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考试红灯测试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18999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驾驶考试红灯测试检测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动车驾驶员考试系统,具体涉及一种驾驶考试红灯测试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机动车驾驶员道路驾驶技能考试,是驾驶人考试中最接近实际道路行驶的考试科目,是驾驶人考试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目前对于驾驶员考试红灯测试通过红灯信号检测器来实现,然而现有的红灯信号检测器具有以下缺点:

1、体积大,形状扁平,不适合在道路驾驶技能考试中安装固定。

2、通信接口单一,只能通过串口传输数据,还需拓展模块才能使用。

3、信号单点对多点传输需拓展模块。

4、成本高,所需功耗高。

5、大多配合抓拍摄像头使用,对于道路驾驶技能考试并不适宜。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驾驶考试红灯检测装置,该装置通过实时采集道路驾驶考试中的红灯信号,单点对多点进行信号发送,考虑到考场大量考车的复杂情况,本装置极大的方便了在机动车驾驶人道路驾驶技能考试中对十字路口红绿灯项目的评判。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出一种驾驶考试红灯测试检测装置,其采集红灯信号并包括:接收红灯信号并处理的红灯信号采集模块、与红灯信号采集模块输出相连的第一无线数据传输模块、接收第一无线数据传输模块输出的第二无线数据传输模块、以及与第二无线数据传输模块输出相连的车载控制模块,其中第一、第二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分别包括第一、第二无线天线、以及分别与第一、第二无线天线对应相连的第一、第二传输单元,同时第一无线天线与第二无线天线双向相连。

优选的,所述红灯信号采集模块包括用于采集红灯信号的输入单元、与输入单元相连的光耦隔离单元、与光耦隔离单元输出相连的控制单元、与控制单元输出端相连并与第一传输单元相连的串口输出单元,第二传输单元与车载控制模块相连。

优选的,还包括看门狗单元、和电源单元,其中电源单元包括将交流转换成直流的电源转换电路。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第二传输单元的型号为EWRF3022UT,而控制单元为STM单片机。

由此,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实时采集道路驾驶考试中的红灯信号,单点对多点进行信号发送,考虑到考场大量考车的复杂情况,极大方便了在机动车驾驶人道路驾驶技能考试中对十字路口红绿灯项目的评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功能方块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驾驶考试红灯测试检测装置的具体实施例,其采集红灯信号1并包括:接收红灯信号1并处理的红灯信号采集模块10、与红灯信号采集模块10输出相连的第一无线数据传输模块20、与第一无线数据传输模块20数据通信的第二无线数据传输模块30、以及与第二无线数据传输模块30输出相连的车载控制模块40。其中车载控制模块40优选为工控电脑。

红灯信号采集模块10包括用于采集红灯信号的输入单元12、与输入单元12相连的光耦隔离单元14、与光耦隔离单元14输出相连的控制单元16、与控制单元16输出端相连并与第一无线数据传输模块20相连的串口输出单元18,第一、二无线数据传输模块20、30分别包括第一、第二无线天线22、32、以及分别与第一、第二无线天线22、32相连的第一、二传输单元24、34,第一无线数据传输模块20的第一无线天线22与第二无线数据传输模块30的第二无线天线32相连,第一传输单元24与串口输出单元18相连。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看门狗单元、以及电源单元。其中看门狗单元用来检测是否工作正常,而电源单元包括电源转换电路,用于将220V AC转换成12V DC,再将12VDC转换成5V和3.3V给相应模块供电。

外部的红灯信号1通过红灯信号采集模块10的输入单元12经过光耦隔离单元14处理,由红灯信号采集模块10的串口输出单元18通过与第一传输单元24相连,第一传输单元24把红灯信号1经过整流放大处理后通过第一无线天线22把处理后的信号通过第二无线天线32传输到第二无线数传模块30中的第二传输单元34,第二传输单元34再将该信号送到车载控制模块40中。

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