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823508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包括框体、设于所述框体中部的导光板,以及位于所述导光板一侧、与所述框体贴合的反射件,其中,所述框体在与所述反射件的贴合处开设有空气通道。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中反射片容易产生形变进而影响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的问题。
【专利说明】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屏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移动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这些电子设备在为人们提供种种便利的同时,人们对其中的显示功能要求越来越高。作为主流显示屏的液晶显示屏,其具有机身薄、省电及画面柔和等优点,但液晶的材料特性决定其需要外界光源辅助达到显示功能,而背光源是液晶显示器常用的光源。背光模组通常包括光源、导光板、框体、反射片及其他光学用膜片等组成。参见图1-2,其中图1为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背光模组沿A-A方向的剖面示意图。如图1与图2所示,导光板2处于框体I的中部,而反射片3则与导光板2层叠设置并以双面胶4贴合于框体I。
[0003]在温湿度发生变化的时候,由于材料本身的热胀冷缩和气压的变化,会导致背光源反射片的形变,最终导致显示器的显示效果异常。具体来说,背光模组的反射片3是通过四边双面胶4贴在框体I上,反射片3、双面胶4、框体1、导光板2及显示装置的其他组件会形成一个密闭空间,在高温高湿环境中,密闭空间的气压是变大的,即在高温高湿环境中,反射片3、双面胶4、框体I和导光板2所形成的密闭空间中的气压,要大于外界气压。框体I和导光板2的强度较大,受压不易形变;双面胶4截面积较小,所受压力较小;而反射片3面积大,且材质柔软,内外压差形成的压力会导致反射膜鼓起,严重时会导致显示异常(亮暗不均,黑影,牛顿环等现象)。并且反射片3、双面胶4、框体I和导光板2的实际产品本身不可能是完全平整、规则、均匀、匀质的,温度发生变化所造成的应力不平衡更加容易导致反射片发生形变,进而影响显示效果。
[0004]在现有技术中,一般采取以下两种方案解决牛顿环等显示异常问题。其一是以泡棉在反射片3相对导光板2的另一面压住反射片3,以使反射片3紧圧导光板2,但是导光板受挤压会导致结构可靠性的问题。其二是在双面胶4的四角各留出一个开口以平衡框体I中部的压力;参见图3,其为现有技术背光模组中双面胶的布置示意图。但该方案一方面由于开口数量太少,且分布间隔太大,实际对流效果不佳,且无法解决材料自身膨胀收缩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没有双面胶的固定,反射片在边缘开口处也容易发生皱缩,因而也不能很好解决显示装置的显示异常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中反射片容易产生形变进而影响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的问题。
[000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包括框体、设于所述框体中部的导光板,以及位于所述导光板一侧、与所述框体贴合的反射件,其中,所述框体在与所述反射件的贴合处开设有空气通道。
[000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
[000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通过在框体上开设空气通道,连通框体中部空间和所述框体的外部空间,在不影响反射件的连接可靠性的前提下,使框体内部空气与外部环境空气形成对流,同时消除了反射件局部受力不均的问题,实现了在保证不影响背光模组乃至显示装置的可靠性的同时,解决了由于反射件受压形变所造成的显示问题。
【附图说明】
[000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的附图,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0]图1是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11 ]图2是图1中的背光模组沿A-A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0012]图3是现有技术背光模组中双面胶的布置示意图;
[0013]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组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图4的B-B剖面示意图;
[0015]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组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1;
[0016]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图6的C-C剖面示意图;
[0017]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组的第二实施例中双面胶的布置示意图;
[0018]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组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2;
[0019]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图9的D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2]实施例一
[0023]参见图4和图5,其中,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组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图4的B-B剖面示意图。
[0024]具体地,该背光模组包括框体1、设于框体I中部的导光板2,以及位于导光板2—侦叭与框体I贴合的反射件3,框体I在与反射件3的贴合处开设有空气通道11。其中,反射件3包括反射片或反射膜等用于反射光线以供给液晶照明的光学膜片;空气通道11则可以是通孔形式或槽体形式的通道。
[002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在框体I上开设连通框体I中部密闭空间和外部空间的空气通道11,使反射件3在环境温度或湿度产生变化时所受的压力得到平衡。另外,温度对开放空间和密闭空间大气压也具有不同影响:其中,在密闭空间中,当温度升高,空气膨胀,气压变大;而在开放空间,当大气温度升高时,空气膨胀,空气分子向周围地区扩散,气压变小。同样地,湿度对开放空间和密闭空间大气压具有不同影响:在密闭空间中,只要其中的气体未达到饱和状态,当我们向容器中输入水汽的时候,气体的压强必然会增加;而开放空间中,当大气湿度增大时,“湿空气”分子(包括空气分子和水汽分子)扩散,其结果将导致大气中的“干空气”含量减小,而水汽含量增大,湿空气密度小于干空气密度,所以大气压随空气湿度的增大而减小。我们通常所称的大气,就是包围在地球周围的整个空气层。它除了含有氮气、氧气及二氧化碳等多种气体外,还含有水汽和尘埃.我们把含水汽很少(即湿度小)的空气称“干空气”,而把含水汽较多(即湿度大)的空气称“湿空气”。干空气的分子量是28.966,而水汽的分子量是18.016,故干空气分子要比水汽分子重。在相同状况下,干空气的密度也比水汽的密度大。水汽的密度仅为干空气密度的62%左右。当空气通道11打破了该密闭空间,使空气流通,也即消除了反射件3在该空间中由于温湿度的变化产生了应力不平衡问题。
[002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通过在框体I上开设空气通道11,该空气通道11连通框体I中部空间和框体I的外部空间,在不影响反射件3的连接可靠性的前提下,使框体I内部空气与外部环境空气形成对流,同时消除了反射件3局部受力不均的问题,实现了在保证不影响背光模组乃至显示装置的可靠性的同时,解决了由于反射件3受压形变所造成的显示问题。
[0027]实施例二
[0028]参见图6和图7,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组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1,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图6的C-C剖面示意图。其中,该背光模组包括框体1、设于框体I中部的导光板2,以及位于导光板2—侧、与框体I贴合的反射件3,框体I在与反射件3的贴合处开设有空气通道。
[0029]进一步地,框体I包括四个侧壁,导光板2位于四个侧壁合围形成的腔体内,至少两个侧壁上开设有空气通道。
[003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框体I的至少两个侧壁上开设空气通道,可以保证空气的流通效果。
[0031 ]进一步地,框体I上相对的两个所述侧壁均等间距开设有空气通道,相对的两个侧壁的空气通道不对称设置。
[003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框体I的相对两个侧壁开设空气通道可以进一步提高空气的对流效果;另外,这些空气通道等间距且不对称布置于相对两个侧壁,一方面使侧壁各个位置的空气通道进出空气均匀,另一方面又防止相对侧壁的各个对称位置对流效果不一,实现了腔体内空气和外界空气的均匀对流,从而保证了反射件3的受压平衡。
[0033]进一步地,空气通道分布于框体I的左侧壁12、右侧壁13和上侧壁14。
[003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背光模组的光源一般布置于框体I的下侧壁,所以将空气通道开设于框体I的其他侧壁,即左侧壁12、右侧壁13和上侧壁14。
[0035]另外,当背光模组适用于其他形状的显示装置时,则在框体布置光源以外的其他位置开设空气通道。例如,当显示装置的截面为圆形时,框体只包括一个侧壁,则空气通道分布于该侧壁布置光源以外的其他位置;当显示装置的截面为三角形时,框体包括三个侧壁,则将空气通道布置于设有光源以外的其他两个侧壁。
[0036]进一步地,反射件3以双面胶4贴合于框体I,空气通道包括缺口 15,缺口 15开设于框体I与双面胶4的贴合处边缘。
[003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空气通道以缺口15形式布置于框体I与双面胶4的贴合处边缘,一方面相对于通孔更容易加工;另一方面,这些缺口 15更加贴近反射件3,可以更好地完成空气对流任务。而且,由于双面胶4不再需要作开口处理,不会使反射件3的边缘发生受力不均而产生褶皱问题。
[0038]进一步地,缺口 15的高度为0.03?0.05mm,缺口 15的宽度为0.5?2mm。
[003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将缺口 15的高度设为0.03?0.05mm,宽度为0.5?2mm,一方面满足空气对流,另一方面不影响背光模组的结构可靠性和背光效果。
[0040]进一步地,双面胶4分布于反射件3与框体I贴合一面的左边缘、右边缘、上边缘,以及下边缘的两端。参见图8,其为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组的第二实施例中双面胶4的布置示意图。其中,反射件3下侧的对应位置布置有光源,因而将双面胶4布置于反射件3的左边缘、右边缘、上边缘,以及下边缘的两端。
[0041]参见图9和图10,其中,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组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2,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图9的D部放大图。其中,缺口 15的尺寸在缺口 15中部至两端的方向上逐渐增大。如图所示,布置于框体I上的缺口 15在两端的开口处渐宽,呈双喇叭状,可以更好地促使腔体内空气和外界空气的流通。
[004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背光模组将空气通道等间距且不对称地布置于框体的左侧壁、右侧壁和上侧壁,保证了腔体内空气和外界空气的流通效果;将空气通道设为缺口,且该缺口呈双喇叭状,在保证结构可靠性和加工便利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空气对流效果。
[0043]上文对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组的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下面将针对包括上述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作进一步阐述。
[004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背光模组。进一步地,该显示装置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导航仪、平板电脑、照相机、手提电脑和智能穿戴设备。
[004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通过在框体上开设空气通道,连通框体中部空间和所述框体的外部空间,在不影响反射件的连接可靠性的前提下,使框体内部空气与外部环境空气形成对流,同时消除了反射件局部受力不均的问题,实现了在保证不影响背光模组乃至显示装置的可靠性的同时,解决了由于反射件受压形变所造成的显示问题。
[004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径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 “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47]当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及“第一”、“第二”等序数词时,除非根据上下文其确实表达顺序之意,应当理解为仅仅是起区分之用。
[0048]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框体、设于所述框体中部的导光板,以及位于所述导光板一侧、与所述框体贴合的反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在与所述反射件的贴合处开设有空气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包括四个侧壁,所述导光板位于四个所述侧壁合围形成的腔体内,至少两个所述侧壁上开设有所述空气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上相对的两个所述侧壁均等间距开设有所述空气通道,所述相对的两个所述侧壁的空气通道不对称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通道分布于所述框体的左侧壁、右侧壁和上侧壁。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件以双面胶贴合于所述框体,所述空气通道包括缺口,所述缺口开设于所述框体与所述双面胶的贴合处边缘。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胶分布于所述反射件与所述框体贴合一面的左边缘、右边缘、上边缘,以及下边缘的两端。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的尺寸在所述缺口中部至两端的方向上逐渐增大。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的高度为0.03?0.05mm,所述缺口的宽度为0.5?2mm。9.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手机、导航仪、平板电脑、照相机、手提电脑、智能穿戴设备中的至少一种。
【文档编号】G02F1/1335GK205507302SQ201620153565
【公开日】2016年8月24日
【申请日】2016年2月29日
【发明人】徐飙, 曾俊
【申请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