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载墨装置及凹版印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34775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印刷载墨装置及凹版印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油墨印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印刷载墨装置及凹版印刷装置。



背景技术:

烟用接装纸是把滤嘴与卷烟烟支接装起来的专用纸,主要采用凹版印刷技术进行规模化生产制造,印版的图文部分凹下,而空白部分与印版滚筒的外圆在同一平面上。印刷时,印版滚筒全版面着墨,以刮墨刀将版面上空白部分的油墨刮清,留下图文部分的油墨,然后过纸,由压印滚筒在纸的背面压印,使凹下部分的油墨直接转移到纸面上,最后经收纸部分将印刷品堆集或复卷好。

印刷载墨装置是一种印刷油墨的上料和盛料装置。配置好的油墨装在储墨槽中,经进料管道送至盛墨盘中。然而,油墨转移至盛料盘经过长时间印刷后,在盛料盘底部会产生油墨沉淀,从而造成料盘中上下层油墨体系不均匀,影响印刷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有助于避免油墨沉淀,改善印刷效果的印刷载墨装置及凹版印刷装置。

一种印刷载墨装置,包括盛墨盘,该盛墨盘的底部具有油墨入口,该印刷载墨装置进一步包括设置在该油墨入口上的出墨装置,用于向该盛墨盘中输出油墨,该出墨装置包括鸭嘴阀,该鸭嘴阀的出墨方向与垂直于该盛墨盘的底部的方向呈一夹角,该夹角大于0°。

一种凹版印刷装置,包括所述的印刷载墨装置,以及印版滚筒,该印版滚筒设置在该盛墨盘中。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印刷载墨装置及凹版印刷装置包括出墨装置,该出墨装置包括鸭嘴阀,该鸭嘴阀的出墨方向与垂直于该盛墨盘的底部的方向呈大于0°的夹角,使油墨从该鸭嘴阀流出时带动周围层沉淀物湍动,从而保证油墨体系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印刷载墨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印刷载墨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印刷载墨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出墨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出墨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印刷载墨装置及凹版印刷装置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印刷载墨装置20,包括盛墨盘29及出墨装置10。该盛墨盘29的底部具有油墨入口,该出墨装置10设置在该油墨入口上,用于向该盛墨盘29中输出油墨。

请一并参阅图4及图5,该出墨装置10包括鸭嘴阀12及管体,该管体与该鸭嘴阀12连接。该鸭嘴阀12是弹性元件,包括“一”形出液端126和“○”形进液端122,以及将该出液端126与进液段122连接的楔形阀体124。该出液端126在有液体流出时张开,没有液体流出时关闭。该鸭嘴阀12的材料可以是橡胶或塑料。该鸭嘴阀12的进液端126固定在该管体上,与该管体连通。

该鸭嘴阀12的出墨方向与垂直于该盛墨盘29的底部的方向呈一夹角,该夹角大于0°,使油墨从该鸭嘴阀流出时带动周围层沉淀物湍动,从而保证油墨体系均匀。优选的,该夹角等于90°。该夹角等于90°时,该油墨流出顺畅且不易因动能过大而溅出,同时对盛墨盘的底部形成冲刷,带动沉淀湍动效果更好。在更为优选的实施例中,该“一”形出液端126与该盛墨盘29的底部平行,使液体流出时大部分与该盛墨盘29的底部距离更近。

该鸭嘴阀12与该盛墨盘29的底部之间的距离越近效果越好,优选为小于或等于1厘米。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该管体为T形管14,该T形管14包括一个进液口和两个出液口,每个出墨装置10中的鸭嘴阀12为两个鸭嘴阀12,分别与该两个出液口连接。具体的,该两个鸭嘴阀12的进液端126分别与该T形管14的两个出液口固定连接。该两个鸭嘴阀12可以向相反的方向出墨,从而增加对底部沉淀物产生的湍动。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该管体的一端包括进液口,该管体的另一端可包括面向不同方向的多个出液口,每个出墨装置10中的鸭嘴阀12为与该多个出液口数量对应的多个鸭嘴阀12,该多个鸭嘴阀12分别与该多个出液口连接。

该盛墨盘29的底部可以为平面或为沿轴线对称的弧面。当为弧面时,该出墨装置10设置在该轴线上,该鸭嘴阀12的出墨方向与该轴线平行。该沉淀易于堆积在该弧面底部的最下端,即该出墨装置10的位置,从而使该出墨装置10对该沉淀物的湍动更好。

该印刷载墨装置20还可以包括进料管24及储墨容器22,该进料管24的第一端与该出墨装置10连通,该进料管24的第二端与该储墨容器22连通。该盛墨盘29优选设置在该储墨容器22上方,该进料管24优选为竖直设置,油墨通过该进料管24由下向上运动。

该印刷载墨装置20还可以包括泵23,该泵23设置在该储墨容器22中,且与该进料管24的第二端连接。该泵23能够使该油墨从该储墨容器22沿该进料管24向上运动到该盛墨盘29。

该印刷载墨装置20还可以包括流量控制装置25,该流量控制装置25设置在该进料管24上,用于控制该进料管24中油墨的流量,保证经该鸭嘴阀12流出的油墨既不会因动能过大而溅出,也不会因流速过小而无法引起底层沉淀物的充分湍动。

该印刷载墨装置20还可以包括出料管26和溢流板27,该盛墨盘29的底部进一步具有油墨出口,该溢流板27设置在该油墨出口与该油墨入口之间,该出料管26的第一端通过该油墨出口与该盛墨盘29连通,该出料管26的第二端与该储墨容器22连通。该盛墨盘29中的空间被溢流板27划分为隔离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该第一区域中设置该油墨入口,该第二区域中设置油墨出口。该储墨容器22中的油墨沿该进料管24到大概油墨入口,进入该盛墨盘29中,达到溢流板27的高度后溢出,流入该第二区域,然后从该油墨出口流出,沿该出料管26回流至该储墨容器22,从而形成循环。

该印刷载墨装置20还可以包括超声发生器30,该超声发生器30设置在该盛墨盘29中。由于凹版印刷装置的印版滚筒在长期转动过程中容易在墨料表层形成一层浮沫,浮沫经印版转移至承印纸张上造成印刷质量问题。该超声发生器30可以使油墨表层浮沫分散,起到去除浮沫的作用。优选的,可以在该盛墨盘29不同位置均匀设置多个超声发生器30。

另外,印版滚筒长时间运行后,油墨固化物易填实印版网穴造成堵版,使油墨难以均匀的转移到承印纸上,影响印刷的整体效果。该超声发生器30还可以对印版进行清洁,有效防止印版堵版。该超声发生器30在印刷过程中启动,使生成过程中无需中断印刷进行专门的印版清洁或油墨除浮沫。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凹版印刷装置,包括所述印刷载墨装置20,以及印版滚筒(图未示),该印版滚筒设置在该盛墨盘29中。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