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计量准确的线缆喷印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方便使用,线缆在生产之后需要间隔一端固定的距离进行喷印,如间隔1米喷印,喷印代表了线缆的长度。另外长家也可以将商标喷印至线缆上,便于客户识别。
现有的连续性线缆生产企业对长度计量的设备一般采用以下两种方式:一是机械印字机,线缆长度的计量是利用一个外圆长度为定值的轮子与线缆直接接触,做无滑动地滚动进行计量;二是由工业控制器控制的喷码机喷字,线缆长度的计量原理与前者相似。由于外圆周长为定值的轮子实际周长难以准确制造,造成系统误差。轮子由线缆带动作无滑动滚动,但是实际上由于存在摩擦力等各种实际因素,“无滑动”是无法确保的,也造成了较大的不可控制的偶然性误差。这两种长度计量与喷印字的设备共同的缺点是长度计量不准确,存在一定误差。使得喷印不准确。
且现有的喷头在连续喷印过程中,与喷头连接的墨盒中的墨水有限,可能会出现在使用过程中墨水用光,线缆持续移动,导致漏喷的情况。为了防止漏喷还需要由人工在生产线查看和关闭机器等一系列步骤。浪费大量的时间且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缆喷印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喷印字的设备共同的缺点是长度计量不准确,存在一定误差。使得喷印不准确,且为了防止漏喷还需要由人工在生产线查看和关闭机器等一系列步骤,浪费大量的时间且使用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缆喷印装置,所述线缆喷印装置包括:机架,沿线缆传输方向依次设置于机架上方的压痕装置、监测装置及喷码装置;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线缆传输的传输装置,所述压痕装置、监测装置及喷码装置均与控制器连接,所述喷码装置包括喷嘴和与喷嘴连接的墨盒,所述墨盒内设置有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液位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监测装置为红外传感器。
为了便于不同直径的线缆的喷印,进一步地,所述压痕装置包括压痕块和套设于所述压痕块外的套筒,所述压痕块沿所述套筒的轴线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压痕块上对应于所述第一通孔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的结构一样采用销轴或螺钉与通孔插接的结构简单,且便于使用。可以对于长度的需要将压痕块的第二通孔与套筒的第一通孔对应,然后采用销钉进行插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传输装置为多个托轮,所述托轮沿线缆传输方向设置于机架上。
为了便于放置线缆,进一步地,所述托轮上设置有用于放置线缆的凹槽。
为了防止打滑,便于传输,进一步地,所述凹槽内设置有防滑纹或防滑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内设置有用于检测电压的AD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液位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墨盒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压痕装置、监测装置及喷码装置之间的间隔均为1米。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缆喷印装置中所述包层中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线缆传输的传输装置,所述压痕装置、监测装置及喷码装置均与控制器连接,所述喷码装置包括喷嘴和与喷嘴连接的墨盒,所述墨盒内设置有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液位传感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缆喷印装置中监测装置接收信号,将信号传输至喷码装置和压痕装置控制压痕与喷码的时间;同时液位传感器在检测到无墨液时可以发送信号至控制器控制整个机器电源关闭,喷印装置停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缆喷印装置不仅克服了现有的喷印装置的误差,大大地提高了喷印距离的精度,而且具有提高效率和节约成本等优点。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缆喷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缆喷印装置中压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缆喷印装置中压痕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压痕装置; 2-控制器; 3-监测装置;
4-喷嘴; 5-托轮; 6-线缆;
7-液位传感器; 21-套筒; 22-第一通孔;
23-压痕块; 24-第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缆喷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缆喷印装置包括:机架,沿线缆6传输方向依次设置于机架上方的压痕装置1、监测装置及喷码装置,线缆6传输方向为从左至右;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线缆6传输的传输装置,所述压痕装置1、监测装置及喷码装置均与控制器2连接,所述喷码装置包括喷嘴4和与喷嘴4连接的墨盒,所述墨盒内设置有与所述控制器2连接的液位传感器7。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缆喷印装置中监测装置3接收信号,将信号传输至喷码装置和压痕装置1控制压痕与喷码的时间;同时液位传感器7在检测到无墨液时可以发送信号至控制器2控制整个机器电源关闭,喷印装置停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缆喷印装置不仅克服了现有的喷印装置的误差,大大地提高了喷印距离的精度,而且具有提高效率和节约成本等优点。
本实施例中所述监测装置3为用于监测线缆6印痕的红外传感器。
为了便于不同直径的线缆6的喷印,如图2和图3所示,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压痕装置1包括压痕块23和套设于所述压痕块23外的套筒21,所述压痕块23沿所述套筒21的轴线移动。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缆喷印装置中压痕装置1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缆喷印装置中压痕块23的结构示意图。采用销轴或螺钉与通孔插接的结构或其他伸缩的结构。
为了便于压痕块23沿所述套筒21的轴线移动,即上下方向移动。本实施例中所述套筒21上沿轴线方向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22,所述压痕块23上对应于所述第一通孔22设置有第二通孔24。第二通孔24与第一通孔22的结构一样采用销轴或螺钉与通孔插接的结构简单,且便于使用。可以对于长度的需要将压痕块23的第二通孔24与套筒21的第一通孔22对应,然后采用销钉进行插接固定。
本实施例中的所述传输装置为多个托轮5,多个所述托轮5沿线缆6传输方向设置于机架上。即左右方向均匀的设置于机架上。托轮5可以设置为上下两组,线缆6位于两组托轮5之间便于压痕与喷印。
为了便于放置,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托轮5上设置有用于放置线缆6的凹槽。为了防止打滑,便于传输,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凹槽内设置有防滑纹或防滑凸起。
为了防止系统过流损坏器材,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控制器2内设置有用于检测电压的AD模块。
为了节约资源,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液位传感器7设置于所述墨盒的底部。液位传感器可以设置于墨盒的底板上或内侧板上。
为了适用于大部分场合,进一步地,所述压痕装置1、监测装置及喷码装置之间的间隔均为1米。也不限定于1米可以为其它参数。
使用时,根据线缆6外型的大小选择调整压痕块23与套筒21的距离,确保生产中线缆6中心线的位置不变。调整压痕装置1、监测装置3、喷码喷嘴4对准线缆6中心线,并保持规定的距离。根据线缆6的颜色选择适当的印痕、确保印痕及印字清晰。然后,压痕装置1在手动下向线缆6制做第一个印痕。当这一印痕在线缆6的运行中经过标准距离(例如一米)前进至监测装置3时,监测装置3接收信号,经控制器2处理,同时传输给压痕装置1和喷码喷嘴4。压痕装置1接收信号后向线缆6制作第二个印痕(以后重复接受信号,再制做之后的印痕)。喷码喷嘴4接受信号后给线缆6喷印规定的一组字码。喷印完毕后待机,准备接受下一次信号,再喷印下一组字码。字码中做长度记录的数码,应根据规定递增。如1米、2米。液位传感器7检测到与喷嘴4连接的墨盒中墨水没有时,会控制整体设备电路关闭,机器暂停,在添加完墨水后,继续开启机器,控制器2保留停机时的参数继续运行。
生产过程中,可以抽测线缆6上任意二组字码之间的相对距离线缆6长度,若出现相对距离与要求不符,可立即调整压痕装置1与监测装置3之间的相对位置,以达到抽测距离精度满意为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缆喷印装置中所述包层中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线缆6传输的传输装置,所述压痕装置1、监测装置及喷码装置均与控制器2连接,所述喷码装置包括喷嘴4和与喷嘴4连接的墨盒,所述墨盒内设置有与所述控制器2连接的液位传感器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缆喷印装置中监测装置3接收信号,将信号传输至喷码装置和压痕装置1控制压痕与喷码的时间;同时液位传感器7在检测到无墨液时可以发送信号至控制器2控制整个机器电源关闭,喷印装置停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缆喷印装置不仅克服了现有的喷印装置的误差,大大地提高了喷印距离的精度,而且具有提高效率和节约成本等优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