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材切料图像转移机中金属化带的走带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5587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板材切料图像转移机中金属化带的走带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在将金属化图像转移到板材切料的机器中金属化带的走带机构,板材系指纸板、纸张以及塑料板等。本发明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包含有压板压床的机器,纸板送进到压板之间,以便按给定的图案在纸板上压印金属化膜,该膜来自于纸板和一个压板之间的导带上。
这种压印机器一般首先有一个输入工位,在该工位中,安置有一纸板堆,每张纸板依次由纸堆上面提起,以便运送到一边缘工作台上。在这工作台上,纸板靠顶着前定位块和侧定位块而定位,然后由安装在一横杆上的夹钳夹持住其前部,横杆每一端部与一侧链条相连,链条带动横杆,从而也带动纸板通过后续的加工工位。后续工位可以是一个或数个压印压板或压床,很可能后续一个切割压板式压床,再后就是排废屑工位。这些加工工位之后就是接收工位,纸板在这工位由夹钳上松脱,成直角地落入到由出口托盘收集的纸板堆上。
一个独立的、相工平行的金属化带走带机构依次包含有,一供带卷筒支座,间歇式倒带和进带装置,使带子保持与两压板之间纸板行进方向平行的导向装置,该导向装置随后还引导带子绕过压床板行进到清理之处,一个张紧机构,它使带子至少在压板之间的行程中保持张紧状态,一个将废旧带子清除出机器的排放装置,一般是通过机器的侧出口窗而将带子清除出去的。如果金属化带子具有相同的间歇式行进速度,则它们通过相同的进带和倒带装置,而如果金属化带子具有不同的速度,则它们要通过第二个、甚至第三个分开安置的倒带进带装置,在这种情况下,张紧机构依据最大的速度来调节。
金属带小卷筒,每一个都安装在与之相结合的摇杆上,这些摇杆则安置在一水平横杆上。所述摇杆能够横向移动,也可以用固定螺钉定位在某一需要的地方。每个卷筒通过直径可扩展的卡盘固定在其摇杆上,卷筒还有一可调制动装置,可以使带子或多或少自由地倒带。大卷筒由刚性横轴支持,刚性横轴的两端则安放在底座上,而底座则安置在机架中,顶住两边的侧内壁。
从卷筒出来,金属化带随后通过部分的,间歇式倒带进带辊的周圈,通过由一弹簧推压的滚轮,金属化带或多或少紧压在上述倒带进带辊上,以保证带子的前进。上述滚轮的支架也同样可以根据带子的位置沿一横杆作横向移动。至少可以说,有多少压力滚轮,就有多少从进带辊通过的带子。对于宽带的走带机构,最好使用数个压力滚轮配一条带子。也可以有数个进带辊,每一种所要求的间歇式行进速度曲线配一个进带辊。平行的带子通过数个导向辊和换向辊被引进上下压板之间,然后绕上压板而出口。
具有上述绕上压板呈匍匐状U形路线的带子随后又与张紧辊接触,张紧辊以大于进带速度的速度不停地转动。该带子由一压力滚轮也同样或多或少紧压在张紧辊上。压力滚轮的支架同样可以沿一横杆滑动,也可以用一锁紧螺钉固定在所要求的地方。对于宽型带子,最好应用数个滚轮。
通过张紧辊后,带子最后绕一换向杆变向90°朝机架的侧出口行进,在此处它由两个转动刷而排出机外,落入一槽中或一袋中。最后在张紧辊附近安设切刀,将带子沿其纵向切成数条狭长带。考虑到体积问题,大卷筒横轴和/或带有小卷筒的横杆,以及间歇式倒带进带辊都安置在压板压床后续工位的上部。张紧辊和换向杆经常设置在压板压床的上方,稍偏向其下游处。一般由于机器顶部的限制,很难接近机器上述的各部分,使得在生产过程中更换带子,或变换产品需要相应变换带子的构形等的操作变得困难而令人累倦,这也增加机器停机时间和出事故的危险性。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走带机构,该走带机构的安装应该使得带子的安装就位以及与之相关的操作是很有效的,也就是说是容易的、快的并且可靠的,而且在带子行程各关键点都应该是这样的。构成走带机构的零件设计应当尽可能简单,以保证在运行时有较好的可靠性以及合理的制造成本,同时还要考虑人机工程,以方便上述零件的操作和带子的操作。
上述这些目的由于有一种装置而实现,在该装置中,一组平的进带辊就安装在压板压床的下游处,并稍高于纸板运行的平面地方,上述目的达到还由于,在上述一组进带辊的上方至少在机架一个侧壁上至少开设一个出口窗。
根据一个最佳实施例,进带辊安置在一平行平面内,相对该平面以及纸板行进方向来说,一个进带在另一个的后面。
最好,机器侧面出口窗的下边位于进带辊平面上稍高处,而其上边则至少位于张紧辊的上方,张紧辊本身则安装在压床下游边的上方,并靠近出口窗的上游立柱处,或者说其上边至少位于卷筒上方,卷筒则安装在机器下游处的上部,例如后续的工位,以及靠近出口窗下游立柱处。
重新将进带辊组合在一接近压床的水平面内,并且在此处开设一个出口窗,这样就使得这些进带辊及其相配合的滚轮很容易接近。一个站立在出口窗范围内的操作者就能很容易地提取来到下游立柱侧的卷筒带子,让其通过相关的进带辊,朝下底边斜进,而后进入压床中。当带子绕压床上压板通过后,操作者很容易在上游立柱处接触到带子,让其通过张紧辊。本发明所应用的各种滚轮的支架,由于它们容易接近,所以能很快安装就位,然后很快地进入运行状态。
将夹钳杆从机器下游部送回到上游部的链条,其环形回程开始处和终点处的倾角应大于45°,倒如60°这样链条就能从出口窗上边之上通过。
每个进带辊间歇式运行是由一相连的电动机带动的,电动机直接安装在进带辊的下方,靠机架下游壁处,所述电动机通过皮带直接与安装在进带辊相应端的传动轮相连接。
进带辊的滚轮支架包含有一个沿一横杆滑动的滑架,滑架可以在横杆上某一处固定住;滚轮支架还包含一个安装在上述滑架并绕其第一端旋转的摇杆,摇杆在其中部带有滚轮;滚轮支架也包含有弹簧,弹簧在滑架和摇杆第二端之间作用,以便把滚轮推靠到面对面的进带辊处。根据一最佳实施例,滚轮支架还包括一个可用把手控制进退的卡钩,该卡钩可以卡住摇杆的第二端,并克服弹簧压力,将滚轮拉回而离开进带辊。这样就可以很快地使给定的滚轮运行或让其不起作用。
更有利的是,滚轮支架沿第一横杆自由滑动,并可在与第一横杆平行的第二横杆上固定,固定的方法是应用一卡钩,该卡钩可以前伸跨过第二横杆到其后部,然后退回将其卡住,而这些都是通过一把手来操纵的。既然卡钩和第二横杆是可以接近的,那么支承的第一横杆是否可以接近就不是那么重要了。比较理想的是,具有圆截面的第一横杆穿过滑架的下部,而具有矩形截面的第二横杆则与滑架上部所设的凹槽相配合,凹槽的高度略大于第二横杆的。当定位卡钩松脱时,它由凹槽的下表面支承同时可做轻微旋转,凹槽下表面与第二横杆的下表面贴靠。用手将滑架重新提起,那么滑架就可以很方便地沿第一横杆滑动而不会卡住,这主要是由于第一横杆具有圆形截面所致。
夹持摇杆端部的卡钩和在第二横杆上定位的卡钩最好是同一个卡钩,该卡钩安装在滑架上一个可转动的销轴上。
张紧辊的滚轮支架和切刀的支架都具有一梯形通道,该梯形通道与具有相同梯形截面的支架横杆相对应,以便定位螺钉和调节滚轮贴靠力或调节切刀位置的旋钮都必需来自于一预定的侧面,例如来自于出口窗的立柱方向。
本发明通过下述实施例和附图的介绍将得到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一纵向剖视示意图,表示出本发明走带机构在金属化图像转移机中安装的情况。
图2为一进带辊的滚轮支架透视图,该滚轮支架是为图1所示的走带机构特别设计的。
图3为一张紧辊的滚轮支架透视图,该滚轮支架是为图1所示的走带机构专门设计的。
图4为一切刀支架透视图,切刀支架是专门为图1所示走带机构设计的。
图1所示的图案转移机10包括一个压板压床14,压板压床包含有一个上压板和一个垂直可动的下压板,上压板的底面上固装了印板,而在下压板的上表面上固装了印板配板。夹钳杆20夹持住每张预先平放在边缘工作台上纸板1的前边,边缘工作台未在图中示出,它位于压板压床14的上游,即示意图的右侧。这些夹钳杆20带引纸板首先进入压板压床14,然后进入称之谓"接收工位"的最后工位,在该工位纸板松脱成直角状落在出口处纸板堆之上。
这些夹钳杆20,其每一侧都与一链条22相连接,这一对链条的行程为一个沿机器10相应侧壁内表面的环形路线。再具体地说,夹钳杆去程路线,即从上游驱动轮26到下游传动轮24处,是在一水平行进平面内,而随后的回程路线则处在机器的上部,由小轮28带引,这样可以使夹钳杆从新回到驱动轮26处,准备夹持一张新的纸板1。
根据本发明,链条22的回程路线更具体地说是一足够高的环形路线,以便链条22能从侧出口窗16上方通过,侧出口窗16设在机器每个侧壁上半截的中部。如图所示,这条犹如龟甲背的回程路线,在其靠近传动轮24的出发处和在其靠近驱动轮26的到达处都有一个很大的倾角,即大于45°的倾角,最好是60°左右。再具体说,出口窗16的下边差不多位于操作者身材相似高度,而其上边则位于操作者头部的高度处,其宽度略大于肩宽。这种图像转移机是专门为沉积金属颜料这样的颜料而设计的,颜料来自于带子37,带子37则由卷筒30倒带面来。这些带子按顺序由辊40带动进带,随后由变向辊和导向辊45-50带引进入纸板1和压床14上压板之间,接着由辊51-52带引到张紧辊60处,最后通过换向杆70从侧面排出。
根据本发明,供带卷筒30最好安装在机器最后工位的上方,即接受工位12的上部,尤其最好处于链条22回程路线起点和出口窗16下游立柱之间。特别是,卷筒30的支承轴两边要由一对相工平行的,完全一样的承载臂32来支承,每个承载臂都能绕转动轴34在一平行于机器侧臂内表面的平面内运动。因此,当承载臂向下游方转动130°,即反时转130°时,如图上所示,则它们能把卷筒通过出口窗18而带到机器下游面的外边,出口窗由可以向高处提起的垂直伸缩板组成。为此,承载臂32的轴32与一个由装置36带动的轮相连接,装置36包含有一电动机和两条链条,一条链条将电动机和一个轮及中间减速轮相连,另一条将中间减速轮与承载臂轮34相连。
若金属化带37消耗的速度是一样的,则它们被带引通过三个一组中相同一个的倒带进带辊40,三个一组其他两个中每一个都具有不同于其他带子的压印速度。更具体说,这三个工相平行的辊子成一组地安排在一水平面上,一个在另一个后面,所述水平面稍高于纸板1行进的平面,并平行于后者。另外,辊子40的平面就位于压板压床14的出口处,稍低于侧面出口窗16的下边。这种安置的首要优点是,只要简单地将身子探进侧面出口窗16中,就可从上面直接接触到这些辊子40。另一个优点是,有可能安置一组三个电动机43,通过链条或皮带39分别带动每个辊子40,所述链条或皮带39与安装在相应辊子端头的传动轮相配合,这组电动机沿一水平线安置,该水平线就位于纸板1行进平面的下方,并位于压板压床14和接收工位12之间。人们因而可以应用"无刷"电动机,这种电动机可以使步进间距保持精确。
辊子40就安置在压板压床14出口处以及出口窗16下方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为支承滚轮42采用特别的支座,从图2的透视图很清楚看到这点。根据本发明,每个支座都建立在一个沿圆形第一支承横杆47的滑动的滑架46上,滑架是通过设在其下部的圆孔146,与第一横杆相配合的。滑动可以沿矩形第二横杆48进行,第二横杆与凹槽145配合,凹槽带有设在滑架上部上游拐角处的两个扁平面。滑架的尺寸是这样的,水平的下扁平面离横杆48的下平面1至3毫米,垂直的上扁平面则与同一横杆的下游垂直面相一致。滑架46下游边的下部设有一摇臂44,摇臂由两侧板构成,侧板的底部为滑架的转动轴143所支承,其上部用一横档相连接。摇臂44两侧板的中部之间则支承着支承滚轮42的转动轴。另外,横档142对于一对推力弹簧140来说构成其第一端的挡块,弹簧的另一端则顶靠在滑架46的上部,这样,弹簧就可以将支承滚轮推靠到与之面对面的倒带进带辊40上。
根据本发明,滑架46的上部还特别加设一个可沿水平面转动的转塔148,该转塔上设有一个卡钩49,而卡钩则通过把手149的动作以及弹性作用而能前进和后退。
上述卡钩首先可以通过把凹槽145垂直面紧夹在第二横杆上的办法,而使滑架46锁定在第一横杆上所要求的地方。为此,如图2所示,卡钩越过横杆48下游垂直面,然后从卡钩上方将把手149压一下,从而夹紧住横杆。
上述卡钩其次可以通过将横档142顶着弹簧140的压缩力拉向滑架体46,就可以使支承滚轮42不再起作用。为此,处于延长位置的卡钩49插配进横档142上的钩锁槽144中,在按压下把手149后,卡钩就拉横档。此时,卡钩轻微向前翻转直至凹槽145的下扁平面接触到横杆48。操作者将手伸进侧面出口窗16就很容易地把握到滑架46,在轻微地提起滑架后,就可沿圆形横杆47自由滑动滑架,或让其停在不使用的位置,或让其停在一个新的使用位置。在后面这种情况,只要操作者提起把手149使卡钩49从钩锁槽144中脱出就够了,接着操作者将卡钩转半圈,使之再次插到横杆48之后,按压下把手149就行了。
如图1所示,换向和导向辊45,50,51和52将金属化带37传送到张紧轮60处,张紧轮连同其相应的支承滚轮64安置在靠近出口窗16上游立柱的上部。从图3可以清楚看到,支承滚轮64安装在摇杆65的下端,而摇杆自身的上部则可转动地安装在支承滑架66上,后者固定在横杆68上。所述摇杆受到内部弹性件、例如弹簧的推力,其中位于体66中部的档块的位置可以通过旋钮167进行调节,以便改变支承力。所述支承滑架66用锁定件166固定在横杆68上,锁定件166由端头带有把手67的固定螺钉锁紧。
再具体地说,根据本发明,横杆68以及对应于滑架66的内通道168的横截面不是匀称形的,即是梯形的,以便加一个滑架安装边,这样可以从侧面出口窗16的侧面来操纵把手67和调节旋钮167。
与安装滚轮64的情况相类似,同样还可以在这同一的横杆68上装上切刀刀片178,以便在纵向上破开金属化带37,然后将之排出机器外。如图4所示,切刀刀片支架包括一个设有装刀片内凹座172的滑架170,刀片垂直位置可以用一个紧固螺钉来固定,紧固螺钉端部有一旋钮174,该旋钮可以沿凹座的槽口滑动。如前所述,滑架170可以通过固紧锁定件176固定在一预定的位置,锁定件固紧是通过把手67和固定螺钉来进行的。横杆68在其中滑行的滑架170的通道168也是梯形的,以便从出口窗16的侧面来定把手67和旋钮174的位置。
将倒带进带辊安置在压床14出口处稍高于纸板行进平面的平面上,以及就在进带辊的上方开启一个侧面出口窗16,让张紧辊60装置靠近这同一出口窗的上游立柱处,这就使得走带机构在其所有关键地方都有很好的接近条件,从而能方便而快速地操作带子。
最好,供带卷筒安置在机器10的最后工位的上部,即接收工位12的上部,这样可以使得更换带子的工作通过机器下游面上的出口窗18来进行。因为有侧出口窗16,操作者只要欠身朝下游立柱就可以很容易将带子拉出卷筒,充其量利用一握杆就行,以便让其越过可能的中间工位。进带辊64滚轮42的滑架的紧固把手或张紧辊都朝向出口窗16,这便利操作者的操作因而减少机器停机时间。
可以对本发明走带机构进行多项改进,但都不超出本发明权利要求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金属化带(37)的走带机构,该机构用在将金属化图像转移到板材切料上的转移机(10)中,板材如纸板、纸张、塑料板材等,机器(10)包含有一压板压床(14),该压板压床有一固定的上压板和一可动的下压板,纸板引进到上下压板之间,以便根据给定的图案在纸板上压印上一金属化膜,金属化膜来自于纸板和一个压板之间的导带(37)上,纸板由夹钳杆(20)运送,而夹钳杆则由侧链条(22)带动,所述走带机构依次包含有,供带卷筒(30)的支座(32),间歇式倒带进带辊(40),用于压板之间带子导向和绕出一压板后带子导向的导向辊(45,50,51,52),使带子张紧的张紧辊(60)以及一个将废旧带子排出机器外的排出装置(70),本发明走带机构的特征在于,一组互相平行的进带辊(40)直接安置在压板压床(14)的下游处和稍高于纸板(1)运送平面的平面上,在这一组进带辊(40)的上方,在机器机架(10)上至少一个侧壁上至少设置了一个侧出口窗(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走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带辊(40)安置在一个平行面上,并且安置得相对于上述平面和纸板(1)前进方向来说一个在另一个后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走带机构,其特征是出口窗(16)的下边位于进带辊(40)平面上方稍高处,其上边至少位于张紧辊(60)的上方,张紧辊(60)位于压床(14)下游边的上方靠近出口窗上游立柱处,卷筒(30)安装在机器下游的上部,尤其是在后续工位和接近出口窗下游立柱处。
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走带机构,其特征是把夹钳夹(20)从机器下游部分运送到其上游部分的链条(22),其环形回程出发处和到达处的倾角大于45°。
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走带机构,其特征是进带辊(40)的间歇式转动是由与之相配的电动机(43)带动的,该电动机(43)安置在所述进带辊之下靠机架(10)的一个下游壁处,所述电动机通过皮带(39)与安装在辊(40)相应端的传动轮(41)相连接。
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走带机构的进带辊(40)滚轮(40)支座,该支座包含有一个沿横杆(47)滑动的滑架(46),滑架可以固定在横杆(47)上某一点,该支座还包含有一摇杆(44),摇杆(44)的第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滑架(46)之上,摇杆在其中部支承滚轮(42),该支座还包含有一个在滑架(46)和摇杆(44)第二端之间起作用的弹簧(140),该弹簧将滚轮推靠到面对面的进带辊上,其特征是支座还包括一个可以由把手(149)推前和拉后的卡钩(49),该卡钩用来扣住摇杆第二端(144),并能顶住弹簧(140)的压力将滚轮拉离进带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进带辊滚轮支座,其特征是滑架(46)沿第一横杆(47)自由滑动,还可以通过一卡钩(49)固定在平行于第一横杆的第二横杆(48)上,卡钩(49)能够推前越过第二横杆到其后面,然后再后拉锁紧横杆,卡钩的前推和后拉是通过把手(149)来操纵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进带辊滚轮支座,其特征是第一横杆(47)为圆形截面,它从卡钩(46)的下部穿过卡钩,第二横杆(48)为矩形截面,它与滑架上部的凹槽(145)互相配合,凹槽的高度略大于第二横杆的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进带辊滚轮支座,其特征是扣住摇杆端部的卡钩(49)和固定第二横杆(48)的卡钩是同一卡钩(49),该卡钩安装在滑架(46)上的转塔(148)中。
10.用于权利要求1至5中之一所述走带机构的张紧辊滚轮(64)支座(65,66)或者切刀(178)刀片支座(17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有一梯形通道(168),与梯形截面的支承横杆(68)相对应,以便固定螺钉(67)、滚轮(174)支承力的或切刀位置的调节旋钮(167)都是从同一个预定的侧面来操纵的。
全文摘要
一种金属化带走带机构,该机构用在将金属化图像转移到板材切料上的转移机中,板材如纸板、纸张、塑料板材等,所述走带机构依次包括有供带卷筒支座;间歇式例带进带辊;导向辊,导向辊用来引导处于压板之间的带子以及引导绕压板出来的带子;使带子张紧的张紧辊,以及将废旧带子排出机器外的排出装置。一组相互平行的进带辊安置在压床下游和稍高于纸板运送平面上方处。在这一组进带辊的上方,至少在机架一个侧壁上至少设置一个出口窗。
文档编号B41F19/06GK1137478SQ961049
公开日1996年12月11日 申请日期1996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1995年4月28日
发明者让-克洛德 申请人:鲍勃斯脱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