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刷机的印压滚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32517发布日期:2018-07-27 19:28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机配件领域,具体为一种印刷机的印压滚筒。



背景技术:

印压滚筒,印刷机上圆柱形的压印体。印压滚筒是胶印机中最重要的一个滚筒,它的表面具有很高的加工精度,且耐酸耐碱耐腐蚀、其筒体也有很高的刚度和强度,能抵抗冲击和振动,滚筒空档处装有叼牙机构。印压滚筒主要作用:支撑纸张、完成印刷。传递纸张。现代胶印机中,印压滚筒是其它机件机动关系的调节基准,但印压滚筒在工作时,主轴会卷入很多杂物,不利于清理;同时由于纸张进入的方向不易调控,容易造成印压角度出现偏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印刷机的印压滚筒,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印刷机的印压滚筒,包括滚筒主体、主轴、提拉式粘尘垫、筒身、滚枕、限位环、防粘胶带,所述滚筒主体的左右两端为所述主轴,所述主轴的左右两端外围设有所述提拉式粘尘垫,左右两端所述提拉式粘尘垫的内侧为所述筒身,所述筒身的左右两端为所述滚枕,所述滚枕的外围设有所述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内侧设有所述防粘胶带。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主轴贯穿所述滚筒主体的中心位置,所述提拉式粘尘垫的中部位置为空心圆柱体。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提拉式粘尘垫的外侧上方设有提孔,且所述提拉式粘尘垫的外表面涂有粘黏层。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筒身的外表面黏贴有所述防粘胶带,所述筒身的左右两侧内部安装有紧固块。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限位环的形状为圆环状,所述限位环的高度高于所述防粘胶带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主轴两端设置的提拉式粘尘垫,便于及时清理卷入的杂物,以确保运行正常,同时限位环的设置,有利于保持纸张的印压角度与筒身一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滚筒主体;2、主轴;3、提拉式粘尘垫;4、筒身;5、滚枕;6、限位环;7、防粘胶带;8、提环;9、紧固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印刷机的印压滚筒,包括滚筒主体1、主轴2、提拉式粘尘垫3、筒身4、滚枕5、限位环6、防粘胶带7,所述滚筒主体1的左右两端为所述主轴2,所述主轴2的左右两端外围设有所述提拉式粘尘垫3,左右两端所述提拉式粘尘垫3的内侧为所述筒身4,所述筒身4的左右两端为所述滚枕5,所述滚枕5的外围设有所述限位环6,所述限位环6的内侧设有所述防粘胶带7。所述主轴2贯穿所述滚筒主体1的中心位置,所述提拉式粘尘垫3的中部位置为空心圆柱体。所述提拉式粘尘垫3的外侧上方设有提孔8,且所述提拉式粘尘垫3的外表面涂有粘黏层。所述筒身4的外表面黏贴有所述防粘胶带7,所述筒身4的左右两侧内部安装有紧固块9。所述限位环6的形状为圆环状,所述限位环6的高度高于所述防粘胶带7的高度。

使用方法:滚筒主体1在工作时,筒身4外表面设置的防粘胶带7,有利于避免表面粘入油墨颗粒;同时主轴2左右两端设置的提拉式粘尘垫3,只需轻轻一拉提孔8,就可以很便捷的清理掉卷入的杂物;滚枕5外围设置的限位环6,有利于将纸张准确的放入需要印压的位置。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