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匀光功能的灯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06304阅读:4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匀光功能的灯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灯箱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匀光功能的灯箱。



背景技术:

地铁以及公交站是城市中的不可或缺的建设设施,一、二线城市中,每天有大量的人流涌入地铁站公交站出行,因此,地铁、公交站以及其沿途各个位置成了商品以及公益广告的绝佳选好地点。

一般的广告灯箱的结构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1392637Y的实用新型专利所公开的结构,包括有箱体以及翻盖式箱盖,箱体内设置有照明装置,广告宣传板设置于箱盖与透明装置之间,箱盖与箱体的顶部以合页转动连接。

灯箱内的照明组件一般为多个间隔布置的灯管,在灯管的发光体位置,灯箱的亮度很高,而在相邻灯管之间,则由于光线较少而发黑,使得路人在观察灯箱内的海报时,眼睛会感到不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匀光功能的灯箱,其通过改变匀光板组件的结构,滤去灯箱内最强的发光区的部分光线,并补偿最弱的发光区的光线,以使灯箱具有匀光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具有匀光功能的灯箱,包括有箱体以及转动链接于箱体顶部的箱盖,所述箱体内还设置有匀光板组件,所述匀光板组件包括有固定至箱体上的若干灯管以及设置于箱盖与灯管之间的匀光体,所述匀光体与灯管之间设置有与灯管一一对应的选透板,所述选透板的两边不超过相邻两灯管之间间隙的中点,所述选透板上分布有若干透光孔,且所述透光孔由灯管的中轴线向其两侧呈由疏至密分布,所述灯管与箱体之间设置有用于将灯管的光扩散至相邻灯管之间间隙的反光板。

如此设置,选透板的两边不超过相邻两灯管的间隙的终点,以避免它的板体部分挡住两灯管件原本光线就比较暗的位置;灯管内的发光元件布置于其中轴线上,因此,这个位置的光线最强,并向中轴线的两侧逐渐减弱,而选透板上上的透光孔的由疏至密分布,恰好在光线最强的位置以选透板遮去部分光线,使较少的光线从透光孔内向外散发,而在光线较弱但仍在灯管直射范围内的光线较多的透出,以强制灯管向外散发均匀光线;反光板的作用是将灯管的光线增强并反射至灯管前方的更广的区域,以使两灯管间隙也有被反光板反射的光线作为补偿,这样实现箱体内的光线的均匀分布,加上传统的匀光体的作用,可以使灯箱内向外散发均匀且柔和的光线。

优选地,所述反光板呈弧形设置,且其弧度大于灯管。

如此设置,反光板呈弧形,并将其弧度设置的大于灯管,可以使灯管的光线被反光板带至更大的范围,以弥补相邻灯管之间的间隙。

优选地,所述匀光体包括有矩形的边框以及张设于边框内的板体,所述板体采用匀光材料制成。

如此设置,匀光材料多为膜状,以矩形边框对其支撑,可以起到加强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边框与箱体之间通过至少两个折板转动连接。

如此设置,可以使匀光体相对于箱体的翻转更加平稳,连接更加可靠。

优选地,所述边框的两侧边靠近底部的一端各设置有至少一个滚轮。

如此设置,在翻转匀光体时,滚轮可以将边框与箱体之间的摩擦形式转变为滚动摩擦,以减小磨损。

优选地,所述匀光板组件与箱体之间通过匀光板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匀光板连接组件包括有可拆卸连接至所述边框上的第一挂钩以及可拆卸连接至所述箱体上的与所述第一挂钩相互配合的第二挂钩。

如此设置,第一挂钩与第二挂钩均可拆卸,可以方便边框的安装过程,而两挂钩相互配合的形式,结构简单,挂接可靠。

优选地,所述第一挂钩和第二挂钩的钩体部分均呈“m”型。

如此设置,两个m型钩体相互配合,两个挂钩之间的接合更加可靠,以防止匀光板组件的掉落。

优选地,所述箱体与箱盖之间还设置有用于驱动箱盖相对于箱体向外翻转的液压支杆。

如此设置,大型灯箱的箱盖尺寸较大,翻转较为困难,以液压支杆的形式驱动箱盖翻转,并在更换海报时对箱盖进行支撑,可以使箱盖的翻转状态更加牢固,防止箱盖意外掉落发生危险。

优选地,所述箱体与盖板之间还设置有一折叠杆,所述折叠杆包括有相互转接的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当所述液压支杆运动至伸出终点时,所述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共线。

如此设置,折叠杆在液压支杆伸出至终点将盖板推举至极限位置时,两个支杆共线,可以起到辅助液压支杆支撑盖板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选透板的两边不超过相邻两灯管的间隙的终点,以避免它的板体部分挡住两灯管件原本光线就比较暗的位置;灯管内的发光元件布置于其中轴线上,因此,这个位置的光线最强,并向中轴线的两侧逐渐减弱,而选透板上上的透光孔的由疏至密分布,恰好在光线最强的位置以选透板遮去部分光线,使较少的光线从透光孔内向外散发,而在光线较弱但仍在灯管直射范围内的光线较多的透出,以强制灯管向外散发均匀光线;反光板的作用是将灯管的光线增强并反射至灯管前方的更广的区域,以使两灯管间隙也有被反光板反射的光线作为补偿,这样实现箱体内的光线的均匀分布,加上传统的匀光体的作用,可以使灯箱内向外散发均匀且柔和的光线。

附图说明

图1是灯箱的整体结构视图;

图2是为显示箱体与箱盖、箱盖与匀光板组件的连接关系所做的局部视图;

图3是匀光板连接组件的结构原理图;

图4是灯管、反光板以及选透板的前后布置图;

图5是灯管、反光板、匀光体以及选透板的分布状态图;

图6是匀光体的结构图;

图7是图6中的局部放大视图A;

图8是图6中的局部放大视图B。

图中,1、箱体;2、箱盖;3、折叠杆;4、液压支杆;5、匀光板组件;50、灯管;51、选透板;52、匀光体;520、边框;521、板体;522、滚轮;523、折板;53、反光板;6、匀光板连接组件;60、第一挂钩;61、第二挂钩;62、第一连板;63、第一固定钉;64、第二连板;65、第二固定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密封可靠的灯箱,如图1中所示,包括有前端开口的箱体1以及盖合于箱体1的前端开口的箱盖2,箱体1的上边缘与箱盖2之间通过箱盖连接组件转动连接。箱体1的侧边上还铰接有一折叠杆3以及一个液压支杆4,其中液压支杆4用于在箱盖2相对于箱体1向上翻转时支撑它不回落,折叠杆3同时起到辅助支撑作用。

如图2中所示,箱体1内还设置有匀光板组件5,用于柔化箱体1内的灯光,它通过匀光板连接件6与箱体1固定。具体地,如图3中所示,匀光板连接件6包括有第一挂钩60、第二挂钩61、第一连板62、第一固定钉63、第二连板64以及第二固定钉65,其中,第一挂钩60和第二挂钩61的结构相同,以第一挂钩61为例,它包括有两个钩体,两钩体之间以及钩体与第一连板62之间共形成两个U型槽,第二挂钩61的两个钩体嵌入两个U型槽内,使两个挂钩之间建立可靠且稳定的连接关系,组合来看,两个钩体的结构均类似于m型。

如图4至5中所示,匀光板组件包括有照明用的灯管50、选透板51以及匀光体52,在箱体1与灯管50之间还设置有反光板53,灯管50在通电后向外发出光线,靠近灯管50中轴线的光线强,而分布于其两侧的光线次之,位于相邻两灯管50之间的光线最弱,这样会造成观察海报时眼部的不适,匀光体52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光线均匀化,但是无法改善灯管50中央的光纤强于其他位置的问题,这个问题由增设的选透板51完成,选透板51的设置目的在于遮去部分强光,让箱体1内所有位置的光线趋于均匀化,因此,选透板51对应设置于每根灯管50之前、匀光体52与箱体1之间的位置,其宽度与灯管50的直径宽度相同或者基本相同,以防止选透板51减弱相邻两灯管50之间的光线强度。选透板51上设置有若干孔,其中,靠近灯管50中央的孔分布较为密集,以遮去较多的光线;远离灯管50的孔分布逐渐稀疏,以让出光线透出的位置,这样,光线最弱的区域,没有选透板51进行遮光,光线最强的位置遮光效果最强,以实现光线强度均匀化的效果。

如图6中所示,匀光体52包括有矩形的边框520、安装于边框520内的板体521、设置于边框520上的滚轮522以及折板523,其中:板体521为匀光材料制成的,折板523共三个,其结构如图8中的局部放大视图B所示,且均匀分布于边框520的一个长边长,与其相对的长边上下两端各设置一个滚轮522,其结构如图7中的局部放大视图A所示,且滚轮522的回转轴线平行于边框520的长边设置。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