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显示板的驱动方法和等离子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6079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等离子显示板的驱动方法和等离子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电极交流型等离子显示板的一种驱动方法和一种等离子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等离子显示设备(PDP设备)已经投入实际使用作为一种平面显示器。借助于三电极交流型等离子显示板的一个例子下面给出描述。
图1表示一种常规等离子显示板的结构。如示意表示的那样,在一个基片1上,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的多个X(第一)电极X1、X2、…;和Y(第二)电极Y1、Y2、…,交替相邻地排列,并且多个地址电极A进一步在与X电极和Y电极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排列。在地址电极之间,形成沿地址电极延伸的带形肋2。通常,X电极和Y电极形成在两个基片之一上,地址电极形成在另一个基片上,两个基片以这样一种方式排列以便彼此相对着,并且把一种用于放电的气体密封在它们之间的空间中。显示单元形成在X电极和Y电极对,即X1和Y1对,X2、Y2对,…与地址电极A的交叉处。显示线L1、L2、…因此与X电极和Y电极对,即X1和Y1对,X2、Y2对,…相对应地形成,如示意表示的那样。
图2是方块图,表示使用图1中表示的等离子显示板10的常规PDP设备的一般结构。如示意表示的那样,PDP设备包括一个地址驱动器(一个第三驱动电路)11,选择性地把电压施加到地址电极A上;一个Y电极驱动电路(一个第二驱动电路)12,驱动Y电极;一个X电极驱动电路(一个第一驱动电路)16,驱动X电极;及一个控制电路19。Y电极驱动电路12包括一个扫描驱动器13,在地址周期期间产生一个顺序施加到Y电极上的扫描脉冲;一个维持脉冲电路14,在维持放电周期期间产生一个顺序施加到Y电极上的维持脉冲;及一个复位/地址电压发生电路15,在复位周期期间、和除在地址周期期间扫描脉冲通常施加到Y电极上之外的周期期间,产生一个通常施加到Y电极上的电压。X电极驱动电路16包括一个维持脉冲电路17,在维持放电周期期间产生一个通常施加到Y电极上的维持脉冲;和一个复位/地址电压发生电路18,在复位周期和地址周期期间产生一个通常施加到X电极上的电压。
图3表示在图2中的PDP设备的驱动波形。如示意表示的那样,一个动作循环包括一个复位周期,在此期间把所有显示单元进入均匀状态;一个地址周期,在此期间选择要点亮的显示单元;及一个维持放电周期,在此期间,只点亮选择的显示单元。亮度由在维持放电周期中维持脉冲的数量确定。当维持脉冲的频率恒定时,维持脉冲的数量与维持放电周期的长度成比例。PDP设备仅能够选择每个显示单元的点亮或不点亮状态,因此,当显示具有灰度的图像时,一个显示场由具有表示在图3中的动作循环的多个子场构造,并且对于每个显示单元选择至少部分不同的维持放电周期的长度、和要点亮的子场。
在复位周期中,地址驱动器11把0V施加到所有地址电极上,而X电极驱动电路16的复位/地址电压发生电路18和Y电极驱动电路12的复位/地址电压发生电路15把图3中所示的电压施加到所有X电极和所有Y电极上。复位周期包括一个写部分,把一个正电压施加到Y电极上,以及把一个负电压施加到X电极上;和一个擦除部分,把一个负电压施加到Y电极上,以及把一个正电压施加到X电极上。在写部分中,在逐渐改变施加到X电极上的负电压之后,把一个逐渐变化的正电压施加到Y电极上,并且壁电荷通过轻微放电形成在所有显示单元中。在擦除部分中,施加到X电极上的电压切换到一个正电压,而同时把一个逐渐变化的负电压施加到Y电极上,从而在所有显示单元中的壁电荷通过轻微放电擦除或调节到一定量。在地址周期中,在其中电压Vx施加到所有X电极上的状态下,把扫描脉冲顺序施加到Y电极上,并且与扫描脉冲同步地把与显示数据相对应的地址脉冲选择性地施加到地址电极上。导致地址放电发生在对其施加扫描脉冲的Y电极与对其施加地址脉冲的地址电极的交叉处的单元中,并且不会导致放电发生在对其不施加地址脉冲的地址电极的交叉处的单元中。壁电荷形成在其中导致地址放电发生的单元中,并且把每个放电单元进入与显示数据相对应的状态中。在维持放电周期中,在其中把0V施加到地址电极的状态下,把在0V与电压Vs之间变化的维持脉冲交替地施加到Y电极和X电极上。导致维持放电发生在其中在地址周期期间累积壁电荷的单元中,这是因为由壁电荷引起的电压添加到维持脉冲上,并且超过放电开始电压,而不会导致维持放电发生在其中在地址周期期间没有累积壁电荷的单元中。壁电荷通过维持放电交替地形成在Y电极和X电极上,并且只要正在施加维持脉冲,维持放电继续。
以上作为一个例子描述了PDP设备的典型方法,但各类方法投入实际使用中,并且有多个修改的例子。
最近,显示设备在容量和分辨率方面已经高度改进,并且等离子显示板已经把线的数量从近似500增加到1,000。况且,要求增加灰度等级数量和增加子场的数量,以避免在显示运动图像时在使用子场进行显示的器件中固有的虚轮廓。如果增加显示线的数量,则增加进行寻址的次数,并且分配给一次地址动作的时间,即扫描脉冲的宽度变短。如果增加子场的数量,则分配给地址周期的时间变短,并且必须缩短扫描脉冲的宽度。然而,如果缩短扫描脉冲的宽度,则即使不施加地址脉冲,也出现不会导致地址放电发生的问题,并且不能正确地写显示数据。
解决该问题的方法之一是所谓的双扫描方法,其中通过水平划分地址电极和在上部和下部屏幕中同时进行地址动作平分地址周期。然而,这种方法产生一个需要两个地址驱动器驱动地址电极的问题,造成较高成本的缺点。
已经提出了其中以高速完成一根显示线的地址的另一种方法。例如,使在复位周期期间由复位放电产生的足够空间电荷保持,由此使地址放电更可能发生,并且缩短地址放电的延迟时间。然而,必须增加复位放电的强度以便产生足够量的空间电荷,并且引起显示质量降低的问题,这是因为由复位放电引起的整个表面光发射强度增加,并且对比度降低。
况且,有其中增大在地址放电期间施加的电压以增强放电的产生和在短时间内完成地址放电的另一种方法。然而,这种方法产生诸如在相邻单元之间的串扰和缺乏放电控制的各种问题。
另一方面,日本未审查专利公开(Kokai)No.9-311661已经公开了其中通过也向X电极驱动电路提供扫描驱动器和通过在地址周期期间与对于Y电极的扫描脉冲施加同步地把相反极性的扫描脉冲施加到X电极上减小施加到Y电极上的扫描脉冲的电压绝对值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能减小驱动电路的承受电压的事实,但当扫描脉冲宽度变短时,上述的相同问题可能发生。
当地址脉冲施加到地址电极上并且扫描脉冲施加到Y电极上时,开始地址放电,但足以引起维持放电发生的壁电荷的量不只是由在地址电极与Y电极之间的放电产生。因此把一个高电压施加到X电极上,从而引起在地址电极与Y电极之间发生的放电引起在X电极与Y电极之间发生放电,并且在发展到产生维持放电必需的壁电荷之后,完成在X电极与Y电极之间的放电。如果这些动作序列需要的时间太短,则即使引起在地址电极与Y电极之间的放电发生,在X电极与Y电极之间的放电也不会发展,并且产生一种其中不会形成足够量的壁电荷的状态(一种不完全地址放电状态),因此,似乎没有引起维持放电发生。使用上述术语“放电发展”,是因为在完成放电之后需要一定时间长度来产生足够量的壁电荷。
如上所述,问题在于需要缩短地址脉冲宽度以增加显示线数量和改进灰度再现的事实,但这不利地影响稳定动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实现等离子显示板的一种驱动方法和一种等离子显示设备,即使减小扫描脉冲宽度,这种等离子显示板也能提供稳定的动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除去施加到Y电极(第二电极)上的扫描脉冲之后,把一个辅助扫描脉冲施加到X电极上。以这种方式,引起在地址电极与Y电极之间发生的放电引起在X电极与Y电极之间发生放电,并且在除去扫描脉冲之后,在X电极与Y电极之间的放电发展,导致足够量的壁电荷的形成。
根据本发明,把在X电极与Y电极之间的电压保持高到一定程度,这是因为在除去施加到Y电极上的扫描脉冲之后,把辅助扫描脉冲施加到X电极上。调节辅助扫描脉冲,使得放电发展以形成足够量的壁电荷,与其中施加扫描脉冲的情形类似。结果,有可能在X电极与Y电极之间的放电继续发展,并且即使在其中扫描脉冲施加周期较短和在X电极与Y电极之间的放电在该周期中没有足够发展的情况下,也能形成维持放电必需的足够量的壁电荷。
图4表示在复位周期和地址周期中的波形,表明本发明的原理。如上所述,复位周期主要包括写部分和擦除部分,其中写部分具有通过轻微放电形成壁电荷的功能,而擦除部分具有类似地通过轻微放电擦除壁电荷或把其调节到一个固定量的功能。当把扫描脉冲施加到Y电极上和同时把地址脉冲施加到要点亮的单元的地址电极上时,使地址放电开始。在这时,把在X电极与Y电极之间的电压调节到V2,稍大于在复位周期中是擦除部分的最终电压的V1。然后,在除去施加到Y电极上的扫描脉冲的同时,把辅助扫描脉冲施加到X电极上。在这时,在X电极与Y电极之间的电压是V3。借助于辅助扫描脉冲,在扫描脉冲施加期间没有足够发展的放电能得到发展,并且形成使维持放电能够实现的壁电荷。
其次描述电压之间的关系。如果在地址周期和维持放电周期中把一个大于V1的电压施加到X电极和Y电极上,在复位周期中的擦除部分的电压是V1的同时,即使在其中还没有引起地址放电发生的单元中也使放电开始。因此,基本上,把在地址周期和维持放电周期中在X电极与Y电极之间的电压调节到小于V1。然而,在该情况下,在脉冲宽度非常短(近似1μs至2μs)的场合,如扫描脉冲,把V2调节成大于V1近似10V到20V,这是因为即使施加大于V1的电压,也不会使放电开始。以这种方式,有可能增大启动速度和地址放电发生的可能性。不必把V3调节到与V2一样大,这是因为V3用来进一步发展在扫描脉冲施加周期中引起发生的地址放电。作为一个粗略的标准,它应该调节到等于或稍小于V1。也有可能把它调节到与维持放电脉冲相同的电压,以便使电源和驱动电路共用。况且,由于通过重新排列扫描脉冲的施加顺序能把辅助扫描脉冲的宽度调节到比扫描脉冲长,有可能以低电压形成足够量的壁电荷。


由结合附图的如下描述,将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在附图中图1表示常规等离子显示板的结构。
图2是表示常规等离子显示设备(PDP)的粗略结构的方块图。
图3表示常规PDP设备的驱动波形。
图4表示表明本发明的原理的波形图。
图5表示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使用的等离子显示板的结构的图。
图6是表示在第一实施例中PDP设备的粗略结构的方块图。
图7表示在第一实施例中的PDP设备的驱动波形图。
图8表示驱动波形的修改例子的图。
图9A至图9C表明在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的PDP设备的地址周期的长度控制的示图。
图10A和图10B表示在第二实施例中在地址周期中的驱动波形图。
图11表示在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的PDP设备的驱动波形图。
图12表示在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的PDP设备的驱动波形图。
图13表示用在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中的等离子显示板的结构的图。
图14是表示在第五实施例中PDP设备的粗略结构的方块图。
图15表示在第五实施例中的PDP设备的驱动波形(奇数场)的图。
图16表示在第五实施例中的PDP设备的驱动波形(偶数场)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5表示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PDP设备中使用的等离子显示板10的结构。表示在图5中的等离子显示板与表示在图1中的不同之处在于,肋具有一种两维栅格形状,并且对于X电极和Y电极的每对分离每个显示单元。因此,在图5中的等离子显示板中,不可能在一个显示单元中引起的放电传播到相邻单元。
图6是方块图,表示在第一实施例中PDP设备的粗略结构。通过与图2相比较,显然它与常规PDP设备的不同之处在于,一个X电极驱动电路21包括一个产生辅助扫描脉冲的辅助扫描驱动器22。辅助扫描驱动器22能通过例如用于扫描驱动器13的相同结构实现。
图7表示在第一实施例中的驱动波形。通过与图3相比较,显然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地址周期中把辅助扫描脉冲施加到X电极上。下面详细描述在第一实施中的操作。
在复位周期中,如以前那样执行初始化操作,并且所有显示单元进入均匀状态。在地址周期中由T1指示的周期中,把-Vy(-150V)电压的扫描脉冲施加到Y1电极上,并且同时把Va(50V)电压的地址脉冲施加到与由X1电极和Y1电极形成的显示线L1中要点亮的单元相对应的地址电极上。以这种方式,在地址电极与Y1电极之间使地址放电开始。在这时,由于正在把Vx(50V)的电压施加到X电极上,所以放电传播到在X1电极与Y1电极之间的空间。然而,在周期T1中不会形成足够量的壁电荷。在下个周期T2,从Y1电极除去扫描脉冲,并且把扫描脉冲施加到Y2电极上。同时,把Vsx(180V)电压的辅助扫描脉冲施加到X1电极上。以这种方式,在X1电极与Y1电极之间的放电继续发展,并且形成足以用于维持放电的壁电荷量。在这时,把地址脉冲施加到与由X2电极和Y2电极形成的显示线L2中要点亮的单元相对应的地址电极上,并且引起地址放电发生。在下个周期T3中,把扫描脉冲施加到Y3电极上,并且把辅助扫描脉冲施加到X2电极上,与周期T2类似。通过依次进行这些操作在整个区域中引起地址放电发生。在维持放电周期中,把维持脉冲施加到X电极和Y电极上,与以前类似。
在图7中的驱动波形中,辅助扫描脉冲的脉冲宽度与扫描脉冲的宽度相同,但这不受限制,并且能任意调节。例如,如果使辅助扫描脉冲的宽度比扫描脉冲的宽度长,如图8中所示,则产生形成较多壁电荷的优点。
也在第一实施例中的PDP设备中,一个显示场包括多个子场,通过改变至少部分子场的维持放电周期的长度改变亮度,并且把要点亮的子场相结合以得到灰度显示。每个子场的复位周期和地址周期的长度是固定的。
其次,描述在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的PDP设备。在第二实施例中的PDP设备具有几乎与在第一实施例中的PDP设备相同的结构,但它与第一实施例中的不同之处在于,根据诸如功率消耗之类的变量控制在子场中的地址周期的长度。该控制由控制电路19执行。
图9A至图9C表明在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的地址周期的长度控制,其中图9A表示在正常状态下子场的结构,图9B表示在亮度较低和抑制功率的同时何时缩短维持放电周期,及图9C表示在亮度较低和抑制功率的同时何时扩展地址周期。
如图9A中所示,在正常状态下把显示场的整个周期分配给子场SF1至SFn,从而不产生空白时间。每个子场的复位周期和地址周期的长度相等,并且按照亮度调节维持放电周期的长度。在正常状态下的波形与在图7中表示的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同,并且把扫描脉冲依次施加到Y电极上,而在地址周期中除去扫描脉冲之后把辅助扫描脉冲施加到X电极上,如图10A中所示。
在PDP设备中,当亮度保持较低或当功率超过允许极限时,如果以高显示比率按原样显示,则执行其中缩短每个子场的维持放电周期的长度而子场的亮度比率保持不变并抑制在整个等离子显示板中的维持放电脉冲数量的控制。在第二实施例中的PDP设备中,执行相同的控制。当执行该控制时,如果仅缩短维持放电周期的长度而保持复位周期和地址周期的长度不变,则在显示场中产生一个空白时间,如图9B中所示。在这种情况下,在地址周期中施加图10A中所示的扫描脉冲和辅助脉冲。
在第二实施例中,当图9B中所示的空白时间超过一个固定长度时,扫描脉冲的宽度变宽,从而不施加辅助扫描脉冲,如图10B中所示。在这种情况下,在显示场中消除空白时间,如图9C中所示,并且有可能在保持每个子场的复位周期的长度彼此相等的同时扩展地址周期的长度。尽管没有使用辅助扫描脉冲,但在扫描脉冲周期期间形成足够量的壁电荷,这是因为扫描脉冲的宽度变宽,并且没有错误的写出现。以这种方式,由于不必施加辅助扫描脉冲,所以能减小施加辅助扫描脉冲消耗的功率。
在第一实施例中的驱动方法中,尽管使用具有图5中所示两维栅格状肋和其中各个显示单元由肋分离的等离子显示板,但也有可能使用具有图1中所示的带形肋的等离子显示板。然而,在图7中的周期T2中,使在X1电极与Y1电极之间的地址放电之后的另一种放电发生,并且也使在Y2电极与地址电极之间的地址放电开始。当在两个相邻显示单元中使放电同时发生时,有可能在它们之间出现干扰。由于在第一实施例中使用的板具有图5中所示的两维栅格形肋,所以在相邻显示线之间的干扰不可能发生,这是因为各个显示单元由肋隔离。然而,在带有图1中所示的带形肋的等离子显示板的情况下,可能引起在由X1电极和Y1电极形成的显示线L1与由X2电极和Y2电极形成的显示线L2之间发生干扰的问题,并且出现产生与显示数据不同的单元状态有关的错误写等。当然,通过例如增大在每对X电极与Y电极之间的距离有可能防止干扰,并且在这种情况下能应用在第一实施例中的驱动方法。然而,当使用图1中所示的等离子显示板时,希望使用在第三实施例中的驱动波形,如下面将描述的那样。
图11表示在第三实施例中的PDP设备的驱动波形。PDP设备的粗略结构与表示在图6中的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同,并且不同之处仅在于其中施加扫描脉冲和辅助扫描脉冲的顺序。在第三实施例中,把Y电极划分两组一个奇数Y电极组和一个偶数Y电极组,并且在地址周期的第一半中,依次向奇数Y电极组施加扫描脉冲,而在地址周期的第二半中依次向偶数Y电极组施加扫描脉冲,以引起地址放电发生。按照这种方法,也把X电极划分成两组一个奇数X电极组和一个偶数X电极组,并且在其中把Vx的电压施加到奇数和偶数X电极组的状态下,把辅助扫描脉冲依次施加到奇数X电极组上,以便在地址周期的第一半中除去依次施加到奇数Y电极上的扫描脉冲之后叠加Vx,而在地址周期的第二半中,把辅助扫描脉冲依次施加到偶数X电极上,以便在除去依次施加到偶数Y电极上的扫描脉冲之后叠加Vx。以这种方式,有可能防止地址放电在相邻显示线中同时发生和发展,并因而避免干扰。
图12表示在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的PDP设备的驱动波形。在第四实施例中的驱动方法也适于驱动表示在图1中的等离子显示板,并且另外,更适于驱动更精细的分辨率的等离子显示板,这是因为与在第三实施例中的驱动波形的情形相比不可能引起干扰发生。在第四实施例中的驱动波形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地址周期的第一半中把0V施加到偶数X电极组上,并且在地址周期的第二半中把0V施加到奇数X电极组上。具体地说,在地址周期的第一半中,在其中把0V施加到偶数X电极组上而把Vx施加到奇数X电极上的状态下,把扫描脉冲依次施加到奇数Y电极组上,而把辅助扫描脉冲依次施加到奇数X电极组上,以便在除去扫描脉冲之后叠加Vx。在地址周期的第二半中,在把0V施加到奇数X电极组上而把Vx施加到偶数X电极组上的状态下,把扫描脉冲依次施加到偶数Y电极组上,而把辅助扫描脉冲依次施加到偶数X电极组上,以便在除去扫描脉冲之后叠加Vx。
在第三实施例中,当把扫描脉冲施加到Y1电极上时,把Vx施加到X1电极和X2电极上,因此,在Y1电极与X2电极之间的电压较大。结果,有这样的可能性,如果使地址放电发生在Y1电极与X1电极之间,则可能触发在Y1电极与X2电极之间的放电。与此相反,在第四实施例的驱动波形中,当把扫描脉冲施加到Y1电极上时,把Vx施加到X1电极上而把0V施加到X2电极上,因此,在Y1电极与X2电极之间的电压较小,并且在Y1电极与X2电极之间放电的可能性较小,及不会引起错误放电发生。
需要更细的PDP设备的分辨率,并且日本专利No.2001893已经公开了一种其中能以低成本实现细分辨率的PDP设备。在这种PDP设备中,在显示线由在常规PDP设备中的一对两个显示电极形成的同时,使用相同数量的显示电极能加倍显示线的数量,或者通过在相邻显示电极的每对之间形成显示线,能用电极数量的一半形成相同数量的显示线。这种方法叫做ALIS(表面交替发光)方法。第五实施例是其中本发明应用于ALIS方法的PDP设备的实施例。
图13表示ALIS方法的等离子显示板的结构。如示意表示的那样,在基片1上,交替地相邻排列相同形状的X电极X1、X2、…;和Y电极Y1、Y2、…,并且在与其垂直的方向排列地址电极A,及肋2提供在地址电极之间。显示线L1、L2、…形成在X电极和Y电极的每对之间,如在X1与Y1之间、在Y1与X2之间、及在X2与Y2之间。因此,使用常规相同数量的X电极和Y电极能得到加倍的显示线数量。把显示线L1、L2、…划分成奇数显示线和偶数显示线,并且在奇数场中显示奇数显示线,而在偶数场中显示偶数显示线。
图14是方块图,表示在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中ALIS方法的PDP设备的粗略结构。如示意表示的那样,PDP设备包括具有图13中表示的板结构的等离子显示板10、地址驱动器11、一个Y电极驱动电路31、一个X电极驱动电路41、及控制电路19。在ALIS方法的PDP设备中,必须把X电极和Y电极划分成用来驱动的包括奇数电极的奇数电极组和包括偶数电极的偶数电极组。因此,Y电极驱动电路31包括一个扫描驱动器32、一个奇数Y电路33及一个偶数Y电路34。奇数Y电路33具有一种是图6中的维持脉冲电路14和复位/地址电压发生电路的组合的结构,并且产生除扫描脉冲之外施加到奇数Y电极组上的信号。类似地,偶数Y电路34产生除扫描脉冲之外施加到偶数Y电极组上的信号。另一方面,X电极驱动电路41包括一个辅助扫描驱动器42、一个奇数X电路43及一个偶数X电路44,其中奇数X电路43产生除辅助扫描脉冲之外施加到奇数X电极组上的信号,而偶数X电路44产生除辅助扫描脉冲之外施加到偶数X电极组上的信号。控制电路19控制每个部分。在第五实施例中的PDP设备具有与常规ALIS方法的PDP设备相同的结构,不同之处在于提供辅助扫描驱动器42。
图15和图16表示在第五实施例中的PDP设备的驱动波形,其中图15表示在奇数场中的波形,而图16表示在偶数场中的波形。通过与图12的比较,显然在第五实施例中在奇数场中在复位周期和地址周期中的驱动波形与在第四实施例中的那些相同,但在维持放电周期中,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施加到偶数Y电极和偶数X电极上的维持脉冲的相位相反。换句话说,在奇数场中在地址周期的第一半中,在其中把Vx施加到奇数X电极上而把0V施加到偶数X电极上的状态下,把扫描脉冲依次施加到奇数Y电极上,与其同步地施加地址脉冲,及在第五实施例中引起地址放电发生。与扫描脉冲的除去同步地,把辅助扫描脉冲依次施加到奇数X电极上。在地址周期的第二半中,在把0V施加到奇数X电极上而把Vx施加到偶数X电极上的状态下,把扫描脉冲依次施加到偶数Y电极上,与它同步地施加地址脉冲,及引起地址放电发生。与扫描脉冲的除去同步地,把辅助扫描脉冲依次施加到偶数X电极上。在维持放电周期中,把相同相位的维持脉冲施加到奇数Y电极和偶数X电极上,而把相同相位的维持脉冲施加到偶数Y电极和奇数X电极上。以这种方式,显示奇数显示线L1、L3、…,并且防止在偶数显示线L2、L4、…中产生放电。
在第五实施例中在偶数场中在地址周期的第一半中,在其中把0V施加到奇数X电极上而把Vx施加到偶数X电极上的状态下,把扫描脉冲依次施加到奇数Y电极上,与其同步地施加地址脉冲,及引起地址放电发生。与扫描脉冲的除去同步地,把辅助扫描脉冲依次施加到偶数X电极上。在地址周期的第二半中,在把0V施加到奇数X电极上而把Vx施加到偶数X电极上的状态下,把扫描脉冲依次施加到偶数Y电极上,与它同步地施加地址脉冲,及引起地址放电发生。与扫描脉冲的除去同步地,把辅助扫描脉冲依次施加到奇数X电极上。在维持放电周期中,把相同相位的维持脉冲施加到奇数X电极和奇数Y电极上,而把相同相位的维持脉冲施加到偶数X电极和偶数Y电极上。
在第五实施例中的驱动波形与在常规ALIS方法中的一个例子的不同之处在于,添加辅助扫描脉冲。也有可能把本发明的辅助扫描脉冲添加到除在常规LIS方法中之外的波形上。
尽管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并且有可能把本发明应用于各种PDP驱动方法。
本发明的效果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由于能缩短一根显示线需要的地址时间而不引起错误写的发生,所以有可能缩短地址周期、通过使用节省时间扩展维持放电周期实现较高亮度、及通过增加子场的数量提高显示质量以增大灰度数量。
权利要求
1.一种等离子显示板的驱动方法,包括在相同方向延伸和彼此相邻排列的多个第一和第二电极、和在与多个第一和第二电极的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第三电极,其中在其期间引起选择要点亮的单元的地址放电发生的地址周期中,把扫描脉冲依次施加到多个第二电极上,并且在除去扫描脉冲之后,把辅助扫描脉冲施加到与对其已经施加扫描脉冲的第二电极组成一对电极以形成一根显示线的第一电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板驱动方法,其中把第二电极划分成一个奇数第二电极组和一个偶数第二电极组,并且地址周期具有一个在其期间把扫描脉冲和辅助扫描脉冲依次施加到电极组之一上以使地址放电发生的地址周期的第一半、和一个在其期间把扫描脉冲和辅助扫描脉冲依次施加到另一个电极组上以使地址放电随后发生的地址周期的第二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等离子显示板驱动方法,其中在一种其中把辅助扫描基础电压施加到与属于第二电极组中任一个的一个电极组成一对电极以形成显示线的第一电极的电极组之一上,使得在两个电极组之间的电压变大的状态下,施加辅助扫描脉冲以便在地址周期的第一半中叠加辅助扫描基础电压,而在一种其中把辅助扫描基础电压施加到与属于其它第二电极组的一个电极组成一对电极以形成显示线的第一电极的其它电极组之一上,使得在其之间的电压变大的状态下,施加辅助扫描脉冲以在地址周期的第二半中叠加辅助扫描基础电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板驱动方法,其中辅助扫描脉冲的宽度比扫描脉冲的宽度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板驱动方法,其中当施加辅助扫描脉冲时在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电压等于或小于当施加扫描脉冲时在第一电极与第二之间的电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板驱动方法,其中当施加辅助扫描脉冲时在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电压几乎等于当引起维持放电发生时在第一电极与第二之间的电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板驱动方法,其中当一个复位周期中在最终过程中引起放电发生以擦除或调节壁电荷时,施加辅助扫描脉冲时在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电压等于或小于最终电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板驱动方法,其中调节在显示场中维持放电的次数,使得当减小在显示场中的维持放电的次数时,加长扫描脉冲的宽度并且不施加辅助扫描脉冲,而当增大在显示场中的维持放电的次数时,缩短扫描脉冲的宽度并且施加辅助扫描脉冲。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板驱动方法,其中显示场包括其至少部分维持放电的次数不同的多个子场,带有对其根据维持放电的次数施加辅助扫描脉冲的子场和对其不施加辅助扫描脉冲的那些子场。
10.一种等离子显示设备,包括一个等离子显示板,带有在相同方向延伸和彼此相邻排列的多个第一和第二电极、和在与多个第一和第二电极的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第三电极,其中显示线由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形成;一个第三驱动电路,把一个电压选择性施加到第三电极上;一个第二驱动电路,把一个扫描脉冲选择性施加到第二电极上;及一个第一驱动电路,把辅助扫描脉冲选择性地施加到第一电极上,该第一电极与在完成对第二电极每一个的扫描脉冲施加之后对其施加扫描脉冲的第二电极组成一对电极。
全文摘要
已经公开了一种等离子显示板的驱动方法和等离子显示设备,即使减小扫描脉冲的宽度也能提供稳定操作。在这种设备中,在除去施加到Y电极(第二电极)上的扫描脉冲之后,把辅助扫描脉冲施加到X电极上。以这种方式,在地址电极与Y电极之间引起放电发生,传播到在X电极与Y电极之间的空间,并且在除去扫描脉冲之后,在X电极与Y电极之间的放电产生,而形成足够量的壁电荷。
文档编号G09G3/288GK1445741SQ02160
公开日2003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02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02年3月15日
发明者金泽义一 申请人:富士通日立等离子显示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