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打印方法、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14106672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高效打印方法、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热敏打印领域,具体说的是一种高效打印方法、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热敏打印机芯被广泛的应用在pos机等电子产品中。热敏打印机芯上有一排加热点,这排加热点组成一条加热线。加热点是否加热是通过机芯锁存寄存器中的打印数据进行控制。若需要打印一条黑线,则控制所有加热点都进行加热(打印占空比100%),若打印的是文本内容,需要加热的加热点一般不超过20%(打印占空比为20%)。

当打印占空比为100%时,所有的加热点都需要加热,此时需要消耗较大的电流,以普瑞特pt488a机芯为例,单个加热点加热需要消耗的电流为36.8ma,一条加热线有384个加热点,则打印一条黑线(打印占空比100%),需要消耗的电流为14.1a,对于一些使用锂电池供电的产品,例如移动pos,因电流值超过锂电池的保护值,很可能使产品在打印的时候直接掉电。此时一般的做法是将所有加热点分成几组进行加热。虽然这样也能得到同样的打印效果,但是分组进行加热后,完成一条打印线的打印时间也将变长。一段打印内容由很多的打印线组成,一条打印线的打印时间变长,那么完成整段内容的打印时间就变的更长了,客户体验变差,产品也会失去竞争力。

所以现在的问题是,若打印机芯上的所有加热点一起加热,打印时间变短了,但是打印总电流可能会太高,超过锂电池的保护值,造成产品异常掉电;若将加热点分成几组去加热,没有电流太高的问题,但是完成打印的时间也变长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打印方法、存储介质,实现低电流且快速的完成打印。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效打印方法,包括:

s1:预设打印数据占空比、加热电流与加热时间的对应关系表,所述对应关系表中打印数据占空比与加热电流成反比、与加热时间为正比;

s2:获取一行打印数据;

s3:计算得到所获取的打印数据对应的占空比;

s4:依据所述对应关系表,得到所述占空比对应的加热电流和加热时间;

s5:依据所述加热电流和加热时间控制对应的加热点进行加热。

本发明提供的另一个技术方案为: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打印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s1:预设打印数据占空比、加热电流与加热时间的对应关系表,所述对应关系表中打印数据占空比与加热电流成反比、与加热时间为正比;

s2:获取一行打印数据;

s3:计算得到所获取的打印数据对应的占空比;

s4:依据所述对应关系表,得到所述占空比对应的加热电流和加热时间;

s5:依据所述加热电流和加热时间控制对应的加热点进行加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在保证打印效果符合要求的前提下,预设打印数据占空比、加热电流与加热时间的对应关系表,通过变化的加热电流和加热时间,使得产品在打印时,最大电流不会超过产品要求,同时也能以最短的时间完成打印,在加热电流和打印速度上取了一个最好的平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高效打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一种高效打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一种打印控制系统的模块框图。

标号说明:

100、系统模块;110、cpu模块;120、flash模块;

200、加热电流控制模块;

300、打印模块;310、加热模块;320、加热控制模块;330、打印数据控制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发明最关键的构思在于:依据不同行打印数据对应的占空比,设置对应的加热电流与加热时间进行打印,实现加热电流和打印速度上的平衡,提高打印效率。

请参照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打印方法,包括:

s1:预设打印数据占空比、加热电流与加热时间的对应关系表,所述对应关系表中打印数据占空比与加热电流成反比、与加热时间为正比;

s2:获取一行打印数据;

s3:计算得到所获取的打印数据对应的占空比;

s4:依据所述对应关系表,得到所述占空比对应的加热电流和加热时间;

s5:依据所述加热电流和加热时间控制对应的加热点进行加热。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变化的加热电流和加热时间,使得在打印时,若打印总电流超过产品的设计要求,系统会自动降低每个加热点的加热电流,并适当延长加热时间,来得到同样的打印效果;若需要加热的加热点数较少,产生的打印总电流较小,则系统控制每个需要加热的加热点以较大的加热电流进行加热,减少了加热时间,提高了打印的速度。这样的做法在加热电流和打印速度上取了一个最好的平衡。

进一步的,s6:判断是否已完成打印;

若否,则获取下一行打印数据,返回继续执行s3;

若是,则结束。

由上述描述可知,依据每行的占空比设置对应的加热时间和加热电流,实现按需调控加热点的工作状态,由此完成每次打印任务的过程不仅能保证打印总电流符合打印设备的设计要求而不轻易掉电,同时又能提高打印速度。

进一步的,所述s1中的对应关系表依据打印设备的最大电流,以及加热点的最小加热电流进行预设。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点的最小加热电流为加热点的最大电流的一半。

由上述描述可知,对应关系表的预设可以依据每台打印设备实际设计要求的不同进行灵活配置;同时,为了保证加热点的热量可以满足打印的最小温度要求,所述对应关系表的设定还将参考每个打印点的最小加热电流,从而提高对应关系表的适应性。

进一步的,所述s2具体为:

s21:在时钟信号的控制下,将打印数据以串行方式依次输入打印机芯的移位寄存器中;

s22:输入一行打印数据后,依据锁存信号将所述输入的一行打印数据存储到数据锁存器中。

进一步的,所述s5具体为:

s51:打印设备依据所述数据锁存器中的所述输入的一行打印数据确定对应的工作加热点;

s52:依据所确定的工作加热点,控制输出对应的加热选通信号;

s53:依据所述加热电流和加热时间,对加热选通信号对应的工作加热点进行加热;

s54:完成对所述一行打印数据的打印后,驱动马达前进一个步距角。

由上述描述可知,还提供了对应关系表在含有热敏打印机芯的电子设备中的具体实现过程,保证方案的可行性。

进一步的,所述高效打印方法运用于移动pos机。

由上述描述可知,在使用锂电池供电的移动pos机上将得到很好的运用,有效避免打印过程中由于电流值超过锂电池的保护值而直接掉电,同时又能提高打印速度。

进一步的,所述对应关系表中,打印数据占空比小于60%时,对应的加热电流为40-45ma,对应的加热时间为1-1.5ms;打印数据占空比大于等于60%且小于100%时,对应的加热电流为23-30ma,对应的加热时间为4-5ms。

进一步的,所述对应关系表中,打印数据占空比小于25%时,对应的加热电流为40-45ma,对应的加热时间为1-1.5ms;打印数据占空比大于等于25%且小于70%时,对应的加热电流为31-35ma,对应的加热时间为2-3ms;打印数据占空比大于等于70%且小于100%时,对应的加热电流为23-30ma,对应的加热时间为4-5ms。

由上述描述可知,提供打印数据占空比在不同范围内所对应的可行的、最佳的加热电流与加热时间的两种具体配置方式,使打印速度和打印电流得到一个最好的平衡。用户可以依据需求直接选用,省去试验配置过程,方便用户使用。

本发明提供的另一个技术方案为: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打印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s1:预设打印数据占空比、加热电流与加热时间的对应关系表,所述对应关系表中打印数据占空比与加热电流成反比、与加热时间为正比;

s2:获取一行打印数据;

s3:计算得到所获取的打印数据对应的占空比;

s4:依据所述对应关系表,得到所述占空比对应的加热电流和加热时间;

s5:依据所述加热电流和加热时间控制对应的加热点进行加热。

进一步的,所述程序还可以实现以下步骤:

s6:判断是否已完成打印;

若否,则获取下一行打印数据,返回继续执行s3;

若是,则结束。

进一步的,所述s1中的对应关系表依据打印设备的最大电流,以及加热点的最小加热电流进行预设。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点的最小加热电流为加热点的最大电流的一半。

进一步的,所述程序执行的s2时具体执行以下子步骤:

s21:在时钟信号的控制下,将打印数据以串行方式依次输入打印机芯的移位寄存器中;

s22:输入一行打印数据后,依据锁存信号将所述输入的一行打印数据存储到数据锁存器中。

进一步的,所述程序执行的s5时具体执行以下子步骤:

s51:打印设备依据所述数据锁存器中的所述输入的一行打印数据确定对应的工作加热点;

s52:依据所确定的工作加热点,控制输出对应的加热选通信号;

s53:依据所述加热电流和加热时间,对加热选通信号对应的工作加热点进行加热;

s54:完成对所述一行打印数据的打印后,驱动马达前进一个步距角。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器为移动pos机的处理器。

进一步的,所述对应关系表中,打印数据占空比小于60%时,对应的加热电流为40-45ma,对应的加热时间为1-1.5ms;打印数据占空比大于等于60%且小于100%时,对应的加热电流为23-30ma,对应的加热时间为4-5ms。

进一步的,所述对应关系表中,打印数据占空比小于25%时,对应的加热电流为40-45ma,对应的加热时间为1-1.5ms;打印数据占空比大于等于25%且小于70%时,对应的加热电流为31-35ma,对应的加热时间为2-3ms;打印数据占空比大于等于70%且小于100%时,对应的加热电流为23-30ma,对应的加热时间为4-5ms。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含有热敏打印机芯的任何电子设备,优选的,针对使用锂电池供电的产品,例如移动pos机,将有良好的运用效果。本实施例将以移动pos机为例进行说明,但不限于此。

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s1:预设打印数据占空比、加热电流与加热时间的对应关系表,所述对应关系表中打印数据占空比与加热电流成反比、与加热时间为正比。

具体的,可以通过对pos机进行相关测试验证,在保证打印效果符合设计要求的情况下,得出加热电流(i)和加热时间(t)的关系。然后依据这个关系建立一个打印数据占空比(x)、加热电流(i)和加热时间(t)的对应关系表,如下表1所示,并将这个对应关系表预存进pos机的系统。

表1

还需要说明的是,表1中的加热电流(i)和加热时间(t)是对应单个加热点的;且i1>i2>i3…in,t1<t2<t3…tn。不同的产品,甚至不同的热敏打印纸,所匹配的对应关系表可能都不一样。具体的,对应关系表的设定,还将参考打印设备限定的最大电流来设置。不同产品的设计不一样,所以对最大电流的要求可能也不一样,可以依据打印设备的实际要求来设定。同时,加热电流并不是可以无限小下去,电流太小,加热点的热量可能无法满足热敏打印纸的最小温度要求,因此,对应关系表的设定还将受到最小加热电流imin的限制,一般最小加热电流imin为打印机芯加热点可以承受的最大电流imax的一半左右,或者可以参照热敏打印机芯的规格书。

s2:获取一行打印数据;

具体的,可以包括以下子步骤:

s21:pos机执行打印操作,在时钟信号的控制下,将相关的打印数据通过串行的方式依次移入打印机芯的移位寄存器中;

s22:一行打印数据输入完毕后,在锁存信号/lat的作用下,将该行打印数据存储到数据锁存器中,同时设备执行s3;

s3:计算得到所获取的打印数据对应的占空比。

具体的,数据锁存器同时也会读取该行打印数据并计算对应的占空比(x)。

s4:依据所述对应关系表,得到所述占空比对应的加热电流和加热时间。

具体的,pos机将确认该行打印数据对应的占空比(x)在预设的对应关系表中的哪一档,并据此执行s5,控制输出对应档位的加热电流(i)和加热时间(t)。

s5:依据所述加热电流和加热时间控制对应的加热点进行加热。

具体的,所述s5具体可以包括以下子步骤:

s51:pos机的打印设备依据所述数据锁存器中存储的一行待打印数据确定对应需要加热的工作加热点;

s52:pos机的打印设备控制输出对应的加热选通信号/st*,用于启动所确定的工作加热点;

s53:打印设备对所启动的工作加热点,按照s4确定的加热电流(i)和加热时间(t)进行加热;

s54:将需要打印的该行数据打印在热敏打印纸上,完成对所述一行打印数据的打印,即至此完成一条打印线的打印,然后驱动马达前进一个步距角。

s6:判断是否已完成打印;

若否,则获取下一行打印数据,返回继续执行s3,继续下一条打印线的打印;

若是,则结束,打印设备完成打印。

本实施例通过变化的加热电流和加热时间,使得pos机的打印设备在打印时,若打印总电流超过pos机的最大允许电流,系统会自动降低每个加热点的加热电流,并适当延长加热时间,来得到同样的打印效果;若需要加热的加热点数较少,产生的打印总电流较小,则系统控制每个需要加热的加热点以较大的加热电流进行加热,减少了加热时间,由此提高了打印的速度,实现在加热电流和打印速度上取了一个最好的平衡。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提供对应关系表的两种不同配置方式,方便用户直接选用,提高适用性。

如下表2所示,一种对应关系表的配置方式可以是:

打印数据占空比x大于等于0而小于60%时,对应的加热电流为40-45ma,对应的加热时间为1-1.5ms;优选的,若0≤x<60%,则对应的加热电流(i)=43.7ma、加热时间(t)=1.25ms。

打印数据占空比x大于等于60%且小于100%时,对应的加热电流为23-30ma,对应的加热时间为4-5ms;优选的,若60%≤x≤100%,则对应的加热电流(i)=25.3ma、加热时间(t)=4ms。

表2

如下表3所示,另一种对应关系表的配置方式可以是:

打印数据占空比x小于25%时,对应的加热电流为40-45ma,对应的加热时间为1-1.5ms;优选的,若0≤x<25%,则对应的加热电流(i)=43.7ma、加热时间(t)=1.25ms。

打印数据占空比x大于等于25%且小于70%时,对应的加热电流为31-35ma,对应的加热时间为2-3ms;优选的,若25%≤x<70%,则对应的加热电流(i)=33.12ma、加热时间(t)=2.5ms。

打印数据占空比大于等于70%且小于100%时,对应的加热电流为23-30ma,对应的加热时间为4-5ms;优选的,若70%≤x≤100%,则对应的加热电流(i)=25.3ma、加热时间(t)=4.3ms。

表3

实施例三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对应实施例一的打印控制系统,包含系统模块100、加热电流控制模块200和打印模块300。

所述系统模块100用于控制加热时间、控制电流控制模块输出相应大小的加热电流、读取打印数据的占空比并将打印数据输入打印模块。

具体的,系统模块100包括cpu模块110和flash模块120;所述cpu模块110用于处理指令、执行操作、控制时间、处理数据等操作;

所述flash模块120用于存储相关控制软件;

所述加热电流控制模块200用于按照系统模块100的控制,输出相应大小的电流;

所述打印模块300用于按照已输入的加热电流以及加热时间,将需要打印的数据打印到热敏打印纸上;

具体的,打印模块300包括加热模块310、加热控制模块320和打印数据控制模块330;

所述加热模块310由r1、r2….rn所有的加热点组成;

所述加热控制模块320由q1、q2….qn个晶体管组成,这些晶体管控制加热点是否进行加热,每一个加热点都有对应一个晶体管;

所述打印数据控制模块330由移位寄存器、数据锁存器、门控电路等组成。

打印头工作时,打印数据从数据输入端di,在时钟信号clk的作用下依次移入移位寄存器。一行数据输入完毕后,在锁存信号/lat的作用下将点行存储到数据锁存寄存器,最后通过软件控制输出有效的加热选通信号/st1、/st2,使对应加热点得电加热,就会再热敏打印纸上得到与当前数据锁存器的输入数据相对应的点行图形。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对应实施例二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打印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s1:预设打印数据占空比、加热电流与加热时间的对应关系表,所述对应关系表中打印数据占空比与加热电流成反比、与加热时间为正比;优选的,对应关系表依据打印设备的最大电流,以及加热点的最小加热电流进行预设,所述加热点的最小加热电流为加热点的最大电流的一半。

s2:获取一行打印数据;

具体的,所述程序在执行s2时具体执行以下子步骤:

s21:在时钟信号的控制下,将打印数据以串行方式依次输入打印机芯的移位寄存器中;

s22:输入一行打印数据后,依据锁存信号将所述输入的一行打印数据存储到数据锁存器中。

s3:计算得到所获取的打印数据对应的占空比;

s4:依据所述对应关系表,得到所述占空比对应的加热电流和加热时间;

s5:依据所述加热电流和加热时间控制对应的加热点进行加热;

具体的,所述程序在执行s5时具体执行以下子步骤:

s51:打印设备依据所述数据锁存器中的所述输入的一行打印数据确定对应的工作加热点;

s52:依据所确定的工作加热点,控制输出对应的加热选通信号;

s53:依据所述加热电流和加热时间,对加热选通信号对应的工作加热点进行加热;

s54:完成对所述一行打印数据的打印后,驱动马达前进一个步距角。

s6:判断是否已完成打印;

若否,则获取下一行打印数据,返回继续执行s3;

若是,则结束。

优选的,上述打印设备为移动pos机的打印设备。

同时,还将提供对应关系表的两种配置方式供选择,便于用户直接使用,同时又能提高适用性。具体的:

对应关系表的一种配置方式为:打印数据占空比小于60%时,对应的加热电流为40-45ma,对应的加热时间为1-1.5ms;打印数据占空比大于等于60%且小于100%时,对应的加热电流为23-30ma,对应的加热时间为4-5ms。

对应关系表的另一种配置方式为:打印数据占空比小于25%时,对应的加热电流为40-45ma,对应的加热时间为1-1.5ms;打印数据占空比大于等于25%且小于70%时,对应的加热电流为31-35ma,对应的加热时间为2-3ms;打印数据占空比大于等于70%且小于100%时,对应的加热电流为23-30ma,对应的加热时间为4-5ms。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高效打印方法、存储介质,不仅能实现低电流且快速的完成打印;而且还能实现对应关系表的灵活配置;进一步的,还能提供两种不同配置方式供用户直接选择;再进一步的,还能提高客户体验,同时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