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DNA演示教学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06127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演示教学仪器,具体涉及一种DNA演示教学仪。



背景技术: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而DNA的复制、转录及翻译(中心法则)等规律的认识是了解生命活动的根本。教材中DNA的复制、转录及翻译为静态图解,对于中学生或初学者来说不易理解,因此运用动态的DNA演示仪来代替教材中静态的图解描述有助于学生从整体去认识生命现象,把握生命活动规律的本质特征。尤其是在教育设施落后的山区,因投影仪,显微镜等辅助设备的短缺,教具及模型在教学过程中显得更为重要。

设计人根据生物教学中实际出现的问题和学习经历,经过认真思考反复修改设计,历时半年制作出一个能够生动形象的表现出中心法则及氨基酸脱水缩合等生物动态过程的自制教具模型来帮助学生学习,其底座面板还附带一氨基酸密码子对照表与中心法则示意图便于操作指导。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DNA演示教学仪。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DNA演示教学仪,所述演示教学仪包括一底座,一3D演示单元及一平面演示单元及一核心控制单元,所述3D演示单元、平面演示单元及核心控制单元均安装在底座上,并所述3D演示单元及平面演示单元均连接所述核心控制单元,所述核心控制单元上具有USB接口。

进一步地,所述3D演示单元整体长方体柱状,所述3D演示单元包括四个二维平面显示屏、及设置二维平面显示屏前端的平板状的透明电光晶体阵列,所述二维平面显示屏设置在长方体柱状的四个侧面上,所述电光晶体阵列由多个方柱状的电光晶体组成,所述电光晶体的数量与显示屏像素点数量相同,相邻的电光晶体之内采用透明的薄板隔开,单个的电光晶体与显示屏垂直,电光晶体的截面与显示屏像素点的大小相同,且各电光晶体与显示屏像素点相正对。

进一步地,所述3D演示单元还包括向各电光晶体施加电压的透明电极以及与电极电性连接的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控制电极向电光晶体施加不同的电压,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核心控制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演示教学仪还包括一供电单元,所述供电单元同时连接3D演示单元、平面演示单元及核心控制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可实现三维显示及平面显示,能够更直观的体现出、并演示出所需求的画面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相反,本实用新型涵盖任何由权利要求定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精髓和范围上做的替代、修改、等效方法以及方案。进一步,为了使公众对本发明有更好的了解,在下文对本实用新型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DNA演示教学仪,该教学仪包括一底座1,一3D演示单元2及一平面演示单元4及一核心控制单元3,所述3D演示单元2、平面演示单元4及核心控制单元3均安装在底座1上,并所述3D演示单元2及平面演示单元4均连接所述核心控制单元3,所述核心控制单元3上具有USB接口,或其他可实现外接设备的接口,通过USB接口将所要显示的DNA图形文件连接并发送到核心控制单元3上,再经由核心控制单元3传送至平面演示单元4及3D演示单元上,实现显示,所述核心控制单元3为现有技术中的具有控制功能的单片机或控制芯片均可以。所述平面显示单元为可实现固定上述装置的固定板或其他固定装置均可。

所述3D演示单元整体长方体柱状,所述3D演示单元包括四个二维平面显示屏、及设置二维平面显示屏前端的平板状的透明电光晶体阵列,所述二维平面显示屏设置在长方体柱状的四个侧面上,所述电光晶体阵列由多个方柱状的电光晶体组成,所述电光晶体的数量与显示屏像素点数量相同,相邻的电光晶体之内采用透明的薄板隔开,单个的电光晶体与显示屏垂直,电光晶体的截面与显示屏像素点的大小相同,且各电光晶体与显示屏像素点相正对,该3D演示单元还包括向各电光晶体施加电压的透明电极以及与电极电性连接的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控制电极向电光晶体施加不同的电压,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核心控制单元。

本实用新型通过平面演示单元及3D演示单元可实现对DNA的二维演示及三维演示,同时3D演示单元可实现多侧面不同角度的演示,实现在课堂或实验室,学生可以较为容易的观测到DNA模型的演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