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墨记录头、记录盒和记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8238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喷墨记录头、记录盒和记录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喷墨记录头、一种可拆装的喷墨记录单元或记录盒,以及一种与上述记录头或记录单元一起使用的喷墨记录装置。该记录单元包括一个有助于产生喷墨能量的部件;还包括一个与喷墨出口相通的通道,还包括一个有与一喷墨出口相通的通道和用于将墨水供给该通道的储液腔。
公知的喷墨记录装置、记录头和与墨水容器构成整体的记录单元包括三种类型,在第一种类型中微细的液滴在里面喷射,在第二种类型中是利用一对电极使液滴偏离方向,在第三种类型中是利用放在液体通道中的产生热量元件放出的热量来产生一个气泡,借助于该气泡来使液滴经喷射出口喷出。
在上述那些类型的装置中,采用热能来喷射记录液体的喷墨记录头特别引人注目。这是因为这类装置记录结果的密度易于提高,同时这类装置适合批量生产,而且生产成本不高。这些优点是归于下述的特征,即喷射液体(墨水)滴的记录喷口,比如是一组孔或类似孔形的部件,这些孔可以高密度地布置,从而保证了高度清晰的印刷效果,而且也很容易减小整个记录头的体积。在采用墨水的记录头中,墨水来自一墨水容器,或者记录头和墨水容器构成一个整体的结构单元。在这样的记录头中,储液腔或者墨水通道中最好不含有不需要的气泡。因为如果存在气泡的话,特别是上述不需要的气泡体积增大时,气泡将对喷射压力起缓冲的作用,即阻碍液体流动,而使记录发生异常。此外,由于气泡的绝热作用将导致异常高温,甚至使电热换能器失效。为避免这种情况,已有人提出了许多改进措施,包括采用通过加热喷口吸走不需要的气泡的措施以及采用使气泡和来自喷口墨水一起排出的措施。这样的措施在工作出现记录不正常时或按予先确定的时间间隔开始操作。如果采用上述矫正装置为了排除不需要的气泡,就需要增加所施行的矫正操作的次数,否则就得增加吸除液体的数量或者增加所提供的压力。不过由于存在不完全的矫正操作,这些措施会使矫正操作时间中断的周期增加,即使矫正操作期间的时间间隔减少。
为了把所产生的不必要的气泡集中到与周围环境相通的腔中,并使它们自然排出,有人提出另一种方案,这个方案使装置和记录头或记录单元变得笨重,而且它们不能用于封闭型的储液腔和液体通道中。
本发明人的实验和研究表明,传统的喷墨记录头在不使用时,闲置一至三个月后,其储液腔中会发生很大变化,甚至其中会出现一个尺寸为400μm的大气泡,其原因尚不完全清楚。在任何情况下,对于常规的喷墨记录头,即使采用了上述的矫正部件也无法排出这么大的气泡,这样使用者就不得不更换记录头。
进一步的研究和实验表明,在记录头的储液腔中出现并变大的不需要的气泡无法从储液腔中被彻底排出,并以50-100μm的大小继续存在。
不需要的气泡形成原因被认为是由于在墨水容器中的墨水蒸发,以及由于盖喷射口时在该喷射出口处的弯月面发生大幅度回缩而产生的剩余气泡和同新鲜墨水一起引入的气泡。发明人已经注意到很难做成既能防止墨水泄漏又能让空气或气体进入的装置,并且发明人已经找到了避开这一问题的另一途径,并提供了这个装置,该装置能相当可靠地在短时间内把不需要的大气泡很容易地去排出。这样就避免了出现不正常的记录(比如墨滴射在记录纸上的位置不稳定,所喷射的墨滴大小不稳定,通过某一部分孔的喷射流不正常、储液腔中墨水不足等等),或者产生能量的部件由于在无墨水(有气泡)而过热所导致的工作寿命缩短的问题。发明人用大量的实验和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气泡扩散而引起的湍流的影响,常规的矫正装置效果并不象预期的那样好,因为由于气泡的分散而引起湍流,这乃是引起大尺寸的不需要的气泡的原因。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喷射记录头,一种可拆装的喷墨记录单元以及一种采用上述记录头或记录单元的喷墨记录装置,在该记录头或记录单元中,可以事先防止由于不需要的气泡所引起的记录异常或记录故障。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喷墨记录头,一种可拆装的喷墨记录单元以及一种采用上述记录头或记录单元的喷墨记录装置,其中既使在液体通道和储液腔中有不需要的气泡产生,这些气泡也很容易被有效地排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案,将墨水输送到墨水通道的储液腔至少在从墨水腔的入口(墨水就是从这一入口进入到储液腔中)到墨水通道的范围内有一个与液体通道延伸方向或5-40°角的斜壁。
可以将引入储液腔的气泡集中起来,可以把这些分散的气泡收集在一起,随后把它们从一个出口排出。特别是可以将引入的气泡沿斜壁通过一排气口排出。这样就避免了由于不需要的气泡引起的打印异常及记录头工作寿命的缩短。在侧面设置斜壁可以进一步增强这种效果。
此外,可以使各侧壁的倾角大于纵向斜壁的倾角。可以把排出气泡的方向集中在一个平面上,这样可望进一步提高不需要的气泡的排出效果。当喷墨记录头装在记录装置的主体部件上时,并且产生喷射能量单元所组成的阵列的方向相对一水平面向上或向下所成的角度不超过45°时,则上述斜壁就足以完成排出气泡的任务。应避免使装置长期闲置不用。如果将记录单元与墨水容器、储液腔与输液部件等压铸为一体,可以降低制造成本,因而是可取的。在这种情况下,铸模的孔隙透气性将影响不需要的气泡的生成,因此本发明利用了透气性这个不利条件使记录进一步趋于稳定。
具有纵向斜壁和横向斜壁这样的结构对可拆式装在记录装置的主体部件上的喷墨记录单元特别有用。如果不用本发明,这样的记录单元就会存在由于振动而引起的问题,特别是存在气泡分散或新气泡产生所带来的问题。而对本发明而言,由于振动能使气泡沿斜面集中而促进气泡的排出,因而振动反而更有利一些。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案,记录装置包括一个承载喷墨记录头的滑架,该滑架使产生喷射能量的部件阵列的方向与垂直方向的夹角不大于45°,并且当喷墨记录单元装在滑架上时,喷墨单元能相对于滑架的运动方向转动。因为在安装或在滑架的倒向受到冲击时,上述的方案就起作用,所以这一点也是可取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案,储液腔中有一个延续到液体通道的区域,并且该区域朝向墨水喷口处逐渐扩张;储液腔中在对着该区域方向还有一个斜面,其中该斜面的伸出部分延伸到液体通道中的一侧产生喷射能量部件处,在该方案中,上述的角度并不限于这种结构。由于有了这种扩张区域结构,小气泡可以集中在这一区域中,此外,由于气泡保持在装有产生能量部件的液体通道的部件8的伸长区以外,所以即使这些气泡变成一个大气泡,这个大气泡也将沿该斜面被导向液体通道以外,这样,异常记录的发生会大大地延迟。另外,由于斜面的伸长区紧接在喷射能量部件所设置的通道的表面,即使某些冲击能促使气泡沿斜面紧靠液体通道,该表面也能阻止气泡进入液体通道。
这样,大气泡不能进入液体通道。当然,上述的角度限制如能与本发明这一方案的特点结合起来就更加可取了。
本发明的另一方案,如采用吸出矫正操作效果会特别好,不过如采用加压矫正操作,也同样很有效。液体通道的横截面为梯形,在其下底装有产生能量部件。这样的结构比较有效,因为这样可使不需要的气泡向液体通道的整个内侧表面分散的条件变得不均匀,使所产生的或所引入的气泡向梯形通道的窄侧集中。此外,在矫正操作时气泡的排出途径还能集中到一起,这样进一步提高了气泡的排出效果。在这种情况下,使喷射口的形状为梯形与液体通道的梯形形状相对应。通道梯形的小底边对应于喷射出口梯形的小底边,对于长底边也如此安排。这样就避免了墨水在矫正操作时的湍流或涡流,使气泡能够稳定排出。这个梯形最好是对称的。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案,液体通道具有一个在与喷射出口相邻的对称的梯形中扩张的第一区域,以及一个与对称的喷射出口相接并在保持对称的梯形的前提下朝向该喷射出口会聚的第二区域。这种结构使墨水不容易成湍流或涡流,保证了不需要气泡的顺利排出。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案,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相对于液体通道梯形的两个底边中点连线所组成的平面是对称的,并且,还可以使矫正操作中的压力分布均匀化,这样可显著减少排出区域中产生的涡流。
本发明的又一个方案提供了装置结构,该结构包括一个顶板,该顶板上有一个用于限定储液腔的凹入部分,多个用来限定液体即墨水通道的凹槽,以及一个内部加工有喷射出口的整体部件,该结构还包括一个底板,该部件就是被一个夹持部件夹在该底板上,该夹持部件在液体通道的阵列的探测中提供一个输送管压力。有了这样一个简单的顶板底板结构,就使液体通道的上述优点非常显著,而不受由于不需要的气泡产生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下面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例,以使本发明上述的以及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更加清楚。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喷墨记录装置的透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从喷射方向看的一个普通储液腔的顶视图。
图3是图2中普通的储液腔的剖视图。
图4是图2中装置的剖视图。
图5是是一个普通的喷墨记录头的一个例子的透视图。
图6示出了加工记录头的一个孔(喷射出口)的工艺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一个喷墨记录装置的透视图。
图8为图2、3和4所示的喷墨记录头的放大图。
图9为从喷射出口方向看,图8中记录头的液体通道的示意图。
图10-14为使用本发明所述喷墨记录头喷墨记录装置的示意图。
图1示出了相应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一个喷墨记录头。在该实施例中,用于向一个共用腔输送墨水的墨水输送口设置在记录头的顶部。在该共用腔内壁上至少从上述输送口到液体通道这部分设置一个斜面,或者该斜面不仅设置在从墨水输送口到液体通道的一个方向上,还设置在侧壁上。这样即使气泡变成一个大气泡,也能很容易把它从一排气口排出。
不需要的气泡沿内壁移动,并且可以很容易地通过排气口排出,这样就解决了由于气泡的产生所引起的打印异常和工作寿命缩短的问题。
当用抽吸泵抽吸气泡时,可以很容易地将气泡排出。
实验注意到了斜面相对于液体通道延伸方向的角度与剩下的不需要的气泡量的关系。在实验中,气泡通过抽吸作用通过具有斜面的液体通道排出,也就是说,用一个泵把墨水连同气泡通过喷射出口的前侧排出。
墨水供给口设在共用腔的顶部。从共用腔伸向液体通道的那个斜面是纵向斜面。纵向倾角由纵向斜面与液体通道的延伸方向构成的。横向斜面相对于纵向斜面横向延伸,而横向斜面的倾角由横向斜面与液体通道底面的延伸方向构成。在下面的说明中,三斜面结构部件包括一个纵向斜面和两个横向斜面(斜面的倾角彼此相同)而单斜面结构部件只包括一个纵向斜面。
表1角度(度) 90 45 40 35 30 20三斜面结构 N N F G E E单斜面结构 N N F F G G
表2角度(度) 15 10 7 5 1三斜面结构 E E G G N单斜面结构 G G F F NE不需要的气泡经一次抽吸动作后被排出。
G不需要的气泡经二次抽吸动作后被排出。
F少量气泡依然存在,但并未造成喷射故障。
N几乎不能排出不需要的气泡,抽吸压力-0.5个大气压。
抽吸量-0.05cc(每次抽吸动作)在上面的表中,90°角相应于图5所示的常规结构,也就是说上述共用的腔为一矩形形状。该图中的孔板与图1和图7中的孔板110和702不同,但它们的效果都相同(N)。孔板110,底板102和顶板101是分开制造,然后再组装在一起的。
由上述可知,这个倾角最好不要小于5°,也不要大于40°,最好不要大于35°,在下述的实施例中,倾角为22°。
现在参看图1,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喷墨记录头。顶板101上有许多凹入部分,当顶板与底板102装在一起时这些凹入部分限定了墨水通道112。底板102装有相当数目的产生有助于喷射液体(墨水)喷射能量的部件111。
共用的储液腔108间壁105从墨水供应口(未示出)向液体通道112的进液端倾斜,侧向内壁106和107也是斜的。根据上述现场测量结果,斜壁的倾角为22°。确定倾角时应考虑到使直径为50-400μm的进入共用腔中的不需要的气泡很容易被排出。更确切地说,进入腔108的不需要的气泡迅速沿壁105、106和/或107移动,然后经排气口104排出。另外,不需要的气泡也很容易通过抽吸作用排出。在本实施例中,墨水容器109与记录头100是分开的,墨水是由一未示出的墨水供给器提供到共用腔106中的接受墨水部分103。参考标号114代表一公知的盖、抽吸和矫正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记录头100的孔(喷射出口)104是由一微型钻孔机或类似的工具用机械钻进的方法加工成的。另外,这个孔或这些孔也可用紫外光振荡的激光束(比如,最好是受激准分子激光,如4折YAG激光)加工而成。使用紫外激光束的加工方法如下所述。把上面加工有孔的一块孔板装在液体通道的开口上,然后,用紫外激光从内侧照射该孔板,也就是从液体通道的一侧照射。图6示出了这种加工工艺。在该图中,参考号601代表紫外激光谐振器,602代表一束由紫外激光谐振器产生的激光束;603a、603b和603c代表构成透镜系统的光学元件;604代表一个上面全部或部分区域上有多个孔图形的掩模;605代表喷墨记录头的主部件,这个主部件在墨水通道的开口处有一树脂膜;606代表一可移动的载物台。
图1和图7示出了喷墨头的细节。该记录头上的孔是用上述的方法加工的。
在图1或图7的顶板101或711上开有墨水通道槽113或708,并且顶板101或711上还带有一个孔板110或702,在孔板中具有墨水喷射出口(孔)104或703。虽然为简单起见图中只示出了两个出口,出口的数量可按需要而定。孔板110、702与顶板101、711铸为一体。
在图1和图7所示的结构中,顶板101和711由聚砜或聚醚、聚苯氧、聚丙烯或具有良好的耐墨水浸蚀性能的其它树脂制成,孔板110或702与顶板101或711在同一铸模中被同时压铸而成。
下面描述墨水通道槽113和708以及孔104和703的加工过程。
墨水通道槽113或708是用一个带有图样的铸模压铸而成。该图样与用机械或其它方法加工的模具的图样相反。利用该铸模可在顶板101或711上形成精细槽113或708。该铸模图形在朝向与底板的接合面逐渐扩张。
至于孔的形成(因为上述压铸是在没有孔104或703的铸模中完成的),如图6所示,一受激准分子激光束从墨水通道一侧射向孔板110或702上待形成孔的位置上,激光束去除了或蒸发了树脂,形成了孔104或703。
再参见图6,受激准分子激光束602从墨水通道112或710一侧穿过掩模604射到孔板110或702上并在孔板110或702上聚焦。受激准分子激光束602会聚在与光轴成2°(θ1)的一侧。激光光束发射的方向与孔板110或702的法线方向成5°或10°角(θ2)。
下面说明受激准分子激光光束。受激准分子激光振荡器能够发出高能量、窄波带、指向性好的短脉冲振荡的紫外光、激光光束经透镜会聚后,能量密度显著提高。
受激准分子激光振荡器能使稀有气体和卤素的混合物放电和激发而发出短脉冲紫外光(15-35ns)、Kr-F、Xc=Cl和Ar-F激光器已被广泛采用,它们所产生的振荡能量为每个脉冲几百兆焦耳,脉冲频率为30-1000Hz。当类似这样的受激准分子短脉冲紫外激光射到聚合物树脂表面时,使暴露在激光束下部位的聚合物树脂瞬间分解并耗散掉,同时产生等离子光辐射,并伴有冲击噪声〔即侵蚀光解作用(APD)〕这样就完成了对聚合物树脂的加工。
关于受激准分子激光和其它激光的加工精度,可以作个比较,例如,可以分别用受激准分子激光器、钇铝石榴石激光器和二氧化碳激光器照射一个聚酰亚胺薄膜(PI)由于聚酰亚胺吸收紫外波段的光,所以用KrF激光器能加工出一个边缘整齐的孔。由于钇铝石榴石激光器产生的不是紫外波段的光,虽然它也可能加工出一个孔,但孔的边缘不光滑。CO2激光器发出的红外光也能加工出一个孔,但孔的周围有弧坑。
因为受激准分子激光束在大气环境中不能透过金属(如不锈钢)和非透明的陶瓷材料或Si等材料,所以可以用这些材料制作掩模。
把上述的加热器板102或701与顶板101或711安装为一体,这样就得到了图1或图10中所示的一个记录头。
如这些图中所示,具有喷射加热器117或709的加热器板102或701紧靠着孔板110或702,并且安装在一起而构成记录头。
在上述的结构中,顶板与孔板之间不需调准和连结加工,这样就避免了在调准和连接操作中可能产生的位置偏差。这样既减少了废品率,又简化了生产工序。因而有助于记录头的批生产而且能降低成本。另外由于顶板和孔板不需要连结加工工序,所以使104或703以及墨水通道112或710避免了由于连接材料结渣堵塞引起的问题,当要把加热器板102和701与带有孔板110或702的顶板101或711装在一起时,可以通过使加热器板102或701紧靠在与孔板110或702的排出一侧的端部相对的端部的方式来把加热器板102或701定位在墨水112或710的流动方向上,这样就使定位工序即组装工序更为容易,此外,孔板也不会象通用的记录头那样容易脱落。
曾经利用图1和图7中所示的记录头进行过打印操作,与图5中常用装置的例子相比,本发明中墨滴喷射在记录纸上的位置精度显著提高,而且记录效果更为优越。另外,墨滴的大小合适,印字密度也很令人满意。
在图1和图7的实施例中,孔板与顶板合为一体,不过,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它还适用于把分立的孔板连接在顶板上,因此这些孔要加工出来。
上述的记录头可以装进图10所示的一记录盒中。而该记录盒又可以是安装到图15所示的喷墨打印机上而构成一个喷墨打印机的可重复使用的记录盒。
图2示出了另一实施例的一个记录头,该图是从喷射方向看去的顶视图。共用腔从墨水供给口到液体通道部分的内壁也象图1所示的那样倾斜。在这个实施例中,该腔的侧向内壁也是倾斜的。在B部分的倾角为15°。在这个可适用打字机的喷墨记录头中使用了顶板,具体例子见图2、3和4。
在图2-4中参考号207代表用于把墨水供给共用腔中的共用腔的墨水入口;201代表一喷射出口。211代表上面有一受热作用的区域的一个长条形液体通道,在该区域中产生能量部件所产生供给通道中的液体上的能量;210为墨水接收口;212代表一与共用腔连为一体的孔板;206代表一增强部件。在该实施例中,孔板212的厚度不超过1mm,以实现激光的高效加工。由于出口板212的厚度比较小,需使用加强部件206以防出口板212从顶板脱落。在图2-4的实施例中,部件206为方条形(边长约为0.39mm)。两增强部件分别装在左端和右端。参考号204代表共用腔从墨水接收器207朝向液体通道201的内壁,202和203代表侧向内壁。在该实施例中,这些斜壁斜面最好是光滑平坦的平面。不过,这些斜面(特别是侧向斜面202和203)可以在上述的角度范围内略为弯曲。
图8表明,共用腔209包括一第一区域205(803)和一斜面801(204),该第一区域205(803)接续了液体通道201并朝向墨接受器207逐渐扩张;斜面801(204)接续了受墨器207并通向所述区域803(205)。斜面801(204)的延伸方向与底板平面交于P0点,该底板平面上装有能量产生部件804,在该实施例中,斜面801(204)和墨水通道的中心线C2成22°角(θ1)。正象图中所表明的,侧向内斜面的倾角B为15°。
借助扩张区域803(205)可以使不需要的微气泡集中起来。另外由于集中起来的不需要的气泡停留在远离装有产生能量部件804的液体通道的延伸部分,仅这一点就足以保证即使这些小气泡变成一个大气泡,也能保证这个大气泡沿斜面离开液体通道,这样就使记录异常的发生大大地延迟。该斜面延伸达到产生能量部件所在的面的延长部分。因此即使由于某些或其它作用而使这个大气泡有向液体通道移动的趋向。也只能停在装有产生能量部件表面的延伸部分(底表面),这样就避免了由气泡引起的记录异常,因此大的不需要的气泡不能进入液体通道。上述的角度限制不适用于本实施例,因为解决方案的机理不同。不过由于协合效应,这个限制还是可取的。
参见图9,下面将叙述一个不但对抽吸矫正操作十分有效同时也适用于压缩矫正的实施例。图9示出了从图8所示的记录头的喷射侧看去的液体通道。参考号806代表液体通道在孔板一侧的开口,开口806呈等腰梯形的形状。参考号805代表孔板810的一个内开口,该开口紧接开口806。内口805同样也呈等腰梯形。参考号816代表一用于将液体向外喷出的喷射出口,它的形状也是等腰梯形。这样,在本实施例中,墨水流通道的横截面和喷射出口的形状都是等腰梯形,另外,产生喷射能量部件804装在梯形的底边(较大的底边)这样就使不需要的气泡在整个内壁的分布变得均匀,使所产生的或引入的不需要的气泡集中于梯形的较短的底边,另外在矫正操作时,可以使气泡的移动方向集中,这样就进一步提高了气泡排出效果。由于液体通道梯形的短底边对应于喷射出口梯形的短底边,长边对应于喷射出口梯形的长边,这样在矫正操作时能避免产生墨水湍流,使不需要的气泡更加稳定地排出。可见这样对称梯形的布置更为可取。
在本实施例中,最好还有一个第一区域和一个第二区域,在第一区域中的液体通道在保持等腰梯形形状(从开口806到开口805的液体通道)的条件下,逐渐扩张,在第二区域中的液体通道在保持等腰梯形形状(从开口816到开口805的液体通道)的条件下逐渐收缩。这样就使墨水很难产生湍流,从而保证了不需要气泡顺利排出。
再参见图8,由于该第一区域和该第二区域都相对于一个由联结梯形两个边的中点所成的平面808对称布置,而使矫正操作时的压力均匀分布,这样就使排气区域中显著减少涡流或湍流。直线808的延长线与在产生热量部件804上的点P3相交,这样产生能量部件804产生的能量就能有效地用于喷射液体。
为了简化结构,可以用一夹子产生的压力,把顶板和底板压合到一起,本发明可以克服由于产生不需要的气泡而带来的麻烦。在本实施例中孔板的正面由三个面810、811和812构成,并在814和815处相连接。因而使液体喷射方向稳定在直线808的延长方向。并且记录表面与直线808垂直。在本实施例中记录面向上移动。孔板的横截面的形状为阶梯形,该孔板上带有一个略微倾斜的部分,喷射出口816就加工在这部分上。这样即使在盖帽里面或外面没有特殊的部分的情况下,孔板的喷射一侧的表面也能有效地完成抹去其上面无用部分的墨的过程,另外在对喷射出口816的加盖时还能避免弯液面的回缩。这样,由墨水喷射不正常所引起的一系列问题都由这一简单结构解决了。
参见图8,区域803的高度最好等于或低于液体通道的高度,由区域803所构成的角度θ2为10°,并且不超过斜面801的倾角的一半。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从供墨口到储液腔的内壁至少沿一个方向倾斜,最好沿三个方向倾斜,这样,进入腔中的不需要的气泡在变成大气泡之前就能经喷射出口排出。
本发明的效果已由实验证实。这些实验中共用腔中不需要的气泡经喷射出口被抽吸排出。结果如表3所示表3一个斜面 0.12cc三个斜面 0.05cc无斜面 气泡仍存在表中数据为直到不需要的气泡被抽出时所抽出的墨水量。因此该量越小说明气泡排出得越快。
结果表明,对矩形储液腔(图11)而言,共用腔的内壁最好采用斜面,以利于排出不需要的气泡。
图10、11、12、13和14示出了相应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一个喷墨单元IJU,一个喷墨记录头IJH,一个墨水容器IT,一个喷墨记录盒IJC,一个记录头滑架HC和一个喷墨记录装置IJRA,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下面将分别说明这些部件的结构。
从透视图11中可见,本实施例中的喷墨记录盒IJC有一个比较大的容纳墨水空间,并且喷墨单元IJU的一端部从墨水容器IT的前侧表面稍微向外凸出。用适当的定位部件可以把喷墨记录盒IJC装在喷墨记录装置IJRA主件的滑架HC(图13)上,并使二者之间保持电接触,这将在下面详细说明。在本实施例中,一个用完后可丢弃的打印机打印头装在滑架HC上。图11-14中描述的结构有许多新的特征,下面将对其进行概括性的说明。
(ⅰ)喷墨单元IJU喷墨单元IJU是一种气泡喷射记录式的,该喷墨单元采用了多个电热换能器响应电信号产生热能,以产生墨水膜状沸腾。
参见图10,喷墨单元IJU包括一个装有多个电热换能器(喷射加热器)的加热器板901,这些换能器在一个Si衬底上排成一行,该板上还敷有用铝等导电材料制成的、把电源供给这些电热换能器的导电条。这些电热换能器和导电条是用形成薄膜工艺制成的。线路板902与加热器板901相连,并包括与加热器板901的配线相应的配线(二者可连接,例如通过焊线工艺完成连接),还包括多个设置在配线一侧的凸缘903,配线是用以接受来自记录装置主件电信号。
顶板904上设有多个用来限定为分开相邻墨水通道间壁的槽,以及一个用于储存待供给各个墨水通道的墨水共用的储液腔。顶板904同喷墨口905同一个具有多个与墨水通道相对应的喷射出口的孔板906压铸成一个整体部件,喷墨口905接收来自墨水容器IT的墨水,并把墨水射向共用腔。所用的整体压铸材料最好是聚砜不过也可以是其它适用于压铸的树脂材料。
支撑部件907可用金属制成,其作用是把线路板902的底部支撑在一个平面上,同时它构成了喷墨单元IJU的底板。一个限位弹簧908被加工成“M”形,该弹簧的中心部分对共用腔有一个轻微的推力,在该弹簧上还有一个夹子909,该夹子以一个轻微压力集中推向液体管道的一部分,最好是作用在靠近喷射出口部分。限位弹簧有两个拐角边,它们通过穿过支撑板907上的开口913来夹住加热器板907和顶板904。这样加热器板901和顶板907被这两个拐角边和弹簧908的夹子909所产生的集中推力夹紧。支撑板907上有能分别用墨水容器板上的两个定位凸起910和靠熔融后定位和固定的两个凸起911和912相啮合的定位开口913、914和915。在支撑板907的后部还包括有用于有关主体装置IJRA的滑车HC的固定的凸起916和917。
此外支撑部件907上还有一个孔320,下面将要介绍的墨水输送管918就是经该孔输送来自墨水容器的墨水。线路板902可用粘接剂等固定在支撑部件907上。支撑部件907上加工有靠近定位凸起917和917的凹入部分920和920。
如图11所示,组装的喷墨记录盒IJC有一个在三侧有凸起头部分,在每侧上有多个平行槽923和924。凹入部分920和920位于顶侧和底侧的平行凸槽的延伸方向,以防墨水或异物沿槽到达凸起916和917。如图13所示,具有平行槽923的盖件925构成喷墨盒IJC的挡板,并且同墨水容器一起限定了容纳墨水射流单元IJC的空间。带有平行槽924的墨水供给部件926上有一个墨水导管927,通过该导管与上述的墨水供给管918相通,并在供给管918一侧悬出,为保证墨水导管927和墨水输送管918在固定侧的毛细作用,管中塞入一个密封塞928。
密封垫929密封住墨水容器IT和供给管918之间的连接部位。过滤器930装在供给容器一侧的端部。由于墨水供给部件926是压铸的,因而可以使成本降低、定位精确。此外,导管927的悬出结构保证了即使对批量生产的墨水供给部件导管927和墨水入口905之间仍能保持压力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只要从墨水供给部件一侧在压连接状态下灌入密封粘接剂,就能保证获得满意的连通状态。通过将墨水供给部件926的背面多个密封塞(图中未示出)塞入并穿过支撑部件907的开口931和932,然后用加热的方式熔化密封塞伸出支撑部件907背面的那部分。这样就可以把墨水供给部件926固定在支撑部件907上。略微伸出而受热熔化的那部分就流入装在墨水容器IT侧面的喷墨单元IJU中的固定凹入部分(图中未示出)中,这样就可以确保喷墨单元IJU的精确定位。
(ⅱ)墨水容器IT墨水容器包括一个主体933,一块吸墨材料和一个盖件935。吸墨材料934被从与单元(IJU)安装侧相反的一侧插入主体933中,然后用盖件935密封住主体。
吸墨材料934就这样被置入主体933。墨水供给口936的作用是将墨水送到包括上述901-906各部分的喷墨单元IJU,而且它在单元IJU装在主体的一个部位935之前,还起使原有的墨水送至吸收材料901中的墨水喷射入口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墨水可由一个排空气口和这个输入开口进入。为使墨水输送正常,在主体933的内侧表面加工一个凸条937,在盖件935的内侧表面加工凸条916和920,这些凸条能有效地在墨水容器中形成一个墨水停留区域,该区域从排气口一侧一直延伸到主体中离墨水供给口936最远的拐角处。因此为实现墨水均匀有序地输送,最好使墨水通过供给口936引入。这种墨水输送方式在实际中非常有效。本实施例中采用了四个凸条937,凸条937沿与滑架运动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滑架与墨水容器的主体的后部相邻,凸条防止了吸收材料934与主体后部的内表面紧密接触。凸条916和920被加工在盖件935的内侧表面上,并大致在凸条937延长方向的一个位置上。不过,与大凸条937相比,凸条916和920尺寸较小,好象是把大凸条等分后的凸条,所以凸条916和920附近空气停留的空间比凸条937的大。凸条916和920分布在盖件935的整个区域中,并且所占面积不超过整个区域面积的一半。由于设置了凸条,借助毛细作用,使吸墨材料中离供给口926最远的拐角区域中的墨水也能确保稳定地输送到墨水入口。滑架上设有一个排气口,该排气口使滑架内部与外面的空气相连通。排气口922内部有一块防水材料922,其作用是防止内部的墨水经排气口泄露到外面。
墨水容器IT中的容墨空间大致为矩形表面的平行六面体,且其长边面向滑架运动的方向,这样,上述布置的凸条的效果特别明显。当其长边指向滑架运动方向,或者容墨空间呈正方形时,最好在盖件935内侧的整个表面上布置凸条,以便稳定来自吸墨材料933的墨水供给。从在有限的空间尽可能多地容纳墨水这点考虑,最好采用正方形结构。不过,如果从使墨水容器中可利用的墨水下限量最少这点考虑,还是应把凸条布置在构成一个拐角的两个表面上。
在本实施例中,墨水容器LT的内侧凸条916和920沿呈矩形表面的平行六面体形状的吸墨材料的厚度方向基本上均匀地分布。上述结构的重要性在于,当吸收材料中的墨水逐渐消耗时,空气压力在墨水容器IT中均匀分布,这样所剩下的无法使用的墨水量基本为零,最好把这些凸条布置在以墨水吸收材料顶面上的墨水供给口936上的凸出部分为中心的,其半径等于该矩形的长边的圆弧的一个或多个外表面上。这样很快就能为在圆弧外侧的吸墨材料建立所需的周围空气压力。如果为了有利于将周围空气引入凸条所在的位置,墨水容器的空气出口的位置也不限于本实施例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喷墨盒IJC的背部是平坦的,这样就能在保持最大容量空间的同时,使装入装置中所需空间降至最小。这样可减小装置的体积,同时记录盒更换频率也自然降至最低。如果利用为把喷墨单元IJU组成一体的空间中的后部空间,可以设置一个用于空气排出口921的凸起部分。该凸起部分的内部基本上是空的,该空闲空间938的作用是将空气沿吸水材料厚度方向均匀地送进墨水容器IT中,由于上述这些特征,记录盒整体性能优于常规的记录盒。其空气供给空间938远大于常规记录盒的空间。此外,由于空气排出口921的位置比较靠上,这样万一由于某种原因墨水离开吸收材料,空气供给空间938也能暂时保留这部分墨水,并使这部分墨水重新被吸收回吸收材料中。这样就回收了浪费的墨水。
图12示出了装有单元IJU的墨水容器IT的一个外观结构。两个定位突起位于直线L1上,直线L1穿过孔板906上的喷射出口阵列的大致中心位置,并且平行于墨水容器IT的底面,即平行于滑架的墨水容器支撑基准平面。凸起910的高度略小于支撑部件907的厚度,并且凸起910的作用是精确定位支撑部件907。在该图的一个伸出部分(正面)上有一个卡爪939,它能同一个固定勾4001的底座上的直角啮合面4002相啮合。这样用于使喷墨单元相对于该座定位所施加的力作用在一平行于包括直线L1的参考平面上。这些位置关系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墨水容器的定位精度也决定了记录头喷射出口的定位精度,这点将在下面结合图13予以介绍。
同把支撑件907固定到墨水容器IT侧面的固定孔914、915相配合的凸起911、912要比凸起910长,这样就使凸起911和912可以穿过支撑件907,而这两个凸起露出的部分被熔化后使支撑件907固定到墨水容器IT侧面上。作直线L3穿过凸起911并垂直于直线L1,作直线L2穿过凸起912并与L1垂直,如图所示。供给开口936的中心基本在直线L3上,这样就使供给开口936与供给打印头918之间的连接是牢固的,这样即使记录盒跌落,或者记录盒受冲击,加到连接处的力也能减至最小。此外,由于直线L2和L3不相交,凸起911和912靠近凸起910,而凸起910离喷墨头的喷墨出口更近,这样可进一步改善喷墨单元相对于墨水容器的定位。在该图中,曲线L4代表墨水供给部件926在安装时其外壁的位置。由于凸起911和912靠着曲线L4,所以这两个凸起具有足够大的机械强度,并能有效地克服记录头末端重量的影响,保证定位精度。
墨水容器IT的一端凸起940可与滑架的前板4000中的孔相配合,以防墨水盒移动到允许的位置之外。挡块941可与滑架HC的一个未示出的杆相啮合,当借助转动把记录盒IJC正确组装完毕后(这将在下面介绍)该挡块位于杆之下,这样即使有一个多余的向上的力施加在记录盒上而促使记录盒脱离正确位置时,记录盒也能保持正确的安装状态。当单元IJU装在墨水容器IT上以后,档板925将墨水容器IT盖住。这样除其底部外,单元IJU的周围被封闭了。不过,其底部的开口能使记录盒IJC装配在滑架HC上,由此底部被滑架HC封闭住,因此喷墨单元的六个面基本上都处于密封状态。这样,由封闭空间中喷墨记录头IJH产生的热量将有效地维持封闭空间内的温度。
不过,如果记录盒IJC长时间连续使用,其温度会逐渐上升。为了防止温度上升,在记录盒IJC的顶部开一个宽度小于封闭空间宽度的长槽942,该槽能增强自然热辐射效果,防止温度升高,使整个单元温度分布均匀的状态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喷墨记录盒装好以后,墨水从记录盒内部经供给开口936,支撑部件907的孔919和在墨水输送部件背部所开的一个入口到达墨水供给部件926中的腔里。从墨水供给部件926的腔中出发墨水经出口、输送管和在顶板904中所开的一个墨水入口905输送到共用腔。墨水通过的连接部分由硅橡胶或丁基橡胶之类的材料密封,以确保接头部位气密封接。
在本实施例中,顶板904由抗墨水侵蚀的树脂材料制成,这些材料如聚砜、聚醚砜、对聚苯氧或聚丙烯。该顶板是在一铸模中与孔板906一起整体压铸而成。
如上所述,整体部分包括墨水供给部件926、顶板904、孔板906及其连接部件,还包括墨水容器本体933。这种工艺提高了装配精度,便于批量生产。装置部件的数量少于常规装置的数量,这样就确保了装置的优异性能。
在图10-12所示的实施例中,在装配后的结构中,墨水供给部件926的顶部943与顶部带有狭缝942的记录盒顶部的一侧相配合,构成图11中所示的狭缝S。底部944与薄板的供给侧端4011相配合,墨水容器IT的底部挡板925就安装在该薄板上,构成一与狭缝S相似的另一狭缝(图中未示出)墨水容器IT与墨水供给部件926之间的几个狭缝能有效地增强热辐射作用,同时还能有效地防止可能出现的作用于墨水容器上的压力直接干扰供给部件的工作,或防止压力作用于喷墨单元IJT。
上述各式结构都各有其相应的优点,当它们彼此结合起来之后则会达到最优的效果。
(ⅲ)喷墨记录盒IJC在滑架HC上的安装在图13中,压纸滚筒5000引导记录载体P从底向顶移动。滑架HC可沿压纸滚筒5000移动。滑架HC包括一前板4000,一用于供电连接的支撑板4003和一定位钩4001。前板906厚度为2mm,靠近滚筒放置。当记录盒IJC装在滑架上时,前板4000靠近喷墨记录盒正面安装。支撑板4003支撑住一柔性薄板4005及一橡胶薄垫板4007,薄板4005上有多个相应于喷墨记录盒IJC线路板902上的多个凸缘903的凸缘946,该薄垫板4007可产生弹力以把柔性薄板4005的背面压向凸缘903。定位钩4001起把喷墨记录盒IJC固定在记录位置上的作用。前板4000上设有两个相应于上述记录盒中支撑部件907上定位凸出部分916和917的定位凸起面4010。记录盒装好后,前板就受到垂直于凸起表面4010方向力的作用。因此,在前板的压纸滚筒面的受力方向上,装有数个加强肋(未示出)。当记录盒IJC装好后,这些加强肋从正侧表面位置L5朝向压纸滚筒稍微凸出(约0.1mm),这样它们可起防止记录头向前突出的作用。支撑板4003上装有数个沿垂直于上述前板加强肋方向延伸的加强肋4004。这些加强肋4004高度不同,即从压纸滚筒到钩4001而依次减小。这样,当安装记录盒时,记录盒就如图13中所示的那样倾斜。
支撑板4003在下左部(即更靠近钩的位置)提供两个附加的定位面4006。定位面4006通过另外的两个附加定位面4006相应于凸起面4010,记录盒受到一个与上述定位凸起面4010作用在记录盒上的力相反方向的力的作用,这样可使电接触更加可靠。在上下两凸起面4010之间设有一个凸缘接触区,以便限定与凸缘946相对应的橡胶垫4007的凸起变形量。当记录盒IJC固定在记录位置上时,其定位面随之与支撑部件907的表面相接触。在本实施例中支持部件907上的各个凸缘903相对于上述直线L1对称分布,这样就使橡胶垫4007的各个凸起变形均匀,使加在凸缘946和903上的接触压力稳定。在本实施例中,各凸缘903排成两列,在顶上和底下又各排成两行。
钩4001上设有一个与固定销4009相配合的细长的孔,有了细长孔提供的可活动范围,钩4001可逆时针转动,其后,它将沿压纸滚筒轴向向左移动。到此,喷墨记录盒IJC就固定在滑架HC上。钩4001的这种移动机构,也可由另一种结构来实现,此外,最好采用一个杠杆之类的部件。在转动钩4001期间,记录盒IJC从图13中所示位置移向压纸滚筒的一侧的位置,并且定位凸起916和917到达与定位面4010相啮合的位置。然后钩4001向左移动,以便使钩表面4002与记录盒IJC的棘爪939相接触,并且使喷墨记录盒IJC围绕定位面916和一水平面内定位凸起4010之间的接触处转动,使凸缘903和946彼此接触。当钩4001被锁住,也就是说处于固定即锁定位置时,凸缘903和946之间在定位部分916和4010之间,标准面4002与棘爪的标准面之间以及支撑部件907与定位面4006之间同时实现完全接触,这样,记录盒就完全装在滑架上了。
(ⅳ)装置的总装图14是本发明所用的喷墨记录装置IJRA的透视图。导向螺杆5005由传动齿轮5011和5009带动旋转,传动齿轮5011和5009又由作正向和反向的驱动马达5013带动。导向螺杆5005上有一个螺纹槽5004,滑架HC上有一个公螺纹(未示出)同该螺纹槽相啮合,该公螺纹使滑架HC能沿a向和b向作往复运动。纸张限位板5002把纸张限制在滑架运动范围内的压纸滚筒上。回位检测部件5007和5008构成一个光电耦合器,该检测器在滑架杠杆5006一经过它时就发出检测信号,马达5013的旋转方向根据该检测信号来控制,支撑部件5016保证记录头的正面顶向盖件5022,以便盖住记录头。抽吸部件5015的作用是从该盖子的开口5023抽吸记录头中的气泡,以矫正记录头。
清理刮板5017由移动部件5019带动前后移动。它们被装在装置主件的支撑架5018上。刮板也可以是另一种形状的,特别是它也可以是一个已知类型的清理刮板。拉杆5021能有效地启动抽吸矫正操作并能随着连接在滑架上的偏心轮5020一起运动,驱动马达的驱动力可由一公知的传动装置如离合器等来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当滑架被导引螺杆5005带到起始位置时即可进行加盖操作,清理操作和抽吸操作。不过本发明也可采用另一类系统,上述动作在这类系统中是在不同时间内完成的。上述每种结构都有其优点,当然,如能把这些优点结合起来效果会更好。
本发明特别适用于日本佳能株式会社开发的气泡喷射记录头和记录装置,因为采用了本发明后可获得高密度象和高分辨率的记录结果。
美国专利US 4723129和US 4740796公开了一个优选装置的典型结构和工作原理。这个原理适用于所谓的在线请求打印(on-demand type)记录系统,也适用于连续打印的记录系统。不过本发明尤其适用于在线请求打印装置,因为其工作原理在于装置至少把一个驱动信号加在装在液体(墨水)停留层或液体通道上的电热换能器上,该驱动信号足以保证温度迅速升到超出形形成核心的沸点,如此,由电热换能器产生的热能能使记录头加热部分的墨水发生薄膜状沸腾,这样在液体中分别相应于每个驱动信号可以产生一个气泡。随着气泡的变大乃至破碎,液体(墨水)经喷射出口喷出,产生至少一个液滴。因为气泡变大和破碎的过程是瞬间完成的,因此,驱动信号最好是脉冲式的,这样液体(墨水)迅速响应这个信号而喷出。驱动信号的脉冲形状最好是美国专利US 4463359和US 4345262中所公开的那样。另外,加热面的温升速率最好是象美国专利US 4313124中所公开的那样。
除了上述专利所公开的喷射出口、液体通道和电热换能器的组合结构外,记录头的结构还可象美国专利US 4558333和US 4459600中所述的那样,在这两专利中,加热部分设置在弯曲处。此外,本发明还可用在两个公开的日本专利申请123670/1984和138461/1984所公开的结构中,在123670/1984号申请中,用一个共用狭缝作为采用多个电热换能器的喷射出口,在138461/1984号申请中,在相应于喷射部分有一个用来吸收热能产生的压力波的开口。这是因为无论是何种记录头,用本发明都能高速可靠地完成记录动作。
本发明可有效地用于一长度与最大记录宽度相当,所谓满行打印记录头(full-line type recording head)。这样的一个记录头装置可以只具有一个记录头,也可以是为覆盖整个打印宽度将多个记录头结合起来。
此外,本发明适用于记录头装在主体部件上的串行记录头,可用于可更换芯片打印记录头,该记录头与主机保持电连接,并可由装在主体部件的机构供墨,或适用于带有一整体式的墨水容器的盒式记录头。
最好装置能配备矫正部件和予操作所需的辅助部件,这是因为这些部件能使本发明效果更加稳定。至于这些部件包括用于记录头的盖件以及记录头的清理部件,加压或抽吸部件,借助喷射电热换能器的予热部件或借助喷射电热换能器及附加的加热元件组合的予热部件和用于予喷射操作的而不是用于记录操作的部件,这些部件能使记录操作更加稳定。
至于可以装入的记录头的类型,可以是对应一个单一颜色墨水的单记录头,也可以是对应具有不同记录颜色和记录密度的多种墨水材料的多个记录头,本发明可以有效地使用于下述的装置中,这些装置至少有一个单色(主要是黑色)模式或者是有一个带有不同颜色墨水材料和借助颜色混合的全色的多色模式,这些模式可以装配成整体的记录单元,也可以是多个记录头的组合。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墨水都是液态的。不过,墨水也可能是那些在室温或低于室温时固化的材料,以及那些在室温下液化的材料。因为在喷墨记录系统中,墨水温度被控制在不低于30℃且不超过70℃的范围内,以保持墨水粘度稳定进而使喷射稳定。在通常的这类装置中,当供给记录信号时,墨水在该温度范围都呈液态。另外被热能引起的温升,由于它消耗在墨从固态到液态的相变中,或者当这些墨水材料放置时而发生凝固,这样可防止墨水的蒸发,在这两种情况中供给记录信号就产生热能,而使墨水液化,液化后的墨水再被喷出。墨水一到达记录材料上就凝固。本发明装置可使用一加热就能液化的墨水材料。这样墨水可以在穿过一个多孔层(在公开的日本专利申请56847/1979号和71260/1985号中就公开了这样一种多孔层)中的孔或加工的凹槽部分时可能呈液态或固态停留在这些地方。多孔层正对电热换能器。该薄膜状沸腾系统对上述的墨水材料是最有效的。
该喷墨记录装置可以用作信息处理装置(如计算机等)带有图象读出器等部件的复印装置或具有信息传送和接收功能的传真机的一个输出终端。
虽然本发明以作为参考描述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上面给出的细节,还应包括那些出于完善的目的即在下列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各种改进和变型。
权利要求
1.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包括一个用于喷射墨水的通道,一个向该通道供给墨水的储液腔;用于将该记录头以一个相对于水平面不超过45°的角度装在喷墨记录装置上的部件;其特征在于该腔具有一个内表面,该内表面在沿着从该腔的一个墨水入口朝向液体通道的方向与相对于液体通道的延伸方向成5°-40°的角度倾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这个产生喷射能量的部件包括多个用于使墨水发生薄膜状沸腾的电热换能器。
3.一种喷墨记录头,包括一个用于喷射墨水的通道,一个向该通道供给墨水的储液腔;用于将该记录头以一个相对于水平面不超过45°的角度装在喷墨记录装置上的部件;其特征在于该腔具有一个内表面,该内表面在沿着从该腔的一个墨水入口朝向液体通道的方向与相对于液体通道的延伸方向成5°-40°的角度倾斜。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产生喷射能量部件包括多个用于使墨水发生薄膜状沸腾的电热换能器。
5.一种喷墨记录头,包括一个用于喷射墨水的通道,一个向该通道供给墨水的储液腔;其特征在于该腔具有一个内表面,该内表面在沿着从该腔的一个墨水入口朝向液体通道的方向与相对于液体通道的延伸方向成5°-40°的角度倾斜。其特征还在于该腔有一沿横向以5°-40°的角度倾斜的表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墨记录头,其特征在于第一次所提及的角度大于第二次所提及的角度。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喷墨记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产生喷射能量的部件包括多个使墨水产生薄膜状沸腾的电热换能器。
8.一种能与权利要求5、6或7中所限定的喷墨记录头一同使用的喷墨记录装置,还包括将墨水经一排出口抽出该记录头的部件。
9.一种喷墨记录单元,包括一个用于喷射墨水的液体通道;一个向该通道供给墨水的储液腔;一个容纳向该储液腔供给墨水的容器,其特征在于该腔具有一个内表面,该内表面在沿着从该腔的一个墨水入口朝向液体通道的方向与相对于液体通道的延伸方向成5°-40°的角度倾斜。其特征还在于该腔有一沿横向以5°-40°的角度倾斜的表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单元,其特征在于第一次提及的角度大于第二次提及的角度。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单元,其特征在于该墨水容器和该液体通道由压铸而成。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单元,其特征在于墨水从该墨水容器经一个墨水供给部件被输送到该储液腔。
13.如权利要求9-12中任何一个所述的单元,其特征在于该产生喷射能量部件包括多个使墨水产生薄膜状沸腾的电热换能器。
14.一种能与权利要求9、10、11、12或13所限定的喷墨记录单元一同使用的喷墨记录装置,还包括将该记录头以一个相对于水平面不超过45°角度装在喷墨记录装置上的部件,其特征在于该单元装在该喷墨记录装置上时该喷墨记录单元可以转动。
15.一种喷墨记录头,包括一个用于喷射墨水的液体通道;一个向该通道供给墨水的储液腔;其特征在于该储液腔具有一个区域,该区域接液体通道,并朝向墨水入口端逐渐扩大,该储液腔还具有一个从该墨水入口到该区域的斜面,其特征在于该斜面的延伸部分紧靠上面放置产生能量部件的面。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记录头,其特征在于该斜面相对于液体通道的延伸方向成5°-30°角。
17.一种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记录头,其中所述的腔有一个在横向以5°-30°角倾斜的内表面。
18.一种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记录头,其特征在于该横向斜面的倾角小于该第一次提及的角度。
19.一种如权利要求15-18中任何一个所述的喷墨记录头,其特征在于该喷墨记录头被可拆式地装在喷墨记录装置中。
20.一种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记录头,其特征在于该储液腔由压铸而成。
21.一种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记录头,其特征在于该储液腔装有一个墨水供给部件。
22.一种如权利要求15-21中任何一个所述的记录头,其特征在于该储液腔具有一个在横向以5°-40°角倾斜的内表面。
23.一种可与权利要求15-22中任何一个所限定的喷墨记录头一同使用的喷墨记录装置,包括将墨水抽吸出该记录头的抽吸部件。
24.一种喷墨记录头,包括一个用于喷射墨水的液体通道;一个向该通道供给墨水的储液腔;其特征在于该储液腔具有一个内表面,该内表面沿着从储液腔的一个墨水入口到液体通道方向相对于液体通道延伸方向成5°-40°角倾斜,其特征还在于该腔有一个在横向以5°-40°角倾斜的内表面。并且该液体通道横截面的形状为梯形,该梯形的长底边与装有产生喷射能量部件的一个面对准。
25.一种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记录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次提及的角度大于第二次提及的角度。
26.一种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记录头,还包括一个用于喷射的喷射出口,该喷射出口有一相应的梯形的形状。
27.一种如权利要求25或26所述的喷墨记录头,其特征在于该梯形的布置是对称的。
28.一种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喷墨记录头,其特征在于其中有一个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中液体通道在保持梯形形状的同时,靠向喷射出口处逐渐扩张,第二区域在保持梯形形状的同时向喷射出口逐渐收缩。
29.一种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记录头,其中所述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相对于梯形形状的两个底边中心连线所成的平面是对称的。
30.一种如权利要求25-29中任何一个记录头,其特征在于在液体通道和向墨水入口处扩张的斜面之间有一个朝向墨水入口扩张的区域,并且斜面的一个延伸面接在装有产生喷射能量部件的面上。
31.一个如权利要求25-30中任何一个所述的记录头,其特征在于该所述的产生喷射能量部件包括多个用于使墨水产生薄膜状沸腾的电热换能器。
32.一种可与权利要求25-31中任何一个所限定的一喷墨记录头一同使用的喷墨记录装置,包括将墨水从所述的记录头抽吸出的抽吸部件。
33.一种喷墨记录头,包括一个用于喷射墨水的液体通道;一个用于该通道供给墨水的储液腔;其特征在于该液体通道上装有一个借助一夹头提供的小压力固定的顶板和一个底板;其特征在于该储液腔具有一个内表面,该内表面沿着从该储液腔的一个墨水入口到液体通道的方向相对于液体通道的延伸方向成5°-40°角倾斜,其特征在于该储液腔有一个在横向以5°-40°角倾斜的内表面。
全文摘要
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包括一个用于喷射墨水的液体通道;一个用于向该通道供给墨水的储液腔;一个用于将记录头以一个相对于水平面不超过45°角的角度安装在喷墨记录装置上的部件;其中腔里有一个内表面,该内表面在从该储液腔的一个入口朝向液体通道方向上相对于液体通道的延伸方向或5°-40°的角度倾斜。
文档编号B41J2/14GK1051529SQ901088
公开日1991年5月22日 申请日期1990年9月18日 优先权日1989年9月22日
发明者田中茂昭 申请人:佳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