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丝网印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80809发布日期:2018-06-26 23:27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丝网印刷机。



背景技术:

丝网印刷机是用于生产印刷品的机器或设备的总称,印刷系统主要包括油墨、刮刀组件、丝网印版以及印刷台,承印物从丝网印版下方经过,带有图文部分的丝网印版可以透过油墨,而不带有图文部分的网孔不透油墨,刮刀组件在丝网印版上来回做往复运动,刮刀组件包括刮刀与回墨刀,通过刮刀将油墨透过图文部分挤压到承印物上,回墨刀将油墨重新推回覆盖住丝网印版的图文部分;而承印物通过多根输送辊的传送,输送辊的一端连接步进电机,步进电机隔间带动输送辊旋转,来适配刮刀组件的往复运动。由于承印物间歇式的输送,导致放卷辊也要间歇式转动,由此产生在放卷辊与输送辊之间由于张力不够承印物发生松弛状态,而松弛状态的承印物在进入到印刷系统时会导致部分印刷重叠或漏印现象,影响印刷质量。

公开号为CN20523880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丝网印刷机,包括:机架;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绕缠有承印物的放卷辊、若干个设于机架上的输送辊以及连接其中一个输送辊的步进电机;至少一个印刷系统,所述印刷系统包括丝网印版以及在丝网印版上往复滑动的刮刀组件;与印刷系统出口端连接的烘箱;收卷机构,所述收卷机构包括用于放置承印物的收卷辊和若干设于机架上的输送辊;以及张力调节机构,设于输送机构内,所述张力调节机构包括一端与机架铰接的两根悬臂,两悬臂之间至少设置有一根调节辊,在所述悬臂上悬挂有配重块。

通过张力调节机构使得在放卷辊前段承印物以及印刷系统前段的承印物保证一定张力处于绷紧状态,避免由于承印物由于间歇式印刷输送过程中松弛影响印刷质量;但是,通过原设计的说明书以及说明书附图可知,承印物是依靠设置于丝网印刷机头部的输送机构以及设置于丝网印刷机末端的收卷机构配合进行输送的,如果收卷机构与输送机构之间存在偏差或者两者运动不同步,使得承印物输送存在一定的倾斜或者拱起,将会导致承印物印刷时出现歪扭甚至部分未印刷到的现象,使得印刷质量不佳,甚至不能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丝网印刷机,具有校正承印物输送倾斜以确保承印物印刷质量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丝网印刷机,包括机架、设置于所述机架前端用于使承印物保持绷紧状态的张力调节机构、多个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用于印刷承印物的印刷系统、分别设置于所述印刷系统后方均用于烘干承印物的烘箱以及设置于所述机架末端用于收卷承印物的收卷机构,所述印刷系统包括丝网印版以及在所述丝网印版上往复滑动的刮刀组件,所述机架上依次设置有多组用于除去承印物表面粉尘的除尘组件、用于防止承印物拱起的压板组件以及用于防止承印物输送倾斜的校正组件。

如此设置,通过张力调节机构使得承印物在输送时保证一定张力处于绷紧状态,避免由于承印物由于间歇式印刷输送过程中松弛影响印刷质量;利用除尘组件将承印物表面附着的粉尘除去,确保印刷质量;因为间断性收卷承印物,在惯性的作用下很容易有部分拱起,利用压板组件能够防止承印物处于印刷系统处进行印刷的部分拱起,确保承印物的印刷质量;因为收卷装置与承印物输出端组件可能因为位置偏差或者收卷机构本身收卷歪斜,会使得承印物出现移动的偏移,利用校正机构能够确保承印物输送平整。

进一步设置:所述除尘组件包括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机架两侧之间且啮合设置的除尘滚辊以及分别包覆于两所述除尘滚辊上用于吸附承印物表面附着粉尘的静电覆膜,承印物于两所述除尘滚辊之间输送。

如此设置,当收卷机构收卷承印物使得承印物在两除尘滚辊之间输送时,分别设置于两除尘滚辊上的静电覆膜能够将承印物两面附着的粉尘擦拭吸附,防止承印物印刷时仍存在分别,确保承印物的印刷质量。

进一步设置:所述压板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机架上的耐磨滚辊、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用于压实承印物的压板、以及多个设置于所述机架两侧用于防止所述压板移动的限位销。

如此设置,当承印物因为惯性而拱起时,利用压板与耐磨滚辊能够将能够对承印物的产生较大的摩擦,避使得收卷机构停止时承印物不会在惯性的作用下向前输送,从而防止承印物在印刷位置拱起,确保承印物的印刷质量,利用限位销能够防止压板因为摩擦力而被承印物移动。

进一步设置: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与承印物输送方向垂直设置的贯通槽,所述校正组件包括两滑移连接于所述贯通槽内的定位机构、以及分别插接于两所述定位机构上用于校正承印物输送倾斜的校正块。

如此设置,当承印物输送倾斜时,利用两校正块之间的配合使得承印物能够沿着两校正块之间的水平方向进行移动,从而使得偏斜输送的承印物输送平整,确保承印物的印刷质量,利用定位机构能够根据承印物的大小从而调节两校正块的校正距离。

进一步设置:所述定位机构均包括倒插接于所述贯通槽上的定位螺栓以及与所述定位螺栓螺纹连接用于夹紧所述校正块于所述机架表面的螺母。

如此设置,当需要调整校正块的校正距离时,只需要通过拧紧螺母,使得定位螺栓的夹紧状态解除,从而使得校正块可以移动,当将校正块的位置调整后,利用螺母再次拧紧定位螺栓,同时使得定位螺栓在承印物的摩擦力下不易移动,确保承印物的校正效果。

进一步设置:所述校正块下端均设置有用于供承印物滑移的校正槽,所述校正槽内部倒圆角设置。

如此设置,当承印物在两校正块之间移动时,利用校正槽能够避免偏斜度较大的承印物不会翻转,通过将校正槽内部倒圆角设置能够使得承印物两侧不会因为校正力而产生褶皱。

进一步设置:所述张力调节机构包括支架、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用于放置承印物的放卷轮、两设置于所述支架上且互相啮合设置的张紧滚辊、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用于张紧用于承印物的张紧支杆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架内用于转动所述张紧支杆的电机。

如此设置,当收卷机构收卷承印物时,放卷轮在受惯性的影响下很容易会多放出部分承印物,使得承印物处于松弛状态,不利于承印物印刷,此时,通过电机转动张紧支杆,可以将承印物向下拉长,使得承印物处于绷紧状态。

进一步设置:所述机架两侧均对称设置有多根限位杆上,所述限位杆上滑移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滑移连接有滑移件,所述滑移件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承印物输送长度的红外线传感器,所述滑移件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架上。

如此设置,利用红外线传感器能够精准检测承印物的印刷位置,利用限位杆、支撑架以及滑移连接于支撑架上的滑移件能够根据调节红外线传感器的检测位置,使之能够适应不同规格大小的承印物的检测工作。

进一步设置: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控制柜,所述控制柜内设置有PLC控制器,所述红外线传感器与设置于所述控制柜内的PLC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张力调节机构、收卷机构以及刮刀组件均与设置于所述控制柜内的PLC控制器控制连接。

如此设置,当红外线检测到承印物移动了指定位移时,会依次向张力调节机构、收卷机构以及刮刀组件发出控制命令,使得丝网印刷机实现自动化控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张力调节机构避免承印物松弛,确保承印物的印刷质量;利用除尘组件将承印物表面附着的粉尘除去,进一步确保印刷质量;利用压板组件能够防止承印物拱起,防止承印物出现部分未印刷的情况发生;利用校正机构能够确保承印物输送平整,避免承印物印刷歪斜。

附图说明

图1为丝网印刷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丝网印刷机的张力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丝网印刷机的除尘组件和压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丝网印刷机的校正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丝网印刷机的A部分的局部示意图;

图6为丝网印刷机的红外线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张力调节机构;21、支架;22、张紧滚辊;23、电机;24、张紧支杆;25、放卷轮;3、印刷系统;31、刮刀组件;32、丝网印版;4、烘箱;5、收卷机构;6、控制柜;7、承印物;8、除尘组件;81、除尘滚辊;82、静电覆膜;9、压板组件;91、压板;92、限位销;93、耐磨垫;10、校正组件;101、贯通槽;102、定位机构;103、校正槽;104、定位螺栓;105、螺母;106、校正块;11、限位杆;12、支撑架;13、滑移件;14、红外线传感器;15、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6对丝网印刷机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丝网印刷机,如图1所示,包括机架1、设置于机架1前端用于使承印物7保持张紧状态的张力调节机构2、多个设置于机架1上用于印刷承印物7的印刷系统3、多个设置于机架1上用于将印刷后的承印物7烘干的烘箱4、设置于机架1后端用于收卷承印物7的收卷机构5以及设置于机架1上用于控制张力调节机构2、印刷系统3以及收卷机构5间歇性工作的控制柜6,印刷系统3包括丝网印版32以及往复滑移于丝网印版32上方的刮刀组件31;其中,机架1上于印刷系统3前方依次设置有多组用于除去承印物7表面附着粉尘的除尘组件8、用于防止承印物7在印刷系统3处拱起的压板组件9以及用于防止承印物7偏移输送的校正组件10,印刷系统3设置有两个,且每个印刷系统3后方均设置有烘箱4。

如图2所示,张力调节机构2包括支架21、设置于支架21上用于放置收卷状态承印物7的放卷轮25、两分别转动连接于支架21上且互相啮合设置的张紧滚辊22、设置于支架21上用于张紧承印物7的张紧支杆24以及设置于支架21上用于控制张紧支杆24转动工作的电机23;其中,张紧支杆24呈L形设置,张紧支杆24一端与电机23的电机23轴固定连接。

结合图1和图3所示,除尘组件8包括分别转动连接于机架1两侧之间且互相啮合设置的除尘滚辊81以及分别包覆于两除尘滚辊81上用于吸附承印物7表面附着物的静电覆膜82,压板组件9包括设置于机架1上的耐磨垫93、设置于机架1上用于压实承印物7以防止承印物7拱起的压板91以及多个对称设置机架1两侧用于防止压板91移动的限位销92;其中,除尘组件8至少有两组,且压板组件9前方设置有一组,校正组件10后端设置有一组。

结合图4和图5所示,机架1上设置有与承印物7输送方向垂直设置的贯通槽101,校正组件10包括两滑移连接于贯通槽101内用于调节承印物7校正位置和宽度的定位机构102以及分别插接于两定位机构102上用于校正定位组件偏移输送的校正块106;其中,定位机构102包括倒插接于贯通槽101内的定位螺栓104以及与定位螺栓104螺纹连接用于夹紧校正块106于贯通槽101上方的螺母105,校正块106的下端内凹设置有校正槽103,校正槽103内部倒圆角设置。

如图6所示,机架1两侧对称设置有限位杆11,两限位杆11上滑移连接有支撑架12,支撑架12上滑移连接有滑移件13,滑移件13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承印物7输送间歇性输送长度的红外线传感器14,滑移件13通过固定螺栓15固定连接于支撑架12上。

其中,控制柜6内设置有PLC控制器,红外线传感器14与设置于控制柜6内的PLC控制器控制连接,张力调节机构2、收卷机构5以及刮刀组件31均与设置于控制柜6内的PLC控制器控制连接。

工作原理:首先将承印物7放置于放卷轮25上,然后将承印物7一端依次通过两张紧滚辊22之间、两互相啮合设置的除尘滚辊81之间、耐磨垫93与压板91之间以及通过丝网印版32与机架1之间,最后与收卷机构5固定连接,然后调整收卷机构5,使得承印物7的部分印刷位置刚好处于印刷系统3上。

放置好承印物7后,首先有控制柜6控制印刷系统3工作,使得刮刀组件31将油墨透过丝网印版32印到承印物7上,然后控制收卷机构5开始收卷承印物7,使得承印物7在收卷机构5的作用下进行移动,印刷好的承印物7会通过烘箱4将油墨烘干,最后收卷到收卷机构5上。

当收卷机构5进行收卷前,控制柜6会先控制电机23开始工作,使得张紧支杆24向上转动,使得承印物7处于松弛状态以便于输送,当收卷机构5收卷结束后,控制柜6会再次控制电机23工作,使得张紧支杆24向下转动,使得承印物7处于绷紧状态,确保承印物7的印刷状态良好。

当收卷机构5开始收卷承印物7时,承印物7会在机架1上进行输送,通过设置于机架1上红外线传感器14能够精准的检测到承印物7的移动长度,当红外线传感器14检测到承印物7移动了指定长度时,会向设置于控制柜6内的PLC控制器发出信号,接收到信号的PLC控制器会依次向张紧调节机构、收卷机构5以及印刷系统3发出控制命令,使得张紧调节机构、收卷机构5以及印刷系统3开始工作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