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屏用可贴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20083阅读:485来源:国知局
一种柔性屏用可贴附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定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柔性材料的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柔性屏和柔性背板采用柔性或半柔性材料,可以形成适度的弯曲或扭曲。如何利用并配合这种形变特性,形成符合人机工程学需要的结构特点,提供新颖的固定方式,是提升电子设备便携性亟待解决的问题。

现有大屏幕电子设备为了提供可靠握持,多是在屏幕背部额外增加带有卡扣或粘合面的手柄、勾环和吸盘,不使用时手柄或勾环由屏幕背部拆卸。长时间使用会导致固定失效,磨损电子设备外壳甚至屏幕。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屏用可贴附结构,解决现有固定结构不适于柔性屏设备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柔性屏用可贴附结构,包括记忆金属材料制成的可贴附层,所述可贴附层包括固定部和与固定部连接的延伸部,所述固定部与柔性背板结合,在结合的位置设置控温部件。

所述延伸部包括间隔的条形平板,条形平板的固定端靠近所述固定部,条形平板的自由端远离所述固定部。

包括两个所述可贴附层,所述延伸部包括间隔的条形平板,条形平板的固定端靠近所述固定部,条形平板的自由端远离所述固定部,两个所述可贴附层对置设置,两个所述可贴附层的固定部设置在所述柔性背板的两端,两个所述可贴附层的延伸部的条形平板交替排列。

所述可贴附层包括设置在中部的固定部和对称设置在固定部两侧的两个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包括间隔的条形平板,所述条形平板的固定端靠近所述固定部,所述条形平板的自由端远离所述固定部。

所述固定部的顶部设置磁吸材料,所述延伸部的自由端设置磁吸配合材料。

所述固定部为矩形平板,所述延伸部为平行的条形平板。

所述延伸部的相邻条形平板的间距不同,所述延伸部的条形平板的宽度不同。

所述固定部为圆形平板,所述延伸部为放射形状设置的条形平板。

所述控温部件为电热膜、半导体制热片、热敏电阻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磁吸材料为电控磁吸元件或永磁体。

本实用新型的柔性屏用可贴附结构利用记忆金属材料形成贴合在柔性背板的可以随特定温度产生形变的记忆金属膜层。记忆金属膜层中的变形部件可以作为钩挂结构,也可以作为与其他固定装置配合的组合连接部件,或者握持结构,与记忆金属膜层周边设置的控温部件相配合,可以利用与柔性屏电连接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接口,根据实际需要对变形部件进行加热使其恢复贴合柔性背板的结构形态,使柔性屏设备的整体外观得以保持。

进一步,在记忆金属膜层上包括相对的磁吸配合结构,在应用时直接利用进行配合固定,不需要额外的固定配件。当需要复原时,与温控导热元件相配合使得配合结构恢复原状,减少了备品备件的使用和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柔性屏用可贴附结构第一实施例的主视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柔性屏用可贴附结构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柔性屏用可贴附结构第二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柔性屏用可贴附结构第三实施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柔性屏用可贴附结构,包括记忆金属(又称记忆合金)材料制成的可贴附层03,可贴附层03与柔性背板02的轮廓衔接处平滑过渡。可贴附层03包括固定部31和延伸部32,固定部31采用固定连接或适配连接的方式与支撑柔性屏01的柔性背板02的外侧壁结合。可贴附层03的固定部31与柔性背板02结合处设置控温部件04。可贴附层03为薄片层或薄膜层。

本实施例的可贴附层03厚度较薄,不会明显增加柔性屏设备的体积尺寸。贴附于柔性背板02的可贴附层03,利用了记忆金属的单程记忆效应,在正常使用环境下,可贴附层03可以配合柔性屏的弯折与扭曲进行弯曲、弯折或缠绕,用于作为柔性屏设备的固定部件使用。当柔性屏复原后,需要可贴附层03恢复原状时,通过控温部件04升温,达到变态温度后,可贴附层03形状复原。

可贴附层03通过局部贴附部分与柔性背板02固定从而与柔性屏形成一体,可贴附层03的其余贴附部分可以相对柔性屏做出不同幅度和形状的形变,以适应固定的需要。可贴附层03在经过变形使用后无法直接恢复与柔性屏良好的贴附状态,利用控温部件04的升温设定,可以使可贴附层03达到向稳定状态形状变形的变态温度,使得可贴附层03恢复与柔性屏稳定贴附的形状。

本实施例的控温部件04,采用电控控温元件,如电热膜、半导体制热片、热敏电阻中的一种或多种,具有加热快,散热快,温度控制精确的特点。

结合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柔性屏用可贴附结构包括可贴附层03,可贴附层03的底部贴附柔性背板02的外侧壁,可贴附层03的底部一端固定在柔性背板02的外侧壁上形成固定部31。在固定部31与柔性背板02间设置控温部件04。

可贴附层03包括左端的固定部31和右端的延伸部32,在固定部31的右端设置向右延伸的延伸部32。固定部31为矩形平板,延伸部32包括与延伸方向平行的条形平板,条形平板的固定端与固定部31连接,条形平板的自由端远离所述固定部31。

在固定部31的顶部设置与延伸部32延伸方向垂直的条状磁吸材料05,在延伸部32的自由端(右端)设置与延伸部32延伸方向垂直的条状磁吸配合材料51,磁吸材料05为永磁体,例如永磁体涂层,永磁体薄片或膜层,磁吸配合材料51为配合的软磁体薄片或膜层等。

实际应用中,本实施例的可贴附层03的延伸部32即可以随柔性屏进行弯曲和扭动,也可以从柔性背板02上分离,形成需要的弯折角度和形状及各种形态组合,用于固定和支撑使用。利用互相配合的磁吸材料05和磁吸配合材料51可以在可贴附层03上形成更加稳定的固定连接结构。当解除固定和支撑时,手动分离互相配合的磁吸材料05,控制控温部件04升温至变态温度,延伸部32就会自动恢复稳定的贴附结构形态,使可贴附层03复原,保证柔性屏的原始外观形态。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柔性屏用可贴附结构,包括两个可贴附层03,每个可贴附层03的延伸部32包括间隔的条形平板,条形平板的固定端靠近所述固定部31,条形平板的自由端远离所述固定部31。两个可贴附层03对置设置,两个固定部31设置在柔性背板02外侧壁的两端,两个可贴附层03的延伸部32的条形平板交替排列。固定部31为矩形平板,延伸部32为平行的条形平板。

在固定部31的顶部设置与延伸部32延伸方向垂直的条状磁吸材料05,在延伸部32的自由端设置与延伸部32延伸方向垂直的磁吸配合材料51,磁吸材料05为永磁体,例如永磁体涂层,永磁体薄片或膜层,磁吸配合材料51为配合的软磁体薄片或膜层等。

实际应用中,本实施例的可贴附层03的延伸部32即可以随柔性屏进行弯曲和扭动,也可以从柔性背板02上分离一个或两个延伸部32,形成更加复杂的弯折角度和形状及各种形态组合,用于多位置固定和支撑使用。利用互相配合的磁吸材料05和磁吸配合材料51可以在可贴附层03上形成更加稳定的固定连接结构。当解除固定和支撑时,手动分离互相配合的磁吸材料05,控制控温部件04升温至变态温度,相应的延伸部32就会自动恢复稳定的贴附结构形态,使可贴附层03复原,保证柔性屏的原始外观形态。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柔性屏用可贴附结构,包括设置在中部的固定部31和对称设置在固定部31两侧的两个延伸部32。固定部31为矩形平板,延伸部32为平行的条形平板,一个延伸部32的固定端固定在固定部31的右端,另一个延伸部32的固定端固定在固定部31的左端。

在固定部31的顶部设置与延伸部32延伸方向垂直的条状磁吸材料05,在延伸部32的自由端设置与延伸部32延伸方向垂直的磁吸配合材料51,磁吸材料05为永磁体,例如永磁体涂层,永磁体薄片或膜层,磁吸配合材料51为配合的软磁体薄片或膜层等。

实际应用中,本实施例的可贴附层03的延伸部32即可以随柔性屏进行弯曲和扭动,也可以从柔性背板02上分离一个或两个延伸部32,形成更加复杂的弯折角度和形状及各种形态组合,用于多位置固定和支撑使用。当两个延伸部32同时分离对称环抱时,可以形成较大的爪形开闭结构,有利于形成柔性屏在肢体上的固定。利用互相配合的磁吸材料05可以在可贴附层03上形成更加稳定的固定连接结构。当解除固定和支撑时,手动分离互相配合的磁吸材料05,控制控温部件04升温至变态温度,延伸部32就会自动恢复稳定的贴附结构形态,使可贴附层03复原,保证柔性屏的原始外观形态。

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可以做进一步改进和优化:

磁吸材料05和磁吸配合材料51的位置对调。

延伸部32的相邻条形平板的间距不同,延伸部32的条形平板的宽度不同。

延伸部32为放射形状设置的条形平板,固定部31为圆形(包括椭圆、圆环等类圆)的平板。

磁吸材料05为电控磁吸元件,如微型电磁铁或微型电磁线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