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多功能黑板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8825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多功能黑板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学用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型多功能黑板擦。
背景技术
黑板和粉笔是最常见、使用最广泛的教学工具,老师在教学时,用黑板擦擦粉笔灰,会产生很大的粉笔灰尘,污染教室里的空气,给学生和老师的身体带来危害,因此黑板擦的除尘功能是非常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多功能黑板擦,该黑板擦粉尘吸附效率高,关键部位可拆洗,结构简单实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多功能黑板擦,包括刷毛层和壳体,所述的刷毛层设置于壳体的下端,刷毛层设置多个小型喷吸式风扇,所述的壳体下部设置静电发生器,与刷毛层相连,所述的壳体中部设置气流通道,所述的壳体上部设置电源及电路,与喷吸式风扇、静电发生器导线连接。进一步,所述的静电发生器为可通电的金属网。进一步,所述的气流通道为曲折蜿蜒的气流通道,气流通道的入口与喷吸式风扇的吸入口相连,气流通道的出气口设置于壳体左右两侧并与外界相通。进一步,所述的气流通道的内壁上设置吸附性良好的石墨层。进一步,所述的气流通道中设置多层的过滤网。进一步,所述的气流通道为可拆式气流通道。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多功能黑板擦,开始擦黑板时,粉尘会被刷毛刷落并被刷毛吸附,刷毛的吸附能力比较有限,此时,电源通电,作为静电发生器的金属网带电,金属网上连结很多的金属丝,与刷毛重叠在一起,从而进一步有效的强化刷毛的静电吸附能力;同时,通过多个不同位置的风扇的共同作用,吸收飘散在空气中的未被刷毛吸附的粉尘,从而减少粉尘的飘散,强化了粉尘的吸收能力,当粉尘被吸入板擦内部后,由于在板擦内部设置了蜿蜒曲折的气道,气道的内壁上涂有一层具有良好的吸附性的石墨,同时还有多层过滤网,所以带有粉尘的气流会被过滤,所有的粉尘都会被最大程度的吸收,气流最后从板擦两侧流出。使用完毕后,可以将这一层取出,清洗后可重复使用。该黑板擦对粉尘吸附效率高,中间的气流通道可拆掉清洗,结构简单实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气流通道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多功能黑板擦,包括刷毛层4和壳体,所述的刷毛层4设置于壳体的下端,刷毛层4设置多个小型喷吸式风扇5,所述的壳体下部设置静电发生器3,与刷毛层4相连,所述的壳体中部设置气流通道2,所述的壳体上部设置电源及电路1,与喷吸式风扇5、静电发生器3导线连接。所述的静电发生器3为可通电的金属网。所述的气流通道2为曲折蜿蜒的气流通道,气流通道2的入口与喷吸式风扇5的吸入口相连,气流通道2的出气口设置于壳体左右两侧并与外界相通。所述的气流通道2的内壁上设置吸附性良好的石墨层。所述的气流通道2中设置多层的过滤网。所述的气流通道2为可拆式气流通道。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多功能黑板擦,包括刷毛层和壳体,所述的刷毛层设置于壳体的下端,其特征在于:刷毛层设置多个小型喷吸式风扇,所述的壳体下部设置静电发生器,与刷毛层相连,所述的壳体中部设置气流通道,所述的壳体上部设置电源及电路,与喷吸式风扇、静电发生器导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多功能黑板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静电发生器为可通电的金属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多功能黑板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流通道为曲折蜿蜒的气流通道,气流通道的入口与喷吸式风扇的吸入口相连,气流通道的出气口设置于壳体左右两侧并与外界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新型多功能黑板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流通道的内壁上设置吸附性良好的石墨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新型多功能黑板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流通道中设置多层的过滤网。
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新型多功能黑板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流通道为可拆式气流通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多功能黑板擦,包括刷毛层和壳体,刷毛层设多个小型喷吸式风扇,壳体下部为静电发生器,中部设置气流通道,上部设置电源及电路,与喷吸式风扇、静电发生器导线连接。使用时,粉尘会被刷毛刷落并被刷毛吸附,电源通电后,静电发生器带电,从而强化刷毛的静电吸附能力;同时,风扇吸收飘散在空气中的未被刷毛吸附的粉尘,从而减少粉尘的飘散,强化了粉尘的吸收能力,当粉尘被吸入板擦内部后,气流通道的内壁上涂有一层具有良好的吸附性的石墨,通道中并设置有多层过滤网,过滤带粉尘的气体,最大程度的吸收粉尘,气流最后从板擦两侧流出。该黑板擦对粉尘吸附效率高,中间的气流通道可拆掉清洗,结构简单实用。
文档编号B43L21/02GK203157518SQ20132001172
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0日
发明者周航驾, 彭翔, 姜春明, 李钊 申请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