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驱动器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6401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显示驱动器电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驱动例如液晶器件的显示器件的驱动器电路。
技术背景为了驱动例如液晶面板的显示面板的垂直线,使用显示驱动器。在显示驱 动器中,以对应于垂直线数目的数量设置显示驱动器电路。在接收到具有对应 于要显示的图像的灰度级(电压值)的输入电压或接收到对应于灰度级的多个 比特数据输入时,显示驱动器电路向与其对应的垂直线输出与输入电压相对应 的输出电压。日本专利公开号为No.2001-156559 (专利文献l)的申请中公开了现有的 显示驱动器电路。参照专利文献1的图3,显示驱动器电路具有由晶体管M1、 M2和M3构成的P型MOS差分输入部分1 ,由晶体管M4、 M5和M6构成 的N型MOS差分输入部分2,由晶体管M7、 M8、 M9和M10构成的电流镜 像电路3,由晶体管M11、M12、 M13和M14构成的电流镜像电路4,由晶体 管M15和M16构成的推挽式输出级5,以及相位补偿电容C1和C2。 Vdd为 正极性电源电压而Vss为负极性电源电压。将参照图25说明专利文献1 (图3)中公开的显示驱动器电路的操作。图 25表示提供给显示驱动器电路的电压Vin,相位补偿电容Cl和C2的连接节 点处的电压Vc以及垂直线接收的输出电压Vout的变化。一旦转换到过渡模式,显示驱动器电路的输出端子与显示器的垂直线断开 连接。而且输入电压Vin的电压值改变。相位补偿电容C1和C2根据输入电 压Vin的电压值变化而充入或者排放电荷。如图25所示,相位补偿电容Cl 和C2的连接节点处的电压Vc逐渐升高。充电/放电的比率与流过晶体管Ml 和M6的电流(尾电流)的电流量成正比,并且与相位补偿电容Cl和C2的 电容值成反比。同时,由于显示驱动器电路的输出端子与垂直线断开,提供给 垂直线的输出电压Vout的电压值保持不变。
接着, 一旦转换到输出模式,显示驱动器电路的输出端子与垂直线开始连 接,从而通过输出电路5向垂直线输出相位补偿电容Cl和C2的连接节点处的电压Vc。如图25所示,输出电压Vout的电压值随着电压Vc的升高而逐渐升高。除了专利文献1,在日本专利公开号为No.ll-259052 (专利文献2)、 2000-295044的(专利文献3)、 2003-228353 (专利文献4)等的申请中也有所 公开。日本专利公开号为No.2002-14658的申请(专利文献5)公开了现有的点 反转驱动系统的显示驱动器。在专利文献5 (图4)的显示驱动器10中,分别 向奇数垂直线和偶数垂直线提供正极性和负极性灰度电压。同时开关16连接 在相邻的显示驱动器电路14之间。在该显示驱动器中,通过打开和关闭开关 16,积累的电荷被分配到各条水平线,从而努力有效地利用电荷。将参照图26说明专利文献5 (图4)公开的第(2n—l)和第(2n)个显 示驱动器电路14 (n为整数)的操作。图26表示提供给各自显示驱动器电路 的输入电压Vin (2n—l)和Vin (2n)、分别横跨显示驱动器电路的相位补偿 电容的电压Vc (2n—l)和Vc (2n)以及各自垂直线接收的输出电压Vout (2n 一l)和Vout (2n)的变化。首先,显示驱动器电路14分别输出分别与输入电压Vin (2n—l)和Vin (2n)相对应的输出电压Vout (2n—l)禾卩Vout (2n)。这里,显示驱动器电 路的相位补偿电容分别累积对应于输入电压Vin (2n—l)和Vin (2n)的电荷接着, 一旦转换到过渡模式,打开开关16以将第(2n—l)个显示驱动器 电路14的输出端子连接到第(2n)个显示驱动器电路14的输出端子。关闭各 开关15以将输出端子与垂直线断开。这使得积累的电荷分配到各垂直线,从 而使得输出电压Vout (2n— 1)和Vout (2n)的电压值为中间值(median value)。 同时,反转输入电压Vin (2n—l)和Vin (2n)的极性。如图26所示,随着 输入电压Vin (2n—l)和Vin (2n)改变,横跨包含在显示驱动器电路14中 的相位补偿电容的电压Vc (2n—l)和Vc (2n)朝向各自的目标值逐渐升高 或降低。接着, 一旦转换到输出模式,打开开关16并且关闭开关15以将各显示驱
动器电路14的输出端子连接到各垂直线,从而通过各自的输出电路输出横跨相位补偿电容的电压Vc(2n—l)和Vc(2n)。如图26所示,随着电压Vc(2n —1)和Vc (2n)升高或降低,输出电压Vout (2n—l)和Vout (2n)的电压 值朝向各自的目标值逐渐升高或降低。除了专利文献5,在日本专利公开号为No.3586998(专利文献6)和3063670 的(专利文献7)的申请,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为No.2000-39870(专利文献8)、 2000-221932 (专利文献9)、 10-133174 (专利文献10)、 10-301537 (专利文献 11)、 2000-39870 (专利文献12)和2000-221932 (专利文献13)的申请,美 国专利6,650,312 (专利文献14)和6,184,855 (专利文献15)等中也有所公开。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No. 2001-156559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No.ll-259052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No.2000-295044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No.2003-228353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No.2002-14658专利文献6:日本专利公开号No.3586998专利文献7:日本专利公开号No.3063670专利文献8: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No.2000-39870专利文献9: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No.2000-221932专利文献10: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No.lO-133174专利文献1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No.l0-301537专利文献12: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No.2000-39870专利文献13: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No.2000-221932专利文献14:美国专利No.6,650,312专利文献15:美国专利No.6,184,855发明内容技术问题为了使输出电压的电压值快速改变为目标值,需要增加显示驱动器电路的 尾电流或减小相位补偿电容的电容值。然而,增加尾电流会使电路功耗增加。 相位补偿电容的电容值减小会破坏显示驱动器电路的稳定性。因而,输出电压
的电压值的快速变化很困难。此外,在专利文献5等中公开的电荷重分布类型的显示驱动器电路中,当 输出端子的电压的电压值和相位补偿电容的电压的电压值之间产生电压差时, 该电压差在从过渡模式转换到输出模式期间会使电荷被充入或者排放。这使得 电荷不能被有效地重复利用,并且充入或者排放电荷所花费的时间使在输出电 压的电压值到达目标值之前需要的时间延长。此外,在充电和放电期间,大量 的电流在短时间内流过,增加了EMI (电磁干扰)。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使输出电压的电压值快速改变。具体地,本发明 的目的在于提供--种在过渡模式中对相位补偿电容进行充电或者放电的显示 驱动电路,并且从而縮短了输出电压的电压值达到目标值之前需要的时间。 技术方案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显示驱动器电路包括施加有输入电压的输入 端子和用于向显示面板的垂直线输出输出电压的输出端子。而且,所述显示驱 动器电路包括响应于输入电压而提供输出电压的输出模式和改变输入电压的 电压值的过渡模式。所述显示驱动器电路具有差分放大部分、第一电容元件、 输出部分、输出开关、第 -供电开关、输入开关和供电开关部分。差分放大部 包括连接到输入端子的第一输入节点、第二输入节点和第一输出节点。差分放 大部分从第一输出节点输出第一电压,所述第--电压对应于施加给第一和第二 输入节点的电压差。第一电容元件连接在第一供电节点和中间节点之间。所述 第一供电节点连接到所述差分放大部分的所述第一输出节点。所述中间节点连 接到差分放大部分的第二输入节点。输出部分包括输入一输出节点、连接在第 一基准节点和输入一输出节点之间的第一驱动晶体管和连接在输入一输出节 点和第二基准节点之间的第二驱动晶体管。同时,所述输出部分通过输入一输 出节点向中间节点施加由第一和第二驱动晶体管产生的输出电流。所述输出开 关连接在输出部分的输入一输出节点和输出端子之间,并且在输出模式中打开 而在过渡模式中关闭。所述第一供电开关连接在第一供电节点和第三基准结点 之间,并且在输出模式中关闭而在过渡模式中打开。施加给第三基准节点的电 压具有比来自差分放大部分的第一电压的阻抗更低的阻抗。所述输入开关连接 在中间节点和输入端子之间,并且在输出模式中关闭而在过渡模式中打开。所 述供电开关部分用于使输出部分在输出模式中执行输出电流的提供而使输出
部分在过渡模式中停止输出电流的提供。在所述显示驱动器电路中,在输出模式中,所述中间节点处的电压通过输 出部分施加给输出端子。在过渡模式中,所述第一电容元件的一端连接到所述 第三基准节点,并且其另一端连接到所述输入端子。由于来自所述第三基准节 点的电压具有较低的阻抗,在所述第一电容元件的电荷的充入或者排放速率高 于在输出模式中的情况。因此,在过渡模式中,可以快速地在所述第一电容元 件上积累对应于所述输入电压的电荷量,并且因而,所述第一电容元件的电压 的电压值可以快速改变为输入电压的电压值。这样,在转换到输出模式之后输 出电压的电压值达到目标值(所述输入电压的电压值)之前的时间比传统花费 的时间更短。这样,可以快速地改变所述输出电压的电压值。而且,所述差分放大部分还具有第二输出节点。所述差分放大部分从所 述第二输出节点输出第二电压,所述第二电压对应于施加给第一和第二输入节 点的电压差。所述显示驱动器电路还包括第二电容元件和第二供电开关。所述 第二电容元件连接在第二供电节点和中间节点之间。所述第二供电节点连接到 差分放大部分的第二个输出节点。所述第二供电开关连接在第二供电节点和第 四基准节点之间并且在输出模式中关闭而在过渡模式中打开。施加给第四基准 节点的电压具有比来自差分放大部分的第二电压的阻抗更低的阻抗。在所述显示驱动器电路中,在输出模式中,所述中间节点处的电压通过输 出部分施加给输出端子。在过渡模式中,所述第一电容元件的一端连接到所述 第三基准节点,并且其另一端连接到所述输入端子。而且,所述第二电容元件 的一端连接到所述第四基准节点,并且其另一端连接到所述输入端子。由于来 自所述第三和第四基准节点的电压具有较低的阻抗,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电容元 件处电荷的充入或者排放速率高于在输出模式中的情况。因此,在过渡模式中, 可以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电容元件上快速地积累对应于所述输入电压的电荷量, 并且因而,所述中间节点处电压的电压值可以快速地改变为输入电压的电压 值。这样,在转换到输出模式之后输出电压的电压值达到目标值之前的时间比 传统花费的时间更短。这样,可以快速地改变所述输出电压的电压值。优选地,所述供电开关部分包括连接开关。所述连接开关设置在中间节点 和输出部分的输入一输出节点之间。所述连接开关在输出模式中使中间节点和 输入一输出节点彼此连接而在过渡模式中使中间节点和输入一输出节点彼此断开。在所述显示驱动器电路中,输出电路流过所述输出部分的所述第一和第二 驱动晶体管。在输出模式中,在所述中间节点和所述输出端子之间提供所述输 出部分的输出电流。在过渡模式中,所述中间节点和所述输入一输出节点彼此 断开从而在所述中间节点和所述输出端子之间不提供输出电流。这保证了在过 渡模式中在所述输出部分和所述输入端子之间没有电流流过。优选地,所述显示驱动器电路还包括第一限流晶体管和第二限流晶体管。 所述第一限流晶体管连接于所述第一基准节点和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之间,并 且在该第一限流晶体管的栅极处接收第一预定电压。所述第二限流晶体管连接 于所述第二基准节点和所述第二驱动晶体管之间,并且在该第二限流晶体管的 栅极处接收第二预定电压。优选地,所述显示驱动器电路还包括第一钳位电路和第二钳位电路。所述 第一钳位电路限制第-"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电压。所述第二钳位电路限制第二驱 动晶体管的栅极电压。优选地,所述第一供电开关、第二供电开关和输入开关在从过渡模式转换 到输出模式之前,从打开状态改变为关闭状态。在所述显示驱动器电路中,在转换到输出模式之前,可以抑制在所述第一 供电节点、所述第二供电节点和所述中间节点处的电压变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 一种显示驱动器电路包括施加有表现为正极性 或者负极性的输入电压的输入端子;用于向显示面板的垂直线输出第一输出电 压的输出端子。而且,该显示驱动器电路包括输出模式和过渡模式。在输出模 式中,输出端子与向显示面板的另一条垂直线输出第二输出电压的另一输出端 子断开,所述第二输出电压具有与第一输出电压的极性相反的极性,并且响应 于所述输入电压而输出第一输出电压。在过渡模式中,输出端子和另一输出端 子彼此连接,并且输入电压的极性被反转。所述显示驱动器电路具有差分放大 部分、第一电容元件、输出部分、第一供电开关和供电开关部分。所述差分放 大部分包括连接到所述输入端子的第一输入节点、第二输入节点和第一输出节 点。所述差分放大部分从第一输出节点输出第一电压,所述第一电压对应于施 加给第一和第二输入节点的电压差。所述第一电容元件,连接在第一供电节点 和中间节点之间。所述第一供电节点连接到差分放大部分的第一输出节点。所
述中间节点连接到差分放大部分的第二输入节点。所述输出部分包括输入一输 出节点,连接在第一基准节点和输入一输出节点之间的第一驱动晶体管,和连 接在输入一输出节点和第二基准节点之间的第二驱动晶体管。而且,所述输出 部分通过输入一输出节点向中间节点和输出端子提供由第一和第二驱动晶体 管产生的输出电流。所述第一供电开关连接在第一供电节点和第三基准节点之 间,并且在输出模式中关闭而在过渡模式中打开。施加给第三基准节点的电压 具有比来自差分放大部分的第一电压的阻抗更低的阻抗。所述供电开关部分使 得输出部分在输出模式中执行输出电流的提供并且使得所述输出部分在过渡 模式中终止输出电流的提供。在所述显示驱动器电路中,在输出模式中,所述中间节点处的电压通过输 出部分施加给输出端子。在过渡模式中,所述输出端子连接到另一输出端子, 并且积累的电荷分配到每个输出端子。这使得所述输出端子的输出电压的电压 值为中间值。而且,所述第一电容元件的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三基准节点。由于 来自所述第三基准节点的电压具有较低的阻抗,所述第一电容元件处电荷的充 入或者排放速率高于在输出模式中的情况。因此,在过渡模式中,可以快速地 在所述第一电容元件上积累对应于在输出端子处的电压的电压值(中间值)的 电荷量,并且所述第一电容元件的电压的电压值可以快速改变为中间值。而且, 由于所述中间节点和所述输出端子彼此连接,因此所述中间节点处的电压的电 压值和所述输出端子处的电压的电压值彼此相等。这样,在转换到输出模式之 后输出电压的电压值达到目标值(输入电压的电压值)之前的时间比传统花费 的时间更短。这样,可以快速地改变所述输出电压的电压值。同时,由于在从过渡模式转移到输出模式期间,在输出端子处没有电荷的 充入或者排放,因此可以有效地重新利用分配的电荷。这样减小了功耗。此外,在短时间内不会流过大量的电流,从而减少了EMI。而且,所述差分放大部分还具有第二输出节点。所述差分放大部分从第 二输出节点输出第二电压,所述第二电压对应于施加给第一和第二输入节点的 电压差。所述显示驱动器电路还包括第二电容元件和第二供电开关。所述第二 电容元件连接在第二供电节点和中间节点之间。所述第二供电节点连接到差分 放大部分的第二输出节点。所述第二供电开关连接在第二供电节点和第四基准 节点之间,并且在输出模式中关闭而在过渡模式中打开。施加给第四基准节点
的电压具有比来自差分放大部分的第二电压的阻抗更低的阻抗。在所述显示驱动器电路中,在输出模式中,所述中间节点处的电压通过输 出部分施加给输出端子。在过渡模式中,所述输出端子连接到另一输出端子, 并且积累的电荷分配到每个输出端子。这使得所述输出端子的输出电压的电压 值为中间值。同时,所述第一电容元件的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三基准节点,并且 所述第二电容元件的一端连接到所述第四基准节点。由于来自所述第三和第四 基准节点的电压具有较低的阻抗,所述第一和第二电容元件处电荷的充入或者 排放速率高于在输出模式中的情况。因此,在过渡模式中,可以快速地在所述 第一和第二电容元件上积累对应于在输出端子处的电压的电压值(中间值)的 电荷量,并且,所述中间节点的电压的电压值可以快速改变为中间值。同时, 由于所述中间节点和所述输出端子彼此连接,因此所述中间节点的电压的电压 值和所述输出端子的电压的电压值彼此相等。这样,在转换到输出模式之后输 出电压的电压值达到目标值(输入电压的电压值)之前的时间比传统花费的时 间更短。这样,可以快速地改变所述输出电压的电压值。优选地,所述供电开关部分包括输出开关、第一连接开关和第二连接开 关。所述输出开关设置在输出部分的输入一输出节点和输出端子之间。所述输 出开关在输出模式中使输入一输出节点和输出端子彼此连接并且在过渡模式 中使输入一输出节点和输出端子彼此断开。所述第一连接开关设置在中间节点 和输出部分的输入一输出节点之间。所述第一连接开关在输出模式中使中间节 点和输入一输出节点彼此连接并且在过渡模式中使中间节点和输入一输出节 点彼此断开。所述第二连接开关设置在中间节点和输出端子之间。所述第二连 接开关在输出模式中使中间节点和输出端子彼此断开并且在过渡模式中使中 间节点和输出端子彼此连接。在所述显示驱动器电路中,输出电流流过所述输出部分的所述第一和第二驱动晶体管。在输出模式中,所述输出部分连接在所述中间节点和所述输出端 子。这使得在所述中间节点和所述输出端子之间提供输出电流。在过渡模式中, 所述输出部分与所述中间节点和所述输出端子分离。这保证了在过渡模式中在 所述中间节点和所述输出端子之间没有电流流过。优选地,所述第--和第二供电开关的每一个在从过渡模式转换到输出模 式之前,从打开状态改变为关闭状态。
在所述显示驱动器电路中,在转换到输出模式之前,可以抑制在所述第一 供电节点、所述第二供电节点和所述中间节点处的电压变化。优选地,所述供电开关部分包括第一连接开关和第二连接开关。所述第 一连接开关设置在第一驱动晶体管的漏极和输入一输出节点之间。所述第一连 接开关在输出模式中使第一驱动晶体管的漏极和输入一输出节点彼此连接并 且在过渡模式中使第一驱动晶体管的漏极和输入一输出节点彼此断开。所述第 二连接开关设置在输入一输出节点和第二驱动晶体管的漏极之间。所述第二连 接开关在输出模式中使输入一输出节点和第二驱动晶体管的漏极彼此连接并 且在过渡模式中使输入一输出节点和第二驱动晶体管的漏极彼此断开。在所述显示驱动器电路中,在输出模式中,输出电流流过所述第一和第 二驱动晶体管。在过渡模式中,所述第一和第二驱动晶体管的每一个的漏极断 开,因此没有输出电流流过。这使得在过渡模式中断开输出电流流过所述输出 部分,从而减小功耗。优选地,将正电压施加给所述第一基准节点而将负电压施加给所述第二 基准节点。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为P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型晶体管,其具有 连接到所述第一基准节点的源极、连接到输入一输出节点的漏极和接收与所述 第一输出节点的电压相对应的电压的栅极。所述第二驱动晶体管为N沟道金 属氧化物半导体型晶体管,其具有连接到所述第二基准节点的源极、连接到输 入一输出节点的漏极和接收与所述第二输出节点的电压相对应的电压的栅极。 所述差分放大部分包括第-一差分输入电路、第一电流镜像电路、第二差分输入 电路和第二电流镜像电路。所述第一差分输入电路包括第一输入侧晶体管和第 二输入侧晶体管。第一和第二输入侧晶体管的源极连接到所述第二基准节点。 所述第一输入侧晶体管的栅极接收所述第一输入节点的电压。所述第二输入侧 晶体管的栅极接收所述第二输入节点的电压。所述第一电流镜像电路包括第一 输出侧晶体管和第二输出侧晶体管,其分别接收所述第一和第二输入侧晶体管 的输出。所述第一和第二输出侧晶体管各自的源极连接到所述第一基准节点。 所述第一和第二输出侧晶体管的栅极彼此连接。所述第一输出侧晶体管的漏极 连接到所述第一输出节点。所述第二输出侧晶体管的栅极和漏极彼此连接。所 述第二差分输入电路包括第三输入侧晶体管和第四输入侧晶体管,所述第三和 第四输入侧晶体管各自的源极连接到所述第一基准节点。所述第三输入侧晶体
管的栅极接收所述第一输入节点的电压。所述第四输入侧晶体管的栅极接收所 述第二输入节点的电压。所述第二电流镜像电路包括第三输出侧晶体管和第四 输出侧晶体管,其分别接收所述第三和第四输入侧晶体管的输出。所述第三和 第四输出侧晶体管各自的源极连接到所述第二基准节点。所述第三和第四输出 侧晶体管的栅极彼此连接。所述第三输出侧晶体管的漏极连接到所述第二输出 节点。所述第四输出侧晶体管的栅极和漏极彼此连接。所述供电开关部分包括 连接开关。所述连接开关设置在第一输出节点和第二输出节点之间。所述连接 开关在输出模式中使所述第一输出节点和所述第二输出节点彼此连接并且在 过渡模式中使第一输出节点和第二输出节点彼此断开。在所述显示驱动器电路中,在输出模式中,电流流过所述第一和第二输 出节点,而所述第一和第二输出节点各自输出与输入电压和中间节点的电压之 间的差相对应的电压。在过渡模式中,电流不再流过所述第一和第二输出节点, 并且从所述第一基准节点对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的栅极施加正电压而从所述 第二基准节点对所述第二驱动晶体管的栅极施加负电压。这样,所述第一和第 二驱动晶体管不被激活,从而没有电流流过所述输出部分。这样,在过渡模式 中,流过所述输出部分的所述输出电流可以被断开,从而能够减小功耗。优选地,所述差分放大部分还包括并联连接在所述第-一输出节点和所述 第二输出节点之间的第-一 P型晶体管和第一 N型晶体管;以及并联连接在所 述第二和第四输出侧晶体管的漏极之间的第二P型晶体管和第二N型晶体管。 所述连接开关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输出节点和所述第一 P型晶体管之间的第 三P型晶体管,连接在所述第一 N型晶体管和所述第二输出节点之间的第三N型晶体管。所述第三P型晶体管和所述第三N型晶体管在输出模式中打开而在过渡模式中关闭。在所述显示驱动器电路中,可以使得每个所述第一 p型晶体管和所述第一 N型晶体管的内部一源一栅电压等于在所述第三P型晶体管和所述第三N型晶体管没有连接的情况下的电压,这样抑制了所述差分放大部分的操作点的 错位。优选地,所述显示驱动器电路还包括第一关断开关和第二关断开关。所 述第一关断开关设置在所述第一输出节点和所述第一供电节点之间提供。所述 第一关断开关在输出模式中使所述第一输出节点和所述第一供电节点彼此连
接而在过渡模式中使所述第一输出节点和所述第一供电节点彼此断开。所述第 二关断开关设置在所述第二输出节点和所述第二供电节点之间。所述第二关断 开关在输出模式中使所述第二输出节点和所述第二供电节点彼此连接而在过 渡模式中使所述第二输出节点和所述第二供电节点彼此断开。在所述显示驱动器电路中,在过渡模式中,电流没有在所述第一供电节 点和所述第一输出节点之间流过。同样,电流没有在所述第二供电节点和所述 第二输出节点之间流过。这使得可以快速地改变所述输出电压的电压值,并且 减小能耗。优选地,向第三基准节点提供对应于在输出模式中所述第一供电节点的 电压的第一稳定电压。向第四基准节点提供对应于在输出模式中所述第二供电 节点的电压的第二稳定电压。在所述显示驱动器电路中,可以抑制从所述过渡模式转换到所述输出模 式期间在所述第一和第二供电节点处的电压改变。这使得可以抑制在转换到所 述输出模式期间发生的中间节点的电压改变,并且因而可以更快速地改变所述 输出电压的电!K值。优选地,所述V乂F驱动器电路还包括电源电路。所述电源电路产生所述 第一和第二稳定电lk:,并且将产生的所述第一稳定电压施加给所述第三基准节 点而将产生的所述第二稳定电压施加给第四基准节点。优选地,所述电源电路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基准节点和所述第二基准节 点之间的阶梯晶体管。优选地,所述电源电路包括供电差分放大部分、第三电容元件和第四电 容元件、第三驱动晶体管和第四驱动晶体管、第一电压跟随器电路和第二电压 跟随器电路。所述供电差分放大部分具有接收预定电压的第三输入节点、第四 输入节点、第三输出节点和第四输出节点。所述供电差分放大部分从所述第三 输出节点输出第三电压并且从所述第四输出节点输出第四电压,所述第三和第 四电压对应于施加给所述第三和第四输入节点的电压差。所述第三电容元件和 第四电容元件串联连接在与所述第三输出节点相连接的第三供电节点和与所 述第四输出节点相连接的第四供电节点之间。将所述第三和第四电容元件互相 连接的连接节点被连接到所述第四输入节点。第三驱动晶体管和第四驱动晶体 管串联连接在所述第一基准节点和所述第二基准节点之间。将所述第三和第四
驱动晶体管彼此连接的连接节点被连接到所述第三和第四电容元件的连接节 点。所述第--电压跟随器电路在接收到所述第三供电节点处的电压时输出所述 第一稳定电压。所述第二电压跟随器电路在接收到所述第四供电节点处的电压 时输出所述第二稳定电压。优选地,在输出模式中,所述供电开关部分使得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的 连接状态为源极连接到所述第一基准节点而漏极连接到所述输入一输出节点 的状态,并且使得所述第二驱动晶体管的连接状态为源极连接到所述第二基准 节点而漏极连接到所述输入一输出节点的状态。在过渡模式中,所述供电开关 部分使得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的连接状态为至少所述源极和所述漏极之一断 开连接的状态,并且使得所述第二驱动晶体管的连接状态为至少所述源极和所 述漏极之一断开连接的状态。在所述显示驱动器电路中,在输出模式中,输出电流流过所述第一和第 二驱动晶体管。在过渡模式中,没有电流流过所述第一和第二驱动晶体管。优选地,施加给所述第一基准节点的电压表现为正极性而施加给所述第 二基准节点的电压表现为负极性。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为具有连接到所述第一 基准节点的源极、连接到所述输入一输出节点的漏极以及栅极的P型晶体管。 所述第二驱动晶体管为具有连接到所述第二基准节点的源极、连接到所述输入 一输出节点的漏极以及栅极的N型晶体管。在输出模式中,所述供电开关部 分向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的所述栅极施加正电压并且向所述第二驱动晶体管 的所述栅极施加负电压。在过渡模式中,所述供电开关部分向所述第一驱动晶 体管的所述栅极施加负电压并且向所述第二驱动晶体管的所述栅极施加正电 压。在所述显示驱动器电路中,在输出模式中,所述第一和第二驱动晶体管 被激活,因此使输出电流流过。在过渡模式中,所述第一和第二驱动晶体管不 被激活,因此没有输出电流流过。 技术效果因而,可以快速地改变所述输出电压的电压值。同时,可以有效地重新利 用分配的电荷,这减小了功耗。此外,在输出端子处短时间内没有流过大量的电流,从而减少了EMI。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驱动器电路结构的电路图;图2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显示驱动器电路的操作时序图;图3是图1所示的显示驱动器电路的修改示例的电路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显示驱动器电路结构的电路图;图5是图4所示的显示驱动器电路的修改示例的电路图;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显示驱动器电路结构的电路图;图7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显示驱动器电路结构的电路图;图8是图7所示的显示驱动器电路的修改示例的电路图;图9A、 9B和9C是图8所示的箝位电路的结构示例的电路图;图10是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显示驱动器电路结构的电路图; 图IIA是图IO所示的电源电路的结构示例的电路图; 图IIB是图IO所示的电源电路的结构示例的电路图; 图12是用于说明各个开关的打开/关闭操作的示例的时序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的显示驱动器电路结构的电路图; 图14是图13所示的显示驱动器电路结构的电路图; 图15是用于说明图14所示的显示驱动器电路的操作时序图; 图16是图14所示的显示驱动器电路的修改示例的电路图; 图17是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方式的显示驱动器电路结构的电路图; 图18是图17所示的显示驱动器电路的修改示例的电路图; 图19是根据本发明第八实施方式的显示驱动器电路结构的电路图; 图20是根据本发明第九实施方式的显示驱动器结构的电路图; 图21是图20所示的显示驱动器电路结构的电路图; 图22是用于说明各个开关的打开/关闭操作的示例的时序图; 图23是图1所示的显示驱动器电路的修改示例的电路图; 图24是图14所示的显示驱动器电路的修改示例的电路图; 图25是用于说明传统的显示驱动电路的操作时序图; 图26是用于说明传统的电荷分配型显示驱动电路操作的时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显示驱动器电路(101) 输入端子(102) 差分放大部分(C103a、 C103b)相位补偿电容(104)输出端子(T105a、 T105b)驱动晶体管(SW11)输出开关(SW12)输入开关(SW13a、 SW13b)供电开关(SW14、 SW15a、 SW15b、 SW21、 SW61)连接开关(SW22n、 SW22p)连接晶体管(SW31a、 SW31b)关断开关(T401a、 T401b)限流晶体管(402a、 402b)箝位电路(501)电源电路(SW60)配电开关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应该注意到,相同或相应的部 分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不重复其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结构>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驱动器电路的结构。该电路具 有输入端子101、差分放大部分102、相位补偿电容C103a和C103b、输出端 子104、驱动晶体管T105a和T10b、输出开关SWll、输入开关SW12、供 电开关SW13a、 SW13b和连接开关SW14。该电路驱动显示面板的垂直线; 在输出模式中,该电路通过输出端子104向垂直线提供对应于提供给输入端子 101的输入电压Vin的输出电压Vout。在过渡模式中,输入电压Vin的电压值 改变。输入端子101接收输入电压Vin。差分放大部分102具有输入节点nil和 n12,以及输出节点nl3a和nl3b。输入节点nl 1连接到输入端子101 。差分放
大部分102产生对应于提供给输入节点nil和nl2的电压差的两个电压,并且 从输出节点nl3a输出其中一个电压而从输出节点nl3b输出其中另一个电压。相位补偿电容C103a具有连接到通向输出节点nl3a的供电节点nl4a的一 端和连接到相位补偿电容C103b的另一端。相位补偿电容C103b具有连接到 与输出节点nl3b连接的供电节点nl4b的一端和连接到相位补偿电容C103a 的另一端。相位补偿电容C103a和C103b的连接节点(中间节点)nc连接到 差分放大部分102的输入节点n12。输出端子104连接到显示面板的垂直线(未示出)。驱动晶体管T105a和 T105b串联连接在电源节点Vcc和接地节点Vss之间并且构成用于产生空载电 流(输出电流)的输出电路。输出开关SWU连接在驱动晶体管T105a、 T105b 的连接节点(输出电路的输入一输出节点)nt和输出端子104之间。输入开关SW12连接在中间节点nc和输入端子101之间。供电开关SW13a 连接在电源节点Vcc和供电节点nl4a之间。供电开关SW13b连接在供电节点 nl4b和接地节点Vss之间。连接开关SW14连接在中间节点nc和输出电路的 节点nt之间。开关SWll、 SW12、 SW13a、 SW13b和SW14分別由例如来自控制电路 (未示出)的控制信号sll、 s12、 sl3a、 sl3b和sl4进行控制以被打开/关闭。 <差分放大部分的内部结构>差分放大部分102包括具有一对输入侧晶体管llla和112a的高电压差分 输入电路、具有一对输出侧晶体管113a和114a的高电压电流镜像电路、具有 一对输入侧晶体管lllb和112b的低电压差分输入电路、具有一对输出侧晶体 管113b和114b的低电压电流镜像电路、以及一对连接在高电压电流镜像电路 和低电压电流镜像电路之间的连接电路。输入侧晶体管ilia和112a各自具有通过调节晶体管201a连接到接地节 点Vss的源极。输入侧晶体管llla的栅极接收输入节点nil的电压(提供给 输入端子101的输入电压Vin),输入侧晶体管112a的栅极接收输入节点n12 的电压(中间节点nc处的电压Vc)。输出侧晶体管U3a和114a具有彼此连接的栅极并且分别具有连接到电源 节点Vcc的源极。输出侧晶体管113a和114a的漏极各自分别与一对级联晶体 管203a和204a形成级联连接。
通向供电节点nl4a的输出节点nl3a位于输出侧晶体管113a的漏极和级 联晶体管203a的源极之间。输入侧晶体管lllb和112b各自具有通过调节晶体管201b连接到电源节 点Vcc的源极。输入侧晶体管lllb的栅极接收输入节点nil的电压(提供给 输入端子IOI的输入电压Vin),而输入侧晶体管112b的栅极接收输入节点n12 的电压(中间节点nc处的电压Vc)。输出侧晶体管113b和114b具有彼此连接的栅极并且各自具有连接到接地 节点Vss的源极。输出侧晶体管113b和114b的漏极各自分别与一对级联晶体 管203b和204b形成级联连接。通向供电节点nl4b的输出节点nl3b位于输出侧晶体管113b的漏极和级 联晶体管203b的源极之间。在级联晶体管203a和203b之间并联连接有连接晶体管115n和115p。通 向驱动晶体管T105a的栅极的节点nl5a位于级联晶体管203a的漏极和连接晶 体管115n的漏极(115p的源极)之间。通向驱动晶体管T105a的栅极的节点 nl5b位于级联晶体管203b的漏极和连接晶体管115p的漏极(115n的源极) 之间。在级联晶体管204a和204b之间并联连接有连接品体管116n和116p。 应该注意,对于这些连接电路,可以使用负载电阻来代替并联连接的晶体管。<操作>将参照图2说明图1所示的显示驱动器电路10的操作。图2表示输入到 输入端子101的输入电压Vin、中间节点nc处的电容电压Vc以及由输出端子 104提供的输出电压Vout的变化。[输出模式]首先,假设显示驱动器电路10处于"输出模式"。在这种情况下,输出开 关SW11和连接开关SW14被打开,而输入开关SW12以及供电开关SW13a 和SW13b被关闭。在中间节点nc处,电压(电容电压)Vc具有对应于输入 电压Vin的电压值,而输出端子104输出具有对应于电容电压Vc (即,对应 于输入电压Vin的电压值)的电压值的输出电压Vout。[过渡模式]接着,显示驱动器电路10转移到"过渡模式"。在这种情况下,输出开关 SW11和连接开关SW14被关闭,而输入开关SW12以及供电开关SW13a和SW13b被打开。同时,输入电压Vin的电压值变化为新的电压值。同时,供电节点nl4a开始与电源节点Vcc连接从而相位补偿电容C103a 的一端从电源节点Vcc接收电压。同时,供电节点nl4b开始与接地节点Vss 连接从而相位补偿电容C103b的一端从接地节点Vss接收电压。此外,中间 节点nc开始与输入端子101连接从而相位补偿电容C103a和C103b接收输入 电压Vin。相位补偿电容C103a和C103b充入或者排放对应于输入电压Vin的电压 值的电荷。响应于电荷的充入和排放,中间节点nc处的电容电压Vc的电压值 改变。由于来自电源节点Vcc和接地节点Vss的电压具有比来自输出节点nl3a 和nl3b的电压更低的阻抗,在相位补偿电容C103a和C103b处的电荷的充入 和排放速率高于在输出模式中进行的速率。因此,相位补偿电容C103a和 C103b可以快速积累对应于输入电压Vin的电荷量。这使得能够快速将电容电 压Vc的电压值改变为输入电压Vin的电压值,从而完成在过渡模式期间在相 位补偿电容C103a和C103b处电荷的充入和排放。[输出模式]接着,显示驱动器电路10从"过渡模式"转移到"输出模式"。在这种情 况下,输出开关SWll和连接开关SW14被打开,而输入开关SW12以及供电 开关SW13a和SW3b关闭。中间节点nc通过连接开关SW14、输出电路的节点nt和输出开关SW11 开始与输出端子104连接。这样,通过输出电路向输出端子104提供中间节点 的电压Vc。这里,电容电压Vc的电压值达到输入电压Vin的电压值,并且因 此,在转移到输出模式之后,输出电压Vout的电压值达到目标值(输入电压 Vin的电压值)之前的时间比传统花费的时间更短。输出电压Vout的电压值的 变化率取决于该显示驱动器电路10的输出阻抗的时间常数和该显示器(未示 出)的负载电容。这样,在过渡模式中,通过将电容电压Vc的电压值快速改变为输入电压 Vin的电压值,可以縮短输出电压Vout的电压值达到目标值之前的时间。 <效果>这样,输出电压的电压值可以在没有增加尾电流或减少相位补偿电容的电 容值的情况下快速改变。
同时,由于输入开关SW12在过渡模式中关闭,没有直通电流(电流路径Vcc—>T105a—>nt—>SW14—>SW12—>101)在驱动晶体管T105a和输入端 子101之间流过,并且同样地,没有直通电流(电流路径101—>SW12—> SW14—〉nt—〉T105b—〉Vss)在驱动晶体管T105b和输入端子101之间流过。 (第一实施方式的修改示例)如图3所示,当显示驱动器电路10用连接开关SW15a和SW15b代替图 1所示的连接开关SW14时,可以提供类似的有益效果。连接开关SW15a和 SW15b串联连接在驱动晶体管Tl05a和Tl05b之间。连接开关SWl5a和SWl5b 的连接节点ns连接到中间节点nc和输出端子104。开关SW15a和SW15b分 别由例如来自控制电路(未示出)的控制信号sl5a和sl5b进行控制以被打开 /关闭。打开/关闭各连接开关SW15a和SW15b的时序类似于连接开关SW14 的情况,并且同时显示驱动器电路10的操作类似于图2所示的情况。该结构 使得在过渡模式中停止空载电流(电流路径Vcc—>T105a—>SW15a—>ns — >SW15b—>T105b—>Vss)流过输出电路。这样减小了功耗。当在图3所示的显示驱动电路10中,连接开关SW15a连接在电源节点 Vss和驱动晶体管T105a之间,而连接开关SW15b连接在驱动晶体管T105b 和接地节点Vss之间时,可以提供类似的有益效果。此外,当在图3所示的显 示驱动电路10中,连接开关SW15a连接在节点nl5a和驱动晶体管T105a的 栅极之间,而连接开关SW15b连接在节点nl5b和驱动晶体管T105b的栅极之 间时可以提供类似的有益效果。即,在过渡模式中,每个驱动晶体管T105a 和T105b的至少源极、漏极和栅极其中之一被转变为断开状态。 (第二实施方式)<结构>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显示驱动器电路20的结构。该电 路用连接开关SW21代替图1所示的连接开关SW14。连接开关SW21连接在 级联晶体管203a的漏极和连接晶体管115n的漏极(连接晶体管115p的源极) 之间。连接开关SW21由来自例如控制电路(未示出)的控制信号s21进行控 制以被打开/关闭。用于打开/关闭连接开关SW21的时序类似于连接开关SW14 的情况。中间节点nc通过输出电路的节点nt连接到输出端子104。该结构的 其余部分类似于图1所示的情况。
<操作>图4所示的显示驱动器电路20的操作类似于图1所示的显示驱动器电路 10的情况;这里对与连接开关SW21相关的操作进行说明。 [输出模式]在输出模式中,连接开关SW21打开。级联晶体管203a的漏极开始与连 接晶体管115n的漏极(连接晶体管115p的源极)连接。即,节点nl5a开始 与节点nl5b通过开关SW21以及连接晶体管115n和115p连接。这使得电流 在节点nl5a和节点nl5b之间流过,并且输出节点nl3a和nl3b以及节点nl5a 和nl5b各自输出对应于输入电压Vin和电容电压Vc之间的差的电压。同时, 驱动晶体管T105a和T105b被激活,从而空载电流流过输出电路(即,驱动 晶体管T105a和T105b之间)[过渡模式]在过渡模式中,连接开关SW21关闭。这里,来自电源节点Vcc的电压通 过供电开关SW13a、供电节点nl4a、输出节点nl3a、级联晶体管203a和节点 nl5a提供给驱动晶体管T105a的栅极,这样使得驱动晶体管T105a不被激活。 同时,来自接地节点Vss的电压通过供电开关SW13、供电节点nl4b、输出节 点nl3b、串联晶体管203b和节点nl5b提供给驱动晶体管T105b的栅极,这 样使得驱动晶体管T105b不被激活。从而,没有空载电流流过输出电路。同时,由于连接开关SW21关闭,因此没有空载电流(电流路径Vcc— >nl3a—>nl5a—>115n—>nl5b—>nl3b—>Vss)在节点nl5a和节点nl5b之间 流过。这样,由于在输出模式中空载电流流过输出电路而在过渡模式中没有空载 电流流过,可以减少由空载电流引起的功耗。 <效果>这样,可以快速改变输出电压的电压值,并且可以减少功耗。同时,开关 的数目与图3所示的显示驱动器电路10相比更少,从而使得电路尺寸减小。参照图4,当连接开关SW21连接在连接晶体管115n的源极(连接晶体 管115p的漏极)和级联晶体管203b的漏极之间时,可以提供类似的有益效果。 (第二实施方式的修改示例)同时,如图5所示,当显示驱动器电路20用连接晶体管SW22n和SW22p
代替连接开关SW21时,可以提供类似的有益效果。连接开关SW22n连接在 级联晶体管203a的漏极和连接晶体管115n的漏极之间。连接晶体管SW22p 连接在级联晶体管203b的漏极和连接晶体管115p的源极之间。开关SW22n 和SW22p分别由来自例如控制电路(未示出)的控制信号s22n和s22p进行 控制以被打开/关闭。用于各连接晶体管SW22n和SW22p的打开/关闭的时序 类似于开关SW21的情况。这种结构使得每个连接晶体管115n禾n 115p的源一 栅电压等于连接晶体管SW22n和SW22p没有连接的情况(例如,图1的情况)。 这能够抑制差分放大部分102的操作点的错位。 (第三实施方式) <结构>图6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显示驱动器电路30的结构。该电路 30除了图1所示的显示驱动器电路10的结构以外,还具有关断(shut-off)开 关SW31a和SW31b。关断开关SW31a连接在输出节点nl3a和供电节点nl4a 之间。关断幵关SW31b连接在输出节点nl3b和供电节点nl4b之间。关断开 关SW31a和SW31b分别由来自例如控制电路(未示出)的控制信号s31a和 s31b进行控制以被打开/关闭。用于打开/关闭每个关断开关SW31a和SW31b 的时序类似于输出开关SWll的情况。<操作>图6所7j〈的显示驱动器电路30的操作类似于图1所示显示驱动器电路10 的情况;这里将对与关断开关SW31a和SW31b相关的操作进行说明。 [输出模式]一旦转移到输出模式中,关断开关SW31a和SW31b打开,而供电开关 SW13a和SW13b关闭。供电节点nl4a被连接到输出节点nl3a而不是被连接 到电源节点Vcc。供电节点nl4b被连接到输出节点nl3b而不是被连接到接地 节点Vss。这使得相位补偿电容C103a从输出节点nl3a接收电压,而使得相 位补偿电容C103b从输出节点nl3b接收电压。[过渡模式]--旦转移到过渡模式中,关断开关SW31a和SW31b关闭,而供电开关 SW13a和SW13b打开。供电节点nl4a被连接到电源节点Vcc而不是被连接 到输出节点nl3a。供电节点nl4b被连接到接地节点Vss而不是被连接到输出
节点nl3b。这样,没有直通电流(电流路径Vcc—>nl4a—>nl3a—>llla— >201a—>Vdd)在供电节点nl4a和输出节点nl3a之间流过。同样,没有直通 电流(电流路径Vcc—>201b—>lllb—> nl3b—> nl4b—>Vss)在供电节点 nl4b和输出节点nl3b之间流过。此外,没有直通电流(电流路径Vcc—>SW13a 一> nl4a — 〉 nl3a — >203a — >115n — >203b — > nl3b — > nl4b — 〉SW13b — >Vss)在节点nl5a和节点nl5b之间流过。这样,在过渡模式中,可以关断直通电流。<效果>这样,可以快速改变输出电压的电压值,并且可以减少功耗。 应该注意的是,关断开关SW31a和SW31b可以应用于图3所示的显示驱 动器电路。(第四实施方式) (结构)图7表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显示驱动器电路40的结构。该电路 40除了图1所示的显示驱动器电路10的结构以外,还具有限流晶体管T401a 和T401b。限流晶体管T401a连接在电源节点Vcc和驱动晶体管T105a的源极 之间。限流晶体管T401b连接在驱动晶体管T105b的源极和接地节点Vss之 间。通过调节分別提供给限流晶体管T401a和T401b的电压BP41和BN41的 电压值,可以调节流过输出电路的输出电流的电流量。<效果>这样,可以快速改变输出电压的电压值,并且可以调节输出电流的电流量。 例如,当输出电流的最大值由"IMAX"表示而显示面板的负载电容由"CL" 表示时,则直通率由"IMAX/CL"表示。这样,可以控制显示驱动器电路的 上升速度或下降速度,并且可以根据显示面板的属性调整其驱动性能。 (第四实施方式的修改示例)如图8所示,当显示驱动器电路40用箝位电路402a和402b代替限流晶 体管T401a和T401b时,可以提供类似的有益效果。箝位电路402a限制提供 给驱动晶体管T105a的栅极的电压VGP的电压值。箝位电路402b限制提供给 驱动晶体管T105b的栅极的电压VGN的电压值。该结构使得可以调整显示驱 动器电路的上升或下降速度而保持其输出阻抗低于图7所示的情况。
图8所示的箝位电路402a和402b各自可以由图9A所示的多个串连连接 的二极管411构成。作为选择,箝位电路402a和402b各自可以由多个如图 9B所示的串连连接的二极管连接型晶体管412a和412b构成。也作为选择, 箝位电路402a和402b可以如图9C所示分别由接收施加给各自栅极的预定电 压BN和BP的晶体管413a和413b构成。应该注意,图7所示的限流晶体管T401a和T401b以及图8所示的箝位 电路402a和402b可以应用于图3、 4、 5和6所示的显示驱动器电路。 (第五实施方式)<结构>图10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显示驱动器电路50的结构。该电路 50具有用于接收稳定电压VH的节点na和用于接收稳定电压VL的节点nb, 以代替图1所示的通向供电开关SW13a的电源节点Vcc和通向供电开关 SW13b的接地节点Vss。该结构的其余部分类似于图1所示的情况。稳定电压VH的电压值等于在输出模式中(即,当供电开关SW13a关闭 时)供电节点nl4a的电压的电压值。稳定电压VL的电压值等于在输出模式 中(即,当供电开关SW13b关闭吋)供电节点nl4b的电压的电压值。稳定电 压VH和VL由电源电路501产生。<电源电路的内部结构>如图IIA所示,电源电路501可以是连接在电源节点Vcc和接地节点Vss 之间的阶梯(ladder)晶体管。阶梯晶体管的分支接头501a的输出作为稳定电 压VH提供。阶梯晶体管的分支接头501b的输出作为稳定电压VL提供。该 结构使得可以通过晶体管电压分配而产生稳定电压VH和VL。同时,如图11B所示,电源电路501可以配置为具有输入端子101、差分 放大部分102、相位补偿电容C103a和C103b、驱动晶体管T105a和T105b以 及电压跟随器电路511a和511b。中间节点nc连接到输出电路的节点nt。供电 节点nl4a连接到电压跟随器电路511a。供电节点nl4b连接到电压跟随器电路 511b。输入端子101提供有例如电压值为"VCC/2" (VCC为电源节点Vcc处 的电压的电压值)的电压。电压跟随器电路511a的输出作为稳定电压VH提 供。电压跟随器电路511b的输出作为稳定电压VL提供。具有该结构的电源 电路501增加了防止温度改变和电源电压改变的能力。
<操作>图10所示的显示驱动器电路50的操作类似于图l所示的显示驱动器电路 的10的情况;这里将对与电源电路501相关的操作进行说明。这里将会描述在供电节点nl4a和n14处的电压变化。供电节点nl4a处的 电压值在输出模式下稍微低于电源节点Vcc处的电压值。供电节点n14处的电 压值在输出模式下稍微高于接地节点Vss的电压值。从而,当在过渡模式中将 来自电源节点Vcc的电压供给供电节点nl4a时,电压值的不同导致供电节点 nl4a在从过渡模式向输出模式转变时被充电或者放电。类似的现象对供电节 点nl4b也发生。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过渡模式中,供电开关SW13a被打开,并且相位补 偿电容C103a的一端开始与提供有稳定电压VH的节点na连接。这抑制了在 输出模式中供电节点nl4a处的电压变化。同时,供电开关SW13b被打开,并 且相位补偿电容C103b的 -端开始与提供有稳定电压VL的节点nb连接。这 抑制了在输出模式中供电节点nl4b处的电压变化。这样,抑制了从过渡模式转变到输出模式时在相位补偿电容C103a的--端处和相位补偿电容C103b的一端处发生的电压变化,这抑制了由于在节点 nl4a和nl4b处的电压改变引起的在相位补偿电容C103a和相位补偿电容 C103b处电荷的充入和排放。<效果>这样,抑制了在从过渡模式转移到输出模式时在中间节点处发生的电压 Vc的变化,从而使得可以更快速地改变输出电压的电压值。应该注意的是,电源电路501可以应用于图3、 4、 5、 6、 7和8所示的 显示驱动器电路。 (开/关时序)尽管已经参照图2在第一至第五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用于打开/关闭开关的 时序,但是可以按照图12所示的方式打开/关闭开关。例如,在图l所示的显 示驱动器电路10中,在输出开关SW11从关状态转变为开状态之前,输入开 关SW12以及供电开关SW13a和SW13b从开状态转变为关状态。即,在中间 节点nc (相位补偿电容C103a和C103b的连接节点)在转移到输出模式后开 始与输出端子104连接之前,相位补偿电容C103a的一端与电源节点Vcc (或
节点na)分离,并且相位补偿电容C103b的一端与接地节点Vss (或节点nb) 分离,因此中间节点nc与输入端子101分离。这使得可以在中间节点的电压Vc作为输出电压Vout输出之前,抑制相 位补偿电容C103的一端处(供电节点nl4a)和相位补偿电容C103b的一端处 (供电节点nl4b)的电压变化,这样使得可以更快速地改变输出电压的电压 值。(第六实施方式) <结构>图13表示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的显示驱动器的结构。该驱动器具有 2n (n为自然数)个显示驱动器电路60和(2n—l)个配电开关60。该显示驱 动器通过向奇数垂直线和偶数垂直线(例如,点反转驱动系统和帧反转驱动系 统)施加彼此不同的输出电压而驱动显示面板。2n个显示驱动电路60的每-一个接收具有其极性不同于施加给相邻显示驱 动器电路60的输入电压的极性的输入电压。S卩,当施加给奇数显示驱动器电 路的输入电压Vin (1)、 Vin (3)、…、Vin (2n—l)具有"负"极性时,则 施加给偶数显示驱动器电路的输入电压Vin (2)、 Vin (4)、…、Vin (2n)具 有"正"极性。同时,2n个显示驱动电路60响应于输入电压Vin (1 )、 Vin (2)、…、Vin (2n)而分别输出输出电压Vout (1)、 Vout (2)、…、Vout (2n)。例如,当 从奇数显示驱动器电路60施加的输出电压Vout (2n—l)的极性为"负"时, 则从偶数显示驱动器电路60施加的输出电压Vout (2n)的极性为"正"。2n个输入电压Vin (1)、 Vin (2)、…、Vin (2n)的每一个的极性分别以 预定的时序反转。例如,在点反转驱动系统的情况下,2n个输入电压的极性 在每个水平线周期反转。这里假设输入电压的极性在转移到过渡模式时反转。配电开关60连接在两个相邻的显示驱动器电路60的输出端子之间。配电 开关60在输出模式中关闭而在过渡模式中打开。§卩,当每一个输入电压Vin (1)、 Vin (2)、…、Vin (2n)的极性反转时,打开配电开关60。例如,在输出模式中,第一显示驱动器电路60使其输出端子与第二显示 驱动器电路60的输出端子断开,同时响应于输入电压Vin (1)而输出输出电 压Vout(l)。在过渡模式中,第一显示驱动器电路60使其输出端子开始与第
二显示驱动器电路60的输出端子连接,同时提供的输入电压Vin (1)的极性反转。<显示驱动器电路的结构>图14表示图13所示的显示驱动器电路60的结构,其中输入电压表示为 "Vin",电容电压表示为"Vc",而输出电压表示为"Vout"。该电路60用连 接开关SW61代替图1所示的输入开关SWll。连接开关SW61连接在中间节 点ric和输出端子104之间。连接开关SW61由来自例如控制电路(未示出) 的控制信号s61进行控制而被打开/关闭。用于打开/关闭连接开关SW61的时 序类似于图1所示的输入开关SW12的情况。<操作>将参照图15说明图14所示的显示驱动器电路60的操作。图15表示在第 (2n—l)个显示驱动器电路处的输入电压Vin (2n— 1 )、电容电压Vc (2n— 1) 和输出电压Vout (2n—l)的变化,以及在第(2n)个显示驱动器电路处的输 入电压Vin (2n)、电容电压Vc (2n)、和输出电压Vout (2n)的变化。[输出模式]首先,假设显示驱动器电路60处于"输出模式"。在这种情况下,输出开 关SW11和连接开关SW14被打开,而连接开关SW61以及供电开关SW13a 和SW13b关闭。在中间节点nc处,电压(电容电压)Vc产生对应于输入电 压Vin的电压值,而输出端子104输出具有对应于输入电压Vin的电压值的输 出电压Vout。输入电压Vin (2n—l)和输出电压Vout (2n—l)为正极性,而 输入电压Vin (2n)和输出电压Vout (2n)为负极性。[过渡模式]接着,显示驱动器电路60转移到"过渡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在显示驱 动器中,配电开关SW60被打开以使2n个显示驱动器电路60的输出端子彼此 连接,从而将积累的电荷分配到输出端子。该电荷分配导致例如第(2n—l)个显示驱动器电路的输出端子104被放 电以将输出电压Vout (2n—l)的电压值减小到中间值。同时,第(2n)个显 示驱动器电路的输出端子104被充电以将输出电压Vout (2n)的电压值增加 到中间值。因而,每个输出电压的电压值都达到中间值。同时,在2n个显示驱动器电路60的每一个中,输出开关SW11和连接开
关SW14被关闭,而连接开关SW61以及供电开关SW13a和SW13b打开。输 入端子101被提供具有相反极性的输入电压Vin。这里,输入电压Vin(2n—l) 变为负极性而输入电压Vin (2n)变为正极性。这里,供电节点nl4a开始与电源节点Vcc连接从而相位补偿电容C103a 的一端从电源节点Vcc接收电压。同时,供电节点nl4b开始与接地节点Vss 连接从而相位补偿电容C103b的一端从接地节点Vss接收电压。此外,中间 节点nc开始与输出端子104连接从而相位补偿电容C103a和C103b接收输出 端子104的输出电压Vout (中间值)。相位补偿电容C103a和C103b充入或者排放对应于输出电压Vout的电压 值的电荷。根据电荷的充入和排放,中间节点nc处的电容电压Vc的电压值改 变。由于来自电源节点Vcc和接地节点Vss的电压具有较低的阻抗,在相位补 偿电容C103a和C103b处电荷的充入和排放速率高于在输出模式中的情况。 这能够使中间节点nc和输出端子104之间的电荷快速运动。即,电容电压Vc 的电压值可以快速地改变为输出电压Vout的电压值(中间值)。同时,由于中 间节点nc和输出端子104彼此连接,电容电压Vc的电压值和输出电压Vcmt 的电压值彼此相等。[输出模式]接着,显示驱动器电路60从"过渡模式"转移到"输出模式"。在这种情 况下,输出开关SWll和连接开关SW14被打开,而输入开关SW61以及供电 开关SW13a和SW13b关闭。中间节点nc通过连接开关SW14、输出电路的节点nt和输出开关SW11 开始与输出端子104连接。由于输出端子104的输出电压Vout的电压值等于 中间节点nc处的电容电压Vc的电压值,没有由输出电压Vout和电容电压Vc 之间的电压差导致的输出端子104的充放电。这样,输出电压Vout的电压值 从中间电压的电压值改变为根据显示驱动器电路的运行速度的目标值。例如, 在输出模式中,输出电压Vout (2n—l)的电压值从"中间值"减小到"目标 值(2n—l)",而输出电压Vout (2n)的电压值从"中间值"增加到"目标值 (2n)"。这样,在过渡模式中,通过将中间节点nc和输出端子104彼此连接,电 容电压Vc的电压值被快速改变为中间值,从而縮短了输出电压Vout的电压值
达到目标值之前需要的时间。 <效果>这样,输出电压的电压值可以在没有增加尾电流或减少相位补偿电容的电 容值的情况下快速改变。同时,由于在从过渡模式转移到输出模式期间,在输出端子处没有电荷的 充放电,因此可以有效地重新利用所分配的电荷。这样减小了功耗。此外,在短时间内没有流过大量的电流,这样减小了EMI (电磁干扰)。(第六实施方式的修改示例)如图16所示,当显示驱动器电路60用图3所示的连接开关SW15a和 SW15b代替图14所示的连接开关SW61时,可以提供类似的有益效果。同时,在图16所示的显示驱动器电路60中,连接开关SW15a连接在电 源节点Vcc和驱动晶体管T105a之间,而连接开关SW15b连接在驱动晶体管 T105b和接地节点Vss之间时,可以提供类似的有益效果。此外,当在图16 所示的显示驱动器电路60中,连接开关SW15a连接在节点nl5a和驱动晶体 管T105a的栅极之间,而连接开关SW15b连接在节点nl5b和驱动晶体管T105b 的栅极之间吋,nJ以提供类似的有益效果。S卩,在过渡模式中,每个驱动晶体 管T105a和T105b的至少源极、漏极和栅极其中之一被转变为断开状态。(第七实施方式) <结构>图17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方式的显示驱动器电路70的结构。该电路 70用图4所示的连接开关SW21代替图14所示的输出开关SW11以及连接开 关SW14和SW61。该结构的其余部分类似于图14所示的情况。<操作>图17所示的显示驱动器电路70的操作类似于图14所示的显示驱动器电 路60的情况。同时,关于连接开关SW21的操作类似于图4所示的情况。 [输出模式]在输出模式中,连接开关SW21打开,而驱动晶体管T105a和T105b被激活,从而空载电流流过输出电路。 [过渡模式]在过渡模式中,连接开关SW21关闭。并且驱动晶体管T105a和T105b
没有被激活。从而,没有空载电流流过输出电路。 <效果>这样,可以快速改变输出电压的电压值,并且可以减少功耗。同时,开关的数目与图14和16所示的显示驱动器电路60相比更少,使得电路尺寸减小。(第七实施方式的修改示例)如图18所示,当显示驱动器电路70用图5所示的连接晶体管SW22n和SW22p代替连接开关SW21时,可以提供类似的有益效果。该结构类似于图5所示的情况,使得每个连接晶体管SW22n和SW22p的源一栅电压等于连接晶体管SW22n和SW22p没有连接的情况(例如,图14的情况)。这使得可以抑制差分放大部分102的操作点的错位。(第八实施方式) <结构>图19表示根据本发明第八实施方式的显示驱动器电路80的结构。除了图 16所示的显示驱动器电路60以外,该电路80还具有图6所示的开关SW31a 和SW31b。<操作>图19所示的显示驱动电路80的操作类似于图16所示的显示驱动器电路 60的情况。同时,关于开关SW31a和SW31b的操作类似于图6所示的情况。 [输出模式]在输出模式中,开关SW31a和SW31b被打开。同时供电开关SW13a和 SW13b关闭。这使得相位补偿电容C103a从输出节点nl3a接收电压,并且使 得相位补偿电容C103b从输出节点nl3b接收电压。[过渡模式]在过渡模式中,开关SW31a和SW31b关闭。同时,供电开关SW13a和 SW13b打开。这使得没有直通电流流过节点nl4a和输出节点nl3a以及输出 节点nl3b和节点nl4b之间。<效果>这样,可以快速改变输出电压的电压值,并且可以减少功耗。应该注意的 是,开关SW31a和SW31b可以应用于图14所示的显示驱动器电路。 (第九实施方式)
(结构)图20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九实施方式的显示驱动器的结构。该驱动器用2n 个显示驱动器电路90代替图13所示的2n个显示驱动器电路60,并且还包括 图10所示的电源电路501。该结构的其余部分类似于图13所示的情况。每一 个显示驱动器电路90从电源电路501接收稳定电压VH和VL。<显示驱动器电路的结构>图21表示图20所示的显示驱动器电路90的结构。该电路90用图10所 示的节点na和nb代替图16所示的通向供电开关SW13a的电源节点Vcc和通 向供电开关SW13b的接地节点Vss。该结构的其余部分类似于图16所示的情 况。<操作>图21所示的显示驱动器电路90的操作类似于图16所示的显示驱动器电 路60的情况。同时,关于电源电路501的操作类似于图IO所示的情况。在过渡模式中,来自节点na的稳定电压VH提供给供电节点nl4a,从而 抑制了从过渡模式转换到输出模式期间供电节点nl4a处的电压变化。同时, 来fl节点nb的稳定电压VL提供给供电节点nl4b,从而抑制了从过渡模式转 换到输出模式期间供电节点nl4b处的电压变化。这使得在相位补偿电容C103a 和C103b处的电流的充电或者放电更快。<效果>这样,可以更快速地改变中间节点的电压Vc的电压值,从而使得可以更 快速地改变输出电压的电压值。应该注意的是,电源电路501可以应用于图 14、 17、 18、和19所示的显示驱动器电路。 (开/关时序)虽然已经参照图15在第六至第九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用于打开/关闭开关的 时序,但是还可以按照图22所示的方式打开/关闭开关。例如,在图14所示 的显示驱动器电路中,在配电开关SW60从开状态转变为关状态之前,连接开 关SW61和供电开关SW13a和SW13b从开状态转变为关状态。即,在由配电 开关SW60重新分配电流完成之前,相位补偿电容C103a的一端与电源节点 Vcc (或节点na)分离,并且相位补偿电容C103b的一端与接地节点Vss (或 节点nb)分离。这保证当转换到输出模式配电开关SW60关闭时,相位补偿
电容C103a的一端(供电节点nl4a)处和相位补偿电容C103b的一端(供电 节点nl4b)处的电压稳定,从而使得输出电压的电压值更快速的改变。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中,每个显示驱动器电路的差分放大部分102 以双输入和双输出为基础,然而当使用双输入和单输出差分放大部分时也可以 提供类似的有益效果。例如,参照图23,显示驱动器电路IOA可以具有输入 端子101、双输入和单输出差分放大部分102A、单个相位补偿电容C103b、 输出端子104、驱动晶体管T105a和T105b、输出开关SWll、输入开关SW12、 单个供电开关SW13b和连接开关SW14。同时,参照图24,显示驱动器电路 60A可以具有输入端子101、双输入和单输出差分放大部分102A、单个相位 补偿电容C103b、输出端子104、驱动晶体管T105a和T105b、输出开关SW11 、 单个供电开关SW13b和连接开关SW14和SW61。虽然图23和24所示的差 分放大部分各自由NMOS型晶体管构成,当然也可以使用PMOS型晶体管。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每个开关可以由PMOS型晶体管、NMOS型晶体管、 或CMOS型转移栅(transfer gate)配置。同时,可以将恒定电流源连接到供 电开关SW13a的一端,代替电源节点Vcc。可以将恒定电流源连接到供电开 关SW13b的一端,代替接地节点Vss。同时,在驱动状态和挂起状态之间可切换的恒定电流源可以连接到每个节 点nl4a和nl4b,代替供电开关SW13a和SW13b。这样,这些恒定电流源在 输出模式中转换到挂起状态,并且在过渡模式中转换到驱动状态。工业应用性本发明能够快速改变输出电压的电压值,并且因此对于用于驱动液晶面板 的显示面板的显示驱动器电路等很有用。
权利要求
1、一种显示驱动器电路,包括施加有输入电压的输入端子、用于向显示面板的垂直线输出输出电压的输出端子、响应于输入电压而提供输出电压的输出模式和改变输入电压的电压值的过渡模式,所述显示驱动器电路包括差分放大部分,具有连接到输入端子的第一输入节点、第二输入节点和第一输出节点,该差分放大部分从第一输出节点输出第一电压,所述第一电压对应于施加给第一和第二输入节点的电压差;第一电容元件,连接在与差分放大部分的第一输出节点相连接的第一供电节点和与差分放大部分的第二输入节点相连接的中间节点之间;输出部分,具有输入-输出节点、连接在第一基准节点和输入-输出节点之间的第一驱动晶体管以及连接在输入-输出节点和第二基准节点之间的第二驱动晶体管,所述输出部分通过输入-输出节点向中间节点施加由第一和第二驱动晶体管产生的输出电流;输出开关,连接在输出部分的输入-输出节点以及输出端子之间,所述输出开关在输出模式中打开而在过渡模式中关闭;第一供电开关,连接在第一供电节点和第三基准结点之间,所述第一供电开关在输出模式中关闭而在过渡模式中打开,施加给第三基准节点的电压具有比来自差分放大部分的第一电压的阻抗更低的阻抗;输入开关,连接在中间节点和输入端子之间,所述输入开关在输出模式中关闭而在过渡模式中打开;以及供电开关部分,用于使输出部分在输出模式中执行提供输出电流并且使输出部分在过渡模式中停止提供输出电流。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驱动器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差分放大部分还具有第二输出节点并且从所述第二输出节点输出第二电压,所述第二电压对应于施加给第一和第二输入节点的电压差;并且 所述显示驱动器电路还包括第二电容元件,连接在第二供电节点和中间节点之间,所述第二供电节 点被连接到差分放大部分的第二个输出节点;和第二供电开关,连接在第二供电节点和第四基准节点之间,所述第二供 电开关在输出模式中关闭而在过渡模式中打开,施加给第四基准节点的电压具 有比来自差分放大部分的第二电压的阻抗更低的阻抗。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驱动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开关 部分包括在中间节点和输出部分的输入一输出节点之间提供的连接开关,所述 连接开关在输出模式中使中间节点和输入一输出节点彼此连接并且在过渡模 式中使中间节点和输入一输出节点彼此断开。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驱动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限流晶体管,连接在所述第一基准节点和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之间,所述第.限流晶体管在该第一限流晶体管的栅极处接收第一预定电压;以及第二限流晶体管,连接在所述第二基准节点和所述第二驱动晶体管之间, 所述第二限流晶体管在该第二限流晶体管的栅极处接收第二预定电压。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驱动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钳位电路,用于限制第-一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电压;禾口 第二钳位电路,用于限制第二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电压。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驱动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电开关、第二供电开关和输入丌关的每一个在从过渡模式转换到输出模式之前, 从打开状态改变为关闭状态。
7、 一种显示驱动器电路,包括施加有表现为正极性或者负极性的输入 电压的输入端子;用于向显示面板的垂直线输出第一输出电压的输出端子;输 出模式,在该模式中输出端子与向显示面板的另一条垂直线输出第二输出电压 的另 -输出端子断开,第二输出电压具有与第一输出电压的极性相反的极性, 并且其中响应于输入电压而输出第一输出电压;以及过渡模式,在该模式中输 出端子和另一输出端子彼此连接,并且其中输入电压的极性被反转,所述显示 驱动器电路包括差分放大部分,具有连接到所述输入端子的第一输入节点,第二输入节 点,第一输出节点,所述差分放大部分从第一输出节点输出第一电压,所述第 一电压对应于施加给第一和第二输入节点的电压差;第一电容元件,连接在第一供电节点和中间节点之间,所述第一供电节 点连接到差分放大部分的第一输出节点,所述中间节点连接到差分放大部分的 第二输入节点;输出部分,具有输入一输出节点,连接在第一基准节点和输入输出节点 之间的第一驱动晶体管,和连接在输入一输出节点和第二基准节点之间的第二 驱动晶体管,所述输出部分通过输入一输出节点向中间节点和输出端子提供由第一和第二驱动晶体管产生的输出电流;第一供电开关,连接在第一供电节点和第三基准节点之间,所述第一供 电开关在输出模式中被关闭并且在过渡模式中被打开,施加给第三基准节点的 电压具有比来自差分放大部分的第一电压的阻抗更低的阻抗;以及供电开关部分,用于使得输出部分在输出模式中执行输出电流的提供并 且使得所述输出部分在过渡模式中终止输出电流的提供。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驱动器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差分放大部分还具有第二输出节点并且从所述第二输出节点输出第二电压,所述第二电压对应于施加给第一和第二输入节点的电压差;以及 所述显示驱动器电路还包括第二电容元件,连接在第二供电节点和中间节点之间,所述第二供电节 点连接到差分放大部分的第二输出节点;和第二供电开关,连接在第二供电节点和第四基准节点之间,所述第二供 电开关在输出模式中关闭并且在过渡模式中打开,施加给第四基准节点的电压 具有比来自差分放大部分的第二电压的阻抗更低的阻抗。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驱动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开关 部分包括输出开关,设置在输出部分的输入一输出节点和输出端子之间,所述输 出开关在输出模式中使输入一输出节点和输出端子彼此连接并且在过渡模式 中使输入一输出节点和输出端子彼此断开;第一连接开关,设置在中间节点和输出部分的输入一输出节点之间,所 述第一连接开关在输出模式中使中间节点和输入一输出节点彼此连接并且在 过渡模式中使中间节点和输入一输出节点彼此断开;以及第二连接开关,设置在中间节点和输出端子之间,所述第二连接开关在 输出模式中使中间节点和输出端子彼此断开,并且在过渡模式中使中间节点和 输出端子彼此连接。
10、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驱动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供电开关的每一个在从过渡模式转换到输出模式之前,从打开状态改变为 关闭状态。
11、 根据权利要求2或8所述的显示驱动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开关部分包括第一连接开关,设置在第一驱动晶体管的漏极和输入一输出节点之间, 所述第一连接开关在输出模式中使第一驱动晶体管的漏极和输入一输出节点 彼此连接并且在过渡模式中使第一驱动晶体管的漏极和输入一输出节点彼此 断开;以及第二连接开关,设置在输入一输出节点和第二驱动晶体管的漏极之间, 所述第二连接开关在输出模式中使输入一输出节点和第二驱动晶体管的漏极 彼此连接并且在过渡模式中使输入一输出节点和第二驱动晶体管的漏极彼此 断开。
12、 根据权利要求2或8所述的显示驱动器电路,其特征在于, 将正电压施加给所述第一基准节点并且将负电压施加给所述第二基准节点;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为P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型晶体管,其具有连接 到所述第一基准节点的源极、连接到输入一输出节点的漏极和接收与所述第一 输出节点的电压相对应的电压的栅极;所述第二驱动晶体管为N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型晶体管,其具有连接 到所述第二基准节点的源极、连接到输入一输出节点的漏极和接收与所述第二 输出节点的电压相对应的电压的栅极;所述差分放大部分包括第一差分输入电路,包括第一输入侧晶体管和第二输入侧晶体管,其各 自具有连接到所述第二基准节点的源极,所述第一输入侧晶体管的栅极接收所 述第一输入节点的电压,所述第二输入侧晶体管的栅极接收所述第二输入节点 的电压;第一电流镜像电路,包括第一输出侧晶体管和第二输出侧晶体管,其分 别接收所述第一和第二输入侧晶体管的输出,所述第一和第二输出侧晶体管各 自的源极连接到所述第一基准节点,所述第一和第二输出侧晶体管的栅极彼此 连接,所述第一输出侧晶体管的漏极连接到所述第一输出节点,所述第二输出 侧晶体管的栅极和漏极彼此连接;第二差分输入电路,包括第三输入侧晶体管和第四输入侧晶体管,其各 自具有连接到所述第一基准节点的源极,所述第三输入侧晶体管的栅极接收所 述第-一输入节点的电压,所述第四输入侧晶体管的栅极接收所述第二输入节点 的电压;以及第二电流镜像电路,包括第三输出侧晶体管和第四输出侧晶体管,其分 别接收所述第-一和第二输入侧晶体管的输出,所述第三和第四输出侧晶体管各 自的源极连接到所述第二基准节点,所述第三和第四输出侧晶体管的栅极彼此 连接,所述第三输出侧晶体管的漏极连接到所述第二输出节点,所述第四输出 侧晶体管的栅极和漏极彼此连接;供电开关部分,包括在第--输出节点和第二输出节点之间提供的连接开 关,所述连接开关在输出模式中使所述第一输出节点和所述第二输出节点彼此 连接并且在过渡模式中使第一输出节点和第二输出节点彼此断开。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驱动器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差分放大部分还包括第一 P型品体管和第一 N型晶体管,并联连接在所述第一输出节点和所 述第二输出节点之间;以及第二 P型晶体管和第二 N型晶体管,并联连接在所述第二和第四输出侧 晶体管的漏极之间;以及所述连接开关包括第三P型晶体管,连接在所述第一输出节点和所述第一 P型晶体管之间, 所述第三P型晶体管在输出模式中打开而在过渡模式中关闭;以及第三N型晶体管,连接在所述第一 N型晶体管和所述第二输出节点之间, 所述第三N型晶体管在输出模式中打开而在过渡模式中关闭。
14、 根据权利要求2或8所述的显示驱动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关断开关,设置在所述第一输出节点和所述第一供电节点之间,所述第一关断开关在输出模式中使所述第一输出节点和所述第一供电节点彼此 连接而在过渡模式中使所述第一输出节点和所述第一供电节点彼此断开;以及 第二关断开关,设置在所述第二输出节点和所述第二供电节点之间,所 述第二关断开关在输出模式中使所述第二输出节点和所述第二供电节点彼此 连接而在过渡模式中使所述第二输出节点和所述第二供电节点彼此断开。
15、 根据权利要求2或8所述的显示驱动器电路,其特征在于, 对应于在输出模式中所述第一供电节点处的电压而向所述第三基准节点施加第一稳定电压;以及对应于在输出模式中所述第二供电节点处的电压而向所述第四基准节点 施加第二稳定电压。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驱动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 电路,用于产生所述第一和第二稳定电压,并且用于将产生的所述第一稳定电 压施加给所述第三基准节点并且将产生的所述第二稳定电压施加给第四基准 节点。
17、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驱动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电 路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基准节点和所述第二基准节点之间的阶梯晶体管。
18、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驱动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电 路包括供电差分放大部分,具有接收预定电压的第三输入节点、第四输入节点、 第三输出节点和第四输出节点,所述供电差分放大部分从所述第三输出节点输 出第三电压并且从所述第四输出节点输出第四电压,所述第三和第四电压对应 于施加给所述第三和第四输入节点的电压差;第三电容元件和第四电容元件,其串联连接在与所述第三输出节点相连 接的第三供电节点和与所述第四输出节点相连接的第四供电节点之间,将所述 第三和第四电容元件彼此连接的连接节点被连接到所述第四输入节点;第三驱动晶体管和第四驱动晶体管,串联连接在所述第一基准节点和所 述第二基准节点之间,将所述第三和第四驱动晶体管彼此连接的连接节点被连 接到所述第三和第四电容元件的连接节点;第一电压跟随器电路,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三供电节点处的电压时输出 所述第一稳定电压;以及第二电压跟随器电路,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四供电节点处的电压时输出 所述第二稳定电压。
19、 根据权利要求1、 2、 7和8其中任一所述的显示驱动器电路,其特 征在于,在输出模式中,所述供电开关部分使得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的连接状态 为源极连接到所述第一基准节点而漏极连接到所述输入一输出节点的状态,并 且使得所述第二驱动晶体管的连接状态为源极连接到所述第二基准节点而漏 极连接到所述输入一输出节点的状态;以及在过渡模式中,所述供电开关部分使得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的连接状态 为至少所述源极和所述漏极之一断开连接的状态,并且使得所述第二驱动晶体 管的连接状态为至少所述源极和所述漏极之一断开连接的状态。
20、根据权利要求1、 2、 7和8其中任一所述的显示驱动器电路,其特 征在于,施加给所述第一基准节点的电压表现为正极性; 施加给所述第二基准节点的电压表现为负极性;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为具有连接到所述第一基准节点的源极、连接到所 述输入一输出节点的漏极以及栅极的P型晶体管;所述第二驱动晶体管为具有连接到所述第二基准节点的源极、连接到所 述输入一输出节点的漏极以及栅极的N型晶体管;以及在输出模式中,所述供电开关部分向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的所述栅极施 加正电压并且向所述第二驱动晶体管的所述栅极施加负电压,而在过渡模式 中,所述供电开关部分向所述第 -驱动晶体管的所述栅极施加负电压并且向所 述第二驱动晶体管的所述栅极施加正电压。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驱动器电路。在输出模式中,输出开关(SW11)打开而供电开关(SW13a、SW13b)关闭,并且将输出电流从驱动晶体管(T105a,T105b)提供给中间节点(nc)。在过渡模式中,输出开关(SW11)关闭而供电开关(SW13a,SW13b)打开,并且从驱动晶体管(T105a、T105b)提供的输出电流被截止。同时,电容元件(C103a,C103b)从基准节点(Vcc,Vss)接收电压。而且,将输入电压(Vin)施加给中间节点(nc)。
文档编号G09G3/36GK101151652SQ20068000985
公开日2008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20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29日
发明者泷口淳二, 浅田哲男, 皿井修, 西和义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