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网印刷机的刮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22143阅读:900来源:国知局
丝网印刷机的刮刀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丝网印刷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丝网印刷机的刮刀。



背景技术:

丝网印刷有着批量大、价格便宜、色彩鲜艳、保存期长、交货快等优势,被越来越多的行业认可,应用广泛。在家用电器的电路板,纺织品上的花纹,T恤、文化衫、鞋上的图案,电冰箱、电视机、洗衣机面板上的文字,陶瓷、玻璃、墙地砖上的装饰;各种商业广告像电器、包装、户外、固定、流动等广告平台;在包装装潢业中网印高档包装盒、包装瓶、烟包、酒包方面,特别是超大型外包装和产品外形装饰——丝网印刷应用异常广泛,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其技术主要被众多印刷厂控制,而小型的个性化的丝网印刷技术传授在国内则寥寥无几,市场异常广阔。

丝网印刷由五大要素构成,即丝网印版、涂墨板刮墨板、油墨、印刷台以及承印物。丝网印刷基本原理是:利用丝网印版图文部分网孔透油墨,非图文部分网孔不透墨的基本原理进行印刷。印刷时在丝网印版一端上倒入油墨,用涂墨板刮墨板在丝网印版上的油墨部位施加一定压力,同时朝丝网印版另一端移动。油墨在移动中被刮墨板从图文部分的网孔中挤压到承印物上。由于油墨的粘性作用而使印迹固着在一定范围之内,印刷过程中刮墨板始终与丝网印版和承印物呈线接触,接触线随刮板移动而移动,由于丝网印版与承印物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隙,使得印刷时的丝网印版通过自身的张力而产生对刮板的反作用力,这个反作用力称为回弹力。由于回弹力的作用,使丝网印版与承印物只呈移动式线接触,而丝网印版其它部分与承印物为脱离状态。使油墨与丝网发生断裂运动,保证了印刷尺寸精度和避免蹭脏承印物。当刮墨板刮过整个版面后抬起,同时丝网印版也抬起,并将油墨轻刮回初始位置。至此为一个印刷行程。

但是在印刷过程中,丝网印刷机必须配备一位操作工,当丝网印刷机的墨少了之后需要及时加墨,由于丝网印刷机的印刷速度很快,膜的消耗速度也很快,又由于涂墨板和刮墨板之间的空间有限,所以每次所加墨的量并不多,所以操作工需要不停地进行加墨;另外在涂墨和刮墨的过程中,墨会从涂墨板和刮墨板的两端逸出,而堆积在丝网上,操作工还需要将堆积的墨进行清除。导致操作工的劳动强度较大。

本申请人之前申请的名称为《丝网印刷机自动加墨收墨装置》的专利,解决了上述问题,刮墨板(也可称为刮刀)使用的时候,刮墨板其中一个棱与丝网接触进行刮墨;刮墨板为了不损伤丝网,一般都是采用硅橡胶的材质。但是由于硅橡胶使用时间长了之后会产生磨损,导致刮墨板与丝网接触的棱不能完全与丝网接触,导致刮墨效果较差,甚至会对丝网造成损坏。由于刮墨板与刮墨板架(也可称为刮刀架)固定效果要求很高,所以刮墨板架通过较多的紧固件与刮墨板固定,一旦刮墨板其中一个棱磨损之后,就必须将刮墨板从刮墨板架上拆下并进行翻转,使刮墨板另一个棱与丝网接触。这种方式不仅导致了丝网印刷的持续生产时间较短,正常一个班需要停机更换多次,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并且更换的时候刮刀会与丝网发生摩擦、碰撞,从而对丝网有损坏的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丝网印刷机的刮刀,当一侧的刮刀磨损之后,通过齿条调节转轴的角度,可以使磨损的刮刀转动一定角度,使刮刀未磨损的一侧边沿与丝网接触,也可以使磨损的刮刀转动至刮刀架顶部,刮刀架顶部的未使用的刮刀可以继续生产,延长了持续性生产的时间;正常一个班内无需将刮刀从刮刀架上进行拆卸翻转;只需在交接班的时候对刮刀进行拆卸翻转或直接更换即可;通过齿条调节转轴的角度,可以调节挂到与丝网之间的角度,从而增加了刮刀的角度范围,提高了挂到的适用性;通过限位装置的作用,可以将调节角度后的齿条与连接块限位固定,避免刮刀在使用过程中角度发生改变,保证了刮刀的使用效果;通过活塞的作用,保证刮刀在转轴作用下进行更换的时候,不与丝网接触,避免对丝网造成损坏。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丝网印刷机的刮刀,包括刮刀架,所述刮刀架的顶部和底部沿刮刀架的长度方向分别固定有刮刀,所述刮刀架的两端与连接块连接,所述连接块分别与丝网印刷机两侧的滑杆滑动连接,所述刮刀架的两端通过转轴与连接块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块上设有限定转轴转动的限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连接块的下部设有槽口,所述转轴的端部伸入槽口内,并且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槽口内活动连接有与齿轮匹配的齿条。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齿条沿槽口的顶部与连接块滑动连接,所述齿条上分别固定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分别与槽口的两端贴合。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限位装置为“门”字型卡钩,所述“门”字型卡钩的两侧底部设有倒钩,所述倒钩与齿条两侧所设的条形槽匹配,所述条形槽平行于齿条的长度方向设置;顶紧螺栓向下穿过所述“门”字型卡钩的顶部与齿条的顶部接触,通过倒钩与顶紧螺栓的作用将“门”字型卡钩与齿条固定。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倒钩与“门”字型卡钩的顶部之间的距离小于条形槽下底边与齿条顶部之间的距离;并且,倒钩与“门”字型卡钩的顶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条形槽上顶边与齿条顶部之间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连接块通过滑块与丝网印刷机两侧的滑杆滑动连接,所述连接块通过活塞与滑块上下活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活塞固定于滑块的顶部,活塞的活塞杆端部向下穿过滑块与连接块固定。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刮刀分别通过刮刀架顶部和底部所分别设的夹板与刮刀架固定,所述夹板为刮刀架所设的夹槽的两侧壁,所述夹板通过紧固螺栓将刮刀固定。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紧固螺栓从刮刀架的一侧穿过夹槽之后与刮刀架的另一侧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用于固定顶部一侧刮刀的紧固螺栓从刮刀架的一侧穿过对应夹槽之后与刮刀架的另一侧螺纹连接,用于固定底部一侧刮刀的紧固螺栓的从刮刀架的另一侧穿过对应夹槽之后与刮刀架的一侧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第一、本实用新型的丝网印刷机的刮刀,当一侧的刮刀磨损之后,通过齿条调节转轴的角度,可以使磨损的刮刀转动一定角度,使刮刀未磨损的一侧边沿与丝网接触,也可以使磨损的刮刀转动至刮刀架顶部,刮刀架顶部的未使用的刮刀可以继续生产,延长了持续性生产的时间;正常一个班内无需将刮刀从刮刀架上进行拆卸翻转;只需在交接班的时候对刮刀进行拆卸翻转或直接更换即可。

第二、本实用新型的丝网印刷机的刮刀,通过齿条调节转轴的角度,可以调节挂到与丝网之间的角度,从而增加了刮刀的角度范围,提高了挂到的适用性。

第三、本实用新型的丝网印刷机的刮刀,通过限位装置的作用,可以将调节角度后的齿条与连接块限位固定,避免刮刀在使用过程中角度发生改变,保证了刮刀的使用效果。

第四、本实用新型的丝网印刷机的刮刀,通过活塞的作用,保证刮刀在转轴作用下进行更换的时候,不与丝网接触,避免对丝网造成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刮刀架的侧视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和图2 可知,本实用新型包括刮刀架1,所述刮刀架1的顶部和底部沿刮刀架1的长度方向分别固定有刮刀14,所述刮刀架1的两端与连接块2连接,所述连接块分别与丝网印刷机两侧的滑杆4滑动连接,所述刮刀架1的两端通过转轴5与连接块2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块2上设有限定转轴5转动的限位装置;所述连接块2的下部设有槽口,所述转轴5的端部伸入槽口内,并且固定连接有齿轮6,所述槽口内活动连接有与齿轮6匹配的齿条7;所述齿条7沿槽口的顶部与连接块2滑动连接,所述齿条7上分别固定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分别与槽口的两端贴合;所述限位装置为“门”字型卡钩8,所述“门”字型卡钩8的两侧底部设有倒钩,所述倒钩与齿条7两侧所设的条形槽9匹配,所述条形槽9平行于齿条的长度方向设置;顶紧螺栓10向下穿过所述“门”字型卡钩8的顶部与齿条7的顶部接触,通过倒钩与顶紧螺栓10的作用将“门”字型卡钩与齿条7固定;所述倒钩与“门”字型卡钩8的顶部之间的距离小于条形槽9下底边与齿条7顶部之间的距离;并且,倒钩与“门”字型卡钩8的顶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条形槽9上顶边与齿条7顶部之间的距离;所述连接块2通过滑块3与丝网印刷机两侧的滑杆4滑动连接,所述连接块2通过活塞11与滑块3上下活动连接;所述活塞11固定于滑块3的顶部,活塞11的活塞杆12端部向下穿过滑块3与连接块2固定;所述刮刀14分别通过刮刀架1顶部和底部所分别设的夹板13与刮刀架1固定,所述夹板13为刮刀架1所设的夹槽16的两侧壁,所述夹板13通过紧固螺栓15将刮刀14固定;所述紧固螺栓15从刮刀架1的一侧穿过夹槽16之后与刮刀架1的另一侧螺纹连接;用于固定顶部一侧刮刀14的紧固螺栓15从刮刀架1的一侧穿过对应夹槽16之后与刮刀架1的另一侧螺纹连接,用于固定底部一侧刮刀14的紧固螺栓15的从刮刀架1的另一侧穿过对应夹槽16之后与刮刀架1的一侧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活塞杆12向下伸出活塞11,至刮刀架1底部的刮刀14与丝网接触,滑块3沿着滑杆4做往复运动,带动刮刀架1底部的刮刀14在丝网上做往复运动;当刮刀架1底部的刮刀14磨损之后,活塞杆12向上退回活塞11内,将顶紧螺栓10旋松,使“门”字型卡钩8与齿条7不再紧固;通过齿条7与齿轮6的作用带动转轴5转动,从而调节刮刀架1的角度,使刮刀架1顶部的刮刀14转动至刮刀架1的底部,并使刮刀14与丝网之间的夹角符合生产要求;再次将顶紧螺栓10旋紧,使“门”字型卡钩8与齿条7紧固,并且保证“门”字型卡钩8与连接块2槽口的两端贴合。活塞杆12再次向下伸出活塞11,至目前位于刮刀架1底部的刮刀14再次与丝网接触,滑块3沿着滑杆4继续作往复运动,带动目前位于刮刀架1底部的刮刀14在丝网上做往复运动。

当磨损的刮刀14转动至刮刀架1的顶部后,在设备运行之前,可以将固定该刮刀14的紧固螺栓15旋松,并将该刮刀14进行翻转,从而使该刮刀14远离刮刀架1的一端具有未磨损的边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