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式高效印刷烘干系统与烘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893020发布日期:2020-11-10 18:34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回转式高效印刷烘干系统与烘干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印刷烘干领域。



背景技术:

为了避免静电的产生,油漆、化工溶剂、汽油等可燃液体产品往往采用薄壁金属桶作为外包装来盛装,而作为包装的一种,需要在薄壁金属桶体的筒体外侧面已预订的图案印刷、喷涂或涂刷,使薄壁金属桶体的外壁形成预定的图案;

而金属桶外表面的印刷油墨、油漆或水性漆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全干燥,严重影响,因此需要专门设计一种针对薄壁金属桶体的烘干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回转式高效印刷烘干系统与烘干方法。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回转式高效印刷烘干系统,包括设备底座,所述设备底座上固定安装有竖向的回转电机,所述回转电机的回转输出轴上同轴心连接有水平圆盘状的回转烘干平台;所述回转输出轴能带动所述回转烘干平台沿轴线回转;所述回转烘干平台上表面的轮廓边缘呈圆周阵列分布有若干圆形凹槽;

还包括外侧面粘附有等待烘干的印刷油墨、油漆或水性漆的薄壁金属桶体,若干所述薄壁金属桶体的桶体底部分别限位放置于若干所述圆形凹槽内;

还包括烘干单元,所述回转输出轴的回转能带动回转烘干平台上放置的任意一个薄壁金属桶体对应到所述烘干单元,所述烘干单元能对所对应的薄壁金属桶体外侧面粘附的印刷油墨、油漆或水性漆进行烘干。

进一步的,还包括机械臂的执行末端安装有钳持器,所述钳持器具有两个朝下延伸的钳持快,两钳持快能做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的运动;机械臂能带动钳持器使两所述钳持快同时向下伸入所述薄壁金属桶体的桶内,两所述钳持快能相互远离至钳持到所述薄壁金属桶体的内壁;进而实现对所述薄壁金属桶体的夹取、转移和释放。

进一步的,所述烘干单元包括竖向的升降器,所述升降器的升降杆上端固定有升降平台,所述升降平台的一侧通过升降壁固定连接有水平的升降环,所述升降环的内圈同轴心一体化连接有竖向的烘干外筒,烘干外筒的内径大于所述薄壁金属桶体的外径;所述烘干外筒的顶部一体化设置有筒顶;所述回转输出轴的回转能带动回转烘干平台上放置的任意一个薄壁金属桶体同轴心对应在所述烘干外筒的正下方,所述烘干外筒的向下位移能完全同轴心罩设在所对应的薄壁金属桶体的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器的机壳上端一侧固定有导柱座,所述升降平台上设置有竖向贯通的导柱孔,所述导柱座上固定有竖向的导柱,所述导柱同轴心滑动穿过所述导柱孔。

进一步的,所述烘干外筒的内部同轴心设置有烘干内筒;所述烘干内筒上端一体化同轴心连接筒顶,所述烘干内筒的外径小于所述薄壁金属桶体的内径;所述烘干内筒与所述烘干外筒之间形成环柱状金属筒体容纳腔,被同轴心罩设在所述烘干外筒内部的薄壁金属桶体同轴心于所述环柱状金属筒体容纳腔内;金属筒体容纳腔内的薄壁金属桶体的顶端与筒顶之间形成气体通过间距,所述烘干内筒的外壁与所述薄壁金属桶体的内壁之间形成内环柱腔,所述薄壁金属桶体的外壁与所述烘干外筒之间形成外环柱腔,所述内环柱腔顶部与外环柱腔顶部通过所述气体通过间距相互连通;所述烘干内筒内的下部分一体化同轴心设置有气体隔离盘,所述气体隔离盘的上侧为柱状气体蓄压腔,气体隔离盘下侧为圆盘形气体过渡腔,所述烘干内筒的下端呈圆周阵列镂空设置有若干第一漏气窗,若干第一漏气窗将所述圆盘形气体过渡腔与内环柱腔的下端相互连通;所述烘干外筒的下端呈圆周阵列镂空设置有若干第二漏气窗,若干第二漏气窗将外环柱腔的下端与外部环境大气压连通;

所述气体隔离盘上设置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将所述柱状气体蓄压腔与圆盘形气体过渡腔连通,且所述连通管内设置有减压阀,所述柱状气体蓄压腔内的气体通过连通管内的减压阀减压后流进圆盘形气体过渡腔内;

所述升降环上固定安装有气泵,所述气泵的输出管的气体导出端连通所述柱状气体蓄压腔的顶部;所述输出管上还设置有空气加热器;

所述烘干内筒上沿轴线呈螺旋状镂空设置有螺旋镂空窗,所述螺旋镂空窗上沿螺旋延伸方向密封设置有螺旋柔性耐热薄膜,所述螺旋柔性耐热薄膜将所述螺旋镂空窗密封封堵;柱状气体蓄压腔内为常压时,所述螺旋柔性耐热薄膜为褶皱松弛的薄膜,当柱状气体蓄压腔内存在高于大气压的气体压力时,松弛褶皱的螺旋柔性耐热薄膜在气体蓄压腔内的气体压力下从螺旋镂空窗中向外鼓胀,螺旋镂空窗中向外鼓胀的螺旋柔性耐热薄膜会接触到所述薄壁金属桶体的内壁,从而使向外鼓胀的螺旋柔性耐热薄膜将所述内环柱腔分割成螺旋气体加热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柱状气体蓄压腔内同轴心设置有卷轴,所述气体隔离盘轴心处的轴承座通过第一密封轴承与所述卷轴下端转动配合;所述筒顶轴心处的轴承孔通过第二密封轴承与所述卷轴转动配合;所述筒顶的上方还通过支架固定有卷轴电机,所述卷轴电机与所述卷轴驱动连接;

所述卷轴上还固定连接有若干根横向松弛的耐热的尼龙牵引线,若干所述尼龙牵引线的末端沿螺旋路径均匀的连接在螺旋柔性耐热薄膜的内侧面;柱状气体蓄压腔为常压时,卷轴的旋转能使若干尼龙牵引线卷绕在卷轴上,从而使各松弛的尼龙牵引线绷紧,绷紧的若干尼龙牵引线能将松弛褶皱的螺旋柔性耐热薄膜向内拉动,从而强行使螺旋柔性耐热薄膜朝内褶皱。

进一步的,所述螺旋柔性耐热薄膜为聚酰亚胺薄膜。

进一步的,回转式高效印刷烘干系统的烘干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油墨印刷设备、油漆喷涂设备或水性漆涂刷设备将薄壁金属桶体的筒体外侧面已预订的图案印刷、喷涂或涂刷,使薄壁金属桶体的外壁形成预定的图案,从而使薄壁金属桶体的外侧面粘附有等待快速烘干的印刷油墨、油漆或水性漆;

步骤二,机械臂带动钳持器使两所述钳持快同时向下伸入等待烘干的薄壁金属桶体的桶内,两钳持快相互远离至钳持到薄壁金属桶体的内壁;进而实现对等待烘干的薄壁金属桶体的夹取,然后机械臂带动钳持器使被钳持的薄壁金属桶体转移并放置在回转烘干平台上的圆形凹槽处;

步骤三,控制升降器,使升降平台和烘干外筒同步上升,直至烘干外筒高出回转烘干平台上的等待烘干的薄壁金属桶体,与此同时控制卷轴电机使卷轴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使若干尼龙牵引线缓慢卷绕在卷轴上,若干尼龙牵引线缓慢卷绕在卷轴后使各松弛的尼龙牵引线绷紧,绷紧的若干尼龙牵引线将松弛褶皱的螺旋柔性耐热薄膜向内拉动,从而强行使螺旋柔性耐热薄膜朝内褶皱,避免螺旋柔性耐热薄膜向外褶皱,进而避免了后续步骤过程中烘干内筒下降时,向外褶皱的螺旋柔性耐热薄膜与薄壁金属桶体发生摩擦磨损的问题;

步骤四,回转电机控制控制回转烘干平台回转,进而带动回转烘干平台上的等待烘干的薄壁金属桶体跟着沿回转烘干平台的轴线回转,直至回转烘干平台上的等待烘干的薄壁金属桶体运动到同轴心于烘干外筒的正下方;

步骤五,控制控制升降器,使烘干外筒以及内部的烘干内筒同步下降,由于螺旋柔性耐热薄膜这时是强制朝内褶皱的,因此烘干内筒下降过程中,螺旋柔性耐热薄膜不会接触到薄壁金属桶体的内壁,从而不会对螺旋柔性耐热薄膜形成磨损;

直至烘干外筒的向下位移至完全同轴心罩设在薄壁金属桶体的外侧时,此时被同轴心罩设在烘干外筒内部的等待烘干的薄壁金属桶体同轴心于环柱状金属筒体容纳腔内,这时金属筒体容纳腔内的薄壁金属桶体的顶端与筒顶之间形成气体通过间距,烘干内筒的外壁与薄壁金属桶体的内壁之间形成内环柱腔,薄壁金属桶体的外壁与烘干外筒之间形成外环柱腔,内环柱腔顶部与外环柱腔顶部通过气体通过间距相互连通;

步骤六,控制卷轴电机使卷轴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使若干尼龙牵引线重新恢复到原来的松弛状态,从而解除尼龙牵引线对螺旋柔性耐热薄膜的约束;

步骤七,启动气泵和空气加热器,空气加热器持续将所经过输出管的空气加热至120℃至200℃,启动气泵将环境气体以正压的形式通过输出管源源不断的导入到柱状气体蓄压腔的顶部,从而使柱状气体蓄压腔内被源源不断导入120℃至200℃的高温热空气,从而使气体蓄压腔内的气压迅速高出大气压,与此同时由于减压阀的存在,内环柱腔内的气压始终是要低于柱状气体蓄压腔的,在压强差的作用下,松弛褶皱的螺旋柔性耐热薄膜在气体蓄压腔内的气体压力下从螺旋镂空窗中向外鼓胀,螺旋镂空窗中向外鼓胀的螺旋柔性耐热薄膜接触到薄壁金属桶体的内壁,从而使向外鼓胀的螺旋柔性耐热薄膜将内环柱腔分割成螺旋气体加热通道;

这时,120℃至200℃的高温热空气的流动路径为→柱状气体蓄压腔→减压阀→圆盘形气体过渡腔→若干第一漏气窗→螺旋柔性耐热薄膜将内环柱腔分割成的螺旋气体加热通道→气体通过间距→外环柱腔→第二漏气窗→外部环境;

在120℃至200℃的高温热空气经过由螺旋柔性耐热薄膜分割成螺旋气体加热通道.的过程中薄壁金属桶体的内壁会持续吸收螺旋气体加热通道中气体的热量,从而使薄壁金属桶体的内壁逐渐升温,在金属热传导的作用下薄壁金属桶体的热量会传导到薄壁金属桶体的外壁面,从而使薄壁金属桶体的外壁面粘附的等待快速烘干的印刷油墨、油漆或水性漆升温,促进薄壁金属桶体的外壁面粘附的等待快速烘干的印刷油墨、油漆或水性漆的挥发效率,与此同时,热空气向下持续流过外环柱腔的过程中实时的带走薄壁金属桶体的外壁产生的挥发物,持续预定时间后,薄壁金属桶体的外壁面的印刷油墨、油漆或水性漆已经被基本烘干;

步骤八,关闭空气加热器和气泵,之后柱状气体蓄压腔会恢复到常压,这时控制卷轴电机使卷轴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使若干尼龙牵引线重新缓慢卷绕在卷轴上,若干尼龙牵引线缓慢卷绕在卷轴后使各松弛的尼龙牵引线重新绷紧,绷紧的若干尼龙牵引线将螺旋柔性耐热薄膜向内拉动,从而强行使螺旋柔性耐热薄膜朝内褶皱,使螺旋柔性耐热薄膜与薄壁金属桶体的内壁分离;

步骤九,控制升降器,使烘干外筒以及内部的烘干内筒同步上升,使已经被初步烘干的薄壁金属桶体与烘干外筒以及内部的烘干内筒分离;这时薄壁金属桶体自身还有一定的余热,其余热已经足以彻底烘干自身外壁的印刷油墨、油漆或水性漆;

步骤十,让回转烘干平台回转一定角度,然后控制机械臂,让钳持器按照步骤二的方法将回转烘干平台上已经烘干的薄壁金属桶体取走。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120℃至200℃的高温热空气经过由螺旋柔性耐热薄膜分割成螺旋气体加热通道的过程中薄壁金属桶体的内壁会持续吸收螺旋气体加热通道中气体的热量,从而使薄壁金属桶体的内壁逐渐升温,在金属热传导的作用下薄壁金属桶体的热量会传导到薄壁金属桶体的外壁面,从而使薄壁金属桶体的外壁面粘附的等待快速烘干的印刷油墨、油漆或水性漆升温,促进薄壁金属桶体的外壁面粘附的等待快速烘干的印刷油墨、油漆或水性漆的挥发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装置的第一立体示意图(烘干外筒的向下位移至完全同轴心罩设在所对应的薄壁金属桶体外侧的状态);

附图3为本装置的第二立体示意图(烘干外筒处于所对应的薄壁金属桶体的正上方示意图);

附图4为附图3的机械臂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5为烘干单元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烘干外筒和烘干内筒处于所对应的薄壁金属桶体的正上方状态下的剖视图;

附图7为烘干外筒的向下位移至完全同轴心罩设在所对应的薄壁金属桶体外侧的剖视图;

附图8为松弛褶皱的螺旋柔性耐热薄膜在气体蓄压腔内的气体压力下从螺旋镂空窗中向外鼓胀时的示意图;

附图9为附图7的第二剖视图;

附图10为附图6状态时的未剖开时的烘干外筒和薄壁金属桶体示意图;

附图11为附图10的剖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1至11所示的回转式高效印刷烘干系统,包括设备底座13,设备底座13上固定安装有竖向的回转电机12,回转电机12的回转输出轴11上同轴心连接有水平圆盘状的回转烘干平台10;回转输出轴11能带动回转烘干平台10沿轴线回转;回转烘干平台10上表面的轮廓边缘呈圆周阵列分布有若干圆形凹槽25;

还包括外侧面粘附有等待烘干的印刷油墨、油漆或水性漆的薄壁金属桶体15,若干薄壁金属桶体15的桶体底部26分别限位放置于若干圆形凹槽25内;

还包括烘干单元,回转输出轴11的回转能带动回转烘干平台10上放置的任意一个薄壁金属桶体15对应到烘干单元,烘干单元能对所对应的薄壁金属桶体15外侧面粘附的印刷油墨、油漆或水性漆进行烘干。

如图4还包括机械臂3的执行末端安装有钳持器23,钳持器23具有两个朝下延伸的钳持快24,两钳持快24能做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的运动;机械臂3能带动钳持器23使两钳持快24同时向下伸入薄壁金属桶体15的桶内22,两钳持快24能相互远离至钳持到薄壁金属桶体15的内壁;进而实现对薄壁金属桶体15的夹取、转移和释放。

烘干单元包括竖向的升降器8,升降器8的升降杆7上端固定有升降平台4,升降平台4的一侧通过升降壁5固定连接有水平的升降环14,升降环14的内圈同轴心一体化连接有竖向的烘干外筒30,烘干外筒30的内径大于薄壁金属桶体15的外径;烘干外筒30的顶部一体化设置有筒顶27;回转输出轴11的回转能带动回转烘干平台10上放置的任意一个薄壁金属桶体15同轴心对应在烘干外筒30的正下方,烘干外筒30的向下位移能完全同轴心罩设在所对应的薄壁金属桶体15的外侧。

升降器8的机壳上端一侧固定有导柱座9,升降平台4上设置有竖向贯通的导柱孔1,导柱座9上固定有竖向的导柱2,导柱2同轴心滑动穿过导柱孔1。

烘干外筒30的内部同轴心设置有烘干内筒29;烘干内筒29上端一体化同轴心连接筒顶27,烘干内筒29的外径小于薄壁金属桶体15的内径;烘干内筒29与烘干外筒30之间形成环柱状金属筒体容纳腔31,被同轴心罩设在烘干外筒30内部的薄壁金属桶体15同轴心于环柱状金属筒体容纳腔31内,如图7;金属筒体容纳腔31内的薄壁金属桶体15的顶端与筒顶27之间形成气体通过间距45,烘干内筒29的外壁与薄壁金属桶体15的内壁之间形成内环柱腔47,薄壁金属桶体15的外壁与烘干外筒30之间形成外环柱腔46,内环柱腔47顶部与外环柱腔46顶部通过气体通过间距45相互连通;烘干内筒29内的下部分一体化同轴心设置有气体隔离盘39,气体隔离盘39的上侧为柱状气体蓄压腔35,气体隔离盘39下侧为圆盘形气体过渡腔48,烘干内筒29的下端呈圆周阵列镂空设置有若干第一漏气窗44,若干第一漏气窗44将圆盘形气体过渡腔48与内环柱腔47的下端相互连通;烘干外筒30的下端呈圆周阵列镂空设置有若干第二漏气窗43,若干第二漏气窗43将外环柱腔46的下端与外部环境大气压连通;

气体隔离盘39上设置有连通管32,连通管32将柱状气体蓄压腔35与圆盘形气体过渡腔48连通,且连通管32内设置有减压阀40,柱状气体蓄压腔35内的气体通过连通管32内的减压阀40减压后流进圆盘形气体过渡腔48内;

升降环14上固定安装有气泵20,气泵20的输出管18的气体导出端连通柱状气体蓄压腔35的顶部;输出管18上还设置有空气加热器19;

烘干内筒29上沿轴线呈螺旋状镂空设置有螺旋镂空窗41,螺旋镂空窗41上沿螺旋延伸方向密封设置有螺旋柔性耐热薄膜36,螺旋柔性耐热薄膜36将螺旋镂空窗41密封封堵;柱状气体蓄压腔35内为常压时,螺旋柔性耐热薄膜36为褶皱松弛的薄膜,当柱状气体蓄压腔35内存在高于大气压的气体压力时,松弛褶皱的螺旋柔性耐热薄膜36在气体蓄压腔35内的气体压力下从螺旋镂空窗41中向外鼓胀(如图8),螺旋镂空窗41中向外鼓胀的螺旋柔性耐热薄膜36会接触到薄壁金属桶体15的内壁,从而使向外鼓胀的螺旋柔性耐热薄膜36将内环柱腔47分割成螺旋气体加热通道47.1。

柱状气体蓄压腔35内同轴心设置有卷轴21,气体隔离盘39轴心处的轴承座33通过第一密封轴承34与卷轴21下端转动配合;筒顶27轴心处的轴承孔通过第二密封轴承28与卷轴21转动配合;筒顶27的上方还通过支架16固定有卷轴电机17,卷轴电机17与卷轴21驱动连接;

卷轴21上还固定连接有若干根横向松弛的耐热的尼龙牵引线37,若干尼龙牵引线37的末端沿螺旋路径均匀的连接在螺旋柔性耐热薄膜36的内侧面;柱状气体蓄压腔35为常压时,卷轴21的旋转能使若干尼龙牵引线37卷绕在卷轴21上,从而使各松弛的尼龙牵引线37绷紧,绷紧的若干尼龙牵引线37能将松弛褶皱的螺旋柔性耐热薄膜36向内拉动,从而强行使螺旋柔性耐热薄膜36朝内褶皱,如图6和7的状态。

本实施例的螺旋柔性耐热薄膜36为聚酰亚胺薄膜。

回转式高效印刷烘干系统的烘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油墨印刷设备、油漆喷涂设备或水性漆涂刷设备将薄壁金属桶体15的筒体外侧面已预订的图案印刷、喷涂或涂刷,使薄壁金属桶体15的外壁形成预定的图案,从而使薄壁金属桶体15的外侧面粘附有等待快速烘干的印刷油墨、油漆或水性漆;

步骤二,机械臂3带动钳持器23使两钳持快24同时向下伸入等待烘干的薄壁金属桶体15的桶内22,两钳持快24相互远离至钳持到薄壁金属桶体15的内壁;进而实现对等待烘干的薄壁金属桶体15的夹取,然后机械臂3带动钳持器23使被钳持的薄壁金属桶体15转移并放置在回转烘干平台10上的圆形凹槽25处;

步骤三,控制升降器8,使升降平台4和烘干外筒30同步上升,直至烘干外筒30高出回转烘干平台10上的等待烘干的薄壁金属桶体15,与此同时控制卷轴电机17使卷轴21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使若干尼龙牵引线37缓慢卷绕在卷轴21上,若干尼龙牵引线37缓慢卷绕在卷轴21后使各松弛的尼龙牵引线37绷紧,绷紧的若干尼龙牵引线37将松弛褶皱的螺旋柔性耐热薄膜36向内拉动,从而强行使螺旋柔性耐热薄膜36朝内褶皱(如图6),避免螺旋柔性耐热薄膜36向外褶皱,进而避免了后续步骤过程中烘干内筒29下降时,向外褶皱的螺旋柔性耐热薄膜36与薄壁金属桶体15发生摩擦磨损的问题;

步骤四,回转电机12控制控制回转烘干平台10回转,进而带动回转烘干平台10上的等待烘干的薄壁金属桶体15跟着沿回转烘干平台10的轴线回转,直至回转烘干平台10上的等待烘干的薄壁金属桶体15运动到同轴心于烘干外筒30的正下方;如图6

步骤五,控制控制升降器8,使烘干外筒30以及内部的烘干内筒29同步下降,由于螺旋柔性耐热薄膜36这时是强制朝内褶皱的,因此烘干内筒29下降过程中,螺旋柔性耐热薄膜36不会接触到薄壁金属桶体15的内壁,从而不会对螺旋柔性耐热薄膜36形成磨损;

直至烘干外筒30的向下位移至完全同轴心罩设在薄壁金属桶体15的外侧时,此时被同轴心罩设在烘干外筒30内部的等待烘干的薄壁金属桶体15同轴心于环柱状金属筒体容纳腔31内,这时金属筒体容纳腔31内的薄壁金属桶体15的顶端与筒顶27之间形成气体通过间距45,烘干内筒29的外壁与薄壁金属桶体15的内壁之间形成内环柱腔47,薄壁金属桶体15的外壁与烘干外筒30之间形成外环柱腔46,内环柱腔47顶部与外环柱腔46顶部通过气体通过间距45相互连通;

步骤六,控制卷轴电机17使卷轴21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使若干尼龙牵引线37重新恢复到原来的松弛状态,从而解除尼龙牵引线37对螺旋柔性耐热薄膜36的约束;

步骤七,启动气泵20和空气加热器19,空气加热器19持续将所经过输出管18的空气加热至120℃至200℃,启动气泵20将环境气体以正压的形式通过输出管18源源不断的导入到柱状气体蓄压腔35的顶部,从而使柱状气体蓄压腔35内被源源不断导入120℃至200℃的高温热空气,从而使气体蓄压腔35内的气压迅速高出大气压,与此同时由于减压阀40的存在,内环柱腔47内的气压始终是要低于柱状气体蓄压腔35的,在压强差的作用下,松弛褶皱的螺旋柔性耐热薄膜36在气体蓄压腔35内的气体压力下从螺旋镂空窗41中向外鼓胀(如图8),螺旋镂空窗41中向外鼓胀的螺旋柔性耐热薄膜36接触到薄壁金属桶体15的内壁,从而使向外鼓胀的螺旋柔性耐热薄膜36将内环柱腔47分割成螺旋气体加热通道47.1;

这时,120℃至200℃的高温热空气的流动路径为→柱状气体蓄压腔35→减压阀40→圆盘形气体过渡腔48→若干第一漏气窗44→螺旋柔性耐热薄膜36将内环柱腔47分割成的螺旋气体加热通道47.1→气体通过间距45→外环柱腔46→第二漏气窗43→外部环境;

在120℃至200℃的高温热空气经过由螺旋柔性耐热薄膜36分割成螺旋气体加热通道47.1的过程中薄壁金属桶体15的内壁会持续吸收螺旋气体加热通道47.1中气体的热量,从而使薄壁金属桶体15的内壁逐渐升温,在金属热传导的作用下薄壁金属桶体15的热量会传导到薄壁金属桶体15的外壁面,从而使薄壁金属桶体15的外壁面粘附的等待快速烘干的印刷油墨、油漆或水性漆升温,促进薄壁金属桶体15的外壁面粘附的等待快速烘干的印刷油墨、油漆或水性漆的挥发效率,与此同时,热空气向下持续流过外环柱腔46的过程中实时的带走薄壁金属桶体15的外壁产生的挥发物,持续预定时间后,薄壁金属桶体15的外壁面的印刷油墨、油漆或水性漆已经被基本烘干;

步骤八,关闭空气加热器19和气泵20,之后柱状气体蓄压腔35会恢复到常压,这时控制卷轴电机17使卷轴21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使若干尼龙牵引线37重新缓慢卷绕在卷轴21上,若干尼龙牵引线37缓慢卷绕在卷轴21后使各松弛的尼龙牵引线37重新绷紧,绷紧的若干尼龙牵引线37将螺旋柔性耐热薄膜36向内拉动,从而强行使螺旋柔性耐热薄膜36朝内褶皱,使螺旋柔性耐热薄膜36与薄壁金属桶体15的内壁分离;

步骤九,控制升降器8,使烘干外筒30以及内部的烘干内筒29同步上升,使已经被初步烘干的薄壁金属桶体15与烘干外筒30以及内部的烘干内筒29分离;这时薄壁金属桶体15自身还有一定的余热,其余热已经足以彻底烘干自身外壁的印刷油墨、油漆或水性漆;

步骤十,让回转烘干平台10回转一定角度,然后控制机械臂3,让钳持器23按照步骤二的方法将回转烘干平台10上已经烘干的薄壁金属桶体15取走。

本实施例所指的薄壁是指厚度小于3mm的壁体,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