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型显示装置和高压电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7681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平面型显示装置和高压电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平面型显示装置,并且更特别地,涉及平面型显示装置的高压电源的 电路配置和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平面型显示装置,诸如FED (场发射显示器)的电子束显示装置、等离子体显 示装置和液晶显示装置是已知的。对于这种平面型显示装置,高压电源可被用于向显示板 施加电压。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 2008-4323公开了在使用冷阴极电子发射器件的显 示板的背面侧设置用于供给阳极电压的高压电源的配置。伴随图像显示装置的薄型化要求,还要求高压电源的构造的小型化和薄型化。但 是,由于需要用于稳定地产生希望的高电压的升压器电路,因此高压电源的小型化是不容 易的。薄型化的装置还增加在高压电源和周围的结构之间产生电弧放电的危险。日本专利 申请公开NO.H4-167409公开了用于通过确保包围回扫变压器的壳体(外壳)和周围的结 构之间的预定的空间距离来防止CRT的高压电源中的电弧放电的配置。但是,即使在日本 专利申请公开No. H4-167409中公开的结构被直接应用于平面型显示装置,也不能满足对 于装置的薄型化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抑制电弧放电的产生并有助于实现更薄的平面型显示装置的高压 电源。本发明在其第一方面中提供了一种平面型显示装置,该平面型显示装置具有平 面型的显示板;被安装在显示板的背面侧的框架;至少覆盖框架的背面侧的覆盖物;和向 显示板施加高电压的高压电源,其中,高压电源具有多个壳体,每个壳体包围一个或更多个 变压器和整流器电路,高压电源通过串联连接所述多个壳体获得高电压,以及,所述多个壳 体被布置在框架和覆盖物之间产生的空间中,以被设置在与显示板的屏幕平行的面上。本发明在其第二方面中提供一种高压电源,该高压电源用于向具有平面型的显示 板、被安装在显示板的背面侧的框架和至少覆盖框架的背面侧的覆盖物的平面型显示装置 中的所述平面型的显示板施加高电压,该高压电源具有多个壳体,每个壳体包围一个或更 多个变压器和整流器电路,该高压电源通过串联连接所述多个壳体获得高电压,并且,所述 多个壳体被布置在框架和覆盖物之间产生的空间中,以被设置在与显示板的屏幕平行的面 上。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抑制电弧放电的产生并有助于实现更薄的平面型显示装置 的高压电源。从下文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清晰。


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例的高压电源的主要部分的电路图;图2是示出第一实施例的高压电源的安装状态的示图;图3是示出第二实施例的高压电源的安装状态的示图;图4是示出平面型显示装置的配置的示图;图5是示出平面型显示装置的高压电源的安装状态和空间距离的截面图;图6是示出用于检查空间距离的实验装置的配置的示图;图7是示出空间距离的实验结果的曲线图;以及图8A是示出高压电源的主要部分的电路图,并且图8B是示出高压电源的电路部 件的安装状态的示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被应用于一种平面型显示装置,其包括平面型显示板、被安装在该显示板 的背面侧的框架、至少覆盖该框架的背面侧的覆盖物和向该显示板施加高电压的高压电 源。作为平面型显示装置,电子束显示装置、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和液晶显示装置是已知的, 但是,本发明可被应用于任何类型的需要高压电源的显示装置。由于使用千伏量级的阳极 电压来加速电子,因此电子束显示装置特别地是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例。电子束显示装置 的显示板具有在其上以矩阵方式布置多个电子发射器件的背板和在其上设置荧光物质的 前板,并且,向前板供给阳极电压。电子发射器件的例子是表面传导型电子发射器件、场发 射型电子发射器件和MIM型电子发射器件。场发射型的例子是Spindt型、GNF (石墨纳米 纤维)型和CNT (碳纳米管)型。(图像显示装置的配置)作为应用本发明的平面型显示装置的例子,描述使用表面传导型电子发射器件的 图像显示装置。图4是示出图像显示装置的配置的示图。图像显示装置具有显示板100、调制驱动 器110、扫描驱动器120和高压电源1。显示板100具有背板101和前板105。在背板101 上形成多个表面传导型电子发 器件102、多个调制布线103和多个扫描布线104。各电子 发射器件102在调制布线103和扫描布线104的交点附近形成,并且与调制布线103和扫描 布线104电连接。调制布线103和扫描布线104通过未示出的绝缘层被绝缘。此结构被称 为“简单矩阵”结构。在前板105上形成未示出的黑矩阵、荧光物质和金属背(阳极电极)。 在图4中,为了更易于描述,示出部分透明的前板105。矩阵面板100是气密容器,并且,背 板101和前板105之间的空间保持为真空,使得发射的电子可移动。该前板105的表面是 显示图像的屏幕。高压电源1通过未示出的高压端子向前板105的金属背供给高电压。对于高压端 子的结构,可以使用已知的技术(例如,参见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 2006-156092)。在图4中,与图像信号的水平同步信号对应地依次选择扫描布线104。在选择周期 期间,从扫描驱动器120供给预定的选择电位(选择信号)。另一方面,从调制驱动器110 向调制布线103供给与图像信号的亮度(luminance)数据对应的调制信号。由此,向所选 择的线的电子发射器件102中的每一个供给作为选择信号和调制信号之间的电位差的驱动电压,并且,发射电子。然后,相应的一行荧光物质发射具有根据该亮度数据的亮度的光。 通过对于所有的线执行该操作,形成一个画面的图像。调制驱动器110的调制方法可以是 脉冲宽度调制、振幅(脉冲高度)调制以及脉冲宽度调制和振幅调制的组合中的任一种。为了获得希望的亮度(辉度(brightness)),高压电源1向前板105的金属背施 加用于加速由电子发射器件102发射的电子的电压(阳极电压)。在由本发明的发明人开 发的图像显示装置中,高压电源1的电压优选为约12kV。高压电源1的电压由需要的亮度 (辉度)、电子发射器件所发射的电流的值、要被显示的像素的数量以及其它的因素确定, 并且可具有除12kV以外的电压值。(高压电源的安装)参照图5描述用于安装平面型显示装置的高压电源的方法。图5是示出图像显示 装置的高压电源的安装状态和空间距离的截面图。图5的水平方向表示图像显示装置的厚 度方向(与屏幕垂直的方向),图5的左侧是前面侧,其右侧是背面侧。由诸如金属的导电 材料形成的框架200被安装在平面型显示板100的背面侧。该框架200是用于支撑显示板 100并对于整个装置提供刚性的支撑部件。包含未示出的驱动电路以及高压电源1的电路 板被安装在框架200上。附图标记201表示图像显示装置的覆盖物。覆盖物201覆盖从显 示板100的圆周(除屏幕外的部分)到框架200的背面侧的区域。该覆盖物201也由诸如 金属的导电材料形成。框架200和覆盖物201维持为地电位。高压电源1被设置在在框架200和覆盖物201之间产生的空间中。高压电源1包 含高压单元壳体2和印刷电路板3。高压单元壳体2包围高压电源1的高压电路部分,并 且,绝缘的浸渍(impregnating)材料被填充到该壳体(外壳)内。高压电源1的除高压电 路部分以外的电路被安装在印刷电路板3上。印刷电路板3经由间隔件210被安装在框架 200上。附图标记211表示用于固定印刷电路板3的螺钉。为了抑制高压电源1的电弧放 电,间隔件210的高度和覆盖物201的形状被设计为产生希望的空间距离Ld和Lu。Ld是 高压单元壳体2和框架200之间的空间距离,以及,Lu是高压单元壳体2和覆盖物201之 间的空间距离。(空间距离的检查)现在描述高压电源需要的希望的空间距离Ld和Lu。图6是示出用于检查空间距离的实验装置的示图。在图6中,300是DC电源,301 是AC电源,302是高压电极,而303是包围高压电极302的绝缘壳体。绝缘的浸渍材料被填 充到绝缘壳体303的外壳内,由此,实现必要的DC耐压(withstand voltage) 0附图标记304 表示为地电位的试验探针。附图标记310表示高压电极302和绝缘壳体303的外壳的表面之 间的等效电容,并且,311是绝缘壳体303的外壳的表面和试验探针304之间的等效电容。通过使用图6中的实验装置,测量开始持续的电晕放电的AC电源301的峰值-峰 值电压(放电开始电压P-P)以及试验探针304和绝缘壳体303之间的距离(间隙)。图7 示出改变DC电源300的电压(偏移电压(offset voltage))时的实验结果的曲线图。如 图7所示,开始持续的电晕放电的电压不由DC电压(偏移电压)确定,而是由AC电压(放 电开始电压P-P)单独确定。通过填充浸渍材料可完全防止由于DC电压的电晕放电。但是,在AC电压的情况 下,由于图6所示的等效电容310和311,因此电流流动。在这种情况下,随着空间距离变小,等效电容311增加,因此,阻抗减小,并且,由于AC电压而使电晕放电持续的可能性增加。开始电晕放电的空间距离如下。(1)如果确保DC耐压,那么通过AC电压确定开始电晕放电的空间距离(DC电压是 不相关的)。(2)绝缘体具有比空间(空气)高的相对静态电容率,因此,如果绝缘体被插入壳 体和另一部件(框架200、覆盖物201)之间的空间中,那么等效电容311增加。由此,壳体 和其它部件之间的距离(绝缘体的厚度和空间距离的总和)必须被设定为比不插入绝缘体 的情况下的空间距离长。如果电晕放电持续,那么绝缘壳体303等的界面劣化,并且,如果劣化发展,那么 电晕放电可能变成电弧放电。因此,必须通过减小等效电容310和311来防止电晕放电。对 于等效电容310,可根据需要的DC耐压选择和设计浸渍材料。为了抑制电晕放电,空间中的 等效电容311必须小。换句话说,通过确保壳体和其它部件之间的空间距离来防止电晕放 H1^ ο如上所述,为了保证可靠性,必须确保不产生电晕放电的空间距离。在实际的产品 中,通过将不产生电晕放电的距离加上设计余量来确定希望的空间距离Ld和Lu,并且,安 装高压电源以使得可确保空间距离Ld和Lu。(高压电源的空间距离)检查高压电源需要的空间距离。图8A是示出高压电源的主要部分的电路图。图8B是示出高压电源的电路部件的 安装的示图。例如,向一次侧电源输入端子11施加150V DC电压。附图标记12表示诸如 FET的晶体管。例如,晶体管12以数十kHz的高频开通/关断一次侧电源。附图标记20表 示回扫变压器。回扫变压器20在晶体管12关断(OFF)时从二次绕组输出当晶体管12开 通(ON)时存储的能量。高压二极管21对回扫变压器20的输出进行整流。电容器22使通 过高压二极管21整流的输出平滑化。低电位侧端子23与地电位连接。高电位侧端子24 是用于输出升压后的DC电压的端子。诸如变压器和整流电路的高压电路部分被高压单元 壳体2的外壳覆盖。高压单元壳体2的内部填充有对于DC电压具有足够的耐压的浸渍材 料。高压单元壳体2被设置为与被维持为地电位的导电覆盖物201具有预定的空间距离。如上所述,通过AC电压确定电晕放电。在图8A和图8B所示的高压电源中,阳极 A处的AC电压高,并且具有等同于将输出到高压电源的高电位侧端子24的DC电压的峰 值-峰值电压。电晕放电的开始电压由AC电压高的节点A处的浸渍材料的等效电容310和附近 空间中的等效电容311确定。通过将不产生电晕放电的空间距离(S卩,空间的等效电容311) 加上设计余量来确定希望的空间距离。在图8B中,为了便于理解,示出到覆盖物201的空 间距离,但是,到框架200的空间距离也以相同的方式被确定。如图5所示,如果通过由单个高压单元壳体2构成的高压电源1获得向显示板100 施加的高电压,那么高压单元壳体2中的AC电压变得非常高。因此,在高压单元壳体2和 框架200之间以及在高压单元壳体2和覆盖物201之间需要足够的空间距离Ld和Lu,这使 得难以实现图像显示装置的薄型化。作为检查减薄包含空间距离的高压电源以减薄图像显示装置的方式的结果,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以下的配置是优选的。 通过使用多个变压器将各电压升压到低于目标高电压(将向显示板施加的电 压)的电压。对于各变压器执行整流,并且,从各变压器获得DC电压。 多个变压器和整流器电路被封装到多个高压壳体中(而不是一个高压单元壳 体中)。 串联连接对于各变压器的整流的DC电压,并且获得目标高电压。 多个高压单元壳体被布置为设置在与显示板的屏幕平行的面上。以上的配置对于减薄高压电源和图像显示装置是优选的。该配置不仅减小高压电 源和框架或覆盖物之间的空间距离,而且,由于使用多个变压器,因此减少每个变压器的功 率。作为结果,变压器的芯部的截面面积可减小,并因此可实现高压单元壳体自身小型化和 薄型化。此方面还有助于减薄图像显示装置。现在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在以下的描述中,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特有 的配置部分,但是,与以上的配置相同的部分(例如,图像显示装置的基本配置)的描述将 被省略。(第一实施例)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高压电源的主要部分的电路图。该高压电源具 有三个高压单元壳体2a、2b和2c。三个高压单元壳体具有基本相同的电路配置。高压单元壳体2a(2b、2c)具有一次侧电源输入端子lla(llb、llc)。例如,向一次 侧电源输入端子Ila(IlbUlc)施加150V DC电压。附图标记12a(12bU2c)表示被安装到 印刷电路板3上的诸如FET的晶体管。晶体管12a(12b、12c)是以数十kHz的高频开通/ 关断一次侧电源的开关。附图标记20a(20b、20c)表示回扫变压器。回扫变压器20a(20b、 20c)在晶体管12a(12bU2c)关断(OFF)时从二次绕组输出在晶体管12a(12bU2c)开通 (ON)时存储的能量。高压二极管21a(21b、21c)对回扫变压器20a (20b、20c)的输出进行整 流。电容器22a(22b、22c)使通过高压二极管21a(21b、21c)整流的输出平滑化。由高压二 极管和电容器组成的电路被称为“整流器电路”。附图标记23a(23b、23c)表示二次电路的 低电位侧端子,附图标记24a(24b、24c)表示二次电路的高电位侧端子。诸如变压器和整流器电路的高压电路部分被高压单元壳体2a(2b、2c)的外壳覆 盖。高压单元壳体2a(2b、2c)的内部填充有对于DC电压具有足够的耐压的绝缘的浸渍材 料(也被称为成型材料、密封材料或填充物)。对于浸渍材料,例如,环氧树脂是优选的。附 图标记25表示高压电源的输出端子,并且,从该输出端子25向显示板100的前板供给高电 压。三个高压单元壳体2a、2b和2c被串联连接。换句话说,高压单元壳体2a的低电 位侧端子23a与地电位连接,并且,高电位侧端子24a与高压单元壳体2b的低电位侧端子 23b连接。高压单元壳体2b的高电位侧端子24b与高压单元壳体2c的低电位侧端子23c 连接,并且,高压单元壳体2c的高电压侧端子24c与输出端子25连接。由此,组合各高压 单元壳体的输出电压,并且可获得目标高电压。分压电阻器26和27用于以希望的比率分割输出端子25的电压。通过分割电压 获得的电位通过输出节点28被反馈到未示出的控制电路(负反馈)。控制电路控制晶体 管12a(12b、12c)的栅极,使得输出节点28的电位变得与未示出的基准电位相同。与在各
7个变压器上执行负反馈的配置相比,此配置的优点在于,不需要变压器的一次电路和二次 电路之间的绝缘。另一优点在于,对于负反馈只需要一个系统,这简化了电路配置。可通过 使用运算放大器等构建用于反馈控制的控制电路。优选地,分压电阻器26和27被插入与 三个高压单元壳体2a、2b和2c不同的壳体中,并且其外壳内部填充有对于DC电压具有足 够的耐压的绝缘的浸渍材料。为了减小纹波电压,如果必要的话,还优选使诸如膜电容器的 平滑电容器与该壳体并行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例子使用三个变压器,但是,变压器的数量可以为两个或四个 或更多个以期望实现本发明的效果。考虑到制造成本,变压器的适当的数量为十个或更少。 变压器的适当的数量由向前板供给的电压和电流以及需要的厚度确定。在本发明的发明 人开发的使用表面传导型电子发射器件的图像显示装置的情况下,高压电源的输出电压为 12kV,并且,变压器的适当的数量为3 6。例如,在图1所示的使用三个变压器的配置的情 况下,如果目标输出电压为12kV,那么各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可被设计为4kV。在图1所示的配置中,AC电压高的节点为节点Aa、节点Ab和节点Ac。这些节点处 的AC电压为使用单个变压器进行升压所需要的电压的1/3。换句话说,由于用于确定电晕 放电的开始的AC电压较低,因此,与单个变压器的配置相比,可以减小空间距离Ld和Lu。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高压电源的安装状态。图2中的垂直方向表 示图像显示装置的厚度方向(与屏幕垂直的方向),图2中的底侧是前面侧,并且顶侧是背 面侧。高压电源被设置在在框架200和覆盖物201之间产生的空间中。高压电源包含印刷 电路板3和安装在印刷电路板3上的三个高压单元壳体2a、2b和2c。印刷电路板3通过 螺钉211经由间隔件210被固定到框架200上。这里,三个高压单元壳体2a、2b和2c被布 置为被设置在与显示板的屏幕平行的面上。换句话说,三个高压单元壳体2a、2b和2c沿厚 度方向处于相同的位置(或基本相同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间隔件210的高度和覆盖 物201的形状被设计成使得在高压壳体2a、2b和2c和框架200或覆盖物201之间产生希 望的空间距离Ld和Lu。在印刷电路板3中,不在高压单元壳体2a、2b和2c和框架200之 间的区域中设置诸如布线的导电部件是更好的。在本例子中,间隔件210是与框架200分 开的部件,但可通过部分弯曲框架200的板形成。只要印刷电路板3可被固定在可确保空 间距离Ld和Lu的预定位置,可以使用任何的结构。根据本实施例的上述的配置,由于各高压单元壳体中的AC电压降低,因此与现有 技术相比,可以减小将在各高压单元壳体周围确保的空间距离Ld和Lu。另外,变压器的芯 部的截面面积可减小,因此,作为结果,高压单元壳体自身可更小和更薄。因此,图像显示装 置的显著的薄型化变为可能。(第二实施例)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高压电源的实施例。第二实施例的高压电源的电路配置与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相同。在图3中,与 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构成元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第二实施例的高压电源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在于,在印刷电路板3中产生多个开 口,并且,在开口中设置各高压单元壳体。第一实施例的其余部分与第二实施例相同。根据本实施例的配置,从高压壳体2a、2b和2c和框架200之间的空间距离除去了 具有高的相对静态电容率的印刷电路板3的厚度。因此,与第一实施例相比,空间距离Ld可进一步减小,并且,图像显示装置可变得更薄。根据本实施例,由于变压器被分割,因此高压壳体可更小和更轻。由此,图3所示 的安装形式变为可能。换句话说,如果使用一个高压单元壳体,那么,为了获得必要的功率, 该高压单元壳体需要大的尺寸和重的重量。因此,考虑到刚性和振动测试,在印刷电路板中 产生开口是困难的。而根据本实施例,高压单元壳体又小又轻,这使得能够在印刷电路板中 产生开口。换句话说,印刷电路板的开口可以是从印刷电路板的周边产生的切除部分。换句 话说,只要印刷电路板不位于高压单元壳体和框架之间,可使用任意形状的开口。(其它的实施例)在以上的实施例中,示出通过回扫型DC/DC转换器执行的升压的例子,但是,本发 明可被应用于正向型(forward type)和其它类型的电路配置。作为整流器电路,优选使用 倍压器整流器电路。其原因在于,相对于高压电源的输出电压可减小AC电压,并且,空间距 离可减小。在以上的实施例中,分别在一个高压单元壳体中封装一个变压器,但是,可以在各 高压单元壳体中封装串联连接的两个或更多个变压器。如果高压单元壳体的数量减少,那 么成本可降低。在以上的实施例中,使用由导电材料制成的覆盖物201,但是,可以使用树脂覆盖 物。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树脂覆盖物和高压电源之间设置导电屏蔽板。在这种情况下,进 行设计以使得高压单元壳体和屏蔽板之间的距离满足希望的空间距离Lu。在以上的实施例中,多个高压单元壳体被一维地设置,但是,它们可被以二维的方 式设置在与显示板的屏幕平行的面上。这里,“与屏幕平行的面”不仅包含严格(在数学上 和在几何上)平行的面,而且包含基本平行的面。例如,如果凸块处于框架200上或者如果 框架200相对于屏幕稍微倾斜,那么,由于物理限制或设计限制,可能难以严格地与屏幕平 行地设置高压单元壳体。但是,如果与屏幕大致平行地布置多个高压单元壳体,那么可以实 现作为本发明的目标的对于薄型化的要求。因此,“与屏幕平行的面”指的是“沿屏幕的面”。在以上的实施例中,描述了对于使用表面传导型电子发射器件的图像显示装置应 用本发明的例子,但是,本发明可被应用于所有类型的需要高电压的平面型显示装置。本发明的另一效果是,由于使用具有相同配置的多个高压单元壳体,因此可通过 大规模生产降低成本。诸如高压单元壳体的维护部分可以校小,这降低了管理成本。虽然已参照示例性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应理解,本发明不限于公开的示例性 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应被赋予最宽的解释以包含所有这些变更方式和等同的结构 和功能。
权利要求
一种平面型显示装置,包括平面型的显示板;框架,所述框架被安装在所述显示板的背面侧;覆盖物,所述覆盖物至少覆盖所述框架的背面侧;和高压电源,所述高压电源向所述显示板施加高电压,其中,所述高压电源具有多个壳体,每个壳体包围一个或更多个变压器和整流器电路,所述高压电源通过串联连接所述多个壳体来获得高电压,以及所述多个壳体被布置在所述框架和所述覆盖物之间产生的空间中,以被设置在与所述显示板的屏幕平行的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平面型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壳体中的每一个被布置为距所述框 架和所述覆盖物维持预定的空间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平面型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高压电源还具有分割从所述高压电源输出的高电压的分压电阻器,以及通过反馈 通过分压获得的电位来控制每一个所述壳体的输出电压的控制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平面型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高压电源具有印刷电路板,所述印刷电路板经由间隔件被安装在所述框架中, 所述印刷电路板具有开口,以及所述壳体中的每一个被设置在所述开口中并被安装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平面型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壳体的内部填充有绝缘的浸渍材料。
6.一种高压电源,所述高压电源用于向平面型显示装置中的平面型的显示板施加高电 压,所述平面型显示装置具有所述平面型的显示板、被安装在所述显示板的背面侧的框架 和至少覆盖所述框架的背面侧的覆盖物,所述高压电源具有多个壳体,每个壳体包围一个或更多个变压器和整流器电路,所述 高压电源通过串联连接所述多个壳体获得高电压,以及所述多个壳体被布置在所述框架和所述覆盖物之间产生的空间中,以被设置在与所述 显示板的屏幕平行的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6的高压电源,其中,所述壳体中的每一个被布置为距所述框架和所 述覆盖物维持预定的空间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的高压电源,还包括 分压电阻器,分割从所述高压电源输出的高电压;和控制电路,通过反馈通过分压获得的电位来控制每一个所述壳体的输出电压。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的高压电源,还包括印刷电路板,所述印刷电路板经由间隔件被 安装在所述框架中,其中,所述印刷电路板具有开口,以及所述壳体中的每一个被设置在所述开口中并被安装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的高压电源,其中,所述壳体的内部填充有绝缘的浸渍材料。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面型显示装置和高压电源,该平面型显示装置具有平面型的显示板;被安装在显示板的背面侧的框架;至少覆盖框架的背面侧的覆盖物;和向显示板施加高电压的高压电源。高压电源具有多个壳体,每个壳体包围一个或更多个变压器和整流器电路,所述多个壳体通过串联连接多个壳体获得高电压,以及,所述多个壳体被配置在在框架和覆盖物之间产生的空间中,以被设置在与显示板的屏幕平行的面上。
文档编号G09F9/30GK101986377SQ201010237369
公开日2011年3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28日
发明者中岛达也, 巽荣作, 阿部直人 申请人:佳能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