墨口上盖有一个盖子;

作为为本发明含有具有振动功能的墨水瓶的集中供墨系统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如图所示,其包括四个墨水瓶1,收容墨水瓶1的收容座2,收容座2分为上下两层,上层设有四个收容槽,每个收容槽中放置一个的墨水瓶1,这样四个墨水瓶1可一起供墨,四个墨水瓶1还可分别储存不同颜色的墨水。所述收容座2上还设有人工可以观察墨水瓶中墨水量的观察窗2-2。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