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转印刷机的输墨装置的设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7085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轮转印刷机的输墨装置的设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轮转印刷机输墨装置的墨辊上以负迎角设置的工作刮刀的设置。
DE 37 04 433 A1公开了一种用于胶印油墨的快速输墨装置,该装置具有给墨和用于墨斗辊的带有负工作刮刀的刮刀设置。
DE 42 13 662 C2描述了一种室式刮墨刀,其中工作刮刀以约40°的负迎角设置在墨斗辊的辊体表面。该辊的辊体表面为加工成的微型坑形状的结构。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输墨装置,该装置具有至少一个负向设置在带有定形结构化处理表面的辊上的工作刮刀,这种设置可以显著避免面向墨辊的工作刮刀外表面出现不理想的油墨沉积。
按照本发明,该目的的实现方案如下,迎角α在10°至35°的范围内,墨辊在其外表面具有直线或螺旋线式的纹槽,该纹槽具有的倾角γ或爬升角β在0°至±20°范围内。
本发明的优点尤其在于,在刮刀,尤其是工作刮刀的外侧不会形成不希望出现的油墨滴。因此可以避免大于一定规格的油墨滴由工作刮刀的外侧上脱落并到达后面的输墨辊,最后造成印张上的局部油墨过大。此点也适用于其粘度大于2Pa×s,尤其是大于10Pa×s的高粘度的油墨。
下面将对照几个图中示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加以说明。图中示出

图1为输墨装置的截面示意图,该输墨装置具有一带有定形结构化处理表面的墨斗辊和设置在墨斗辊上的墨斗,该墨斗至少带有一负向设置在其上的工作刮刀;图2为图1中的墨斗辊正视缩小图;图3为图2“Z”区的细节切面图4为在墨斗辊表面设置的纹槽为螺旋线的示意立体图;图5为与图4类似的立体图,但设置的纹槽为环行;图6为与图4类似的立体图,但设置的纹槽为中断的螺旋线;图7为对图1的实施方案的示意图;图8为根据图2和3的墨斗辊的实施例的示意放大图。
轮转印刷机的输墨装置,例如短输墨装置,在其最短的结构中具有墨斗2、墨斗辊1和着墨辊。墨斗辊1的表面12是经过定形结构化处理的。墨斗2由左和右两侧壁3、4构成,并且左侧和右侧分别由一端壁6、7闭合。左侧壁3的下方固定有一工作刮刀8,该工作刮刀负向设置在墨斗辊1上,即逆墨斗辊1旋转方向设置在墨斗辊1上。工作刮刀8的外工作棱11接触墨斗辊1的表面12或圆周。
工作刮刀8可以由金属,例如弹簧钢、塑料,例如聚乙烯或聚甲基丙烯酸酯或由一种玻璃纤维加强的塑料构成。
用“α”表示锐角张角,该角为两条相交于A点的切线13和14之间的夹角。
工作刮刀8的下面的端侧与墨斗相背的棱在工作位置时以线接触方式接触墨斗辊1的辊面。第一条切线14在该线接触线的接触点A贴靠在墨斗辊1的辊面上。
第二条切线13贴靠在位于工作位置的工作刮刀8的与墨斗相背的外表面并与接触点A接触。张角“α”表示工作刮刀8在墨斗辊1上的工作位置的“迎角α”,并且优选在10°≤α≤35°的范围内。
工作刮刀8具有一个面向墨斗的内表面30和一面向墨斗辊1的,即与墨斗相背的第二外表面31。
在右侧壁4的下方固定有一闭合刮刀16。其工作棱17抵压在墨斗辊1的外表面12上。
带有刮刀8,16的墨斗2设置在墨斗辊1的上方,即在一直角坐标系的象限Ⅰ或Ⅱ中,所述直角坐标系的零点在墨斗辊1的旋转轴18上(图1和2)。
从墨斗辊1的旋转方向上看,在第一工作刮刀8的后面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固定在刮刀固定件34上的工作刮刀32(图7)。
第一工作刮刀8不必是墨斗2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以将其由输墨装置上拆卸下来,刮除墨斗辊上的油墨,并将油墨收集在油墨容器33中。与工作刮刀8配合的墨斗辊例如具有一管状的钢制的辊壳19,在辊壳上例如采用喷涂的方法附着一厚度为c(例如,100μm<c<400μm)的陶瓷层。该陶瓷层21通过在其上的各种纹槽(Haschuren),尤其是多螺旋纹槽22的加工,具有一经定形结构化处理的表面12。它也可以加工成单螺旋、双螺旋或多螺旋加以实现,图4示出一种在墨斗辊1上的多螺旋纹槽。多螺旋纹槽22在墨斗辊1的端侧36、37间伸展。例如它的深度d为20μm。在墨斗辊1的轴向长度上每厘米可以有100至400条纹槽(图3)。
如上所述,该多螺旋纹槽22是在墨斗辊1的表面12上旋转加工而成。多螺旋纹槽22具有一个爬升角β。
爬升角β在0至20°范围内(图2、4至6和8)。可以向右(图2)或向左倾斜提升(图4)。
在另一实施例(图5)中,墨斗辊23具有多个连续围绕其表面圆周的无限的环形纹槽24。
纹槽的倾角为“γ”。
倾角“γ”系由环形纹槽24环围的面与垂直面的夹角,环形纹槽24(和墨斗辊1)的旋转轴18与所述垂直面之间的夹角为直角。
倾角γ优选在0至20°的范围内。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图6),墨斗辊26具有螺旋线形纹槽27,该纹槽可以以任意间隔中断。其中可以将单螺旋纹槽27的端28错位设置。图6并不是按比例绘制的。
油墨的粘度也可以大于10Pa×s。
在邻近工作棱的范围内的工作刮刀8的露在外面的外表面31上不会形成导致印刷品墨过大的、不希望出现的墨滴。
根据另一实施例(图8),上述在隔条15间的纹槽22、24、27(下面称作纹槽22)分别被一个或多个横隔条38断开。从而形成长形的“微型坑”39。
墨斗辊1、23、26具有亲油的辊面。该辊面可以由陶瓷材料,例如Cr2O3、塑料,例如乙烯或聚酰胺、玻璃陶瓷材料构成,或也可以由充分硬的亲油的金属或金属合金构成。
对纹槽22、24、27可以用一深置的、由亲油的金属,例如铜或塑料,例如耐纶11聚酰胺构成的层完全填充。
在上述充填的纹槽22、24、27中可以加工出微型坑39。
但上述微型坑39,例如图3所示的经填充的右旋纹槽22或微型坑,例如也可以用一由铜构成的层充填,其充填高度可达d/2。
附图标记对照表1 墨斗辊2 墨斗3 左侧壁(2)4 右侧壁(2)5 -6 端壁(2)7 端壁(2)8 工作刮刀(2)9 -10-11工作棱(8)12表面,外圆(1;23、26)13切线(8)14切线(r)15隔条16闭合刮刀(2)17工作棱(16)18旋转轴(1;23;26)19钢制辊壳(1)20平面(1)21陶瓷层(19)22多旋纹槽(21)23墨斗辊24环形纹槽(23)25-26墨斗辊27单旋纹槽(26)28端(7)29-30内侧面(8)31外侧面(8)32工作刮刀33油墨容器34刮刀固定件(32)35-36端侧(1;23;26)37端侧(1;23;26)38横隔条(22)39微形坑(22)40-41层A 接触点(13;14)c 厚度(21)d 高度(22)r 半径α迎角(8;32)β爬升角(1;23;26)γ倾角(1;23;26)
权利要求
1.一种工作刮刀(8;32)以负迎角(α)的角度在轮转印刷机输墨装置的输墨辊(1;23;26)上的设置,其中辊(1;23;26)具有经定形结构化处理的辊体表面,其特征在于,迎角(α)在10°至35°的范围内,辊(1;23;26)的表面上具有其倾角(γ)或爬升角(β)为0°至±20°的无限长的或螺旋线形的纹槽(22;24;27)。
2.按照权利要求1的设置,其特征在于,工作刮刀(8;32)是墨斗(2)的构件。
3.按照权利要求1的设置,其特征在于,顺辊(1;23;26)的旋转方向,第一工作刮刀(32)后面设置有数个其它的工作刮刀。
4.按照权利要求1的设置,其特征在于,纹槽(22)为多旋纹槽(22)。
5.按照权利要求1的设置,其特征在于,纹槽(22)为任意次数断开的单旋纹槽(27)。
6.按照权利要求1至3的设置,其特征在于,墨斗辊(23)的纹槽(24)为环形纹槽(24)。
7.按照权利要求1、4、5和6的设置,其特征在于,在纹槽(22;24;27)内分别设有横隔条(38)。
8.按照权利要求1至7的设置,其特征在于,墨斗辊(1;23;26)由玻璃陶瓷材料构成。
9.按照权利要求1至8的设置,其特征在于,墨斗辊(1;23;26)由陶瓷材料构成。
10.按照权利要求1至7的设置,其特征在于,墨斗辊(1;23;26)由塑料构成。
11.按照权利要求1至7的设置,其特征在于,对纹槽(22;24;27)用由金属或塑料构成的亲油层(41)完全或部分充填。
12.按照权利要求11的设置,其特征在于,在层(41)上加工出微形坑(39)。
全文摘要
轮转印刷机输墨装置中的墨辊,具有定形结构化处理的表面和贴靠在其上的刮刀。
文档编号B41F31/26GK1284028SQ98813379
公开日2001年2月14日 申请日期1998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1997年12月24日
发明者卡尔·罗伯特·舍费尔, 乔治·施奈德 申请人:柯尼格及包尔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