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瓶吞鸡蛋的演示教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06129阅读:2588来源:国知局
一种瓶吞鸡蛋的演示教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学自然科学教具领域,具体是一种瓶吞鸡蛋的演示教具。



背景技术:

瓶吞鸡蛋实验是小学自然科学课程的重要实验之一,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教师的演示,以及后续自己动手实验,展开趣味性的探讨和思考,进而在老师的引导下了解有关大气压力的知识。由于大气压力和空气的概念看不见摸不着,通过此项试验,不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而且能够较好的辅助学生理解此项知识点。现在课堂上进行实验时,一直使用以下教具:剥皮鸡蛋、瓶口略小于鸡蛋的玻璃瓶、以及燃烧道具(如纸片、棉球)和火柴。在实际操作和授课中,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本实验主要通过燃烧物消耗瓶内空气,产生内外压强差来吸入鸡蛋,而一般为了安全和瓶体限制,所采用的燃烧物多为一小片卡纸、一小团棉球、一小块卫生纸等,燃烧时间较短,这就要求在操作时:点燃燃烧物-放入瓶中-盖上鸡蛋这三个步骤必须流畅、迅速。这对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而言不成问题,而对首次操作的小学生来说,实验涉及燃烧就容易紧张,还需要精准的丢入瓶中,快速压上鸡蛋,就给操作者带来一定的难度,容易造成实验失败,或引发安全问题,在教学中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此外,本实验中需要将燃烧物丢入玻璃瓶使其在瓶底燃烧,空瓶状态下剧烈的氧化反应很可能引起瓶底炸裂等问题,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瓶吞鸡蛋的演示教具,它无需通过手部进 行精准控制,显著降低了操作难度和步骤,最大限度降低操作中的危险因素,使儿童也能独立轻松的完成本实验。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瓶吞鸡蛋的演示教具,包括玻璃瓶,所述玻璃瓶的顶端设有瓶口,所述瓶口的内径小于瓶身的内径,所述玻璃瓶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耐火瓶底,所述耐火瓶底包括石棉环和石棉板,所述石棉环的顶面与玻璃瓶的底端密封固定连接,所述石棉板为圆形且与石棉环的内圈相对应,所述石棉板的一侧底面上设有夹持装置,所述石棉板的周侧对称的设有固定转轴和控制转轴,所述石棉环的内壁上设有圆柱形的轴槽和轴孔,所述固定转轴与轴槽铰接,所述控制转轴与轴孔铰接,所述控制转轴的外端自轴孔穿出暴露在外部,所述控制转轴的外端设有与其同轴心的转盘,所述转盘周侧的半圆区域内设有齿,所述石棉环的外壁上滑动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与转盘周圈的齿相啮合,所述石棉环的两侧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侧架,所述侧架的底端设有固定底座,所述侧架的高度大于石棉板的半径。

所述石棉环的外壁上设有矩形的凸块,所述凸块的顶面设有T型通槽,所述齿条的底端设有与T型通槽滑动连接的T型滑条,所述T型滑条的两端向下设有档块。

所述夹持装置包括U形的金属板,所述金属板的一侧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与其相适应的拉杆,所述拉杆的内端设有夹板,所述夹板远离拉杆的一侧侧面上分布有多根金属针,所述夹板与拉杆相邻的一侧与金属板之间安装有弹簧,所述拉杆的外端设有手柄。

所述瓶口的内径为4.5cm~5.5cm。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使用本装置进行试验的方法为:选择比瓶口略大的熟鸡蛋去壳备用,将本装置放在便于观察的地方,将鸡蛋放在瓶口并适当用力按压,展示鸡蛋无法进入玻璃瓶,使石棉板设有夹持装置的一面向下暴露在外,将棉球(或纸片等燃烧物)夹在夹持装置上,点燃棉球,摁压齿条一端使其滑动到底部,通过齿条、转盘(上的齿)的依次传动使石棉板翻转,将燃烧的棉球转到玻璃瓶内,观察,直到鸡蛋被瓶子“吞入”,试验完成。

相比传统试验流程:点燃棉球-丢入瓶内-放好鸡蛋-等待吞入;

现有的操作流程明显简化:点燃棉球-翻转石棉板-等待吞入。

将棉球燃烧过程中的操作简化为摁压齿条,无需通过手部进行精准控制,显著降低了操作难度和步骤,最大限度降低操作中的危险因素,即便儿童也能独立轻松的完成本实验。

此外,所述玻璃瓶的瓶底为石棉环和石棉板组成的耐火瓶底,有效降低燃烧物对玻璃瓶的威胁,消除安全隐患。

2、所述齿条通过T型滑条与T型滑槽的配合与石棉环滑动连接,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和维护。

3、现有的试验用夹具头与夹持物均有一定面积的接触,使燃烧物被夹持的部分受到遮挡而燃烧不充分,造成浪费。所述夹持装置通过金属针将棉球或纸片夹紧在金属板上,既能固定牢固,金属针与棉球的接触面极小,且有充分的空隙供空气进入和燃烧,适合本实验使用。

5、所述瓶口大小在4.5cm~5.5cm,略小于普通鸡蛋。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附图1的A部放大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夹持装置的剖面图。

附图中所示标号:

1、玻璃瓶;2、石棉环;3、石棉板;4、固定转轴;5、控制转轴;6、轴槽;7、轴孔;8、转盘;9、齿条;10、侧架;11、固定底座;12、凸块;13、T型滑条;14、档块;15、金属板;16、拉杆;17、夹板;18、金属针;19、弹簧;20、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所述是一种瓶吞鸡蛋的演示教具,主体结构包括玻璃瓶1,所述玻璃瓶1的顶端设有瓶口,所述瓶口的内径小于瓶身的内径,以满足该实验的基本要求,所述玻璃瓶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耐火瓶底,所述耐火瓶底包括石棉环2和石棉板3,使用实验室常用的燃烧试验器材料,有效降低燃烧物对玻璃瓶1的威胁,消除安全隐患。所述石棉环2的顶面与玻璃瓶1的底端密封固定连接,所述石棉板3为圆形且与石棉环2的内圈相对应,所述石棉板3的一侧底面上设有夹持装置,用于在试验中固定燃烧物,解决了试验中手持燃烧物的问题,防止燃烧的棉球发生掉落、丢落等问题,保证消防安全。所述石棉板3的周侧对称的设有固定转轴4和控制转轴5,所述石棉环2的内壁上设有圆柱 形的轴槽6和轴孔7,所述固定转轴4与轴槽6铰接,所述控制转轴5与轴孔7铰接,所述控制转轴5的外端自轴孔7穿出暴露在外部,所述控制转轴5的外端设有与其同轴心的转盘8,所述转盘8周侧的半圆区域内设有齿,所述石棉环2的外壁上滑动连接有齿条9,所述齿条9与转盘8周圈的齿相啮合,通过摁压齿条9一端,能够使齿条9、转盘8(上的齿)的依次传动使石棉板3翻转,将燃烧的棉球转到玻璃瓶1内,所述石棉环2的两侧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侧架10,所述侧架10的底端设有固定底座11,所述侧架10的高度大于石棉板3的半径。使用本装置进行试验的方法为:选择比瓶口略大的熟鸡蛋去壳备用,将本装置放在便于观察的地方,将鸡蛋放在瓶口并适当用力按压,展示鸡蛋无法进入玻璃瓶1,使石棉板3设有夹持装置的一面向下暴露在外,将棉球(或纸片等燃烧物)夹在夹持装置上,点燃棉球,摁压齿条9一端使石棉板3翻转,燃烧棉球进入瓶内,观察,直到鸡蛋被瓶子“吞入”,试验完成。无需通过手部进行精准控制,显著降低了操作难度和步骤,最大限度降低操作中的危险因素,即便儿童也能独立轻松的完成本实验。

所述石棉环2的外壁上设有矩形的凸块12,所述凸块12的顶面设有T型通槽,所述齿条9的底端设有与T型通槽滑动连接的T型滑条13,所述T型滑条13的两端向下设有档块14。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和维护。

现有的试验用夹具头与夹持物均有一定面积的接触,使燃烧物被夹持的部分受到遮挡而燃烧不充分,造成浪费。所述夹持装置包括U形的金属板15,所述金属板15的一侧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与其相适应的拉杆16,所述拉杆16的内端设有夹板17,所述夹板17远离拉杆16的一侧侧面上分布有多根金属针18,所述夹板17与拉杆16相邻的一侧与金属板15之间安装有弹簧19,所述拉杆16的外端设有手柄20。所述夹持装置通过金属针18将棉球或 纸片夹紧在金属板15上,既能固定牢固,金属针18与棉球的接触面极小,且有充分的空隙供空气进入和燃烧,适合本实验使用。

所述瓶口的内径为4.5cm~5.5cm。略小于普通鸡蛋。

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所述是一种瓶吞鸡蛋的演示教具,主体结构包括玻璃瓶1,所述玻璃瓶1的顶端设有内径5.0cm的瓶口,所述瓶口的内径小于瓶身的内径,所述玻璃瓶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耐火瓶底,所述耐火瓶底包括石棉环2和石棉板3,所述石棉环2的顶面与玻璃瓶1的底端密封固定连接,所述石棉板3为圆形且与石棉环2的内圈相对应,所述石棉板3的一侧底面上设有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U形的金属板15,所述金属板15的一侧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与其相适应的拉杆16,所述拉杆16的内端设有夹板17,所述夹板17远离拉杆16的一侧侧面上分布有多根金属针18,所述夹板17与拉杆16相邻的一侧与金属板15之间安装有弹簧19,所述拉杆16的外端设有手柄20。所述石棉板3的周侧对称的设有固定转轴4和控制转轴5,所述石棉环2的内壁上设有圆柱形的轴槽6和轴孔7,所述固定转轴4与轴槽6铰接,所述控制转轴5与轴孔7铰接,所述控制转轴5的外端自轴孔7穿出暴露在外部,所述控制转轴5的外端设有与其同轴心的转盘8,所述转盘8周侧的半圆区域内设有齿,所述石棉环2的外壁上滑动连接有齿条9,所述石棉环2的外壁上设有矩形的凸块12,所述凸块12的顶面设有T型通槽,所述齿条9的底端设有与T型通槽滑动连接的T型滑条13,所述T型滑条13的两端向下设有档块14。所述齿条9与转盘8周圈的齿相啮合,所述石棉环2的两侧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侧架10,所述侧架10的底端设有固定底座11,所述侧架10的高度大于石棉板3的半径。

实施例2:本实用新型所述是一种瓶吞鸡蛋的演示教具,主体结构包括玻璃 瓶1,所述玻璃瓶1的顶端设有内径4.6cm的瓶口,所述瓶口的内径小于瓶身的内径,所述玻璃瓶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耐火瓶底,所述耐火瓶底包括石棉环2和石棉板3,所述石棉环2的顶面与玻璃瓶1的底端密封固定连接,所述石棉板3为圆形且与石棉环2的内圈相对应,所述石棉板3的一侧底面上设有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为金属弹簧19夹,所述石棉板3的周侧对称的设有固定转轴4和控制转轴5,所述石棉环2的内壁上设有圆柱形的轴槽6和轴孔7,所述固定转轴4与轴槽6铰接,所述控制转轴5与轴孔7铰接,所述控制转轴5的外端自轴孔7穿出暴露在外部,所述控制转轴5的外端设有与其同轴心的转盘8,所述转盘8周侧的半圆区域内设有齿,所述石棉环2的外壁上滑动连接有齿条9,所述石棉环2的外壁上设有凸块12,所述齿条9的底面沿长度方向设有直线导轨,所述直线导轨上设有滑块,所述滑块安装固定在凸块12上。所述齿条9与转盘8周圈的齿相啮合,所述石棉环2的两侧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侧架10,所述侧架10的底端设有固定底座11,所述侧架10的高度大于石棉板3的半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