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操作的凹印机供墨小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43022发布日期:2023-03-29 02:39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操作的凹印机供墨小车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创造属于印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操作的凹印机供墨小车。


背景技术:

2.凹印机通常包括多个印刷单元,可以套印多个色组,已得到广泛应用。每个套印单元均包括印刷版辊和供墨装置,借助供墨装置在各个印刷单元中推进和推出,进行换墨或维修。印刷作业时,印刷版辊凹坑中的油墨被压印到承印物上,所印刷图案或文字由印刷版辊决定,通过更换不同的印刷版辊可以得到不同的印刷产品。现有的供墨装置大多为全手动操作的模式,功能单一,且印刷版辊上墨过程中易产生气泡,一旦在转印过程中气泡破裂,则导致承印物局部出现墨量不均或是出现爆点,影响产品质量。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供墨装置进行改进,以提升工作效率,提高印刷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发明创造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出一种便于操作的凹印机供墨小车。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5.一种便于操作的凹印机供墨小车,包括小车和供墨池,小车的底座上设有支撑架,支撑架上端设有印刷版辊固定结构,由支撑架上安装的升降调整机构带动供墨池进行高度调节,升降调整机构驱动供墨池升至上墨工位时,上墨工位指印刷版辊能够有效进行上墨的位置,当供墨池提升至该位置时,匀墨辊与印刷版辊接触,在印刷版辊转动上墨过程中,匀墨辊与印刷版辊反向转动,由供墨装置向供墨池供墨,并由供墨池内安装的匀墨辊主动对印刷版辊形成挤压,以使印刷版辊墨量均匀。
6.进一步,在小车底座两侧均安装有滚轮,滚轮与设备端的滑轨配合,以便于推动小车移动。
7.进一步,所述供墨池滑动安装于支撑架。
8.进一步,所述升降调整机构包括竖直安装在支撑架上的驱动缸,该驱动缸采用电缸、气缸或液压缸。
9.进一步,匀墨辊两端分别安装有轴承,匀墨辊通过轴承安装于供墨池的侧板,通过驱动机构带动匀墨辊转动,且匀墨辊转动方向与印刷版辊转动方向相反。
10.进一步,所述支撑架上对应上墨工位设有油墨防溅板,并在油墨防溅板朝向印刷版辊一侧安装有喷淋装置。
11.进一步,所述喷淋装置包括油墨防溅板上安装的两个进液口,在两进液口之间连接有喷淋管,所述喷淋管上安装有若干喷嘴,作为举例,所述油墨防溅板包括立板部和立板部上端的顶板部,顶板部下端面设有两个安装座,两所述进液口分别安装在相应的安装座上,保持喷淋管稳定,且进液口外探出油墨防溅板,以方便连接清洗管路。
12.进一步,储墨池包括底壳以及底壳前、后两侧的挡板,并在底壳左右两侧分别布置侧板,两侧板上对应设有匀墨辊安装位,同时,两侧板上还对应设有印刷版辊避让位;底壳上安装有进墨管和回墨管。
13.进一步,所述底壳内设有上墨腔和回墨腔,上墨腔与回墨腔间由隔挡分隔,且隔挡上缘低于前挡板及后挡板。
14.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创造具有以下优势:
15.本发明创造通过可移动的小车承载供墨装置,安装、拆卸及使用非常方便,需要上墨时,通过升降调整机构带动供墨池上移,使供墨池提升至上墨工位,印刷版辊转动进行上墨,由于匀墨辊与印刷版辊接触,印刷版辊受匀墨辊挤压而有效消除气泡,印刷版辊墨量更加均匀,有效保障了印刷质量,同时,在设有喷淋装置的方案中,在小车组装至印刷设备前以及小车与设备分离后,均可以借助喷淋装置进行清洗,操作非常简便。
附图说明
16.构成本发明创造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创造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创造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创造,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创造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7.图1为本发明创造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发明创造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发明创造中储墨池部分的示意图;
20.图4为图3中a-a方向的剖视图;
21.图5为本发明创造中储墨池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发明创造中油墨防溅板的示意图;
23.图7为本发明创造中油墨防溅板正面结构的示意图;
24.图8为本发明创造安装应用状态下的示意图;
25.图9中为图8去掉小车部分后匀墨辊与印刷版辊配合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创造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7.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创造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28.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
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创造中的具体含义。
29.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创造。
30.一种便于操作的凹印机供墨小车,如图1至图9所示,包括小车1和供墨池2,小车的底座3上设有支撑架4,在支撑架上端设有印刷版辊固定结构5,印刷版辊6稳定安装于印刷版辊固定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采用常规设计安装印刷版辊,在此不再赘述。小车底座两侧均安装有滚轮10,滚轮与设备端的滑轨36配合,以便于推动小车移动,装配时,先将小车对正安装位置,推动小车安装入位过程中,小车的滚轮沿设备的滑轨滑动,省时省力,小车就位后,利用固定销将小车与设备固定,保持小车不动。
31.由支撑架上安装的升降调整机构7带动供墨池进行高度调节,当升降调整机构驱动供墨池升至上墨工位时,上墨工位指印刷版辊能够有效进行上墨的位置,需要上墨时,通过升降调整机构带动供墨池上移,使供墨池提升至上墨工位,此时供墨池上安装的匀墨辊8与印刷版辊接触,印刷版辊转动进行上墨,上过过程中由供墨装置9向供墨池供墨,并由供墨池内安装的匀墨辊主动对印刷版辊形成挤压,本发明创造中,匀墨辊的作用是通过挤压使印版的墨量更加均匀,减少油墨气泡的产生,有效保障了印刷质量。
32.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供墨池滑动安装于支撑架。上述升降调整机构包括竖直安装在支撑架上的驱动缸,通过驱动缸行程来保证供墨池准确到位,驱动缸可采用电缸、气缸或液压缸。而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升降调整机构也可以是安装在设备的墙板上,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需要进行常规选择和设计即可。
33.通常,上述匀墨辊两端分别安装有轴承,借助轴承转动安装于供墨池的侧板,通过驱动机构带动匀墨辊转动,且匀墨辊转动方向与印刷版辊转动方向相反。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11,匀墨辊通过万向联轴器12与驱动电机输出轴连接,保证(匀墨辊随)储墨池上升过程中,驱动电机能够始终驱动匀墨辊转动,驱动电机可以安装在印刷设备墙板上,也可以是安装在支撑架上,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需要采用现有技术常规设计即可,在此不再赘述。
34.上述支撑架上对应上墨工位设有油墨防溅板13,并在油墨防溅板朝向印刷版辊一侧安装有喷淋装置14。喷淋装置包括油墨防溅板上安装两个进液口,在两进液口之间连接有喷淋管17,所述喷淋管上安装有若干喷嘴18。作为举例,油墨防溅板包括立板部19和立板部上端的顶板部20,顶板部下端面设有两个安装座21,两进液口分别安装在相应的安装座上,保持喷淋管稳定,并且两进液口均外探出油墨防溅板,以方便连接清洗管路,在安装和拆卸匀墨辊及印刷版辊前,可以通过清洗管路通入的清洗液对匀墨辊及印刷版辊进行清洗,非常方便和高效。
35.上述储墨池包括底壳22以及底壳前、后两侧的挡板23,并在底壳左右两侧分别布置有侧板24,在两侧板上对应设有匀墨辊安装位25,同时,在两侧板上还对应设有印刷版辊避让位26;底壳上安装有进墨管27和回墨管28。上述底壳内设有上墨腔29和回墨腔30,上墨腔与回墨腔间由隔挡31分隔,且隔挡上缘低于前挡板及后挡板。
36.上述供墨装置一般包括油墨桶32和油墨桶上的供墨泵33,供墨泵通过管路与进墨管连通,通过供墨泵将油墨桶内的油墨泵送至供墨池。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回墨管
与回墨腔连通,过量的油墨会经回墨管回流至供墨装置的油墨桶。所述进墨管与上墨腔连通,在底壳的底板上对应进墨管设有进墨口,在底板上侧对应进墨口设有挡墨板34,挡墨板与底板间留有进墨通道35。在上墨过程中,油墨防溅板可以有效避免油墨飞溅出供墨装置外侧,避免污染,也避免了油墨浪费,并且,在油墨经进墨管进入供墨池的过程中,会在进墨口处受挡墨板阻挡,油墨不会竖直喷射,而会经进墨通道沿水平方向流入供墨池中,进墨过程平稳,供墨池内油墨不会溅起,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少气泡产生,也能保障印刷版辊上墨稳定。
37.本发明创造通过可移动的小车承载供墨装置,安装、拆卸及使用非常方便,需要上墨时,通过升降调整机构带动供墨池上移,使供墨池提升至上墨工位,印刷版辊转动进行上墨,由于匀墨辊与印刷版辊接触,印刷版辊受匀墨辊挤压而有效消除气泡,印刷版辊墨量更加均匀,有效保障了印刷质量,同时,在设有喷淋装置的方案中,在小车组装至印刷设备前以及小车与设备分离后,均可以借助喷淋装置进行清洗,操作非常简便。
38.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创造,凡在本发明创造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