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压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3057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加压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如圆珠笔、修正笔、涂胶笔等的笔,尤其涉及朝向上方使用 时能够防止墨水、修正液、胶等媒介物的供给中断的加压笔。
背景技术
现有的加压笔如圆珠笔在使用时,往往会出现墨水不能从替换笔芯的笔 尖顺畅写出或朝向上方书写过程中墨水中断造成不能书写以及墨水从替换笔 芯的后端部渗漏等不良情况。
针对这些问题,目前已公开的技术是,在按压式圆珠笔的笔杆筒内,装 纳在墨水等媒介物储存管的前端部设有笔尖的替换笔芯,同时设置对于该替 换笔芯中媒介物储存管的后端开放部内进行加压的加压泵机构,且使该加压 泵机构与设置在笔杆筒后端部的按压机构连动,通过按压杆的按入操作,使 替换笔芯在轴线方向上移动的同时,使加压泵机构工作,从而对媒介物储存
管的后端开放部内进行加压,防止墨水中断(参照专利文献l、 2)。
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圆珠笔中的加压泵机构,替换笔芯的媒介物储 存管插通的筒体内,设置与按压机构连动而旋转的转子,同时在筒体的内周 面与转子的外周面之间设置密封圈,并在筒体的内周面与媒介物储存管的外 周面之间设置密封体,由此使两个密封部之间的筒体内部作为压縮室保持密 封性,在按压机构的按压操作中进行加压时,通过转子的移动,使压缩室内 的空气受到压縮。
但是,以上所述的加压泵机构,其转子的外周面与筒体的内周面之间的 密封部分是围绕轴线旋转的旋转接触面,同时,筒体的内周面与媒介物储存 管的外周面之间的密封部分是在轴线方向上滑动接触的接触面。
因此,其密封部分每次在按压机构的按压操作时相互摩擦,因而会变松
或造成磨损,不但长期使用时密封性降低耐久性变差,而且存在需要严格将 密封体成形为高度精密尺寸的问题。
上述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圆珠笔中的加压泵机构设计为,通过能够用与 按压机构连动而旋转的转子的前端部将在轴线方向上压縮变形的蛇腹状的压 缩室的后端开口部密封,在替换笔芯的媒介物储存管插通的前端开口部一侧 设置密封体,在按压机构的按压操作中进行加压时,使压縮室内的密封性得 到保持。
但是,由于以上所述的加压泵机构其转子与压縮室的后端开口部之间的 密封部分是围绕轴线旋转的旋转接触面,同时,压縮室的前端开口部一侧的 密封体与媒介物储存管之间的密封部分是在轴线方向上滑动接触的接触面, 因此,存在与上述专利文献l一样的问题。
专利文献l:日本国特开2005-28011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国特开2005-288794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的问题而进行了研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通过按压机 构的按压操作进行加压时,可以提高压縮室的密封性,同时可以使耐久性得 到提高的加压笔。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1) 一种加压笔,在笔杆筒内,装纳在墨水等媒介物储存管的前端部设 有笔尖的替换笔芯的同时,设置对该替换笔芯的媒介物储存管的后端开放部 内进行加压的加压泵机构,且使该加压泵机构与设置在笔杆筒后端部的按压 机构连动,通过所述替换笔芯在轴线方向上的移动,能够使所述笔尖从笔杆 筒前端部向外部伸出或縮回,加压泵机构包括加压构件,前端开口部与媒 介物储存管内相连通,且具有可在轴线方向上伸縮变形自如的压縮室;按压 构件,在轴线方向上可抵接、离开地与该加压构件的后端开口部抵接,且以 气密状态在压縮方向上按压所述加压构件的压縮室;同时使该按压构件与所
述按压机构的按入动作连动,从而能够以非旋转状态向所述加压构件的后端 开口部移动。
(2) 在上述技术方案(1)中,按压构件包括前端通气部,设置为从 加压构件的后端开口部面向压縮室内;密封台肩部,形成在该前端通气部的
后方,且通过所述按压机构的按入动作抵接在所述加压构件的后端开口部, 将所述压縮室内保持为气密状态,其直径为大于所述前端通气部的大直径。
(3) 在上述技术方案(1)或(2)中,使按压构件通过按压机构中按压 杆的按入及其释开动作,在凸轮机构部中转子的旋转驱动的关联下进行移动。
本发明具有如下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由于加压泵机构包括加压构件,前端开 口部与媒介物储存管内相连通,且具有可在轴线方向上伸縮变形自如的压縮 室;按压构件,在轴线方向上可抵接、离开地与该加压构件的后端开口部抵 接,且以气密状态在压縮方向上按压所述加压构件的压縮室;同时使该按压 构件与所述按压机构的按入动作连动,从而能够以非旋转状态向所述加压构 件的后端开口部移动,因此,在密封部分可以不产生围绕轴线进行旋转、在 轴线方向上滑动接触等相互摩擦的接触面,能够防止密封部分产生松弛或磨 损,同时也不必严格将密封部成形为高度精密的尺寸。
由此,在按压机构的按压操作中进行加压时,可以增加压縮室的密封性, 同时还可以提高耐久性。
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由于按压构件包括前端通气部,设置为 从加压构件的后端开口部面向压縮室内;密封台肩部,形成在该前端通气部 的后方,且通过所述按压机构的按入动作抵接在所述加压构件的后端开口部, 将所述压縮室内保持为气密状态,其直径为大于所述前端通气部的大直径, 因此,可以通过密封台肩部有效地将加压构件的后端开口部堵塞,顺利进行 媒介物储存管内的加压。
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由于使按压构件通过按压机构中按压杆的 按入及其释开动作,在凸轮机构部中转子的旋转驱动的关联下进行移动,因 此,可以顺利进行媒介物储存管内的加压。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中一个实施方式的按压式圆珠笔在非加压状态时的剖
视图。
图2是图1中圆A的要部放大剖视图。
图3是处在初期加压状态时的按压式圆珠笔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圆B的要部放大剖视图。
图5是处在最大加压状态时的按压式圆珠笔的剖视图。
图6是图5中圆C的要部放大剖视图。
图7是处在书写状态时的按压式圆珠笔的剖视图。
图8是图7中圆D的要部放大剖视图。
符号说明
l-按压式圆珠笔;2-笔杆筒;2a-前端部;2b-后端部;3-笔前部构件;3a-开口部;4-替换笔芯;5-墨水(媒介物);6-储墨管;6a-前端部;6b-后端开放 部;7-笔尖;8-保持架;9-压縮弹簧;lO-按压机构;ll-按压部;12-压縮弹簧;
13-按压杆;14-凸轮机构部;15-转子;15a-前端部;16-加压泵机构;17-按压 构件;18-前端通气部;18a-扩径卡定部;18b-通气路;19-密封台肩部;20-加压构件;21-弹性圆筒体;22-前端开口部;21a-后壁;23-密封圈;24-后端 开口部;25-压縮室。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以按压式圆珠笔为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中一个实施方式的按压式圆珠笔在非加压状态时的剖 视图,图2是图1中圆A的要部放大剖视图,图3是处在初期加压状态时的 按压式圆珠笔的剖视图,图4是图3中圆B的要部放大剖视图,图5是处在 最大加压状态时的按压式圆珠笔的剖视图,图6是图5中圆C的要部放大剖 视图,图7是处在书写状态时的按压式圆珠笔的剖视图,图8是图7中圆D 的要部放大剖视图。
此外,图纸中以"左侧"为"前方","右侧"为"后方"。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圆珠笔1由笔杆筒2和螺合于该笔杆筒2的前端 部2a的笔前部构件3构成笔杆,笔杆内装纳有替换笔芯4。
替换笔芯4由装有作为书写媒介物的墨水5的储墨管6和安装在该储墨 管6前端部6a的笔尖7构成。
笔尖7可根据后述的替换笔芯4的移动,从笔前部构件3的前端开口部 3a向外部伸出或縮回。
储墨管6的后端开放部6b —侧由可在笔杆筒2内于前后的轴线方向上自 由滑动的保持架8所保持。
该保持架8通过压縮弹簧9在向后的方向上受到推力,以便在笔前部构 件3内保管替换笔芯4的笔尖7。
在笔杆筒2的后端部2b内装配有按压机构10。
该按压机构10由按压部11、在可以使该按压部11从笔杆筒2的后端部 2b向外部伸出的向后的方向上施加推力的压縮弹簧12、与克服该压縮弹簧12 推力的按压部11的按入动作及其释开动作协动的按压杆13、及连动于该按压 杆13的凸轮机构部14所构成,在该凸轮机构部14中设有与按压部11的按 入动作及其释开动作协动的转子15。
此时,设定压縮弹簧12的弹力小于压縮弹簧9的弹力。
艮P,按压机构10为公知技术,通过按压部11的按压操作,使按压杆13 克服压縮弹簧12的推力进行按入动作,同时通过进行释开,对凸轮机构部14 的转子15进行旋转驱动的同时使其在轴线方向上移动,由此,在替换笔芯4 移动的同时,使笔尖7进行伸縮成为保管状态或伸出状态(如参照日本国特 公昭34-7181号公报)。
在储墨管6的后端开放部6b和转子15的前端部15a之间,设有加压泵 机构16。
如图2所示,该加压泵机构16,由与转子15的旋转驱动连动而以非旋转 状态在轴线方向上直线移动的按压构件17,及设置在该按压构件17与储墨管 6的后端开放部6b之间、后述的压縮室25能够在轴线方向上伸縮变形自如的 加压构件20构成。
按压构件17,由前端通气部18,及在该前端通气部18的后方阶梯状形 成、且直径大于前端通气部18的密封台肩部19形成。
前端通气部18的前端具有从后述的加压构件20的后端开口部24压入压
縮室25内的扩径卡定部18a,同时在其外周面与所述加压构件20的后端开口 部24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有可与沿轴线方向的外气连通的通气路18b。 加压构件20由橡胶等弹性材料制成的弹性圆筒体21形成。 该弹性圆筒体21使凸缘状的前端开口部22介于密封圈23以气密状态抵 接于包括储墨管6的后端开放部6b的保持架8的后面,同时在后壁21a的中 央,开有向后方突出的后端开口部24。
按压构件17的密封台肩部19可以与加压构件20的后端开口部24抵接、 离开,如图3及图4所示,通过所述按压机构10中的按压部11的按入动作, 使与转子15连动而以非旋转状态在轴线方向上直线移动的按压构件17向前 移动,因此抵接在加压构件20的后端开口部24从而将其堵塞,形成在轴线 方向上弹性伸縮变形自如的压縮室25,同时能够保持该压縮室25内处于气密 状态。
下面,对于本实施方式中的圆珠笔1的加压作用进行说明。 在图1及图2所示的非加压状态时,如图3及图4所示,克服压縮弹簧 12的推力,向前方进行按压机构10中的按压部11的半按压动作时,协动于 该动作,按压杆13向前方移动,凸轮机构部14中的转子15以半驱动状态向 前方旋转移动。
按压构件17在转子15朝向前方旋转移动的关联下,以非旋转状态向前 方直线移动,使其前端部的密封台肩部19抵接在加压构件20的后端开口部 24从而将其堵塞。
由此,形成在前端通气部18外周的通气路18b与外气连通的状态被阻断, 使压縮室25内为气密状态,同时将加压构件20的弹性圆筒体21的后壁21a 向前方按入,使其弹性压縮变形,对压縮室25内进行加压。
此时,压縮弹簧12的弹力设定为小于压縮弹簧9对于替换笔芯4向后方 施加的弹力。
因此,即使将按压部11按入到一半程度,替换笔芯4也不会向前方移动。 由此,笔尖7能够在笔前部构件3内依然保持保管状态。 接着,如图5及图6所示,使用强于压縮弹簧9的弹力的力,进行将按 压部11向前方按入的动作时,协动于该动作,按压杆13向前方移动,通过
凸轮机构部14,转子15被进一步驱动。
按压构件17根据转子15的驱动,再次以非旋转状态进行直线移动,从 而对处于气密状态的压縮室25内进行压縮,将压縮室25内的空气向储墨管6 的后端开放部6b内压送,对储墨管6的后端开放部6b进行最大加压。
此时,按压部11的按入力大于压縮弹簧9对于替换笔芯4向后方施加的 弹力,因此替换笔芯4向前方移动,笔尖7从笔杆筒2的前端部2a的笔前部 构件3内通过其前端的开口部3a向外部伸出。
然后,释开按压部11的按入动作时,如图7及图8所示,只有按压杆13 受到压縮弹簧12的推力恢复到后方所期望的卡定位置,转子15由于在驱动 位置被卡定,因此笔尖7保持伸出状态,同时由于按压构件17仍然处于对加 压构件20的弹性圆筒体21的后壁21a按压的状态,因此压縮室25内保持加 压状态。
由此,使用笔时,储墨管6内可以始终保持在加压状态,因此,在笔尖 朝上的状态下进行书写时,也可以稳定切实地进行书写。
笔使用结束后,克服压縮弹簧12的推力,再次将按压部11向前方按入, 使按压杆13工作时,则凸轮机构部14的转子15的卡定状态得到解除,按压 杆13受到压縮弹簧12的推力复位到后方,同时转子15受到压縮弹簧9的推 力,与按压构件17—起向后方移动,恢复到图l及图2所示的最初位置。
与此同时,伴随按压构件17朝向后方的复位移动,通过前端通气部18 的扩径卡定部18a,加压构件20的弹性圆筒体21的后壁21a被拉向后方,从 压縮状态恢复到伸长状态,储墨管6内及弹性圆筒体21内的压縮室25,通过 伴随按压构件17朝向后方复位移动时密封台肩部19从后端开口部24离开, 前端通气部18的通气路18b得到开放,再次成为通气状态,储墨管6内的加 压状态得到释放。
因此,能够用较小的力即可以容易地进行按压操作,得到使用感极好的 加压笔。
艮口,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使按压构件17与按压机构10的按入动作连 动,能够以非旋转状态向加压构件20的后端开口部24移动,因此,在按压 构件17的密封台肩部19与加压构件20的后端开口部24之间的密封部分,
可以不产生围绕轴线进行旋转、在轴线方向上活动接触等相互摩擦的接触面, 能够防止密封部分产生松弛或磨损,同时也不必严格将密封部成形为高度精 密的尺寸。
由此,通过按压机构10的按压部11进行加压时,能够提高加压构件20 中压縮室25的密封性,同时也可以使耐久性得到提高。
权利要求
1. 一种加压笔,在笔杆筒内,装纳在墨水等媒介物储存管的前端部设有笔尖的替换笔芯的同时,设置对该替换笔芯的媒介物储存管的后端开放部内进行加压的加压泵机构,且使该加压泵机构与设置在笔杆筒后端部的按压机构连动,通过所述替换笔芯在轴线方向上的移动,能够使所述笔尖从笔杆筒前端部向外部伸出或缩回,其特征在于加压泵机构包括加压构件,前端开口部与媒介物储存管内相连通,且具有可在轴线方向上伸缩变形自如的压缩室;按压构件,在轴线方向上可抵接、离开地与该加压构件的后端开口部抵接,且以气密状态在压缩方向上按压所述加压构件的压缩室;同时使该按压构件与所述按压机构的按入动作连动,从而能够以非旋转状态向所述加压构件的后端开口部移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压笔,其特征在于按压构件包括前端通 气部,设置为从加压构件的后端开口部面向压縮室内;密封台肩部,形成在 该前端通气部的后方,且通过所述按压机构的按入动作抵接在所述加压构件 的后端开口部,将所述压縮室内保持为气密状态,其直径为大于所述前端通 气部的大直径。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压笔,其特征在于使按压构件通过按压机构中按压杆的按入及其释开动作,在凸轮机构部中转子的旋转驱动的关 联下进行移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加压笔,该加压笔在通过按压机构的按压操作进行加压时,可以提高压缩室的密封性,同时可以使耐久性得到提高。具体地说,加压泵机构(16)由前端开口部(22)与媒介物储存管(6)内相连通、且具有可在轴线方向上伸缩变形自如的压缩室(25)的加压构件(20),及在轴线方向上对于该加压构件(20)的后端开口部(24)可抵接、离开地抵接、且以气密状态在压缩方向上按压加压构件(20)的压缩室(25)的按压构件(17)构成,同时使该按压构件(17)与按压机构(10)的按入动作连动,从而能够以非旋转状态向加压构件(20)的后端开口部(24)移动。
文档编号B43L19/00GK101376312SQ20081009019
公开日2009年3月4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14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29日
发明者谷口俊一 申请人:日本蜻蜓铅笔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