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反向行星辊螺纹驱动器的移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66833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中所定义的移印机。

本发明进一步涉及使用反向行星辊螺纹驱动器来移动与定位移印机的至少一个可移动的组件。



背景技术:

移印机在例如专利文献EP1636031B1和DE102005060550A1中已为人所知。

装配有行星辊螺纹驱动器的电动调节汽缸在例如专利文EP0671070B1(=DE69416818T2)中已为人所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涉及更精确控制移印机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技术特征来解决该问题。优选实施例由从属权利要求限定。

相应地,本发明涉及移印机,其包括至少一个可移动组件,所述至少一个可移动组件被设置为可相对于至少一个第二组件移动,还包括电动调节线性致动器,所述电动调节线性制动器机械地连接至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可移动组件以对其进行驱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调节线性致动器装配有反向行星辊螺纹驱动器。

进一步的,本发明涉及将装配有反向行星辊螺纹驱动器的至少一个线性调节致动器用于将移印机的至少一个可移动的第一组件相对于至少一个第二组件移动的应用。

所述可移动的第一组件例如可以是印版支撑件、油墨杯支撑件、印头支撑件、支撑被印刷/待印刷目标物的目标物支撑件、和/或用于一个或两个或更多个移印单元的可移动印刷单元载体。

包括所述反向行星辊螺纹驱动器的所述电动调节线性致动器(电动调节汽缸)相比较压缩空气控制器的优势在于,移印机的可移动部件的速度和位置可以被更精确地控制。与时间和/或路径相关的精确压力可以被设定,并且用于可移动部件的保持持续时间可以被确定。另外,它们可以在施加较大作用力的同时保持紧凑。

驱动反向行星辊螺纹驱动器的控制系统可以被固定编程(hardprogrammed)或优选为可选择性编程。并且,油墨的释放和存储也可以被编程。

本发明可实现至少部分地实质上改进印刷质量。

本发明的装配有反向行星辊螺纹驱动器的电动调节线性致动器(电动调节汽缸)可以完全替代在此之前在移印机中使用以得到同样大的作用力的气动或液压致动器,而不会产生气动或液压致动器与维修或可能的泄露有关的缺陷。通常,气动致动器由于其有泄露的危险,可能不能被用于移印机中。另一方面,本发明的新颖致动器甚至可以被应用于所谓的绝尘室(so-calledcleanrooms)中。

行星辊螺纹驱动器及其控制器已在例如专利文献EP0671070B1(=DE69416818T2)中为人所知。

附图说明

本发明通过以下示例性优选实施例的附图来进行阐释。

图1为本发明移印机的一个印刷单元和一个目标物载体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2为具有数个印刷单元的移印机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3为用于本发明移印机的装配有反向行星辊螺纹驱动器的电动线性致动器(电调节汽缸)的示意性纵剖面图,

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沿图3中IV-IV平面的横截面视图,和

图5为用于本发明移印机的装配有反向行星辊螺纹驱动器的电动调节线性致动器(电动调节汽缸)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纵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意性示出的移印机包括印刷单元4。所述印刷单元4包括印刷单元支撑件6,其直接靠在印版8上或,如图1所示,靠在印版底座10上,并且所述印刷单元支撑件6通过电动调节线性致动器12在图1实线所示的油墨接收位置和图1虚线所示的油墨转移位置之间按照箭头14和15往复运动。在图1中,调节线性致动器12被设置为位于印版支撑件10和印刷单元支撑件6之间,并将前者相对于后者移动。

油墨杯16位于印版8之上,并被油墨杯支撑件18固定地保持在预设位置上,油墨杯16如图示在印版8的油墨接收位置处位于所述印版8的至少一个凹槽20的上方,从而油墨杯16中容纳的油墨可进入凹槽20中。至少一个凹槽20的形状是将要被印刷的印刷图像(图像或文字)的形状。

即使当印版8被从实线所示的位置向前移动到印版8被标示为8-2的油墨转移位置时,油墨杯16仍被保持在图1所示位置上。当印版8位于被标示为8-2的油墨转移位置时,印头22可被第二电动调节线性致动器24(电动调节汽缸)从图1所示较高的初始位置沿箭头26所示方向降低到印版8的凹槽20上,以吸收凹槽20中的印刷油墨。接下来,所述印头22被电动调节线性致动器24如箭头27所示向上移动。之后,印版8可以通过第一电动调节线性致动器12返回到图1中实线所示的油墨接收位置。

第二电动调节线性致动器24一方面机械地连接于印头22的印头支撑件23上,另一方面通过印头支撑件29连接在印刷单元6上。

这样,印头22可以再次通过第二电动调节线性致动器24分别如垂直箭头26和27所示下行至待印刷目标物30上,然后返回,从而将油墨转印到待印刷目标物30上。

被印刷/待印刷目标物30坐落在目标物载体32上。所述目标物载体32可以被设置为固定在目标物底座34上,或通过第三电动调节线性致动器36(电动调节汽缸)在例如箭头38和39所分别标示的图1所示的印刷位置和离开目标物印刷位置的目标物存放位置之间在目标物底座34上移动。

图2所示的本发明移印机的另一个实施例包括数个,例如四个印刷单元4-1、4-2、4-3和4-4,它们被安装在印刷单元载体204上,所述印刷单元载体204可绕竖直转轴42旋转,印刷单元4-1至4-4中的每一个均对应于图1所示的印刷单元4。这些印刷单元4-1至4-4与印刷单元载体204共同旋转,依次经过待印刷目标物30所在的印刷站点44。如图1所示,被印刷/待印刷目标物30也可位于目标物载体32上。所述目标物载体可被安装在目标物底座14上。目标物载体32可通过第三电动调节线性致动器36(电动调节汽缸)如箭头38和39所分别标示的那样移动。

图2中的印刷单元载体204可以通过例如电动或气动致动器特别是旋转致动器来旋转,或者通过第四电动调节线性致动器48来旋转,如双箭头49所标示,该第四电动调节线性致动器48的线性移动由惰轮机构(idlemechanism)50转化为印刷单元载体204的旋转移动,例如标示为箭头52的顺时针旋转。

图1和2所示的相同/相应部件在下文中被使用相同的标记。有如下变形:图1所示的印刷单元载体6和目标物底座34(或者目标物载体32)可以是分开的部件或者是一个单独的部件。第五电动调节线性致动器(电动调节汽缸)60可以被用于水平地移动印版载体10和/或第六电动调节线性致动器62可用于在印版8上定位油墨杯16。第五和第六线性调节致动器60和62分别用虚线标示。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和第六电动调节线性致动器”并不用作限定电动调节线性致动器的确切号码,也不用作限定电动调节线性致动器的确切顺序,而是仅用作单独描述它们并在它们之间加以区别。

电动调节线性致动器(电动调节汽缸)12、24、36、48、60和/或62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反向行星辊螺纹驱动器,并且优选还包括与所述驱动器相联的计算机化的控制器,所述驱动器优选为已编程/可编程以匹配预设的移印机步骤。这种装配有行星辊螺纹驱动器及其相应控制器的电动调节线性致动器的合适实施例如在专利文献EP0671070B1中已为人所知,并在下文中将会简要说明。

图3和图4中示意性示出的电动调节线性致动器312包括外管道314,所述外管道314在其内部装配有电动机绕组316,从而所述管道和所述绕组共同构成电动机定子314/316。所述电动机绕组316被电动控制器318所驱动,并由其以电力供给。外管道314在电机绕组316的径向内部具有内管道320,内管道320设有内螺纹322,且在内管道320外部装配有永磁铁324。内管道320与所述永磁铁324一起构成电动机转子320/324。

数个行星辊326环绕内管道320的内圆周分布,这些行星辊326设有与内管道320的内螺纹322相匹配的外螺纹327,行星辊326与内管道320的内螺纹322相啮合。行星辊326的外螺纹327也与形成在驱动轴332一端的驱动部分330的外部周向槽328相啮合。驱动部分330是驱动轴332的一部分或者不可旋转地与之相连。驱动轴332可以是实心的或者是管状的。

驱动部分330的外部周向槽328可包括螺纹槽或者独立的环状槽。

行星辊326可以通过例如环334和336彼此隔开。

当旋转由内管道320和永磁铁324形成的转子320/324时,行星辊326相对于所述管道320在其内螺纹322中轴向移动。在此过程中,行星辊326轴向输送驱动部分330和与所述驱动部分连接或成一体的驱动轴332,由此所述驱动轴相对于内管道320轴向移动,并因此还相对于外管道314轴向移动。

图5所示的另一个电动调节线性致动器412类似于图3和图4所示的线性调节致动器312,除了其行星辊428的环绕间距不是用环334和336保持,而是用齿轮440和442或构成在或固定于行星辊426端部的齿形环保持,所述齿形环通过它们的齿与在驱动部分330的每侧构成在或固定于驱动轴432上的齿圈446和448的齿分别啮合。图5中所使用的与图3和图4中相同的参考标记指的是相同的部件。由于功能上相同,就没有在图5中重复描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