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丝网印刷的陶瓷品浮雕装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6360阅读:7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使用丝网印刷的陶瓷品浮雕装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背景和概述本发明涉及瓷器、陶器、瓷砖之类陶瓷品的浮雕装饰。
陶瓷品装饰的公知技术之一涉及到使用转印贴花纸。一般使用专用陶瓷油墨用丝网印刷工艺把所需设计花纹印到转印贴花纸上。然后如此印刷到转印贴花纸上的设计花纹用公知步骤转印到要装饰的陶瓷品表面上后粘结其上。其上转印有设计花纹的陶瓷品然后在一砖窑中高温窑烧,使得陶瓷油墨永久熔合在陶瓷品表面上。
用于上述目的的现有丝网印刷技术可把较复杂和精确的设计花纹印刷在陶瓷品上。但是如此形成的设计花纹是两维的,即涂到转印贴花纸上的油墨层非常薄。
对于许多更高质量的陶瓷品来说,要求在整个主要设计花纹上做出三维浮雕。以往用手工在陶瓷品主要设计花纹上做出浮雕,为此工人用刷子或其他工具在已形成的主要设计花纹的所需部位把稠陶瓷油墨反复涂覆到陶瓷品上。然后干燥从陶瓷品表面凸起的手工涂覆油墨,以便保持其三维性。然后,在一砖窑中窑烧装饰好的陶瓷品,油墨即熔合在陶瓷品上。手工涂覆的花纹件熔合后仍保持其凸起性,从而最终设计花纹呈所需的三维或浮雕性。
尽管用上述公知步骤制成的浮雕花纹就制成品的外观来说是令人满意的,但其制作是非常费工的,而且需要工人有很高的技艺。此外,对某一设计花纹来说,艺术家可能要求在一陶瓷品上的许多部位做出浮雕,从而手工涂覆浮雕油墨发生错误的机会同样会增多,报废率就高。
尽管有降低成本的动力,但本领域至今未成功研制出不用上述手工操作而能大规模实现陶瓷品的浮雕装饰的工艺。
按照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较高速度、较高精度的丝网印刷技术、从而丝毫无需手工操作就能实现陶瓷品的浮雕装饰的改进新工艺。一般来说,新工艺的一种特别优选形式是,首先使用完全公知的丝网印刷工艺在一转印贴花纸上通过一次或多次丝网印刷印制出公知的两维主设计花纹。然后,用一专门、独特的丝网印刷工序把粘滞陶瓷油墨印刷到该贴花纸上与已有主设计花纹精确对齐的预定部位上,从而在该贴花纸上生成浮雕装饰。在该最后、改进的丝网印刷操作中,用专门技术把很重、很厚、具有很强粘滞性的牛顿型或触变陶瓷油墨沉积到贴花纸表面上。浮雕印刷沉积物的厚度可很大,从而明显凸起在主设计花纹表面上方。每进行一次丝网印刷都要干燥油墨,然后在最后(浮雕)印刷并干燥后,在整个贴花纸设计花纹上覆盖一层覆盖层,这一步骤是公知的,在把设计花纹从贴花纸表面转印到要装饰的陶瓷品的表面的过程中用来保持整个设计花纹的完整性。
在某些情况下,要求用手描或一独立贴花把主设计花纹赋予陶瓷品以使装饰后的陶瓷品更具个性。在这种情况下,只在转印贴花纸上印刷浮雕件,从而进行一次操作就可把浮雕件沉积在陶瓷品上。此时,同一花样的各浮雕件可包括大量独立的粘滞厚油墨的沉积,因此在按照本发明原理用转印贴花纸印制浮雕时能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和劳力。
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可更充分理解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特征和优点。
附图的说明

图1为按本发明高质量装饰的一种陶瓷板的示意图。
图2为把平面设计花纹印刷在一转印贴花纸上的现有丝网印刷丝网的极简化的立体图。
图3为示出图2印刷丝网中的浮雕件的结构的局部放大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用来把浮雕装饰与己印制的主设计花纹对齐地印刷到一转印贴花纸上的一种优选丝网的极简化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图4印刷丝网的局部放大剖面图。
图6为本发明浮雕装饰印刷工艺所使用的一种改进的印刷丝网的局部放大剖面图。
图7为图6丝网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8为一局部放大剖面图,示出按照本发明原理把各浮雕印刷到一转印贴花纸上。
图9为转印贴花纸在按照本发明印制主设计花纹和浮雕后、在转印到一要装饰的陶瓷品之前的局部放大剖面图。
图10为印刷多种颜色浮雕件的一种改进的机加工模板的局部放大剖面图。
图11为用对光敏聚合物进行曝光制成、以便用于多色浮雕印刷的一浮雕印刷模板的局部放大剖面图。
对优选实施例的说明参见各附图,标号10(图1)示出一件典型的陶瓷餐具,其上有装饰,包括主设计花纹11和浮雕件12。在把主设计花纹11印刷到盘10表面上的一种典型工艺中,一般用丝网印刷把合适的陶瓷油墨按设计花纹印制到一转印贴花纸上,这一切都是公知的。在本发明之前,转印贴花纸所生成的装饰为两维平面型,这对许多应用来说是合适的。但当要提高装饰效果时,艺术家会在主设计花纹11上添加三维浮雕件。在图1所示例子中,转印贴花纸所生成的主设计花纹11比方说为一颗常青树,艺术家为提高装饰效果,在不同位置上添加许多颜色与树的设计花纹不同的三维浮雕件12,它们从盘10的表面上向上凸起足够高度,从而一眼就可看出这些三维件,用手摸也很容易感觉到这些三维件。
在迄今为止使用的工艺中,主设计花纹从转印贴花纸转印到陶瓷品10上后,用可把较厚陶瓷油墨涂覆到该板表面上的手工装置、例如刷漆的刷子或其他合适工具把各浮雕件分别置于其在主设计花纹上的部位上。在最佳情况下这类浮雕装饰也是极费工的,需要熟练工人细心工作。在因为了满足设计者的要求或防止不同颜色的油墨混和在一起(不同颜色油墨混和在一起会造成制成品不符合要求)而必须使浮雕件精确位于与主设计花纹对齐的预定位置上时,这一工作就更困难。
装饰过程完成后,陶瓷品10在一砖窑中高温窑烧,陶瓷油墨熔合在陶瓷品10上而生成永久性花纹。
按照本发明,首次可用丝网印刷把浮雕件12作为可转印设计花纹的一部分直接印刷到转印贴花纸表面上。从而用一次转印贴花操作就可把整个设计花纹、包括两维的主设计花纹和三维浮雕件转印到陶瓷品10上。从下文显然可看出,这一长期以来孜孜以求的目的的实现不但消除了迄今为止所需的费力和高成本的手工操作,同时还确保主设计花纹与浮雕的精确对齐,从而所有制成品的花纹都一模一样,并且决不会发生要避免的花纹重叠现象。
一般可使用现有平板丝网印刷设备实现本发明工艺。这类设备是公知的,市场上很容易买到。这种平板印刷机的一个例子见美国专利No.3,795,189。
在本发明优选工艺中,主设计花纹和浮雕分两次印刷在一张常常称为水滑纸(water slide paper)的转印贴花纸13(图9)上。派此用场的水滑贴花纸是公知公用。合格的水滑纸有Brittains Limited销售的商标名为Decaflat和Twincal Ⅱ的水滑纸和Hoffmann&Engelman销售的Meta 2000、Meta 190和DUX水滑纸。这些纸的尺寸稳定,在潮湿环境下在很大温度范围内不会卷曲,从而在多次印刷操作中可精确对齐。这些纸表面有一树胶涂层14,可接受陶瓷装饰油墨。当把该贴花纸浸没在水中时,树胶软化,从而贴花花纹可与下面的纸分离,设计花纹可初次粘合到其下方的陶瓷品表面上。
把两维设计花纹贴在转印贴花纸上的初次印刷操作用现有丝网印刷技术进行。一印刷框15(图2)中装有一般用不锈钢或聚酯材料制成的细孔丝网16。通常,该丝网织物的筛号为275-400,线径一般约为0.0254-0.03556mm(0.0010″-0.0014″),总厚为0.05588-0.06604mm(0.0022″-0.0026″)。框15上的丝网张得很紧。一般使用16-32N/cm的张力。
丝网16底面上有一印刷模板17(图3)。使用公知工艺把光敏聚合物材料涂在丝网16的底面上(直接法)或使用与粘合剂相同的一薄层材料把预制的光敏材料薄膜粘合在丝网上(直接一间接法)。不管何种情况,丝网16和模板材料17的总厚度一般为0.0635-0.127mm(0.0025″-0.0050″)。光敏聚合物在强光下曝光成与聚合物保持接触的所需设计花纹的"正片"。聚合物材料的曝光部分不溶于水,而未曝光部分溶于水。然后用高压水使模板"显影",从而除去可溶于水聚合物的各区域。
在一般实际操作中,图2中用标号18表示的显影印刷丝网上有给定设计花纹19的多个拷贝,从而可在一转印贴花纸上一次印刷出多个贴花。
用来印刷主设计花纹的上述现有工序可印刷出较复杂和精细的主设计花纹。在完成主设计花纹的印刷后,转印贴花纸经一加热器干燥而使油墨固着。在本发明工艺中,油墨为由媒剂、玻璃料和染色剂混合而成的陶瓷油墨。在初始干燥阶段,油墨只干燥成便于在贴花纸上进一步进行印刷。
需要时,可用"现有"丝网印刷步骤在转印贴花纸上不止印刷一次,例如在主设计花纹包括不同颜色的组分的情况下。
按照本发明,本工艺的最后阶段包括用丝网印刷技术使用可精确沉积在转印贴花纸表面上的粘滞厚陶瓷油墨印制三维浮雕件,其厚度远大于主设计花纹的厚度,从而明显凸起在转印纸的表面上。
图4示出用来印制浮雕件的特别优选的丝网和模板。提供与使用在现有印刷步骤的印刷框15相同的一印刷框30。在图4中,使用一呈光滑平板状的浮雕模板31,该平板用不锈钢、镍或黄铜之类金属或高密度聚乙烯、聚酯、苯乙烯或聚酯薄膜之类结构塑料制成。该浮雕模板的厚度一般为0.381-1.524mm(0.015″-0.060″),在某些情况下厚达3.175mm(0.125″),其表面上有穿孔32用来在转印贴花纸上印制浮雕件。在图4中,用虚线表示主设计花纹33,仅示出浮雕件32与主设计花纹对齐。但应看到,首先在转印纸上印刷主设计花纹,此时浮雕模板31不起作用。
与上述印刷步骤的情况相同,模板31可有若干拷贝。这些拷贝当然与用来印刷主设计花纹的丝网中的拷贝对应。最好用精确机加工在模板31中形成穿孔32,一般使用可精确切割出定位准确的穿孔的计算机化机器。在某些情况下,在金属浮雕模板31中蚀刻出穿孔32。此时,在模板表面上涂以光刻乳剂,用照相把图象转移其上。用水-酸溶液蚀刻掉不受保护区域,从而形成所需形状和位置的穿孔32。在大多数情况下最好机加工穿孔32,在许多情况下必须机加工穿孔,以确保形成图5所示直边形孔。蚀刻工艺一般只能制备较薄的模板。在制备很厚的模板时,蚀刻工艺会造成穿孔的颈缩,这是应该避免的。穿孔不得向下收敛,在印刷后与贴花纸分离时防止粘滞油墨沉积物被提起。
在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制备浮雕模板31而形成所有必须的穿孔32后,比方说用合适的环氧树脂粘胶38之类把模板的周边34牢牢粘结到一丝网36的内周边上。丝网36与浮雕模板31连接后,丝网在比方说15-30N/cm的强张力下紧固在框30的底面上。丝网在张紧、装到框30之前丝网30的织物一般保持完整。然后割去丝网的中心区域而露出浮雕模板的顶面,从而生成图4所示结构。
如图6和7所示,浮雕模板丝网的另一种制作工艺是把丝网材料粘合在浮雕模板31的整个表面上,然后同时机加工丝网材料和模板金属材料而生成穿孔32。
在图5-7所示两种模板中,模板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供浮雕印刷油墨通过的穿孔穿过整个模板而不被与模板装在一起的丝网覆盖。从而可把极厚、极粘滞的浮雕印刷油墨压入穿孔中后与待印刷的贴花纸接触。
在图5-7所示两种模板中,不必使用用于现有两维主设计花纹的极细丝网。可使用筛号为60-90的不锈钢或聚酯丝网,其厚度一般为0.2032-0.254mm(0.008″-0.010″)。在图6和7所示另一种模板中,丝网厚度构成模板总厚度的一部分,而在图5所示模板中,模板的总厚度为模板31的厚度。
在少数情况下,模板穿孔上方的丝网可使用极粗筛号。在这里,只要筛号足够大,对于某些浮雕,使用某些油墨,可把油墨压过筛号很大的丝网。在这种情况下,可使用光敏聚合物以上述直接一间接法制作模板,该光敏聚合物粘合到丝网底面上。这一工艺一般只限于制作较薄的浮雕印刷模板。
本发明所用陶瓷油墨用公知公用成分配制而成,其销售厂家比方说有德国法兰克福的Cerdec AG公司和巴拿马Downingtown的Cookson Matthey公司。所用油墨为媒剂、玻璃体和染色剂的混合物,不同应用场合使用不同的混合物。在进行现有丝网印刷时,使用粘性较低、容易流过细筛号丝网的油墨。另一方面,为进行本发明浮雕印刷,油墨又厚又粘,看上去就象花生酱。更客观说,油墨配制成其粘度超过一百万cps。油墨的组分充分混合后在滚轮之间碾磨成均匀细粒(Hegman1-2)。
本发明浮雕印刷所用陶瓷油墨抗流动,必须压入模板穿孔。因此,使用该油墨的丝网印刷操作必须与普通丝网印刷不同。为了获得最一致的结果,用于浮雕印刷的丝网应为图5所示模板的顶面在要印刷的区域全部露出或如图6和7所示模板穿孔同时形成在丝网和模板本身中,以使油墨通行无阻。这可与图3所示用于普通两维印刷的模板进行对照,在图3中,容易流动的油墨穿过丝网筛孔后流入模板穿孔中。但在少数情况下,使用极大筛号丝网也可把粘滞的浮雕印刷油墨经丝网压入模板穿孔。
在浮雕印刷操作中除了使用专用油墨和模板外,也可用改进方法进行该丝网印刷。在普通丝网印刷中,一扁铁扫过丝网表面而把一薄层油墨均匀涂到丝网上。然后用向下压靠丝网顶面的一刮板件纵向扫过丝网表面。张得很紧的丝网通常位于待印刷贴花纸上方而与之相间距。但是,刮板的向下压力使丝网的一部分暂时向下压靠待印刷表面,同时使油墨经丝网和底下模板中的穿孔流到待印刷贴花纸的表面上。刮板件通常以较快速度移动,例如每秒30.48cm-60.96cm(12-24英寸)。由于丝网张得很紧,紧随刮板移动、油墨流到贴花纸表面后丝网原先下压的部分立即从贴花纸表面弹回。
在本发明工艺中,由于浮雕油墨极厚极粘,因此要求油墨与待印刷贴花纸之间在模板弹离贴花纸之前的接触时间更长。为此对普通丝网印刷作出改进。如图8所示,一张得很紧的印刷丝网上的模板31通常支撑在一稍高于在其上要印刷浮雕的一转印贴花纸40的表面的位置上。构成印刷机一部分的一支座41在印刷操作中从底下支撑贴花纸。
一用硬度为70-80的弹性材料制成的刮板件42做成方头43,最好放置成与垂直线成10-15°角。刮板在模板表面上移动(图8中向左移动)的同时用力向下压靠模板31表面。
刮板42移动前,一油墨喷条(未示出)把一层油墨分布在整个模板表面上。随着刮板移动,模板向贴花纸40表面向下偏移,积累在刮板前方的厚油墨44被压过穿孔32而与转印纸顶面接触。
按照本发明,刮板42的移动速度远比陶瓷油墨普通印刷时每秒30.48cm-60.96cm(12-24英寸)的移动速度低,例如每秒1.27-7.62cm(0.5-3英寸)。此外,该丝网印刷机调节成模板未偏移时其底面与转印纸40顶面之间的间隙远小于正常间隙。这使得模板以比正常更浅的角度压靠转印纸表面,从而如图8所示,延迟刮板通过后模板向上移离转印纸的时间。这就使得刮板通过后模板在转印纸上停留多达2.54-5.08cm(1-2英寸),提供了较长的"停留加压"时间。这一停留期加上刮板的缓慢移动,使得图8中用45表示的油墨的沉积时间远比正常时间长,从而油墨压入模板穿孔32中后可靠地与转印纸表面粘合,从而在模板向上弹离后保留在转印纸上。
由于浮雕印刷油墨的抗流动性,所印刷的浮雕件会凸起在转印纸表面上,其厚度等于模板厚度。油墨配制成可防止蠕动、蠕变、扭曲或改变其尺寸,从而保持印刷操作中所形成的形状。但当模板弹回时,穿孔侧壁与沉积油墨45之间会有一定程度的摩擦粘合,从而稍稍拔高该沉积。但这一拔高一般会在设计花纹转印到陶瓷品上、然后在一砖窑中加热陶瓷品而使油墨熔合到陶瓷品上后消除。在熔合过程中,三维沉积油墨的各边会自然圆化。
在完成浮雕印刷操作后,转印纸13表面至少在印刷区域用一覆盖层46(图9)覆盖,从而在主设计花纹的两维沉积油墨19和三维沉积油墨上形成一连续的覆盖层。透明、但可有颜色的该覆盖层46形成一把所有设计花纹暂时粘合到转印纸表面上的连续介质。覆盖层46用公知的较结实、柔性有机聚合材料制成。覆盖层沉积后,一般在26.7-49℃(80-120°F)的较低温度下干燥。
在把设计花纹转印到餐盘10之类陶瓷品上时,把印好的设计花纹从转印纸上一个个剪下后浸没在21.1-32.2℃(70-90°F)的水中一般约1-2分钟。从而树胶层14软化,此时受柔性覆盖层46保护的整个贴花滑离下方的纸张。然后把贴花转移到盘10表面上而放准位置。然后用一软刮板下压而除去其底面上的水份。剩余的树胶层暂时把贴花粘合在餐盘表面上。
完成转印后,如此装饰的陶瓷品一般在760-816℃(1400-1500°F )的高温下烧制10-30分钟。在烧制过程中,贴花中的有机成分烧掉,只留下熔合到陶瓷品10上的陶瓷成分。在熔合过程中,拔高浮雕印刷沉积物的尖边会变光滑、变圆。
在要使用本发明浮雕印刷技术印刷不止一种颜色的浮雕时,可使用图10和11所示专门改进的模板。例如,在图10中,一塑料模板50中有多个第一穿孔51和多个第二盲孔52,这些盲孔开口在模板的底面上,伸展到一接近模板顶面、但与模板顶面相间距的高度54上。所有穿孔51与一种颜色的浮雕装饰的沉积物位置对应。所有向下开口盲孔52与另一种颜色的浮雕已沉积在转印纸57上的位置对应。
在图10所示工艺中,浮雕印刷分两步进行。在第一步中,使用图5所示那种模板,其穿孔的位置与图10的盲孔位置对应。在该印刷操作中,在转印纸上形成所有第一种颜色的浮雕沉积物56。在第二步中,使用所示模板50。已有浮雕沉积物被套在盲孔52中,用穿孔51如上所述沉积第二种颜色的浮雕。
图11示出把不止一种颜色的浮雕印制到一陶瓷品上的另一种装置。在图11所示装置中,可使用各种模板,包括图6和7所示模板,在合适情况下甚至是使用其筛孔很大的丝网的模板,此时丝网覆盖在模板的整个顶面上。在图11装置中,所制备的模板的数量与所要印刷的浮雕的颜色数相同。如印刷两种颜色,可制备图11中用60表示的两种模板,两种模板用许多穿孔61、62印制相同花纹。用一合适的粘条63粘贴在用来印刷两种颜色之一的所有穿孔62上而形成模板之一。如穿孔62上不粘贴粘条而在所有穿孔61上粘贴粘条63就形成另一模板。
使用图11模板进行印刷的步骤与结合图10所述相同。用第一模板通过不贴粘条的穿孔61印刷颜色之一。此时油墨无法流入其上粘贴有粘条的穿孔62中。在下一印刷步骤中,使用第二模板,此时穿孔61上粘贴粘条,穿孔62上不粘贴粘条,原先沉积的浮雕件被盖住在穿孔61中,而第二种颜色的油墨经穿孔62沉积到贴花纸64上。
在少数情况下,可使用同一模板实现图11的方法,用其上粘贴有粘条的两组穿孔之一62整个印刷一遍,然后撕去穿孔62上的粘条而在穿孔61上粘贴粘条而重新构作同一模板。
本发明工艺第一次使得半自动生产浮雕装饰陶瓷品成为可能,为此,用丝网印刷工艺把设计花纹的三维浮雕件印刷到一转印贴花纸上后用该转印贴花纸转印到该陶瓷品上。尽管多年来通常使用转印贴花工艺把两维主设计花纹转印到陶瓷品上,但要在其上添加三维浮雕件必须使用高成本的手工操作。即便就简单浮雕装饰、例如其上有浆果的灌木而言,浮雕件(即浆果)也得用油墨经30次以上的涂覆才能生成,以往每一次涂覆都得精确控制好油墨的位置、大小、形状和数量。使用本发明工艺,用丝网印刷机一下子就能完成所有浮雕件的印刷。
在本发明工艺中,浮雕印刷所用油墨必须配制成能抗流动。该油墨应比现有丝网印刷所使用的油墨厚得多,相当于花生酱之类材料,从而在印刷过程中和印刷后、在油墨其后用干燥工艺稍稍硬化、定位前不会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动或变形。
对本发明工艺至关重要的是,其中有穿孔的浮雕模板必须制备成使得丝网顶面上的又厚又重的油墨毫无困难地压入穿孔中。为此,可使用厚度为0.381-1.524mm(0.015″-0.060″)的塑料或金属浮雕模板,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更厚,此时用机加工而成的直壁、不收敛模板穿孔印制浮雕。
在一特别优选的工艺中,模板只在其周边处用张得很紧的丝网支撑,模板的整个表面露出,从而可最有效地把极粘滞的浮雕油墨材料压入模板中的穿孔后与下方的贴花纸紧密接触。在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中,模板整个顶面上覆盖张得很紧的丝网,但丝网位于穿孔正上方的区域割去或除去,从而穿孔同时形成在丝网和模板中。在少数情况下,丝网筛孔足够大,从而模板穿孔上方的丝网可不除去,尽管所得结果不怎么可靠。此时,可使用光敏聚合物用直接-间接法制成模板。
本发明工艺的种种优点靠丝网弹起前所沉积的浮雕油墨在贴花纸表面上的停留时间加长而得以实现。这部分靠大大降低刮板件的移动速度以及使丝网更靠近转印纸表面、从而减小丝网的"脱离接触角"而得以实现。由于停留时间加长,浮雕油墨容易粘合在下方转印纸上,从而在模板弹回时留在转印纸上。
本发明工艺使得丝网印刷成的浮雕件的厚度很容易达到普通两维印刷的厚度的100倍。由于本发明工艺实际上无需进行迄今为止必须进行的高成本的一遍遍手工操作,因此对陶瓷品进行的浮雕装饰极为经济。
尽管以上结合其上有两维主设计花纹和三维浮雕件的贴花纸的印刷说明了本发明工艺,但在本发明范围内也可先用手描或独立的贴花把主设计花纹印制在一陶瓷品上,然后把浮雕件单独印制到转印贴花纸上后用该贴花把多个浮雕件转印到该陶瓷品上。
因此应该看到,所示所述本发明实施例只是例示性的,在本发明范围内可作出种种改动。因此本发明的整个范围决定于权利要求要保护的内容。
权利要求
1.一种浮雕装饰陶瓷品的工艺,包括(a)提供一转印贴花纸,(b)使用丝网印刷工艺在所述转印贴花纸顶面上沉积浮雕花纹,(c)把抗流动的厚陶瓷油墨丝网印刷沉积到不小于0.381毫米(0.015英寸)的厚度,从而生成所述浮雕花纹,(d)干燥所述浮雕花纹的陶瓷油墨,(e)把所述浮雕花纹从所述转印贴花纸转印到一陶瓷品上,以及(f)加热所述陶瓷品,使所述陶瓷油墨与所述陶瓷品熔合,从而在所述陶瓷品上生成一永久性的浮雕花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a)所述浮雕花纹的陶瓷油墨配制成其粘度超过一百万cps,以及(b)用厚度至少为0.381毫米(0.015英寸)、其中有用来形成设计花纹的不收敛穿孔的一丝网印刷模板沉积所述浮雕花纹的陶瓷油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a)所述抗流动陶瓷油墨用一在所述模板表面上移动的弹性刮板压入所述用来形成设计花纹的穿孔中,(b)所述刮板的移动速度不大于每秒7.62厘米(3英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a)所述模板装在一高度张紧的丝网上,(b)所述丝网位于与所述贴花纸顶面靠近的位置上,从而在印刷操作中,当所述刮板不断使所述模板位移时所述模板与所述顶面之间的接触长度约为2.54-5.08厘米(1-2英寸)。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a)所述模板用金属板或结构塑料制成,(b)用机加工在所述模板中形成所述用来形成设计花纹的穿孔,以及(c)所述模板装在一张得很紧的丝网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a)所述张得很紧的丝网的中心有一由所述丝网的内边缘界定的开口,(b)所述模板的周边粘合到所述丝网的所述内边缘上,以及(c)所述各用来形成设计花纹的穿孔在所述模板中位于由所述外周边围成的区域中。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a)所述模板的整个顶面粘合在所述丝网的底面上,(b)所述模板中的穿孔还形成在所述丝网中。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a)所述丝网位于与所述贴花纸顶面靠近的位置上,从而在印刷操作中,当所述刮板不断使所述模板位移时所述模板与所述顶面之间的接触长度约为2.54-5.08厘米(1-2英寸)。
9.一种浮雕装饰陶瓷品的工艺,包括(a)在一转印贴花纸上形成两维主设计花纹,该主设计花纹包括具有第一厚度的陶瓷油墨的第一图案,(b)用丝网印刷工艺在所述转印贴花纸顶面上沉积第二浮雕花纹,(c)把抗流动的厚陶瓷油墨丝网印刷沉积到不小于0.381毫米(0.015英寸)的厚度,从而生成所述第二浮雕花纹,(d)干燥所述第二浮雕花纹的陶瓷油墨,(e)把所述主设计花纹和第二浮雕花纹从所述转印贴花纸转印到一陶瓷品上,以及(f)加热所述陶瓷品,使所述陶瓷油墨与所述陶瓷品熔合,从而在所述陶瓷品上生成一永久性的浮雕花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a)所述第二浮雕花纹的陶瓷油墨配制成其粘度超过一百万cps。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a)用厚度至少为0.381毫米(0.015英寸)的一丝网印刷模板沉积所述第二设计花纹的陶瓷油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a)所述模板用金属板或结构塑料制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a)用机加工在所述模板中形成所述用来形成设计花纹的穿孔,以及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a)所述模板装在一张得很紧的丝网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a)所述张得很紧的丝网的中心有一由所述丝网的内边缘界定的开口,(b)所述模板的周边粘合到所述丝网的所述内边缘上,以及(c)各用来形成设计花纹的穿孔在所述模板中位于由所述外周边围成的区域中。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a)所述模板的整个顶面粘合在所述丝网的底面上,(b)所述模板中用来形成设计花纹的穿孔还形成在所述丝网中。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a)各用来形成设计花纹的穿孔形成在所述模板中,以及(b)所述穿孔不向下收敛。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a)所述抗流动陶瓷油墨用一在所述模板表面上移动的弹性刮板压入所述用来形成设计花纹的穿孔中,(b)所述刮板的移动速度不大于每秒7.62厘米(3英寸)。
全文摘要
本发明为规模生产浮雕装饰陶瓷品的一种工艺。该工艺用专门技术把浮雕件丝网印刷到一转印贴花纸(13)上,该贴花纸一般已印制有普通两维主设计花纹(19)。该新工艺包括其中有不收敛穿孔(32)的极厚丝网印刷模板(31)。陶瓷油墨配制成其粘度超过一百万cps。该油墨抗流动,用一缓慢移动的刮板(42)将其压入模板穿孔中。所印刷的浮雕件由该贴花纸转印到一陶瓷品(10)上后用公知的窑烧熔合到该陶瓷品上。该浮雕件(12,45)以三维明显凸起在该陶瓷品上。
文档编号B41M3/12GK1231636SQ97198238
公开日1999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1997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1996年9月25日
发明者诺曼·P·德巴斯蒂亚尼, 理查德·R·卡尔森 申请人:查特派克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