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负载补偿单元、方法、模组和显示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4912769发布日期:2018-07-10 23:52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显示驱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驱动负载补偿单元、方法、模组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图1A是全屏无边框形态的显示面板示意图,该显示面板如下部分:用于常规显示的主显示区域101;用于特殊显示的第一副显示区域102;用于特殊显示的第二副显示区域103;以及,避让手机摄像头和听筒的非显示区域104。为了避让手机的摄像头和听筒,显示面板顶端会有一定深度和宽度的挖槽区域,将顶部显示区域分成两块副显示区域。由于各副显示区域中的每行子像素单元个数小于主显示区域中的每行子像素单元个数,造成与主显示区域对应的主栅极驱动单元的负载和与副显示区域对应的副栅极驱动单元的负载不一致,主栅极驱动单元输出的栅极驱动信号的波形与副栅极驱动单元输出的栅极驱动信号的波形有差异,主显示区域中的子像素单元充电时间与副显示区域中的子像素单元充电时间有区别,使得主显示区域的显示亮度与副显示区域的显示亮度不一致,产生比较明显的分屏现象。

图1B是为图1A中的第一副显示区域102中的一行子像素单元提供栅极驱动信号的波形图,图1C是为图1A中的主显示区域101中的一行子像素单元提供栅极驱动信号的波形图;在图1B、图1C中,纵轴为栅极驱动信号的电压V,横轴为时间t。当栅极驱动信号的电压达到参考电压Vref时,认为是子像素单元包括的开关晶体管开启或关闭的节点,从图1B可知为第一副显示区域102中的该行子像素单元的实际充电时间是t2,从图1C可知为主显示区域101中的该行子像素单元的实际充电时间为t1,t1小于t2。每个子像素单元给定同一灰阶电压时,由于充电时间不一致,造成主副显示区域的像素驱动电流不均匀,产生亮度差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驱动负载补偿单元、方法、模组和显示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每个子像素单元给定同一灰阶电压时,由于充电时间不一致,造成主副显示区域的像素驱动电流不均匀,产生亮度差异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驱动负载补偿单元,应用于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栅极驱动电路,所述显示面板被划分为主显示区域和副显示区域;所述副显示区域内设置有至少一行子像素单元;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包括副栅极驱动子电路,所述副栅极驱动子电路包括的一副栅极驱动单元与设置于所述副显示区域中的一栅线连接,该栅线与所述副显示区域内设置的一行子像素单元连接;该栅线的第一端与所述副栅极驱动单元的栅极驱动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负载补偿单元包括负载补偿控制子单元和阻容负载子单元,其中,

所述阻容负载子单元包括N个开关模块和N个阻容负载模块;N为大于1的整数;

第n开关模块的第一端与第n-1阻容负载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n开关模块的第二端与第n阻容负载模块的第二端连接;n为大于1而小于或等于N的整数;

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栅线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二端与第一阻容负载模块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第n开关模块的控制端和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控制端都与所述负载补偿控制子单元连接;

所述负载补偿控制子单元用于生成第一负载补偿控制信号和第n负载补偿控制信号,并将该第一负载补偿控制信号传送至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控制端,将该第n负载补偿控制信号传送至所述第n开关模块的控制端;

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负载补偿控制信号的控制下控制导通或断开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二端之间的连接;

所述第n开关模块用于在所述第n负载补偿控制信号的控制下控制导通或断开所述第n开关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第n开关模块的第二端之间的连接。

实施时,本发明所述的驱动负载补偿单元还包括:亮度检测子单元,用于检测所述副显示区域内设置的该行子像素单元中的一子像素单元在预定灰阶下的第一亮度,并检测所述主显示区域内一子像素单元在该预定灰阶下的第二亮度,并将该第一亮度和该第二亮度传送至所述负载补偿控制子单元;

所述负载补偿控制子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亮度和所述第二亮度生成所述第一负载补偿控制信号和所述第n负载补偿控制信号。

实施时,所述负载补偿控制子单元包括N个负载补偿控制信号输出端;

所述负载补偿控制子单元还用于通过第一负载补偿控制信号输出端输出所述第一负载补偿控制信号,通过第n负载补偿控制信号输出端输出所述第n负载补偿控制信号;

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包括:第一开关元件,控制端与所述第一负载补偿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一端与所述栅线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端与第一阻容负载模块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第n开关模块包括:第n开关元件,控制端与所述第n负载补偿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一端与第n-1阻容负载模块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n阻容负载模块的第二端连接。

实施时,所述第一阻容负载模块包括第一补偿电阻和第一补偿电容;

所述第一补偿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补偿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第一补偿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补偿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补偿电容的第二端与固定电压端连接;

第n阻容负载模块包括第n补偿电阻和第n补偿电容;

所述第n补偿电阻的第一端与第n+1开关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n补偿电阻的第二端与第n开关模块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第n补偿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n补偿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n补偿电容的第二端与固定电压端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驱动负载补偿方法,应用于上述的驱动负载补偿单元,所述驱动负载补偿方法包括:

负载补偿控制子单元生成第一负载补偿控制信号和第n负载补偿控制信号,并将该第一负载补偿控制信号传送至第一开关模块的控制端,将该第n负载补偿控制信号传送至第n开关模块的控制端;

在所述第一负载补偿控制信号的控制下,第一开关模块控制导通或断开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二端之间的连接;

在所述第n负载补偿控制信号的控制下,第n开关模块用于控制导通或断开所述第n开关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第n开关模块的第二端之间的连接;

N为大于1的整数;n为大于1而小于或等于N的整数。

实施时,所述驱动负载补偿单元还包括亮度检测子单元;

在所述负载补偿控制子单元生成第一负载补偿控制信号和第n负载补偿控制信号步骤之前,所述驱动负载补偿方法还包括:所述亮度检测子单元检测副显示区域内设置的一行子像素单元中的一子像素单元在预定灰阶下的第一亮度,并检测主显示区域内一子像素单元在该预定灰阶下的第二亮度,并将该第一亮度和该第二亮度传送至所述负载补偿控制子单元;

所述负载补偿控制子单元生成第n负载补偿控制信号步骤具体包括:所述负载补偿控制子单元根据所述第一亮度和所述第二亮度生成所述第一负载补偿控制信号和所述第n负载补偿控制信号;

该行子像素单元被副栅极驱动子单元包括的一副栅极驱动单元驱动,该副栅极驱动单元的栅极驱动信号输出端与所述驱动负载补偿单元包括的阻容负载子单元连接。

实施时,所述负载补偿控制子单元根据所述第一亮度和所述第二亮度生成的所述第n负载补偿控制信号的个数为A个;A为大于1的整数;

所述驱动负载补偿方法还包括:

在第a测试时间段,所述负载补偿控制子单元将第a个第n负载补偿控制信号传送至所述第n开关模块的控制端,所述亮度检测子单元检测该副显示区域内设置的一行子像素单元中的一子像素单元在该预定灰阶下的第三亮度,并将该第三亮度传送至所述负载补偿控制子单元;a为小于或等于A的正整数;

所述负载补偿控制子单元比较所述第三亮度和所述第二亮度,并选取与该第二亮度最接近的第三亮度对应的第n负载补偿控制信号作为第n显示用负载补偿控制信号。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驱动负载补偿模组,应用于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栅极驱动电路,所述显示面板被划分为主显示区域和副显示区域;所述副显示区域内设置有M行子像素单元;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包括副栅极驱动子电路,所述副栅极驱动子电路包括的第m副栅极驱动单元与第m栅线连接,该第m栅线与所述副显示区域内设置的第m行子像素单元连接;该第m栅线的第一端与所述m副栅极驱动单元的栅极驱动信号输出端连接;M为正整数;m为小于或等于M的正整数;所述驱动负载补偿模组包括M个上述的驱动负载补偿单元;

第m驱动负载补偿单元包括的阻容负载子单元中的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第m栅线的第二端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驱动负载补偿模组。

实施时,本发明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显示面板和栅极驱动电路;

所述显示面板被划分为主显示区域和副显示区域;

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包括主栅极驱动子电路和副栅极驱动子电路;

所述副栅极驱动子电路包括M级副栅极驱动单元,一级所述副栅极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副显示区域内设置的一行子像素单元;M为正整数;

所述主栅极驱动子电路包括多级主栅极驱动单元,一级所述主栅极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主显示区域内设置的一行子像素单元;

所述副显示区域内设置的所述行子像素单元包括的子像素单元的个数不等于所述主显示区域内设置的所述行子像素单元包括的子像素单元的个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的驱动负载补偿单元、方法、模组和显示装置包括负载补偿控制子单元和阻容负载子单元,所述阻容负载子单元包括N个开关模块和N个阻容负载模块(N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N个开关模块的控制端分别与所述负载补偿控制子单元连接,通过所述负载补偿控制子单元控制连接至设置于副显示区域的相应行栅线的阻容负载子单元的个数,调节异形显示区域(副显示区域)的栅极驱动单元的等效负载值,起到调节副显示区域像素充电时间的作用,达到调整副显示区域亮度的目的,以改善主显示区域与副显示区域的亮度差异。

附图说明

图1A是现有的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1B是图1A中的第一副显示区域102中的一行子像素单元提供栅极驱动信号的波形图;

图1C是为图1A中的主显示区域101中的一行子像素单元提供栅极驱动信号的波形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的阻容负载补偿单元的第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3示出了显示面板上主显示区域和副显示区域交界处子像素单元排布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的阻容负载补偿单元的第二具体实施例的电路图;

图5是当选择信号控制码为00111时对应的等效负载补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驱动负载补偿单元,应用于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栅极驱动电路,所述显示面板被划分为主显示区域和副显示区域;所述副显示区域内设置有至少一行子像素单元;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包括副栅极驱动子电路,所述副栅极驱动子电路包括的一副栅极驱动单元与设置于所述副显示区域的一栅线连接,该栅线与所述副显示区域内设置的一行子像素单元连接;该栅线的第一端与所述副栅极驱动单元的栅极驱动信号输出端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驱动负载补偿单元包括负载补偿控制子单元和阻容负载子单元,其中,

所述阻容负载子单元包括N个开关模块和N个阻容负载模块;N为大于1的整数;

第n开关模块的第一端与第n-1阻容负载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n开关模块的第二端与第n阻容负载模块的第二端连接;n为大于1而小于或等于N的整数;

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栅线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二端与第一阻容负载模块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第n开关模块的控制端和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控制端都与所述负载补偿控制子单元连接;

所述负载补偿控制子单元用于生成第一负载补偿控制信号和第n负载补偿控制信号,并将该第一负载补偿控制信号传送至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控制端,将该第n负载补偿控制信号传送至所述第n开关模块的控制端;

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负载补偿控制信号的控制下控制导通或断开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二端之间的连接;

所述第n开关模块用于在所述第n负载补偿控制信号的控制下控制导通或断开所述第n开关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第n开关模块的第二端之间的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驱动负载补偿单元包括负载补偿控制子单元和阻容负载子单元,所述阻容负载子单元包括N个开关模块和N个阻容负载模块,所述N个开关模块的控制端分别与所述负载补偿控制子单元连接,通过所述负载补偿控制子单元控制连接至设置于副显示区域的相应行栅线的阻容负载子单元的个数,调节异形显示区域(副显示区域)的栅极驱动单元的等效负载值,起到调节副显示区域像素充电时间的作用,达到调整副显示区域亮度的目的,用以改善主显示区域与副显示区域的亮度差异。本发明实施例中接入到副显示区域对应的栅极驱动单元的负载补偿值可调,避免了显示基板工艺波动造成的负载补偿不准确的问题。

在实际操作时,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包括对应于主显示区域的主栅极驱动子电路和对应于副显示区域的副栅极驱动子电路;

所述主栅极驱动子电路包括多级主栅极驱动单元,每一级所述主栅极驱动单元用于驱动位于所述主显示区域内的一行子像素单元;

所述副栅极驱动子电路包括至少一级副栅极驱动单元,每一级所述副栅极驱动单元用于驱动位于所述副显示区域内的一行子像素单元。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主显示区域内的一行子像素单元包括的子像素单元的个数往往比所述副显示区域内的一行子像素单元包括的子像素单元的个数多,从而导致主副显示区域显示不均匀的现象,本发明实施例为了改善该现象,提供了一种驱动负载补偿单元,通过调整副栅极驱动单元的负载来实现均匀显示。

在实际操作时,位于所述副显示区域的一行栅线的第一端与相应的副栅极驱动单元的栅极驱动信号输出端连接,该行栅线与副显示区域中的相应行子像素单元连接,该相应行子像素单元包括多个子像素单元,每一子像素单元包括开关TFT(薄膜晶体管)和像素电极,该开关TFT的栅极与该行栅线连接,该开关TFT的源极与一列数据线连接,该开关TFT的漏极与所述像素电极连接;该行栅线的第二端与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驱动负载补偿单包括的阻容负载子单元中的第一开关模块连接。在实际操作时,

如图2所示,本发明所述的驱动负载补偿单元的第一具体实施例包括负载补偿控制子单元21和阻容负载子单元20,其中,

所述阻容负载子单元20包括第一开关模块2011、第一阻容负载模块2012、第二开关模块2021、第二阻容负载模块2022、第三开关模块2031、第三阻容负载模块2032、第四开关模块2041、第四阻容负载模块2042、第五开关模块2051和第五阻容负载模块2052;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N等于5,在实际操作时,N可以为任何大于1的整数,在此对N的取值不作限定,仅用于示例;

每一个阻容负载模块都由补偿电阻和补偿电容组成,补偿电阻的电阻值和补偿电容的电容值可以根据情况选择,每一个所述阻容负载模块为副栅极驱动单元负载补偿的最小精度单元;

在图2中,标号为GF的为副栅极驱动单元,标号为Gout-F的为该副栅极驱动单元的栅极驱动信号输出端;位于副显示区域的一栅线的第一端与Gout-F连接;

在图2中,标号为22的为副栅极驱动单元GF的初始负载单元,其中,R22为未连接阻容负载模块时该栅线上的等效电阻,C22为未连接阻容负载模块时该栅线与等效地端GND之间的等效电容;(在图2中,所述等效地端GND也可以被替换为公共电极端,该公共电极端用于输出公共电极电压)

第一开关模块2011的第一端与所述栅线的第二端B连接;所述第一开关模块201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阻容负载模块2012的第二端连接;

第二开关模块2021的第一端与第一阻容负载模块201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模块2021的第二端与第二阻容负载模块2022的第二端连接;

第三开关模块2031的第一端与第二阻容负载模块202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模块2031的第二端与第三阻容负载模块2032的第二端连接;

第四开关模块2041的第一端与第三阻容负载模块203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开关模块2041的第二端与第四阻容负载模块2042的第二端连接;

第五开关模块2051的第一端与第四阻容负载模块204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开关模块2051的第二端与第五阻容负载模块2052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负载补偿控制子单元21包括第一负载补偿控制信号输出端、第二负载补偿控制信号输出端、第三负载补偿控制信号输出端、第四负载补偿控制信号输出端和第五负载补偿控制信号输出端;

所述负载补偿控制子单元21用于生成第一负载补偿控制信号S1、第二负载补偿控制信号S2、第三负载补偿控制信号S3、第四负载补偿控制信号S4和第五负载补偿控制信号S5,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一负载补偿控制信号输出端输出第一负载补偿控制信号S1,通过所述第二负载补偿控制信号输出端输出第二负载补偿控制信号S2,通过所述第三负载补偿控制信号输出端输出第三负载补偿控制信号S3,通过所述第四负载补偿控制信号输出端输出第四负载补偿控制信号S4,通过所述第五负载补偿控制信号输出端输出第五负载补偿控制信号S5;

所述第一开关模块2011的控制端接入S1;所述第二开关模块2021的控制端接入S2;所述第三开关模块2031的控制端接入S3;所述第四开关模块2041的控制端接入S4;所述第五开关模块2051的控制端接入S5;

所述第一开关模块2011用于在所述第一负载补偿控制信号S1的控制下控制导通或断开所述第一开关模块201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2011的第二端之间的连接;

所述第二开关模块2021用于在所述第二负载补偿控制信号S2的控制下控制导通或断开所述第二开关模块202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模块2021的第二端之间的连接;

所述第三开关模块2031用于在所述第三负载补偿控制信号S3的控制下控制导通或断开所述第三开关模块203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开关模块2031的第二端之间的连接;

所述第四开关模块2041用于在所述第四负载补偿控制信号S4的控制下控制导通或断开所述第四开关模块204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开关模块2041的第二端之间的连接;

所述第五开关模块2051用于在所述第五负载补偿控制信号S5的控制下控制导通或断开所述第五开关模块205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五开关模块2051的第二端之间的连接。

本发明如图2所示的驱动负载补偿单元的具体实施例在工作时,当一开关模块导通时,与该开关模块相邻的两阻容负载模块相互连接,总负载变大;本发明如图2所示的驱动负载补偿单元的具体实施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导通的开关模块的个数,从而控制接入位于副显示区域的栅线的阻容负载模块的个数,实现负载多位可调,达到调整总负载补偿值的目的。

图3示出了显示面板上主显示区域和副显示区域交界处子像素单元排布示意图;

如图3所示,标号为301的为位于显示面板左上方的第一副显示区域,标号为302的为位于显示面板右上方的第二副显示区域;标号为31的为主显示区域(图3仅示出了主显示区域的一部分);标号为32的为非显示区域;在非显示区域32中设置有摄像头、听筒等;

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在主显示区域31中,每行子像素单元是GOA(Gate On Array,设置于阵列基板上的栅极驱动单元)双边驱动;

在所述第一副显示区域301中,每行子像素单元是GOA单边驱动;

在所述第二副显示区域302中,每行子像素单元是GOA单边驱动;

如图3所示,在所述第一副显示区域301中设置有第一行左侧子像素单元和第二行左侧子像素单元;

所述第一行左侧子像素单元通过第一行左侧栅线(图3中未示出)与第一左侧副栅极驱动单元GFL1的栅极驱动信号输出端Gout-FL1连接;

所述第二行左侧子像素单元通过第二行左侧栅线(图3中未示出)与第二左侧副栅极驱动单元GFL2的栅极驱动信号输出端Gout-FL2连接;

在所述第二副显示区域302中设置有第一行右侧子像素单元和第二行右侧子像素单元;

所述第一行右侧子像素单元通过第一行右侧栅线(图3中未示出)与第一右侧副栅极驱动单元GFR1的栅极驱动信号输出端Gout-FR1连接;

所述第二行右侧子像素单元通过第二行右侧栅线(图3中未示出)与第二右侧副栅极驱动单元GFR2的栅极驱动信号输出端Gout-FR2连接;

在所述主显示区域31中设置有第三行子像素单元和第四行子像素单元;

在图3中,标号为GML1的为第一左侧主栅极驱动单元;标号为Gout-ML1的为第一左侧主栅极驱动单元GML1的栅极驱动信号输出端;

标号为GMR1的为第一右侧主栅极驱动单元;标号为Gout-MR1的为第一右侧主栅极驱动单元GMR1的栅极驱动信号输出端;

标号为GML2的为第二左侧主栅极驱动单元;标号为Gout-ML2的为第二左侧主栅极驱动单元GML2的栅极驱动信号输出端;

标号为GMR2的为第二右侧主栅极驱动单元;标号为Gout-MR2的为第二右侧主栅极驱动单元GMR2的栅极驱动信号输出端。

在图3中未示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驱动负载补偿单元。

在实际操作时,当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驱动负载补偿单元用于对设置于第一副显示区域301中的第一左侧主栅极驱动单元进行负载补偿时,阻容负载子单元包括的第一开关模块与第一左侧栅线的右端连接,该第一左侧栅线的左端与Gout-FL1连接;

当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驱动负载补偿单元用于对设置于第一副显示区域301中的第二左侧主栅极驱动单元进行负载补偿时,阻容负载子单元包括的第一开关模块与第二左侧栅线的右端连接,该第二左侧栅线的左端与Gout-FL2连接;

当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驱动负载补偿单元用于对设置于第二副显示区域302中的第一右侧主栅极驱动单元进行负载补偿时,阻容负载子单元包括的第一开关模块与第一右侧栅线的左端连接,该第一右侧栅线的右端与Gout-FR1连接;

当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驱动负载补偿单元用于对设置于第二副显示区域302中的第二右侧主栅极驱动单元进行负载补偿时,阻容负载子单元包括的第一开关模块与第二右侧栅线的左端连接,该第二右侧栅线的右端与Gout-FR2连接。

在优选情况下,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驱动负载补偿单元还可以包括:亮度检测子单元,用于检测所述副显示区域内设置的该行子像素单元中的一子像素单元在预定灰阶下的第一亮度,并检测所述主显示区域内一子像素单元在该预定灰阶下的第二亮度,并将该第一亮度和该第二亮度传送至所述负载补偿控制子单元;

所述负载补偿控制子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亮度和所述第二亮度生成所述第一负载补偿控制信号和所述第n负载补偿控制信号,以使得所述第一亮度与所述第二亮度之间的差值在预定亮度差值范围内,从而使得第一亮度和第二亮度一致,实现均匀显示。

实施时,所述负载补偿控制子单元可以包括N个负载补偿控制信号输出端;

所述负载补偿控制子单元还用于通过第一负载补偿控制信号输出端输出所述第一负载补偿控制信号,通过第n负载补偿控制信号输出端输出所述第n负载补偿控制信号;

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包括:第一开关元件,控制端与所述第一负载补偿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一端与所述栅线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端与第一阻容负载模块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第n开关模块包括:第n开关元件,控制端与所述第n负载补偿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一端与第n-1阻容负载模块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n阻容负载模块的第二端连接。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可以由PMOS(positive channel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p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器件、NMOS(negative channel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n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器件或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器件组成。

具体的,所述第一阻容负载模块可以包括第一补偿电阻和第一补偿电容;

所述第一补偿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补偿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第一补偿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补偿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补偿电容的第二端与固定电压端连接;

第n阻容负载模块包括第n补偿电阻和第n补偿电容;

所述第n补偿电阻的第一端与第n+1开关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n补偿电阻的第二端与第n开关模块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第n补偿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n补偿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n补偿电容的第二端与固定电压端连接。

在实际操作时,所述固定电压端可以为等效地端,也可以为公共电极端(所述公共电极端用于输出公共电极电压VCOM)。

下面通过一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所述的驱动负载补偿单元。

如图4所示,本发明所述的驱动负载补偿单元的第二具体实施例应用于图3中的第一副显示区域中的第一行左侧子像素单元;该第一行左侧子像素单元包括P个左侧子像素单元;P为大于3的整数;

在图4中,标号为GFL1的为第一左侧副栅极驱动单元,标号为Gout-FL1的为第一左侧副栅极驱动单元GFL1的栅极驱动信号输出端Gout-FL1;

标号为22的为第一左侧副栅极驱动单元GFL1的初始负载单元;

标号为R11的为与该第一行左侧子像素单元中从左至右第一个左侧子像素单元对应的第一等效负载电阻,标号为C11的为与该第一行左侧子像素单元中从左至右第一个左侧子像素单元对应的第一等效负载电容;

该第一等效负载电阻R11为第一行左侧栅线的左端与第一连接点D1之间的等效电阻,该第一等效负载电容C11为该第一连接点D1与等效地端GND之间的等效电容;该第一连接点D1为该第一个左侧子像素单元与该第一行左侧栅线之间的连接点;

该第一行左侧栅线的左端与Gout-FL1连接;

标号为R12的为与该第一行左侧子像素单元中从左至右第二个左侧子像素单元对应的第二等效负载电阻,标号为C12的为与该第一行左侧子像素单元中从左至右第二个左侧子像素单元对应的第二等效负载电容;

该第二等效负载电阻R12为该第一连接点D1与第二连接点D2之间的等效电阻,该第二等效负载电容C12为该第二连接点D2与等效地端GND之间的等效电容,该第二连接点D2为该第二个左侧子像素单元与该第一行左侧栅线之间的连接点;

标号为R1P的为与该第一行左侧子像素单元中从左至右第P个左侧子像素单元对应的第P等效负载电阻,标号为C12的为与该第一行左侧子像素单元中从左至右第二个左侧子像素单元对应的第二等效负载电容;

该第P等效负载电阻R1P为该第P-1连接点(图4中未示出)与第P连接点DP之间的等效电阻,该第P等效负载电容C1P为该第P连接点DP与等效地端GND之间的等效电容,该第P连接点DP为该第P个左侧子像素单元与该第一行左侧栅线之间的连接点;该第P-1连接点(图4中未示出)为第P-1个左侧子像素单元与该第一行左侧栅线之间的连接点;

在实际操作时,该第P连接点DP可以与该第一行左侧栅线的右端连接;

本发明所述的驱动负载补偿单元的第二具体实施例包括负载补偿控制子单元(图4中未示出)和阻容负载子单元;

所述阻容负载子单元包括第一开关模块2011、第一阻容负载模块2012、第二开关模块2021、第二阻容负载模块2022、第三开关模块2031、第三阻容负载模块2032、第四开关模块2041、第四阻容负载模块2042、第五开关模块2051和第五阻容负载模块2052;

所述第一开关模块2011包括第一开关元件K1;

所述第二开关模块2021包括第二开关元件K2;

所述第三开关模块2031包括第三开关元件K3;

所述第四开关模块2041包括第四开关元件K4;

所述第五开关模块2051包括第五开关元件K5;所述第一阻容负载模块2012包括第一补偿电阻RB1和第一补偿电容CB1;

所述第二阻容负载模块2022包括第二补偿电阻RB2和第二补偿电容CB2;

所述第三阻容负载模块2032包括第三补偿电阻RB3和第三补偿电容CB3;

所述第四阻容负载模块2042包括第四补偿电阻RB4和第四补偿电容CB4;

所述第五阻容负载模块2052包括第五补偿电阻RB5和第五补偿电容CB5;

K1的第一端与该第P连接点DP连接,K1的第二端与RB1的第二端连接;

K2的第一端与RB1的第一端连接,K2的第二端与RB2的第二端连接;

K3的第一端与RB2的第一端连接,K3的第二端与RB3的第二端连接;

K4的第一端与RB3的第一端连接,K4的第二端与RB4的第二端连接;

K5的第一端与RB4的第一端连接,K5的第二端与RB5的第二端连接;

在图4中,标号为GND的为等效地端;

CB1的第一端与RB1的第一端连接,CB1的第二端与等效地端GND连接;

CB2的第一端与RB2的第一端连接,CB2的第二端与等效地端GND连接;

CB3的第一端与RB3的第一端连接,CB3的第二端与等效地端GND连接;

CB4的第一端与RB4的第一端连接,CB4的第二端与等效地端GND连接;

CB5的第一端与RB5的第一端连接,CB5的第二端与等效地端GND连接;

K1的控制端、K2的控制端、K3的控制端、K4的控制端和K5的控制端分别与所述负载补偿控制子单元(图4中未示出)连接。

在图4中,所述等效地端GND也可以被替换为公共电极端,该公共电极端用于输出公共电极电压。

本发明如图4所示的驱动负载补偿单元的第二具体实施例在工作时负载补偿控制子单元首先根据实际的主显示区域的亮度与第一副显示区域的亮度差异选择对应需要补偿的负载值(通过光学测量主显示区域的实际亮度值与第一副显示区域的实际亮度值之间的亮度值差异情况),输出5位选择信号控制码,例如需要两个负载补偿单元接入时,信号控制码为00111。每一位的选择信号控制码通过负载补偿选择信号线去控制K1、K2、K3、K4、K5的开启或关断,选择信号控制码为0时相应的开关元件开启,选择信号控制码为1时相应的开关元件关闭;当一开关元件开启时,对应的阻容负载模块会接入到第一左侧副栅极驱动单元GFL1的栅极驱动信号输出端Gout-FL1(如图3中所示),增大第一左侧副栅极驱动单元GFL1输出端的等效负载;当选择信号控制码为00111时,对应的等效负载补偿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图5中,等效地端GND也可以被替换为公共电极端,该公共电极端用于输出公共电极电压)。接入的阻容负载模块的个数不同,总的GOA输出等效负载会发生变化,GOA输出的波形也随之产生变化,第一副显示区域实际充电时间进而产生变化,第一副显示区域的实际发光亮度也进行调整。通过调整选择信号控制码,找出实际显示中效果最佳的负载补偿值(主副屏光学测量值差异在可接受范围内),可以解决由于显示基板工艺波动造成的固定负载补偿值不准确的问题。接入的阻容负载模块的个数越多,可调选择信号控制码位数越多,GOA负载补偿精度越高,越能更精细的补偿不同显示屏幕的工艺波动。

在实际操作时,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阻容负载补偿单元也可以应用于第二副显示区域中的任意一行子像素单元,并可以应用于第一副显示区域中的任意一行子像素单元。

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以阻容负载子单元包括5个开关模块和5个阻容负载模块为例说明,在实际操作时,所述阻容负载子模块可以包括C个开关模块和C个阻容负载模块,C可以为任意大于1的整数,在此不对C的取值作出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驱动负载补偿方法,应用于上述的驱动负载补偿单元,所述驱动负载补偿方法包括:

负载补偿控制子单元生成第一负载补偿控制信号和第n负载补偿控制信号,并将该第一负载补偿控制信号传送至第一开关模块的控制端,将该第n负载补偿控制信号传送至第n开关模块的控制端;

在所述第一负载补偿控制信号的控制下,第一开关模块控制导通或断开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二端之间的连接;

在所述第n负载补偿控制信号的控制下,第n开关模块用于控制导通或断开所述第n开关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第n开关模块的第二端之间的连接;

N为大于1的整数;n为大于1而小于或等于N的整数。

具体的,所述驱动负载补偿单元还可以包括亮度检测子单元;

在所述负载补偿控制子单元生成第一负载补偿控制信号和第n负载补偿控制信号步骤之前,所述驱动负载补偿方法还包括:所述亮度检测子单元检测副显示区域内设置的一行子像素单元中的一子像素单元在预定灰阶下的第一亮度,并检测主显示区域内一子像素单元在该预定灰阶下的第二亮度,并将该第一亮度和该第二亮度传送至所述负载补偿控制子单元;

所述负载补偿控制子单元生成第n负载补偿控制信号步骤具体包括:所述负载补偿控制子单元根据所述第一亮度和所述第二亮度生成所述第一负载补偿控制信号和所述第n负载补偿控制信号;

该行子像素单元被副栅极驱动子单元包括的一副栅极驱动单元驱动,该副栅极驱动单元的栅极驱动信号输出端与所述驱动负载补偿单元包括的阻容负载子单元连接。

在优选情况下,所述负载补偿控制子单元根据所述第一亮度和所述第二亮度生成的所述第n负载补偿控制信号的个数可以为A个;A为大于1的整数;

所述驱动负载补偿方法还包括:

在第a测试时间段,所述负载补偿控制子单元将第a个第n负载补偿控制信号传送至所述第n开关模块的控制端,所述亮度检测子单元检测该副显示区域内设置的一行子像素单元中的一子像素单元在该预定灰阶下的第三亮度,并将该第三亮度传送至所述负载补偿控制子单元;a为小于或等于A的正整数;

所述负载补偿控制子单元比较所述第三亮度和所述第二亮度,并选取与该第二亮度最接近的第三亮度对应的第n负载补偿控制信号作为第n显示用负载补偿控制信号。

优选的,所述负载补偿控制子单元可以根据所述第一亮度和所述第二亮度生成至少两个第n负载补偿控制信号,选取最优的一个第n负载补偿控制信号作为第n显示用负载补偿控制信号,以使得调整后的副显示区域的亮度与主显示区域的亮度最接近。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驱动负载补偿模组,应用于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栅极驱动电路,所述显示面板被划分为主显示区域和副显示区域;所述副显示区域内设置有M行子像素单元;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包括副栅极驱动子电路,所述副栅极驱动子电路包括的第m副栅极驱动单元与第m栅线连接,该第m栅线与所述副显示区域内设置的第m行子像素单元连接;该第m栅线的第一端与所述m副栅极驱动单元的栅极驱动信号输出端连接;M为正整数;m为小于或等于M的正整数;所述驱动负载补偿模组包括M个上述的驱动负载补偿单元;

第m驱动负载补偿单元包括的阻容负载子单元中的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第m栅线的第二端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驱动负载补偿模组。

在具体实施时,本发明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显示面板和栅极驱动电路;

所述显示面板被划分为主显示区域和副显示区域;

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包括主栅极驱动子电路和副栅极驱动子电路;

所述副栅极驱动子电路包括M级副栅极驱动单元,一级所述副栅极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副显示区域内设置的一行子像素单元;M为正整数;

所述主栅极驱动子电路包括多级主栅极驱动单元,一级所述主栅极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主显示区域内设置的一行子像素单元;

所述副显示区域内设置的所述行子像素单元包括的子像素单元的个数不等于所述主显示区域内设置的所述行子像素单元包括的子像素单元的个数。

在本发明以上提供的第一具体实施例和第二具体实施例中,各副显示区域内设置的各行子像素单元包括的子像素单元的个数小于所述主显示区域内设置的各行子像素单元包括的子像素单元的个数,但是仅用于示例;在实际操作时,也会存在各副显示区域内设置的各行子像素单元包括的子像素单元的个数大于所述主显示区域内设置的各行子像素单元包括的子像素单元的个数的情况。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