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透射液晶显示装置及便携终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3024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半透射液晶显示装置及便携终端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可在窄视场模式和宽视场模式之间切换的视角的半透射液晶显示装置和便携终端。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广泛用于直视监视器、投影仪等。在目前使用的液晶显示装置中,液晶密封在两个基底之间,并且液晶的取向由施加到液晶上的电场所控制,进而显示信息。 液晶显示装置包括透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背光的光透射通过液晶层;反射入射在液晶层上的外部光的反射液晶显示装置;以及半透射液晶显示装置,其具有透射型和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的特性,以便透射背光的光并反射外部的入射光。特别地,具有透射型的良好图像质量以及反射型的良好环境光可视性的半透射液晶显示装置,现在成为诸如移动电话和PDA (个人数字助理)的移动装置应用的主流。半透射液晶显示装置进一步分为内部半透射型,其中光在液晶单元的内部反射,或外部半透射型,其中光在液晶单元的外部反射。作为内部半透射型的一个实例,已经提出了一种日本公开专利申请11-242226中披露的液晶显示装置。图I是示意性示出了现有技术内部半透射液晶元件的截面配置的截面图,并且基于在日本公开专利申请11-242226中呈现的图I。如图I所示,两个基底102 彼此相对地设置在背光109上,偏振片101设置在每个基底102的相对表面相反的一侧。朝向背光109配置的第一基底的上表面包括设有凹凸反射电极(内部反射电极)120的反射部分121,和设有电极103的透射部分122 ;面向第一基底的第二基底的一侧设有电极103,其延伸通过反射部分121和透射部分122 ;液晶层104密封在两个基底102之间。明确地,在这种设计的内部反射液晶显示元件中,在单个像素内提供具有反射从外部的入射光的凹凸反射电极(内部反射电极)120的反射部分121,和透射背光109的光的透射部分122,以便反射光和透射光都可以用于显示。由于液晶的适当厚度在反射部分和透射部分之间不同,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液晶厚度在各个部分不同。在图I中,绝缘膜127配置在反射部分中的基底上,以便凹凸反射电极(内部反射电极)120和反射部分121中的面对电极103之间的间隙小于透射部分122中电极103之间的间隙,凹凸反射电极(内部反射电极)120形成在绝缘膜127之上。外部半透射型的一个例子是在日本公开专利申请2000-180819中公开的液晶显示装置。图2是示意性示出了现有技术外部半透射液晶元件的截面配置的截面图,并且基于在日本公开专利申请2000-180819中呈现的图I。如图2所示,液晶显示装置设有背光109 ;在背光109的上方,两个基底102彼此相对布置,电极103设置在一对基底102的相对表面上,以及液晶层104夹在电极103之间。反射偏振片123配置在基底102的面向背光109的一侧;提供偏振片101以便覆盖反射偏振片123的表面。也对面向第一基底的基底102提供偏振片101。偏振片形成在基底的与背光109相对的一侧。在该现有技术例子中,利用背光109的光进行透射显示。然而,在反射显示期间,从显示表面入射的光的特定偏振光通过反射偏振片123反射,以及反射光向观看者出射,形成显示图像。在该情况下,透射部分和显示部分位于相同位置,单个像素起透射/反射部分124的作用。在现有技术中使用反射偏振片的系统的特性在于电压-透射率曲线(反射率)在透射显示和反射显示之间反向。 关于利用在日本公开专利申请2000-193962中公开的反射偏振片的显示元件,描述了一种显示元件,其中通过使用相位差片,对于透射显示和反射显示得到相同的电压-透射率(反射率)曲线。在日本公开专利申请2003-098325中公开的液晶显示装置使用基于外部反射系统的不同方法。图3是示意性示出了现有技术外部半透射液晶元件的截面配置的截面图,并且基于在日本公开专利申请2003-098325中呈现的图15。如图3所示,在背光109的上方,两个基底102面向彼此布置,电极103提供在基底的相对表面上,以及液晶层104密封在电极103之间。提供偏振片101到相对表面另一侧的各个基底102。面向背光109的偏振片101设有半透射反射片125,其配置在面向背光的片的一侧。液晶显示元件构成透射/反射部分126。明确地,在该现有技术液晶显示元件中,半透射反射片125,而不是偏振光反射片配置在背光109和朝向背光109配置的偏振片101之间。在该情况下,与日本公开专利申请2000-180819相比,对于透射显示和反射显示得到相同的电压-透射率(反射率)曲线。在最近几年里,对于显示装置需要秘密保护功能,借此除观看该装置的人以外的人,即接近于观看该装置的其它人不能观看该装置。例如,在已知为ATM(自动取款机)等的银行终端的情况下,有必要触摸显示装置上的数字按钮以便输入个人识别数,这种显示装置必须防止被其它人观看到。类似地,在移动电话的情况下,需要一种功能以防止接近于用户的人能够看见显示的信息。此外,在PDA和笔记本个人计算机(以下称为笔记本PC)的情况下,存在类似的需要,以防止附近的人能够在火车上或其它形式的公共运输中观看屏幕。另一方面,存在其中需要显示装置被多个个体观看的例子。例如,当电视图像在移动电话等的屏幕上显示时,存在希望对除拥有者以外的附近其它人显示该移动电话。也存在其中笔记本PC的数据屏幕由许多人观看的例子。因此,显示装置可以具有窄视场模式以用于高秘密信息的独立观看,和宽视场模式以用于由许多人观看非常公共的信息。此外,在移动电话,PDA,以及笔记本PC的情况下,对于显示装置需要在这些显示模式之间可切换。在日本公开专利申请10-153968中公开的液晶显示装置是能够在窄视场模式和宽视场模式之间切换的显示装置。图4是示出了日本公开专利申请10-153968中公开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像素配置的平面图。图5是如日本公开专利申请10-153968中所述的在窄视场中观看期间对于宽视场区域的电压-透射率曲线图。图6是如日本公开专利申请10-153968中所述的在宽视场中观看期间对于宽视场区域的电压-透射率曲线图。如图4所示,在日本公开专利申请10-153968中公开的有源矩阵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多个像素111,其中液晶密封在透明电极之间并以矩阵形式布置。每个像素111包括连接到控制线116的第一像素区域112,和经由电容器114连接到第一像素区域的第二像素区域113 ;开关元件115提供在第一像素区域112和第二像素区域113之间。这里,将描述当液晶模式为TN(扭曲向列)模式时的操作。当在窄场观看期间,开关元件115短路。由于第一像素区域112和第二像素区域113直接连接,因此与控制线116相同的电压(Vl)提供到第一像素区域112和第二像素区域113。由于第一像素区域112中的第一像素电极和第二像素区域113中的第二像素电极处于相同电压,因此操作与在普通的TN模式中相同 。如图5所示,TN模式的灰度级反转特性呈现在作为整体的像素111的宽观看范围中的电压-透射率曲线中。该特性组合第一像素区域112和第二像素区域113的电压-透射率曲线。另一方面,在宽场中的观看期间,开关元件115开路。由于第一像素区域112和第二像素区域113经由电容器114连接,因此施加到控制线116的驱动电压(电压VI)不改变地提供到第一像素区域112,而经由电容器114提供到第二像素区域113 (电压V2)。从而,提供到第一像素区域112的电压不同于提供到第二像素区域113的电压。明确地,经由电容器114连接的第二像素区域113中的第二像素电压具有小于第一像素区域112中第一像素电压的绝对值的绝对值(|V1| > |V2|)。如图6所示,通过将不同的电压施加到第一像素区域112和第二像素区域113,第一像素区域112的宽观看范围中电压-透射率曲线118具有不同于第二像素区域113的宽观看范围中电压-透射率曲线119的波形;作为整体的像素111的宽观看范围中的电压-透射率曲线117b假定为没有灰度级反转的平滑曲线,该曲线结合第一像素区域112的电压-透射率曲线和第二像素区域113的电压-透射率曲线。S卩,在日本公开专利申请10-153968中公开的现有技术中,通过改变像素的电压-透射率特性和改变液晶板的视角特性,视角在宽视场模式和窄视场模式之间切换。表I概括了相对于窄视场模式在宽视场模式中施加到第一像素区域和第二像素区域的电压的不同。在宽视场模式中,施加到第一像素区域和第二像素区域的电压不同,而在窄视场模式中电压相同。[表 I]y
宽视场模式窄视场模式
第一像素区域第二像素区域第一像素区域第二像素区域 施加电压Vl 施加电压V2 施加电压Vl 施加电压Vl在日本公开专利申请09-006289中,描述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中单个像素由多个具有不同取向特性的子像素构成,子像素连接到用于独立控制其操作的控制线。操纵器操作开关,借此经由控制线组施加控制信号的子像素从像素中选择,显示元件的视角在为有助于操作者观看设计的宽视角和为防止第三方观看设计的窄视角之间切换。然而,能够在窄视场模式和宽视场模式之间切换的显示装置具有以下问题。首先,在日本公开专利申请10-153968中公开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在透射显示器的窄视场模式中,对于以宽视角观看显示器的观看者产生灰度级反转。然而,取决于显示器的类型,观看者仍然能够以宽视角观看显示器,尽管存在灰度级反转。此外,关于该系统没有公开反射显示器中视角的切换,不能预见允许半透射液晶显示装置的视角切换的方法。在日本公开专利申请09-006289中公开的液晶显示装置中,没有提及切换反射显示器的视角,不能预见允许半透射液晶显示装置的视角切换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在窄视场模式和宽视场模式之间切换视角的半透射液晶显示装置和便携终端装置。根据本发明的半透射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在电极形成在其上的两个基底之间设有液晶层的液晶板;用于将光输出到该液晶板的背光;和用于控制施加到该液晶层的电压的控制器;其中液晶板的每个像素独立具有反射从显示屏幕侧入射的光的反射部分,和透射和显示由背光输出的光的透射部分;反射部分和透射部分都具有宽视角特性,并具有亮度 /视角特性以便在大于某个角度的宽视角区域中反射部分的亮度大于透射部分的亮度,而在其它角度区域中透射部分的亮度大于反射部分的亮度;控制器对于反射部分和透射部分独立控制施加到液晶层的电压,以及通过进行控制在宽视场模式和窄视场模式之间切换视角以便在宽视场模式中反射部分进行正常显示或暗显示同时透射部分进行正常显示,而在窄视场模式中,反射部分进行取消数据显示(伪信息显示以取消或消失通过透射部分的正常显示)而透射部分进行正常显示。在窄视场模式中,图像图案可以通过在构成部分像素的反射部分中进行正常显示或暗显示来显示,而不进行取消数据显示。在窄视场模式中,通过显示从宽视角可见的图像图案,与什么都不可见的情况相比,设计可以提高。根据本发明的半透射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在电极形成在其上的两个基底之间设有液晶层的液晶板;用于将光输出到该液晶板的背光;和用于控制施加到该液晶层的电压的控制器;其中液晶板的每个像素独立具有反射从显示屏幕侧入射的光的反射部分,和透射和显示由背光输出的光的透射部分;反射部分和透射部分的每个具有宽视角特性和窄视角特性;控制器对于反射部分和透射部分独立控制施加到液晶层的电压,以及通过进行控制在宽视场模式和窄视场模式之间切换视角以便在宽视场模式反射部分进行正常显示同时透射部分进行正常显示,而在窄视场模式中,反射部分进行暗显示而透射部分进行正常显
/Jn ο在窄视场模式中,图像图案可以通过在构成部分像素的反射部分中进行正常显示来显示,而不进行暗显示。在窄视场模式中,通过显示从宽视角可见的图像图案,与什么都不可见的情况相比,设计可以提高。根据本发明的半透射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在电极形成在其上的两个基底之间设有液晶层的液晶板;用于将光输出到该液晶板的背光;和用于控制施加到该液晶层的电压的控制器;其中液晶板的每个像素独立具有反射从显示屏幕侧入射的光的反射部分,和透射和显示由背光输出的光的透射部分;反射部分和透射部分的每个具有宽视角特性和窄视角特性;控制器对于反射部分和透射部分独立控制施加到液晶层的电压,以及通过进行控制在宽视场模式和窄视场模式之间切换视角以便在宽视场模式中反射部分进行正常显示同时透射部分进行正常显示,而在窄视场模式中,反射部分进行正常显示而透射部分进行暗显不O
在窄视场模式中,图像图案可以通过在构成部分像素的透射部分中进行正常显示来显示,而不进行暗显示。在窄视场模式中,通过显示从宽视角可见的图像图案,与什么都不可见的情况相比,设计可以提高。在优选实施中,窄视场模式中图像图案的显示以一定的时间间隔使所述图像图案移动或闪烁,或显示不同的图像图案。由此,有可能防止原始显示内容由于眼睛适应而变得可见。施加到反射部分和透射部分中的液晶层的电压可以通过分开地提供在反射部分中形成的反射像素电极和在透射部分中形成的透射像素电极以及将这些电极连接到互相不同的TFT(薄膜晶体管)来独立控制。施加到反射部分和透射部分中的液晶层的电压可以通过分开地提供在反射部分中形成的公共电极和在透射部分中形成的公共电极来独立控制。根据本发明的半透射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在电极形成在其上的两个基底之间设有液晶层的液晶板;用于将光输出到该液晶板的背光;在面向背光的基底的侧上,朝向背光配置的基底上的反射偏振片或半透射偏振片;和用于控制施加到该液晶层的电压的控制器;其中液晶板的每个像素独立具有第一显示部分和第二显示部分;第一显示部分和第二显示部分都具有宽视角特性,并具有亮度/视角特性以便在大于某个角度的宽视角区域中第一显示部分的亮度大于第二显示部分的亮度,而在其它角度区域中第二显示部分的亮度大于第一显示部分的亮度;控制器对于第一显示部分和第二显示部分独立控制施加到液晶层的电压,以及通过进行控制在宽视场模式和窄视场模式之间切换视角以便在宽视场模式中第一显示部分进行正常显示或暗显示同时第二显示部分进行正常显示,而在窄视场模式中,第一显示部分进行取消数据显示而第二显示部分进行正常显示。在窄视场模式中,图像图案可以通过在构成部分像素的第一显示部分中进行正常显示或暗显示来显示,而不进行取消数据显示。在窄视场模式中,通过显示从宽视角可见的图像图案,与什么都不可见的情况相比,设计可以提高。此外,在优选实施中,窄视场模式中图像图案的显示将以一定的时间间隔使所述图像图案移动或闪烁,或显示不同的图像图案。由此,有可能防止原始显示内容由于眼睛适应而变得可见。施加到第一显示部分和第二显示部分中的液晶层的电压可以通过单独提供在第一显示部分中形成的第一像素电极和在第二显示部分中形成的第二像素电极以及将这些电极连接到互相不同的TFT来独立控制。施加到第一显示部分和第二显示部分中的液晶层的电压可以通过单独提供在第一显示部分中形成的公共电极和在第二显示部分中形成的公共电极来独立控制。作为取消数据,可以使用白色亮度,中间亮度或伪彩色光。对于将显示的取消数据,允许原始显示内容在超过特定视角时可观看是足够的。通过在窄视场模式中显示取消数据,原始显示内容由于反射光而不能从宽视角进行观看。正面光可以提供在面向观看者的一侧。由此,甚至在外部光缺乏或微弱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正面光提供足够的亮度,以及视角的切换将起作用。隔栅可以提供,用于调节从背光入射的光的出射方向。由此,有可能提高透射部分中窄视场的视角特性。
可以提供使用在透射入射光的状态和散射入射光的状态之间可切换的透射/散射开关元件。由此,对于透射部分有可能通过透射/散射开关元件切换视角,以及视角可以通过反射部分中显示切换的组合使用来有效地切换。在本发明中,利用前述半透射液晶显示装置用于便携终端装置允许用户根据便携终端装置的使用环境设置最佳的显示条件。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半透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液晶显示元件的每个像素单独设有反射部分和透射部分,使得通过独立控制施加到反射部分和透射部分中液晶层的电压在宽视场模式和窄视场模式之间切换视角成为可能。甚至利用外部半透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液晶显示元件同时用作反射部分和透射部分,有可能提供一种半透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每个像素单独设有主要使用反射显示的第一显示部分,和主要使用透射显示的第二显示部分,使得通过独立控制施加到第一显示部分和第二显示部分中液晶层的电压在宽视场模式和窄视场模式之间切换视角成为可能。通过本发明,具有反射显示部分的半透射 液晶显示装置的视角可以以现有技术没有支持的方式进行切换。


图I是示意性示出了现有技术内部半透射液晶元件的截面配置的截面图,并且基于在日本公开专利申请11-242226中呈现的图I ;图2是示意性示出了现有技术外部半透射液晶元件的截面配置的截面图,并且基于在日本公开专利申请2000-180819中呈现的图I ;图3是示意性示出了现有技术外部半透射液晶元件的截面配置的截面图,并且基于在日本公开专利申请2003-098325中呈现的图15 ;图4是示出了日本公开专利申请10-153968中公开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像素配置的平面图;图5是如日本公开专利申请10-153968中所述的在窄视场中观看期间对于宽视场区域的电压-透射率曲线图;图6是如日本公开专利申请10-153968中所述的在宽视场中观看期间对于宽视场区域的电压-透射率曲线图;图7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内部半透射液晶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图8是第一实施例中TFT基底上的电极和相对基底上的电极的示意图,其中图8A是TFT基底上电极的不意平面图,图8B是相对基底上电极的不意平面图;图9是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在窄视场中的观看期间视角-亮度特性的曲线.
-^4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内部半透射液晶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图11是第二实施例中TFT基底上的电极和相对基底上的电极的示意图,其中图IlA是TFT基底上电极的示意平面图,图IlB是相对基底上电极的示意平面图;图12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内部半透射液晶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图13是第三实施例中TFT基底上电极的示意图;图14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内部半透射液晶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图15是第四实施例中TFT基底上电极的示意图;图16是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内部半透射液晶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其中图16A示出了宽视场中观看期间的操作,图16B示出了窄视场中观看期间的操作;图17是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内部半透射液晶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其中图17A示出了宽视场中观看期间的操作,图17B示出了窄视场中观看期间的操作;图18是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内部半透射液晶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图19是根据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内部半透射液晶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图20是根据本发明第九实施例设有偏振光反射片的外部半透射液晶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图21是根据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变形例设有半透射反射片的外部半透射液晶显示装置的截面图;
图22是示出了本发明第一至第四和第九实施例中宽视场模式和窄视场模式中视角控制器和显示部分的像素单元的操作的图表;图23是示出了本发明第十实施例中窄视场模式中视角控制器和显示部分的像素单元的操作的图表;图24是示出了本发明第五和第六实施例的宽视场模式和窄视场模式中视角控制器和显示部分的像素单元的操作的图表;图25是示出了本发明第十一实施例的窄视场模式中视角控制器和显示部分的像素单元的操作的图表;以及图26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十二实施例的配备有液晶显示装置的便携终端装置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半透射液晶显示装置和便携式终端装置将在下面参考附图进行详细描述。首先,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半透射液晶显示装置。图7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内部半透射液晶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图8是第一实施例中TFT基底上的电极和相对基底上的电极的不意图。表2是不出了第一实施例中宽视场模式和窄视场模式中反射部分和透射部分的操作的第一说明;以及表3是示出了第一实施例中宽视场模式和窄视场模式中反射部分和透射部分的操作的第二说明。图9是示出了第一实施例中在窄视场中的观看期间观看角度-亮度特性的曲线。首先,将利用图7和8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半透射液晶显示装置的单个像素的设计。如图7所示,两个基底12在背光6之上彼此相对布置,以及COM电极13配置在朝向观看者配置的基底12上(附图中的上侧)并且在该基底的面向背光6的一侧上,所述上侧是光出射背光的方向(该基底将被称为相对基底)。在面向相对基底的一侧上提供朝向背光6配置的基底12,具有其表面具有凹凸形状并且反射从观看者侧入射的光的凹凸反射像素电极(内部反射片)14以及透射由背光6输出的光的透射像素电极15 (该基底将被称为TFT基底)。本实施例中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板从而包括设有凹凸反射像素电极(内部反射片)14的反射部分17,以及设有透射像素电极15的透射部分18。液晶层16夹在两个基底之间,但是由于反射部分17和透射部分18具有不同的最佳液晶厚度,因此沿TFT基底设置台阶以便在与该处相反的位置处凹凸反射像素电极14和COM电极13之间的间隙小于在与该处相反的位置处透射像素电极15和COM电极13之间的间隙,借此反射部分17的液晶更薄。在图7中,台阶已经制造在TFT基底上,但是台阶也可以改为配置在相对基底上。相对基底和TFT基底与夹在它们之间的液晶层16粘合在一起,以及偏振片11配置在相对基底和TFT基底的与其相对面相反的基底侧上。图8A是TFT基底上电极的不意平面图,并且不出了当从基底的上表面观看时如图7所示的TFT基底上的电极的结构。如图8A所示,凹凸反射像素电极(内部反射片)14和透射像素电极15分别配置在由栅格形式数据线19和栅极线20限定的部分中。凹凸反射像素电极TFT 21在其中配置了凹凸反射像素电极(内部反射片)14的部分中接近于数据线19和栅极线20的相交点形成,以及凹凸反射像素电极(内部反射片)14连接到凹凸反射像素电极TFT 21的源极。类似地,透射像素电极TFT 22在容纳透射像素电极15的部分中接近于数据线19和栅极线20的相交点形成,以及透射像素电极15连接到透射像素电极TFT22的源极。即,为了有可能将不同的电压施加到设有凹凸反射像素电极(内部反射片)14的反射部分17以及设有透射像素电极15的透射部分18上,不同的TFT连接到凹凸反射像素电极14以及透射像素电极15。图8B是相对基底上电极的示意平面图。如图8B所示,相对基底上的COM电极13由反射部分17和透射部分18共享。 接下来,将利用图7、表2和图9描述第一实施例的操作。在利用本实施例的半透射液晶显示装置进行显示的地方,在反射部分17中从观看者侧入射到显示面的光通过液晶层16,随后由凹凸反射像素电极(内部反射片)14反射,然后再次通过液晶层16,并且从显不面作为显不光输出。同时,在透射部分18中,从背光6输出的光通过透射像素电极15,以及在通过液晶层16后从显示面作为显示光输出。这时,反射部分17和透射部分18中电极上的电压被单独控制,借此反射部分17和透射部分18中液晶的取向可以控制,从而有可能控制显示状态。透射部分具有宽视场的视角特性,其允许宽视场显示以独立方式保持。[表2]
_宽视场模式__窄视亨模式_
反射部分珊部分反射部分麵部分
IE常显示正常显示明亮正常显示如图2所示,在宽视场模式中,透射部分进行正常显示,以及反射部分也进行正常显示。另一方面,在窄视场模式中,透射部分进行正常显示,而反射部分假定明亮状态(白色显示)。如图9所示,通过设计反射部分的亮度2以便相对于大于特定角的视角(即受限视角的范围3)大于透射部分的亮度1,透射部分的显示内容从受限视角的范围3内变得不可见。即反射部分可以表示为视角控制器,以及透射部分表示为显示部分。因此,通过切换反射部分(视角控制器)的显示,在宽视场模式和窄视场模式之间进行切换是可能的。在图9中,0°的视角表示垂直于液晶板的方向。在窄视场模式中,反射部分不限于三像素R (红),G (绿)和蓝(B)的明亮状态(白色显示),改为中间亮度或伪彩色显示是可接受的,只要透射部分的显示内容从受限视角的范围3内不可见。在第一实施例中,在宽视场模式中,反射部分可以进行正常显示,而反射部分进行暗显示(黑色显示),如表3所示。在表2的情况下,正常显示在反射部分中宽视场模式中进行,借此显示内容有可能借助外部光进行观看,而在表3的情况下,反射部分在宽视场模式中不进行正常显示,使得显示内容借助外部光进行观看变困难。[表3]
权利要求
1.一种半透射液晶显示装置,包括 在其上形成有电极的两个基底之间设有液晶层的液晶板; 用于将光输出到该液晶板的背光;和 用于控制施加到所述液晶层的电压的控制器;其中 所述液晶板的每个像素各个具有用于反射从显示屏幕侧入射的光的反射部分,和透射并显不由所述背光输出的光的透射部分; 所述反射部分具有窄视角特性,而所述透射部分具有宽视角特性; 所述控制器对于所述反射部分和所述透射部分,独立控制施加到所述液晶层的电压,以及通过进行控制在宽视场模式和窄视场模式之间切换视角,以便在宽视场模式中所述反射部分进行正常显示同时所述透射部分进行正常显示,而在窄视场模式中,所述反射部分进行正常显示同时所述透射部分进行暗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半透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施加到所述反射部分和所述透射部分中的液晶层的电压通过分开地提供在所述反射部分中形成的反射像素电极和在所述透射部分中形成的透射像素电极以及将这些电极连接到互相不同的TFT来独立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半透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施加到所述反射部分和所述透射部分中的液晶层的电压可以通过分开地提供在所述反射部分中形成的公共电极和在所述透射部分中形成的公共电极来独立控制。
4.一种便携終端装置,包括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半透射液晶显示装置。
全文摘要
一种液晶显示元件,容纳设有反射从显示面侧的入射光并显示信息的凹凸反射像素电极的反射部分,和设有透射从背光输出的光的透射像素电极的透射部分。施加到反射部分和透射部分的电压被独立控制。反射部分和透射部分具有宽视角特性。在大于某个角度的宽视角区域中,反射部分的亮度大于透射部分的亮度,而在其它角度区域中透射部分的亮度大于反射部分的亮度。在宽视场模式中,反射部分和透射部分都进行正常显示,而在窄视场模式中,透射部分进行正常显示,反射部分进行取消数据显示,由此使透射部分的显示内容在超过某个视角时不可见。从而有可能提供在窄视场模式和宽视场模式之间可切换的半透射液晶显示装置和便携终端装置。
文档编号G09G3/36GK102681232SQ20121014242
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22日
发明者住吉研, 奥村展, 松岛仁 申请人:Nlt技术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