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型材加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型材钢印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对有关行业规范管理标准的颁布,各行各业都会将自己产品的生产单位代码、产品型号、技术参数、工件编码、检测信息等标注在产品上,特别是型材生产企业,大部分型材生产企业通过粘贴标签带的方法,将上述信息标注在型材上,但采用这种方法对型材产品进行标注,不仅使企业的生产成本变高,还消耗大量的资源,并且在型材使用完成后,由于标签带一般都会被撕扯掉,因此对自然环境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而现目前市面上也出现了各种可以在工件上加工生产单位代码、产品型号、技术参数、工件编码、检测信息等永久性钢印标记的设备,但还没有一款设备是针对型材生产加工而设计的。
因此,设计一款在型材的生产加工中,能方便的标记永久性信息的钢印装置,是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型材钢印装置,使企业在型材的生产加工中,能方便的标记永久性信息。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型材钢印装置,包括底座、钢印系统以及型材定位系统,所述底座为槽型结构;所述型材定位系统为两个,且均固定连接在底座上;所述钢印系统为两个,且底部均设有滑动支座,并分别设置于两个型材定位系统与底座的两个槽壁之间,滑动支座与底座为滑动连接;在两个型材定位系统与底座的两个槽壁之间还分别设有丝杆,所述滑动支座与丝杆通过螺纹连接。
生产加工时,将需要被加工的型材放置于两个型材定位系统的顶面之间,使型材的运动方向限定在两个型材定位系统之间,同时控制丝杆转动,驱使钢印系统在底座上做水平方向的移动,并使钢印系统贴紧所要标记的型材表面,在型材传输的过程中,钢印系统转动,从而实现型材表面的钢印标记。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两个型材定位系统均与底座固定连接,因此,每一个钢印系统均可独立的工作,企业可以根据产品的生产加工需要,选择对型材的一面或者两面进行钢印标记。
进一步的,所述钢印系统包括固定转轴、上转盘、下转盘以及固定座,固定转轴固定连接在滑动支座上,固定座固定连接在固定转轴上,上转盘、下转盘套接在固定转轴上,且下转盘位于固定座上,上转盘位于下转盘上。
所述上转盘、下转盘与固定转轴相套接,有利于在型材的传输过程中,随着上转盘、下转盘的转动,能对型材表面进行连续的钢印,并且保证印迹清晰、完整,当上转盘、下转盘损坏时,上转盘、下转盘与固定转轴相套接,还有利于对上转盘、下转盘进行及时的更换。
进一步的,所述下转盘上设有钢印槽,且在钢印槽上设有印章,所述印章的端部设有与钢印槽适配的卡槽。企业可以根据所需标记的内容,将不同编码的印章放置于钢印槽中,以实现标记内容的钢印。
进一步的,所述型材定位系统包括定位板以及,定位板的两侧分别设有定位翼缘,定位座的两侧侧壁上分别设有多个定位孔,且定位翼缘通过螺栓与定位孔相连接。
当型材放置于两个型材定位系统之间时,可以根据型材截面的宽度大小,调整定位板的位置,使型材刚好卡接在两块定位板之间,并通过螺栓将定位翼缘连接在定位座的定位孔上。
进一步的,所述丝杆两端分别与型材定位系统、底座的槽壁活动连接,且在槽壁一侧丝杆的端面上设有把手。丝杆两端分别与型材定位系统、底座的槽壁活动连接,有利于丝杆的自由转动,把手能够使钢印装置的操作更加简单、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把手上设有刻度盘,操作人员能够通过刻度盘控制丝杆的转动,以确定钢印系统水平移动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使企业在型材的生产加工中,能方便的标记永久性信息;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型材钢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钢印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型材定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印章与钢印槽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其中:1—底座,2—上转盘,3—固定转轴,4—定位座,5—定位板,6—把手,7—丝杆,8—滑动支座,9—下转盘,10—钢印槽,11—印章,12—定位翼缘,13—定位孔,14—固定座,15—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一种型材钢印装置,如图1-图4所示,包括底座1、滑动支座8以及定位座4,所述底座1为槽型结构,所述定位座4为两个,且固定连接于底座1的中部,在定位座4与底座1的槽壁之间分别设有滑动支座8,且滑动支座8与底座1为滑动连接;在定位座4与底座1的两个槽壁之间还分别设有丝杆7,所述滑动支座8与丝杆7通过螺纹连接。
所述定位座4上设有定位板5,且定位板5的两侧分别设有定位翼缘12,定位座4的两侧侧壁上分别设有多个定位孔13,定位翼缘12通过螺栓与定位孔13相连接。
所述滑动支座8上设有固定转轴3,在固定转轴3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座14,且在固定座14上设有上转盘2、下转盘9,所述上转盘2位于下转盘9的上方,且上转盘2、下转盘9均套接在固定转轴3上。
生产加工时,将需要被加工的型材放置于两个定位座4上,使型材的运动方向限定在两个定位板5之间,并且可以根据型材截面的宽度大小,调整定位板5的位置,使型材刚好卡接在两块定位板5之间,并通过螺栓将定位翼缘12连接在定位座4的定位孔13上,同时控制丝杆7转动,驱使滑动支座8在底座1上做水平方向的移动,并使上转盘2、下转盘9贴紧所要标记的型材表面,在型材传输的过程中,上转盘2、下转盘9转动,从而实现型材表面的钢印标记。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如图1-图4所示,进一步地,所述下转盘9上设有钢印槽10,且在钢印槽10上设有印章11,所述印章11的端部设有与钢印槽10适配的卡槽15。企业可以根据所需标记的内容,将不同编码的印章11放置于钢印槽10中,以实现标记内容的钢印。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如图1-图4所示,进一步地,所述丝杆7两端分别与定位座4、底座1的槽壁活动连接,且在槽壁一侧丝杆7的端面上设有把手6。丝杆7两端分别与定位座4、底座1的槽壁活动连接,有利于丝杆7的自由转动,把手6能够使钢印装置的操作更加简单、方便。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如图1-图4所示,进一步地,所述把手6上设有刻度盘,操作人员能够通过刻度盘控制丝杆7的转动,以确定滑动支座8水平移动的距离。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