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机组及其上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27245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印刷机组及其上纸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印刷机组及其上纸装置。



背景技术:

印刷机,是印刷文字和图像的机器。

现代印刷机一般由装版、涂墨、压印、输纸(包括折叠)等机构组成。它的工作原理是:先将要印刷的文字和图像制成印版,装在印刷机上,然后由人工或印刷机把墨涂敷于印版上有文字和图像的地方,再直接或间接地转印到纸或其他承印物(如纺织品、金属板、塑胶、皮革、木板、玻璃和陶瓷)上,从而复制出与印版相同的印刷品。

目前,在对印刷机组进行换纸时,需要将替换纸卷和被更换纸卷靠近的放置在一起,且两者的转动方向保持一致,同时还需要通过加速装置对替换纸卷的转速进行控制,使得替换纸卷的转速与被更换纸卷相同,再将被更换纸卷上正在进行传输的部分连接于替换纸卷上,接着将被更换纸卷切断来完成换纸。但是在进行加速时,无法及时停止对替换纸卷的加速,从而使得在换纸过程中产生的不合格纸张更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上纸装置,其具有及时检测到替换纸卷与被更换纸卷转速一致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上纸装置,包括机架,机架的上端设有用于对替换纸卷进行加速的加速装置,还包括自动切断系统,自动切断系统包括

转速检测装置,安装于加速装置上,用于检测替换纸卷的转速并在转速达到预设值时发出切断信号;

切断装置,连接于转速检测装置,相应于切断信号对被更换纸卷进行切断,且切断装置转动连接于机架的上端。

如此设置,在加速装置对替换纸卷进行加速时,转速检测装置实时对替换纸卷的转速进行检测,在替换纸卷的转速达到预设值时,即与被更换纸卷的转速相同时,转速检测装置向切断装置发出切断信号,切断装置在接收到切断信号之后及时将被更换纸卷正在被传输的部分进行切断,从而使得由于换纸而产生的不合格纸张的数量减少,使得整个上纸装置具有及时检测到替换纸卷与被更换纸卷转速一致的优点。

进一步设置:加速装置包括转动连接于机架上端的机壳、固定于机壳一侧的第一电机、连接于第一电机且用于与替换纸卷相抵触的传动皮带,传动皮带的转动方向与替换纸卷的转动方向相反。

如此设置,在加速装置对替换纸卷进行加速时,通过第一电机驱动皮带进行转动,当皮带与替换纸卷相抵触时,皮带与替换纸卷之间的摩擦力带动替换纸卷沿与皮带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进行转动,通过第一电机使得传动皮带对于替换纸卷的加速效果更加优秀,且由于皮带是柔软的,在皮带带动替换纸卷产生转动时不会对替换纸卷造成磨损。

进一步设置:转速检测装置包括发射口朝下的反射型光电传感器,所述替换纸卷上设有对反射型光电传感器发出光进行反射的黑标。

如此设置,在对替换纸卷进行测速时,反射型光电传感器持续向替换纸卷上发射红外光,当红外光照射至替换纸卷上的黑标时,红外光被反射并发射至反射型光电传感器上的接收器上,由于替换纸卷持续进行转动,所以每隔一段时间红外光就反射一次,根据反射型光电传感器接收红外光的时间间隔来计算出替换纸卷的转速,使得转速检测装置的检测更加准确方便。

进一步设置:机壳还连接有用于驱动自身转动的第一气缸。

如此设置,通过第一气缸更加方便的驱动机壳产生转动,机壳在向下转动时也带动皮带向下运动,皮带在向下运动时逐渐与替换纸卷相抵触,从而使得皮带有效地对替换纸卷进行加速。

进一步设置:切断装置包括转动连接于机架上端的支撑架,支撑架包括相互平行且转动连接于机架上端的侧板,连接于两侧板背离支撑架的端部之间的横板,分别连接于两侧板之间且相互平行的压辊和刀具。

如此设置,通过两个侧板的转动来带动压辊和刀具的转动,从而使得压辊对于替换纸卷的压紧操作更加方便,也使得刀具的对于被更换纸卷上正在进行传输的部分的切断更加便捷,且使得整个支撑架的结构更加简单,且切断更加及时快速。

进一步设置:刀具设置于横板和压辊之间。

如此设置,当支撑架转动至指定位置时,压辊与被更换纸卷上正在进行传输的部分相抵触,而将刀具设置于横板和压辊之间使得刀具位于压辊的下方,从而使得刀具对压辊下方的被更换纸卷进行切断,而当刀具位于压辊上方时,刀具既可以对被更换纸卷进行切断,也可以对替换纸卷进行切断,从而十分不便,容易将替换纸卷切断,造成上纸操作的失败。

进一步设置:压辊包括连接于两侧板之间的转轴、对称设置于转轴两侧的驱动板、连接于两驱动板相同方向端部之间的压紧辊。

如此设置,在将被更换纸卷正在传输的部分压紧至替换纸卷上时,通过驱动板的转动来带动压紧辊向下运动,从而使替换纸卷与被更换纸卷进行连接,这样有效地使得压紧辊可单独进行运动,而不是只能与支撑架同时转动,从而大大增加了压紧辊的灵活性。

进一步设置:驱动板背离压紧辊的一端连接有气动支撑杆,气动支撑杆的另一端连接于机架。

如此设置,通过气动支撑杆对驱动板进行有效地驱动,当气动支撑杆收缩时驱动板向下转动,驱动板带动压紧辊向下运动;当气动支撑杆伸长时驱动板向上转动,驱动板带动压紧辊向上运动,从而驱动板对于压紧辊的驱动更加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印刷机组,其具有及时检测到替换纸卷与被更换纸卷转速一致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印刷机组,带有上述上纸装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转速检测装置包括发射口朝下的反射型光电传感器,所述替换纸卷上设有对反射型光电传感器发出光进行反射的黑标,不仅可以根据反射型光电传感器接收红外光的时间间隔来计算出替换纸卷的转速,使得转速检测装置的检测更加准确方便,而且在替换纸卷与被更换纸卷进行连接时,黑标位于不合格的印刷纸张上,当工作人员对不合格的印刷纸张进行剔除时,通过黑标使得工作人员对于不合格印刷纸张的寻找更加方便快速。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报警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上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加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1转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1转动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1凸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1切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1刀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0是实施例1替换纸卷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实施例1粘接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11、支撑座;12、顶板;2、控制面板;21、换纸按钮;22、提示按钮;3、加速装置;31、机壳;32、反射型光电传感器;33、第一气缸;34、第一电机;35、传动皮带;4、转动装置;41、转动辊;42、转动电机;43、导辊;44、连接板;5、回转架;51、支架;52、第二电机;53、凸杆;54、第三气缸;6、导出辊;7、切断装置;71、支撑架;711、侧板;712、横板;72、第二气缸;73、刀具;74、压辊轴;75、驱动板;76、压紧辊;77、转轴;8、气动支撑杆;9、替换纸卷;91、粘接端;92、第一双面胶;93、粘接条;94、第二双面胶;95、黑标;10、被更换纸卷;100、警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印刷机组,如图1至图2所示,包括上纸装置和出纸装置,出纸装置上设有警示灯100。

上纸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的两侧分别设有相互平行的支撑座11,支撑座11均竖向设置且与地面相抵触,支撑座11的一侧设置有控制面板2,控制面板2上设置有换纸按钮21与提示按钮22,两个支撑座11之间连接有顶板12,顶板12与地面水平且设置于支撑座11的上端。

如图3所示,顶板12靠控制面板2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转动连接有机壳31,机壳31的侧边固定有检测口朝下的反射型光电传感器32,机壳31以顶板12的长度方向为轴线转动设置,机壳31靠顶板12的一侧固定有第一气缸33以及第一电机34,第一气缸33驱动机壳31转动,第一电机34连接有传动皮带35,传动皮带35沿机壳31的长度方向转动。

如图4至图5所示,两个支撑座11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辊41,转动辊41由内置于支撑座11中的转动电机42驱动,转动辊41的两侧还分别设有与自身平行的导辊43,导辊43的两端通过连接板44分别与转动辊41的两端连接。转动辊41的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支架51,支架51垂直设置于两导辊43共同所处的平面,转动辊41穿设于支架51的中间位置且与支架51垂直设置,支架51沿转动辊41的轴线转动,支架51的一端设有第二电机52。第二电机52驱动支架51进行转动。

如图6所示,支架51靠另一支架51的侧面上设有两个凸杆53,两个凸杆53分别设于支架51的两端,且不同支架51上位于同一方向端的两凸杆53沿同一轴线设置,凸杆53与转动辊41平行设置,凸杆53沿自身的轴线方向线性运动于支架51上,且不同支架51上位于同一方向端的两凸杆53同步运动。支架51设有第二电机52的一端还设有第三气缸54,第三气缸54驱动凸杆53线性运动。

如图7至图9所示,顶板12背离机壳31的一侧设有导出辊6,导出辊6沿顶板12的长度方向设置。顶板12转动连接有支撑架71,支撑架71以顶板12的宽度方向为轴线进行转动,支撑架71由内置于支撑座11内的第二气缸72驱动而产生转动,支撑架71包括分别转动连接于顶板12宽度方向两侧边的侧板711,两侧板711背离顶板12的端部之间固定有与顶板12平行的横板712,两侧板711之间转动连接有刀具73和转轴77,刀具73设置于横板712和转轴77之间。

转轴77的两侧对称设置有驱动板75,两个驱动板75相同方向的端部之间转动连接有压紧辊76,两个驱动板75的另一端部之间连接有气动支撑杆8,气动支撑杆8驱动驱动板75产生转动。

如图10至图11所示,替换纸卷9的粘接端91裁剪成等腰梯形,等腰梯形较短的上底位于替换纸卷9粘接端91的侧边上,粘接端91的侧边沿替换纸卷9的宽度方向粘黏有三条第一双面胶92,粘接端91的两侧边也粘黏有对称的第一双面胶92,粘接端91的中间位置粘黏有垂直于自身侧边的第一双面胶92,上述第一双面胶92均粘黏于粘接端91的外侧。粘接端91与替换纸卷9之间粘黏有粘接条93,粘接条93沿替换纸卷9宽度方向等间距间隔设置有三条,且粘接条93与粘接端91的侧边相互垂直。粘接条93长度方向的两端设有第二双面胶94,粘接条93中间的空白部位位于粘接端91的上方,替换纸卷9的最外层设置有供反射型光电传感器32检测转速的黑标95。

上纸装置在进行工作时,支架51一端的被更换纸卷10持续旋转,处于正在使用的状态,当被更换纸卷10快要用完时,此时需要进行换纸。

首先,将替换纸卷9推至支架51的另一端,再通过第三气缸54控制凸杆53向支架51内运动,直至凸杆53完全进入到支架51内,此时通过第二电机52驱动支架51产生转动,从而使得凸杆53的位置得到上下调节,当支架51上凸杆53的轴线与替换纸卷9的轴线重合时,第二电机52停止工作,支架51以及凸杆53保持固定,接着再通过第三气缸54驱动凸杆53向支架51外运动,直至完全伸出并嵌入至替换纸卷9中,至此完成了替换纸卷9的安装。

在替换纸卷9完成安装之后,转动电机42驱动转动辊41转动,使得替换纸卷9向上运动,被更换纸卷10相应地向下运动,直至替换纸卷9靠近于被更换纸卷10与导出辊6之间正在进行传输的纸,但是替换纸卷9并不与正在进行传输的纸相抵触,二者之间留有一定间隙,被更换纸卷10在向下的运动过程中,正在进行运输的纸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角度越来越大。支架51的转动同时也带动导辊43运动,导辊43在运动的过程中逐渐与正在进行运输的纸相抵触。

在替换纸卷9到达指定位置后,通过第一气缸33驱动机壳31向下转动,机壳31的转动带动皮带向下运动,直至皮带与替换纸卷9相抵触。与此同时,第二气缸72驱动支撑架71向下转动,支撑架71的转动带动压辊和刀具73同时向下运动,直至压辊与正在进行运输的纸相抵触,而刀具73位于正在进行运输的纸的上方。

第一电机34驱动机壳31上的皮带产生转动,皮带的转动方向与被更换纸卷10的转动方向相反,由于皮带与替换纸卷9相抵触,皮带的转动带动替换纸卷9沿与皮带相反的方向转动,即与被更换纸卷10的转动方向相同。

第一电机34驱动皮带转动时,持续的进行加速操作,从而使得替换纸卷9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在替换纸卷9持续加速的过程中,替换纸卷9的上的黑标95也随之加速转动,黑标95每转动一周就被反射型光电传感器32检测一次,根据每次检测到黑标95的时间间隔,来计算出替换纸卷9的转速。

当替换纸卷9的转速与被更换纸卷10的转速相同时,第一电机34停止对皮带进行加速,使得皮带的转速保持固定,同时反射型光电传感器32发出压紧信号和切断信号。气动支撑杆8在接收到压紧信号进行短暂的收缩后迅速复位,气动支撑杆8的收缩带动驱动板75向下转动,驱动板75的转动带动整个压紧辊76向下转动,压紧辊76的运动带动正在进行运输的纸与替换纸卷9相抵触。与此同时,刀具73也向下转动并且与正在进行运输的纸相抵触,即对正在进行运输的纸进行切断,刀具73在切断完成后迅速复位,刀具73的转动与压紧辊76的转动同时进行。

压紧辊76带动正在进行运输的纸与替换纸卷9相抵触时,正在进行运输的纸与替换纸卷9通过第一双面胶92进行粘黏,且通过上纸装置对于替换纸卷9的牵引力使得粘接条93断开,从而使得替换纸卷9被进行传输,而被更换纸卷10此时不进行传输。

在刀具73对正在进行运输的纸完成切断后,位于上纸装置旁的工作人员及时按下提示按钮22,此时位于出纸装置处的警示灯100发出警示灯光,位于出纸装置旁的工作人员接收到警示灯光的提醒后,将粘黏有粘接条93以及黑标95的印刷成品取出,避免了工作人员在印刷完毕后需要在全部的印刷成品中寻找由换纸过程中产生的不规则纸张印刷出来的文件或报纸的情况,大大节省了员工的工作时间。

在替换纸卷9开始进行传输后,第一气缸33驱动机壳31向上转动,直至运动至初始位置,在机壳31转动过程中皮带逐渐与替换纸卷9分离,接着第一电机34停止工作,皮带逐渐停止转动。在机壳31向上转动的同时,第二气缸72驱动支撑架71向上转动,从而使得压紧辊76与正在进行传输的纸相互分离,直至运动至初始位置。

在机壳31与支撑架71都运动至初始位置后,转动电机42驱动转动辊41产生转动,转动辊41的转动带动替换纸卷9向下运动,以及带动被更换纸卷10向支撑座11的另一侧运动,直至替换纸卷9位于固定的传输位置,即替换纸卷9与被更换纸卷10完成位置互换。

最后,通过第三气缸54控制凸杆53向支架51内运动,直至凸杆53完全进入到支架51内,即凸杆53与被更换纸卷10相互分离,从而取下被更换纸卷10,以便于进行下一次的上纸操作。

实施例2:一种印刷机组,包括实施例1。

上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