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卷对卷丝印中的S型输送带式热风烘干烤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37490发布日期:2020-10-28 11:29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卷对卷丝印中的S型输送带式热风烘干烤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丝印加工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应用于卷对卷丝印中的s型输送带式热风烘干烤箱。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丝网印刷机因其印刷立体感强、适用材质范围广以及操作的便利性等优点已在印刷行业中得到了良好的推广。丝网印刷机的主要构件包括材料输送机构、印刷机构以及使印刷后材料进行干燥的烘干机构。在丝印的生产过程中烘干机是必不可少的生产设备之一,烘干机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成品的质量,现有的烘干机主要包括有烘干箱和设置在烘干箱内部的发热装置,发热装置发热使烘干箱内的温度达到规格要求后对烘干箱内的材料进行烘干。

目前的丝印烘干技术均以提升材料通过设备的长度来提升单幅图文被烘烤的时间从而为了提高材料行进速度即生产效率,隧道式烤箱和环绕式中间回收烤箱就是最常见的两种设备。而烘干方式主要为冷风干燥,热风干燥,热辐射干燥,光波微波辐射干燥,常见设备可能采用其中一种或多种方法。例如采用发热灯管与热风干燥的隧道式烤箱的方法,其弊端在于:第一为了给卷对卷材料加热需要设置较长的加热设备,占地面积大不变安装于操作,第二其热源在烤箱内部,材料将被热辐射加热,当遇到异常停机时,材料很容易被烤坏,温度不好控制。例如环绕式中间回收烤箱,多采用发热管加热循环热风干燥的方式,其弊端在于:发热管和热风箱被安装在箱体后壁或者左右侧面和顶面,会造成材料整体的受热不均,且材料进发热管侧的温度高会影响材料形态色彩,在不接触加热的三个面其余内环面不能直接受到热风吹拂,且增强气流可能使相邻材料面触碰而损坏产品,另外材料在机器环绕的层数越多,需要的张力更大以保证材料不会下坠而相互触碰,这使得材料被拉伸从而使中间回收的成品是被拉伸的产品,质量低下,直接的造成生产中的经济损失。

在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实用新型201610173139.5名称为“卷筒印花纸烘干设备”的专利技术中公开了一种通过s型绕线关系的输送轴相对设置,并在间隔的输送轴之间设置加热管,卷对卷材料在输送轴的带动下实现在烘干箱内的多条加热管之间交叉运动,解决了占用空间大的问题,但是在该技术方案中的材料仅靠输送轴支撑,需要极大的拉力存在着材料变形以及材料接触发热主体的风险。在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实用新型201821053682.2名称为“一种印刷用油墨干燥装置”的专利技术中公开了一种在该印刷用油墨干燥装置可以使需要干燥的印刷品的两面都处于干燥的状态,应用多个热风斜板和红外恒温加热器可以加大干燥的面积,具有较高的干燥效率和干燥效果,但在该技术方案中所使用的干燥加热设备较多,需要大量的能源转换为加热干燥使用热,造成加工成本升高以及资源浪费。所以急需要对现有技术方案改进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高效发热,均由发热,自动化程度高能够改善卷对卷材料印刷烘干质量的一种应用于卷对卷丝印中的s型输送带式热风烘干烤箱。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一种应用于卷对卷丝印中的s型输送带式热风烘干烤箱,安装在丝印印刷机上配合工业热风机使用,包括烤箱箱体,所述的烤箱箱体内部设有不少于两个的输送带机构,所述的烤箱箱体内部位于相邻的两个输送带机构之间设有吹风风箱,所述的烤箱箱体下方设有正对内部输送带机构的感应吸风过料箱,所述的感应吸风过料箱内部设有配合上方输送带机构用于输送材料使用的吸风隔板,所述的烤箱箱体背面设有用于连接工业热风机的进气管接口,所述的进气管接口与吹风风箱连通,所述的进气管接口下方位于感应吸风过料箱上设有出气管接口,所述的输送带机构上具有固定在烤箱箱体内壁的安装架,所述的安装架上设有主动辊与从动辊,所述的主动辊与从动辊之间设有用于配合材料传动的铁氟龙输送带。

优选地,所述的烤箱箱体内的输送带机构为纵向垂直放置,相邻的输送带机构为输送面相对横向水平排列设置,所述的感应吸风过料箱内的吸风隔板为纵向垂直放置,相邻的吸风隔板为板面侧相对横向水平排列设置,所述的烤箱箱体的正面设有可拆卸的箱门板。

优选地,所述的输送带机构上的安装架由前后两侧的主梁配合分别安装在上下两端的主动辊与从动辊组成矩形框结构,前后主梁之间位于左右两侧铁氟龙输送带的滑面上设有输送带托板,前后主梁上位于从动辊端设有张力调节槽板。

优选地,所述的烤箱箱体外部安装有驱动输送带机构中的主动辊动作的电机,所述的电机与主动辊之间通过双节万向联轴器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感应吸风过料箱由前后两面的安装板配合左右两侧的支撑板以及下方的底板组成,左右两侧的支撑板之间位于板体顶部设有横跨吸风隔板的前横梁与后横梁,所述的前横梁与后横梁两端部分别通过使用滑轨机构与左右两侧的支撑板连接,所述的前横梁与后横梁向下位于吸风隔板之间设有横向的吸风挡板。

优选地,所述的感应吸风过料箱的前后两面的安装板之间设有连接前横梁与后横梁的传动丝杆,所述的传动丝杆上连接前横梁的螺纹方向与连接后横梁螺纹方向相反设置,所述的感应吸风过料箱上设有驱动传动丝杆动作的手轮。

优选地,所述的感应吸风过料箱的长度大于烤箱箱体的长度,且感应吸风过料箱长于烤箱箱体部分向烤箱箱体的左右两侧伸出形成材料进出的开口风箱。

优选地,所述的吸风隔板的上端面上设有高位传感器,吸风隔板的下端面上设有低位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的烤箱箱体有内外两层的钣金板焊接而成,外层板与内侧板之间填充有隔热材料,所述的烤箱箱体内部的后壁上位于进气管接口侧焊接有后壁进风风道隔层板,所述的感应吸风过料箱内部的后壁上位于出气管接口侧焊接有后壁出风风道隔层板,所述的感应吸风过料箱内部的底板上焊接有有底部风道隔层板。

优选地,所述的出气管接口上设有与其管口垂直设置废气外排管口,所述的废气外排管口上设有节气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种应用于卷对卷丝印中的s型输送带式热风烘干烤箱通过在烤箱箱体内设置不少于两个的输送带机构,在输送带机构上主动辊与从动辊之间设有用于配合材料传动的铁氟龙输送带,使挂置在主动辊与从动辊之间的材料贴合在铁氟龙输送带上,使材料以s型绕模的方式前进并提供不少与两个烘烤平面,从而解决了烤箱受热不均与过料长度短干燥效果不佳或速度过慢的问题,且在材料贴合在铁氟龙输送带上同时解决了材料因张力变形的问题,极大的提升了热风烘干材料的质量,另外,s型走料利用的高度方向的空间,并且无需另外安装过料箱,减少了设备的占地面积,有效利用的空间,配合吹风风箱可以优化风道设置使材料获取的热风更加均匀,保证了热风干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其结构合理,高效发热,均由发热,自动化程度高有利于提升卷对卷丝印的生产工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烤箱箱体内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输送带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感应吸风过料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风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气管接口与出气管接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烤箱箱体与感应吸风过料箱的内壁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装在生产线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风风箱的立体结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应用于卷对卷丝印中的s型输送带式热风烘干烤箱,安装在丝印印刷机7上配合工业热风机8使用,包括烤箱箱体1,所述的烤箱箱体1内部设有不少于两个的输送带机构2,所述的烤箱箱体1内的输送带机构2为纵向垂直放置,相邻的输送带机构2为输送面相对横向水平排列设置,所述的烤箱箱体1内部位于相邻的两个输送带机构2之间设有吹风风箱3,所述的烤箱箱体1下方设有正对内部输送带机构2的感应吸风过料箱4,所述的感应吸风过料箱4内部设有配合上方输送带机构2用于输送材料6使用的吸风隔板5,所述的感应吸风过料箱4内的吸风隔板5为纵向垂直放置,相邻的吸风隔板5为板面侧相对横向水平排列设置,所述的烤箱箱体1背面设有用于连接工业热风机的进气管接口10,所述的进气管接10口与吹风风箱3连通,所述的进气管接口10下方位于感应吸风过料箱4上设有出气管接口11,所述的出气管接口11上设有与其管口垂直设置废气外排管口110,所述的废气外排管口110上设有节气门111,所述的输送带机构2上具有固定在烤箱箱体1内壁的安装架21,所述的安装架21上设有主动辊22与从动辊23,所述的烤箱箱体1外部安装有驱动输送带机构2中的主动辊22动作的电机27,所述的电机27与主动辊22之间通过双节万向联轴器28连接,所述的主动辊22与从动辊23之间设有用于配合材料6传动的铁氟龙输送带24,通过在烤箱箱体1内设置不少于两个的输送带机构2,在输送带机构2上主动辊22与从动辊23之间设有用于配合材料6传动的铁氟龙输送带24,使挂置在主动辊22与从动辊23之间的材料6贴合在铁氟龙输送带24上,使材料6以s型绕模的方式前进并提供不少与两个烘烤平面,从而解决了烤箱受热不均与过料长度短干燥效果不佳或速度过慢的问题,且在材料6贴合在铁氟龙输送带24上同时解决了材料6因张力变形的问题,极大的提升了热风烘干材料6的质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烤箱箱体1的正面设有可拆卸的箱门板12,所述的想门板12通过磁吸结构设置在烤箱箱体1上,便于上料与维护的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输送带机构2上的安装架21由前后两侧的主梁210配合分别安装在上下两端的主动辊22与从动辊23组成矩形框结构,前后主梁210之间位于左右两侧铁氟龙输送带24的滑面上设有输送带托板25,保证铁氟龙输送带24在生产过程中始终保持在垂直的平面上,前后主梁210上位于从动辊24端设有调节铁氟龙输送带24的张力调节槽板26。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感应吸风过料箱4由前后两面的安装板40配合左右两侧的支撑板41以及下方的底板42组成,左右两侧的支撑板41之间位于板体顶部设有横跨吸风隔板5的前横梁43与后横梁44,所述的前横梁43与后横梁44两端部分别通过使用滑轨机构45与左右两侧的支撑板41连接,所述的前横梁43与后横梁44向下位于吸风隔板5之间设有横向的吸风挡板45,在生产过程中可以调节感应吸风过料箱4的上的前横梁43与后横梁44的间距,来调节吸风区域的宽度与位置,从而通过吸风隔板5与吸风挡板46组成的分区空间大小来改变吸力的大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感应吸风过料箱4的前后两面的安装板40之间设有连接前横梁43与后横梁44的传动丝杆47,所述的传动丝杆47上连接前横梁43的螺纹方向与连接后横梁44螺纹方向相反设置,所述的感应吸风过料箱4上设有驱动传动丝杆47动作的手轮48,使用手轮48与传动丝杆47的调节机构可以精确的调节前横梁43与后横梁44的间距。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感应吸风过料箱4的长度大于烤箱箱体1的长度,且感应吸风过料箱4长于烤箱箱体1部分向烤箱箱体1的左右两侧伸出形成材料6进出的开口风箱48,由于在感应过料箱4上的出气管接口11接有吸风机,在生产过程中将形成负压,外部冷空气将从开口风箱48处吸入对材料6进出口处的空气进行补偿,从而降低烤箱内部的气体浓度,促使油墨快速挥发干结,同时降低烤箱进出口处材料6的温度,方便上下游工艺。

进一步的,为了调高生产的连续性,避免发生材料6在烤箱内方式堆叠或撕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吸风隔板5的上端面上设有高位传感器51,吸风隔板5的下端面上设有低位传感器52,当材料6下垂位置高于第一个吸风隔板5的高位传感器51的位置时,第一组输送带机构2将不会运转,当材料6下垂位置低于第一个吸风隔板5的高位传感器51的位置,但高于第一个吸风隔板5的低位传感器52的位置时,第一组输送带机构2开始运转并以设定的速度或匹配丝印印刷机的速度输送材料6,当材料6下垂位置低于第一个吸风隔板5的低位传感器52的位置时,第一组输送带机构2将加速运转直至材料6下垂位置高于第一个吸风隔板5的低位传感器的位置,后续的吸风隔板5与输送带机构2其原理与上述原理相同。于是材料6在下垂位置基本保持在高位传感器51与低位传感器52之间的位置,同时被输送到下一环节,防止了材料6的堆叠或撕扯,推进了自动化的应用,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烤箱箱体1有内外两层的钣金板焊接而成,外层板与内侧板之间填充有隔热材料,所述的烤箱箱体1内部的后壁上位于进气管接口10侧焊接有后壁进风风道隔层板13,所述的感应吸风过料箱4内部的后壁上位于出气管接口11侧焊接有后壁出风风道隔层板14,所述的感应吸风过料箱4内部的底板42上焊接有底部风道隔层板15。

具体的,如图9所示,所述的吹风风箱3内设有由两块导流板30焊接组成的“l”型导流风道31,所述的导流风道31的竖向风道设置在吹风风箱3的中部,导流风道的横向风道设置在吹风风箱的底部,所述的导流风道31的竖向风道两侧的吹风风箱3上设有多组竖向设置的吹风孔32,其吹风孔32置于吹风风箱3的中部,可以将热风向两侧散开,使材料6受热均衡,提高烘干质量,所述的“l”型结构导流风道31可以降低热风在竖向风道里产生回流,影响吹风孔32的出风效果。

工作时,首先,将上游丝印印刷机7送出的材料6穿过s型输送带式机构2,穿料需经过每一组输送带机构5与每一个下方的吸风隔板5,材料6出来后与下游的收卷机或者第二色丝印印刷机9相连,最后依次低速模式启动丝印印刷机7以及其下游机器,然后调整丝印印刷机7速度到所需速度即可进行卷对卷材料6的加热干燥的生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种应用于卷对卷丝印中的s型输送带式热风烘干烤箱通过将吹风风箱中吹出的热风吹向材料6表面,然后在狭窄的间隙中向两侧分散至整个材料6面来进行烘干,之后热风被下方感应吸风过料箱4区域回收,s型走料利用的高度方向的空间,并且无需另外安装过料箱,减少了设备的占地面积,有效利用的空间,配合吹风风箱3可以优化风道设置使材料6获取的热风更加均匀,保证了热风干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其结构合理,高效发热,均由发热,自动化程度高有利于提升卷对卷丝印的生产工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