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丝印网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12086发布日期:2019-04-16 22:43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可调节丝印网版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线路板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丝印网版。



背景技术:

在线路板生产技术领域,丝印网版由于网纱的特性,达到一定使用次数后,普遍存在网纱张力不稳定的缺陷。上述缺陷的具体表现为,网版四个角首先会局部变形导致丝印偏位,可能导致网版报废。常见的补救措施包括使用胶带将四角局部变形以进行人为校正。然而,人为校正的效果有限,丝印网版仍将很快进入报废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状况,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可调节丝印网版。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可调节丝印网版用于调节网纱,包括外框、内框和调节杆,其中:

所述外框包括首尾相连的第一至第四外框段,所述第一至第四外框段分别具有至少两个外框调节孔;

上述网纱内接于内框,所述内框包括互不相连的第一至第四内框段,所述第一至第四内框段分别对应于第一至第四外框段,所述第一至第四内框段分别具有与第一至第四外框段的外框调节孔的数量一致的内框调节孔;

所述调节杆具有第一调节段和第二调节段,所述第一调节段内嵌于外框的外框调节孔,所述第二调节段内嵌于内框的内框调节孔,使得第一调节段与外框调节孔相互接触,同时使得第二调节段与内框调节孔相互接触。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外框调节孔的内表面具有第一内螺纹,所述第一调节段的外表面具有第一外螺纹,上述第一内螺纹与第一外螺纹形成螺纹配合。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内框调节孔的内表面具有第二内螺纹,所述第二调节段的外表面具有第二外螺纹,上述第二内螺纹和第二外螺纹形成螺纹配合。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调节段的轴向长度大于外框调节孔的轴向长度。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调节段的轴向长度大于内框调节孔的轴向长度。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调节杆的一端具有握持段。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调节杆的外表面具有若干刻度线。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至第四外框段各自具有3个外框调节孔,所述第一至第四内框段各自具有3个内框调节孔。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可调节丝印网版,其有益效果在于,内框的四边不连接一起,内框每边通过3个调节杆与外框连接,网纱不与外框连接而只与内框连接。通过调节杆调节内框,进而使得内框移动调节网纱的松紧程度,达到调整网纱张力的目的,同时调节网纱上丝印标记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隐去调节杆)。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调节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调节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10-外框;11-第一外框段;12-第二外框段;13-第三外框段;14-第四外框段;15-外框调节孔;20-内框;21-第一内框段;22-第二内框段;23-第三内框段;24-第四内框段;25-内框调节孔;30-调节杆;31-第一调节段;32-第二调节段;33-握持段;34-刻度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丝印网版,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附图的图1至图4,图1示出了隐去调节杆的可调节丝印网版,图2示出了可调节丝印网版的立体结构,图3示出了调节杆的立体结构,图4示出了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

优选地,所述可调节丝印网版用于调节网纱,包括外框10、内框20和调节杆30,其中:

所述外框10包括首尾相连的第一至第四外框段11,12,13,14,所述第一至第四外框段11,12,13,14分别具有至少两个外框调节孔15;

上述网纱内接于内框20,所述内框20包括互不相连的第一至第四内框段21,22,23,24,所述第一至第四内框段21,22,23,24分别对应于第一至第四外框段11,12,13,14,所述第一至第四内框段21,22,23,24分别具有与第一至第四外框段11,12,13,14的外框调节孔15的数量一致的内框调节孔25(例如,第一外框段11具有5个外框调节孔15,则第一内框段21必须具有5个内框调节孔25);

所述调节杆30具有第一调节段31和第二调节段32,所述第一调节段31内嵌于外框10的外框调节孔15,所述第二调节段32内嵌于内框20的内框调节孔25,使得第一调节段31与外框调节孔15相互接触,同时使得第二调节段32与内框调节孔25相互接触,通过调节杆30微调内框20,使得网纱前后左右移动,进而达到调节网纱张力的目的。

进一步地,所述外框调节孔15的内表面具有第一内螺纹(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一调节段31的外表面具有第一外螺纹(图中未示出),上述第一内螺纹与第一外螺纹形成螺纹配合,便于用户调节调节杆30。

进一步地,所述内框调节孔25的内表面具有第二内螺纹(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二调节段32的外表面具有第二外螺纹(图中未示出),上述第二内螺纹和第二外螺纹形成螺纹配合,便于用户调节调节杆30。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调节段31的轴向长度(略)大于外框调节孔15的轴向长度,以便微调调节杆30时,第一调节段31的第一外螺纹能够完整地与外框调节孔15的第一内螺纹相互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调节段32的轴向长度(略)大于内框调节孔25的轴向长度,以便微调调节杆30时,第二调节段32的第二外螺纹能够完整地与内框调节孔25的第二内螺纹相互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杆30的一端具有握持段33,便于用户握持调节杆30。

进一步地,根据上述优选实施例的另一实施例,所述调节杆30的外表面还具有若干刻度线34,以便在用户调节调节杆30时直观地观察微调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至第四外框段11,12,13,14各自具有3个外框调节孔15,所述第一至第四内框段21,22,23,24各自具有3个内框调节孔25。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调节杆30可被具体实施为螺丝。

根据上述优选实施例和其他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的可调节丝印网版,其技术要点在于,将可调节丝印网版设计成内外框,外框的四边的横截面呈矩形,内框的四边不连接一起,内框每边通过3个调节杆(螺丝)与外框连接,网纱不与外框连接而只与内框连接。因此,可通过调节杆调节内框,进而使得内框移动调节网纱的松紧程度,达到调整网纱张力的目的,同时调节网纱上丝印标记的位置。通过外框的四边的调节杆的独立微调,可使网版左右前后移动,满足丝印标记的准确度要求。同时,方便操作,满足品质,延长网纱的使用寿命,减少网纱用量,降低成本。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