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方法及其驱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9027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驱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方法及其驱动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实施例涉及驱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方法及其驱动器。
背景技术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是使用由气体放电产生的等离子体来显示字符或图 像的平板显示器。根据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大小,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包括以 矩阵形式排列的数十个到数百万个像素。
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一个表面上形成互相平行放置的扫描电极和维
持电极。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另一个表面上形成方向与扫描电极和维持电 极垂直的寻址电极。维持电极被形成为分别对应于扫描电极,且维持电极的 端公共地相互耦接。在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与寻址电极的各个交叉点处形成
放电小室(discharge cell)(以下称为"小室"(cell))。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通常由多个子场驱动,每个子场被分成复位时段、寻 址时段和维持时段。在复位时段期间,每个小室的状态被复位,以利于在小 室中的寻址操作。在寻址时段期间,选择将被导通的小室或不被导通的小室, 并且在导通小室(被寻址的小室)中积聚壁电荷。在维持时段期间,可以对 被寻址的小室执行放电操作以便显示画面。
一般而言,扫描电极和与扫描电极交叉的寻址电极形成电容性负载(以 下称为'面板电容器,)。因此,为了在寻址时段期间寻址小室,除了用于寻 址的功率之外,还需要大量的、用于在面板电容器中产生预定电压的电荷注 入无功功率,这导致寻址功耗的增加。

发明内容
因此,实施例旨在提供用于驱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方法及其驱动器, 其基本上消除由于本领域的限制和不足而产生的 一个或多个问题。
因此,实施例的一个特征是提供一种驱动方法及其驱动器,以P争低当使 用寻址能量回收电路时在所选择的小室中产生低放电的可能性。实施例的另 一个特征是提供一种P争低功耗的驱动方法及其驱动器。 上述及其它特征和优点中的至少 一个可以通过提供一种使用驱动器驱 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方法来实现,该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具有由多个扫描电 极和与所述扫描电极交叉的多个寻址电极形成的电容性负载,所述驱动器包
括寻址能量回收电路(AERC),该AERC通过电耦接到寻址电极的电感器 和所述电容性负载的谐振将寻址电压施加到寻址电极,其中,在将扫描信号 和非扫描信号之一施加到每个扫描电极的寻址时段期间,该方法包括如下步
骤将扫描信号施加到当前扫描电极;以及在寻址信号的施加完成后,将扫 描信号施加到邻近当前扫描电极的随后的扫描电极,该寻址信号在比施加寻 址电压的时间段长的时间段内不同于基础状态。
所述寻址信号在施加寻址电压(Va)之前/之后具有LC谐振波形。施加 寻址信号可以当在施加寻址电压之后的LC谐振波形完成时完成。
从扫描信号被施加到当前扫描电极的时刻到扫描信号被施加到随后的 扫描电极的时刻,将非扫描信号施加到随后的扫描电极。
在将非扫描信号施加到当前扫描电极之后,将扫描信号施加到随后的扫 描电极可以被延迟预定的时间。
将扫描信号施加到随后的扫描电极可以与寻址信号返回到基础状态同 时发生。
在施加寻址信号完成的同时将非扫描电压施加到所有扫描电极。
上述及其它特征和优点中的至少 一个可以通过提供一种与等离子体显 示面板一起使用的驱动器来实现,该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具有电容性负载,该 电容性负载由多个扫描电极和与所述扫描电极交叉的多个寻址电极形成,该 驱动器包括寻址能量回收电路(AERC),其被配置为通过电耦接到寻址电 极的电感器和电容性负载的谐振生成施加到寻址电极的、包括寻址电压的寻 址信号,其中,该寻址信号不同于基础状态的时间段长于施加寻址电压的时 间段;以及扫描驱动器,其被配置为在寻址时段期间将扫描信号和非扫描信 号之一施加到每个扫描电极,该扫描驱动器被配置为在将寻址信号施加到当 前小室完成时,将扫描信号施加到随后的扫描电极。
所述寻址信号可以在施加寻址电压(Va)之前/之后具有LC谐振波形。 施加寻址信号可以在施加寻址电压之后的LC谐振波形完成时完成。
所述扫描驱动器可以一皮配置为在从扫描信号被施加到当前扫描电极的
5时刻到扫描信号被施加到随后的扫描电极的时刻之间的时间段,将非扫描信 号施加到随后的扫描电极。
所述扫描驱动器可以被配置为在将非扫描信号施加到当前扫描电极之 后,将扫描信号施加到随后的扫描电极被延迟预定的时间。
所述扫描驱动器可以被配置为在寻址信号返回到基础状态的同时,将扫 描信号施加到随后的扫描电极。
所述扫描驱动器可以被配置为在施加寻址信号完成的同时将非扫描电 压施加到所有扫描电极。


通过参考附图详细描述示例性实施例,上述及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对本领
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用于包4舌寻址能量回收电^各(address energy recovery circuit,
AERC)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驱动波形;
图2A示出了图1中示出的寻址时段的一部分的详细视图2B示出了对应于图2A中的部分的实际测量波形;
图3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驱动波形。
图4A示出了图3中示出的寻址时段的一部分的详细视图4B示出了对应于图4A中的部分的实际测量波形;并且
图5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包括驱动器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框图,该驱
动器被配置为驱动该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具体实施例方式
将于2008年7月28日向韩国知识产^U;提交的题为"驱动等离子体显 示面板的方法"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08-0073541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 结合于此。
以下,将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特定示例性实施例。这里,当第一 元件被描述为耦接到第二元件时,该第 一元件不仅可以直接耦接到该第二元 件,而且还可以通过第三元件间接耦接到该第二元件。此外,为了清楚起见, 省略了对完整理解本发明非必要的一些元件。同时,全文中类似的参考标号 表示类似的元件。此外,这里描述的"壁电荷"是指在接近于放电小室的电极的壁(例如 电介质层)上形成和积聚的电荷。壁电荷可能被描述为在电极上"形成"或 "积聚",尽管壁电荷可能实际上并不接触电极。此外,"壁电压"表示通过 壁电荷在放电小室的壁上形成的电势差。
在描述示例性实施例之前,将详细描述驱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方法。
在本例中,等离子体显示面板配备有寻址能量回收电路(以下称为"AERC"), 用以减少寻址功耗的增加。使用AERC在较高分辨率面板中尤其有益。具体 来讲,较高分辨率面板可能具有更密集的放电小室,这导致电极之间的空隙 较短。同时,随着放电小室大小的减小,寻址功耗也会增加。
图1示出了用于具有AERC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驱动波形。为了方便 起见,作为驱动方法的示例性例子,描述一个子场周期。如图1所示,根据 驱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方法,每个子场可以包括复位时段(Pr)、寻址时 段(Pa)和维持时段(Ps)。
在复位时段(Pr)期间小室可以被初始化,以便去除在之前的维持放电 中形成的壁电荷并稳定地执行下一次寻址放电。在寻址时段(Pa)期间,可 以选择面板中要导通或不导通的小室,并且可以在导通小室(被寻址小室) 中积聚壁电荷。在维持时段(Ps)期间,可以在被寻址小室中执行维持放电 操作,在此期间显示图像。
在寻址时段(Pa)期间,维持电极(X)可以被保持在恒定的电压,并 且在寻址时段(Pa)期间,可以向要显示的小室中的扫描电极(Y)和寻址 电极(A)施加扫描脉沖和寻址脉冲。在图1示出的具体例子中,扫描脉冲 可以通过将低扫描电压(VscL)施加到要选择的扫描电极(Yl)来选择该 扫描电极(Yl ),同时其它扫描电极(Y2 )可以被保持在高扫描电压(VscH )。 寻址脉沖是这样的脉冲其用于将寻址电压(Va)施加到由施加了低扫描电 压(VscL)的扫描电极(Yl)形成的小室中要选择的小室的寻址电极(A)。 通过施加到寻址电极(A)的寻址电压(Va)和施加到扫描电极(Yl)的低 扫描电压(VscL)之间的差来实现寻址放电。 一旦施加到所选择的扫描电极 (Yl)的扫描脉冲返回到高扫描电压(VscH),低扫描电压(VscL)就被施 加到随后的扫描电极(Y2)。
如上所述,由于扫描电极和寻址电极形成电容性负载('面板电容器,), 因此在面板中存在电容。因此,除了寻址电压所需的功率之外,还需要用于
7在电容中生成预定电压的大量电荷注入无功功率来施加寻址波形,这导致寻 址功^^的增加。
此外,随着面板分辨率的增加,电极之间的空隙将减少,并且放电小室 的数量将增加。同时,随着放电小室大小的减小,寻址功耗也会增加。
这样的高功耗将增加寻址驱动器上的负荷,增加热量的生成,并导致对 寻址驱动器的损害。为了解决上面的问题,寻址驱动器可以包括能量回收电
路,例如,寻址能量回收电路(以下被称为'AERC'),以用于回收和重用 无功功率。
AERC是通过使用电耦接到寻址电极的电感器和电容性负载的谐振来回 收和重用无功功率的电路。AERC使用谐振减少硬切换(hard switching), 这可以从图1中寻址脉冲的形状看出。但是,具有这种波形的AERC在相应 的扫描电极被选择时不会完成寻址脉冲的施加,即,在扫描信号返回到高扫 描电压(VscH)之前,寻址脉冲不会返回到基础电平。因此,如结合图2A 和图2B所描述的,所选择的放电小室中的放电可能减少。
图2A示出了图1中示出的寻址时段的一部分的详细视图。图2B示出 了对应于图2A中的详细视图的实际测量波形。
参考图2A和图2B,由于LC谐振,寻址信号的波形或AERC输出的脉 冲具有比施加寻址电压(Va)的时间段长的时间段。该LC谐振明显发生在 施加到寻址电极的波形上升或下降的时间段期间,即,在施加寻址电压(Va) 的稳定状态之前和之后。因此,由于寻址电压Va仅在LC谐振之后施加到 寻址电极,寻址电压Va的施加会被延迟与谐振时间一样多的时间,即,波 形上升的时间段,由此延迟了寻址放电的形成。
相反,如上所述,低扫描电压(VscL)被顺序地施加到向其施加扫描脉 冲的扫描电极。也就是说,如图2A和图2B所示,紧接着第一扫描电极(Yl ) 被扫描之后,第二扫描电极(Y2)被扫描,即,第二扫描电极(Y2)接收 低扫描电压VscL。
但是,扫描波形没有LC谐振,即,不具有在如上所述施加寻址电压(Va) 之前和之后施加到寻址电极的波形的形状。换句话说,扫描脉沖的时间段基 本等于施加低扫描电压(VscL)的时间段。低扫描电压(VscL)被施加到 所选择的扫描电极的时间段对应于施加寻址电压(Va)的时间段。由于寻址 信号的LC谐振,对于所选择小室的寻址电压(Va)的施加时段与低扫描电压(VscL)的施加时段不完全重叠。因此,寻址放电在所选择的小室,即, 在第一扫描电极(Y1)中的所选择的小室中可能不会容易地发生,因为实际 上一些数据被/人第一或当前扫描电极(Yl )中的所选择的小室传递到了第二 或随后的扫描电极(Y2)中的所选择的放电小室,这导致了低放电。
实施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根据实施例,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可以使用 AERC来驱动,同时将随后的顺序施加扫描脉冲到扫描电极延迟例如和预定 延迟时间间隔一样多的时间。换句话说,可以根据LC谐振对寻址脉冲的影 响来确定在施加随后的扫描脉冲(例如低扫描电压(VscL))之前的延迟时 间间隔,从而可以在向下一扫描电极施加扫描脉沖之前完成寻址。
以下,将参考附图更详细地描述示例性实施例。图3示出了根据一个示 例性实施例的用于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驱动波形。这里,为了方^f更起见,描 述一个子场周期。参考图3,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每个子场可以被划分为复 位时段(Pr)、寻址时段(Pa)和维持时段(Ps)。
当在寻址时段期间通过将低电平扫描电压(VscL )施加到扫描电极(Yl ) 来执行扫描操作,以便在放电小室中选择要显示的放电小室时,可以通过 AERC将寻址电压(Va)施加到寻址电极(A)。然后,在维持时段期间,可 以通过将维持电压(Vs)交替地施加到扫描电极(Y)和维持电极(X)来 使得在寻址时段期间选择的小室放电,从而显示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灰度电 平。
如前面在图2A和图2B中所描述的,传统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在施加 寻址电压(Va)之前/之后具有LC谐振波形,即,传统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在寻址信号增加到寻址电压(Va)或从寻址电压(Va)降低的时间段中具有 由于LC谐振引起的波形,而在扫描信号中则没有这样的相应时间段。因此, 传统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有一个问题寻址放电在实际选择的放电小室,即 在由第一扫描电极选择的放电小室中不容易发生,因为一些数据被从第一扫 描电极(Yl)所选择的放电小室传递到了第二扫描电极(Y2)所选择的放 电小室,这导致了低^L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如图3所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面 板可以将下一扫描电才及扫描脉冲的施加延迟和预定延迟时间间隔一样多的 时间,即,考虑LC谐振对寻址脉沖的影响的延迟时间间隔。这将参考图4A 和图4B更详细地描述。
9图4A示出了根据图3所示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 驱动方法中的寻址时段的一部分的详细视图。图4B示出了使用图4A的波 形生成的测量波形。
参考图4A和图4B,为了解决关于在施加驱动AERC所产生的寻址电 压(Va)之前/之后的LC谐振波形的问题,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将向随后的扫 描电极的扫描脉冲的顺序施加延迟和预定的延迟时间间隔一样多的时间, 即,考虑LC谐振对寻址脉沖的影响而确定的时间间隔。
在传统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中,如图2A所示,在扫描第一扫描电极(Yl ) 之后马上扫描第二扫描电极(Y2)。相反,在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等离子体 显示面板中,第二扫描电极(Y2)不是在扫描第一扫描电极(Yl)后马上 被扫描。而是,如图4A所示,对第二扫描电极(Y2)的扫描可以被延迟与 由于使用AERC而被扩展的寻址波形的时间段一样多的时间。
结果,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驱动方法,当在寻址时段期间使用AERC来 执行寻址操作时,数据信号,即,由AERC形成的寻址波形,可以被完整地 施加到所选择的小室。
然后,考虑到在通过LC谐振施加Va电压之后的预定时间段中被扩展 的寻址波形,可以在寻址脉冲的施加完成时,即,在寻址^^冲返回到基础电 平时,将低扫描电压(VscL )顺序地施加到第二扫描电极(Y2 )。
也就是说,在将低扫描电压(VscL)施加到第一扫描电极(Yl)之后 向第二扫描电极(Y2)施加低扫描电压(VscL)时,考虑到LC谐振对寻址 波形的影响,可以在低扫描电压的施加之间保持预定的时间间隔。在这种情 况下,可以在该时间间隔中施加高扫描电压(VscH),即,在顺序的扫描之 间,可以将高扫描电压(VscH)施加到所有扫描电极。
图5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驱动器的框图,该驱动器使用AERC将寻址电 压输出到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的寻址电极,并将延迟的低扫描电压 (VscL )输出到PDP的扫描电极。
通过上述驱动方法,使用AERC驱动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驱动器可以减 少实际选择的放电小室中寻址电极的低放电。尽管这里示出了具体的波形, 但应该理解所关心的是电压差,并且实施例可以使用各种不同的波形。此外, 尽管示出在延迟时间段中将高扫描电压(VscH)施加到扫描电极,但是也可 以使用任何能够降低施加到寻址电极和扫描电极的电压之间的电压差的电压。此外,代替扫描脉冲的施加之间的延迟,也可以根据寻址信号的实际时
间段增加扫描信号的时间段,即施加低扫描电压(VscL)的时间段。最后,扫描信号的施加可以被延迟到施加到寻址电极的电压在向寻址电压(Va)上升的过程中达到特定的阈值时为止,而不是在寻址信号返回到基础电平时开始。
这里公开了示例性实施例。尽管使用了特定的术语,但它们仅仅是在一般的和描述性的意义下使用,并且也应当在一般的和描述性的意义下解读,这些特定的术语并不是为了限制的目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以对形式和细节进行各种修改,而不偏离在在前的权利要求书中阐述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使用驱动器驱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方法,该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具有由多个扫描电极和与所述扫描电极交叉的多个寻址电极形成的电容性负载,所述驱动器包括寻址能量回收电路(AERC),该AERC通过电耦接到寻址电极的电感器和所述电容性负载的谐振向寻址电极施加寻址电压,其中,在将扫描信号和非扫描信号之一施加到每个扫描电极的寻址时段期间,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扫描信号施加到当前扫描电极;以及在寻址信号的施加完成后,将扫描信号施加到邻近当前扫描电极的随后的扫描电极,该寻址信号在一时间段内不同于基础状态,所述时间段长于施加寻址电压的时间段。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方法,其中,在施加寻 址电压(Va)之前/之后,该寻址信号具有LC谐振波形。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方法,其中,当在施加 寻址电压之后的LC谐振波形完成时,施加寻址信号完成。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方法,还包括从扫描 信号被施加到当前扫描电极时到扫描信号被施加到随后的扫描电极时,将非 扫描信号施加到随后的扫描电极。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方法,其中,在将非扫 描信号施加到当前扫描电极之后,将扫描信号施加到随后的扫描电极被延迟 预定的时间。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方法,其中,将扫描信 号施加到随后的扫描电极与寻址信号返回到勤出状态同时发生。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方法,还包括在寻址信 号的施加完成时将非扫描电压施加到所有扫描电极。
8. 一种与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一起使用的驱动器,该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具有由多个扫描电极和与所述扫描电极交叉的多个寻址电极形成的电容性负 载,该驱动器包括寻址能量回收电路(AERC),其被配置为通过电耦接到寻址电极的电感 器和电容性负载的谐振生成施加到寻址电极的、包括寻址电压的寻址信号,其中,该寻址信号不同于基础状态的时间段长于施加寻址电压的时间段;以 及扫描驱动器,其被配置为在寻址时段期间将扫描信号和非扫描信号之一 施加到每个扫描电才及,该扫描驱动器净皮配置为在向当前寻址电才及施加寻址信 号完成时,将扫描信号施加到随后的扫描电极。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驱动器,其中,在施加寻址电压(Va)之前/之 后,所述寻址信号具有LC谐振波形。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驱动器,其中,在寻址电压的施加之后的LC 谐振波形完成时,施加寻址信号完成。
11.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驱动器,其中,所述扫描驱动器被配置为,在 从扫描信号被施加到当前扫描电极时到扫描信号被施加到随后的扫描电极 时,将非扫描信号施加到随后的扫描电极。
12.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驱动器,其中,所述扫描驱动器被配置为,在 将非扫描信号施加到当前扫描电极之后,将向随后的扫描电极施加扫描信号 延迟预定的时间。
13.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驱动器,其中,所述扫描驱动器被配置为,在 寻址信号返回到基础状态的同时,将扫描信号施加到随后的扫描电极。
14.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驱动器,其中,所述扫描驱动器被配置为,在 寻址信号的施加完成时,将非扫描电压施加到所有扫描电极。
全文摘要
一种使用驱动器驱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方法,该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具有由多个扫描电极和与所述扫描电极交叉的多个寻址电极形成的电容性负载,所述驱动器包括寻址能量回收电路(AERC),该AERC通过电耦接到寻址电极的电感器和所述电容性负载的谐振将寻址电压施加到寻址电极,其中,在将扫描信号和非扫描信号之一施加到每个扫描电极的寻址时段期间,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扫描信号施加到当前扫描电极;以及在施加寻址信号完成后,将扫描信号施加到邻近当前扫描电极的随后的扫描电极,该寻址信号在一时间段内不同于基础状态,所述时间段长于施加寻址电压的时间段。
文档编号G09G3/288GK101640024SQ20091016127
公开日2010年2月3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28日
发明者李升龙, 梁鹤哲, 沈庆燮, 金大焕 申请人:三星Sdi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