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音棉印花网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46679发布日期:2018-08-24 19:12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音棉印花领域,具体的讲是一种吸音棉印花网印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吸音棉制造完成后,表面的视觉效果较差,不适合直接贴附在需要吸音的物体表面,为了提高吸音棉的美感和装修效果,通常会在吸音棉表面做压花处理,经压花处理后的吸音棉可呈现明显的三维立体效果,但是对吸音棉进行压花处理存在以下弊端,一是经压花处理的吸音棉的表面颜色单一,压花颜色为吸音棉本体的颜色;二是压花处理类似于对吸音棉的表面进行雕刻,使吸音棉的有效吸音厚度减少。

而印花技术,例如发泡印花,是将含有发泡剂的树脂涂料色浆印到织物上以后,经高温汽蒸,所印的花纹会发起泡来,呈浮雕效果,广泛的运用在棉布、尼龙布等材料上,不过并不能很好的运用在吸音棉这种多孔隙的材料上,主要原因就是吸音棉的表面存在大量孔隙和毛羽,且在受压时会产生较大的弹性变形,不适合将印花色浆网印在吸音棉表面上。

圆网印花是利用刮刀使圆网内的色浆在压力的驱使下印制到织物上去的一种印花方式,圆网印花装置包括圆网、刮刀、给浆装置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吸音棉印花网印装置,可改变吸音棉的表面性状,并结合圆网印花将印花色浆网印在吸音棉表面上,而且可实现对吸音棉的多色印花。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吸音棉印花网印装置,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压网帘、加热辊和多个圆网印花装置,所述压网帘、加热辊和圆网印花装置的正下方分别设置有相对应的输网帘、承压辊和输网帘,所述压网帘、加热辊、圆网印花装置和相对应的输网帘、承压辊和输网帘之间的空隙穿过吸音棉,所述圆网印花装置包括圆网、刮刀和给浆装置,所述压网帘、加热辊、承压辊、圆网印花装置和输网帘均由驱动装置带动,所述驱动装置可采用常用的电机及齿轮或者皮带传动,此处不做介绍,所述压网帘和输网帘相配合,形成进口大、出口小的吸音棉输送通道,使吸音棉逐步被压缩,防止对吸音棉进行加热熔融压平或者印花时吸音棉变形过大,所述加热辊可对吸音棉的上表面进行快速熔融和整平,所述压网帘和输网帘均能带动吸音棉向前移动,所述圆网印花装置可对整平后的吸音棉的上表面进行印花处理。

所述圆网印花装置的右侧安装有靠近吸音棉上表面的预烘设备,所述预烘设备采用温度控制在70度以下的低温加热管,预烘设备可对印花色浆进行快速烘干。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压网帘对吸音棉进行快速压缩后用加热辊对吸音棉的上表面进行熔融整平,可减少吸音棉表面的毛羽,获得致密、均匀平整的印花区域,有利于印花工序的顺利进行及获得清晰的花纹效果,而且通过连续布设的多道圆网印花装置可实现对吸音棉的多色印花。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吸音棉,2、压网帘,3、加热辊,4、圆网印花装置,5、预烘设备,6、输网帘,7、承压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该吸音棉印花网印装置,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压网帘2、加热辊3和多个圆网印花装置4,所述压网帘2、加热辊3和圆网印花装置4的正下方分别设置有相对应的输网帘6、承压辊7和输网帘6,所述压网帘2、加热辊3、圆网印花装置4和相对应的输网帘6、承压辊7和输网帘6之间的空隙穿过吸音棉1,所述圆网印花装置4包括圆网、刮刀和给浆装置。

所述圆网印花装置4的右侧安装有靠近吸音棉1上表面的预烘设备5,所述预烘设备5采用温度控制在70度以下的低温加热管。

实施例1,所述压网帘、加热辊、承压辊、圆网印花装置和输网帘均由驱动装置带动,驱动装置可采用常用的电机及齿轮或者皮带传动,此处不做介绍,所述压网帘和输网帘相配合,形成进口大、出口小的吸音棉输送通道,使吸音棉逐步被压缩,防止对吸音棉进行加热熔融压平或者印花时吸音棉变形过大,所述加热辊可对吸音棉的上表面进行快速熔融和整平,所述压网帘和输网帘均能带动吸音棉向前移动,所述圆网印花装置可将印花色浆印刷到整平后的吸音棉的上表面,完成网印,所述圆网印花装置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为公知常识,此处不做介绍。

实施例2,对吸音棉的上表面进行发泡印花时,预烘设备需要严格控制加热温度,以低温(不大于70℃)最好,目的是将发泡印花色浆快速烘干尽快进入下道工序,如果温度过高,会使印花色浆提前发泡,而且发泡效果不理想。

实施例3,该吸音棉印花网印装置可连续布设多个圆网印花装置,每个圆网印花装置的给浆装置里放置不同颜色的印花色浆,可实现对吸音棉的多色印花。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式的举例,其中未详细述及的部分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启示而进行的等效变换,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