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角度调整装置及印刷丝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89529发布日期:2018-09-08 00:58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印刷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角度调整装置及单晶硅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片制造所用的印刷丝网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在硅片正面印刷电机,硅片在工作台上定位后,需要调整的银栅线的位置,一种将正面电机进行两次叠印的方法在业内开始流行。为了确保两次印刷叠印的偏移最好小于1微米,目前,业界已经有采用互相配合的弧形导轨、光栅尺及读数头的设置,利用半径的放大作用,提高了测量和控制的精度。

但是,该现有技术中通过驱动连杆与传动机构中的丝杠螺母连接实现对弧形导轨的驱动,驱动连杆与印刷丝网架可转动的连接;或者丝杠的两端分别以可转动的方式与电机和丝网架连接,电机可转动地与基座连接,实现对印刷丝网架的驱动。这两种驱动方式中联动关系复杂,无法实现对印刷丝网架的精细控制,需要一种更优的驱动方式来进一步提升角度调整时的调整精度及控制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角度调整装置,提升调整时角度的精度及控制精度。

一种角度调整装置,包括基座及角度运行件,所述基座上设有弧形导轨,所述角度运行件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弧形导轨上,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动力装置、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线性导杆及滑动设置在所述线性导杆上的驱动件,所述动力装置用于驱动所述驱动件沿所述线性导杆移动,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

驱动连接件,所述驱动连接件与所述驱动件连接;

转接座,所述转接座与所述角度运行件固定连接,所述转接座上设有第一限位件、第二限位件及弹性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具有第一侧壁,所述第二限位件具有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为互相平行的平面,所述驱动连接件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件的所述第一侧壁及所述第二限位件的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在所述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所述驱动连接件分别与所述第一限位件及所述第二限位件相抵触。

优选地,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转接座之间,所述第二限位件与所述转接座固定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转接座还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侧壁所在的平面,所述第一限位件可滑动地穿设在所述固定杆上。

进一步优选地,两根所述固定杆平行设置在所述转接座上,所述驱动连接件位于两根所述固定杆之间。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固定杆上。

优选地,所述弹性件为压缩弹簧。

优选地,所述弧形导轨为圆弧形导轨,所述圆弧形导轨的径向与所述第一侧壁所在的平面平行。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驱动连接件与所述驱动件固定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转接座上还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侧壁所在的平面平行,所述驱动连接件穿设在所述导向槽中,所述导向槽的宽度大于所述驱动连接件的对应的宽度。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含有本发明中所提供的的角度调整装置的印刷丝网装置,包括印刷丝网,所述角度调整装置的角度运行件为印刷丝网架,所述印刷丝网设置在所述印刷丝网架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中的角度调整装置,通过驱动连接件相对于第一限位件和/或第二限位件的转动来与角度运行件沿弧形导轨运动时产生的角度变量适配,通过驱动连接件在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的限制下相对于角度运行件作的线性位移来与角度运行件沿弧形导轨运动时产生的径向的位移相适配,通过弹性件的设置消除驱动连接件与第一限位件之间以及驱动连接件与第二限位件之间的间隙,确保驱动连接件对角度运行件的有效驱动,使得驱动机构中沿着线性导杆做简单线性运动的驱动件与做弧形运动的角度运行件之间复杂的联动关系分解为两种更易控制的运动分量,显著提升了角度的精度及控制精度。

通过将固定杆的设置,既实现了对第一限位件的支撑,同时可以方便地设置弹性件。

驱动连接件与驱动件固定连接,则驱动连接件只与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发生转动摩擦,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两个限位件的摩擦损耗,同时方便维护。

通过导向槽的设置,方便工作人员观察驱动连接件与第一限位件和/或第二限位件之间的间隙的情况,进而做出相应的操作变化。同时,导向槽的宽度方向也限制了在变速过程中驱动连接件的最大横向位移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的角度调整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的角度调整装置不含角度运行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的角度调整装置的转接座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发明中的角度调整装置的转接座的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中,1-角度运行件;2-基座;3-驱动机构;31-转接座;311-第一限位件;3111-第一侧壁;312-第二限位件;3121-第二侧壁;313-弹性件;314-固定杆;315-导向槽;316-开窗;32-驱动连接件;33-线性导杆;4-弧形导轨;41-弧形滑块。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给出的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可以进一步清楚地了解本发明,但它们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角度调整装置,包括基座2及角度运行件1,基座2上设有弧形导轨4,角度运行件1在驱动机构3的驱动下可滑动地设置在弧形导轨4上,驱动机构3包括设置在基座2上的动力装置、设置在基座2上的线性导杆33及滑动设置在线性导杆33上的驱动件,所述动力装置用于驱动所述驱动件沿线性导杆33移动,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与所述驱动件相连接的驱动连接件32及转接座31,转接座31与角度运行件1固定连接,转接座31上设有第一限位件311、第二限位件312及弹性件313,驱动连接件32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一限位件311及第二限位件312之间,第一限位件311的靠近驱动连接件32的第一侧壁3111及第二限位件312的靠近驱动连接件32的第二侧壁3121为互相平行的平面;在弹性件313的弹力作用下驱动连接件32分别与第一限位件311的第一侧壁3111及第二限位件312的第二侧壁3121相抵触。

本实施例中,弧形导轨4上设有弧形滑块41,角度运行件1与弧形滑块41固定连接,实现角度运行件1在弧形导轨4上的滑动。所述动力装置也设置在基座2上。线性导杆33为丝杠,驱动件为丝杠螺母,动力装置为用于驱动丝杠螺母沿丝杠的长度方向移动的电机。设定基座2的宽度方向及长度方向分别为x轴和y轴,本实施例中的线性导杆33的长度方向与x轴平行或大致平行。

本实施例中的角度运行件1为印刷丝网架,两个弧形滑块41设置在弧形导轨4上,印刷丝网架与两个弧形滑块41固定连接。

本发明中,第一限位件311及第二限位件312中至少一个可活动地设置在转接座31上。弹性件313设置在第一限位件311与转接座31之间,第二限位件312与转接座31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转接座31还包括固定杆314,固定杆314的长度方向垂直于第一侧壁3111所在的平面,第一限位件311可滑动地穿设在固定杆314上,第二限位件312固定穿设在固定杆314上。两根固定杆314平行设置在转接座31上,固定杆314的长度方向与转接座31的长度方向平行,驱动连接件32位于两根固定杆314之间。弹性件313设置在固定杆314上,本实施例中,弹性件314为压缩弹簧,两根固定杆314的外侧壁分别套设有压缩弹簧。未与弹性件313相连接的限位件也可以为转接座31的一部分,例如本实施例中,第二限位件312也可以为转接座31的一部分。由于第二限位件312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磨损,设置成单独的部件固定安装在转接座31上,更方便维护。

转接座31的长度方向与角度运行件1的宽度方向平行,同时转接座31的长度方向垂直于第一侧壁3111所在的平面。

驱动连接件32为连接轴,该连接轴的长度方向与转接座31所在的平面垂直,在本实施例中,当角度调整装置水平放置时,转接座31所在的平面为水平面。

弧形导轨4为圆弧形导轨,所述圆弧形导轨的径向与第一侧壁3111所在的平面平行,此时,驱动连接件32的移动方向与圆弧形导轨的径向平行,设备的效率最高。

驱动连接件32与所述驱动件固定连接,在运行过程中,驱动连接件32只与第一限位件311和第二限位件312发生转动摩擦,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两个限位件的摩擦损耗,同时方便维护。

转接座31上还设有导向槽315,导向槽315的长度方向与第一侧壁3111所在的平面平行,驱动连接件32穿设在导向槽315中,导向槽315的宽度大于驱动连接件32的对应的宽度。本实施例中,驱动连接件32为圆柱形连接轴,则其宽度为圆柱横截面的直径,这个直径与第一侧壁3111及第二侧壁3121之间的距离相等。通过导向槽315的设置,方便工作人员观察驱动连接件32与第一限位件311和/或第二限位件312之间的间隙的情况,进而做出相应的操作变化。同时,导向槽315的宽度方向也限制了在变速过程中(包括启动过程中的加速的短暂加速过程、转向过程中的变速及停机过程中的短暂减速过程)驱动连接件32的最大横向位移的位置。

转接座31上在弹性件313的对应位置还设有开窗316,方便拆卸两个限位件(包括第一限位件311和第二限位件312)和/或弹性件313时的操作,同时减轻整个装置的重量。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印刷丝网装置,包括角度调整装置1及印刷丝网,角度调整装置1为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印刷丝网架,所述印刷丝网设置在印刷丝网架上。

本发明中的角度调整装置,通过驱动连接件32相对于第一限位件311和/或第二限位件312的转动来与角度运行件1沿弧形导轨4运动时产生的角度变量适配,通过驱动连接件32在第一限位件311与第二限位件312的限制下相对于角度运行件1作的线性位移来与角度运行件1沿弧形导轨4运动时产生的径向的位移相适配,通过弹性件313的设置消除驱动连接件32与第一限位件311之间以及驱动连接件32与第二限位件312之间的间隙,确保驱动连接件32对角度运行件1的有效驱动,使得驱动机构3中沿着线性导杆33做简单线性运动的驱动件与做弧形运动的角度运行件1之间复杂的联动关系分解为两种更易控制的运动分量,显著提升了角度的精度及控制精度。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