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形夹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1929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环形夹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保持活页纸的环形夹机构,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在 环形夹机构的环部件的打开位置与闭合位置之间移动环形夹机构的环部件 的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环形夹机构将诸如穿孔纸的活页纸保持在文件夹或笔记本中。它具有 保持活页纸的环部件。环部件可以选择性地打开以便增添或取出活页纸, 或者闭合以保持活页纸、同时允许活页纸沿环部件移动。环部件装在绕枢 转轴线结合在一起的两个相邻铰接板上。壳体松动地将铰接板支撑在壳体 内,并且将铰接板保持在一起,使得它们可以相对壳体枢转。壳体大体具 有中心部分以及从中心部分沿两侧向下延伸的横向侧部。铰接板被设置在 将铰接板保持在壳体中的壳体横向侧部之间。
当环闭合时,需要偏压环部件以保持处于它们的闭合位置。即使环部 件朝它们的打开位置的稍微移动也可能无意地掉出活页纸。环部件朝它们 的打开位置的稍微移动还存在活页纸卡在环部件末端、以及当活页纸沿环 从一个环部件移动到另一个环部件时撕裂的危险。因此,通过由施加夹紧 力的弹簧或其它机构,环部件通常被偏压到它们的闭合位置,夹紧力在环 部件处于它们的闭合位置时将环部件保持在一起。操作者通常通过手动将 环部件拉开或将它们推在一起可以克服此作用力。在壳体的一端或两端还 可以设置控制柄,用于在打开位置与闭合位置之间移动环部件。

发明内容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用于保持活页纸的环形夹机构大体包括细长壳 体,所述细长壳体包括具有中心部分、以及沿中心部分任一侧向下延伸的 横向侧部的主体。环支撑部包括一对铰接板,所述一对铰接板成大体并排 的关系、并且铰接地相互连接,以相对彼此枢转运动。铰接板被保持在壳体的横向侧部之间。环形夹机构还具有用于保持活页纸的多个环。每个环 包括第一环部件和第二环部件。第一环部件被安装在所述环支撑部上以便 随着所述环支撑部相对壳体在闭合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在闭合位置, 第一和第二环部件形成大体连续的闭合环路,以使由所述多个环保持的活 页纸沿所述多个环从一个环部件移动到另一个环部件。在打开位置,第一 和第二环部件形成不连续的打开环路,以便增添活页纸或从所述多个环取 下活页纸。环形夹机构具有安装成相对所述壳体枢转运动的致动器。在所 述致动器相对壳体绕枢转轴线沿第一方向枢转运动的过程中,所述致动器 可与所述铰接板接合,以便将所述多个环从它们的闭合位置移动到它们的 打开位置。壳体构造成形成止动部。致动器具有在致动器已经相对所述壳 体沿第一方向枢转到终端位置之后与所述止动部接合的表面。所述致动器 的所述表面与所述止动部之间的接合限制了所述致动器相对所述壳体沿所 述第一方向枢转运动超过所述终端位置。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用于保持活页纸的环形夹机构大体包括细长 壳体,所述细长壳体具有中心部分、以及沿中心部分任一侧向下延伸的横 向侧部。环支撑部包括一对铰接板,所述一对铰接板成大体并排的关系、 并且铰接地相互连接,以相对彼此枢转运动。铰接板被保持在壳体的横向 侧部之间。环形夹机构还具有用于保持活页纸的多个环。每个环包括第一 环部件和第二环部件。第一环部件被安装在所述环支撑部上以便随着所述 环支撑部相对壳体在闭合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在闭合位置,第一和 第二环部件形成大体连续的闭合环路,以使由所述多个环保持的活页纸沿 所述多个环从一个环部件移动到另一个环部件。在打开位置,第一和第二 环部件形成不连续的打幵环路,以便增添活页纸或从所述多个环取下活页 纸。环形夹机构具有安装成相对所述壳体绕枢转轴线枢转运动的致动器。 所述致动器具有可与所述铰接板接合的一对臂。所述臂包括下臂和上臂, 所述下臂具有第一接触面,在所述致动器沿第一方向枢转运动的过程中, 所述第一接触面可与所述铰接板接合,以便将所述多个环从闭合位置移动 到打开位置,所述上臂具有第二接触面,在所述致动器沿着与所述第一方 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枢转运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二接触面可与所述铰接板接 合,以便将所述多个环从打开位置移动到闭合位置。所述第一接触面比所 述第二接触面距离所述枢转轴线更远。在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用于保持活页纸的环形夹机构大体包括细长 壳体,所述细长壳体具有中心部分、以及沿中心部分任一侧向下延伸的横 向侧部。环支撑部包括一对铰接板,所述一对铰接板成大体并排的关系、 并且铰接地相互连接,以相对彼此枢转运动。铰接板被保持在壳体的横向 侧部之间。环形夹机构还具有用于保持活页纸的多个环。每个环包括第一 环部件和第二环部件。第一环部件被安装在所述环支撑部上以便随着所述 环支撑部相对壳体在闭合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在闭合位置,第一和 第二环部件形成大体连续的闭合环路,以使由所述多个环保持的活页纸沿 所述多个环从一个环部件移动到另一个环部件。在打开位置,第一和第二 环部件形成不连续的打开环路,以便增添活页纸或从所述多个环取下活页 纸。环形夹机构具有安装成相对所述壳体绕枢转轴线枢转运动的致动器, 所述致动器具有可与所述铰接板接合的一对臂。所述臂包括形成凹口的上 臂和下臂。铰接板的端部被容纳在所述凹口中。所述下臂具有接触面,在 所述致动器枢转运动的过程中,所述接触面可与所述铰接板接合以使所述 多个环从闭合位置移动到打开位置。所述接触面与所述枢转轴线间隔至少
大约6mm。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用于保持活页纸的环形夹机构大体包括细长 壳体,所述细长壳体具有中心部分、以及沿中心部分任一侧向下延伸的横 向侧部。环支撑部包括一对铰接板,所述一对铰接板成大体并排的关系、 并且铰接地相互连接,以相对彼此枢转运动。铰接板被保持在壳体的横向 侧部之间。环形夹机构还具有用于保持活页纸的多个环。每个环包括第一 环部件和第二环部件。第一环部件被安装在所述环支撑部上以便随着所述 环支撑部相对壳体在闭合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在闭合位置,第一和 第二环部件形成大体连续的闭合环路,以使由所述多个环保持的活页纸沿 所述多个环从一个环部件移动到另一个环部件。在打开位置,第一和第二 环部件形成不连续的打开环路,以便增添活页纸或从所述多个环取下活页 纸。环形夹机构具有安装成相对所述壳体绕枢转轴线枢转运动的致动器。 所述致动器包括臂,所述臂可与所述铰接板接合,以便在所述致动器枢转 运动经过大约16度到大约24度范围的角度时将所述多个环从闭合位置移 动到打开位置。
在本发明的又另一个方面,用于保持活页纸的环形夹机构大体包括细长壳体,所述细长壳体具有中心部分、以及沿中心部分任一侧向下延伸的 横向侧部。环支撑部包括一对铰接板,所述一对铰接板成大体并排的关系、 并且铰接地相互连接,以相对彼此枢转运动。铰接板被保持在壳体的横向 侧部之间。环形夹机构还具有用于保持活页纸的多个环。每个环包括第一 环部件和第二环部件。第一环部件被安装在所述环支撑部上以便随着所述 环支撑部相对壳体在闭合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在闭合位置,第一和 第二环部件形成大体连续的闭合环路,以使由所述多个环保持的活页纸沿 所述多个环从一个环部件移动到另一个环部件。在打开位置,第一和第二 环部件形成不连续的打开环路,以便增添活页纸或从所述多个环取下活页 纸。环形夹机构具有安装成相对所述壳体枢转运动的致动器。所述致动器 具有可与所述铰接板接合的一对臂,以便在所述致动器相对所述壳体绕枢
转轴线沿着第一方向枢转运动经过大约16度到大约24度范围的角度到所 述致动器的终端位置时将所述多个环从它们的闭合位置移动到它们的打开 位置。所述臂包括下臂和上臂,所述下臂具有第一接触面,在所述致动器 沿所述第一方向枢转运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接触面可与所述铰接板接合, 所述上臂具有第二接触面,在所述致动器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 方向枢转运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二接触面可与所述铰接板接合,以便将所 述多个环从打幵位置移动到闭合位置。所述第一接触面比所述第二接触面 与所述枢转轴线间隔更远。壳体构造成形成止动部。致动器具有在致动器 己经相对所述壳体枢转到所述终端位置之后与所述止动部接合的表面。所 述致动器的所述表面与所述止动部之间的接合限制了所述致动器相对所述 壳体沿所述第一方向枢转运动超过所述终端位置。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特征部分地是明显的、部分地将在下面指出。


图1是固定到笔记本上的本发明环形夹机构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2是环形夹机构的放大立体图3是环形夹机构的侧视图4是环形夹机构的底视图5是环形夹机构的分解立体图6是环形夹机构的致动器的放大立体图;图7是沿包括图2中的线7 — 7的平面截取的环形夹机构的部分剖视图; 图7A和7B是图7的剖视图,但显示了环形夹机构的元件和表面的不 同间隔距离;
图8是环形夹机构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其中壳体和一个铰接板被部分
剖开、并去除一个铰接板;
图9和9A是类似于图7 — 7B的环形夹机构的部分剖视图,显示了在已
用于打开环形夹的环之后处于终端位置的致动器;
图IO是环形夹机构的立体图,其中致动器处于其终端位置、并且环处
于它们的打开位置;
图11是是类似于图8的立体图,显示了环形夹机构的第二实施例;
图12是类似于图7的部分剖视图,但显示了第二实施例;
图13是类似于图9的部分剖视图,但显示了第二实施例,其中致动器
处于已用于打开环之后的其终端位置;
图14是类似于图8和11的立体图,但显示了第三实施例;
图15是类似于图9和12的部分剖视图,但显示了第三实施例;以及
图16是类似于图10和13的第三实施例的剖视图,显示了致动器处于
已用于打开环之后的其终端位置。
对应的参考标号在所有附图中表示对应的部分。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看附图,首先具体参看图I一IO,环形夹机构的一个实施例大体由 100表示。环形夹机构100的该实施例包括支撑一对铰接板128 (广义地称 为环支撑部)的壳体102、以及三个环,每个环大体表示为104。在图1中, 环形夹机构100被显示安装在笔记本10上。具体地,通过大体紧邻笔记本 10的脊部14、并与笔记本10的脊部14对齐的铆钉113将壳体102固定到 笔记本上,所示环形夹机构100被显示安装在笔记本10的封底12上。铆 钉113穿过位于壳体102的相反端部的安装孔123。笔记本10的封面16铰 接地连接到脊部14,并且可移动以选择性地覆盖或露出由笔记本10中的环 形夹机构100保持的活页纸(未图示)。以其它方式装在笔记本上(例如, 装在脊部上)、或者装在笔记本以外(例如,文件夹)的表面上的环形夹机 构也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环形夹机构也可以处于未安装状态,这也在本发明范围内。
壳体102具有细长形状,包括中心部分148以及横向侧部150,横向侧 部150沿中心部分的任一侧在大体垂直平面上在沿着壳体长度相互间隔开 的相反纵向端部140、 142之间向下延伸。中心部分148和横向侧部150的 布置导致壳体在端部140、 142之间具有大体凹形的横截面结构。壳体102 是由弹性聚合材料例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制成。例如,壳体可 以由待审美国专利申请11 /852006和待审美国专利申请11 /848959中描 述的材料制成并具有所述特性,这些申请的内容都通过引用包括在此。整 个壳体102模制成单一件,如同附图所示实施例的情况。但是,壳体可以 包括非单一件特征并可以按不同方式制造,包括制成随后结合在一起以形
成壳体的多个件,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壳体也可以由非聚合材料(例 如,金属)制成,这也在本发明范围内。
壳体102的横向侧部150在其未变形状态间隔一定距离,该距离略小 于当相互连接的铰接板128绕中心铰链154枢转到彼此共面时它们的外边 缘156之间的距离。壳体102可以从处于打开和闭合位置的完全松驰或未 变形状态变形,使得壳体对铰接板128持续施加弹力,以分别将它们保持 在打开和闭合位置。也可以使用偏压铰接板128的其它结构,这也在本发 明的范围内。铰接板128由壳体102以适当方式支撑,例如,通过从壳体 102的横向侧部150向内突出的多个铰接板支撑部160,如图4所示。铰接 板支撑部160与壳体102的横向侧部150模制成一体。铰接板支撑部160 可与相互连接的铰接板128的横向边缘156接合,以在环形夹机构100的 操作过程中将铰接板保持在壳体102中。
此实施例中的铰接板128大体彼此成镜像。铰接板128分别大体是细 长的、平坦矩形形状,并且分别在长度上比壳体102稍短,如图4所示。 铰接板128沿它们的内纵向边缘并排布置地相互连接,形成具有枢转轴线 的中心铰链154,以使铰接板相对彼此枢转运动。这可以本领域公知的现有 方式实现。相互连接的铰接板128设置在壳体102的横向侧部150之间, 使得铰接板的外边缘156在铰接板支撑部160上方与横向侧部接合,将相 互连接的铰接板128保持在壳体中。如下所述,铰接板128在壳体102中 的枢转运动伴随着中心铰链154相对壳体的向上和向下移动、以及铰接板 的外边缘156相对壳体横向侧部150的枢转运动。环104将活页纸(未图示)保持在笔记本10中的环形夹机构100上。 环形夹机构100的三个环104大体相同,并且分别大体是圆形形状。环104 分别包括两个大体半圆形的环部件124,环部件由合适材料(例如,钢)的 现有圆柱杆制成。环部件124包括自由端126,自由端形成为当它们闭合在 一起时防止环部件错位。在本发明范围内,环可以是如同本领域公知的D 形的或者其它形状。具有不同材料制成、或者具有例如椭圆形的不同横截 面形状的环部件的环形夹机构也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在本发明范围内, 由壳体支撑的环的数目可以变化。
每个环104的一个环部件124装在相互连接的铰接板128中的一个铰 接板上,而该环的另一个环部件装在相对的铰接板上。环部件124穿过壳 体102的开口 144 (例如,狭槽、孔等),并且设置成使它们的自由端126 在壳体102上方彼此朝向对方。环部件124可以在打开位置(图10)与闭 合位置(图1和2)之间移动,在打开位置,活页纸可被增添到环形夹机构 100和/或从其上取下。在闭合位置,相应环部件124的自由端126结合, 以将任何活页纸保持在环形夹机构的环104上。
在图示实施例中,环部件124以本领域已知方式刚性地连接到铰接板 128上,使得当铰接板枢转时环部件随铰接板移动。尽管在图示的环形夹机 构100中每个环104的两个环部件124分别装在两个铰接板128的一个上、 并且随铰接板128的枢转运动而移动,但每个环具有一个可动环部件和一 个固定环部件的环形夹机构(即,每个环的仅仅一个环部件安装在铰接板 上、而另一环部件例如安装在壳体上的环形夹机构)也不脱离本发明的范 围。
环形夹机构100包括致动器164,致动器可操作以将环104从它们的闭 合位置移动到它们的打开位置、以及从它们的打开位置返回到它们的闭合 位置。在此实施例中,致动器164装在壳体102的一端140,以使致动器相 对壳体绕枢转轴线166枢转运动。枢转轴线166大体垂直于壳体102的纵 向轴线168、并且大体平行于壳体横向轴线170 (即,垂直于纵向轴线并且 定向成穿过壳体的每个横向侧部150的轴线)。
致动器164被定位和设置成,使得当环104闭合时致动器沿图7所示 箭头172的方向绕枢转轴线166的枢转运动导致致动器与铰接板128接合、 并使中心铰链154在壳体102中向上移动,从而使铰接板枢转、并使环从它们的闭合位置移动到它们的打开位置。在附图所示实施例中,致动器164 也被定位和设置成,使得当环104打开时致动器沿相反方向(图9的箭头 174所示)绕枢转轴线的枢转导致致动器与铰接板128接合、并使中心铰链 154在壳体102中向下移动,从而使铰接板枢转、并使环从它们的打开位置 移动到它们的闭合位置。
参看图5—8,在环形夹机构的该实施例的中的致动器164具有轭部部 分180,轭部部分180包括下臂182和上臂184。轭部部分180的下臂182 从枢转轴线166在壳体102的横向侧部150之间延伸到紧邻铰接板128并 在与壳体中心部分148相反的铰接板一侧的位置,以便在致动器枢转运动 以打开环104的过程中与铰接板接合。轭部部分180的上臂184从枢转轴 线166在壳体102的横向侧部150之间延伸到紧邻铰接板128并在与下臂 182相反的铰接板一侧的位置。
在此实施例中,上臂和下臂182、 184共同形成凹口 186。铰接板128 的端部188被容纳在凹口 186中。如图4和6—8所示,在此实施例中的每 个铰接板128包括主体190以及从主体延伸到凹口 186中并形成相应铰接 板的端部188的指状部192。指状部192的宽度比铰接板128的主体190窄。 此外,每个指状部192的端部188从相应铰接板的主体190向上偏移。此 偏移有助于指状部192的端部188与凹口 186对齐。此偏移还有助于降低 铰接板的主体190在壳体102中的高度,使得当壳体被固定到笔记本上时 壳体的中心部分148离笔记本10更近,使壳体具有较低的轮廓。但是,应 理解的是,指状部192可以省略,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致动器164还 包括控制柄臂194,控制柄臂从枢转轴线166延伸到壳体102之外的位置, 用于由使用者抓握并枢转致动器。致动器164的轭部部分180包括形成上 臂和下臂182、 184的单一主体。单一主体还包括控制柄臂194的至少一部 分,控制柄臂在本发明范围内也可以包括弹性体套或把手部分(未图示)。
致动器164被定位和设置成,使得致动器在枢转运动经过相对小的角 度Al时(图9)致动器能打开环104。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致动器164 可被操作,以便在致动器枢转运动经过大约16度到大约24度范围的角度 Al时将环104从它们的闭合位置移动到他们的打开位置。在另一个实施例 中,致动器164可被操作,以便在致动器枢转运动经过不大于大约24度的 角度Al时将环104从它们的闭合位置移动到他们的打开位置。由于致动器164可被操作以便在枢转运动经过相对小的角度Al时打开环104,致动器 更容易对使用者打开环的努力作出反应。致动器164的该实施例还减小了 使用者所感觉到的致动器中的游隙量。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致动器164的下臂182 (与上臂184相比)相对较 长,这有助于在致动器移动经过相对小的角度A1时打开环104。如图6—8 所示,例如,图示实施例的下臂182的远端196与枢转轴线166间隔相对 长的距离Dl,上臂184的远端198与枢转轴线间隔相对短的距离D2。在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下臂182的远端196与枢转轴线166间隔的距离 Dl至少是大约6.5mm。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下臂182的远端196与枢转轴 线166间隔的距离D1在大约6.5mm到大约10.5mm的范围内。
如图7—7B和9一9A所示,下臂182具有接触面200,接触面200在 致动器164枢转运动以打开环104的过程中与铰接板128的下表面接触。 同样,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上臂184具有接触面202,接触面202在致动器 164枢转运动以闭合环的过程中与铰接板128的上表面接触。应理解的是, 致动器164的臂182、 184的不同部分将在打开与闭合位置之间的致动器和 铰接板的不同中间位置与铰接板128接触。如同这里所用的,用于表示致 动器164和铰接板128之间相互作用使用的术语"接触面"包括在致动器 枢转运动以打开或闭合环104的过程中任何时刻致动器和铰接板之一的与 铰接板和致动器的相应另一个接触的所有部分。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下臂182上的接触面200的最近边缘与 枢转轴线166间隔距离D3,在上臂184上的接触面202的最近边缘与枢转 轴线间隔距离D4,距离D4比D3短。在一个实施例中,例如,在下臂182 上的接触面200与枢转轴线166之间的距离D3至少为大约6mm。在另一 个实施例中,在下臂182上的接触面200与枢转轴线之间的距离D3为大约 6mm到大约9mm。铰接板128的指状部192在它们的下表面和上表面具有 分别与致动器的下臂182和上臂184接触的接触面208、 210。在本发明的 一个实施例中,在铰接板128下侧上的接触面208的最近边缘与铰接板端 部188间隔距离D5,在铰接板上侧的接触面210的最近边缘与铰接板的端 部188间隔距离D6,距离D6比D5短。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距离D5 比距离D6长至少大约0.5mm。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距离D5比距离D6长 出的量在大约0.5mm到大约1.0mm的范围内。在一个实施例中,距离D5可以在大约4mm到大约7mm的范围内。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距离D6可以 在大约3.3mm到大约6.3mm的范围内。但是,在本发明范围内也可以使用 其它距离,并且尤其是距离D6可以是零。
壳体102的结构形成止动部220,用于在环104打开之后限制致动器 164的枢转运动。如图7和7A所示,例如,图示实施例的止动部220包括 从壳体102的中心部分148向下延伸的突出部222 (例如,倒钩)。止动部 220与壳体102的其余部分整体地形成(例如,模制)。但是,在本发明范 围内,止动部220可以与壳体其它部分分开、并随后固定到壳体上。如图 7B所示,止动部220具有与壳体102的相邻端部140间隔距离D7的接合 表面226,距离D7小于枢转轴线166与壳体相邻端部之间的距离D8。止 动部220相对致动器164被定位和设置成,使致动器的表面224 (例如,上 臂184上的表面)在致动器相对壳体102己沿箭头172的方向枢转导致环 104打开到终端位置(图9)之后与止动部接合。表面224从致动器164突 出,使其能与止动部220的大体垂直表面在打开位置大体齐平地接合。并 且,致动器164与止动部220之间的接合限制了致动器相对壳体102沿着 方向172使环104打开而超过终端位置的枢转运动。
在图示实施例中,壳体102的突出部分228在端部140处的中心部分 148上限定了与止动部220相邻的凹部230。当致动器16《在致动器枢转运 动以打开环104的过程中接近终端位置时,凹部230为上臂184提供空间。 在壳体102的端部140的凹部230提供了致动器164枢转运动所需的空间, 而不必增大壳体的整个轮廓。并且,与止动部220相邻的凹部230使止动 部具有与致动器接合的更大接触面226。
当环形夹机构100处于静止时,环部件124和铰接板128通常处于它 们的闭合位置。当使用者想要打开环104时,他或她可以抓握控制柄臂194, 并利用它使致动器164沿图7所示的方向172枢转。这导致致动器164的 轭部部分180的下臂182上的接触面200与铰接板128下侧上的接触面208 接合。当使用者继续沿方向172枢转致动器164时,下臂182将铰接板128 的中心铰链154在壳体102中向上推动,从而使铰接板相对彼此和相对壳 体枢转。环部件124随铰接板128枢转,从而从它们的闭合位置移动到它 们的打开位置。在一个实施例中,环104的打开运动在致动器164枢转运 动经过一个相对小的角度A1 (例如,在大约16到大约24度范围的角度)时完成。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环104的打开运动在致动器164枢转运动经 过不大于大约24度的角度A1 (图9)时完成。
当致动器164枢转以打开环104时,轭部部分180 (并且尤其是轭部部 分的上臂184)被容纳在形成于壳体102的中心部分148上的凹部230中。 当打开环104所需的致动器164的枢转运动接近完成时,致动器的轭部部 分180 (并且尤其是上臂184)接近止动部220。致动器164在其到达其终 端位置时与止动部220接合。使用者可以感觉到致动器164与止动部220 的接合,作为一种触觉提供显示不需要致动器进一步移动以打开环104的 反馈。此外,止动部220限制致动器164沿打开方向172枢转运动超出终 端位置,从而有助于将致动器保持在壳体102上。
当使用者想要闭合环104时,他或她抓握控制柄臂194,并利用它使致 动器164沿箭头174方向枢转(图9)。这导致致动器164的上臂184上的 接触面202与铰接板128的上侧上的接触面210接合。当使用者继续沿箭 头174方向枢转致动器164时,上臂184将铰接板128的中心铰链154在 壳体102中向下推动,导致铰接板相对彼此和相对壳体枢转。环部件124 随铰接板128 —起枢转到它们的闭合位置。
图11一13显示本发明的环形夹机构的第二实施例,大体表示为300。 除了说明之外,环形夹机构300的该实施例以与上述环形夹机构100大体 相同的方式被构成和操作。从图12可以更好看出,该实施例中的壳体302 没有形成止动部。此外,轭部部分380的上臂384没有适于与止动部接合 的表面。另一方面,如上所述,致动器364的轭部部分380的下臂382相 对较长。此外,致动器364和铰接板128具有如上所述间隔和布置的接触 面200、 202、 208、 210。此外,致动器364可被操作,以便如上所述地在 致动器移动经过相对小的角度A1 (例如,在大约16到大约24度的范围) 时打开环104。在使用者已经将致动器364枢转到其终端位置(图13)之 后,通过致动器和/或铰接板128与壳体102 (例如,其中心部分148)的 接合防止致动器364沿打开方向的进一步枢转运动。
图14一16显示了本发明环形夹机构的第三实施例,大体表示为400。 除了说明之外,环形夹机构400的该实施例以与上述环形夹机构100大体 相同的方式被构成和操作。从图15可以更好看出,该实施例的致动器464 的下臂482不是显著地比上臂484长。替代地,铰接板128与上臂484的接触面410以及铰接板与下臂482的接触面408在铰接板的相反两侧相互 对齐、或者大致相互对齐。该实施例中的致动器464可被操作,以便在致 动器枢转运动经过相对大的角度A2时完成环的打开运动。在一个实施例 中,致动器464可被操作,以便在致动器枢转运动经过至少大约26度的角 度A2时完成环104的打开运动。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致动器464可被操作, 以便在致动器枢转运动经过大约26度到大约35度范围的角度A2时完成环 104的打开运动。在此实施例中,壳体102形成止动部220,在致动器到达 其终端位置(图16)时止动部以与上述相同的方式由致动器464接合,除 了致动器464比上述致动器164转动经过更大的角度A2以便从其起始位置
(图14)移动到其终端位置。
在介绍本发明或其优选实施例的环形夹机构的元件时,冠词"一个"、
"该"和"所述"是指具有一个或多个元件。术语"包括"、"包含"和"具 有"是包容性的,是指可以有除所列出的元件以外的其它元件。
由于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结构和方法做出不同的变 化,因此在上面的描述和附图的图示中包含的所有细节都应被理解为解释 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
权利要求
1. 一种用于保持活页纸的环形夹机构,所述环形夹机构包括细长壳体,所述细长壳体包括具有中心部分、以及沿中心部分任一侧向下延伸的横向侧部的主体;包括一对铰接板的环支撑部,所述一对铰接板成大体并排的关系、并且铰接地相互连接,以相对彼此枢转运动,所述一对铰接板被保持在壳体的横向侧部之间;用于保持活页纸的多个环,每个环包括第一环部件和第二环部件,第一环部件被安装在所述环支撑部上以便随着所述环支撑部相对壳体在闭合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在闭合位置,第一和第二环部件形成大体连续的闭合环路,以使由所述多个环保持的活页纸沿所述多个环从一个环部件移动到另一个环部件,在打开位置,第一和第二环部件形成不连续的打开环路,以便增添活页纸或从所述多个环取下活页纸;以及安装成相对所述壳体枢转运动的致动器,在所述致动器相对壳体绕枢转轴线沿第一方向枢转运动的过程中,所述致动器可与所述铰接板接合,以便将所述多个环从它们的闭合位置移动到它们的打开位置;其中,壳体构造成形成止动部,致动器具有在致动器已经相对所述壳体沿第一方向枢转到终端位置之后与所述止动部接合的表面,所述致动器的所述表面与所述止动部之间的接合限制了所述致动器相对所述壳体沿所述第一方向枢转运动超过所述终端位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部包括 从所述壳体中心部分向下延伸的突出部。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形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形成紧 邻所述止动部的凹部,用于当所述致动器沿第一方向移动接近所述终端位 置时容纳所述致动器的一部分。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形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可与 所述止动部接合的表面定向成与所述止动部大体齐平地接合。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包括 轭部部分和控制柄臂,所述轭部部分可与在壳体横向侧部之间的铰接板接 合,所述控制柄臂延伸到所述壳体外部,以用于由使用者沿第一方向枢转 所述致动器。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环形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的轭 部部分包括上臂和下臂,所述上臂和所述下臂形成凹口,每个铰接板的端 部被容纳在所述凹口中。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环形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臂和所述 下臂分别具有接触面,在致动控制柄枢转运动的过程中,所述接触面可与 所述铰接板接合,以便在所述多个环的闭合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移动所述 多个环,所述下臂的接触面比所述上臂的接触面更加远离所述枢转轴线。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环形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臂比所述 上臂长。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环形夹机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致动器处 于其终端位置时,所述上臂与所述止动部接合。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由聚 合材料制成。
1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夹机 构与笔记本组合,所述壳体被固定到所述笔记本上。
12. —种用于保持活页纸的环形夹机构,所述环形夹机构包括 细长壳体,所述细长壳体具有中心部分、以及沿中心部分任一侧向下延伸的横向侧部;包括一对铰接板的环支撑部,所述一对铰接板成大体并排的关系、并且铰接地相互连接,以相对彼此枢转运动,所述一对铰接板被保持在壳体的f黄向侧部之间;用于保持活页纸的多个环,每个环包括第一环部件和第二环部件,第 一环部件被安装在所述环支撑部上以便随着所述环支撑部相对壳体在闭合 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在闭合位置,第一和第二环部件形成大体连续 的闭合环路,以使由所述多个环保持的活页纸沿所述多个环从一个环部件 移动到另一个环部件,在打开位置,第一和第二环部件形成不连续的打开 环路,以便增添活页纸或从所述多个环取下活页纸;以及安装成相对所述壳体绕枢转轴线枢转运动的致动器,所述致动器包括 可与所述铰接板接合的一对臂,所述臂包括下臂和上臂,所述下臂具有第 一接触面,在所述致动器沿第一方向枢转运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接触面 可与所述铰接板接合,以便将所述多个环从闭合位置移动到打开位置,所 述上臂具有第二接触面,在所述致动器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枢转运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二接触面可与所述铰接板接合,以便将所述 多个环从打开位置移动到闭合位置,所述第一接触面比所述第二接触面距 离所述枢转轴线更远。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环形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臂和所 述下臂中的每个具有远端,所述下臂的远端比所述上臂的远端与所述枢转 轴线间隔更远。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环形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臂比所 述上臂长。
15.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环形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臂和所 述下臂一起形成凹口,所述铰接板的端部被容纳在所述凹口中,所述下臂 在所述致动器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的过程中可在所述铰接板下表面上的第 三接触面上与所述铰接板接合,所述上臂在所述致动器沿所述第二方向运 动的过程中可在所述铰接板上表面上的第四接触面上与所述铰接板接合, 所述第三接触面比所述第四接触面与容纳在所述凹口中的铰接板端部间隔 更远。
16.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环形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臂和所 述下臂一起形成凹口,每个铰接板包括主体和指状部,所述指状部的端部 被容纳在所述凹口中,所述指状部的端部从相应铰接板的主体偏移。
17.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环形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 面与所述枢转轴线间隔至少大约6mm。
18.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环形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可 被操作,以便在所述致动器沿所述第一方向枢转运动经过大约16度到大约 24度范围的角度时将所述多个环从闭合位置移动到打开位置。
19. 一种用于保持活页纸的环形夹机构,所述环形夹机构包括细长壳体,所述细长壳体具有中心部分、以及沿中心部分任一侧向下 延伸的横向侧部;包括一对铰接板的环支撑部,所述一对铰接板成大体并排的关系、并 且铰接地相互连接,以相对彼此枢转运动,所述一对铰接板被保持在壳体 的横向侧部之间;用于保持活页纸的多个环,每个环包括第一环部件和第二环部件,第 一环部件被安装在所述环支撑部上以便随着所述环支撑部相对壳体在闭合 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在闭合位置,第一和第二环部件形成大体连续 的闭合环路,以使由所述多个环保持的活页纸沿所述多个环从一个环部件 移动到另一个环部件,在打开位置,第一和第二环部件形成不连续的打开 环路,以便增添活页纸或从所述多个环取下活页纸;以及安装成相对所述壳体绕枢转轴线枢转运动的致动器,所述致动器包括 可与所述铰接板接合的一对臂,所述臂包括形成凹口的上臂和下臂,铰接 板的端部被容纳在所述凹口中,所述下臂具有接触面,在所述致动器枢转 运动的过程中,所述接触面可与所述铰接板接合以使所述多个环从闭合位 置移动到打开位置,所述接触面与所述枢转轴线间隔至少大约6mm。
20.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环形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被安装在所述壳体的一个端部。
21.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环形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可 被操作,以便在所述致动器沿所述第一方向枢转运动经过大约16度到大约 24度范围的角度时将所述多个环从闭合位置移动到打开位置。
22. —种用于保持活页纸的环形夹机构,所述环形夹机构包括 细长壳体,所述细长壳体具有中心部分、以及沿中心部分任一侧向下延伸的横向侧部;包括一对铰接板的环支撑部,所述一对铰接板成大体并排的关系、并 且铰接地相互连接,以相对彼此枢转运动,所述一对铰接板被保持在壳体 的横向侧部之间;用于保持活页纸的多个环,每个环包括第一环部件和第二环部件,第 一环部件被安装在所述环支撑部上以便随着所述环支撑部相对壳体在闭合 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在闭合位置,第一和第二环部件形成大体连续 的闭合环路,以使由所述多个环保持的活页纸沿所述多个环从一个环部件 移动到另一个环部件,在打开位置,第一和第二环部件形成不连续的打幵 环路,以便增添活页纸或从所述多个环取下活页纸;以及安装成相对所述壳体绕枢转轴线枢转运动的致动器,所述致动器包括 臂,所述臂可与所述铰接板接合,以便在所述致动器枢转运动经过大约16 度到大约24度范围的角度时将所述多个环从闭合位置移动到打开位置。
23. —种用于保持活页纸的环形夹机构,所述环形夹机构包括细长壳体,所述细长壳体具有中心部分、以及沿中心部分任一侧向下 延伸的横向侧部;包括一对铰接板的环支撑部,所述一对铰接板成大体并排的关系、并 且铰接地相互连接,以相对彼此枢转运动,所述一对铰接板被保持在壳体 的横向侧部之间;用于保持活页纸的多个环,每个环包括第一环部件和第二环部件,第 一环部件被安装在所述环支撑部上以便随着所述环支撑部相对壳体在闭合 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在闭合位置,第一和第二环部件形成大体连续的闭合环路,以使由所述多个环保持的活页纸沿所述多个环从一个环部件 移动到另一个环部件,在打开位置,第一和第二环部件形成不连续的打开环路,以便增添活页纸或从所述多个环取下活页纸;以及安装成相对所述壳体枢转运动的致动器,所述致动器包括可与所述铰 接板接合的一对臂,以便在所述致动器相对所述壳体绕枢转轴线沿着第一 方向枢转运动经过大约16度到大约24度范围的角度到所述致动器的终端 位置时将所述多个环从它们的闭合位置移动到它们的打开位置,所述臂包 括下臂和上臂,所述下臂具有第一接触面,在所述致动器沿所述第一方向 枢转运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接触面可与所述铰接板接合,所述上臂具有 第二接触面,在所述致动器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枢转运动 的过程中,所述第二接触面可与所述铰接板接合,以便将所述多个环从打 开位置移动到闭合位置,所述第一接触面比所述第二接触面与所述枢转轴 线间隔更远;其中,壳体构造成形成止动部,致动器具有在致动器已经相对所述壳 体枢转到所述终端位置之后与所述止动部接合的表面,所述致动器的所述 表面与所述止动部之间的接合限制了所述致动器相对所述壳体沿所述第一 方向枢转运动超过所述终端位置。
全文摘要
环形夹机构具有壳体,壳体包括中心部分以及横向侧部。铰接板被保持在壳体的横向侧部之间。多个环的每一个包括安装成随铰接板在闭合与打开位置之间移动的至少一个环部件。所述机构具有安装成可相对壳体枢转运动、并可与铰接板接合以打开环的致动器。在一个实施例中,壳体形成有止动部,在致动器已经打开环且致动器到达终端位置时,止动部由致动器接合。致动器表面与止动部之间的接合限制了致动器相对壳体在打开方向枢转运动超过终端位置。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致动器构造成使环形夹快速响应致动器的移动以打开环。
文档编号B42F13/22GK101422997SQ20081008304
公开日2009年5月6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31日
发明者杜振源, 皮金彪, 郑可平 申请人:国际文具制造厂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