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3115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括显示面板、容纳该显示面板的收容器以及框架(Frame)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显示装置适用于TV、显示器、笔记本电脑(notebook)、携帯式电话、智能电话(smartphone)、平板电脑(tabletPC)等,以显示图像。显示图像的显示面板可以适用IXD、OLED,PDP等。IXD、OLED,PDP根据发光方式而互相得以区分。除了显示图像的显示面板外,显示装置还包括容纳显示面板的收容器。收容器容纳于框架中。框架由金属等形成,起到使显示面板免受于外部冲击的作用。有些显示装置通过在显示面板上设置触摸面板或者开关面板,从而可以用作3D显示器。如触摸面板或者开关面板等外部面板可以与显示面板一同容纳于收容器和/或框架中。
发明内容然而,当框架受到外部冲击吋,若该冲击原封不动地传输至显示面板,则显示面板可能会受损。对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能够防止因外部冲击而引起的显示面板受损的显示装置。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并不限于如上所述的技术问题,并且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过下述的说明应当明确得知未提及的其他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由于传输至显示面板侧的外部冲击得到缓解,从而可以减小因外部冲击而引起的显示面板受损情況。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并不限于根据上述的示例性说明所公开的内容,并且其它多种效果已包含于说明书中。图I为根据本发明ー实施例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图2为根据本发明ー实施例的有机发光显不装置的底面图;图3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图4至图9为根据本发明多种实施例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底面图;图10至图13分别为根据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I为根据本发明ー实施例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如图I所示,有机发光显示装置1000包括显示面板200、容纳显示面板200的收容器400、以及设置于收容器400的下部的框架500。显示面板200可以包括互相相対的第一平板230和第二平板210、以及设置于第一平板230和第二平板210之间的有机发光器件。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中的至少ー个可以由透明的物质形成,例如,可以由玻璃或者透明高分子树脂等形成。第一平板230上可以设置有用于发光的多个微器件(未图示)。多个微器件例如可以包括多个金属排线、多个TFT(Thin-filmtransistor)以及多个金属电极。多个金属电极可以包括阴电极以及阳电极。在所述阳电极和阴电极之间可以设置有上述的有机发光器件。有机发光器件包括有机发光层。阳电极与至少ー个TFT连接,以接收所施加的像素电压。阴电极施加有公共电压。有机发光器件根据通过阳电极注入的空穴和通过阴电极注入的电子在有机发光层结合并生成的激子(exciton)从激发态跃迁至基态时所产生的能量而发光。第二平板210与第一平板230相对设置,并且覆盖位于第一平板230的有机发光器件。第一平板230与第二平板210可以通过玻璃料220得以密封。收容器400容纳显示面板200。收容器400可以包括底部900、以及从底部900向上侧延伸的侧壁410。图I图示了侧壁410从底部垂直弯曲并向上侧延伸的情況。底部900包括上面的底面910、以及下面的基底面930。底面910为直接容纳显示面板200的面。侧壁用于限定显示面板200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范围。收容器400可以由金属形成。例如,可以由铝(Aluminum,简称为Al)、不锈钢(Stainlesssteel)、锻锋冷轧钢板(Steel,Electrogalvanized,ColdRolled,Coil,简称为SECC)等形成。所列出的物质不仅给收容器400提供一定程度的结构强度,而且导热率高,因此有利于将由显示面板200所发散的热向外部释放。但是,收容器400的材质并不限于上述所列出的物质。在收容器400的下部设置有框架500。框架500可以包括底部990、以及从底部990向上侧延伸的侧壁530。如下所述,侧壁530可包括通过第一托底端1200划分的第一侧壁510和第二侧壁525。基本上,收容器400的侧壁410的延伸方向与框架500的侧壁530的延伸方向可以相同。收容器400的侧壁410与框架500的侧壁530可以不贴紧。当收容器400的侧壁410的延伸方向与框架500的第一侧壁510的延伸方向基本上相同时,收容器400的侧壁410与框架500的第一侧壁510设置成互相平行,从而基本上与位置无关地可以保持相同的间隔距离。底部990包括下面与上面。将底部990的下面称为基底面970。底部990的上面包括底面950以及从底面950凹进去的槽700。基底面970与底面950具有预定的间隔。该预定的间隔相当于底部990的第一厚度tl。另ー方面,在图I的实施例中,基底面970与形成有槽700的区域无关地构成平坦面。由于形成有槽700的区域从底面950凹陷,所以此时槽700的底面与基底面970之间的第二厚度t2小于第一厚度tl。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基底面可以在形成有槽的区域按照凹陷的形状向下方突出。此时,槽的底面与基底面之间的第二厚度t2可以与第一厚度tl相同或者大于第一厚度tl。本发明的其他一些实施例包括槽的底面与基底面之间的第二厚度t2为O的情况。若第二厚度t2为0,则说明槽的底面未被框架的基底面所封堵,而是完全地被打通。图13图示了这种实施例,关于具体内容将在后面说明。若收容器400容纳于框架500的基底面上,则收容器400的基底面930和框架500的槽700之间限定出预定的容纳空间。该容纳空间内可以设置有缓冲部件450。缓冲部件45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附着于收容器400的基底面930。同时,缓冲部件45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插入至框架500的槽700的内部空间。所提供的缓冲部件450可以为多面体形状或者多边形形状的金属板。例如,如图I所示,其可以形成为具有矩形截面的六面体。虽然未图示出,但是缓冲部件可以形成为球形。当然,还可以有其他的多种变形。在图I的实施例中图示出了槽的截面实际上由矩形的3个边形成的实例,但是槽的截面也可以形成为多角形或者球形等多种形状。在一些实施例中,槽的截面可以具有与插入的缓冲部件的截面形状相应的形状,例如,其可以具有与缓冲部件的截面轮廓基本上相同的截面轮廓。缓冲部件450可以由金属平板形成。例如,可以由不锈钢(Stainlesssteel)形·成。此时,缓冲部件450可以通过激光焊接而附着于收容器400的基底面930。将塑料平板可以用作缓冲部件450的材质的可选择的方案。此时,缓冲部件450可以以夹入成型(Insertmolding)方法附着于收容器400的基底面930。缓冲部件450可以设置成与槽700的内侧壁702、内侧壁704间隔预定距离。槽700的内侧壁702、内侧壁704与缓冲部件450之间的第一最短水平间隔距离Dl或者D2可以小于框架500的侧壁与收容器400的侧壁之间的第二最短水平间隔距离D3。若第一最短水平间隔距离小于第二最短水平间隔距离,则即使框架500因外部冲击而在水平方向上受到预定的カ从而发生移动,在框架500的侧壁移动至收容器400的侧壁之前,框架500的槽700的内侧壁702被缓冲部件450卡住,从而防止进ー步的移动或者至少可以得到抑制。由于防止或者至少抑制了从框架500的侧壁向收容器400的侧壁传递的直接冲击,因此可以防止容纳于收容器400内的显示面板200受损。图2为根据本发明ー实施例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底面图。如图2所示,框架500内可以有多个槽。此时,所设置的缓冲部件的数量也与槽的数量相同,从而可以插入于各个槽中。多个槽中的至少两个槽,即槽700、槽705可以以框架500的中心线为准设置得非対称。在图2的实施例中图示出了相同形状的槽,即槽700、槽705以中心线为准所间隔的距离互相不同的情況。由于附着于收容器400的缓冲部件450插入至槽700、槽705,因此当组装收容器400和框架500时,槽700、槽705的位置可以成为对准基准。如上所述,若以非对称结构设置槽700、槽705,则具有如下的优点,即决定了框架500与收容器400的对准方向及其裕度(margin),从而使对准エ序变得简单。图3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如图3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1010与图I的实施例的区别在于,缓冲部件460的截面为多角形。如前所述,缓冲部件的形状并不限于附图所示的形状以及模样,只要能够起到缓解冲击的功能,则其形状以及模样不受限制。如图所示,在缓冲部件460的形状具有凹凸部分的情况下,槽710的内侧壁712、内侧壁714与缓冲部件460的凹凸部分之间最近的水平距离就是槽710的内侧壁712、内侧壁714与缓冲部件460之间的第一最短水平间隔距离Dl或者D2。另外,槽710的内侧壁712、内侧壁714与缓冲部件460之间的第一最短水平间隔距离Dl或者D2可以小于框架500的第一侧壁510与收容器400的侧壁410之间的第二最短水平间隔距离D3。若第一最短水平间隔距离小于第二最短水平间隔距离,则即使框架500因外部冲击而在水平方向上受到预定的カ从而发生移动,在框架500的第一侧壁510移动至收容器400的侧壁410之前,框架500的槽710的内侧壁712被缓冲部件460卡住,从而防止进ー步的移动或者至少可以得到抑制。图4至图9为根据本发明多种实施例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底面图。图4图示了有机发光显示装置1040具有ー个槽760的情況。单个槽760可以形成于框架500的左上角附近。单个槽760为八角形,槽760的平面形状为非对称结构。在图4的实施例中,单个槽760位于框架500的周边部ー侧,即非位于中心处,而且槽760的平面形状也以非对称结构形成,因此决定了框架500与收容器的对准方向与其裕度,从而对准エ序可以变得简单。根据图5中图示的实施例,有机发光显示装置1050具有两个槽,即槽740、槽745,以中心线为基准各个槽位于相同的距离处,并且各个槽的形状分别不同。由于通过这种结构基本上实现了槽的非对称设置,因此决定了框架500与收容器的对准方向及其裕度,从而使对准エ序可以变得简单。根据图6中图示的实施例,有机发光显示装置1060具有两个槽,即槽750、槽755,以中心线为基准各个槽位于不同的距离L3、L4处;虽然该两个槽,即槽750、槽755具有相同的形状、即具有矩形形状;但是以框架500的中心线为基准,位于上侧的槽750的尺寸小于位于下侧的槽755的尺寸。由于通过这种结构基本上实现了槽的非对称设置,因此决定了框架500与收容器的对准方向及其裕度,从而使对准エ序可以变得简单。根据图7中图示的实施例,有机发光显示装置1070具有两个槽,以中心线为基准各个槽形成于非对称位置处。以框架500的水平中心线为基准,位于上端的槽765位于右侦牝而另ー个槽770则位于左侧下端。该两个槽,即槽765、槽770中位于右侧上端的槽765具有矩形形状,但是位于左侧下端的槽770具有正方形形状。由于通过这种结构基本上实现了槽的非对称设置,因此决定了框架500与收容器的对准方向及其裕度,从而使对准エ序可以变得简单。根据图8的实施例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1080具有三个槽,即槽780、槽785、槽790。以中心线为基准,各个槽形成于非对称位置处。该互不相同的三个槽,即槽780、槽785、槽790中形成于框架500的右侧上端附近的槽780可以为四角形形状,位于左侧中间部分的槽785可以为条(bar)形状,剰余的位于右侧下端附近的槽790可以为圆形状。由于通过这种结构基本上实现了槽的非对称设置,因此决定了框架500与收容器的对准方向及其裕度,从而使对准エ序可以变得简单。根据图9中图示的实施例,有机发光显示装置1090具有四个槽,即槽800、槽810、槽820、槽830,互不相同的四个槽,即槽800、槽810、槽820、槽830可以分别形成于框架500的角落附近,各个槽形成为与各个角落并列的长条(bar)形状。由于通过这种结构可区别出框架的上下左右,因此决定了框架500与收容器的对准方向与其裕度,从而使对准エ序可以变得简单。再次參考图1,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1000还可以包括将框架500和收容器400互相连接的连接部件600。为了与连接部件600之间的连接,框架500和收容器400可以分别具有托底端1200、托底端1250。若更详细地说明,则框架500的侧壁530包括基本上与框架500的底部990平行的水平方向第一托底端1200。以托底端1200为基准,框架500的侧壁530可以划分为第一第一侧壁510以及第ニ侧壁525。并且,收容器400可以包括从收容器400的底部900向上侧延伸的侧壁410。图I图示了侧壁410从底部垂直弯曲并向上侧延伸的情况,该收容器400的侧壁410包括基本上与底部900平行的水平方向第二托底端1250。即,连接部件600安装于第一托底端1200与第二托底端1250,并且将框架500以及收容器400互相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部件600可以为涂布有粘合物质的海绵,但是并不限于此。有机发光显示装置1000还可以包括设置于收容器400和显示面板200之间的冲击吸收部件300。冲击吸收部件300可以起到吸收外部冲击的作用,使得因显示装置1000的下落而引起的外部冲击不会传输至显示面板200。冲击吸收部件300可以为如氨基甲酸酯等垫子类型的弾性部件,但是并不限于这种材质。并且,有机发光显示装置1000还可以包括设置于显示面板200上的触摸面板(touchpanneI)100。触摸面板100可以包括外部窗110、触摸屏面板130以及将外部窗110与触摸屏面板130接合的接合部120。触摸面板100设置于连接部件600上,并且根据连接部件600的粘合物质而可以与连接部件600粘合。外部窗110可以位于显示装置1000的外围,因此由于其位置特性而易于向外部露出。从而,可以使用不易沾上污染物质的材质或者耐于外部冲击的材质。并且,可以使用具有足够透明度的材质,以使显示于触摸屏面板130的显示对象能够清晰可见。触摸屏面板(Touchscreenpanel,简称为TSP)130可以为利用手指或者笔等进行单纯接触、或者写入文字或图案等以输入各种数据从而向中央处理装置下达特定命令的输入部。作为接合部的接合膜(Opticalclearadhesive,光学透明粘合剂,简称为OCA)120可以为将外部窗110和触摸屏面板130接合的氟离型膜。使用该接合膜120,并通过层合(laminating)エ序,可以将外部窗110和触摸屏面板130接合。图10为根据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如图10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1020与图I的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在有机发光显示装置1020中省略了缓冲部件,取而代之,可以包括从收容器400向框架500侧突出并且其至少一部分插入于框架500的槽内的突出部480。进ー步具体说明,则收容器400包括底部900,底部900可以包括上面的底面910以及下面的基底面930。其中,收容器400可以包括从基底面930向框架500的方向突出并且至少一部分插入于框架500的槽的突出部480。突出部480可以设置成与槽730的内侧壁732、内侧壁734间隔预定距离。槽730的内侧壁732、内侧壁734与突出部480之间的第一最短水平间隔距离Dl或者D2可以小于框架500的侧壁与收容器400的侧壁之间的第二最短水平间隔距离D3。若第一最短水平间隔距离小于第二最短水平间隔距离,则即使框架500因外部冲击而在水平方向上受到预定的力从而发生移动,在框架500的第一侧壁510移动至收容器400的侧壁410之前,框架500的槽730的内侧壁732被突出部480卡住,从而防止进ー步的移动或者至少可以得到抑制。从而,防止或者至少抑制从框架500的第一侧壁510向收容器400的侧壁410传递的直接冲击,因此可以防止容纳于收容器400内的显示面板200受损。图11为根据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如图11所示,与图10的实施例相同,根据本实施例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1030中省略了缓冲部件,取而代之,可以包括从收容器400向框架500侧突出并且其至少一部分插入于框架500的槽720内的突出部470。只是,与图10中的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收容器400可以包括在形成有突出部470的位置处从底面910凹进去的槽725。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存在凹进去的槽725,突出部470的截面可以包括“U”形状。突出部470可以设置成与槽720的内侧壁722、内侧壁724间隔预定距离。槽720的内侧壁722、内侧壁724与突出部470之间的第一最短水平间隔距离Dl或者D2可以小于框架500的第一侧壁510与收容器400的侧壁410之间的第二最短水平间隔距离D3。若第一最短水平间隔距离小于第二最短水平间隔距离,则即使框架500因外部冲击而在水平方向上受到预定的カ从而发生移动,在框架500的第一侧壁510移动至收容器400的侧壁410之前,框架500的槽720的内侧壁722被突出部470卡住,从而防止进ー步的移动或者至少可以得到抑制。图12为根据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如图12所示,与上述的实施例不同,根据本实施例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1100包括具有贯通孔1300的框架550。并且,框架550包括底部995,底部995包括下面的基底面975以及上面的底面915。框架550包括贯通其底面915的贯通孔1300。在附图中,框架550的贯通孔1300包括内侧壁492、内侧壁494,缓冲部件490插入于左侧框架520与右侧框架530之间。更具体而言,缓冲部件490的上端附着于收容器400的基底面930,侧端可以附着于贯通孔1300的内侧壁492、内侧壁494。并且,缓冲部件490的下端可以包括凹进去的槽496。这样,由于缓冲部件490附着于框架550以及收容器400,因此在垂直方向上可以防止收容器400以及显示面板200的垂直方向的移动,在水平方向上由于缓冲部件490吸收外部冲击,从而冲击不会传输至显示面板200,或者即使传输至显示面板200,也只有少量的冲击被传输,从而可以提供确保结构强度的显示装置1100。图13为根据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如图13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1200包括具有贯通孔1300的框架550,其与图12的实施例的区别在于,缓冲部件1400的侧端1410、侧端1420与框架550的内侧壁492、内侧壁494不接触。框架550的内侧壁492、内侧壁494与缓冲部件1400的侧端1410、侧端1420之间的第一最短水平间隔距离Dl或者D2可以小于框架550的侧壁560与收容器400的侧壁410之间的第二最短水平间隔距离D3。若第一最短水平间隔距离小于第二最短水平间隔距离,则即使框架550因外部冲击而在水平方向上受到预定的カ从而发生移动,在框架550的侧壁560移动至收容器400的侧壁410之前,框架550的内侧壁492、内侧壁494被缓冲部件1400的侧端14010、侧端1420卡住,从而防止进ー步的移动或者至少可以得到抑制。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部可以为液晶显示部(未图示),即显示部不是有机发光部。在液晶显示部的情况下,其包括彩色滤光片基板与TFT基板,该基板之间可以设置有液晶层。并且,其还可以包括作为在基板后面发射光的光源装置、即背光単元(Backlightunit,简称为BLU)。通过下述的具体实验实例说明关于本发明的更为详细的内容,所属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能够得出未在此作说明的内容,因此省略说明。<实验例>測量本发明的冲击缓解部附着于容纳部的程度进行了測量附着力(剪力)的实验,所述附着力(剪力)是指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缓冲部件耐于外部冲击的程度。将附着有缓冲部件的容纳部组装于夹具(JIG)之后,边向缓冲部件的ー侧方向施加力,边测量了附着力(剪力)。样本的数量为20EA。若附着力为800N以上的值,则表示具有良好的附着力;若为1000N以上的值,则表示具有非常良好的附着力。权利要求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收容器,容纳所述显示面板;以及框架,设置于所述收容器的下部,且包括第一底部;其中,所述第一底部包括上面的第一底面以及下面的第一基底面,所述框架包括从所述第一底面凹进去的槽。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槽为多个,所述多个槽中的至少两个具有互不相同的形状。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槽为多个,所述多个槽中的至少两个具有互不相同的尺寸。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槽为多个,以所述框架的所述第一底面的中心线为基准非对称地设置所述多个槽。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缓冲部件,设置于由所述收容器和所述框架的所述槽所限定的空间中。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缓冲部件附着于所述收容器,且至少一部分插入于所述框架的所述槽中。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缓冲部件为金属平板。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缓冲部件为塑料平板。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框架包括向所述第一底部的上侧延伸的侧壁;所述框架的槽包括内侧壁;所述槽的所述内侧壁和所述缓冲部件的最短水平间隔距离小于所述框架的所述侧壁和所述收容器的最短水平间隔距离。10.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收容器包括容纳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二底部;所述第二底部包括上面的第二底面以及下面的第二基底面;所述收容器包括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从所述第二基底面向所述框架方向突出从而其至少一部分插入于所述框架的所述槽中。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框架包括向所述第一底部的上侧延伸的侧壁;所述框架的槽包括内侧壁;所述槽的所述内侧壁和所述突出部的最短水平间隔距离小于所述框架的所述侧壁和所述收容器的最短水平间隔距离。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收容器包括在形成有所述突出部的位置处从所述第二底面凹进去的槽。1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还包括连接部件,连接所述框架与所述收容器。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框架还包括向所述第一底部的上侧延伸的侧壁,所述框架的所述侧壁包括与所述第一底部基本上平行的水平方向的第一托底端;所述收容器还包括从所述第二底部向上侧延伸的侧壁,所述收容器的所述侧壁包括与所述第二底部基本上平行的水平方向的第二托底端;所述连接部件安装于所述第一托底端以及所述第二托底端。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连接部件在所述第一托底端与所述第二托底端处通过粘合物质与所述框架和所述收容器粘合。16.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收容器,容纳所述显示面板;以及框架,设置于所述收容器的下部且包括底部,所述底部包括至少一个贯通孔。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缓冲部件,插入于所述框架的所述贯通孔中。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框架包括向所述底部的上侧延伸的侧壁;所述框架的贯通孔包括内侧壁;所述缓冲部件的上端附着于所述收容器;所述贯通孔的所述内侧壁和所述缓冲部件的最短水平间隔距离小于所述框架的所述侧壁和所述收容器的最短水平间隔距离。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框架包括向所述底部的上侧延伸的侧壁;所述框架的贯通孔包括内侧壁;所述缓冲部件的上端附着于所述收容器;所述缓冲部件的侧端附着于所述贯通孔所述内侧壁。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缓冲部件的下端包括凹进去的槽。全文摘要提供了能够确保结构强度的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容纳显示面板的收容器、以及设置于收容器的下部且包括第一底部的框架,其中,第一底部包括上面的第一底面和下面的第一基底面,框架包括从第一底面凹进去的槽。文档编号G09F9/33GK102855819SQ20121015746公开日2013年1月2日申请日期2012年5月18日优先权日2011年6月29日发明者千圭亨申请人: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