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打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6366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标签打印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标签打印机,更详细来说,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合于将第二标签 置于第一标签的粘接剂层一侧,并将该第二标签夹入第一标签和被粘附体之间而进 行粘附的标签打印机。
背景技术
近来,随着互联网和电视购物等的普遍推广,在传统店面销售的基础上,函售 业务也开始日益普及。后者的销售方法,都由送货人代替售货人把商品送达消费者 手中,相应的货款支付, 一般都采用银行转账、信用卡结算、邮政储蓄转帐、在便 利店付款等众所周知的方法进行。另一方面,对于去金融机关等感到费事麻烦的消 费者和担心个人信息泄漏的消费者来说,多半都愿采用收货付款(一手交货一手交 钱)的方法。
在采用收货付款方法的情况下,由于送货人要代收货款,所以在把商品交付消 费者,代行收款时,必须开具发票。因为该发票具有可凭金额掌握包装商品价值的 性质,所以从防盗等角度考虑,发票应属隐私信息。另外,表示着包装商品内容的 商品名等也是有关消费者私生活的隐私信息,尤其是商品名等也为不想让送货人知 晓的事项。
就这一点而言,如果送货单的构造是多张票据层叠装订在一起的形式,则在送 货单的其中一份上,进行发票和商品名的记载,就可以以保守秘密的状态,把商品 送达消费者手中,但是,在使用这种形式的送货单时,可利用的标签打印机就要受 到限制。
因此,为解除对可利用打印机的限制,可以采用单联式(单张纸)送货单,但 用这种送货单,那些不想让别人看到的隐私信息,也还能从外部看得到。
在专利文献1中,揭示了一种可用作单联式送货单的标签。所述标签是在公开 信息票据部上,联设有隐私信息票据部的单联式标签,通过把隐私信息票据部折返 在公开信息票据部的背面,把该公开信息票据部粘贴在被粘贴体上,就变成从外部 看不到隐私信息的票据结构了。
专利文献l:日本专利特开2001 — 246882号公报
然而,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标签,需要有靠手工作业折叠标签的工序,多有 不便。另外,并不是在折叠到背面侧标签的整个外周区域都露出有粘接剂层,而只 是在局部区域露出有粘接剂层。也就是说,沿着标签的折叠边缘的区域,处于不与
被粘附体粘接的状态,所以粘附后的标签外周,往往出现浮凸、产生波纹等现象, 并因此导致意外的剥离等不良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针对上述不足做出提案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合于将大小 不等的标签自动进行层叠,在平面面积小的标签上打印隐私信息,并将该标签 隐匿在平面面积大的标签和被粘附体之间进行粘附的标签打印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标签打印机采用的结构是包括导出巻筒纸 的导出机构,在该巻筒纸的剥离片的一面上,临时粘有第一标签和其平面面积比第 一标签更小的第二标签;在导出上述巻筒纸的过程中,对上述第一和第二标签分别 进行印字的打印机构;从上述剥离片将第一和第二标签剥离的剥离机构;保持被该
剥离机构剥离下来的第一和第二标签的第一和第二标签保持机构;以让第二标签的
粘接剂层对着第一标签的粘接剂层的方式将上述第一和第二标签进行层叠的层叠 机构。
在本发明中,采用这样一种构成,即在第一标签上层叠有第二标签,使得 第一标签的粘接剂层,在上述第二标签的外周侧上露出,形成一个闭环形状。
另外,还采用这样一种构成,即上述第一标签保持机构被支承在气缸装置 上,并设置成相对于指定的被粘附体可进可退,当第一标签保持机构被挤压到 被粘附体上的时候,借助露出于第一标签外周侧的粘接剂层,第二标签被夹入 于第一标签和被粘附体之间。
另外,上述第一和第二标签的保持机构,包含第一标签吸附板和第二标签 吸附板,该第二标签吸附板,设置成沿着标签导出方向可进可退。
另外,还采用这样一种构成,即在上述第一标签的面内,形成有在层叠了 第二标签的状态下,可以部分撕取第一标签的撕取线。
此时,在沿着上述撕取线的指定部位形成有缺口部,该缺口部可以形成在 上述第二标签夹于第一标签和被粘附体之间的状态下粘附之后的巻起部。
另外,上述第一保持机构和第二保持机构的标签吸附面,被设置成与第一 标签和第二标签的平面面积大致相对应。
根据本发明标签打印机,因为第二标签的平面面积形成得比第一标签的 小,在将第二标签层叠到第一标签之后,可以把第二标签夹入于第一标签和被 粘附体之间而粘附,所以可以将第一标签的整个外周区域粘附到被粘附体上。 因此,可以有效防止粘附后形成的标签外周的局部浮凸等现象,还可完全将第 二标签上印刷的信息隐蔽起来。
另外,因为第二标签的吸附板设置成沿着标签导出方向可进可退,所以, 在粘附第二标签到第一标签粘接剂层一侧时,可沿上述导出方向的位置进行调
另外,通过在第一标签的面内形成撕取线和缺口部,第二标签可以很容易 与第一标签的一部分一起撕取,而且在撕取时,可利用巻起部。
另外,通过将第一保持机构和第二保持机构的标签吸附面,设置成与第一 标签和第二标签的平面面积大致对应,各标签的吸附位置极其容易调整,而且 可良好地维持第一和第二标签层叠位置的精确度。


图1是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标签打印机的概略主视图。 图2是上述标签打印机要部的概略俯视图。
图3是表示第二标签吸附板移动到剥离板一侧状态的要部概略俯视图。
图4是上述标签打印机的概略侧视图。
图5是表示第二标签吸附板旋转到第一标签吸附板的下面侧状态的概略侧视图。
图6是表示第一和第二标签以层叠状态粘附到被粘附体的状态的概略侧视图。
图7是表示标签粘附到被粘附体状态的概略立体图。
图8是表示将粘附到被粘附体上的标签内侧区域沿着线状孔眼撕取的状态 的概略立体图。
符号说明10标签打印机
11支承巻轴(导出机构)
12打印机构
13剥离机构
15第一标签保持机构
16第二标签保持机构
17层叠结构
27剥离板
30第一标签吸附板
31第二标签吸附板
33气缸装置
52进退装置
Ll第一标签
第二标签
M巻筒纸 S剥离片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示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标签打印机的概略主视图,图2示出其概略俯
视图。在这些图中,标签打印机10的结构为包括打印机壳体C;作为导出机 构的支承巻轴ll,其设于该打印机壳体C的区域内,用其可支承并导出在呈带
状的剥离片S的单面临时粘有第一和第二标签Ll、 L2的巻筒纸M;打印机构 12,其在导出巻筒纸M的过程中,对上述第一和第二标签Ll、 L2进行印字; 剥离机构13,从剥离片S将第一和第二标签Ll、 L2剥离;第一和第二标签保 持机构15、 16,保持被该剥离机构13剥离的第一和第二标签L1、 L2;层叠机 构17,以让第二标签L2的粘接剂层对着第一标签L1的粘接剂层的方式,将第 一和第二标签L1、 L2层叠在一起;导出力赋予机构18,将导出力赋予给上述 巻筒纸M;巻绕机构19,把第一和第二标签Ll、 L2被剥离之后的剥离片S巻 绕。另外,上述打印机壳体C上形成有未予图示的排出口,用于从上述剥离机 构13的前方(图l中左方)排出第一和第二标签L1、 L2。
本实施方式的巻筒纸M,如图2所示,含有临时粘接于剥离片S单面的第 一和第二标签Ll、 L2。这些第一和第二标签Ll、 L2,沿着剥离片S的幅宽方 向(图2中上下方向),以一张一张对齐的两张作为一组,然后每隔一定间隔, 断续配置在沿着剥离片S的延伸方向上,而且第二标签L2的平面面积形成得 比第一标签L1更小。具体来说,就是设置大致呈方形,而且第二标签L2的长 度(图2中左右尺寸)和宽度(图2中上下尺寸)比第一标签Ll的长度和宽 度更小。另外,第二标签L2的后端L2e位置和第一标签Ll的后端Lle,设置 成沿着剥离片S的幅宽方向大致在同一线上,据此,第二标签L2的开始剥离 时间,比第一标签Ll的开始剥离时间稍微更迟一点,但剥离完成时间几乎一 致。这些第一标签Ll和第二标签L2,通过设于背面侧的粘接剂层,分别被临 时粘接在剥离片S上。另外,巻筒纸M,在与剥离片S具有同一宽度的带状标 签基材上,每隔一定间隔,形成有对应于第一和第二标签Ll、 L2的形状的切 口 (半切口),并通过将标签Ll、 L2的外周侧的标签基材部分作为残留物进 行剥离来形成。不过,通过把形成半切口的冲切(die cut)装置和残留物巻 绕装置设在标签打印机10内,还可以一边形成第一和第二标签Ll、 L2, 一边 在该第一和第二标签L1、 L2上进行印字。
如图2所示,在上述第一标签Ll面内,分别形成有作为与上述第二标签 L2的外形尺寸对应的撕取线的线状孔眼PL。该线状孔眼PL,是用于在层叠各
个标签L1、 L2,使第二标签L2的粘接剂层与第一标签L1的背面,也即粘接剂 层的方向相对之后,与该第二标签L2—道,撕取除第一标签L1的外周区域之 外的内侧区域的撕取线。另外,也可以形成连续的切口,代替线状孔眼PL。另 外,在线状孔眼PL的一个角部区域,形成有一个将第一标签L1局部拔出形成 的巻起部La,依靠该巻起部La,很容易在上述线状孔眼PL位置上,进行将第 一标签L1的内侧区域和第二标签L2 —道撕取时的巻起操作。在本实施方式中, 在上述第一标签Ll上,例如,被粘附体是直接送货上门商品的情况下,都是 打印出该商品的收货人住址、发货人等没有必要隐匿的信息,而在第二标签L2 中,则打印出不想公开的隐匿信息。
所述打印机构12由墨带保持巻轴20、印字头21、压纸巻筒(platen) 22、 墨带R的巻带轴23、未予图示的驱动装置所构成。墨带保持巻轴20,用于保 持巻绕成巻轴状的墨带R;印字头21,巻挂着从墨带保持巻轴20导出的墨带R, 并印刷给定印字信息;压纸巻筒22,借助巻筒纸M与印字头21相对向;驱动 装置用于旋转驱动上述巻带轴23。本实施方式中的印字头21虽然是由在第一 和第二标签Ll、 L2上进行印字的热敏头构成,且使用墨带R来印字,但是, 如果使用热敏纸来做第一和第二标签L1、 L2的话,则不要墨带R。另外,也可 以不用热敏头,而采用喷墨打印机、激光打印机等。
所述剥离机构13,相对于所述印字头21,由配置在巻筒纸M导出方向下 游侧的剥离板(peel plate) 27构成,在该剥离板27的前端位置,通过快速 翻转巻筒纸M,可以从剥离片S分别将第一和第二标签L1、 L2剥离。
上述第一和第二标签保持机构15、 16,由第一和第二标签的吸附板30、 31所构成,该第一和第二标签的吸附板30、 31的下面侧,有一个平面面积大 致跟上述第一和第二标签Ll、 L2相对应的吸附面。这些第一和第二标签吸附 板30、 31,配置在后部框架F1和前部框架F3的下部之间,后部框架F1固定 于上述打印机壳体C的前端面(图1中左端面),前部框架F3通过连接框架 F2、 F2连接在后部框架Fl上。在此,第一标签吸附板30配置成,让其后端 30A,,延伸到比后部框架Fl的下端还更后方(图1中右方),而且紧靠剥离 板27前端的位置上。另外,第一标签吸附板30,被支承在通过托架32固定在 后部框架Fl面内的气缸装置33上,设置成相对于沿输送线P (参照图4)在 其下方通过的被粘附体W的上表面可进可退。
上述第二标签吸附板31,通过上述层叠机构17,被支承在后部框架F1和 前部框架F3之间。层叠机构17包括 一副轴承板35、 36,其分别固定于后部 框架F1和前部框架F3的下都相对面上;旋转轴38,其延伸于这副轴承板35、 36的下部之间,而且其前端侧(图1中左端侧)贯穿轴承板36,具有向前方 延伸的长度; 一副回转轴固定板40、 41,其固定于该旋转轴38上,位于上述
轴承板35、 36内侧;回转轴43,其固定于回转轴固定板40、 41上部之间;侧 视大致呈L型的第一悬臂45和第二悬臂46,以跨于上述回转轴43和上述旋转 轴38的状态被固定着;位于该第一和第二悬臂45、 46和第二标签吸附板31 之间,连接该第二标签吸附板31和第一和第二悬臂45、 46的多个螺栓50;赋 予上述旋转轴38以旋转力的旋转驱动装置51;让第二标签吸附板31沿着标签 导出方向进退的进退装置。
在上述回转轴43上,在第一、第二悬臂45、 46的图1中各右侧,固定有 环状弹簧支承部件53、 54,在这些弹簧支承部件53、 54和第一、第二悬臂45、 46之间,夹装着螺旋弹簧56、 57,借此,第一、第二悬臂45、 46被朝回转轴 43的前方赋能。另一方面,第一悬臂45的移动,受到固定于回转轴43的大致 中央部的制动器58的限制,而停止在初始位置上,即停止在被旋转后的第二 标签吸附板31吸附的第二标签L2,被贴合到第一标签Ll的线状孔眼PL之内 的位置上。
上述旋转驱动装置51,包括固定于前部框架F3后面(内面)侧的旋转 促动器(rotaty actuator) 60;固定于该旋转促动器60输出轴上的上部皮带 轮61;固定于上述旋转轴38的前端的下部皮带轮63;挂于该上下皮带轮61、 63之间旋转的同步皮带64。该旋转驱动装置51,依靠旋转促动器60驱动,上 述旋转轴38可旋转,第一、第二悬臂45、 46以此旋转轴38作为旋转中心位 置,与回转轴43—起旋转,固定于该第一、第二悬臂45、 46的第二标签吸附 板31,在第一标签吸附板30的下面侧,在上下面翻转的状态下可以旋转。
上述进退装置52,由以下部件构成气缸67,固定在前部框架F3的前面, 配置成活塞杆66贯穿前部框架F3,并延伸到该前部框架F3的内侧;碰接衬垫 68,固定在活塞杆66的前端,连接于上述第二标签吸附板30的前端面。该进 退装置52,在活塞杆66伸出的时候,如3图所示,抵抗螺旋弹簧56、 57的赋 能力,将第二标签吸附板31推后到剥离板27 —侧,使第二标签吸附板31的 后端31A,位于与第一标签吸附板30的后端30A大致在同一直线上。另一方面, 当活塞杆66处于被拉进位置的时候,依靠上述螺旋弹簧56、 57的赋能力,第 二标签吸附板31可返回到初始位置。
上述驱动机构18,由驱动辊70、位于该驱动辊70之间夹持剥离片S的夹 送巻轴71和将驱动辊70旋转驱动的马达A所构成。
上述巻绕机构19,由固定剥离片S的引导端,并巻绕该剥离片S的巻绕巻 轴80所构成。该巻绕巻轴80,在上述打印机壳体C的背面侧,有未予图示的 旋转轴凸出,该旋转轴设置成借助于构成驱动机构18的上述电机A的输出轴 上的皮带轮和皮带等未予图示的动力传动机构可以驱动,并靠此进行剥离片S 的巻绕。
其次,参照图4至图8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整体动作。在此,为了说明的方
便起见,被粘附体W设定为直接送货上门商品,在第一和第二标签Ll、 L2上 印刷着含有该商品的送货地址等相关信息。
预先借助未予图示的输入装置和控制装置,输入指定的印字信息,通过驱 动机构18的电机A驱动,便开始导出巻筒纸M和剥离片S的巻绕动作。此时, 位于初始位置的第二标签吸附板31,受伴随构成上述进退装置52的气缸67的 驱动所产生的碰接衬垫68的挤压力的作用,抵抗螺旋弹簧56、 57的赋能力, 与第一和第二悬臂45、 46—起,移动到剥离板27这一侧(参照图3)。该移 动量为使第二标签吸附板31的后端31A到与第一标签吸附板30的后端30A基 本一致时的长度。借此,吸附并保持第一和第二标签Ll、 L2于第一和第二标 签吸附板30、 31各个吸附面的整个区域内的状态得以确保。
在第一和第二标签L1、 L2通过印字头21的时候,其上便打印出预先输入 的信息。在打印时,第一标签Ll上,打印出收货人住址、姓名、发货人的住 址、名称等不必隐匿的信息。在第二标签L2上,则打印例如起发票作用的发 票金额、商品名称等隐匿信息和日期。另外,发货人的名称,因商品的内容而 定,有时也需要隐匿。
打印出来的第一和第二标签Ll、 L2,在剥离板27的前端位置上被剥离, 上述第一标签Ll由第一标签吸附板30吸附并保持,而第二标签L2则由第二 标签吸附板31吸附并保持(参照图4)。
像这样,在各标签吸附板30、 31上,如果吸附有第一和第二标签L1、 L2, 则上述气缸67的活塞杆66就被拉回,随之,碰接衬垫68就移动到气缸67 — 侧。借此,受螺旋弹簧56、 57的赋能力作用,第一和第二悬臂45、 46就沿着 旋转轴38和回转轴43的轴线移动,保持在此的第二标签吸附板31恢复到初 始位置(参照图2)。
接下来,如图5所示,旋转驱动装置51的旋转促动器60旋转,通过皮带 轮61、 63以及同步皮带64,旋转轴38旋转,通过固定于此的回转轴固定板 40、 41,回转轴43、第一和第二悬臂45、 46以及第二标签吸附板31形成一体, 按图5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该旋转角度,大致为180度。借此,第二吸附板 31旋转到与相对于第一吸附板30呈大致平行的位置上,第一和第二标签Ll、 L2层叠一起,并使第二标签L2的粘接剂层与第一标签Ll的粘接剂层面对面叠 合,借此,第一标签L1的粘接剂层在第二标签L2的外周上,呈闭环状露出。
上述层叠动作一完成,第二吸附板31便回复到初始位置(参照图6),第 一标签吸附板30,通过气缸33移动到下方,挤压到在第一标签吸附板31下方 待机的被粘附体W的面上,在将第二标签L2夹入于第一标签Ll和被粘附体W 之间的状态下,第一标签L1的粘接剂层粘附到被粘附体W上(参照图7)。在
此状态下,因为在第二标签L2的外周侧整个区域,都粘接有第一标签L1的粘 接剂层,所以粘附后的标签外周,不会出现有局部浮凸区域之类的现象。
粘附到被粘附体W上的第一和第二标签L1 、 L2,其被上述线状孔眼PL包 围的内侧可以被撕取。此时,通过在巻起部La用指尖钩住向上巻扬之类的操 作,线状孔眼PL的内侧区域,全部都可以巻起拿掉(参照图7、图8),借此, 可以确认打印在第二标签L2上的内容,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保管。
因此,按照这样的实施方式,可以提供采用单联式的标签进行印字,具备 在隐匿隐私信息的状态下粘附到被粘附体的功能的标签打印机。另外,被粘附 的标签,在其外周侧不存在非粘接区域,所以可以防止今后不经意的巻起或剥 离等现象。
如上所述,实施本发明所用的最佳构成和方法等,均已在上述记载中予以 揭示,但本发明并不限制于此。
也就是说,本发明主要对特定的实施方式做了特别的图示和说明,但只要 不超脱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和目的范围,对于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来说,关于形 状、位置或者配置等,本行业人员都应该可以根据需要加以种种变更。
例如,适用于本发明的第一标签Ll的线状孔眼PL,并不限定于上述图示 结构例的那些形式,还可以是更加细化的线状孔眼。此时,第二标签L2也可 以预先形成同样的线状孔眼和撕取线,从被粘附体W剥离的单位可以做成许多 个。
另外,在第二标签上,在位于巻起部La的部分,也可以设置缺口。借此, 在上述线状孔眼PL位置上,与第二标签L2 —起撕取第一标签Ll的内侧区域 时的巻起操作可以简单进行。
另外,标签L的平面形状,不限于方形,也可以是多边形、圆形、椭圆形 等具有各种各样的平面形状。总而言之,只要是可在标签上印字,可在隐蔽隐 私信息状态下进行粘附,而且在第二标签L2的整个外周区域内,可露出第一 标签Ll的粘接剂层而粘附到被粘附体上,本发明就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设计 变更。
权利要求
1、一种标签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出卷筒纸的导出机构,在该卷筒纸的剥离片的一面上,临时粘有第一标签和其平面面积比第一标签更小的第二标签;和在导出上述卷筒纸的过程中,对上述第一和第二标签分别进行印字的打印机构;和将第一和第二标签从上述剥离片剥离的剥离机构;和保持被该剥离机构剥离掉的第一和第二标签的第一和第二标签保持机构;和以使第二标签的粘接剂层与第一标签的粘接剂层相对向的方式,将上述第一和第二标签进行层叠的层叠机构。
2、 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标签打印机,其特征在于,第二标签层叠在第 一标签之上,使得在上述第二标签的外周侧上,呈闭环状地露出有第一标签的 粘接剂层。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记载的标签打印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标签 保持机构支承在气缸装置上,并设置成相对于指定的被粘附体可进可退,当第 一标签保持机构被挤压到被粘附体之上时,通过露出于第一标签外周侧的粘接 剂层,第二标签被夹入第一标签和被粘附体之间。
4、 根据权利要求l, 2或3所记载的标签打印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 和第二标签保持机构包含上述第一标签吸附板和第二标签吸附板,该第二吸附 板设置成沿标签导出方向可进可退。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记载的标签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在 上述第一标签的面内,形成有在层叠了第二标签的状态下可将第一标签局部撕 取的撕取线。
6、 根据权利要求5记载的标签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在沿着上述撕取线 的指定部位形成有缺口部,该缺口部形成有在上述第二标签被夹于第一标签和 被粘附体之间的状态下被粘附后的巻起部。
7、 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记载的标签打印机,其特征在于,上 述第一保持机构和第二保持机构的标签吸附面,其平面面积与第一和第二标签 的平面面积大致对应。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标签打印机,包括在导出卷筒纸(M)的过程中,对第一和第二标签(L1、L2)分别进行印字的打印机构(12),在该卷筒纸的剥离片(S)上,临时粘有第一标签(L1)和其平面面积比第一标签更小的第二标签(L2);将第一和第二标签(L1、L2)从剥离片(S)剥离的剥离板(27);保持被剥离的各标签(L1、L2)的第一和第二标签吸附板(30、31);使第二标签的粘接剂层与第一标签的粘接剂层方向相对,来层叠第一和第二标签(L1、L2)的层叠机构(17)。层叠有第二标签的第一标签,其粘接剂层呈闭环状的露出于第二标签的整个外周区域。
文档编号B42D11/00GK101107171SQ200680003209
公开日2008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17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26日
发明者小林贤治, 段上彰 申请人:琳得科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