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凹版印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27537发布日期:2019-04-05 21:53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凹版印刷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印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凹版印刷机。



背景技术:

印刷是将文字、图画、照片、防伪等原稿经制版、施墨、加压等工序,使油墨转移到纸张、织品、塑料品、皮革等材料表面上,批量复制原稿内容的技术。印刷是把经审核批准的印刷版,通过印刷机械及专用油墨转印到承印物的过程。

凹版印刷机是使用凹版进行印刷的机器。印版的图文部分凹下,而空白部分与印版滚筒的外圆在同一平面上,凹版印刷机印刷时,印版滚筒全版面着墨,以刮墨刀将版面上空白部分的油墨刮清,留下图文部分的油墨,然后过纸,由压印滚筒在纸的背面压印,使凹下部分的油墨直接转移到纸面上,最后经收纸部分将印刷品堆集或复卷好。

现有技术中,由于刮墨刀需要在印版滚筒上进行刮墨,刮墨刀在使用时会承受较大的压力,印刷机长时间的工作容易导致刮墨刀产生金属疲劳而发生破损断裂,影响正常的生产,同时油墨具有粘附性,油墨粘附在刮墨刀的下方后,时间过长会容易影响刮墨效果;使得该技术方案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印刷机长时间的工作容易导致刮墨刀产生金属疲劳而发生破损断裂以及油墨粘附在刮墨刀的下方后,时间过长会容易影响刮墨效果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凹版印刷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凹版印刷机,包括机壳、安装在机壳后侧用于印刷机运转的动力装置和用于控制印刷机工作的控制器,还包括转动设置在机壳上的进料滚筒、出料滚筒、引导辊组、油墨槽、油墨滚筒、印版滚筒和压印滚筒,以及设置在机壳上的刮墨机构;承印物依次绕过进料滚筒、引导辊组、压印滚筒和出料滚筒;所述油墨槽设置在机壳的底部,油墨槽内设置有油墨滚筒;所述油墨滚筒的上方设置有印版滚筒,油墨滚筒用于将油墨槽内的油墨均匀的涂覆到印版滚筒上;所述印版滚筒上设置有刮墨机构,刮墨机构用于将印版滚筒版面上空白部分的油墨刮清,并留下图文凹印内的油墨,印版滚筒设置在压印滚筒的下方,印版滚筒接触在承印物的正面,所述压印滚筒在承印物的背面压印;其中,

所述刮墨机构包括刮墨滚筒、气缸、安装板、一号伺服电机、安装座、安装槽、u型夹板、定位板、支撑板、刮墨刀、二号伺服电机、螺杆和打磨单元;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气缸的输出端上;所述气缸的固定端固连在机壳的内壁上,气缸用于推动安装板移动;所述一号伺服电机固连在安装板上,一号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固连有刮墨滚筒的一端,刮墨滚筒的另一端转动设置在安装板上;刮墨滚筒上设置有安装座,安装座靠近印版滚筒的一侧开设有若干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滑动设置有u型夹板;所述u型夹板间夹持有刮墨刀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位于刮墨刀的上方,支撑板用于对刮墨刀的支撑;所述刮墨刀用于将印版滚筒版面上空白部分的油墨刮清;所述二号伺服电机固连在u型夹板远离刮墨刀的一侧,二号伺服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连有螺杆,螺杆螺纹贯穿安装槽侧壁所开设的螺纹孔内,二号伺服电机用于带动u型夹板收回安装槽内;所述打磨单元设置在安装槽的内部,打磨单元用于对刮墨刀到进行打磨;通过控制一号伺服电机的转动,从而调节刮墨刀的角度,通过控制气缸的伸缩,从而调节刮墨刀与印版滚筒间的距离,从而更好的对刮墨刀进行调节,在需要对刮墨刀进行更换时,只需要控制一号伺服电机,将刮墨滚筒逆时针旋转,从而预留出更大的空间去对刮墨刀进行更换;二号伺服电机带动螺杆旋转,使得螺杆在螺纹孔内发生位移,此时通过螺杆、二号伺服电机和u型夹板间的配合,使得u型夹板被推出,u型夹板带动刮墨刀与印版滚筒相接触,从而实现高效刮墨;当刮墨刀使用时长到达预先设定的数值后,二号伺服电机转动带动另一个刮墨刀伸出并与印版滚筒相接触,实现高效刮墨,此时上一个二号伺服电机带动使用时长较长的刮墨刀收回,从而实现在不停机的状态下对刮墨刀进行更换,使得印刷机可以长时间的高效工作,在收回的同时,打磨单元会对刮墨刀进行一次打磨,使得刮墨刀更加平整,从而保持高效的刮墨效果。

优选的,所述打磨单元包括一号油石、二号油石和一号弹簧;所述一号油石滑动设置在安装槽顶壁所开设的一号凹槽内,一号油石通过一号弹簧连接在一号凹槽内;所述二号油石滑动连接在安装槽底壁所开设的二号凹槽内,二号油石通过二号弹簧连接在二号凹槽内,且二号油石和一号油石的左侧均为弧形设置,以便于刮墨刀的伸出。当二号伺服电机带动刮墨刀片收回安装槽内时,一号油石在一号弹簧的推动下压在刮墨刀的上侧,对刮墨刀的上侧面进行打磨,二号油石在二号弹簧的推动下压在刮墨刀的下侧,对刮墨刀的下侧面进行打磨,从而保证刮墨刀的平整度,使得刮墨刀可以保持高效的刮墨效果。

优选的,所述二号油石的右侧为弧形设置,二号油石用于将刮墨刀下侧粘附的油墨刮下。刮墨刀片在收回安装槽内时,二号油石可以将刮墨刀片下侧粘附的油墨刮下,避免油墨在刮墨刀片上干燥结块后,影响刮墨刀片的使用。

优选的,所述二号油石的弧形右侧壁上开设有若干的一号通孔,一号通孔与凹槽连通,凹槽的底壁通过二号通孔与回流通道连通,回流通道开设在安装座内,回流通道上设置有回流管道,回流管道用于将油墨导流回到油墨槽内。被二号有油石刮下的油墨通过一号通孔进凹槽内,并通过二号通孔流入回流通道内,再通过回流管道流回油墨槽内,避免了油墨的浪费,节约了成本。

优选的,所述回流通道为圆柱状结构,回流通道内滑动设置有带有磁性的活塞,活塞的左侧设置有三号弹簧的一端,三号弹簧的另一端设置在回流通道的侧壁上,且所述刮墨刀的下侧设置有磁铁,磁铁用于吸引活塞滑动。刮墨刀在收回安装槽内时,刮墨刀下侧的磁铁会吸引带有磁性的活塞,使得活塞向左移动,活塞向左移动时会使回流通道内产生负压,此时回流通道可以将被二号有油石刮下的油墨吸入回流通道内,避免油墨在一号通孔和二号通孔在内流通不畅的情况,同时当磁铁继续滑动时,三号弹簧对活塞的推力大于磁铁对活塞的吸引力时,活塞摆脱磁铁的吸引并在三号弹簧的推动下向右移动,将回流通道内的油墨通过回流管道压缩回油墨槽内,避免油墨堵塞回流管道。

优选的,所述安装座上至少设置有三个刮墨刀片,且多个所述刮墨刀与印版滚筒的切线所构成的角度均相等,以便于保证相同的刮墨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凹版印刷机,通过多组的螺杆、二号伺服电机和u型夹板间的配合,从而实现在不停机的状态下对刮墨刀进行更换,使得印刷机可以长时间的高效工作,印刷机在长时间工作后刮墨刀也不会出现破损断裂的情况。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凹版印刷机,通过刮墨刀下侧的磁铁吸引带有磁性的活塞,避免油墨在一号通孔和二号通孔在内流通不畅的情况,同时通过活塞和三号弹簧间的配合,从而将回流通道内的油墨通过回流管道压缩回油墨槽内,节约了成本,同时避免了油墨堵塞回流管道。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b-b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机壳1、进料滚筒2、出料滚筒3、引导辊组4、油墨槽5、油墨滚筒6、印版滚筒7、压印滚筒8、刮墨机构9、刮墨滚筒91、安装板92、安装座93、安装槽94、u型夹板95、支撑板96、刮墨刀97、螺杆98、打磨单元99、一号油石991、二号油石992、一号通孔993、二号通孔994、回流通道995、活塞996、磁铁99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凹版印刷机,包括机壳1、安装在机壳1后侧用于印刷机运转的动力装置和用于控制印刷机工作的控制器,还包括转动设置在机壳1上的进料滚筒2、出料滚筒3、引导辊组4、油墨槽5、油墨滚筒6、印版滚筒7和压印滚筒8,以及设置在机壳1上的刮墨机构9;承印物依次绕过进料滚筒2、引导辊组4、压印滚筒8和出料滚筒3;所述油墨槽5设置在机壳1的底部,油墨槽5内设置有油墨滚筒6;所述油墨滚筒6的上方设置有印版滚筒7,油墨滚筒6用于将油墨槽5内的油墨均匀的涂覆到印版滚筒7上;所述印版滚筒7上设置有刮墨机构9,刮墨机构9用于将印版滚筒7版面上空白部分的油墨刮清,并留下图文凹印内的油墨,印版滚筒7设置在压印滚筒8的下方,印版滚筒7接触在承印物的正面,所述压印滚筒8在承印物的背面压印;其中,

所述刮墨机构9包括刮墨滚筒91、气缸、安装板92、一号伺服电机、安装座93、安装槽94、u型夹板95、定位板、支撑板96、刮墨刀97、二号伺服电机、螺杆98和打磨单元99;所述安装板92上设置有气缸的输出端上;所述气缸的固定端固连在机壳1的内壁上,气缸用于推动安装板92移动;所述一号伺服电机固连在安装板92上,一号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固连有刮墨滚筒91的一端,刮墨滚筒91的另一端转动设置在安装板92上;刮墨滚筒91上设置有安装座93,安装座93靠近印版滚筒7的一侧开设有若干的安装槽94;所述安装槽94内滑动设置有u型夹板95;所述u型夹板95间夹持有刮墨刀97和支撑板96;所述支撑板96位于刮墨刀97的上方,支撑板96用于对刮墨刀97的支撑;所述刮墨刀97用于将印版滚筒7版面上空白部分的油墨刮清;所述二号伺服电机固连在u型夹板95远离刮墨刀97的一侧,二号伺服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连有螺杆98,螺杆98螺纹贯穿安装槽94侧壁所开设的螺纹孔内,二号伺服电机用于带动u型夹板95收回安装槽94内;所述打磨单元99设置在安装槽94的内部,打磨单元99用于对刮墨刀97到进行打磨;通过控制一号伺服电机的转动,从而调节刮墨刀97的角度,通过控制气缸的伸缩,从而调节刮墨刀97与印版滚筒7间的距离,从而更好的对刮墨刀97进行调节,在需要对刮墨刀97进行更换时,只需要控制一号伺服电机,将刮墨滚筒91逆时针旋转,从而预留出更大的空间去对刮墨刀97进行更换;二号伺服电机带动螺杆98旋转,使得螺杆98在螺纹孔内发生位移,此时通过螺杆98、二号伺服电机和u型夹板95间的配合,使得u型夹板95被推出,u型夹板95带动刮墨刀97与印版滚筒7相接触,从而实现高效刮墨;当刮墨刀97使用时长到达预先设定的数值后,二号伺服电机转动带动另一个刮墨刀97伸出并与印版滚筒7相接触,实现高效刮墨,此时上一个二号伺服电机带动使用时长较长的刮墨刀97收回,从而实现在不停机的状态下对刮墨刀97进行更换,使得印刷机可以长时间的高效工作,在收回的同时,打磨单元99会对刮墨刀97进行一次打磨,使得刮墨刀97更加平整,从而保持高效的刮墨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打磨单元99包括一号油石991、二号油石992和一号弹簧;所述一号油石991滑动设置在安装槽94顶壁所开设的一号凹槽内,一号油石991通过一号弹簧连接在一号凹槽内;所述二号油石992滑动连接在安装槽94底壁所开设的二号凹槽内,二号油石992通过二号弹簧连接在二号凹槽内,且二号油石992和一号油石991的左侧均为弧形设置,以便于刮墨刀97的伸出。当二号伺服电机带动刮墨刀97片收回安装槽94内时,一号油石991在一号弹簧的推动下压在刮墨刀97的上侧,对刮墨刀97的上侧面进行打磨,二号油石992在二号弹簧的推动下压在刮墨刀97的下侧,对刮墨刀97的下侧面进行打磨,从而保证刮墨刀97的平整度,使得刮墨刀97可以保持高效的刮墨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二号油石992的右侧为弧形设置,二号油石992用于将刮墨刀97下侧粘附的油墨刮下。刮墨刀97片在收回安装槽94内时,二号油石992可以将刮墨刀97片下侧粘附的油墨刮下,避免油墨在刮墨刀97片上干燥结块后,影响刮墨刀97片的使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二号油石992的弧形右侧壁上开设有若干的一号通孔993,一号通孔993与凹槽连通,凹槽的底壁通过二号通孔994与回流通道995连通,回流通道995开设在安装座93内,回流通道995上设置有回流管道,回流管道用于将油墨导流回到油墨槽5内。被二号有油石刮下的油墨通过一号通孔993进凹槽内,并通过二号通孔994流入回流通道995内,再通过回流管道流回油墨槽5内,避免了油墨的浪费,节约了成本。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回流通道995为圆柱状结构,回流通道995内滑动设置有带有磁性的活塞996,活塞996的左侧设置有三号弹簧的一端,三号弹簧的另一端设置在回流通道995的侧壁上,且所述刮墨刀97的下侧设置有磁铁997,磁铁997用于吸引活塞996滑动。刮墨刀97在收回安装槽94内时,刮墨刀97下侧的磁铁997会吸引带有磁性的活塞996,使得活塞996向左移动,活塞996向左移动时会使回流通道995内产生负压,此时回流通道995可以将被二号有油石刮下的油墨吸入回流通道995内,避免油墨在一号通孔993和二号通孔994在内流通不畅的情况,同时当磁铁997继续滑动时,三号弹簧对活塞996的推力大于磁铁997对活塞996的吸引力时,活塞996摆脱磁铁997的吸引并在三号弹簧的推动下向右移动,将回流通道995内的油墨通过回流管道压缩回油墨槽5内,避免油墨堵塞回流管道。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安装座93上至少设置有三个刮墨刀97片,且多个所述刮墨刀97与印版滚筒7的切线所构成的角度均相等,以便于保证相同的刮墨效果。

工作时,将承印物依次绕过进料滚筒2、引导辊组4、压印滚筒8和出料滚筒3;启动动力转轴,带动进料滚筒2、引导辊组4、压印滚筒8和出料滚筒3配合转动,油墨滚筒6将油墨槽5内的油墨均匀的涂覆到印版滚筒7上,同时刮墨机构9用于将印版滚筒7版面上空白部分的油墨刮清,并留下图文凹印内的油墨,通过印版滚筒7和压印滚筒8的相互配合,将图文压印在承印物的正面;通过控制一号伺服电机的转动,从而调节刮墨刀97的角度,通过控制气缸的伸缩,从而调节刮墨刀97与印版滚筒7间的距离,从而更好的对刮墨刀97进行调节,在需要对刮墨刀97进行更换时,只需要控制一号伺服电机,将刮墨滚筒91逆时针旋转,从而预留出更大的空间去对刮墨刀97进行更换;二号伺服电机带动螺杆98旋转,使得螺杆98在螺纹孔内发生位移,此时通过螺杆98、二号伺服电机和u型夹板95间的配合,使得u型夹板95被推出,u型夹板95带动刮墨刀97与印版滚筒7相接触,从而实现高效刮墨;当刮墨刀97使用时长到达预先设定的数值后,二号伺服电机转动带动另一个刮墨刀97伸出并与印版滚筒7相接触,实现高效刮墨,此时上一个二号伺服电机带动使用时长较长的刮墨刀97收回,从而实现在不停机的状态下对刮墨刀97进行更换,使得印刷机可以长时间的高效工作,在收回的同时,一号油石991在一号弹簧的推动下压在刮墨刀97的上侧,对刮墨刀97的上侧面进行打磨,二号油石992在二号弹簧的推动下压在刮墨刀97的下侧,对刮墨刀97的下侧面进行打磨,从而保证刮墨刀97的平整度,使得刮墨刀97可以保持高效的刮墨效果,使得刮墨刀97更加平整,从而保持高效的刮墨效果;二号油石992可以将刮墨刀97片下侧粘附的油墨刮下,避免油墨在刮墨刀97片上干燥结块后,影响刮墨刀97片的使用,被二号有油石刮下的油墨通过一号通孔993进凹槽内,并通过二号通孔994流入回流通道995内,再通过回流管道流回油墨槽5内,避免了油墨的浪费,节约了成本。

上述前、后、左、右、上、下均以说明书附图中的图1为基准,按照人物观察视角为标准,装置面对观察者的一面定义为前,观察者左侧定义为左,依次类推。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