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的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2613080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背光模组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模组的控制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色彩平衡控制 的背光模组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液晶显示装置中, 一般是使用阴极荧光灯管作为背光模组的发光单
元。然而,因为阴极焚光灯管对于色彩的表现较不如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 LED),因此,在发光二极管的技术逐渐成熟的前提下,目 前已有业者将发光二极管作为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使用。
然而,因为发光二极管会因为温度以及时间的变化,而使其发光强度 随改变衰减,况且每一发光二极管的衰减程度皆不相同,因此,将发光二 极管应用于背光模组时,会使得液晶显示装置随着温度以及时间,而产生 色彩偏移的问题。
近来有业者利用感光二极管(photo diode)来改善液晶显示装置的色彩 偏移问题。其是于背光模组中设置有由发光二极管所组成的一红色发光阵 列、 一绿色发光阵列以及一蓝色发光阵列,并于各发光阵列周围设置至少 一感光二极管。
其改善方法是由红色发光阵列、绿色发光阵列以及蓝色发光阵列同时 发光后,混合成一白光光源,接着由感光二极管依据白光光源的发光强度 而产生一感测讯号,并借由运算处理器分析感测讯号中代表白光光源中的 红色、绿色及蓝色成分,并分别调整各红色发光阵列、绿色发光阵列以及 蓝色发光阵列的发光强度,以达到色彩平衡的目的,即是调整所谓的白平 衡。
现有习知的作法,虽然能够将红色画面、绿色画面及蓝色画面调整至 一平衡状态,但是仍然无法彻底解决发光二极管的衰减问题,况且同一发 光阵列中的发光二极管的衰减程度皆不相同,因此现有习知做法仍然无法 改善每一 发光二极管之间的差异。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改善每一发光二极管之间的差异,以使得利 用发光二极管所构成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装置,能够获得较佳的色彩表现,且 避免于改善时同时造成背光源闪烁的状况,实属当前重要课题之一 。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背光模组的控制方法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 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 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的背光模组的控制方法,能够改进一
般现有的背光模组的控制方法,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 计,并经反复试作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背光模组的控制方法存在的缺陷,而 提供一种新的背光模组的控制方法,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能够避免 液晶显示装置产生色彩偏移问题,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背光模组的控制方法,其中该背光模组具有至少三个发
光元件,该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检测该等发光元件的至少二个发光元
件的一总发光强度;检测该等发光元件的至少一发光元件的一总发光强
度;检测该等发光元件的至少另一发光元件的一总发光强度;以及依据该
等总发光强度,分别得到各发光元件的发光强度。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背光模组的控制方法,其更包含分别将该等发光元件的发光强
度调整至其相对应的一预设发光强度。
前述的背光模组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的该等发光二极管是包含一白
色发光二极管、 一红色发光二极管、 一绿色发光二极管或一蓝色发光二极管。
前述的背光模组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的各该等总发光强度是包含一 环境光。
前述的背光模组的控制方法,其中该背光模组是至少具有 一 第 一 发光 元件、 一第二发光元件及一第三发光元件,该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检 测该第 一发光元件及该第二发光元件的 一 总发光强度;检测该第二发光元 件及该第三发光元件的一总发光强度;检测该第三发光元件及该第一发光 元件的一总发光强度;以及依据该等总发光强度,分别得到该第一发光元 件的发光强度、该第二发光元件的发光强度及该第三发光元件的发光强度。
前述的背光模组的控制方法,其更包含分别将该第 一发光元件的发光 强度、该第二发光元件的发光强度及该第三发光元件的发光强度调整至其 相对应的一预设发光强度。
前述的背光模组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的第一发光元件、该第二发光 元件及该第三发光元件是为同 一 色系的发光元件。
前述的背光模组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的第一发光元件、该第二发光 元件及该第三发光元件是分别为一发光二极管。
前述的背光模组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的该等发光二极管是包含一红 色发光二极管、 一绿色发光二极管或 一蓝色发先二极管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可知,为了 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的控制方法,其中背光模组是 具有至少三个发光元件,而控制方法是包括以下步骤检测该等发光元件
的至少二个发光元件的一总发光强度U;检测该等发光元件的至少一发光 元件的一总发光强度L。2;检测该等发光元件的至少另一发光元件的一总发 光强度U;以及依据该等总发光强度U、 Lw、 U,分别得到各发光元件的 发光强度。
另外,为达上述目的,依据本发明的一种背光模组的控制方法,其中 背光模组是至少具有一第一发光元件、 一第二发光元件及一第三发光元件, 而控制方法是包括以下步骤检测第一发光元件及第二发光元件的一总发 光强度L"检测第二发光元件及第三发光元件的一总发光强度Lu;检测第 三发光元件及第一发光元件的一总发光强度L13;依据该等总发光强度 Lu、 L12、 L13,分别得到第一发光元件的发光强度、第二发光元件的发光强 度及第三发光元件的发光强度;以及分别将第一发光元件的发光强度、第 二发光元件的发光强度及第三发光元件的发光强度调整至其相对应的一预 设发光强度。
借由上述^^支术方案,本发明背光模组的控制方法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承上所述,因依据本发明的背光模组的控制方法,是于背光模组中定 义有各个发光元件的预设发光强度,因此,在利用简易的数学逻辑及运算 而得到每一发光元件的发光强度之后,即能够分别将每一发光元件的发光 强度调整至其所对应的预设发光强度,以避免产生因各个发光元件的发光 强度随时间或温度衰减而造成背光模组所应用的液晶显示装置发生色彩偏 移的问题。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上述诸多优点及实用价值,其不论在方法或功 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 果,且较现有的背光模组的控制方法具有增进的多项功效,从而更加适于 实用,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 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 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 图,详细i兌明如下。


图1为显示与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控制方法所配合应用的 一背光模组的一示意图。
图2为显示依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控制方法的一流程图。
图3为显示依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控制方法的一流程图。 图4为显示依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控制方法的一流程图。
以及
图5A至5C为显示图2至图4的发光元件的发光时序图。 1:背光模组 11:第一发光元件
12:第二发光元件 13:第三发光元件
14:光检测元件 15:调整单元
16:记忆单元 17:驱动单元
L。「U:总发光强度 S01-S05:第一实施例的流程步骤 S11-S15:第二实施例的流程步骤 S21-S25:第三实施例的流程步骤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 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背光模组的控制方法 其具体实施方式
、方法、步骤、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首先要说明的是, 一般背光模组是包括一壳体及复数个发光元件,本 实施例中,发光元件是以发光二极管为例,其是以阵列方式排列于壳体的 一反射面上,以使使用此背光模组的一液晶显示装置能够执行各种色彩及 画面的变^f匕。
请参照图1所示,与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背光;f莫组的控制方法所配合 应用的背光模组1是至少具有一第一发光元件11、 一第二发光元件12及一 第三发光元件13。其中,第一发光元件ll、第二发光元件12及第三发光 元件13是为同一色系的发光元件,例如为红色系、绿色系、蓝色系或白色 系的发光元件,换言之,发光元件是可为一红色发光二极管、绿色发光二 极管、蓝色发光二极管或白色发光二极管。另外,背光模组1更具有至少 一光检测元件14及一调整单元15,其是分别用来检测各发光元件的发光强 度,及调整各发光元件的发光强度的用途,其中,光检测元件14是可为一 先感测器(Photo Sensor)或一感光二极管(Photo Diode )。当然,背光 模组1更具有一驱动单元17以分别驱动各发光元件以使其发光。
上述背光模组的控制方法是包括以下步骤检测该等发光元件的至少 二个发光元件的一总发光强度L,l:;检测该等发光元件的至少一发光元件的 一总发光强度L 2;检测该等发光元件的至少另一发光元件的一总发光强度 U;以及依据该等总发光强度Lll:、 Lll2、 L.,分别得到各发光元件的发光强 度(,在此要特别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所谓的总发光强度是包舍由发
光二极管所产生的光线以及当下所设置的环境的环境光。以下,将以实例 详细说明依据本发明的背光模组的控制方法。
请参照图2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控制方法是包括步
骤S01至S05。
步骤SOl,是检测第一发光元件11及第二发光元件12的一总发光强度 Lu。步骤S02,是检测第二发光元件12及第三发光元件13的一总发光强度 Li2。步骤S03,是检测第三发光元件13及第一发光元件11的一总发光强度 L13。在本实施例中,总发光强度U、 L12、 L13,是由第一发光元件ll、第二 发光元件12及第三发光元件13依照如图5A所示的一时序图而分别发光,再 由光检测元件14分别检测其总发光强度。
步骤S04,是依据总发光强度Lu、 L12、 L13,而分别得到第一发光元件 11的发光强度、第二发光元件12的发光强度及第三发光元件13的发光强 度。于本实施例中,由于已得到第一发光元件11及第二发光元件12所产 生的总发光强度Lu、第二发光元件12及第三发光元件13所产生的总发光 强度Lu以及第三发光元件13及第一发光元件11所产生的总发光强度L山因 此,将具有三个变数(第一发光元件11的发光强度、第二发光元件12的 发光强度及第三发光元件13的发光强度)的三个不等式借由数学运算(四 则运算)即可分别得到第一发光元件11的发光强度、第二发光元件12的 发光强度及第三发光元件13的发光强度。
步骤S05,是分别将第一发光元件11的发光强度、第二发光元件12的 发光强度及第三发光元件13的发光强度,调整至其相对应的一预设发光强 度。在本实施例中,背光模组1是更具有一记忆单元16,其是记录每一发 光元件所对应的预设发光强度,其是可由业者预先设定或是由使用者自行 设定,以使使用背光模组1的液晶显示装置能够达到较佳的色彩表现。因 此,调整单元15可利用调整各发光二极管的电流,以使得各发光二极管的 发光强度是与预设发光强度相同。如此一来,背光模组1所应用的液晶显 示装置即能够避免发生色彩偏移的问题。
请参照图3所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控制方法是包括步 骤Sll至S15。
步骤Sll,是检测第一发光元件11的一总发光强度U。步骤S12,是 检测第一发光元件11及第二发光元件12的一总发光强度L22。步骤S13,是 检测第一发光元件11、第二发光元件12及第三发光元件13的一总发光强 度U。在本实施例中,总发光强度U、 U、 U,是由第一发光元件ll、第 二发光元件12及第三发光元件13依照如图5B所示的一时序图而分别发 光,再由光检测元件14分别检测其总发光强度
步骤S14及S15是与第一实施例的歩骤S04及S05大致相同,其差异
是在于本实施例是依据数学的加法逻辑,将具有三个变数的三个不等式借 由数学运算以分别得到第一发光元件11的发光强度、第二发光元件12的发光强度及第三发光元件13的发光强度。请参照图4所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背先模组的控制方法是包括步 骤S21至S25。步骤S21 ,是检测第 一发光元件11 、第二发光元件12及第三发光元件 13的一总发光强度U。步骤S22,是检测第二发光元件12及第三发光元件 13的一总发光强度U。步骤S23,是检测第三发光元件13的一总发光强度 L33。在本实施例中,总发光强度"、U、 L33,是由第一发光元件ll、第二 发光元件12及第三发光元件13依照如图5C所示的一时序图而分别发光, 再由光检测元件14分别检测其总发光强度。步骤S24及S25亦与第一实施例的步骤S04及S05大致相同,其差异是在于本实施例是依据数学的减法逻辑,将具有三个变数的三个不等式借 由数学运算以分别得到第一发光元件11的发光强度、第二发光元件12的 发光强度及第三发光元件13的发光强度。上述实施例皆仅以三个发光元件为例,而在实际实施中,当然是依据 各种不同尺寸的液晶显示装置而有不同数量的发光元件,并针对发光元件 进行检测及调整,对于此内容不再赘述。另外,由于利用数学运算而分别 得到三个发光元件的发光强度的方法是有27种,在本说明书中仅以上述三 个实施例举例说明,其余的检测方法顺序于此则不再详细说明。综上所述,因依据本发明的背光模组的控制方法,是在背光模组中定 义有各个发光元件的预设发光强度,因此,在利用简便的数学逻辑及运算 而得到每一发光元件的发光强度之后,即能够分别将每一发光元件的发光 强度调整至其所对应的预设发光强度,换言之,各发光元件的发光强度在 衰减之后仍然能够调整而回复为预设发光强度,以避免产生因各个发光元 件的发光强度,因随时间或温度衰减而造成背先模组所应用的液晶显示装 置发生色彩偏移的问题。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 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 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 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 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 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背光模组的控制方法,其中该背光模组具有至少三个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该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检测该等发光元件的至少二个发光元件的 一 总发光强度; 检测该等发光元件的至少 一发光元件的 一 总发光强度; 检测该等发光元件的至少另 一发光元件的一总发光强度;以及 依据该等总发光强度,分别得到各发光元件的发光强度。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更包含 分别将该等发光元件的发光强度调整至其相对应的一预设发光强度。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 的该等发光元件是为同 一 色系的发光元件。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 的该等发光元件是分别为 一发光二极管。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 的该等发光二极管是包含一白色发光二极管、 一红色发光二极管、 一绿色 发光二极管或一蓝色发光二极管。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 的各该等总发光强度是包含一环境光。
7、 一种背光模组的控制方法,其中该背光模组是至少具有一第一发光 元件、 一第二发光元件及一第三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该控制方法包括以 下步骤检测该第 一发光元件及该第二发光元件的 一总发光强度; 检测该第二发光元件及该第三发光元件的一总发光强度; 检测该第三发光元件及该第一发光元件的一总发光强度;以及 依据该等总发光强度,分别得到该第一发光元件的发光强度、该第二 发光元件的发光强度及该第三发光元件的发光强度。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组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更包含 分别将该第一发光元件的发光强度、该第二发光元件的发光强度及该第三 发光元件的发光强度调整至其相对应的 一预设发光强度。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组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 的第 一发光元件、该第二发光元件及该第三发光元件是为同 一 色系的发光 元件。
10、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组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 述的第一发光元件、该第二发光元件及该第三发光元件是分别为一发光二极管。
11、根据权利要求IO所述的背光模组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 述的该等发光二极管是包含一红色发光二极管、 一绿色发光二极管或一蓝 色发光二极管。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背光模组的控制方法,其中背光模组是具有至少三个发光元件,而控制方法是包括以下步骤检测该等发光元件的至少二个发光元件的一总发光强度;检测该等发光元件的至少一发光元件的一总发光强度;检测该等发光元件的至少另一发光元件的一总发光强度;以及依据该等总发光强度,分别得到各发光元件的发光强度。
文档编号G09G3/34GK101145319SQ200610127538
公开日2008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06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2006年9月12日
发明者林峰立 申请人:启萌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