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底盘多功能教学试验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30798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汽车底盘多功能教学试验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底盘多功能教学试验台。



背景技术:

对汽车进行整车性能测试,引入汽车底盘测功机,则可以对车辆在室内进行模拟工况的测试,能够使测试效果逼近真实值。

但是传统的底盘测试平台往往仅限于在正常行驶过程中检测轮胎的附着力、摩擦系数等数据,但是对于车辆出现漂移现象,往往无法得到上述模拟数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底盘多功能教学试验台,以模拟车辆在多种行驶姿态下实现车辆测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底盘多功能教学试验台,包括:教师机、四个与车轮所对应的测功机构;所述测功机构包括:测功机控制器,与该测功机控制器相连的测功机,该测功机与负载滚筒相连,与该负载滚筒并排设置的自由滚筒,以及位于底部的转台,所述转台由一转动电机驱动转动,且该转动电机由一控制模块控制;其中所述教师机适于将转动指令通过控制模块发送至转动电机,以通过转台调整测功机构的转动角度;所述测功机控制器还适于将测功机转动后的测试数据发送至教师机。

进一步,所述自由滚筒的下部设有用于调节自由滚筒与负载滚筒相对关系的位置调节机构;所述位置调节机构包括由控制模块控制的顶升机构和平移机构。

进一步,所述顶升机构包括:自由滚筒放置架,位于自由滚筒放置架下部的升降丝杆机构,以及位于升降丝杆机构两侧的导向柱;其中所述升降丝杆机构由控制模块控制。

进一步,所述平移机构位于顶升机构底部,用于控制自由滚筒与负载滚筒的接近距离;所述平移机构包括:平移丝杆机构,以及平移导轨;其中所述平移丝杆机构由控制模块控制。

进一步,所述控制模块内设有CAN通讯模块,所述教师机内设有CAN通讯装置,以与各测功机构通过CAN总线方式进行通讯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底盘多功能教学试验台不仅可以对车辆底盘进行常规行驶测试,还能对通过转台调整测功机构的转动角度,以获得车辆在多种姿态下的测试数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底盘多功能教学试验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测功机构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测功机构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底盘多功能教学试验台的原理框图。

图中:测试平台1、测功机构2、测功机201、负载滚筒202、自由滚筒203、转台204、转动电机205;

位置调节机构21、顶升机构210、平移机构211。

车轮3。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汽车底盘多功能教学试验台,包括:教师机、四个与车轮3所对应的测功机构2;所述测功机构2包括:测功机控制器,与该测功机控制器相连的测功机201,该测功机201与负载滚筒202相连,与该负载滚筒202并排设置的自由滚筒203,以及位于底部的转台204,所述转台204由一转动电机205驱动转动,且该转动电机205由一控制模块控制;其中所述教师机适于将转动指令通过控制模块发送至转动电机205,以通过转台204调整测功机构2的转动角度;所述测功机控制器还适于将测功机201转动后的测试数据发送至教师机。

其中,具体的,所述教师机接收输入信号,确定与所述输入信号相应的控制策略,并根据所述控制策略生成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包括测功机201控制指令;所述测功机201控制指令用于控制测功机控制器驱动测功机201运转;转动角度例如但不限于5°、10°,且各测功机构2的转动角度可以相同,也可以根据工况场景转动不同角度值。

进一步,为了更好的模拟的路面的摩擦系数的值,所述自由滚筒203的下部设有用于调节自由滚筒203与负载滚筒202相对关系的位置调节机构21;所述位置调节机构21包括由控制模块控制的顶升机构210和平移机构211。

作为顶升机构210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顶升机构210包括:自由滚筒203放置架,位于自由滚筒203放置架下部的升降丝杆机构,以及位于升降丝杆机构两侧的导向柱;其中所述升降丝杆机构由控制模块控制。

作为平移机构211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平移机构211位于顶升机构210底部,用于控制自由滚筒203与负载滚筒202的接近距离;所述平移机构211包括:平移丝杆机构,以及平移导轨;其中所述平移丝杆机构由控制模块控制。

作为控制模块与教师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控制模块内设有CAN通讯模块,以及所述教师机内设有CAN通讯装置,各测功机构2通过CAN总线方式进行通讯控制。

具体的,所述控制模块包括msp430处理器、CAN通讯模块TJA1050,以及转动电机205驱动模块、升降丝杆机构和平移丝杆机构中伺服电机驱动模块,以及485通讯接口。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