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影像信号显示装置、影像信号显示方法、程序及集成电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削减电子设备的功耗或者可提高相同功耗下的明亮感的影像信号
显示装置以及其关联技术。
背景技术:
因为人类对注视正显示影像信号(或图像信号)的显示装置画面(显示画面)的 中心部有较强的倾向,所以公知的方法是在显示装置中通过一边维持显示画面的画面中 心部的明亮度、一边降低不怎么注视的显示画面的画面周边部的明亮度,来在维持着显示 画面的明亮感的状态下削减显示装置的功耗。 该方法是相对于显示画面使亮度从画面的大致中心向周边降低,并通过补正输入 影像信号来实现省电化。作为该方法的代表有专利文献1。 此外,作为根据输入影像信号来动态地控制亮度的降低程度、并获得进一步省电 效果的方法有专利文献2以及专利文献3。 另外,作为虽不是以省电效果为目的、但能够根据输入影像(图像)信号的状况对 输入影像(图像)信号适当进行补正的技术,例如有专利文献4所公开的技术。在专利文 献4所公开的技术中,从由输入影像(图像)信号形成的图像数据中检测人物的面部图像 区域,并根据其检测结果来变更补正信息(补正强度等),由此来进行与输入影像信号的内 容(状况)相对应的补正处理。 上述专利文献4的技术主要是关于对静态图像的处理的技术,但即使关于动态图 像也能够适用。但是,当对动态图像应用专利文献4的技术时产生了新的课题。S卩,当对 动态图像应用专利文献4的技术时,因为通常检测处理不是完全的所以检测率基本上不为 100% 。因此,在对动态图像应用了专利文献4的技术的情况下、当要检测某对象时,产生能 检测出要检测的对象的帧和不能检测出的帧。在这样的状态下,当根据检测结果进行补正 处理时,补正处理会产生偏差。结果,利用专利文献4的技术进行了处理的动态图像是不稳 定的,例如,成为产生闪烁等的动态图像。 针对这个课题,例如,在专利文献5中公开了通过还采用过去帧的补正信息算出
当前的补正信息(适用于当前帧的补正信息)来抑制动态图像的不稳定感的装置。即,在专
利文献5所公开的技术中,通过进行不仅根据与检测处理结果对应的信息算出补正信息、
还减小来自过去帧补正信息的变化这样的处理,来抑制帧间的补正偏差。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2-55675号公报 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2-116728号公报 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2002-72951号公报 专利文献4 :日本专利第3733165号公报 专利文献5 :日本特开2006-262000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现有技术中,根据检测的结果来改变(例如,增减补正强度)补正信息 (补正强度等),所以无法稳定地获得大的补正效果(适当的补正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课题,其目的是实现能够适当地保持补正信息 (补正强度等)并抑制由于动态图像中的帧间补正处理的偏差而引起在处理图像上产生的 副作用,而且始终进行适当的补正处理的影像信号显示装置、影像信号显示方法、程序以及 集成电路。 第1发明是显示由多个图像组成的动态图像的影像信号显示装置,其具有吸引 点决定部、补正中心位置存储部,补正中心位置决定部、补正参数生成部、补正部以及显示 部。吸引点决定部决定构成动态图像的一个图像即当前图像中的吸引点。补正中心位置存 储部保持与当前图像相比以往的图像即过去图像的补正中心点的坐标。补正中心位置决定 部根据吸引点决定部所决定的吸引点和补正中心位置存储部所的保持的过去图像的补正 中心点来决定当前图像中的补正中心点。 补正参数生成部根据当前图像中的补正中心点来生成补正参数。补正部根据补正 参数来补正当前图像。显示部显示补正部所补正的图像。并且,补正中心位置决定部将处 于过去图像的补正中心点和吸引点之间且从过去图像的补正中心点起的图像上的距离是 限制值以下的图像上的点作为当前图像中的补正中心点。补正中心位置存储部存储补正中 心位置决定部所决定的当前图像中的补正中心点的坐标。 在该影像信号显示装置中考虑吸引点与过去图像(例如过去的帧图像)的补正中
心之间的关系来决定当前图像(例如当前帧图像)的补正中心,所以能够抑制由于图像间
(例如,帧间)的补正变动而引起的动态图像的急剧变动。结果,在该影像信号显示装置中,
即使是帧间急剧变动的动态图像也能够进行适当的补正处理,能够始终取得适当的动态图
像。此外,在该影像信号显示装置中可控制成对人容易注视的图像区域维持明亮感并且在
其以外的图像区域降低明亮度(例如,降低亮度),所以能够使功耗降低。 此外这里,所谓「当前图像」是当前在影像信号显示装置中作为处理对象的图像,
例如,相当于当前的帧图像(当前帧图像)。另外,所谓「过去图像」是比当前图像时间上靠
前的图像,例如,相当于将当前图像作为当前帧图像时的1帧前的帧图像。 第2发明是在第1发明中,吸引点决定部从当前图像中检测规定的检测对象图像
区域,并根据所检测的检测对象图像区域来决定吸引点。 由此,能够决定基于人容易注视的检测对象图像区域的吸引点。 第3发明是在第2发明中,检测对象图像区域是面部、或包含面部部分的图像区域。 由此,能够决定基于人容易注视的检测对象图像区域即面部或包含面部部分的图 像区域的吸引点。结果,利用该影像信号显示装置补正处理后的图像为更适当的图像且还 有效地降低了功耗。 第4发明是在第2发明中,检测对象图像区域是包含文字的图像区域。 由此,能够决定基于人容易注视的检测对象图像区域即文字(尤其,容易吸引目
光的叠印文字等)的图像区域的吸引点。结果,利用该影像信号显示装置补正处理后的图
像为更适当的图像且还能够有效地降低功耗。 第5发明是在第2发明中,吸引点决定部在检测出多个检测对象图像区域时,根据检测出的多个检测对象图像区域,将吸引点决定为图像上的1点。 由此,即使在检测出人容易注视的多个检测对象图像区域的情况下也能够将吸引 点决定为1个,所以通过该影像信号显示装置能够进行适的补正处理。 第6发明是在第5发明中,吸引点决定部在检测出多个检测对象图像区域时,根据 检测出的多个检测对象图像区域的大小、数量、位置关系中的至少一个,将吸引点决定为图 像上的1点。
由此,根据多个检测结果可以将吸引度高的1点决定为吸引点。 第7发明是在第1 第6的任意一个发明,吸引点决定部在未检测出检测对象图
像区域时,将与由图像构成的显示画面上的特定位置相当的图像上的点决定为吸引点。 由此,即使在未检测出人容易注视的检测对象图像区域的情况下也能够决定吸引
点,所以利用该影像信号显示装置可进行适当的补正处理。 第8发明是在第7发明中,吸引点决定部将与由图像构成的显示画面的大致中心 相当的图像上的点作为吸引点的初始位置。 由此,在未检测出吸引目光的情况下,也能够取得一般将容易吸引目光的画面大 致中心作为中心的补正效果。 第9发明是在第1 8的任意一个发明中,补正中心位置决定部在动态图像为 60fps(frame per second,每秒帧数)的影像时,将限制值设为1像素以上4像素以下的固 定值。 由此,更适当地执行该影像信号显示装置的补正处理。尤其,在显示部所显示的图 像尺寸为42英寸(对角线的长度)、其分辨率为横1024像素纵768像素的情况下,在该影 像信号显示装置所显示的动态图像中,通过使补正中心以每1帧4像素以下的速度移动,可 以几乎感觉不到补正中心的移动。 第10发明是在第1 8的任意一个发明中,还具有根据当前图像来改变限制值的 限制值决定部。 第11发明是在第10发明中,限制值决定部根据场景变换信息来改变限制值。
由此,在该影像信号显示装置中,例如,在补正偏差不显眼的场景变换时,可立即 使补正中心移动到吸引点。 第12发明是在第IO发明中,限制值决定部根据过去图像中的补正中心点和当前 图像中的吸引点之间的图像上的距离来改变限制值。 由此,在该影像信号显示装置中,例如能够在补正中心的移动中具有加速度(负 加速度)(即,补正中心越接近吸引点补正中心的移动速度越慢),在补正对象的画面上位 置较大地进行了移动时,也能够迅速地随动。 第13发明是在第IO发明中,限制值决定部根据由图像构成的显示画面上的吸引 点位置来改变限制值。 由此,在该影像信号显示装置中,例如在向画面大致中心的移动和从画面大致中 心开始的移动中可改变移动速度,在面部检测处理等的检测率差的情况下,可以将画面大 致中心优先作为补正中心。 第14发明是在第IO发明中,限制值决定部在由图像构成的显示画面中表示容易 吸引目光的程度即吸引度越大,限制值越大。
由此,能够根据吸引目光的难以度来改变补正中心位置的移动速度。 第15发明是在第14发明中,吸引点决定部从当前图像中检测规定的检测对象图
像区域,根据检测出的检测对象图像区域的大小、数量、图像上的位置或检测处理的可靠性
中的至少一个来算出吸引度。限制值决定部根据吸引点决定部所算出的吸引度来改变限制值。 由此,在该影像信号显示装置中,例如,在容易吸引目光的区域中能够更快地移动
补正中心位置。即,通过此结构可进行基于检测处理的基于吸引度的补正处理。 第16发明是在第1 第8的任意一个发明中,补正中心位置决定部根据在补正参
数生成部中为了生成补正参数而采用的补正强度来改变限制值。 由此,在该影像信号显示装置中,例如在容易感觉到补正中心移动的大斜率时 (信号的降低量大时),能够抑制补正中心的移动。 另外由此,在动作不显眼的情况下能够提高补正中心的移动速度。即可控制成在 补正强度小的情况下补正中心的动作不显眼,因此使补正中心位置快速移动,在补正强度 大的情况下补正中心的动作显眼,因此使补正中心位置缓慢移动。 第17发明是显示由多个图像组成的动态图像的影像信号显示方法,其具备吸引 点决定步骤、补正中心位置取得步骤、补正中心位置决定步骤、补正参数生成步骤、补正步 骤和显示步骤。 在吸引点决定步骤中,决定构成动态图像的一个图像即当前图像中的吸引点。在 补正中心位置取得步骤中取得与当前图像相比以往的图像即过去图像的补正中心点的坐 标。在补正中心位置决定步骤中,通过将处于过去图像的补正中心点和吸引点之间且从过 去图像的补正中心点起的图像上的距离是限制值以下的图像上的点作为当前图像中的补 正中心点,来决定当前图像中的补正中心点。在补正参数生成步骤中,根据当前图像中的补 正中心点来生成补正参数。在补正步骤中,根据补正参数补正当前图像。在显示步骤中显 示利用补正步骤补正后的图像。
由此,能够实现带来与第1发明同样效果的影像信号显示方法。 第18发明是在进行显示多个图像组成的动态图像的影像信号显示的计算机中可
执行的程序。该程序时计算机执行吸引点决定步骤、补正中心位置取得步骤、补正中心位置
决定步骤、补正参数生成步骤、补正步骤和显示步骤。 在吸引点决定步骤中,决定构成动态图像的一个图像即当前图像中的吸引点。在 补正中心位置取得步骤中取得与当前图像相比以往的图像即过去图像的补正中心点的坐 标。在补正中心位置决定步骤中,通过将处于过去图像的补正中心点和吸引点之间且从过 去图像的补正中心点起的图像上的距离是限制值以下的图像上的点作为当前图像中的补 正中心点,来决定当前图像中的补正中心点。在补正参数生成步骤中,根据当前图像中的补 正中心点来生成补正参数。在补正步骤中,根据补正参数补正当前图像。在显示步骤中显 示利用补正步骤补正后的图像。 由此,能够实现带来与第1发明同样效果的程序。 第19发明是用于显示多个图像组成的动态图像的影像信号显示装置的集成电 路,其具有吸引点决定部、补正中心位置存储部、补正中心位置决定部、补正参数生成部和 补正部。吸引点决定部决定构成动态图像的一个图像即当前图像中的吸引点。补正中心位置存储部保持与当前图像相比以往的图像即过去图像的补正中心点的坐标。补正中心位置
决定部根据吸引点决定部所决定的吸引点和补正中心位置存储部所的保持的过去图像的
补正中心点来决定当前图像中的补正中心点。补正参数生成部根据当前图像中的补正中心
点来生成补正参数。补正部根据补正参数来补正当前图像。并且,补正中心位置决定部将
处于过去图像的补正中心点和吸引点之间且从过去图像的补正中心点起的图像上的距离
是限制值以下的图像上的点作为当前图像中的补正中心点。补正中心位置存储部存储补正
中心位置决定部所决定的当前图像中的补正中心点的坐标。
由此,能够实现带来与第1发明同样效果的集成电路。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如下的影像信号显示装置、影像信号显示方法、程序以及集 成电路,即适当地保持补正信息(补正强度等),并且抑制由于动态图像中的帧间补正处理 的偏差而在处理图像上产生的副作用,而且能够始终进行适当的补正处理。即,根据本发明 可以实现能够保持省电效果并且能够有效抑制动态图像的不稳定感(闪烁等)产生的影像 信号显示装置、影像信号显示方法、程序以及集成电路。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影像信号显示装置1000的结构的框图。
图2中(a)是表示第N帧中的吸引点和补正中心点的显示画面的示意图。(b)是 表示第N+1吸引点和补正中心点的显示画面的示意图。(c)是用于说明基于限制值的补正 中心点位置限制的说明图。(d)是表示第N+2帧中的吸引点和补正中心点的显示画面的示 意图。(e)是表示第N+3吸引点和补正中心点的显示画面的示意图。(f)是表示从第N帧 到第N+3帧的补正中心点的移动路径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由Y分量的影像信号InY形成的显示画面的示意图。
图4是用于说明补正斜率增益的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中的影像信号显示装置2000的结构的框图。
图6是表示限制值的控制例的说明图。
符号说明 1000、2000影像信号显示装置
100、200影像信号处理部
101色彩变换部
102第1存储部
103第2存储部
104吸引点决定部
105补正中心位置存储部
106补正中心位置决定部
107补正参数生成部
108补正部
109色彩逆变换部
110影像信号显示部
9
201限制值决定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第1实施方式] 〈1. 1 :影像信号显示装置的结构> 图1是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中的影像信号显示装置1000的框图。本实施方式的 影像信号显示装置1000主要由影像信号处理部100和影像信号显示部110构成。
影像信号处理部IOO对输入影像信号进行影像变换,并将输出影像信号输出,该 影像信号处理部100具备色彩变换部101,其对输入影像信号进行色彩空间的变换;第1 存储部102,其存储由色彩变换部101所变换的明亮度分量的影像信号;以及第2存储部 103,其存储由色彩变换部101所变换的不是明亮度分量的分量的影像信号。另外,影像信 号处理部100具备吸引点决定部104,其分析从第1存储部102输出的影像信号并决定吸 引点;补正中心位置存储部105,其存储过去帧中的补正中心位置的坐标信息;以及补正中 心位置决定部106,其根据来自补正中心位置存储部105以及吸引点决定部的输出来决定 补正中心位置。此外,影像信号处理部100还具备补正参数生成部107,其根据来自补正 中心位置决定部的输出来生成补正参数;补正部108,其根据补正参数生成部107所生成的 补正参数来补正从第1存储部输出的影像信号;以及色彩逆变换部109,其对补正部108所 补正的影像信号(明亮度分量的影像信号)和从第2存储部103输出的影像信号(不是明 亮度分量的分量的影像信号)进行色彩逆变换,由此来取得输出影像信号。
影像信号显示部IIO将从影像信号处理部IOO输出的输出影像信号显示到显示画 面上。 以下,对各构成要素进行说明。 色彩变换部IOI将输入影像信号的RGB色彩空间变换为Yuv色彩空间。具体地说, 从输入影像信号的R分量影像信号、G分量影像信号以及B分量影像信号变换为明亮度分量 的影像信号InY(Y分量的影像信号)、不是明亮度分量的分量的影像信号u (u分量的影像信 号)以及影像信号v(v分量的影像信号)。然后,色彩变换部将已变换的Y分量的影像信号 InY向第1存储部102输出,将u分量的影像信号u以及v分量的影像信号v向第2存储部 103输出。此外,输入影像信号不限于由RGB色彩空间所表现的影像信号。另外不言而喻, 色彩变换部101所变换的色彩空间也不限于Yuv色彩空间。以下,为了简化说明,对输入影 像信号是由RGB色彩空间所表现的信号、输入影像信号通过色彩变换部被变换至Yuv色彩 空间的情况进行说明。 第1存储部102存储1帧的从色彩变换部101输出的明亮度分量(即,Y分量的 影像信号InY),并将已存储的Y分量的影像信号InY在规定定时输出至补正部108以及吸 引点决定部104。此外,第l存储部例如可通过能够存储l帧的影像信号的存储器(帧存储 器等)来实现。 第2存储部103存储1帧的从色彩变换部101输出的不是明亮度分量的分量(即, u分量的影像信号u以及v分量的影像信号v),并将已存储的u分量的影像信号以及v分 量的影像信号在规定定时输出至色彩逆变换部109。第2存储部103在色彩逆变换部109中正确进行色彩逆变换的定时输出u分量的影像信号以及v分量的影像信号。例如,将影
像信号所形成的图像(影像)上的任意像素位置设为pl(x, y),将与像素位置pl(x, y)对 应的从补正部108输出的Y分量的影像信号设为Out Y(x,y),将从第2存储部103输出的 与像素位置Pi (x, y)对应的u分量的影像信号以及v分量的影像信号分别设为Out u(x, y)以及Out v(x,y),将与像素位置pl(x,y)对应的从色彩逆变换部109输出的输出影像信 号设为Out RGB(x,y)。此时,为了从Out Y(x,y)、Out u(x,y)以及Out v(x,y)利用色彩 逆变换来生成输出影像信号Out(x,y),第2存储部103调节从第2存储部103输出的u分 量的影像信号以及v分量的影像信号的输出定时。 吸引点决定部104将从第1存储部102输出的Y分量的影像信号作为输入,分析 该Y分量的影像信号并决定吸引点。然后,将已决定的吸引点的位置信息(例如,表示由影 像信号形成的1张图像上的坐标的信息)输出至补正中心位置决定部106。
这里,作为吸引点在影像信号所形成的图像(影像)中是容易吸引目光的(输入) 影像信号所形成的图像上的点(或区域)。即,所谓吸引点就是在显示装置上显示影像信号 所形成的图像时容易在该显示画面中吸引目光的显示画面上的点(或区域)。例如,当在 显示装置的显示画面上显示出包含面部的影像信号时,显示画面上的面部部分容易吸引目 光。因此,吸引点决定部104对输入到吸引点决定部104的Y分量的影像信号进行面部检 测处理,在检测出面部的情况下,将所检测出的区域(检测出影像信号所形成的图像上的 面部部分的图像区域)中心作为吸引点。另外,吸引点决定部104在无法检测出面部的情 况下,一般将容易吸引目光的显示画面的大致中心(影像信号所形成的1张图像上的中心 点)作为吸引点。 此外,吸引点决定部104并非必需将面部作为检测对象进行吸引点的检测及决 定,例如,也可以将叠印(telop)文字、画面上静止对象(利用动作矢量进行分析)等作为 检测对象,决定吸引点。另外,检测对象的检测处理的具体方法是公知的方法且不妨碍本发 明,所以省略详细说明。 补正中心位置存储部105存储过去帧中的补正中心位置的坐标信息(关于由影像 信号形成的1张图像上的坐标的信息)。该补正中心位置存储部105是预先存储与后述的 补正中心位置决定部106所输出的补正中心位置相关的信息(例如,表示补正中心位置坐 标的信息)的存储部。 补正中心位置决定部106将根据吸引点决定部104所决定的吸引点的位置信息和 补正中心位置存储部105所存储的过去帧中的补正中心位置信息作为输入,并根据吸引点 决定部104所决定的吸引点的位置信息和补正中心位置存储部105所存储的过去帧中的补 正中心位置信息来决定当前帧中的补正中心位置。然后,补正中心位置决定部106将与已 决定的当前帧中的补正中心位置相关的信息(例如,表示补正中心位置坐标的信息)输出 至补正中心位置存储部105以及补正参数生成部107。 补正参数生成部107将与补正中心位置决定部106所决定的补正中心位置相关的 信息作为输入,根据与补正中心位置决定部106所决定的补正中心位置相关的信息来生成 补正参数。然后,补正参数生成部107将已生成的补正参数输出至补正部108。
补正部108将补正参数生成部107所设定(生成)的补正参数以及从第1存储部 102输出的Y分量的影像信号InY作为输入,根据补正参数生成部107所设定(生成)的补正参数来补正从第1存储部102输出的Y分量的影像信号InY。然后,补正部108将已补正 的影像信号InY输出至色彩逆变换部109。 色彩逆变换部109将Yuv色彩空间的输出影像信号0ut Y逆变换到RGB色彩空间。 即,色彩逆变换部109将从补正部108输出的Y分量的影像信号InY和从第2存储部103输 出的u分量的影像信号u以及v分量的影像信号v作为输入,对从补正部108输出的Y分 量的影像信号InY和从第2存储部103输出的u分量的影像信号u以及v分量的影像信号 v进行色彩空间变换处理(从Yuv色彩空间向RGB色彩空间的变换处理)。然后,取得输出 影像信号OutRGB,将已取得的输出影像信号Out RGB输出至影像信号显示部110。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输入影像信号和输出影像信号都在RGB色彩空间进行表 现,并在Yuv色彩空间进行影像信号处理部100的内部处理。但是,在影像信号处理部100 的内部处理中使用的明亮度分量的影像信号可以是YCbCr色彩空间的明亮度分量(Y)等各 种明亮度分量的影像信号。另外,如果不需要色彩空间的变换,则可以省略色彩变换部101 或色彩逆变换部109。此外,色彩变换部101或色彩逆变换部109所使用的用于色彩空间变 换的变换式是公知的、且本发明不是以色变换/色彩逆变换为主,所以省略详细的说明。
影像信号显示部110将从色彩逆变换部109输出的输出影像信号OutRGB作为输 入,显示由输出影像信号Out RGB形成的影像。影像信号显示部110是自身发光的自发光 型,具有可调光的显示画面,并能够根据输出影像信号按照位置i (由输出影像信号形成的 图像上的位置i)来调节光量。作为影像信号显示部110的代表例有在两片玻璃间封入 氦气或氖气等高压气体、并通过在此施加电压来使其发光的等离子显示器;利用在施加电 压时发光的有机物质的有机EL;利用电子枪的CRT(Cathode Ray Tube,阴极射线管)以 及从平面状的电子放出源(发射器)向真空放出电子与荧光体相撞而发光的FED(Field Emission Display,场发身寸显示器)。
〈1. 2 :影像信号显示装置的动作>
以下,说明如以上构成的影像信号显示装置的动作。 输入影像信号通过色彩变换部101从RGB色彩空间的影像信号变换为Yuv色彩空 间的影像信号即Y分量的影像信号InY、u分量的影像信号u以及v分量的影像信号v。利 用色彩变换部101变换出的Y分量的影像信号InY输出至第1存储部102并在第1存储部 102中存储。另一方面,利用色彩变换部101变换出的u分量的影像信号u以及v分量的影 像信号v输出至第2存储部103并在第2存储部103中存储。 第1存储部102所存储的Y分量的影像信号InY输出至吸引点决定部104。
在吸引点决定部104中分析第1存储部102所存储的Y分量的影像信号InY,由此 根据第1存储部102所存储的Y分量的影像信号InY来决定吸引点。然后,将所决定的吸 引点的位置信息(例如,表示由影像信号形成的1张图像上的坐标的信息)输出至补正中 心位置决定部106。 吸引点决定部104例如按照以下方式来分析Y分量的影像信号InY并决定吸引 点。 (al)在由Y分量的影像信号InY形成的图像中,检测人类面部或包含人类面部的
部分,将所检测出的区域的中心点(例如,图像区域的重心点)决定为吸引点。 (a2)在由Y分量的影像信号InY形成的图像中,检测包含文字的部分,将所检测出的区域的中心点(例如,图像区域的重心点)决定为吸引点。 (a3)在上述(al)以及(a2)中,当不能决定吸引点时,将由Y分量的影像信号InY 形成的图像(即,相当于显示画面)的特定位置(例如,显示画面的中央位置)决定为吸引 点。 这样,由吸引点决定部104来决定吸引点。 此外,吸引点决定部104在检测出多个与上述(al)以及(a2)相当的区域时,这些 检测结果都将吸引点决定为1点。吸引点决定部104根据检测图像区域的大小、数量、位置 关系中的至少一个来决定吸引点。
例如,吸引点决定部104如下地决定吸引点。 (bl)根据检测出的图像区域中最大的图像区域来决定吸引点(例如,将最大的图 像区域的中心点(重心点)决定为吸引点)。 (b2)在所检测出的图像区域数为规定值th以上时,将全部图像区域的规定位置 (例如,将图像中心点(相当于显示画面的中心点))决定为吸引点。 (b3)在所检测出的多个图像区域的位置密集的情况下,将由该多个图像区域形成 的图像区域的中心点决定为吸引点。
(b4)在所检测出的多个图像区域的位置不密集的情况下,将全部图像区域的规定 位置(例如,图像中心点(相当于显示画面的中心点))决定为吸引点。
此外,关于在上述(b3)以及(b4)中的所检测出的多个图像区域的位置是否密集 例如可如下地决定。采用图3对其进行说明。 图3(a)、 (b)是示出由Y分量的影像信号InY形成的显示画面的示意图。
吸引点决定部104将图3示出的显示画面(由Y分量的影像信号InY形成的图 像)如图3所示地分割成四个区域A D,在各个分割区域中,检测上述(al)以及(a2)所 说明的区域。这里,检测人类面部的图像区域。 在图3(a)中,在区域A内检测5个人类面部的图像区域,在区域B D内,上述 (al)以及(a2)所说明的检测图像区域数是「0」。因此在此情况下,在区域A中,吸引点决 定部104判断为所检测出的多个图像区域的位置密集。然后,吸引点决定部104将形成区 域A的5个面部的图像区域的中心点YP1决定为吸引点。 此外这里,在4个分割区域中,当存在规定常数th(二2)以上的检测区域时,吸引 点决定部104判断为所检测出的多个图像区域位置密集,但不言而喻可以不是th = 2。
另外在图3(b)中,因为在区域A D的各个区域内都存在检测图像区域(因为无 论在哪个区域内都没有检测出规定常数th( = 2)以上的检测图像区域),所以吸引点决定 部104判断为所检测出的多个图像区域的位置不密集。然后在此情况下,吸引点决定部104 按照上述(b4),将全部图像区域(相当于图3的1个显示画面)的规定位置即显示画面的 中心点YP2决定为吸引点。另外,此时的吸引点可以不是显示画面上严格意义的中心点而 是显示画面中心附近的点,这是不言而喻的。 另外在上述中,对分割四个画面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画面的分割数不限于此,可 以是其它分割数。 如以上这样决定的吸引点的位置信息输出至补正中心位置决定部106。 在补正中心位置决定部106中,根据吸引点决定部104所决定的吸引点的位置信息和补正中心位置存储部105所存储的过去帧中的补正中心位置信息来决定当前帧中的 补正中心位置。 对此以下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图2来详细说明决定当前帧的补正中心位置、使当前帧的 补正中心位置位于1帧前的补正中心点和当前帧的吸引点之间且当前帧的补正中心位置 与1帧前的补正中心点坐标之间的距离为限制值以下的情况。 图2是将由影像信号形成的影像显示到显示装置时的显示画面的示意图。
图2(a)是示出以面部为中心进行补正的图,图2(a)中的黑点「參」表示补正中心 HC,图2(a)中的标注叉号「X」的点表示吸引点YP。并且,图2(a)表示以补正中心HC为 中心同心圆状地进行补正的状态(表示图2(a)中同心圆上的点的补正处理程度(补正强 度)是相同的)。此外,图2(a)中的同心圆不是实际显示画面中所显示的同心圆,是为了说 明而描绘的圆(即使在图2(b)、 (d)、 (e)以及(f)中也同样)。 图2(b)是在图2(a)的帧(以下,将图2(a)的帧称为「第N帧」。)的下一帧(以 下,将该帧称为「第N+1帧」。)中面部位置发生了变化时的图。以下,为了便于说明而将第 N帧的补正中心HC的位置表述为「HC(N)」,将第N帧的吸引点YP的位置表述为「YP(N)」。
图2(b)中吸引点YP的位置是面部位置,补正中心Hc的位置可利用限制值来进行 调整。 即,当将1帧前的帧即第N帧(图2(a))中的补正中心HC(N)和当前帧即第N+1 帧(图2(b))中的吸引点YP(N+1)之间的距离设为r、将限制值设为Lim_r时,补正中心位 置决定部106进行以下动作 (1)如果r《Lin^r,则将前帧的补正中心HC(N+l)决定为吸引点YP(N+l)的位置。
(2)另外,如果r > Lim—r,则将当前帧的补正中心HC(N+1)决定为在1帧前的补 正中心点HC(N)和当前帧的吸引点YP(N+1)之间且与1帧前的补正中心HC(N)相距Lim_r 的位置。 然后采用图2(c)进行说明,白圈「〇」所示的点是1帧前的补正中心HC(N)(图 2(a)的补正中心),叉号「X」所示的点表示当前帧的吸引点YP(N+l)(图2(b)的吸引点)。 在r > Lim_r时,通过补正中心位置决定部106将当前帧的补正中心位置HC(N+1) ( 「參」 所示的点)决定为与1帧前的补正中心HC(N) ( 「〇」所示的点)相距Lim_r的位置。
图2(d)是在图2(b)的下一帧(第N+2帧)的表示补正中心位置HC的图,图2(e) 是在再下一帧(第N+3帧)的表示补正中心位置HC的图。这里,在图2(a)、 (b) 、 (d) 、 (e) 这4帧中,补正中心位置HC到达吸引点YP (参照图2 (f))。 在限制值大的情况下,从过去帧的补正中心到当前帧的补正中心的距离变长,相 反,在限制值小的情况下,该距离变短。即,如果视为补正中心位置在显示画面上移动到吸 引点,则在限制值大时其移动速度快,小时移动速度慢。 本发明人在进行了实验确认后可知,在分辨率为横1024像素、纵768像素的42英 寸等离子显示器中,如果使补正中心在60fps(frme per second)的影像下以每1帧4像素 以下的速度进行移动,则补正中心的移动不显眼(即可知,因为在人类视觉特性上无法识 别补正中心的移动,所以观看显示画面的人几乎没有感觉到不同)。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 将上述限制值设为4像素的固定值。此外,虽然优选该值但即使是其它值也能够实现本发
14明的效果,这一点是不言而喻。 此外,限制值可通过用户在菜单画面等中选择来进行输入,或者可根据输入影像 的类型(电影、体育、新闻等)进行切换。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过去帧的补正中心位置和当前帧的补正中心位置的直 线距离给与限制值,但也可以对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分别给与限制值。 如以上那样,将补正中心位置决定部106所决定的补正中心位置的坐标信息输出 至补正中心位置存储部105以及补正参数生成部107。 补正中心位置存储部105存储补正中心位置决定部106所决定的当前帧的补正中 心位置的坐标信息,将该当前帧的补正中心位置的坐标信息在下一帧的处理中作为过去帧 的补正中心位置的坐标信息输出至补正中心位置决定部106 。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举预先存储的坐标信息是1帧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但也
可以存储多帧的信息。在此情况下,可获得在过去数帧中的中心位置的移动进程信息,所以
后述的补正中心位置决定部106可控制沿着该移动进程的补正中心位置。 补正参数生成部107根据补正中心位置决定部106所决定的当前帧的补正中心位
置的坐标信息来生成补正参数。即,根据显示画面内的某点P和补正中心位置HC之间的距
离,利用补正参数生成部107来生成用于对使显示画面的亮度从补正中心位置HC向周边降
低这样的信号进行补正的补正参数即补正斜率增益。 这里,所谓「补正斜率增益」表示在影像信号所形成的图像(影像)的各个像素中 使信号值(相当于各像素的像素值。)降低的比例。输入信号值与该补正斜率增益相乘后 所得的值为使该像素的信号值降低的量。
采用图4来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图4(a)表示影像信号显示装置1000的显示画面,其中通过用线连接结给与相同 补正斜率增益值的像素来形成了等高线。各等高线上的数值(图4(a)中用箭头所示的数 值)表示基于补正斜率增益的信号值的降低程度(=输出信号值/输入信号值)。即,图 4 (a)是表示亮度从补正中心为Q点时的补正中心Q向显示画面周边降低的状况的空间形状 图。此外在图4中,为了使补正斜率增益从补正中心Q起平滑地变化,而采用高斯(Gauss) 函数。 图4(b)示出已标准化的距离和标准化后的高斯函数值之间的关系。在图4(b)中, 横轴是已标准化的距离,纵轴是已标准化的高斯函数值。根据此波形来决定各像素中的补 正斜率增益值。 此外,所谓已标准化的距离是以画面中央和画面角之间的距离进行了标准化的距离。[式l]<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15</formula> 在rpq大于r_max时,rpq在r_max饱禾口 。 另外,所谓距离rpq是利用显示画面上的某像素p与补正中心Q的坐标(xq, yq) 来求出的标量,这里是用(式2)表示的单纯距离,但不限于此,例如可以是在专利文献2所 记载的椭圆空间或矩形空间内的距离。0152] [式2]
0153] w =-叫)2 + Op -
0154] 这里,将(邓,yp)设为某像素p的坐标,将(xq, yq)设为补正中心点Q的坐标。
0155] 另外,所谓已标准化的高斯函数由式3来表示
0156] [式3]
0157」 s — 、m g鍾(0)-g画(l)
0158] 此外,gauss表示高斯函数,由式4来表示
0159] [式4]
1 f r尸《2
0160] =/—— exp
0161] 这里,e邓为指数。另外,o是常数(=0.35),规定了高斯函数的波形形状。 0162] 图4(c)示出距离rpq和补正斜率增益的关系。在图4(c)的横轴中,将补正中心 Q设为原点。
0163] 某像素p中的补正斜率增益gainp是由距离求出的标量,这里,通过采用补正斜率 增益平滑变化的高斯函数的(式5)来算出补正斜率增益,以使人难以感知亮度的降低。 0164] [式5]
0165]g翻/ = Kx《l-^-、 " ' 6-^
0166] 这里,K是0 1的常数(实数),是最大信号降低率(=最大信号降低量/最大 信号值)。这里,所谓最大信号值是可取信号的最大值,如果是8位的数据则对应于「255」。 另外,所谓最大信号降低量是通过该补正从最大信号值降低的量(降低的信号值的量)的 最大值。例如,在图4(c)所示的S点(与补正中心Q距离最大的点)的信号降低量与其相 应(在与补正中心Q距离最大的点上信号值最低(信号值取最小值))。
此外,设定最大信号降低率K相当于设定全体补正强度。这里所谓「全体补正强 度」是表示整个画面的补正量的概略的值。如果将K设定得大则最大信号降低量变大,整个 画面的补正量变大(在整个画面的发光降低量变大)。另外,如果将K设定得小则最大信号 降低量变小,整个画面的补正量变小(在整个画面的发光降低量变小)。
此外,最大信号降低率K可根据输入信号进行变化。例如日本特愿2007-012214 号所公开的技术那样,优选调整为不感知到发光量降低的情况。 通过以上情况可生成与某点p相对的斜率增益gai即。同样,针对所有点(与所有 像素对应的点)生成斜率增益。 如以上那样,可将补正参数生成部107所生成的补正参数输出至补正部108。
通过补正部108,根据补正参数生成部107所生成的补正参数来补正从第1存储部 102输出的Y分量的影像信号InY。 例如,通过对补正部108输入的Y分量的影像信号InY的信号电平(输入信号电 平)与补正参数之积来求出与输入信号电平相对的降低量,使该降低量与输入影像信号 InY相减,获得输出影像信号OutY的信号电平。S卩,通过进行(式6)所示的处理,利用补正部108来取得补正后的Y分量的影像信号OutY。
[式6] 0utY_p = InY_p-(InY_pXgainp) 此外这里,将影像信号所形成的图像(影像)的像素p中的输入信号以及输出信 号分别表述为InY_p、0utY_p。 由此,获得与某点(像素)p相对的输出信号值。另外,可同样通过对所有点(像 素)取得输出信号值来取得(补正)1帧的影像信号。 这样,补正部108所补正的Y分量的影像信号Out Y输出至色彩逆变换部109。 已补正的Y分量的影像信号Out Y和从第2存储部103输出的u分量的影像信号
u以及v分量的影像信号v通过色彩逆变换部109来执行色彩空间逆变换(从Yuv色彩空
间向RGB色彩空间的色彩空间变换)处理,并变换为输出影像信号Out RGB。然后,将色彩
逆变换部109所处理的输出影像信号OutRGB输出至影像信号显示部110。 从色彩逆变换部109输出的输出影像信号Out RGB在影像信号显示部110中显示
为影像。 如以上所述,影像信号显示装置1000既能够维持在输入影像信号中人容易注视 区域的明亮感又能够削减功耗。此外,即使在显示画面上人容易注视的区域较大地变更了 场所的情况下,也不用较大地改变整个画面的补正量(这里是整个画面的信号降低量)就 能够维持效果。另外,在影像信号显示装置1000中,考虑到吸引点和过去帧的补正中心之 间的关系来决定当前帧的补正中心,因此能够抑制由帧间的补正变动而引起的动态图像的 急剧变动。结果,在影像信号显示装置1000中,即使是在帧间急剧变动的动态图像也能够 进行适当的补正处理,并能够始终取得适当的动态图像。
[第2实施方式] 接着,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5是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影像信号显示装置2000的框图。 在图5中,对与第1实施方式的影像信号显示装置1000相同的构成要素采用相同
的符号,并省略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影像信号显示装置2000如图5所示与第1实施方式的影像信号显 示装置1000的不同点是,在第1实施方式的影像信号显示装置1000的结构中还具有限制 值决定部201。 S卩,影像信号显示装置2000与影像信号显示装置1000的不同点为,限制值 不是固定值而是变量(变动的值)。 限制值决定部201将从第1存储部102输出的Y分量的影像信号InY作为输入, 根据Y分量的影像信号InY来决定限制值,并将已决定的限制值输出至补正中心位置决定 部106。 限制值决定部201根据限制值决定部201所输入的Y分量的影像信号InY来决定 限制值。即,限制值决定部201根据对限制值决定部201输入的Y分量的影像信号InY来进 行场景变换检测,在判断为是场景变换时的情况下增大限制值。这里所谓「场景变换」是表 示场景不同的帧的变换。在场景变换中因为影像较大地发生变化(即,当前帧的影像(图 像)与l帧前的帧的影像(图像)大不相同大),所以补正的偏差不显眼。
因此,在补正偏差不显眼的场景变换时,可立即使补正中心向吸引点移动。
另外,可如下地变更限制值决定部201中的限制值的决定方法。
(变更点l) 在上述中,对限制值决定部201根据场景变换信息来决定限制值的情况进行了说 明,但也可以在频率空间内变换输入影像信号,再提取出空间频率分量处于特定频带的分 量,并根据(式7)算出的由其平方和组成的值(功率)C来进行决定。更具体地说,对输入 影像信号实施FFT滤波,再求出其O lcpd(cycle per degree)分量的平方和,并根据此
值来决定限制值。
[式7] 此外,所谓cpd(cycle per degree)是视角,例如,在显示画面的水平像素数是 「1024」、视角是33度时,空间频率的最高值约为15.5cpd。另外,F(")是对输入影像信号 InY进行了傅里叶变换后的结果。此外,这里利用傅里叶变换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利用离 散余弦变换或小波变换等其它变换。 另外,在(式7)中优选将积分范围设为Ocpd lcpd,但(式7)的积分范围不仅 限于此是不言而喻的。 图6(a)是示出在横轴上取上述功率C、在纵轴上表示限制值的(功率-C)-(限制 值)特性的一例的图。如图6(a)所示,如果功率C大则难以发觉补正,所以增大限制值,如 果功率小则容易发觉补正,所以减小限制值。 S卩,限制值决定部201根据图6(a)所示的特性来决定限制值。 在影像信号显示装置2000中这样地决定了限制值,由此可根据补正发觉的难易
度来调整补正中心的移动速度。(变更点2) 限制值决定部20可根据到达吸引点的距离来决定限制值。即,可根据1帧前的补 正中心位置和当前帧的吸引点之间的距离来决定限制值。 图6(b)是示出在横轴上取上述距离、在纵轴上表示限制值的(1帧前的补正中心 位置和当前帧的吸引点之间的距离)-(限制值)特性的一例的图。由图6(b)的特性可知, 上述距离越长限制值越大,距离越短限制值越小。 在影像信号显示装置2000中,这样地决定了限制值,由此能够使补正中心的移动 保持加速度(负加速度)(即,补正中心越接近吸引点,补正中心的移动速度越慢。),这样 即使在补正对象的画面上位置较大地移动的情况下也能够迅速地随动。
(变更点3) 限制值决定部201可根据吸引点的画面上位置来决定限制值。即,可根据画面大 致中心和吸引点之间的距离来决定限制值。 图6(c)是示出在横轴上取上述距离、在纵轴上表示限制值的(画面大致中心和吸 引点之间的距离)-(限制值)特性的一例的图。由图6(c)的特性可知,上述距离越长限制 值越小,距离越短限制值越大。这是基于一般人所注视的画面上位置是画面大致中心。
在影像信号显示装置2000中这样地决定了限制值,由此在向画面大致中心的移 动和从画面大致中心开始的移动中可改变移动速度,当面部检测处理等的检测率差时,能够将画面大致中心优先作为补正中心。
(变更点4) 限制值决定部201可根据吸引度来决定限制值。这里,所谓「吸引度」是检测对象 物吸引目光的程度。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吸引点决定部104进行面部等的图像区域的检 测,以决定吸引点,此时决定与所检测的面部等的图像区域大小相应的吸引度。面部等的检 测图像区域越大吸引度的值越大。限制值决定部201根据该吸引度来决定限制值。吸引度 优选为0 1实数值。 此外,吸引度不限于仅由面部大小来决定。例如,可利用画面上的位置(距离中心 越远越难以吸引目光)、检测的可靠性(检测不准确的物体难以吸引目光)等来决定吸引 度。 例如,在所检测出的图像区域的轮郭与人类面部相类似但其颜色不是肌色的情况
下,该检测出的图像区域也有可能是与人类面部形状相近的其它对象,所以将吸引度设定
得低(例如,将吸引度设定为「0. 5」(为吸引度取0 1实数值的区域))。 另一方面,在检测出的图像区域的轮郭与人类面部相类似且其颜色是肌色的情况
下,该检测出的图像区域是形成人类面部的图像区域的可能性高,所以将吸引度设定为高
值(例如,将吸引度设定为「0. 9」(为吸引度取0 1实数值的区域))。 图6(d)是示出在横轴上取上述吸引度、在纵轴上表示限制值的(吸引度)-(限制
值)特性的一例的图。由图6(d)的特性可知,上述吸引度越大限制值越大,吸引度越小限
制值越小。 在影像信号显示装置2000中这样地决定了限制值,由此能够在容易吸引目光的 区域中更快地移动补正中心位置。 此外如图5所示,吸引度优选由吸引点决定部104算出,并将已算出的吸引度输出 至限制值决定部201。此外,可利用限制值决定部201来算出吸引度。
(变更点5) 限制值决定部201可根据整体补正强度来决定限制值。即,可根据补正参数生成 部107所生成的补正斜率增益的最大值(最大信号降低率K)来决定限制值。
这是基于当斜率大(信号的降低量大)时容易发觉补正中心的移动、当斜率小 (信号的降低量小)时难以发觉补正中心的移动这样的常识。 图6(e)是示出在横轴上取上述最大信号降低率K、在纵轴上表示限制值的(最大 信号降低率)-(限制值)特性的一例的图。由图6(e)的特性可知,上述最大信号降低率越 大限制值越小,降低率越小限制值越大。 在影像信号显示装置2000中这样地决定了限制值,由此在容易发觉补正中心移 动的大斜率时(信号的降低量大时),能够抑制补正中心的移动。 此外,上述(变更点1) (变更点5)可分别单独应用,另外,也可以组合来应用。
[其它实施方式] 上述实施方式对在影像信号显示装置内执行帧中的处理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在 影像信号显示装置内也可以执行场中的处理。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所说明的影像信号显示装置中,可利用LSI等半导体装置 将各模块分别形成单片化,或者以包含一部分或全部的方式形成单片化。
19
此外这里,虽然构成了LSI,但根据集成度的不同而称呼为IC、系统LSI、超级LSI、 超LSI。 另外,集成电路化的方法不限于LSI,可通过专用电路或通用处理器来实现。在 LSI制造后,可利用能够编程的FPGA (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以及能够重新构成 LSI内部的电路单元的连接和设定的可重构处理器。 此外,如果开发出通过半导体技术的进步或派生的其它技术来置换成LSI的集成 电路化的技术,则显然可以采用该技术来进行功能模块的集成化。生物技术的应用等也存 在可能性。 另外,可通过硬件来实现上述实施方式的各处理,或可通过软件来实现。此外,还
可以通过软件以及硬件的混合处理来实现。另外不言而喻,在由硬件来实现上述实施方式
的影像信号显示装置时,需要进行用于实施各个处理的定时调整。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为了
简化说明,而省略在实际硬件设计中产生的各种信号的定时调整的详细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具体结构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在不脱离发明主旨的范围内
就能够进行各种变更以及修正。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影像信号显示装置、影像信号显示方法、程序以及集成电路能够将人容 易注视的区域作为中心获得充分的明亮感,且能够抑制功耗,所以在影像设备关联产业领 域中是有用的,可在该领域内实施。
20
权利要求
一种影像信号显示装置,显示由多个图像组成的动态图像,该影像信号显示装置具有吸引点决定部,其决定构成上述动态图像的一个上述图像即当前图像中的吸引点;补正中心位置存储部,其保持与上述当前图像相比以往的上述图像即过去图像的补正中心点的坐标;补正中心位置决定部,其根据上述吸引点决定部所决定的上述吸引点和上述补正中心位置存储部所保持的上述过去图像的上述补正中心点来决定上述当前图像中的补正中心点;补正参数生成部,其根据上述当前图像中的补正中心点来生成补正参数;补正部,其根据上述补正参数来补正上述当前图像;以及显示部,其显示上述补正部所补正的图像,上述补正中心位置决定部将位于上述过去图像的上述补正中心点与上述吸引点之间、且从上述过去图像的补正中心点起的上述图像上的距离是限制值以下的上述图像上的点作为上述当前图像中的补正中心点,上述补正中心位置存储部存储上述补正中心位置决定部所决定的上述当前图像中的补正中心点的坐标。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影像信号显示装置,其中,上述吸引点决定部从上述当前图像中检测规定的检测对象图像区域,并根据检测出的 上述检测对象图像区域来决定吸引点。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影像信号显示装置,其中, 上述检测对象图像区域是面部、或包含面部部分的图像区域。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影像信号显示装置,其中, 上述检测对象图像区域是包含文字的图像区域。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影像信号显示装置,其中,上述吸引点决定部在检测出多个上述检测对象图像区域时,根据检测出的多个上述检 测对象图像区域,将上述吸引点决定为图像上的1点。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影像信号显示装置,其中,上述吸引点决定部在检测出多个上述检测对象图像区域时,根据检测出的多个上述 检测对象图像区域的大小、数量、位置关系中的至少一个,将上述吸引点决定为图像上的1 点。
7. 根据权利要求1 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影像信号显示装置,其中, 上述吸引点决定部在未检测出上述检测对象图像区域时,将与由上述图像构成的显示画面上的特定位置相当的上述图像上的点决定为上述吸引点。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影像信号显示装置,其中,上述吸引点决定部将与由上述图像构成的显示画面的大致中心相当的上述图像上的 点作为上述吸引点的初始位置。
9. 根据权利要求1 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影像信号显示装置,其中, 上述补正中心位置决定部在上述动态图像为60fps即60帧/秒的影像时,将上述限制值设为1像素以上4像素以下的固定值。
10. 根据权利要求1 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影像信号显示装置,其中, 还具有根据上述当前图像来改变上述限制值的限制值决定部。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影像信号显示装置,其中, 上述限制值决定部根据场景变换信息来改变上述限制值。
12.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影像信号显示装置,其中,上述限制值决定部根据上述过去图像中的补正中心点和上述当前图像中的上述吸引 点之间的上述图像上的距离来改变上述限制值。
13.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影像信号显示装置,其中,上述限制值决定部根据由上述图像构成的显示画面上的上述吸引点的位置来改变上 述限制值。
14. 根据权利要求IO所述的影像信号显示装置,其中,在由上述图像构成的显示画面中表示容易吸引目光的程度即吸引度越大,上述限制值 决定部越使上述限制值变大。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影像信号显示装置,其中,上述吸引点决定部从上述当前图像中检测规定的检测对象图像区域,根据检测出的上 述检测对象图像区域的大小、数量、上述图像上的位置或检测处理的可靠性中的至少一个 来算出上述吸引度,上述限制值决定部根据上述吸引点决定部所算出的上述吸引度来改变上述限制值。
16. 根据权利要求1 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影像信号显示装置,其中, 上述补正中心位置决定部根据在上述补正参数生成部中为了生成上述补正参数而采用的补正强度来改变上述限制值。
17. —种影像信号显示方法,显示由多个图像组成的动态图像,该影像信号显示方法具 有以下步骤吸引点决定步骤,决定构成上述动态图像的一个上述图像即当前图像中的吸引点; 补正中心位置取得步骤,取得与上述当前图像相比以往的上述图像即过去图像的补正 中心点的坐标;补正中心位置决定步骤,通过将位于上述过去图像的上述补正中心点和上述吸引点之 间、且从上述过去图像的补正中心点起的上述图像上的距离是限制值以下的上述图像上的 点作为上述当前图像中的补正中心点,来决定上述当前图像中的补正中心点;补正参数生成步骤,根据上述当前图像中的补正中心点来生成补正参数;补正步骤,根据上述补正参数来补正上述当前图像;以及显示步骤,其显示利用上述补正步骤进行了补正的图像。
18. —种程序,能够在进行显示由多个图像组成的动态图像的影像信号显示的计算机 中执行,该程序使计算机执行以下步骤吸引点决定步骤,决定构成上述动态图像的一个上述图像即当前图像中的吸引点; 补正中心位置取得步骤,取得与上述当前图像相比以往的上述图像即过去图像的补正 中心点的坐标;补正中心位置决定步骤,通过将位于上述过去图像的上述补正中心点和上述吸引点之 间、且从上述过去图像的补正中心点起的上述图像上的距离是限制值以下的上述图像上的点作为上述当前图像中的补正中心点,来决定上述当前图像中的补正中心点; 补正参数生成步骤,根据上述当前图像中的补正中心点来生成补正参数; 补正步骤,根据上述补正参数来补正上述当前图像;以及 显示步骤,其显示利用上述补正步骤进行了补正的图像。
19. 一种集成电路,用于显示由多个图像组成的动态图像的影像信号显示装置,其中, 该集成电路具有吸引点决定部,其决定构成上述动态图像的一个上述图像即当前图像中的吸引点; 补正中心位置存储部,其保持与上述当前图像相比以往的上述图像即过去图像的补正 中心点的坐标;补正中心位置决定部,其根据上述吸引点决定部所决定的上述吸引点和上述补正中心 位置存储部所保持的上述过去图像的上述补正中心点来决定上述当前图像中的补正中心 点;补正参数生成部,其根据上述当前图像中的补正中心点来生成补正参数;以及 补正部,其根据上述补正参数来补正上述当前图像,上述补正中心位置决定部将位于上述过去图像的上述补正中心点和上述吸引点之间、 且从上述过去图像的补正中心点起的上述图像上的距离是限制值以下的上述图像上的点 作为上述当前图像中的补正中心点,上述补正中心位置存储部存储上述补正中心位置决定部所决定的上述当前图像中的 补正中心点的坐标。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既保持整个画面中的补正量又抑制动态图像中的帧间补正偏差。本发明的影像信号显示装置具有吸引点决定部(104)、补正中心位置存储部(105)、补正中心位置决定部(106)、补正参数生成部(107)和补正部(108),该影像信号显示装置进行使补正中心位置向吸引点渐渐移动这样的补正。因此,与调整补正量抑制补正偏差的方法相比,能够既保持效果又抑制补正偏差。
文档编号G09G5/10GK101779235SQ20098000058
公开日2010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14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21日
发明者木内真也, 田路文平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