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等离子显示装置及等离子显示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1583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等离子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等离子显示装置及等离子显示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等离子显示面板上交替显示能够使用快门式(shutter)眼镜来立体观看的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等离子显示装置及等离子显示系统。
背景技术
作为等离子显示面板(以下简记为“面板”)而具有代表性的交流面放电型面板,在对置配置的前面基板和背面基板之间形成有多个放电单元。前面基板在前面侧的玻璃基板上互相平行地形成有多对由I对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组成的显示电极对。并且,按照覆盖这些显示电极对的方式形成有电介质层及保护层。背面基板在背面侧的玻璃基板上形成有多个平行的数据电极,按照覆盖这些数据电极的方式形成有电介质层,进而在该电介质上与数据电极平行地形成有多个隔壁。并且,在电介质层的表面和隔壁的侧面形成有荧光体层。而且,按照显示电极对和数据电极立体交叉的方式将前面基板和背面基板对置配置并密封。在被密封的内部放电空间中,封入包含例如分压比为5%的氙气的放电气体,在显示电极对和数据电极对置的部分形成放电单元。在这种构成的面板中,在各放电单元内通过气体放电而产生紫外线,并用该紫外线激发红色(R)、绿色(G)和蓝色(B)的各色荧光体使其发光来进行彩色的图像显示。作为驱动面板的方法,一般使用子场法。在子场法中,将I个场分割为多个子场,通过在各个子场中使各放电单元发光或者不发光,来进行灰度显示。各子场具有初始化期间、写入期间和维持期间。在初始化期间中,对各扫描电极施加初始化波形,在各放电单元中进行产生初始化放电的初始化动作。由此,在各放电单元中,形成在接下来的写入动作中需要的壁电荷,并且产生用于稳定产生写入放电的引发(priming)粒子(用于使放电产生的激发粒子)。在初始化动作中有强制初始化动作和选择初始化动作,在强制初始化动作中,与前一个子场的动作无关地,在各放电单元中产生初始化放电,在选择初始化动作中,仅在前一个子场中进行了写入放电的放电单元中产生初始化放电。 在写入期间中,对扫描电极依次施加扫描脉冲,并且针对数据电极,基于应显示的图像信号选择性施加写入脉冲。由此,在应该进行发光的放电单元的扫描电极和数据电极之间产生写入放电,在该放电单元内形成壁电荷(以下将这些动作总称记为“写入”)。在维持期间中,对由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组成的显示电极对,交替地施加基于按每个子场规定的亮度权重的数量的维持脉冲。由此,在产生了写入放电的放电单元中产生维持放电,并使该放电单元的荧光体层发光(以下,将通过维持放电使放电单元发光的情况记为“点亮”,将不使放电单元发光的情况记为“不点亮”)。由此,使各放电单元以与亮度权重相应的亮度发光。这种由维持放电引起的荧光体层的发光是与灰度显示有关的发光,伴随着强制初始化动作的发光是与灰度显示无关的发光。这样,使面板的各放电单元以与图像信号的灰度值相应的亮度进行发光,从而在面板的图像显示区域显示图像。在提高面板中的图像显示质量方面,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提高对比度。并且,作为子场法之一,公开了一种极力减少与灰度显示无关的发光,降低显示最低灰度也就是黑色时的亮度,来提高对比度比的驱动方法。在该驱动方法中,使用缓慢变化的倾斜波形电压进行强制初始化动作。并且,在构成I个场的多个子场之中,在I个子场的初始化期间进行强 制初始化动作,在其他子场的初始化期间进行选择初始化动作。这样,进行强制初始化动作的次数为I场I次。不产生维持放电的显示黑色的区域的亮度(以下简记为“黑亮度”),根据与图像显示无关的发光而变化,例如根据由初始化放电产生的发光等而变化。并且,在上述驱动方法中,显示黑色的区域中的发光,仅为在所有放电单元中进行初始化动作时的微弱发光。由此,能够降低黑亮度而显示高对比度的图像(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另外,正在研究使用等离子显示装置,作为在面板上显示可立体观看的立体(3Dimension)图像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I张立体图像由I张右眼用图像和I张左眼用图像构成。并且,在该等离子显示装置中,在面板上显示立体图像时,将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交替地显示在面板上。为了利用这种方法立体观看面板上显示的立体图像,使用者需要右眼只观看右眼用图像,左眼只观看左眼用图像。为此,使用者要使用被称作快门式眼镜的特殊眼镜,观赏面板上显示的立体图像。快门式眼镜具备右眼用快门和左眼用快门,在面板上显示右眼用图像的期间,打开右眼用快门(指透过可见光的状态)、且关闭左眼用快门(指遮断可见光的状态),在面板上显示左眼用图像的期间,打开左眼用快门、且关闭右眼用快门。这样,快门式眼镜分别与显示右眼用图像的场和显示左眼用图像的场同步地交替地开闭左右快门。由此,因为使用者能够只用右眼观测右眼用图像、只用左眼观测左眼用图像,所以能够立体观看面板上显示的立体图像。因为I张立体图像由I张右眼用图像和I张左眼用图像构成,所以在面板上显示立体图像时,在单位时间(例如I秒钟)内在面板上显示的图像一半为右眼用图像,另一半为左眼用图像。因此,I秒钟内在面板上显示的立体图像的数量为场频(I秒钟显示的场的数量)的一半。并且,如果单位时间内在面板上显示的图像的数量变少,则易看到被称为闪变(flicker)的图像的闪烁。在面板上显示非立体图像的图像、即未区别右眼用和左眼用的普通图像(以下记为“2D图像”)时,若例如场频为60Hz,则I秒钟内在面板上显示60张图像。因此,为使单位时间内在面板上显示的立体图像的数量与2D图像相同(例如60张/秒),需要将立体图像的场频设定为2D图像的2倍(例如120Hz)。并且,作为使用等离子显示装置立体观看立体图像的方法之一,公开了一种将多个子场划分为显示右眼用图像的子场组和显示左眼用图像的子场组,与各个子场组的最初子场的写入期间的开始同步地开闭快门式眼镜的快门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另一方面,面板所采用的荧光体具有依存荧光体材料的余辉特性。该余辉是指,在放电单元中放电结束后荧光体仍持续发光的现象。并且,也存在具有在维持放电结束后数msec期间内余辉持续的这种特性的突光体材料为此,例如,在显示右眼用图像(或左眼用图像)的期间结束后,根据余辉时间,右眼用图像(或左眼用图像)会作为余像显示在面板上。其中,余像是指在显示I张图像的期间结束后,由于余辉而在面板上仍显示该图像的现象。另外,余辉时间是指余辉降到足够低为止的时间。并且,如果在右眼用图像的余像消失之前将左眼用图像显示在面板上,则会发生左眼用图像中混入了右眼用图像的现象。同样,如果在左眼用图像的余像消失之前将右眼用图像显示在面板上,则会发生右眼用图像中混入了左眼用图像的现象。以下,将这种现象记为“串扰(crosstalk)”。并且,如果产生串扰,则会降低作为立体图像的质量。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0-242224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0-11242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等离子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等离子显示装置具备排列了多个具有扫描电极、维持电极和数据电极的放电单元的面板;和对面板进行驱动的驱动电路,在等离子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中,利用多个子场构成I个场,所述子场具有根据图像信号在放电单元中进行产生写入放电的写入动作的写入期间、和在产生了写入放电的放电单元中产生与亮度权重相应的数量的维持放电的维持期间,基于图像信号对放电单元设定表示每个子场的发光或不发光的图像数据,并且基于具有右眼用图像信号和左眼用图像信号的图像信号,交替地重复显示右眼用图像信号的右眼用场和显示左眼用图像信号的左眼用场,从而在面板上显示图像,对于显示预先规定的阈值以上的灰度的放电单元,设定在右眼用场和左眼用场的最后产生的子场中禁止了写入动作的图像数据。由此,能够抑制在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之间产生的串扰,从而能够实现在面板上显示高质量的立体图像。另外,在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中,优选在对放电单元设定图像数据时,根据与该放电单元相邻的放电单元中的图像信号的大小来变更阈值,相邻的放电单元中的图像信号的大小越大则使阈值越小。另外,在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中,也可在构成I个像素的以互不相同的颜色发光的多个放电单元之中,对于具有余辉时间最长的荧光体的放电单元,基于设定了上述阈值的编码表来设定图像数据,对于具有余辉时间最短的荧光体的放电单元,基于未设定上述阈值的编码表来设定图像数据。另外,在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中,也可在右眼用场和左眼用场中,将各个场的最初产生的子场设为亮度权重最大的子场,对于第2个及其以后产生的子场按照亮度权重依次减小的方式对各子场设定亮度权重,将场的最后产生的子场设为亮度权重最小的子场。另外,在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中,可在右眼用场和左眼用场中,将各个场的最初产生的子场设为亮度权重最小的子场,将第2个产生的子场设为亮度权重最大的子场,对于第3个及其以后产生的子场按照亮度权重依次减小的方式对各子场设定亮度权重。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等离子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面板,其排列了多个具有扫描电极、维持电极和数据电极的放电单元;和驱动电路,其驱动面板,驱动电路利用多个子场构成I个场,所述子场具有根据图像信号在放电单元中进行产生写入放电的写入动作的写入期间、和在产生了写入放电的放电单元中产生与亮度权重相应的数量的维持放电的维持期间,基于图像信号对放电单元设定表示每个子场的发光或不发光的图像数据,并且基于具有右眼用图像信号和左眼用图像信号的图像信号,交替地重复显示右眼用图像信号的右眼用场和显示左眼用图像信号的左眼用场,从而在面板上显示图像,对于显示预先规定的阈值以上的灰度的放电单元,设定在右眼用场和左眼用场的最后产生的子场中禁止了写入动作的图像数据。由此,能够抑制在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之间产生的串扰,从而能够实现在面 板上显示高质量的立体图像。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具备等离子显示装置和快门式眼镜的等离子显示系统。等离子显示装置具有面板和驱动面板的驱动电路,所述面板排列了多个具有扫描电极、维持电极和数据电极的放电单元,所述驱动电路具备输出与右眼用场和左眼用场同步的快门开闭用定时信号的定时信号输出部。快门式眼镜具有能够分别独立地开闭快门的右眼用快门和左眼用快门,由快门开闭用定时信号控制快门的开闭。并且,驱动电路利用多个子场构成I个场,所述子场具有根据图像信号在放电单元中进行产生写入放电的写入动作的写入期间、和在产生了写入放电的放电单元中产生与亮度权重相应的数量的维持放电的维持期间,基于图像信号对放电单元设定表示每个子场的发光或不发光的图像数据,并且基于具有右眼用图像信号和左眼用图像信号的图像信号,交替地重复显示右眼用图像信号的右眼用场和显示左眼用图像信号的左眼用场,从而在面板上显示图像,对于显示预先规定的阈值以上的灰度的放电单元,设定在右眼用场和左眼用场的最后产生的子场中禁止了写入动作的图像数据。由此,能够抑制在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之间产生的串扰,从而能够实现在面板上显示高质量的立体图像。


图I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中的等离子显示装置所采用的面板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中的等离子显示装置所采用的面板的电极排列图。图3是概略性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中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电路块及等离子显示系统的概要的图。图4是概略性表示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中的等离子显示装置所采用的面板的各电极施加的驱动电压波形的图。图5是概略性表示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中的等离子显示装置所采用的面板的各电极施加的驱动电压波形及快门式眼镜的开闭动作的波形图。
图6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中的等离子显示装置中显示立体图像时,具有利用了短余辉荧光体的荧光体层的放电单元中所采用的编码表的一例的图。图7A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中的等离子显示装置中显示立体图像时,具有利用了长余辉荧光体的荧光体层的放电单元中所采用的编码表的一例的图。图7B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中的等离子显示装置中显示立体图像时,具有利用了长余辉荧光体的荧光体层的放电单元中所采用的编码表的另一例的图。图7C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中的等离子显示装置中显示立体图像时,具有利用了长余辉荧光体的荧光体层的放电单元中所采用的编码表的又一例的图。图8是概略性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中的等离子显示装置所采用的图像信号处理电路的一部分的图。
图9是概略性表示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等离子显示装置所采用的面板的各电极施加的驱动电压波形及快门式眼镜的开闭动作的波形图。图10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等离子显示装置中显示立体图像时所采用的编码的一例的图。图11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等离子显示装置中显示立体图像时所采用的编码的另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和等离子显示系统进行说明。(实施方式I)图I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中的等离子显示装置所采用的面板10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在玻璃制的前面基板21上,形成有多对由扫描电极22和维持电极23组成的显示电极对24。而且,按照覆盖扫描电极22和维持电极23的方式而形成有电介质层25,在该电介质层25上形成有保护层26。为了降低放电单元中的放电开始电压,该保护层26由作为面板的材料具有使用实际效果的、在封入了氖气(Ne)及氙气(Xe)的情况下2次电子发射系数大且耐久性优越的氧化镁(MgO)为主成分的材料形成。在背面基板31上形成有多个数据电极32,按照覆盖数据电极32的方式形成有电介质层33,进而在该电介质层33上形成有井字形的隔壁34。而且,在隔壁34的侧面及电介质层33上设有发出红色(R)光的荧光体层35R、发出绿色(G)光的荧光体层35G及发出蓝色(B)光的荧光体层35B。以下,也将荧光体层35R、荧光体层35G、荧光体层35B统一记为荧光体层35。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蓝色荧光体而使用BaMgAlltlO17 = Eu,作为绿色荧光体而使用Zn2SiO4 = Mn,作为红色荧光体而使用(Y、Gd)B03:Eu。但是,本发明中形成荧光体层35的荧光体并不限于上述荧光体。此外,虽然表示荧光体余辉衰减的时间的时间常数因荧光体材料而异,但一般蓝色突光体是Imsec以下、绿色突光体是2msec 5msec左右、红色突光体是3msec 4msec左右。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荧光体层35B的时间常数是约0. Imsec左右、荧光体层35G和荧光体层35R的时间常数是约2 3msec左右。此外,设该时间常数是在放电结束后余辉从放电产生时的发光亮度(峰值亮度)衰减到峰值亮度的10%左右所需的时间。将这些前面基板21和背面基板31对置配置成夹持微小的放电空间并使显示电极对24与数据电极32交叉。并且,将其外周部用玻璃料等密封材料密封。然后,在其内部的放电空间中封入例如氖气和氙气的混合气 体作为放电气体。放电空间被隔壁34划分成多个区块,在显示电极对24和数据电极32交叉的部分形成有放电单元。并且,通过在这些放电单元中产生放电并使放电单元的荧光体层35发光(使放电单元点亮),从而在面板10上显示彩色图像。此外,在面板10中,由在显示电极对24延伸的方向上排列的连续3个放电单元,即发红色(R)光的放电单元、发绿色(G)光的放电单元、发蓝色⑶光的放电单元这3个放电单元构成I个像素。另外,面板10的结构并不限于上述的结构,例如,也可以是背面基板31具备条状隔壁的结构。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中的等离子显示装置所采用的面板10的电极排列图。在面板10上,排列了在水平方向(行方向)上延长的n根扫描电极SCl 扫描电极SCn (图I的扫描电极22)、及n根维持电极SUl 维持电极SUn (图I的维持电极23),并且排列了在垂直方向(列方向)上延长的m根数据电极Dl 数据电极Dm(图I的数据电极32)。并且,在一对扫描电极SCi (i = I n)及维持电极SUi与I个数据电极Dj (j = I m)交叉的部分,形成了放电单元。即,在一对显示电极对24上形成了 m个放电单元,形成了 m/3个像素。而且,在放电空间内形成mXn个放电单元,形成了 mXn个放电单元的区域成为面板10的图像显示区域。例如,在像素数为1920X1080个的面板中,m = 1920X3,n = 1080。而且,例如,对于具有数据电极Dp(p = 3Xq-2:q为m/3以下的除了 0以外的整数)的放电单元,作为荧光体层35R而涂敷了红色的荧光体,对于具有数据电极Dp+1的放电单元,作为荧光体层35G而涂敷了绿色的荧光体,对于具有数据电极Dp+2的放电单元,作为荧光体层35B而涂敷了蓝色的荧光体。图3是概略性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中的等离子显示装置40的电路块和等离子显示系统的概要的图。本实施方式所示的等离子显示系统,在结构要素中包含等离子显示装置40和快门式眼镜48。等离子显示装置40具备排列了多个放电单元的面板10和驱动面板10的驱动电路,所述放电单元具有扫描电极22、维持电极23和数据电极32。驱动电路具备图像信号处理电路41、数据电极驱动电路42、扫描电极驱动电路43、维持电极驱动电路44、定时信号产生电路45和给各电路块供给所需电源的电源电路(未图示)。驱动电路以3D驱动和2D驱动的其中一个来驱动面板10,在所述3D驱动中,基于立体图像信号交替地重复右眼用场和左眼用场而在面板10上显示立体图像,在所述2D驱动中,基于未区别右眼用和左眼用的2D图像信号在面板10上显示2D图像。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等离子显示系统具有等离子显示装置40和快门式眼镜48。并且,等离子显示装置40具备定时信号输出部46,该定时信号输出部46向快门式眼镜48输出对快门式眼镜48的快门的开闭进行控制的快门开闭用定时信号。
快门式眼镜48是在面板10上显示立体图像时使用者所使用的部件,使用者借助快门式眼镜48来观赏显示在面板10上的立体图像,由此可以对立体图像进行立体观看。图像信号处理电路41输入2D图像信号或立体图像信号,并基于输入的图像信号,对各放电单元设定灰度值。而且,将该灰度值变换为表示每个子场的发光或不发光的图像数据(是使发光或不发光与数字信号的对应的数据)。即,图像信号处理电路41将每I场的图像信号变换为表示每个子场的发光或不发光的图像数据。输入到图像信号处理电路41的图像信号是红色的原色信号SigR、绿色的原色信号sigG、蓝色的原色信号sigB,图像信号处理电路41基于原色信号SigR、原色信号sigG、原色信号sigB,对各放电单元设定R、G、B的各灰度值。另外,在输入的图像信号包含亮度信号(Y信号)及彩度信号(C信号、或者R-Y信号和B-Y信号、或者u信号和V信号等)时,图像信号处理电路41基于该亮度信号及彩度信号来算出原色信号SigR、原色信号sigG、原色信号sigB,之后对各放电单元设定R、G、B的各灰度值(以I个场表现的灰度值)。而且,将对各放电单元设定的R、G、B的灰度值变换为表示每个子场的发光或不发光的图像数据。
此外,在输入的图像信号为具有右眼用图像信号和左眼用图像信号的立体观看用的立体图像信号、且将该立体图像信号显示到面板10之际,将右眼用图像信号与左眼用图像信号按照每个场交替地输入到图像信号处理电路41。因此,图像信号处理电路41将右眼用图像信号变换为右眼用图像数据,将左眼用图像信号变换为左眼用图像数据。定时信号产生电路45基于输入信号,判别将2D图像信号及立体图像信号中的哪一个信号输入到了等离子显示装置40。而且,为了在面板10上显示2D图像或者立体图像,基于该判别结果而产生控制各电路块的动作的定时信号。具体而言,定时信号产生电路45根据输入信号中的水平同步信号及垂直同步信号的频率,判断向等离子显示装置40输入的输入信号是立体图像信号还是2D图像信号。例如,如果水平同步信号是33. 75kHz、垂直同步信号是60Hz,则将输入信号判断为2D图像信号;如果水平同步信号是67. 5kHz、垂直同步信号是120Hz,则将输入信号判断为立体图像信号。并且,定时信号产生电路45基于水平同步信号和垂直同步信号,产生控制各电路块的动作的各种定时信号。然后,将产生的定时信号提供给各个电路块(数据电极驱动电路42、扫描电极驱动电路43、维持电极驱动电路44和图像信号处理电路41等)。另外,在将立体图像显示在面板10上之际,定时信号产生电路45向定时信号输出部46输出对快门式眼镜48的快门的开闭进行控制的快门开闭用定时信号。另外,定时信号产生电路45在打开快门式眼镜48的快门(成为透过可见光的状态)时使快门开闭用定时信号为导通(“1”),在关闭快门式眼镜48的快门(成为遮断可见光的状态)时使快门开闭用定时信号为关断(“O”)。另外,快门开闭用定时信号由右眼用定时信号(右眼快门开闭用定时信号)和左眼用定时信号(左眼快门开闭用定时信号)组成,其中,右眼用定时信号在面板10上显示基于立体图像的右眼用图像信号的右眼用场时为导通、在显示基于左眼用图像信号的左眼用场时为关断;左眼用定时信号在显示基于立体图像的左眼用图像信号的左眼用场时为导通、在显示基于右眼用图像信号的右眼用场时为关断。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水平同步信号和垂直同步信号的频率并不限于上述数值。另外,在输入信号中附加了用于判别2D图像信号和立体图像信号的判别信号时,定时信号产生电路45也可以是基于该判别信号来判别输入了 2D图像信号和立体图像信号中的哪一个的构成。扫描电极驱动电路43具备初始化波形产生电路、维持脉冲产生电路、扫描脉冲产生电路(图3中未示出),基于由定时信号产生电路45供给的定时信号而作成驱动电压波形,并分别施加给扫描电极SCl 扫描电极SCn。初始化波形产生电路在初始化期间,基于定时信号产生施加于扫描电极SCl 扫描电极SCn的初始化波形。维持脉冲产生电路在维持期间,基于定时信号产生施加于扫描电极SCl 扫描电极SCn的维持脉冲。扫描脉冲产生电路具备多个扫描电极驱动IC(扫描IC),在写入期间,基于定时信号产生施加于扫描电极SCl 扫描电极SCn的扫描脉冲。维持电极驱动电路44具备维持脉冲产生电路和产生电压Vel、电压Ve2的电路(图3中未示出),基于由定时信号产生电路45供给的定时信号而作成驱动电压波形,分别 施加给维持电极SUl 维持电极SUn。在维持期间,基于定时信号产生维持脉冲,并施加给维持电极SUl 维持电极SUn。数据电极驱动电路42将构成基于2D图像信号的图像数据、或者基于立体图像信号的右眼用图像数据和左眼用图像数据的每个子场的数据,变换为与各数据电极Dl 数据电极Dm相对应的信号。并且,基于该信号和由定时信号产生电路45供给的定时信号,驱动各数据电极Dl 数据电极Dm。在写入期间产生写入脉冲,并施加给各数据电极Dl 数据电极Dm。定时信号输出部46具有LED (Light Emitting Diode)等发光元件。并且,将快门开闭用定时信号变换为例如红外线信号,然后供给至快门式眼镜48。快门式眼镜48具有接收由定时信号输出部46输出的信号(例如红外线信号)的信号接收部(未图示)、和右眼用快门49R及左眼用快门49L。右眼用快门49R和左眼用快门49L,能够分别独立地进行快门的开闭。并且,快门式眼镜48基于由定时信号输出部46供给的快门开闭用定时信号,开闭右眼用快门49R和左眼用快门49L。右眼用快门49R在右眼用定时信号导通时打开(透过可见光)、在右眼用定时信号关断时关闭(遮断可见光)。左眼用快门49L在左眼用定时信号导通时打开(透过可见光)、在左眼用定时信号关断时关闭(遮断可见光)。右眼用快门49R和左眼用快门49L例如使用液晶而构成,但本发明的构成快门的材料并不限于液晶。可采用能够高速地切换可见光的遮断和透过的任意材料来构成快门。下面,对用于驱动面板10的驱动电压波形和其动作概要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等离子显示装置40利用子场法驱动面板10。在子场法中,在时间轴上将I个场分割为多个子场,分别对各子场设定亮度权重。因此,各场分别具有多个子场。并且,各个子场具有初始化期间、写入期间和维持期间。并且,通过按照每个子场来控制各放电单元的发光或不发光,从而在面板10上显示图像。亮度权重表示在各子场中显示的亮度的大小之比,在各子场中,在维持期间内产生与亮度权重相应的数量的维持脉冲。因此,例如,亮度权重为“8”的子场以亮度权重为“I”的子场的约8倍的亮度发光,以亮度权重为“2”的子场的约4倍的亮度发光。因此,通 过以与图像信号相应的组合选择性地使各子场发光,从而可以在面板10上显示各种各样的灰度来显示图像。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输入到等离子显示装置40的图像信号是按每个场交替地重复右眼用图像信号与左眼用图像信号的立体观看用的图像信号。而且,将显示右眼用图像信号的右眼用场和显示左眼用图像信号的左眼用场在面板10上交替地重复显示,由此可以在面板10上显示由右眼用图像及左眼用图像组成的立体观看用的图像(立体图像)。因此,单位时间(例如I秒钟)所显示的立体图像的张数成为场频(I秒钟产生的场的数量)的一半。例如,如果场频是60Hz,则I秒钟内显示的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各为30张,因此I秒钟内显示30张 立体图像。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场频设定为通常的2倍(例如120Hz),从而可降低在显示场频低的图像时容易产生的图像的闪烁(闪变)。并且,使用者借助快门式眼镜48来观赏显示在面板10上的立体图像,该快门式眼镜48与右眼用场及左眼用场同步地对右眼用快门49R及左眼用快门49L分别独立地进行开闭。由此,使用者可以仅用右眼观测右眼用图像、仅用左眼观测左眼用图像,所以可以对显示在面板10上的立体图像进行立体观看。此外,右眼用场和左眼用场仅仅是所显示的图像信号不同,构成I个场的子场的数量、各子场的亮度权重、子场的排列等场的构成是相同的。因此,以下,在无需对“右眼用”及“左眼用”进行区分的情况下,将右眼用场及左眼用场仅简记为场。另外,将右眼用图像信号和左眼用图像信号仅简记为图像信号。另外,也将场的构成记为子场构成。首先,对I个场的构成和施加于各电极的驱动电压波形进行说明。右眼用场和左眼用场的各场具有多个子场,各个子场具有初始化期间、写入期间和维持期间。在初始化期间,在放电单元中产生初始化放电,并进行在各电极上形成接下来的写入期间中的写入放电所需要的壁电荷的初始化动作。初始化动作存在强制初始化动作和选择初始化动作,在强制初始化动作中,与前一个子场的动作无关地在放电单元中产生初始化放电,在选择初始化动作中,仅在前一个子场的写入期间产生了写入放电且在维持期间产生了维持放电的放电单元中选择性地产生初始化放电。在强制初始化动作中,向扫描电极22施加上升的倾斜波形电压和下降的倾斜波形电压,在图像显示区域内的所有放电单元中产生初始化放电。并且,在多个子场中的I个子场的初始化期间进行强制初始化动作,在其他子场的初始化期间中进行选择初始化动作。以下,将进行强制初始化动作的初始化期间记为“强制初始化期间”,将具有强制初始化期间的子场记为“强制初始化子场”。另外,将进行选择初始化动作的初始化期间记为“选择初始化期间”,将具有选择初始化期间的子场记为“选择初始化子场”。在写入期间,向扫描电极22施加扫描脉冲并且向数据电极32选择性地施加写入脉冲,进行选择性地在应该发光的放电单元中产生写入放电的写入动作,在该放电单元内形成在接下来的维持期间产生维持放电用的壁电荷。在维持期间,向扫描电极22和维持电极23交替地施加在各个子场的亮度权重上乘以了规定的比例常数而得到的数量的维持脉冲。该比例常数是亮度倍率。例如,在亮度倍率为2倍时,在亮度权重为“2”的子场的维持期间,对扫描电极22和维持电极23分别施加各4次的维持脉冲。因此,在该维持期间产生的维持脉冲数为8。并且,在前一个写入期间产生了写入放电的放电单元中产生维持放电,使该放电单元发光。并且,对放电单元施加维持脉冲,使该放电单元发光的动作是维持动作。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输入到等离子显示装置40的图像信号是2D图像信号或者立体图像信号,等离子显示装置40根据各个图像信号来驱动面板10。以下,对立体图像信号被输入到等离子显示装置40时施加于面板10的各电极的驱动电压波形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由5个子场(子场SF1、子场SF2、……、子场SF5)构成I个场的例子。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仅将各场的起始子场(在场的最初产生的子场)设为强制初始化子场。即,在起始子场(子场SFl)的初始化期间中进行强制初始化动作,在其他子场的初始化期间进行选择初始化动作。由此,因为I个场至少有I次在所有放电单元中产生初始化放电,所以能使强制初始化动作以后的写入动作稳定化。另外,与图像显示无关的发光仅是伴随子场SFl中的强制初始化动作的放电而产生的发光。因此,未产生维持放电的显示黑色的区域的亮度也就是黑亮度,仅为强制初始化动作中的微弱发光,从而在面板10上可以显示对比度高的图像。、另外,各子场具有分别为(16、8、4、2、1)的亮度权重。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场的最初产生的子场SFl设为亮度权重最大的子场,将第2个及其以后产生的子场按照亮度权重依次变小的方式对各子场设定亮度权重,将场的最后产生的子场SF5设为亮度权重最小的子场。对于这样设定亮度权重的理由以后叙述。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构成I个场的子场的数量及各子场的亮度权重并不局限于上述的数值。另外,也可以采用基于图像信号等切换子场构成的构成。图4是概略性表示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中的等离子显示装置所采用的面板10的各电极施加的驱动电压波形的图。在图4中示出了分别施加给在写入期间最初进行写入动作的扫描电极SCI、在写入期间最后进行写入动作的扫描电极SCn、维持电极SUl 维持电极SUn和数据电极Dl 数据电极Dm的驱动电压波形。另外,以下叙述中的扫描电极SCi、维持电极SUi、数据电极Dk表示基于图像数据(表示每个子场的发光或不发光的数据)从各电极中选择出的电极。另外,在图4中主要示出了子场SFl和子场SF2这2个子场的驱动电压波形。子场SFl是进行强制初始化动作的子场,子场SF2是进行选择初始化动作的子场。因此,在子场SFl和子场SF2中,在初始化期间施加于扫描电极22的驱动电压的波形形状不相同。此外,其他子场中的驱动电压波形,除了维持期间中的维持脉冲的产生数不同之夕卜,基本和子场SF2的驱动电压波形相同。首先,对作为强制初始化子场的子场SFl进行说明。在进行强制初始化动作的子场SFl的初始化期间的前半部分,分别对数据电极Dl 数据电极Dm、维持电极SUl 维持电极SUn施加电压0 (V)。对扫描电极SCl 扫描电极SCn施加电压Vil,然后施加从电压ViI向电压Vi2缓慢上升的倾斜波形电压。电压Vil被设定为相对于维持电极SUl 维持电极SUn而言小于放电开始电压的电压,电压Vi2被设定为相对于维持电极SUl 维持电极Sun而言超过放电开始电压的电压。在该倾斜波形电压上升的期间,分别在扫描电极SCl 扫描电极SCn和维持电极SUl 维持电极SUn之间、以及扫描电极SCl 扫描电极SCn和数据电极Dl 数据电极Dm之间,持续产生微弱的初始化放电。并且,在扫描电极SCl 扫描电极SCn上蓄积了负极性的壁电压,在数据电极Dl 数据电极Dm上和维持电极SUl 维持电极SUn上蓄积了正极性的壁电压。该电极上的壁电压,是表示由蓄积在覆盖电极的电介质层上、保护层上、荧光体层上等的壁电荷而产生的电压。在子场SFl的初始化期间后半部分,对维持电极SUl 维持电极SUn施加正极性的电压Vel,对数据电极Dl 数据电极Dm施加电压0 (V)。对扫描电极SCl 扫描电极SCn施加从电压Vi3向负极性的电压Vi4缓慢下降的倾斜波形电压。电压Vi3被设定为相对于维持电极SUl 维持电极SUn而言小于放电开始电压的电压,电压Vi4被设定为超过放电开始电压的电压。在对扫描电极SCl 扫描电极SCn施加该倾斜波形电压的期间,分别在扫描电极SCl 扫描电极SCn和维持电极SUl 维持电极SUn之间、以及扫描电极SCl 扫描电极SCn和数据电极Dl 数据电极Dm之间,产生微弱的初始化放电。并且,扫描电极SCl 扫描电极SCn上的负极性的壁电压和维持电极SUl 维持电极SUn上的正极性的壁电压被削弱,数据电极Dl 数据电极Dm上的正极性的壁电压被调整为适合写入动作的值。通过以上过程,子场SFl的初始化期间中的初始化动作、即在所有放电单元中强制性产生初始化放电的强制初始化动作结束。在接下来的子场SFl的写入期间,分别对维持电极SUl 维持电极SUn施加电压Ve2,对扫描电极SCl 扫描电极SCn施加电压Vc。接下来,对最初进行写入动作的第I行扫描电极SCl施加负极性电压Va的负极性的扫描脉冲。并且,对数据电极Dl 数据电极Dm中的第I行内应该发光的放电单元的数据电极Dk,施加正极性电压Vd的写入脉冲。施加了电压Vd的写入脉冲的放电单元的数据电极Dk和扫描电极SCl的交叉部的电压差,成为在外部施加电压的差(电压Vd-电压Va)上加上了数据电极Dk上的壁电压与扫描电极SCl上的壁电压之差而得到的值。由此,数据电极Dk和扫描电极SCl的电压差超过放电开始电压,在数据电极Dk和扫描电极SCl之间产生放电。另外,因对维持电极SUl 维持电极SUn施加了电压Ve2,因此维持电极SUl和扫描电极SCl的电压差,成为在外部施加电压的差也就是(电压Ve2-电压Va)上加上了维持电极SUl上的壁电压与扫描电极SCl上的壁电压之差而得到的值。此时,通过将电压Ve2设定为稍稍低于放电开始电压的程度的电压值,从而能够使维持电极SUl和扫描电极SCl之间处于不至于放电而又容易产生放电的状态。由此,被数据电极Dk和扫描电极SCl之间产生的放电所诱发,在处于与数据电极Dk交叉的区域的维持电极SUl和扫描电极SCl之间产生放电。这样,在同时施加了扫描脉冲和写入脉冲的放电单元(应该发光的放电单元)中产生写入放电,在扫描电极SCl上蓄积了正极性的壁电压,在维持电极SUl上蓄积了负极性的壁电压,在数据电极Dk上也蓄积了负极性的壁电压。这样,进行了第I行内应该发光的放电单元中产生写入放电从而在各电极上蓄积壁电压的写入动作。另一方面,因为未施加写入脉冲的数据电极32和扫描电极SCl的交叉部的电压没有超过放电开始电压,所以不产生写入放电。接下来,对第2行扫描电极SC2施加扫描脉冲,并且对在第2行应该发光的放电单元所对应的数据电极Dk施加写入脉冲,来进行第2行放电单元中的写入动作。将以上的写入动作,按扫描电极SC2、扫描电极SC3、……、扫描电极SCn的顺序,、依次进行到第n行的放电单元,子场SFl的写入期间结束。这样,在写入期间,选择性地在应该发光的放电单元中产生写入放电,并在该放电单元中形成壁电荷。在接下来的子场SFl的维持期间,首先对维持电极SUl 维持电极SUn施加电压0 (V)并且对扫描电极SCl 扫描电极SCn施加正极性电压Vs的维持脉冲。通过该维持脉冲的施加,从而在产生了写入放电的放电单元中,扫描电极SCi和维持电极SUi的电压差,成为在维持脉冲的电压Vs上加上了扫描电极SCi上的壁电压和维持电极SUi上的壁电压之差而得到的值。由此,扫描电极SCi和维持电极SUi的电压差超过放电开始电压,在扫描电极SCi和维持电极SUi之间产生维持放电。然后,根据由该放电产生的紫外线,使荧光体层35R、荧光体层35G、突光体层35B发光。另外,由于该放电,在扫描电极SCi上蓄积负极性的壁电压,在维持电极SUi上蓄积正极性的壁电压。进而,在数据电极Dk上也蓄积正极性的壁电压。另一方面,在写入期间未产生写入放电的放电单元中,不产生维持放电,保持初始化期 间结束时的壁电压。
接着,对扫描电极SCl 扫描电极SCn施加电压0 (V),对维持电极SUl 维持电极SUn施加电压Vs的维持脉冲。在前一个产生了维持放电的放电单元中,维持电极SUi和扫描电极SCi的电压差超过放电开始电压。由此,再次在维持电极SUi和扫描电极SCi之间产生维持放电,产生了维持放电的放电单元的荧光体层35发光,在维持电极SUi上蓄积负极性的壁电压,在扫描电极SCi上蓄积正极性的壁电压。以后,同样地对扫描电极SCl 扫描电极SCn和维持电极SUl 维持电极SUn,交替地施加在亮度权重上乘以规定的亮度倍率而得到的数量的维持脉冲。这样,通过在显示电极对24的电极间提供电位差,从而在写入期间产生了写入放电的放电单元中,继续产生维持放电。然后,在维持期间中的维持脉冲产生后(维持期间的最后),在对维持电极SUl 维持电极SUn和数据电极Dl 数据电极Dm施加了电压0 (V)的状态下,对扫描电极SCl 扫描电极SCn施加从电压0 (V)向电压Vr缓慢上升的倾斜波形电压。在向扫描电极SCl 扫描电极SCn施加的倾斜波形电压超过放电开始电压并上升的期间,在产生了维持放电的放电单元中持续产生微弱的放电。由该微弱的放电产生的带电粒子,以缓和维持电极SUi和扫描电极SCi之间的电压差的方式,在维持电极SUi上和扫描电极SCi上变为壁电荷并蓄积下来。由此,在残留着数据电极Dk上的正极性的壁电压的状态下,扫描电极SCi和维持电极SUi上的壁电压被削弱。即,放电单元内的不需要的壁电荷被清除。如果向扫描电极SCl 扫描电极SCn施加的电压达到了电压Vr,则将向扫描电极SCl 扫描电极SCn施加的施加电压下降到电压O(V)。这样,子场SFl的维持期间中的维
持动作结束。至此,子场SFl结束。在进行选择初始化动作的子场SF2的初始化期间,进行对各电极施加省略了子场SFl中的初始化期间的前半部分的驱动电压波形的选择初始化动作。在子场SF2的初始化期间,对维持电极SUl 维持电极SUn施加电压VeI,对数据电极Dl 数据电极Dm施加电压O(V)。对扫描电极SCl 扫描电极SCn施加从小于放电开始电压的电压(例如电压O(V))向负极性电压Vi4缓慢下降的倾斜波形电压。电压Vi4设定为相对于维持电极SUl 维持电极Sun而言超过放电开始电压的电压。在对扫描电极SCl 扫描电极SCn施加该倾斜波形电压的期间,在前一个子场(图4中的子场SFl)的维持期间产生了维持放电的放电单元中,产生微弱的初始化放电。并且,由于该初始化放电,扫描电极SCi上和维持电极SUi上的壁电压被削弱。另外,在数 据电极Dk上,因为通过在前一个子场的维持期间产生的维持放电使得蓄积了充足的正极性的壁电压,所以该壁电压的过剩部分被放电,数据电极Dk上的壁电压被调整为适合写入动作的壁电压。另一方面,在前一个子场(子场SFl)的维持期间未产生维持放电的放电单元中,不产生初始化放电,保持着前一个子场的初始化期间结束时的壁电压。这样,子场SF2中的初始化动作成为在前一个子场的写入期间进行了写入动作的放电单元、即在前一个子场的维持期间产生了维持放电的放电单元中选择性地产生初始化放电的选择初始化动作。至此,子场SF2的初始化期间中的初始化动作、即选择初始化动作结束。在子场SF2的写入期间,对各电极施加和子场SFl的写入期间相同的驱动电压波形,进行在应该发光的放电单元的各电极上蓄积壁电压的写入动作。接下来的维持期间也和子场SFl的维持期间同样,对扫描电极SCl 扫描电极SCn和维持电极SUl 维持电极SUn交替地施加与亮度权重相应的数量的维持脉冲,并在写入期间产生了写入放电的放电单元中产生维持放电。在子场SF3及其以后的各子场的初始化期间和写入期间,对各电极施加和子场SF2的初始化期间和写入期间同样的驱动电压波形。另外,在子场SF3及其以后的各子场的维持期间,除了在维持期间产生的维持脉冲的数量不同之外,对各电极施加和子场SF2同样的驱动电压波形。以上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对面板10的各电极施加的驱动电压波形的概要。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对各电极施加的电压值设定成例如电压Vil = 145 (V)、电压 Vi2 = 335 (V)、电压 Vi3 = 190 (V)、电压 Vi4 = -160 (V)、电压 Va = -180 (V)、电压 Vc=-35 (V)、电压 Vs = 190 (V)、电压 Vr = 190 (V)、电压 Vel = 125 (V)、电压 Ve2 = 130 (V)、电压Vd = 60 (V)。另外,电压Vc可以通过在负极性电压Va = -180 (V)上叠加正极性电压Vscn = 145 (V) (Vc = Va+Vscn)而产生,该情况下电压 Vc = -35 (V)。另外,在子场SFl的初始化期间,将向扫描电极SCl 扫描电极SCn施加的上行倾斜波形电压的倾斜度设定为I. 5(V/y sec),将下行倾斜波形电压的倾斜度设定为-2. 5(V/U sec),将在子场SF2 子场SF5的初始化期间对扫描电极SCl 扫描电极SCn施加的下行倾斜波形电压的倾斜度设定为-2. 5(V/y sec)。另外,将在维持期间中的维持脉冲产生后(维持期间的最后)对扫描电极SCl 扫描电极SCn施加的上行倾斜波形电压的倾斜度设定为 10 (V/ li sec)。此外,上述的电压值和倾斜波形电压中的倾斜度等具体数值仅是一例,本发明的各电压值和倾斜度并不局限于上述的数值。各电压值或倾斜度等希望基于面板的放电特性或等离子显示装置的规格等适当地设定。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的等离子显示装置40由2D图像信号驱动面板10时,设由8个子场(子场SFl、子场SF2、……、子场SF8)构成I个场,对子场SFl 子场SF8的各子场分别设定(1、2、4、8、16、32、64、128)的亮度权重。但是,在各子场中,因为对各电极施加的驱动电压波形,除了在维持期间产生的维持脉冲数不同之外,均和在面板10上显示立体图像信号时的情况相同,所以省略由2D图像信号驱动面板10时的动作的说明。下面,对于在立体图像信号被输入到等离子显示装置40时施加于面板10的各电极的驱动电压波形,与快门式眼镜48中的快门的开闭动作一起进行说明。图5是概略性表示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中的等离子显示装置40所采用的面板10的各电极施加的驱动电压波形和快门式眼镜48的开闭动作的波形图。在图5中示出分别施加于在写入期间最初进行写入动作的扫描电极SCI、在写入期间最后进行写入动作的扫描电极SCn、维持电极SUl 维持电极SUn和数据电极Dl 数据电极Dm的驱动电压波形。另外,在图5中表示右眼用快门49R和左眼用快门49L的开闭动作。立体图像信号是将右眼用图像信号和左眼用图像信号按每场交替地重复的立体观看用的图像信号。并且,等离子显示装置40在输入立体图像信号时,将显示右眼用图像信号的右眼用场和显示左眼用图像信号的左眼用场交替地重复,从而将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交替显示在面板10上。例如,图5所示的3个场中的场FR1、场FR2是右眼用场,将右眼用图像信号显示在面板10上。场FLl是左眼用场,将左眼用图像信号显示在面板10上。这样,等离子显示装置40将由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组成的立体观看用的立体图像显示在面板10上。对于借助快门式眼镜48观赏显示在面板10上的立体图像的使用者来说,由时间上连续的2个场所显示的图像(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被视觉识别为I张立体图像。因此,对使用者来说,在单位时间(例如I秒钟)中在面板10上显示的立体图像的张数被观测为场频(在I秒钟产生的场的数量)的一半数量。例如,如果在面板上显示的立体图像的场频(在I秒钟产生的场的数量)为60Hz,则I秒钟内在面板10上显示的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分别为30张,因此使用者在I秒钟内能够观测到30张立体图像。因此,为了在I秒钟内显示60张立体图像,必须将场频设定为60Hz的2倍也就是120Hz。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使用者可流畅地观测到立体图像的运动图像,将场频设定为通常的2倍(例如120Hz),降低了在显示场频低的图像时容易产生的图像的闪烁(闪变)。右眼用场、左眼用场的各场具有5个子场(子场SF1、子场SF2、子场SF3、子场SF4、子场SF5)。另外,对子场SFl 子场SF5的各子场,分别设定(16、8、4、2、1)的亮度权重。另外,在场的最初产生的子场的初始化期间进行强制初始化动作,在除此之外的子场的初始化期间,进行选择初始化动作。对于快门式眼镜48的右眼用快门49R和左眼用快门49L,基于由定时信号输出部46输出并被快门式眼镜48接收的快门开闭用定时信号的导通、关断,如下面那样控制快门的开闭动作。快门式眼镜48与右眼用场FRl的子场SFl的写入期间的开始同步地打开右眼用快门49R,并且与左眼用场FLl的子场SFl的写入期间的开始同步地关闭右眼用快门49R。 另外,快门式眼镜48与左眼用场FLl的子场SFl的写入期间的开始同步地打开左眼用快门49L,并且与右眼用场FR2的子场SFl的写入期间的开始同步地关闭左眼用快门49L。因此,在快门式眼镜48中,在打开了右眼用快门49R的期间关闭左眼用快门49L,在打开了左眼用快门49L的期间关闭右眼用快门49R。并且,使用者借助快门式眼镜48来观赏显示在面板10上的立体图像,该快门式眼镜48与右眼用场及左眼用场同步地对右眼用快门49R及左眼用快门49L分别独立地进行开闭。由此,使用者可以仅用右眼观测右眼用图像、仅用左眼观测左眼用图像,所以可以对显示在面板10上的立体图像进行立体观看。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立体图像信号显示在面板10时,在场的最初产生亮度权重最大的子场,之后按照亮度权重依次变小的方式对各子场设定亮度权重,在场的最后产生亮度权重最小的子场。即,将构成I个场的各子场,按子场在时间上的产生顺序依次减小亮
度权重,使各子场的亮度权重在时间上越是靠后产生的子场则越小。通过这样构成场,从而在本实施方式中,降低了从右眼用图像向左眼用图像的发光泄漏及从左眼用图像向右眼用图像的发光泄漏(以下称为“串扰”)。由此,可以向借助快门式眼镜48观赏立体图像的使用者提供高质量的立体图像。以下,对其理由进行说明。面板10中所采用的荧光体层35,具有依存于形成该荧光体的材料的余辉特性。该余辉是指放电结束后荧光体仍持续发光的现象。并且,余辉的强度同荧光体发光时的亮度成比例,荧光体发光时的亮度越高,余辉也越强。另外,余辉以与荧光体的特性相应的时间常数进行衰减,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地亮度降低。并且,也存在具有结束维持放电后的数msec间余辉持续这一特性的荧光体材料。另外,荧光体发光时的亮度越高,余辉充分衰减需要的时间也越长。在亮度权重大的子场产生的发光比在亮度权重小的子场产生的发光的亮度高。因此,在亮度权重大的子场产生的发光的余辉,比在亮度权重小的子场产生的发光的余辉的亮度更高、衰减需要的时间也更长。因此,与将最终子场设为亮度权重小的子场相比较,若将I个场的最终子场设为亮度权重大的子场,则泄漏到接下来的场的余辉增多。在交替地产生右眼用场和左眼用场从而在面板10上显示立体图像的等离子显示装置40中,如果在I个场中产生的余辉泄漏到了接下来的场中,则该余辉会作为和图像信号无关的不需要的发光被使用者观测到。这种现象就是串扰。因此,从I个场泄漏到下一个场的余辉越增多,则串扰越恶化,会阻碍立体图像的立体观看,等离子显示装置40中的图像显示质量会变差。其中,该图像显示质量是指对于借助快门式眼镜48观赏立体图像的使用者而言的图像显示质量。为了削弱从I个场泄漏到下一场的余辉、降低串扰,只要使亮度权重大的子场在I个场的较早的时期产生,尽可能地使强的余辉收敛于本场内,且将I个场的最终子场作为亮度权重小的子场,尽可能地降低残光向下一场的泄漏即可。S卩,为了抑制将立体图像信号显示到面板10时的串扰,希望在场的最初产生亮度权重最大的子场,之后按照子场的产生顺序减小亮度权重,将场的最后的子场作为亮度权重最小的子场,由此尽可能地降低余辉向下一场的泄漏。这是在构成I个场的多个子场中,将各子场的亮度权重设定为在时间上越是靠后产生的子场则亮度权重越减小的理由。另外,本实施方式并未将构成I个场的子场的数量、各子场的亮度权重限定于上述的值。例如,也可以是以下构成将子场SFl设为亮度权重最小的子场,并且将子场SF2设为亮度权重最大的子场,在子场SF3及其以后使亮度权重依次减小,可以将场的最后的子场作为亮度权重第2小的子场、或作为与子场SFl相同亮度权重的子场。接着,在本实施例中说明将立体图像信号显示在面板10上时的灰度的显示方法。以下,将应显示的灰度值与此时的子场的写入动作的有无的关系记为“编码”,将编码的集合体记为“编码表”。此外,以下,说明由5个子场构成I个场、且对子场SFl 子场SF5的各子场分别设定(16、8、4、2、1)的亮度权重的情况 。本实施方式中,在使用了余辉时间常数大的荧光体(长余辉荧光体)的放电单元和使用了余辉时间常数小的荧光体(短余辉荧光体)的放电单元之间变更编码表。该余辉时间常数,是在设由维持放电产生的发光亮度的最大值为100%时,在维持放电结束后,作为直至发光亮度衰减到10%需要的时间而测定出的值。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将余辉时间常数小于Imsec的荧光体设为短余辉荧光体,将余辉时间常数为Imsec以上的荧光体设为长余辉荧光体。并且,在本实施方式所表示的面板10中,在荧光体层35G和荧光体层35R中,使用了余辉时间常数是约2 3msec左右的长余辉荧光体,在荧光体层35B中,使用了余辉时间常数是约0. Imsec左右的短余辉荧光体。但是,本发明的区别长余辉荧光体和短余辉荧光体的余辉时间常数并不限于上述数值,荧光体层35R、荧光体层35G、荧光体层35B各荧光体层中使用的荧光体也都并不限于上述余辉时间常数的荧光体。图6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中的等离子显示装置40中显示立体图像时,具有利用了短余辉荧光体的荧光体层35的放电单元中所采用的编码表的一例的图。在图6中,左端所示数字表示灰度值,在各灰度值的右侧表示与该灰度值对应的图像数据。该图像数据是表示各子场中有无写入动作的数据。此外,在图6中,进行写入动作的用“I”表示,不进行写入动作的用“0”表示。本实施方式中,在具有利用了余辉时间常数比较短的短余辉荧光体的荧光体层35 (例如荧光体层35B)的放电单元中显示灰度时,使用图6所示的编码表。根据图6所示的编码表,例如在显示灰度值“0”的放电单元中,在子场SFl 子场SF5的所有子场中均不进行写入动作。由此,在该放电单元中一次都不产生维持放电,显示亮度最低的灰度值“O”。另外,例如,在显示灰度值“I”的放电单元中,仅在拥有亮度权重“I”的子场也就是子场SF5中进行写入动作,在除此之外的子场中不进行写入动作。由此,在该放电单元中,产生了与亮度权重“I”相应次数的维持放电,产生了与灰度值“I”相当的明亮度的发光,从而显示灰度值“ I ”。另外,例如,在显示灰度值“7”的放电单元中,在亮度权重“4”的子场SF3、亮度权重“2”的子场SF4和亮度权重“I”的子场SF5中进行写入动作,在除此之外的子场中不进行写入动作。由此,在该放电单元中,产生了与亮度权重“ 7 ”相应的次数的维持放电,产生了与灰度值“7”相当的明亮度的发光,从而显示灰度值“7”。对于其他灰度值也同样根据图6所示的编码表在各个子场中控制写入动作。
下面,使用图7A、图7B、图7C,说明在利用了余辉时间常数比较长的长余辉荧光体的放电单元中显示灰度时的编码表。图7A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中的等离子显示装置40中显示立体图像时,具有利用了长余辉荧光体的荧光体层35的放电单元中所采用的编码表的一例的图。图7B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中的等离子显示装置40中显示立体图像时,具有利用了长余辉荧光体的荧光体层35的放电单元中所采用的编码表的另一例的图。图7C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中的等离子显示装置40中显示立体图像时,具有利用了长余辉荧光体的荧光体层35的放电单元中所采用的编码表的又一例的图。在图7A、图7B、图7C中,左端所示数字表示灰度值,在各灰度值的右侧,表示与该灰度值对应的图像数据。该图像数据是表示各子场中有无写入动作的数据。在图7A、图7B、图7C中,进行写入动作的用“ I”表示,不进行写入动作的用“0”表示。图7A、图7B、图7C所示的各编码表,和图6所示的编码表基本相同。但是,图7A、图7B、图7C所示的编码表和图6所示的编码表在下述方面不同。即,在图7A、图7B、图7C所示的编码表中,在显示被预先设定为阈值的灰度值以上的灰度值时,在场的最终子场(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子场SF5)中不进行写入动作。换言之,如果在作为阈值的灰度值以上,则禁止最终子场的写入动作,最终子场不点亮。再换句话说,若在作为阈值的灰度值以上,仅使用最终子场不点亮的灰度作为显示用的灰度。例如,在图7A所示的编码表中,将灰度值“16”设定为阈值。因此,在显示被设定为阈值的灰度值“16”以上的灰度值时,在最终子场也就是子场SF5中不进行写入动作。另外,在图7B所示的编码表中,将灰度值“8”设定为阈值。因此,在显示被设定为阈值的灰度值“8”以上的灰度值时,在最终子场也就是子场SF5中不进行写入动作。另外,在图7C所示的编码表中,将灰度值“4”设定为阈值。因此,在显示被设定为阈值的灰度值“4”以上的灰度值时,在最终子场也就是子场SF5中不进行写入动作。如上所述,为了削弱从I个场向下一场泄漏的余辉、降低串扰,希望将I个场的最终子场设为亮度权重小的子场,以尽可能地降低余辉向下一场泄漏。并且,如果最终子场不发光,则不产生最终子场的余辉,而且在最终子场期间会降低之前的发光产生的余辉。因此,如果最终子场不发光,则能够进一步降低余辉向下一场泄漏、进一步降低串扰。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I个场的最终子场作为亮度权重最小的子场。因此,最终子场对显示图像的影响要比其他子场小,即使不点亮最终子场,对显示图像的影响也比较小。并且,在利用了余辉时间常数比较长的长余辉荧光体的放电单元中,和利用了短余辉荧光体的放电单元相比较,容易产生串扰。这是因为采用了如下设定的编码表的缘故在利用了长余辉荧光体的放电单元中显示灰度的情况下,当显示被设定为阈值的灰度值以上的灰度值时,在场的最终子场中不进行写入动作。其中,在图7A所示的编码表中,在被设定为阈值的灰度值“16”以上的灰度值的情况下子场SF5不点亮。因此,在编码表中未设定例如灰度值“17”、灰度值“19”、灰度值“21” 等灰度值,这些灰度值在面板10上无法显示。另外,在图7B所示的编码表中,在被设定为阈值的灰度值“8”以上的灰度值的情况下子场SF5不点亮。因此,除了在图7A所示的编码表中未设定的灰度值外,在编码表中还未设定例如灰度值“9”、灰度值“ 11 ”、灰度值“ 13”等灰度值,这些灰度值在面板10上无
法显示。另外,在图7C所示的编码表中,在被设定为阈值的灰度值“4”以上的灰度值的情况下子场SF5不点亮。因此,除了在图7B所示的编码表中未设定的灰度值外,编码表中还未设定例如灰度值“5”、灰度值“7”等灰度值,这些灰度值在面板10上无法显示。但是,编码表中未设定的这些灰度值,例如可通过使用一般公知的误差扩散法或抖动法(dither method)来模拟地显示在面板10上。
但是,如果使用误差扩散法或抖动法将编码表中未设定的这些灰度值模拟地显示在面板10上,则面板10所显示的图像上往往会产生细颗粒状的噪声。并且,编码表中未设定的灰度值的数越增加,这种细颗粒状的噪声越容易产生。并且,这种细颗粒状的噪声在显示低灰度的图像时比显示高灰度的图像时容易被使用者看出来。因此,这种细颗粒状的噪声,在使用图7B所示的编码表显示图像时比在使用图7A所示的编码表显示图像时更容易产生,在使用图7C所示的编码表显示图像时比在使用图7B所示的编码表显示图像时更容易产生。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降低这种噪声,适应性地变更上述阈值。即,在成为编码对象的放电单元中设定图像数据时,根据与该放电单元相邻的放电单元的图像信号的大小(信号电平的大小)变更上述阈值,并基于设定有该阈值的编码表,在该放电单元中设定图像数据。图8是概略性地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中的等离子显示装置40所采用的图像信号处理电路41的一部分的图。图像信号处理电路41具有灰度值变换部51R、灰度值变换部51G、灰度值变换部51B、基本编码表52R、基本编码表52G、基本编码表52B、数据变换部53R、数据变换部53G、数据变换部53B、余像对策阈值判定部54R、余像对策阈值判定部54G、编码表55R、编码表55G、编码表55B。灰度值变换部51R、灰度值变换部51G、灰度值变换部51B,将所输入的图像信号(若为立体图像信号,则是右眼用图像信号或者左眼用图像信号)的各原色信号变换为灰度值。例如,灰度值变换部51R,对所输入的原色信号sigR(图8中记为图像信号(R))实施与面板10的像素数相应的像素数变换或伽玛校正(gamma correction)等用于在面板10上显示图像所需的图像处理。然后,将图像处理后的信号变换为表示灰度值的信号并输出。灰度值变换部51G,对所输入的原色信号sigG(图8中记为图像信号(G))实施与面板10的像素数相应的像素数变换或伽玛校正等用于在面板10上显示图像所需的图像处理。然后,将图像处理后的信号变换为表示灰度值的信号并输出。灰度值变换部51B,对所输入的原色信号sigB (图8中记为图像信号(B))实施与面板10的像素数相应的像素数变换或伽玛校正等用于在面板10上显示图像所需的图像处理。然后,将图像处理后的信号变换为表示灰度值的信号并输出。基本编码表52R、基本编码表52G、基本编码表52B分别存储了图6所示的编码表。即,存储了图6的编码表所示的灰度值和与各灰度值相对应的图像数据。
在本实施方式所示的面板10上,在显示电极对24延伸的方向(行方向)上,以R
单元、G单元、B单元、R单元、G单元、B单元、R单元、......、这样的顺序形成有涂敷了突光
体层35R的红色放电单元(R单元)、涂敷了荧光体层35G的绿色放电单元(G单元)、涂敷了荧光体层35B的蓝色放电单元(B单元)。另外,由R单元、G单元、B单元形成了 I个像素。因此,与R单元相邻的放电单元,是与R单元所属的像素相邻的像素的B单元、和与R单元所属的像素相同的像素的G单元。另外,与G单元相邻的放电单元,是和G单元所属的像素相同的像素的R单元和B单元。在余像对策阈值判定部54G中,输入由与G单元相邻的R单元用的灰度值变换部51R输出的灰度值、和由与G单元相邻的B单元用的灰度值变换部51B输出的灰度值。然后,将各个灰度值和预先规定的2个比较值比较,判别各个灰度值是“高”、“中”、“低”中的哪一个。然后,根据该判别结果,将阈值确定为“低”、“中”、“高”的其中一个。 在余像对策阈值判定部54R中,输入由与R单元相邻的B单元用的灰度值变换部51B输出的灰度值、和由与R单元相邻的G单元用的灰度值变换部51G输出的灰度值。此夕卜,由灰度值变换部51B输出的灰度值,是与R单元所属的像素相邻的像素的B单元中的灰度值。然后,将各个灰度值和预先规定的2个比较值比较,判别各个灰度值是“高”、“中”、“低”中的哪一个。然后,根据该判别结果,将阈值确定为“低”、“中”、“高”中的其中一个。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灰度值的最大值为“31”时,在余像对策阈值判定部54G中将用于和灰度值比较的2个比较值设为例如“8”、“16”。然后,如果灰度值小于“8”则判别为“低”;如果灰度值是“8”以上且小于“16”则判别为“中”;如果灰度值是“16”以上则判别为“高”。但是,这些比较值只不过是一例而已,希望根据面板10的特性或等离子显示装置40的规格等适当设定各比较值。余像对策阈值判定部54G,如果由灰度值变换部51B输出的灰度值(对B单元设定的灰度值)或者由灰度值变换部51R输出的灰度值(对R单元设定的灰度值)为“低”,则将上述阈值设定为“高”。余像对策阈值判定部54G,如果由灰度值变换部51B输出的灰度值(对B单元设定的灰度值)或者由灰度值变换部51R输出的灰度值(对R单元设定的灰度值)为“中”,则将上述阈值设定为“中”。余像对策阈值判定部54G,如果由灰度值变换部51B输出的灰度值(对B单元设定的灰度值)或者由灰度值变换部51R输出的灰度值(对R单元设定的灰度值)为“高”,则将上述阈值设定为“低”。此外,余像对策阈值判定部54G基于所输入的2个灰度值中的值大的一方的判别结果设定阈值。因此,如果2个灰度值都是“低”,则余像对策阈值判定部54G将上述阈值设定为“高”;如果2个灰度值至少有一个是“高”,则余像对策阈值判定部54G将上述阈值设定为“低”;如果2个灰度值都是“中”或者2个灰度值一个是“中”而另一个是“低”,则余像对策阈值判定部54G将上述阈值设定为“中”。余像对策阈值判定部54R也进行和余像对策阈值判定部54G同样的动作。编码表55G基于基本编码表52G所存储的编码表和余像对策阈值判定部54G中的阈值的设定结果,确定G单元所使用的编码表。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阈值设定为“高”时,设成为阈值的灰度值为“ 16”,在显示灰度值“16”以上的灰度值时,在最终子场也就是子场SF5中不进行写入动作。因此,如果余像对策阈值判定部54G中的阈值的设定结果是“高”,则编码表55G中的编码表为图7A所示的编码表。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阈值设定为“中”时,设成为阈值的灰度值为“8”,在显示灰度值“8”以上的灰度值时,在最终子场也就是子场SF5中不进行写入动作。因此,如果余像对策阈值判定部54G中的阈值的设定结果是“中”,则编码表55G中的编码表为图7B所不的编码表。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阈值设定为“低”时,设成为阈值的灰度值为“4”,在显示灰度值“4”以上的灰度值时,在最终子场也就是子场SF5中不进行写入动作。因此,如果余像对策阈值判定部54G中的阈值的设定结果为“低”,则编码表55G中的编码表为图7C所不的编码表。编码表55R也进行和编码表55G同样的动作。并且,在如上述那样,本实施方式所示的面板10中,R单元中的荧光体层35R和G单元中的荧光体层35G,使用余辉时间常数是 约2 3msec左右的长余辉荧光体。因此,图7A、图7B、图7C所示的编码表为具有利用了长余辉荧光体的荧光体层的放电单元所采用的编码表。数据变换部53G,基于由灰度值变换部51G输出的灰度值,从编码表55G中的编码表(图7A或者图7B或者图7C所示的编码表)中读出与该灰度值对应的图像数据,并作为图像数据(G)输出。数据变换部53R,基于由灰度值变换部51R输出的灰度值,从编码表55R中的编码表(图7A或者图7B或者图7C所示的编码表)中读出与该灰度值对应的图像数据,并作为图像数据(R)输出。此外,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所示的面板10中,B单元中的荧光体层35B利用余辉时间常数是约0. Imsec左右的短余辉荧光体。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B单元所使用的编码表不设定阈值,编码表55B将基本编码表52B所存储的编码表作为B单元所使用的编码表。并且,数据变换部53B基于由灰度值变换部51B输出的灰度值,从编码表55B中的编码表(图6所示的编码表)中读出与该灰度值对应的图像数据,并作为图像数据(B)输出。因此,图6所示的编码表为具有利用了短余辉荧光体的荧光体层的放电单元所采用的编码表。此外,虽然图8中未示出,但图像信号处理电路41具有用于使用一般公知的误差扩散法或抖动法在面板10上模拟显示编码表55R、编码表55G、编码表55B中未设定的灰度值的电路。在使用误差扩散法或抖动法模拟地在面板10进行显示时,相邻的放电单元的灰度值越大,面板10显示的图像所表现的细颗粒状的噪声越不明显。因此,在这种时候,减小特定的灰度值(阈值)的大小来增加禁止最终子场中的写入动作的灰度数,能够进一步降低泄漏到下一场的余辉。相反地,相邻的放电单元的灰度值小的话,则因为粒子状的噪声变得很明显,所以希望增大特定的灰度值(阈值)的大小来增加显示可使用的灰度数,从而尽可能地降低这种噪声的产生。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的图像信号处理电路41中,根据上述构成,如果相邻的放电单元的灰度值大,则能够减小特定的灰度值(阈值)的大小,如果相邻的放电单元的灰度值小,则能够增大特定的灰度值(阈值)的大小。如上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的等离子显示装置中,将立体图像信号在面板10上显示时,在场的最初产生亮度权重最大的子场,之后按照亮度权重依次变小的方式对各子场设定亮度权重,在场的最后产生亮度权重最小的子场。由此,可以实现降低从右眼用图像向左眼用图像的串扰和从左眼用图像向右眼用图像的串扰。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的等离子显示装置中,将立体图像信号在面板10上显示 时,对于利用了长余辉荧光体的放电单元,在显示特定的灰度值(阈值)以上的灰度值时,不进行场的最终子场的写入动作。由此,能够进一步降低向下一场泄漏的余辉、进一步抑制串扰。并且,在对成为编码对象的放电单元设定图像数据时,根据与该放电单元相邻的放电单元中的图像信号的大小(信号电平的大小),变更上述特定的灰度值(阈值)的大小。即,如果相邻的放电单元中的图像信号大,则减小特定的灰度值(阈值)的大小;如果相邻的放电单元中的图像信号的大小小,则增大特定的灰度值(阈值)的大小。由此,在使用误差扩散法或抖动法模拟地在面板10上进行显示时,在相邻的放电单元的灰度值大、粒子状的噪声不明显的时候,减小特定的灰度值(阈值)的大小并增加禁止最终子场中的写入动作的灰度数,能够进一步降低泄漏到下一场的余辉。相反,在相邻的放电单元的灰度值小、粒子状的噪声很明显的时候,能够增大特定的灰度值(阈值)的大小并增加显示中可使用的灰度数来降低这种噪声的产生。根据这些内容,在本实施方式所示的等离子显示装置中,可以向借助快门式眼镜48观赏立体图像的使用者提供高质量的立体图像。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余像对策阈值判定部54R、余像对策阈值判定部54G中,R单元、G单元分别使用在两侧相邻的2个放电单元的灰度值来确定阈值的构成,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种构成。例如,也可以采用在R单元、G单元中分别使用与一侧相邻的I个放电单元的灰度值确定阈值的构成。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构成I个场的各子场按照子场在时间上的产生顺序依次减小亮度权重,越是时间上靠后产生的子场则亮度权重越小的构成,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种构成。例如,通过使用即便子场在时间上的产生顺序和亮度权重之间没有相关性,在最终子场也不进行写入动作的编码表,也可以得到抑制串扰的效果。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定时信号产生电路45在3D驱动时,也可以在起始子场的初始化期间右眼用快门和左眼用快门都呈关闭状态的方式,产生快门开闭用定时信号。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对B单元设定图像数据时,说明了直接使用基本编码表52B所存储的编码表的构成。但是,在对B单元设定图像数据时,也可以采用例如考虑相邻的G单元、R单元中的灰度值来设定编码表的构成。(实施方式2)本实施方式所使用的面板10的结构、等离子显示装置40的各电路块的动作及施加于面板10的各电极的驱动电压波形的概要与实施方式I相同。但是,基本编码表52R、基本编码表52G、基本编码表52B各自所存储的编码表和图6所不的编码表不同。图9是概略性表示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等离子显示装置所采用的面板10的各电极施加的驱动电压波形及快门式眼镜的开闭动作的波形图。在图9中示出分别施加于在写入期间最初进行写入动作的扫描电极SCI、在写入期间最后进行写入动作的扫描电极SCn、维持电极SUl 维持电极SUn和数据电极Dl 数据电极Dm的驱动电压波形。另外,在图9中示出右眼用快门49R和左眼用快门49L的开闭动作。将图9所示的立体图像信号在面板10上进行显示时的驱动电压波形和实施方式I相同,场频设定为120Hz,I个场是由从子场SFl到子场SF5的5个子场构成的。但是,本实施方式所表不的从子场SFl到子场SF5的各子场和实施方式I不同,具有(1、16、8、4、2)的亮度权重。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场的最初产生的子场SFl为亮度权重最小的子场,设第2个产生的子场SF2为亮度权重最大的子场,此后按照亮度权重依次变小的方式对各子场设定亮度权重。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这样构成各场,能够降低从右眼用图像向左眼用图像的串扰和从左眼用图像向右眼用图像的串扰,并且使写入动作稳定化。以下,对其理由进行说明。如实施方式I中说明的那样,为了抑制在面板10上显示立体图像信号时的串扰,希望在场的初期产生亮度权重比较大的子场,以后按子场的产生顺序减小亮度权重,将场的最后子场设为亮度权重比较小的子场,从而尽可能地降低余辉向下一场泄漏。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子场SFl作为强制初始化子场。因此,能够在子场SFl的初始化期间中,在所有的放电单元中产生初始化放电,从而产生写入动作所需的壁电荷和引发粒子。但是,在子场SFl的初始化期间,通过强制初始化动作而产生的壁电荷和引发粒子,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丧失。并且,若壁电荷和引发粒子不足,则写入动作变得不稳定。例如,由子场SFl的强制初始化动作产生初始化放电后,在中间的子场中不进行写入动作,仅在最终子场进行写入动作这样的放电单元中,随着时间的流逝壁电荷和引发粒子慢慢丧失,最终子场中的写入动作会变得不稳定。但是,壁电荷和引发粒子通过维持放电的产生而被补充。例如,在子场SFl的维持期间产生了维持放电的放电单元中,通过该维持放电补充壁电荷和弓I发粒子。另外,在一般所视听的运动图像中,可确认与亮度权重比较大的子场相比,亮度权重比较小的子场产生维持放电的频度高。因此,在3D驱动时,若设売度权重最大的子场为起始子场,则在场的最初子场中,通过维持放电补充壁电荷和弓I发粒子的放电单元的数量减少。另外,亮度权重大的子场,维持期间的长度也变长。因此,在后续的子场中写入动作会变得不稳定。为了实现串扰的降低和I个场的最终子场中的写入动作的稳定化二者,希望采用 具有下述效果的子场构成,即,按照I个场中时间上越靠后产生的子场则亮度权重越小的方式设定各子场的亮度权重,使得亮度权重大的子场在I个场的较早的时期产生,并且在场的初期产生维持放电,从而能够补充壁电荷和引发粒子。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子场SFl设为亮度权重最小的子场。因此,可以提高在子场SFl的维持期间产生维持放电的概率。并且,设子场SF2为亮度权重最大的子场,子场SF3及其以后的各子场亮度权重依次减小。
由此,可以实现降低余辉向下一场泄漏、降低串扰,并且增加通过在子场SFl的维持期间产生的维持放电而在放电单元内补充壁电荷和弓I发粒子的放电单元的数量,使后续子场中的写入动作稳定化。图10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等离子显示装置中显示立体图像时,具有利用了短余辉荧光体的荧光体层的放电单元所采用的编码表的一例的图。在图10中,左端所示数字表示灰度值,在各灰度值的右侧表示与该灰度值对应的图像数据。该图像数据是表示在各子场中有无写入动作的数据,进行写入动作的用“I”表示,不进行写入动作的用“0”表不。如图10所不,在本实施方式中,场由从子场SFl到子场SF5的5个子场构成,各子场具有(1、16、8、4、2)的亮度权重。因此,图10所示的编码表和实施方式I中的图6所示的编码表,仅是亮度权重I的子场的产生位置不同,从灰度“0”到 灰度“31”用5个子场的发光或不发光的组合进行显示这一点是相同的。图11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等离子显示装置中显示立体图像时,具有利用了长余辉荧光体的荧光体层的放电单元所采用的编码表的一例的图。在图11中,左端所示数字表示灰度值,在各灰度值的右侧表示与该灰度值对应的图像数据。该图像数据是表示各子场中有无写入动作的数据,进行写入动作的用“I”表示,不进行写入动作的用“0”表不。图11和实施方式I中的图7A所示的编码表同样表示将灰度值“16”作为阈值设定时的编码表。因此,在图11所示的编码表中,在显示被设定为阈值的灰度值“16”以上的灰度值时,在最终子场也就是子场SF5中不进行写入动作。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子场SF5的亮度权重是“2”。因此,即便将灰度值“ 16”作为阈值设定,显示中不能使用的灰度值也和图7A所示的编码表有一部分不同。例如,在图7A所示的编码表中,灰度值“ 17 ”、灰度值“ 19 ”、灰度值“ 21 ”等灰度值未设定在编码表中,而在图11所示的编码表中,灰度值“18”、灰度值“19”、灰度值“22”等灰度值未设定在编码表中。但是,通过使用图11所示的编码表,和实施方式I同样,也能够使降低余辉向下一场泄漏的抑制串扰的这种效果提高。如上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将子场SFl设为亮度权重最小的子场,将子场SF2设为亮度权重最大的子场,子场SF3及其以后的各子场依次减小亮度权重这样的构成。由此,可以实现降低余辉向下一场泄漏、降低串扰,并且增加通过在子场SFl的维持期间产生的维持放电而在放电单元内补充壁电荷和弓I发粒子的放电单元的数量,使后续子场中的写入动作稳定化。进而,和实施方式I同样,在显示特定的灰度值(阈值)以上的灰度值时,由于不进行场的最终子场的写入动作,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向下一场泄漏的余辉,进一步抑制串扰。此外,等离子显示装置40中使用的编码和面板10显示的灰度值,并不限于图6、图7A、图7B、图7C、图10、图11所示的编码。在面板10上显示什么样的灰度值,如何组合各子场的发光、不发光,可以按照等离子显示装置40的规格等进行设定。此外,在实施方式I、实施方式2中,说明由5个子场构成I个场的例子。但是,本发明的构成I个场的子场数量并不限于上述数量。例如,通过将子场的数量增多得比5个还多,能够增加可显示在显示板10上的灰度数。另外,在实施方式I、实施方式2中,将子场的亮度权重设为“2”的幂,在实施方式I中将子场SFl 子场SF5的各子场的亮度权重设定为(16、8、4、2、1),在实施方式2中设定为(1、16、8、4、2),以此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对各子场设定的亮度权重并不限于上述数值。例如,将各子场的亮度权重设为(12、7、3、2、1)或(1、12、7、3、2)等,通过使确定灰度的子场的组合具有冗余性,从而可成为抑制了运动图像模拟轮廓产生的编码。构成I个场的子场的数量或者各子场的亮度权重等,可以根据面板10的特性或等离子显示装置40的规格等进行适当设定。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荧光体层35R和荧光体层35G中使用时间常数2 3msec左右的长余辉突光体,在突光体层35B中使用时间常数0. Imsec左右的短余辉荧光体这样的构成。并且,说明了对于原色信号sigR、原色信号sigG使用长余辉荧光体用 的编码表,对于原色信号sigB使用短余辉荧光体用的编码表的构成。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构成。例如,也可以采用在荧光体层35G和荧光体层35B中使用长余辉荧光体,在荧光体层35R中使用短余辉荧光体的构成。或者采用在荧光体层35R和荧光体层35B中使用长余辉荧光体,在荧光体层35G中使用短余辉荧光体的构成。或者,采用在荧光体层35R、荧光体层35G、荧光体层35B的其中一个中使用长余辉荧光体,在剩下的2个中使用短余辉荧光体的构成。但是,无论在哪一种情况下,都对于使用了长余辉荧光体的放电单元所对应的原色信号,在显示特定的灰度值(阈值)以上的灰度值时,采用不进行场的最终子场的写入动作的长余辉荧光体用的编码表;对于使用了短余辉荧光体的放电单元所对应的原色信号,使用短余辉荧光体用的编码表。此外,图4、图5、图9所示的驱动电压波形只不过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一例,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驱动电压波形。另外,图3、图8所示的电路构成也只不过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一例,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电路构成。此外,在图5、图9中,表示了在从子场SF5结束后到子场SFl开始前的期间,产生下行倾斜波形电压并施加于扫描电极SCl 扫描电极SCn,并且将电压Vel施加于维持电极SUl 维持电极Sun的例子,但也可以不产生这些电压。例如,可以采用在从子场SF5结束后到子场SFl开始前的期间,使扫描电极SCl 扫描电极SCn、维持电极SUl 维持电极SUn、数据电极Dl 数据电极Dm都保持O(V)的构成。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所示的各电路模块,可以构成为进行实施方式所示的各动作的电路,或者也可使用按照进行同样动作的方式被编程的微型电子计算机等构成。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用R、G、B这3色的放电单元构成I个像素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在用4色或是4色以上的放电单元构成I个像素的面板中,也能够应用本实施方式所示的构成,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此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具体数值是基于画面尺寸为50英寸、显示电极对24的数量为1024的面板10的特性进行设定的,但这只不过是实施方式中的一例。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数值,各数值希望依据面板的特性或等离子显示装置的规格等进行适当设定。另外,这些各数值在可得到上述效果的范围内容许有偏差。另外,构成I个场的子场的数量或者各子场的亮度权重等也不局限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所示的值,另外,也可以采用基于图像信号等切换子场构成的构成。(产业上的可利用性)本发明在可用作立体图像显示装置的等离子显示装置中,对于借助快门式眼镜观赏显示图像的使用者,能够实现降低在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间产生的串扰,实现高质量的立体图像,所以作为等离子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等离子显示装置及等离子显示系统是有用的。(符号说明) 10 面板21前面基板22扫描电极23维持电极24显示电极对25,33电介质层26保护层31背面基板32数据电极34 隔壁35,35R,35G,35B 荧光体层40 等离子显示装置41 图像信号处理电路42 数据电极驱动电路43 扫描电极驱动电路44 维持电极驱动电路45 定时信号产生电路46 定时信号输出部48 快门式眼镜49R右眼用快门49L左眼用快门51R,51G,51B灰度值变换部52R, 52G, 52B 基本编码表53R,53G,53B 数据变换部54R, 54G余像对策阈值判定部55R, 55G, 55B 编码表
权利要求
1.一种等离子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等离子显示装置具备排列了多个具有扫描电极、維持电极和数据电极的放电单元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和驱动所述等离子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 在所述等离子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中, 利用多个子场构成I个场,所述子场具有根据图像信号在所述放电単元中进行产生写入放电的写入动作的写入期间、和在产生了所述写入放电的放电单元中产生与亮度权重相应的数量的維持放电的维持期间,基于图像信号对所述放电单元设定表示每个子场的发光或不发光的图像数据,并且基于具有右眼用图像信号和左眼用图像信号的图像信号,交替地重复显示所述右眼用图像信号的右眼用场和显示所述左眼用图像信号的左眼用场,从而在所述等离子显示面板上显示图像, 对于显示预先规定的阈值以上的灰度的放电单元,设定在所述右眼用场和所述左眼用场的最后产生的子场中禁止了写入动作的图像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干, 在对所述放电单元设定所述图像数据时,根据与所述放电単元相邻的放电单元中的图像信号的大小来变更所述阈值, 所述相邻的放电单元中的图像信号的大小越大则使所述阈值越小。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干, 在构成I个像素的以互不相同的颜色发光的多个放电单元之中,对于具有余辉时间最长的荧光体的放电单元,基于设定了所述阈值的编码表来设定图像数据,对于具有余辉时间最短的荧光体的放电单元,基于未设定所述阈值的编码表来设定图像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干, 在所述右眼用场和所述左眼用场中,将各个场的最初产生的子场设为亮度权重最大的子场,对于第2个及其以后产生的子场按照亮度权重依次减小的方式对各子场设定亮度权重,将场的最后产生的子场设为亮度权重最小的子场。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干, 在所述右眼用场和所述左眼用场中,将各个场的最初产生的子场设为亮度权重最小的子场,将第2个产生的子场设为亮度权重最大的子场,对于第3个及其以后产生的子场按照亮度权重依次减小的方式对各子场设定亮度权重。
6.一种等离子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等离子显示面板,其排列了多个具有扫描电极、維持电极和数据电极的放电单元;和 驱动电路,其驱动所述等离子显示面板, 所述驱动电路利用多个子场构成I个场,所述子场具有根据图像信号在所述放电単元中进行产生写入放电的写入动作的写入期间、和在产生了所述写入放电的放电单元中产生与亮度权重相应的数量的維持放电的维持期间,基于图像信号对所述放电单元设定表示每个子场的发光或不发光的图像数据,并且基于具有右眼用图像信号和左眼用图像信号的图像信号,交替地重复显示所述右眼用图像信号的右眼用场和显示所述左眼用图像信号的左眼用场,从而在所述等离子显示面板上显示图像, 所述驱动电路对于显示预先规定的阈值以上的灰度的放电单元,设定在所述右眼用场和所述左眼用场的最后产生的子场中禁止了写入动作的图像数据。
7.ー种等离子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等离子显示装置,其具有等离子显示面板和驱动所述等离子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所述等离子显示面板排列了多个具有扫描电极、維持电极和数据电极的放电单元,所述驱动电路具备输出与右眼用场和左眼用场同步的快门开闭用定时信号的定时信号输出部;和快门式眼镜,其具有能够分别独立地开闭快门的右眼用快门和左眼用快门,由所述快门开闭用定时信号控制快门的开闭, 所述驱动电路利用多个子场构成I个场,所述子场具有根据图像信号在所述放电単元中进行产生写入放电的写入动作的写入期间、和在产生了所述写入放电的放电单元中产生与亮度权重相应的数量的維持放电的维持期间,基于图像信号对所述放电单元设定表示每个子场的发光或不发光的图像数据,并且基于具有右眼用图像信号和左眼用图像信号的图像信号,交替地重复显示所述右眼用图像信号的右眼用场和显示所述左眼用图像信号的左眼用场,从而在所述等离子显示面板上显示图像, 所述驱动电路对于显示预先规定的阈值以上的灰度的放电单元,设定在所述右眼用场和所述左眼用场的最后产生的子场中禁止了写入动作的图像数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等离子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等离子显示装置及等离子显示系统。在等离子显示面板上显示立体图像时,降低串扰且实现良好的图像显示质量。为此,利用多个具有写入期间和维持期间的子场构成1个场,基于图像信号对放电单元设定表示每个子场的发光或不发光的图像数据,并且交替地重复显示右眼用图像信号的右眼用场和显示左眼用图像信号的左眼用场,从而在等离子显示面板上显示图像,对于显示预先规定的阈值以上的灰度的放电单元,设定在右眼用场和左眼用场的最后产生的子场中禁止了写入动作的图像数据。
文档编号G09G3/288GK102667901SQ20118000483
公开日2012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23日
发明者折口贵彦, 本田广史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